統計的教案7篇

時間:2022-10-15 作者:couple 備課教案

通過積累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教師在制定教案時一定得心應手,教案在起草的時候,老師需要考慮講授內容要點,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統計的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統計的教案7篇

統計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2.讓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看折線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從統計圖中發(fā)現數學問題。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統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生活中較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書p108~10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2.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折線統計圖,并能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未完成的統計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這是一幅‘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fā)展人數統計表’,你們能根據相關數據制成條形統計圖嗎?

(師出示統計表)

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fā)展人數統計表

989900010203

人數(萬人)3468810

二、動手制作條形統計圖

1.學生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fā)展人數統計表’內的數據,獨立完成‘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fā)展人數條形統計圖’。

制作前先讓學生說說每格表示幾個單位然后再制作統計圖。

2.小組交流作品,復習回顧‘條形統計圖’的相關信息“制作步驟、特點”

a學生根據條形統計圖說說發(fā)現了哪些信息?

b學生小組評價優(yōu)秀作品;

c全班交流優(yōu)秀作品。

三、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師演示“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fā)展人數折線統計圖”,學生觀察。

師:這個統計圖是怎樣完成的?

師和生一起分析折線統計圖,教師演示其中的一個數據的畫法,讓生知道是這張統計圖是如何畫的。

師:你們對比這兩個統計圖,看看它們有什么異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2.小結:

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相同點和不同點,把兩種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板書出來。

3.認識折線統計圖,發(fā)現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師:你能從折線統計圖中發(fā)現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導學生觀察參加科技發(fā)展人數的變化情況,并談自己的感想,培養(yǎng)學生關心周圍事物的興趣并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中p109的問題解答;

2.完成書中p112練習十九第一小題的問題解答;

五、小結評價。

六、作業(yè):作業(yè)本p48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書p110~1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折線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2.使學生能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線統計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具準備:未完成的統計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陳東的媽媽記錄了陳東0~10的身高,如下表

(師出示p110例2的統計表)

引導學生看到統計表想提什么問題,激發(fā)學生繪制折線統計圖的興趣。

二、動手制作折線統計圖

1.學生獨立完成折線統計圖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陳東0~10的身高統計表’內的數據,獨立完成‘陳東0~10的身高統計表折線統計圖’。

教師先演示其中一個數據的畫法,然后再讓學生動手畫。

分為兩個層次動手實踐:第一層次為學生練習2分鐘,教師將巡視發(fā)現的問題組織學生分析,再推進第二個層次的練習。

師指導個別學生。

2.小組交流作品,欣賞折線統計圖

a學生根據折線統計圖說說發(fā)現了哪些信息?

解決以下問題:陳東幾歲到幾歲長得最快?(師小結:折線中線段最長的那條就是長得最快的那段時間,也可以通過計算所有差值得出結果。)長了多少厘米?是怎么發(fā)現的?

陳東115厘米時幾歲?

5歲半時陳東身高大約多少?

師引導學生從前幾年身高的增長情況來猜測陳東5歲半時的身高。

b學生小組評價優(yōu)秀作品;

c全班交流優(yōu)秀作品。

3.根據折線統計圖進行合理推測:陳東身高的發(fā)展趨勢。

三、鞏固練習

完成書中p111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師組織學生進行評析、交流。

五、作業(yè):完成書中p113練習十九第3小題

作業(yè)本p49-50

第三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p112-p113

教學目標: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折線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應用;使學生能熟練制成折線統計圖,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科學預測,根據已有折線圖發(fā)現信息。

教學過程:

一、練習

1.完成書中p112的第1小題

學生先觀察氣溫變化,交流氣溫變化規(guī)律

估計我們現在氣溫應該在幾度左右?

