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優(yōu)質7篇

時間:2023-08-10 作者:Monody 備課教案

教案的撰寫切忌抄襲和照搬,需要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優(yōu)秀的教案是能夠促進教師成長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優(yōu)質7篇,感謝您的參閱。

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優(yōu)質7篇

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篇1

活動目的:

1、了解元旦的由來,感受元旦歡樂的氣氛。

2、積極參與元旦的環(huán)境布置,初步有空間審美能力。

3、通過元旦慶祝活動,幼兒參與包餃子游戲,滿足肢體活動的樂趣,并了解餃子的制作過程,以及過節(jié)吃餃子的習俗。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元旦》的故事、歌謠、兒歌。

2、收集有關《元旦》布置裝飾品、食品、卡片、圖片等。

3、播放“早安新年”音樂,準備包餃子用的食材。

活動過程

1、老師講解元旦的由來,及過元旦的風俗習慣,引出裝飾室內(nèi)和包餃子,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對元旦的經(jīng)驗,說說為什么喜歡元旦。

3、介紹餃子的由來,讓幼兒了解有關元旦吃餃子的習俗。

4、師幼共同聽音樂“早安,新年”。

5、小朋友在老師的指揮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組合操作臺,小朋友分坐在操作臺的四周。小朋友們表演手指操《包餃子》,為即將開始的包餃子活動營造氣氛。

6、生活老師把切碎的菜和肉放進盛餡盆并依次加入鹽、五香粉、餃子調(diào)料、醬油、雞蛋等,進行搓和、拌餡。請小朋友依次參觀。(并說明雞蛋的用途為增強黏度,醬油為調(diào)色,好看、增強食欲)

7、生活老師和班級老師進行分工,搟面杖,切成小面團。老師先示范,請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搟餃子皮。(開始前,請班級老師給小朋友們洗手)

8、把準備好的食材弄好后,準備開始包餃子。生活老師把餃子皮分給小朋友(2個/人次),班級老師把餃子餡分別放在小朋友的餃子皮上,然后,班級酒老師進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進行包餃子。包的又快又好的小朋友給予獎勵,包不好的給予鼓勵。

9、生活老師把煮熟的餃子分發(fā)在小朋友的碗里,請小朋友們品嘗自己包的餃子。(猜猜看:碗里有多少餃子,都是誰包的餃子?)

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在走廊、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2.能正確地上下樓梯,不在走廊內(nèi)大聲喧嘩,打鬧。

3.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在走廊、樓梯嬉鬧的圖片一幅。

2.幼兒各種不良行為、良好行為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經(jīng)驗講述--知道在走廊和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1.誰在走廊或樓梯上摔到過?

2.為什么會摔到?

3.結合圖片讓幼兒講述:這幾個小朋友在干什么?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4.小結:走廊和樓梯都是公共場所,又比較狹窄,來往的人特別多,如果在這些場所打鬧、跑跳,會發(fā)生許多危險,或者和別人撞在一起,或者撞倒、摔傷,嚴重的還需要住院。

二、組織幼兒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該怎樣做。

1.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該怎樣做?

2.小結:在走廊上不能大聲喧嘩,打鬧、你追我趕,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眼睛看著臺階,不在樓梯上跑跳,不滑欄桿。

三、游戲"走迷宮"--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出示畫有許多幼兒不同行為的迷宮圖片,引導幼兒分辨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百科:走廊:走廊的意思是有頂?shù)倪^道,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間,也比喻連接兩個較大地區(qū)的狹長地帶。在中國比較出名的有位于甘肅的河西走廊,位于遼寧的遼西走廊。

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學學、唱唱、跳跳的游戲中學習律動《滑稽的腳先生》,能隨音樂掌握踮腳走、腳跟走、腳邊走和雙腳并攏跳的動作。

2.體驗與同伴一起做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道腳的各個部位的名稱。

2.腳先生的道具、圖片、禮物、場景。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引出課題

(1)引出“腳先生”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腳先生)

你們覺得我長得怎樣?(我是滑稽的腳先生)

今天我邀請你們?nèi)ゼ依镒隹?,愿意?

