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寫教案時,我們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清晰度,我們將靈活運用教案來滿足教學的不同需求,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數學四等分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數學四等分教案篇1
一、活動目標
了解二、四等分的不同方法,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了解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知道等分的分數越多,所得的每一份就越少。
能將等分的技能遷移至實際的生活情景中,并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不同的等分方法,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難點: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材料:各種幾何圖形的紙、橡皮泥、天平稱、剪刀、小刀、山查爛,蛋糕等物品。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將各種材料按準備順序標號投放在活動區(qū)內,讓幼兒操作擺弄。
四、設計思路
盡管幼兒在生活已接觸過許多等分的事例,關于等分的含義大班幼兒也不難理解,但是要他們親自實踐對物體的等分,尤其是理解不同的等分方法,還是有一定難度。因此,活動設計首先要為幼兒提供由易到難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充分積累感性經驗,然后再組織幼兒討論概括,使幼兒對等分的不同方法知其所以然。
在等分教育中還應對幼兒滲透函數關系啟蒙,即讓幼兒理解當整體分成相等的部分時,份數越多則每份的數越少,反之每份的數越大份數則越少。對與等分中包含的函數關系只需要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活動來體驗,不必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如通過等分事物,幼兒會體會到,等分的次數多,每份食物就小,但可以和更多的同伴交換。
通過操作體驗,討論歸納,幼兒對等分有利進一步認識后,可以在思維方法提高要求,即讓幼兒面臨習慣思維狀態(tài)無法解決的問題,如對五快餅干二等分,對十個蘋果四等分,這樣有利于促使幼兒采用變通思維。因此,等分教育的重要性不是等分方法本身,而是讓幼兒體驗與等分相關的數量關系和對幼兒席位靈活性的培養(yǎng)。
五、活動流程
操作體驗——討論理解——鞏固提高
在活動區(qū)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自由的操作活動,了解等分的不同方法,體驗部分于整體的關系。
材料1:長條形的物體,如紙,橡皮泥,吸管等等。讓幼兒只能物體下的數字進行等分,如數字2表示要進行二等分。
材料2: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紙,每種都放幾張,讓幼兒對不同圖形的紙進行不同的二、四等分。
彩練:橡皮泥,米等物品,讓幼兒用天平稱進行二等分。
數學四等分教案篇2
設計意圖:
我們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更好的運用于生活中。數學教學如果把“身邊數學”引入教學,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真諦,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世界,從而促使孩子的思維向科學的思維發(fā)展。因此,我選擇《等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由簡到難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實物產生聯系,這樣幼兒學得活,易掌握,不僅將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擴大認識面,而且對開拓幼兒思維,培養(yǎng)思維準確性,并激發(fā)幼兒數學興趣。
教學目標:
1、理解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四等分。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了解等分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面包,兩根一樣大的火腿,刀子,各種形狀的圖形。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二等分和四等分
難點: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教學過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義,學習等分。
1、教師簡單講故事《兩只笨狗熊》。
師:狗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他們長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兩只笨狗熊。有一天,天氣真好,哥兒倆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兒。他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邊有一塊干面包,撿起來聞聞,嘿,噴噴香??墒侵挥幸粔K干面包,兩只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點,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點,這可不好辦呀!大黑說:“咱們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小黑說:“對,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笨墒窃趺捶植殴侥?請小朋友幫他們想想辦法?幼:一人一半、從中間分
2、出示“面包”,個別幼兒嘗試等分“面包”的方法。
師:請你用你的辦法幫哥兒倆分面包。請其他孩子觀察,他是怎么分的。幼:他是從中間分的。
師:對了,從中間分,這樣才公平。
3、教師用小刀切開“面包”驗證。
師:分開的兩個面包大小是否一樣?幼:大小一樣
4、小結等分含義。
師:把一個物品分成大小相等的幾份,這種方法叫等分。分成幾份叫幾等分,像狗熊這樣把面包分成大小相等的兩份叫二等分。
5、出示不同的圖形,進一步理解等分的含義。
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這些圖形是幾等分?
(出示桃心形、扇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分別為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八等分。)
師:為什么這些圖形是等分圖形?
幼:它們大小都一樣、形狀也一樣。所以是等分圖形。
師:你怎么知道它是幾等分?