回答書中三個問題

師組織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統計圖,然后再回答。讓學生仔細觀察,明確橫、縱軸數據表示的含義。

2.完成書中p112的第2小題:根據已有統計表,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師組織學生進行評析、交流。并回答后面的兩個問題。

3.完成書中p113練習十九第3小題的問題解答;同時能從統計中發(fā)現問題,并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再次認識統計的作用。

二、作業(yè):課堂作業(yè)本p51

第四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書p114~116

教學目標: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折線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應用;使學生能熟練制成折線統計圖,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科學預測。

教學過程:

一、練習

1.完成書中p114的第4小題:

a學生先觀察體溫變化,交流對人體溫的了解信息;

b對照正常值發(fā)現信息

c回答書中的5個問題

師組織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統計圖,然后再回答。讓學生仔細觀察,明確橫軸數據表示的含義。

2.完成書中p115的第6小題:學生獨立完成,師組織學生進行評析、交流,結合環(huán)保教育,提高學生的價值發(fā)現。

3.完成書中p116練習十九第9小題的問題解答;

讓學生根據張浩家這幾年旅游消費情況的統計表,獨立完成折線統計圖,同時能從統計中發(fā)現問題,并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再次認識統計的作用。

二、實踐活動

結合書中第7.8題的練習,開展實踐活動。

課前參與:1.學生提前根據書中第7.8題的練習的要求,開展調查活動;2.應用書后的練習紙,進行繪制折線統計圖。

課中交流: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交流作品

課后延伸:組織學生從統計圖中預測信息,提出科學建議,布置在學校走廊上。

三、作業(yè):完成書中p115的第5小題:

數學廣角(-)

教學內容:四年級下冊第117~118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二十第1~3題。

教學目標:1.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出植樹問題模型的過程,掌握種樹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2、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間隔的含義

1、請同學們伸出右手,張開,數一數,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空格?在數學上,我們把空格叫做間隔,也就是說,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間隔?4個間隔是在幾個手指之間?

2.其實,這樣的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誰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3、看圖:在畫面上我們看到春天桃紅柳綠,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你們知道嗎?3月12日是什么日子,這一天全國上下到處都在植樹,為保護環(huán)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出示圖:這里從頭到尾栽了幾棵樹,數一數,它們之間又有幾個間隔呢?你發(fā)現了什么?誰來說一說?同時板書。

4、那你能像這樣用一個圖表示出來嗎?請你們選擇一種動手畫一畫吧!

5、匯報:畫了8棵樹,他們之間有7個間隔數,9棵樹之間有8個間隔。……

6、你發(fā)現植樹棵樹和間隔數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們互相交流一下)。

反饋:誰來說說你的發(fā)現?評價:哦,這是你的發(fā)現……你還能用一個算式來概括。

邊板書邊說:同學們都發(fā)現了從頭到尾栽一排樹時,植樹棵樹比間隔數多1,(指表格),也可以寫成兩端要栽時,植樹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植樹棵樹-1。

7、小結:同學們不僅會觀察,而且還能發(fā)現其中蘊含的規(guī)律,真不錯,那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數學廣角,運用這些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

二、新授:

1、出示例1,同學們自由地小聲地把題目讀一讀。

1).從題目你們知道了什么?(說一說)2).題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3).題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嗎?(兩端要栽)4).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你能自己想辦法找到問題的答案嗎?有困難的同學還可以借助線段圖畫一畫。

2.交流反饋

(1)請你們兩人把你們的方法寫到黑板上展示給大家看看,好嗎?

(2)學生分別說想法。

(3)聽了他們說的,你們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3、剛才,這兩位同學畫線段圖和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列算式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都是很善于動腦筋的。

三、聯系實際、拓展應用

1.基本練習:

1)學校新校區(qū)即將建成,在一條林蔭道上要植樹,已知這條路長120米,每隔4米種一棵樹,(兩端都種)一共需要幾棵樹苗?2)在另一條路旁種了50棵樹,樹的種法不變,請問這條路長多少米?

2小結:咱們班的同學們不僅會解答,而且還能比較它們的不同,的確這兩道題都運用了今天我們發(fā)現的這些規(guī)律,這兩道題雖然問題不同,但它們的關鍵都是要先找到間隔數,正因為它們問題不同,所以解題思路也不同,以后大家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可要注意審題喲!