評析:教師以腳先生的形象出現(xiàn),鳳趣幽默,易引起幼兒的興趣。

(2)可愛的“腳印座位”

師:我家里沒有椅子,請你們找一個腳印坐下來吧。

評析:“腳印座位”讓幼兒席地而坐,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快的氛圍。

(3)認識腳

師:你們的小腳帶來了嗎?腳先生今天要考考你們,你們腳上有什么呢?

評析:引導幼兒復習已有的經(jīng)驗,加深對腳的認識,為接下來理解歌詞做重要鋪墊。

2.學習歌曲《滑稽的腳先生》

(1)出示尋寶圖,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為你們準備了神秘禮物,在哪兒呢?我這里有一張尋寶圖,你看到了哪些地方?

(2)熟悉歌曲,理解歌詞

①第一次欣賞歌曲

師:怎么樣才能找到禮物呢?有一首歌曲告訴我們尋寶圖的走法,一起來聽聽。(教師范唱兩遍)

師:你聽到要用腳的什么地方走?(用腳尖走、用腳跟走……)

根據(jù)幼兒講述貼上腳的走法。

評析:尋寶圖逼真形象,教師巧妙地將歌詞唱成是尋寶路線,激發(fā)了幼兒繼續(xù)探究的欲望。

②第二次欣賞歌曲

師:先用什么走?(腳尖)腳尖怎么走?(踮著走)邊唱邊用腳尖走。

師:再用什么走?(腳跟)腳跟怎么走?(翹著走)邊唱邊用腳跟走。

師:還用什么走?(腳邊)我們用腳邊來走一走,感覺怎樣?(重點理解“歪歪扭扭”),邊唱邊用腳邊走。

師:最后,兩腳并攏怎么走?(跳)邊唱邊學兩腳跳。

評析:每一個提問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讓幼兒在互動問答中理解并熟悉歌詞,同時鼓勵幼兒邊表演邊學唱,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歌詞的記憶,激發(fā)表演的欲望。

(3)完整學唱

師:接下來腳先生要請你們邊唱邊表演,學會了我們才能去尋寶。

教師與幼兒一起原地邊唱邊跳,完整表演兩遍。

3.游戲《尋寶》——分組表演唱

揭開尋寶場景。

師:我們要開始尋寶啦!大家圍到腳先生這里來。我先派幾個小朋友去試試,看看能不能找到神秘禮物。

部分幼兒游戲,教師與其余幼兒演唱、觀察。

師:沒找到禮物,可能是你們唱的聲音太輕了,腳先生再派幾個小朋友去試試。

師:還是沒找到,我們既要用好聽的聲音唱,還要用正確的走法,才能找到。請剩下的小朋友一起去找找。

評析:引導幼兒在尋寶游戲中分組練習、表演歌曲,使幼兒身臨其境,把活動推向高潮。

4.出示神秘禮物

師:你們知道腳先生要送什么禮物給你們嗎?腳先生提醒你們要注意保暖,所以送給你們每人一雙暖和的襪子。你們回家后給襪子畫上喜歡的花紋和顏色,好嗎?

評析:讓幼兒猜禮物,營造了神秘感,緊緊扣住了孩子的心。神秘禮物是“襪子”,也與活動主題中的“腳先生”相呼應。

延伸活動

美術活動:為腳先生設計襪子。

點評

本次活動以音樂為載體,以游戲貫穿始終,整個活動過程體現(xiàn)了以下特性。

活動形式的游戲性。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教師將整個活動用游戲形式貫穿,自己打扮成滑稽的腳先生,用腳先生的口吻與幼兒交流,從認識腳先生——到腳先生家做客——出示尋寶圖——學唱尋寶歌——尋找神秘禮物——猜禮物并接受,整個活動寓于游戲之中,環(huán)環(huán)緊扣,深深地吸引了孩子。