幼:因為它們分成大小、形狀一樣的幾份就是幾等分。
師:請你找找哪些不是等分圖形。(出示正方形、長方形、扇形、三角形、圓形。)
師:為什么這些不是等分圖形呢?幼:分的大小不一樣、分的形狀不一樣。所以不是等分圖形。
二、幼兒操作嘗試探索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幼兒各自選擇圖形,探索等分的多種方法,請幼兒示范講述等分的方法)
幼:我是對折從中間分的(邊對邊對折)、我也是對折從中間分的(角對角對折)
幼:對折再對折、中間畫兩條線。
幼:我的方法是對折再對折(邊對邊對折)、我的方法是角對角對折。
三、了解等分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出示兩根火腿腸先讓幼兒比較是否一樣長。
2、將其中的一根二等分,取等分后的一份與原來比誰大誰小?再將二等分的一份二等分,比一比又怎樣?
3、小結:等分后的一份比原來小,等分的份數越多,每份就越小。
教學反思:
在《等分》這一教學活動中,我以幼兒熟悉的故事導入,把幼兒帶進公平的情景中,使大部分幼兒的興趣很自然的被調動起來。再一個就是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我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fā)現、去解決問題,我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圖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還是比較高的,有個別兩三個幼兒不喜歡動腦筋探索,在以后應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不要太過于拘謹。
數學四等分教案篇3
一、設計意圖:
隨著年齡的提高,大班幼兒對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對圖形進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幫助老師分綢帶入手,充分激發(fā)了幼兒學習探索的欲望,接著圍著圖形層層展開活動。整個活動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原則,并通過幼兒自己動手探索操作,對認識新事物具有積極意義。
第一環(huán)節(jié)提供圓形可學習用對折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第二環(huán)節(jié)提供長方形、正方形,幼兒憑自己地思維能力選擇二等分地方法,在講解中學習多種二等分的方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使知識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第四環(huán)節(jié),要求幼兒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操作,聯系生活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
3、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通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活動難點: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材料:綢帶,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分練習紙,各種食物(花片、毛線、吸管、米、水)。
2.工具:筆,剪刀,直尺。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講解演示
1.出示綢帶問:"小朋友,今天老師的頭發(fā)有什么變化嗎?(扎兩個辮子)我還想給兩條小辮扎上漂亮的綢帶,現在只有一根綢帶,怎么辦才能扎兩根小辮呢?請小朋友幫老師想想辦法,怎么分?"
2.組織幼兒討論,等充分表達意見后,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幼兒注意觀察。
3.教師小結:把綢帶兩頭對折,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此環(huán)節(jié)以形象直觀的具體事物――綢帶為材料,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并提出問題,讓幼兒開動腦筋,幫助分綢帶。通過把操作的過程與結果展現給幼兒,使幼兒初步認識"二等分"這一概念)。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
一、游戲:分蛋糕師(展示課件):今天小熊生日,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想把一塊蛋糕分給兩位好朋友吃,怎么辦?請小朋友動手試一試。
(1)每人兩塊圓形蛋糕,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觀察。
(2)組織幼兒討論等分方法。
(3)師小結:把圓形蛋糕對折,然后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進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4)操作驗證二等分:"怎樣讓別人相信你的兩份蛋糕是一樣大的呢?"(疊在一起比較)
(5)討論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①請小朋友把等分后的兩部分與原來的蛋糕作比較,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p>
②師小結:二個部分合起來是原來的一份。(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對折的折法來二等分圓形,得到一樣大小的兩份,然后通過驗證來證實二等分和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實際含義)。
二、比一比:誰的方法多。
1.出示(正方形):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把正方形進行二等分。
2.幼兒操作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3.請幼兒介紹新方法。
4.教師小結:向幼兒介紹講清對邊折、對角折的方法。請沒這樣折過的幼兒重新試一次。
5.出示(長方形):幼兒再次操作。
6.師:課件展示(此環(huán)節(jié)提供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讓幼兒操作,探索多種二等分的方法,給幼兒增加了難度,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能想出對角線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能激發(fā)幼兒積極性和獨創(chuàng)精神。教師讓沒有嘗試對角線折和對角折的幼兒一個充分學習的機會,再次鞏固新的二等分方法)
三、游戲"看誰說的對"
天線寶寶想和你們做游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誰說的又對又快?