3.變式練習:課本練習二十中的1、2、3題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與間隔有關的數學問題,在數學上我們統稱為植樹問題,(板書)那植樹問題只在植樹當中才有嗎?學生說一說,植樹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像......等現象中都含有植樹問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植樹問題僅僅是兩端都栽時的情況。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學到兩端不栽,一端栽,封閉圖形的植樹問題。

統計的教案篇2

1.例1的教學。

例1是在前面學習簡單的統計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統計全班同學喜歡的動物卡片的數量,使學生體驗隨機出現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和方法,掌握隨機出現的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認識1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根據統計圖表回答簡單的問題。例1中各種數據的增加變化是隨機交替出現的,需要隨著時間的變化逐個收集和積累各種數據,使用畫“正”字就是經常使用而且又方便的方法,哪種數據增加1,就在那種數據的名稱下面加一劃。黑板上給出了同學們用畫“正”字的記錄方式進行統計,使學生體驗這種記錄方式的好處。例1給出了1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標明了所統計事物的名稱、頻數范圍、單位名稱等;統計表中標明了所統計事物的名稱和數量名稱。使學生明確不用數方格,直接看每條對準的數就可以確定每種動物卡片的數量;至于比較大小,方法可以多種,可以通過數方格或計算來比較大小。

教學例1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同學們最喜歡什么小動物?老師這里有4種動物卡片,請同學們每人選一張你自己最喜歡的。然后統計一下,看一看大家都喜歡什么小動物。同學們先說一說: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記錄整理的數據?找?guī)讉€同學進行統計。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看例1的統計圖,與以前學過的統計圖比較一下,小組討論: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師再說明:有時由于數據較大,在畫統計圖時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個或者更大的數。然后讓學生把統計的數據在統計圖中涂上色表示出來,并回答一些問題。然后讓學生完成例1。教師再把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的意義及怎樣查找數據完整地小結一下。例1后面的做一做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2.關于練習二十二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通過統計停車場每種車的數量,把解決問題和統計知識綜合進來,鞏固所學統計知識和解決問題,體驗怎樣收集信息。第2題讓學生通過數正字來收集信息。第3~5題具有一定的彈性、開放性和實踐性,讓學生發(fā)揮主體性去調查收集數據,根據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問題。

教學時,第1題提示學生根據情境圖收集信息,然后把數據在統計圖表中表示出來,獨立回答問題。

統計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描述數據,進一步發(fā)展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重點了解不同統計圖的特點,合理選擇用不同統計圖來未表述。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不同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統計圖,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名稱優(yōu)點

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

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還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趨勢

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下面幾組數據分別選用哪種統計圖表示更合適?

(1)綠蔭小學xxxx-xxxx年校園內樹木總量變化情況統計表。

(2)xxxx年綠蔭小學校園內各種樹木所占百分比情況統計表。

(3)xxxx年綠蔭小學校園內各種樹木數量統計表。

第(1)小題

(1)綠蔭小學xxxx-xxxx年校園內樹木總量變化情況統計表。

綠蔭小學xxxx-xxxx年校園內

樹木總量變化情況統計圖

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都可以表示出數量的變化。折線統計圖更能直觀地表示出數量隨著時間的變化趨勢

第(2)小題

(2)xxxx年綠蔭小學校園內各種樹木所占百分比情況統計表。

這題給出了各種樹木占樹木總量的百分比,用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都可以表示出這些信息。但用扇形統計圖更能直觀地看出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第(3)小題

(3)xxxx年綠蔭小學校園內各種樹木數量統計表。

這題給出了各種樹木的數量,只能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為什么不能用其他的統計圖?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在林業(yè)科學里,通常根據喬木生長期的長短將喬木分成不同的類型。

下面是我國喬木林各齡組的面積構成情況。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統計圖描述?哪種更直觀些?

2、完成教科書第99頁“做一做”

3、完成練習二十一第5、6、7、8題

四、整理歸納,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應該注意些什么?

統計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體會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能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關決策。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數據、處理數據并根據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地預測能力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學生收集數據,組織討論,作出決策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的習慣,

教材分析已學過一些統計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選擇一個全班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收集數據,用統計圖表展示數據,并作出決策。

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統計意識;從扇形統計圖中獲信息,并能作出決策。

教學媒體:

教師可以再準備課本以外的扇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我們班想在十一國慶節(jié)過后舉行一次秋季運動會,大會開賽在即,班里要統計一下同學們喜歡的運動項目?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們會想到做一個調查,就產生了統計的必要,然后再思考具體的統計方法(具體的問一問每一個人的喜好,具體的數一數喜歡每一種水果的人數)。然后,學生自然會對統計的結果進行表達與交流,最后作出決定,進而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從學習統計的那一刻起,學生們就逐漸的接觸到越來越多的需要統計才能解決的問題。

要回答上面的問題,我們需要收集數據,數據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周圍的世界,作出合理的決策。

人們經常利用統計圖形象的表示收集到的數據,你能從以下圖中獲得有用的信息嗎?