活動過程的情境性。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輕松快樂地學習歌曲,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首先是腳先生的家,每一個腳印就是小朋友的椅子;其次是教師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設計的尋寶圖,形象逼真,便于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即腳尖走石頭路、腳跟走草地、腳邊走花園、雙腳并攏跳小河;最后,讓幼兒在立體尋寶圖的情境中表演,仿佛身臨其境,深深地吸引了孩子。

活動環(huán)節(jié)的互動性。活動中的互動性滲透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如開始部分與腳先生的互動,活動中的提問充分體現(xiàn)了師幼互動,觀察尋寶圖時幼兒與教具之間的互動,體驗歌詞內(nèi)容時的生生互動,情境表演時幼兒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等。

活動情節(jié)的趣味性。歌曲的名字就充滿了趣味性,教師的打扮也風趣幽默,整個活動貫穿尋寶這個非常有趣的情節(jié),即觀察尋寶圖——學尋寶歌(學唱歌曲)——走尋寶圖(表演)——猜禮物——出示神秘禮物,這些神秘而富有情趣的情節(jié),緊緊地抓住了孩子的心,讓孩子輕松自然地學會了歌曲和表演。

活動內(nèi)容的整合性?;顒又薪處熯€有機地整合了健康和語言等領域,如開始的認識小腳的各部位,為接下來學習歌詞做好了鋪墊;在理解歌詞時教師有意引導幼兒邊做邊學說“先用腳尖踮著走”、“再用腳跟翹著走”、“腳邊走得歪歪扭扭”等;最后的神秘禮物是襪子,既符合腳先生的角色,又鼓勵幼兒為腳先生設計自己喜歡的襪子,自然地將音樂活動向美術活動進行了延伸。

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篇4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花燈。

2、《手工》幼兒用書、剪刀、膠水、針、線、花燈范例。

教學流程:

一、以"元宵鬧花燈"為題,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花燈。

師:你喜歡哪一盞花燈?為什么?(讓幼兒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師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制作花燈的興趣。

組織幼兒討論:你想怎么制作花燈?(鼓勵幼兒大膽討論、交流,并說一說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燈的方法)

三、教師講解制作花燈的步驟。

教師按范例講解制作花燈的步驟,重點強調(diào)沿虛線折時要用手將折痕按平,沿虛線剪制時幾層紙張要捏緊。

四、交代要求。

1、折時要對齊、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教師全面巡視幼兒的制作情況。

2、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著重幫助他們沿虛線剪制時幾層紙張要捏緊。(指導并觀察幼兒重疊折剪的.方法,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提醒幼兒折時要對齊、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將幼兒制作的花燈懸掛起來。

六、幼兒互相欣賞、評價,結束。

1、幼兒欣賞同伴制作的花燈,感受成功的喜悅和生活的美。

2、組織幼兒評價同伴的作品,教師圍繞"重疊折剪的技能"進行小結、評價,結束。

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看看、講講、玩玩中學習整首詩歌。

2、學習用xx見面xxx的句型創(chuàng)編兒歌,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的習慣,體驗合作的愉悅。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課件:怎樣打招呼

2、小兔頭飾2個,小鳥、小象、小魚、小猴、小朋友互相見面卡各一張。

3、每個幼兒一張動物見面小圖卡放于椅子下。

活動過程

一、 情境表演,初步嘗試學習xx見面xxx的句式。

1、觀看情境表演。

教師:小朋友看,誰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兩只小兔見了面做 些什么?

2、小兔見面是怎樣做的?

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說,用三個字說出來。

3、小兔見面除了用動作表示,它們心里還覺得怎樣?

教師用雙響筒打節(jié)奏,我們把小兔見面也說進去把講完整就更加好聽了。

二、 讓幼兒在說一說、學一學、玩一玩中鞏固學習xx見面xxx的句式。

1、出示小鳥。

教師:小鳥見面會怎樣呢?