過渡語:剛才我們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用對折的方法進行了二等分,可是,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像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比如:桌子、椅子等?,F在請小朋友看看這些東西,怎樣進行等分。
四、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將幼兒分四組,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參觀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什么?請小朋友動腦筋把這些實物分成相等的二份。
(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里面的東西進行二等分。)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腦,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
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提問:(分別出示毛線、吸管、花片、米、水)小朋友你剛才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把毛線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對折、尺子量,剪刀剪、用手撕)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時候用過目測法、數數法、計量法
(3)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超市里的東西進行了二等分。不同的物體性質不一樣,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和紙一樣又軟又薄的東西可以用折疊法來分,和蛋糕一樣比較厚的可以用分割法,和水一樣的液體和數量較多的物體可以用等量的方法來
五、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
數學四等分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許多物體(或圖形)可以分成相等的兩份,理解二等分的含義。
2.嘗試運用等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3.喜歡等分物體的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學習二等分并能運用于生活實踐中。
難點:理解二等分的含義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紅、綠兩色同樣大的圓片各一、實物
學具準備:紅、綠兩色同樣大的圓片人手一份;長方形、心形、十字形、五邊紙形片人手一份;剪刀、小碟子;桔子、餅干、四季豆、荷蘭豆若干;紅棗、花生仁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引出課題
今天爸爸媽媽們來了,我們請他們吃西瓜好不好?(玩“切西瓜”,老師請雙數的幾位幼兒圍圓圈)。教師扮演切西瓜的人,從圓圈的正中間穿過,一邊走一邊說:“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二?!蔽野盐鞴戏殖闪硕嗌??
二、學習二等分,理解二等分的含義
1.感知二等分
(1)教師出示教具“紅、綠圓片”,把兩個圓片疊在一起進行比較。引導幼兒觀察并得出結論“兩個圓片一樣大”。
(2)教師將紅色圓片沿中線分開,并與幼兒一起比較分成的兩份的大小。得出結論:一個圓片可以分成同樣大的兩個部分,這種方法叫做二等分?!?/p>
(3)幼兒操作學具“黃、藍圓片”感知二等分,將其中一個圓片進行二等分。
2.了解整體大于部分
(1)請幼兒將二等分后的每一份紅色圓片和綠色圓片進行比較,區(qū)別大小。告訴幼兒沒有分的綠色圓片是整體,等分后的每一份紅色圓片是部分。
(2):整體比等分后的.每一份大,反過來,等分后的每一份比整體小,而且正好是原來那一份的一半。
3.圖形二等分
(1)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能等分?(幼兒討論),請小朋友想辦法把這些圖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引導幼兒可以相互輕聲討論。
(3)在展示板上展示出幼兒能等分的圖形。
(4)和幼兒一起檢查、反饋幼兒操作結果。
4.生活中等分的運用
師:“我們知道了有的圖形能等分,有的不能等分。生活中用過等分嗎?”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
三、家園互動,運用二等分遷移經驗,學習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1.提出分食物的要求。
師:“為了招待爸爸媽媽們,今天食堂里準備了好多菜,請大家?guī)兔Π咽澄锒确?,可以嘗試用不同方法二等分,分好后給爸爸媽媽檢查一下。
2、幼兒自由選擇小組操作活動。
第一組:剝桔子、分餅干,進一步感知物體的二等分現象
第二組:把豇豆、荷蘭豆剪成一樣長的2段,感受長度的二等分。
第三組:把紅棗、花生仁分成數量一樣多的兩份,感受數量的二等分。
3、交流,收拾學具。
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東西是二等分的,什么東西可以二等分,并動手嘗試一下。
數學四等分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孩子學習將一物品分為相等的4份。
2、探究物品等分的數種方式,啟發(fā)孩子對等分的興致。
3、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觀測和察看能力、比較能力。
教學預備:
1、教學材料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
2、物品:餅干
3、數學練習冊
教學過程:
一、集體教學
1、用變戲法的模式引進教學課題。
師:今日,我們班來了一名魔術師,此刻請魔術師為我們表演變戲法,好不好?
2、幼兒教師展示1根繩子。
師:孩子看,這就是啥?(繩子)多少根繩子?(1根)孩子想學魔術師變戲法嗎?
師:魔術師可將1根繩子變?yōu)?根,你們信么?
(1)請個別孩子表演變戲法,先將1根繩子變?yōu)閮筛粯娱L的繩子。
(2)再請個別孩子表演變戲法,由兩根繩子變?yōu)?根一樣長的`繩子。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樣變來的?你是怎樣明白它們是一樣長?
3、幼兒教師演示圓形的四等分。
幼兒教師接著以變戲法的模式展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教學材料紙,請孩子演示。
師:請孩子比比:等分后的部分是不是一樣大,及原本的圖案與分后的各個部分哪一個大?哪一個???
4、孩子動手操作,請孩子探究種種圖案的四等分的數種不一樣方式。
5、幼兒教師在小黑板上演示用筆將圖案四等分。
二、個別教學
師:請孩子把練習冊打開到43、44頁。
師述說動手操作要求:1、下列每一組圖內的物件是四等分嗎?把準確的圈起來。
2、將下列圖案四等分,有幾種方式?用筆畫線。
三、教學點評
師:請完成的孩子與好伙伴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孩子溝通)
師:真會動腦子,說得真挺好。
四、擴展教學
師:請孩子課后區(qū)域教學時可玩玩《賣餅干》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