2.提出問題

出示下圖,學生通過觀察統計圖獲取信息。(讓學生感受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1)哪種活動最受歡迎?

(2)哪兩類活動受歡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受歡迎的兩類活動是什么?它們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圖中的各個扇形分別代表了什么?

(1)你認為圖中的各個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2)如果你是本班的體育委員,準備組織全班同學去觀看運動會比賽.為了吸引盡可能多的同學參與,你會組織觀看什么比賽?

3.分析問題:讓同桌交流,還要讓學生觀察還有沒有其它的信息。(數據的來源)

說明:(1)和(2)可以從扇形或圖中所標百分比的大小得出。

(4)和(5)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扇性統計圖的特點,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清楚即可

(6)目的是使學生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根據調查數據,應組織觀看乒乓球比賽。

4.引出概念:

提問:請你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叫扇形統計圖好嗎?

(應鼓勵學生自己總結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只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清楚即可,不要求學生背誦。)

強調:(1)利用圓和扇形來表示總體和部分的關系

(2)圓代表總體,各個扇形分別表示總體中不同的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的大小

5.應用反思:觀察右圖,并回答問題

(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總體,即100%,而非具體的數量)

6.拓展練習從下列的兩個統計圖中,你能看出哪一個學校的女生人數多嗎??

甲校乙校

(目的在于使學生體會到扇形統計圖表明的是部分再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能直接從圖中得到具體的數量)

更多練習

7.歸納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為應掌握什么或有什么體會?

統計的教案篇5

第2課時扇形統計圖

綜合應用:設計“六一”

慶祝活動方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聯系“六一活動”情境,綜合運用比例尺、可能性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聯系“六一”情景,引入新課

1.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今年的“六一”節(jié)將是你們小學成長中的最后一個兒童節(jié),你們想為自己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嗎?有什么好的提議嗎?

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教師適時引導開展慶祝活動。

2.揭示課題

教師:剛才,有不少同學提到想搞慶祝活動,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設計一個“六一慶?;顒臃桨浮?,行嗎?

板書課題:設計“六一”慶?;顒臃桨?/p>

二、團結合作,共謀策略

1.了解活動涉及的各個方面

(1)研究需要籌備的活動。

教師:要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首先就要弄清楚需要作好哪些準備?安排哪些項目?

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教師適時引導并梳理出相關內容。

①文藝表演節(jié)目——唱歌、跳舞、小品、游戲等;

②場地的安排和布置;

③抽獎活動;

④記錄活動——照相。

(2)擬定活動安排時間表。

教師:我們首先應制作一個合理的時間表。根據同學們各自上報的節(jié)目及節(jié)目所需時間我們一同制作活動安排表。

9:00宣布活動開始

9:00~9:05請老師、學校領導講話

9:05~9:10第一個節(jié)目:豎笛合奏《乘著歌聲的翅膀》

9:10~9:20第二個節(jié)目:歌伴舞《拜訪春天》

9:20~9:30第三個節(jié)目:鋼琴獨奏《清晨,我們踏上小路》

9:30~9:45第四個節(jié)目:小品《孫悟空三難小聰聰》

9:45~9:55抽獎活動

9:55~10:15第五個節(jié)目:舞蹈《算一算》

10:15~10:45第六個節(jié)目:游戲《推小車》、《吹氣球比賽》

10:45頒獎,活動結束

(3)照相費用計算

教師:我們在活動的過程中由承擔照相任務的同學為每個節(jié)目拍攝一張照片,并給每位表演者贈送一張照片,按照這樣的方案算一算,如果每張照片0.5元,那么照相大致需要花多少錢?

學生根據之前統計的參與節(jié)目的人數進行獨立的計算。集體匯報。

(4)抽獎設計

教師:活動中進行的抽獎活動,如果我們按一等獎20%,二等獎30%,三等獎50%的方案來設計。大家能想到哪些抽獎形式?