2、出示小象、小魚、小猴見面卡。

教師:小象、小魚、小猴見面又會怎么樣呢?

(幼兒互相講講,再個別幼兒講述,根據(jù)幼兒講述情況,讓幼兒學一學小動物的動作或心理等)

三、學習兒歌。

1、老師示范朗誦兒歌。

幾點:老師把剛才小朋友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見面歌》,

(出示文字)

請小朋友仔細聽,聽聽哪些是小朋友自己編到的,哪些沒有講到?

2、提問:小朋友聽出來沒有,剛才老師念的哪些是小朋友已經(jīng)講到的,哪些沒有講到?

(出示小朋友見面卡,學習最后一句,講解hello的意思。)

3、幼兒學習兒歌。

第一遍:老師指圖,幼兒學習。

第二遍:找一個好朋友,一邊念一邊做動作。

四、創(chuàng)編兒歌。

1.看圖卡編。

教師:剛才小朋友講了好多小動物見面會怎么樣,我們把它們也編進兒歌里去。

(1)編給旁邊的好朋友聽。

(2)請1——2位能力強的幼兒完整編。

2.人手一張小圖卡進行創(chuàng)編。

(1)幼兒互相編編講講。

教師:森林里面來了好多小動物,他們也都想來編兒歌,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它們已經(jīng)悄悄地來到小朋友的小椅子下了,我們幫他們編一編,編好了跟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

(2)請個別幼兒拿著小卡片編,老師出示相應的圖卡。

五、活動延伸。

1.趣味游戲-怎樣打招呼

2.拿著小卡片互相講給對方聽。

《見面歌》

小雞見面,嘰嘰嘰,嘰嘰嘰;

小貓見面,喵喵喵,喵喵喵;

小狗見面,汪汪汪,汪汪汪;

小朋友見面,你好,你好。

教學反思:

中班孩子缺乏生活經(jīng)驗,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兒歌《見面歌》是一篇關于小動物講禮貌的兒歌。內(nèi)容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不用特殊記憶,有趣的兒歌符合我們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

小百科:見面,指認識,初次相見;會面,見到。

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在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2、樂意參與活動,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

活動重點:

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難點: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

活動準備:

歌曲《找朋友》、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歌曲《找朋友》

"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

放兩遍音樂。

2、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剛才我們多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誰愿意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為什么要找他做你的好朋友呢?"

(1)幼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

說出來之后,和好朋友抱抱、親親。

(2)小結:你們的好朋友本領真大,有的有愛心,有的自己會穿衣服,還有的上課很愛動腦筋的。老師也愿意和他們做好朋友。

3、游戲《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

(1)出示小鳥的頭飾

"聽到你們都找到了好朋友,小鳥也飛來和你們一起做好朋友了。"

(2)邊念兒歌,邊做游戲。

許多小鳥飛,小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拍著手,唱著歌,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

(3)讓幼兒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編。

"除了小鳥,還有誰會來和我們做好朋友呢?"

(4)集體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并做游戲。

延伸活動:

"我們有好朋友,小動物也有好朋友,那我們?nèi)フ艺铱?,還有什么東西有好朋友呢?"

區(qū)角活動教案中班教案篇7

活動意圖:

孩子們特別愛玩水的游戲,把折的小船放到水中玩時,經(jīng)常會有小船很快被水沾濕不能漂浮在水面上。為了讓幼兒真正了解為什么有的小船能長時間漂在水面,而有的小船則迅速沉入水里,我開展了此次活動。幫助幼兒了解由于紙吸水快慢不同而導致小船下沉速度不同的科學現(xiàn)象,啟發(fā)幼兒利用已有的科學經(jīng)驗和科學知識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質地的紙船在水中下沉速度的不同。

2、學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有分工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宣紙、報紙、紙折的小船若于只、水盆每組一個、托盤每組一個、記錄筆每名幼兒一支、集體記錄表格、小組記錄表格。

2、經(jīng)驗準備: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紙,并知道紙能夠吸水。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能夠認真觀察紙吸水時的細微變化,并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難點:

幼兒間合作觀察及記錄。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激發(fā)幼兒興趣,引發(fā)幼兒思考。

(1)由“三只小船的吸水性”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對“不同紙質吸水速度”現(xiàn)象的猜想。

教師:請你們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幼兒:小船。

教師: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三只小船都是用什么紙疊的'?