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梳理出①摸彩球(紅黃藍各2個、3個、5個),②制作彩色轉盤(紅黃藍各占20%,30%,50%)。

(5)場地安排

教師:我們的活動場地安排如果能夠在紙上畫出來的話那就更好了!能行嗎?首先應確定平面圖的什么?(強調比例尺應該合理)

教師引導:除活動場地外,我們再按同樣的比例尺確定出觀眾席的位置范圍,關于黑板的布置我們可以選用其他的比例尺來呈現。

將學生分兩個大組,一組制作活動場地平面圖,另一組制作黑板布置平面圖。

作業(yè)布置

設計一個“畢業(yè)晚會的活動方案”。

教學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扇形統計圖)你有什么收獲?

統計的教案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72頁例1,第72頁課堂活動及練習十六。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統計表和三種統計圖的特點,并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數據和反映情況,能利用統計圖的特征獲取有用的信息。

2.體會數據對決策的作用,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數據,并能利用統計圖的特征獲取有用的信息。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數據。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我們在學校已經學習了6年時間,同6年前剛進校時相比我們自己有哪些變化?

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教師進行適時引導。

教師:是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同時我們的身體也在發(fā)生著變化,今天我們就利用已經學過的統計知識來展示我們的身高變化吧!

板書課題:綜合統計活動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匯總搜集的資料,填寫統計表。

教師:我們課前已經從醫(yī)務室的檔案里查到了自己這6年來的身高數據,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換自己的身高資料,一起填寫書71頁的統計表(一)。比一比哪組同學協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

學生合作完成,教師巡視并指導速度比較慢的小組合理進行分工合作。

教師小結:在剛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組團隊協作意識很強,而且有比較明確的分工,兩個同學為一個單位,本單位填好后立即與另一組的兩個同學互換資料。這樣既合理地安排了時間,同時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亂。

(2)完成每組中平均數的計算。

教師:現在我們再次以小組為單位,借助我們手中的計算器,計算出組內同學在每個年級時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們該怎樣合理地安排人員,才能更快更準確地計算出平均身高?

引導:兩人一組,同時計算同一個年級的平均身高,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3)匯總全班同學的身高并計算出平均數。

教師引導:在剛才的合作中,我們進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誰與誰同時計算一、二年級,誰與誰同時計算三、四年級這樣既節(jié)約時間,又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F在我們想要匯總全班同學的身高并分別計算出同學們在每個年級時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應該怎樣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組整理的結果呢?

讓同學各抒己見,教師梳理出合理的方案。

教師:正像同學們所想的那樣。我們首先要計算出自己小組同學在各年級的身高總數,然后指定各年級的平均身高計算,我們就指派各對應小組成員同時計算。

指派計算各個年級的平均身高計算的小組,每個小組依次匯報本組各年級的身高總數。

匯報計算的結果完成教科書71頁統計表(二)。

(4)制作統計圖。

教師:根據同學們在各個年級時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統計圖。三種統計圖你會怎么選?(強調為什么不會選擇扇形統計圖,從而突出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反映部分屬于總數之間的關系)

教師引導:實際上關于平均身高的統計圖我們既可以選擇條形統計圖又可以選擇折線統計圖,因為它們都能直觀看出數量的多少。兩種統計圖有什么區(qū)別呢?(強調折線統計圖突出的特點是還能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5)看圖和看表分析

教師:觀察這幅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學生重點觀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發(fā)生怎樣的改變?

教師:6年來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

教師:觀察統計圖你能否發(fā)現小學身高增長的關鍵期是什么時候?此時你會給學?;锸硤F長以及家長提出什么建議?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學生注重鍛煉和營養(yǎng)搭配。

(6)然后解決教科書72頁第(4)題的第②個問題。

教師:如何才能知道現在班上有多少個同學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顧最簡單的數據收集方法--點數)算一算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2.課堂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綜合統計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三、課堂活動

教師:如果我們想把全班同學按現在的身高分成5組,你們會怎么分?每組的統計結果又怎樣表示?

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小結:可以按從最低到最高的身高分出相等的5段,然后統計出每段中的人數。

根據學生的想法完成第三個統計表。

身高(cm)()~() ()~() ()~( )()~() ()~()

人數(人)

教師:對于這一個身高資料你認為還可以選擇哪種統計圖進行整理和分析?(根據學生的回答在word中自動生成扇形統計圖,并進行分析)

四、拓展應用,促進發(fā)展

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統計的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知道它們的特點和用途。

2.使學生在初步掌握把原始數據分類整理的基礎上學會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數的簡單統計表。

3.會對統計表進行一些初步的分析,能指出這些統計表所說明的問題。

4.滲透統計思想,結合統計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已學過統計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礎上,會制作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

難點:掌握統計表中數量之間的百分比關系,會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統計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老師出示六年級師生為災區(qū)兒童捐款的數據。

問:(1)你們看看這些數據說明了什么?