幼兒:報紙、圖畫紙、宣紙。

教師:我們身邊常見的紙都會吸水,那這三只用紙折成的小船它們會吸水嗎?

孩子們都毫不猶豫地回答“會”。

教師:小船吸水后會發(fā)生變化嗎?怎樣變化?

幼兒:爛了,下沉了,散了……

教師:那它們變化的速度一樣嗎?(大部分幼兒猜測不一樣)

教師:那你們認為誰會第一個發(fā)生變化?誰會第二個發(fā)生變化,誰會第三個發(fā)生變化?

幼兒又紛紛猜測……

教師:如何才能證明誰的觀點正確呢?

幼兒:用實驗來驗證,查資料……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實驗材料,一會兒就請小朋友,自己做實驗驗證一下。

(2)教師出示小組記錄表,與幼兒共同討論“如何記錄自己的猜想”。

教師:怎樣記錄小船沉在水里的順序?

幼兒:第一個沉畫一個對勾,第二個沉畫兩個對勾,第三個沉畫三個對勾。

(3)小組討論并將猜想結果記錄下來。

2、交代實驗規(guī)則,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

每兩名幼兒為一個小組,把三只小船同時放入水里,兩個人一起進行觀察,一個人當記錄員,當發(fā)現(xiàn)小船有變化時,記錄員要及時把結果記錄下來。

3、幼兒分工合作,引導他們共同觀察小船變化過程及探討其原因。

(1)引導幼兒觀察小船變化。

教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兒:用宣紙疊的小船濕了。

教師:你怎樣看出來它濕了?

幼兒:它一放到水里就濕了。它變顏色了。它有一條線,從這條線一點點濕的。

教師:它為什么會濕?

幼兒:因為它吸水了。

(2)啟發(fā)幼兒思考小船材料不同是下沉速度不一樣的原因。

教師:它們是同時吸水的嗎?

幼兒:不是。

師:為什么不是?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幼兒:宣紙變色了,畫畫紙和報紙沒變。

幼兒:你看,宣紙變軟了,都沉下去了,畫畫紙和報紙還是硬的(幼兒從水里撈出濕透了的宣紙船)

教師:為什么宣紙都變軟了,其他兩種小船還是硬的呢?

幼兒:因為宣紙吸水多而且快,報紙和畫畫紙吸水慢。

4、實驗結果分享。

出示各小組記錄表,每組請一名幼兒說一說自己組實驗的結果,手紙的吸水快慢不同導致各種紙折成的小船下沉快慢不同”這一關鍵點引導幼兒進行較深入的探究,教師思路清晰,提出的問題很有層次性和深入性,并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進行。

前期的猜想能夠充分調(diào)動起幼兒驗證的興趣和積極性,幼兒表現(xiàn)得自然、積極、愉悅,體現(xiàn)出本班良好的教育常規(guī)。

材料都是教師預先準備的,封閉的材料限制了幼兒的探索機會,應當讓幼兒搜集各種紙自己來疊小船,然后讓幼兒互相比較驗證;其次,猜想部分應當及時挖掘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再說一說猜想的理由。避免幼兒盲目猜測。

活動反思:

教師設計的活動目標明確,活動的層次性強。教師對幼兒的支持,恰如一場“知時節(jié)”的“好雨”,恰到好處;教師的指導過程也好似一場“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細雨”,流人幼兒的心田,讓幼兒在一種自然、輕松、適宜的狀態(tài)中獲得了“科學”的滋潤和應有的發(fā)展。使幼兒能夠學以致用,將所獲經(jīng)驗遷移到生活中,從而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