數據:六(1)班48人 捐款480元

六(2)班 49人 捐款 520元

六(3)班 45人 捐款 465元

六(4)班 47人 捐款 423元

(2)你能很快說出哪班人均捐款最多嗎?如果列成表,這個問題就可以簡明生動地表達出來了。(板書:簡明生動)

(3)你們能不能利用以前學過的制表知識把六年級為災區(qū)人民捐款情況簡明生動地表達清楚呢?

(學生分小組制表。)

(4)匯報各小組制表情況。(運用實物投影儀將學生繪制的統計表投影出來。)

投影出示:

討論:(1)從表中你還知道什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自己提問題自己回答。)

(2)請你算算哪班捐款占全年級的百分比大,還需將表怎么修改?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研究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的制表問題。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

例1 下面是東風機床廠1993年第四季度的產量統計表。想一想怎樣算出表中空缺的數據。

(1)把你的計算結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內,再驗算合計數和總計數,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2)如果要想知道一、二車間生產臺數分別占總產量的百分之幾,怎么算呢?如何制表?

分組討論,四人一組共同完成一幅統計表。

(3)根據統計表進行分析。(再加一欄百分數。)

①一、二車間產量分別占總產量的百分之幾?

②第二車間的產量是第一車間產量的百分之幾?

③第一車間比第二車間多百分之幾?

2.做一做。

下面記錄的是某班男生一次數學考試的成績。(單位:分)

100 93 69 99 89 76 81 100 88 65

91 87 92 81 87 93 78 85 78 77

根據上面的成績填寫下表,再算出這班男生考試的平均分數和及格率。

參加考試人數:__________;總分數:___________;

平均分數:___________;及格率:___________。

(1)讓學生用畫“正”字方法分類整理,然后填入表內。

(2)根據表后填空回答問題。

①怎么求平均分數?具體說出數量關系。

②什么叫及格率?怎么求及格率?

(三)鞏固反饋

1.根據以下數據填統計表。

人民化肥廠生產情況如下:上半年計劃生產15萬噸,實際完成15。9萬噸,下半年計劃生產20萬噸,實際完成20。5萬噸。

教師提醒學生:不要把上半年、下半年完成計劃的百分數加起來。

教師引導分析討論表后問題。

(1)“完成計劃的百分比”是什么意思?

(2)如果改成“超產百分之幾”怎么理解?怎么計算?數量關系是什么?

(3)“總計”一欄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

2.王莊小學六年級學生體育達標情況如下:

六(1) 50人 達標48人

六(2)45人 達標42人

六(3) 48人 達標45人

六(4) 46人 達標45人

(1)算出各班達標率和全年級學生達標率。

(2)哪個班達標率最高?哪個班達標率最低?達標率最高的班和最低的班相差百分之幾?

(3)哪幾個班達標率比年級達標率高?把它制成統計表,要有“合計”。

3.改革開放20年來上海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如下:

(1)將它制成復式統計表,并分別算出職工工資和農民純收入從1978年~1997年增長的幅度。

(2)比較一下1997年每人年收入是1978年每人年收入的百分之幾?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什么知識?統計表有什么優(yōu)點?(簡明、生動、用數字說明問題。)正因為統計表有這樣的優(yōu)點,所以在統計工作中為表明數量關系往往利用統計表進行統計。

(五)布置作業(yè)

1.讓學生調查本年級各班男生、女生人數并制成統計表。(注意寫合計、總計。)

2.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交通路口調查10分鐘內機動車通過路口情況,作好記錄,并制成統計表。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過復式統計表的基礎上增加了有關數量的百分數,使學生知道百分數在統計工作中的作用,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為災區(qū)小朋友捐款的情況引入新課,學生易于接受。在鞏固練習反饋中又增加了改革開放20年上海職工、農民收入情況練習制表,不僅使學生感受到統計表的意義和作用,同時也使學生受到一些國情教育。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