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準備好教案,能夠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進行規(guī)律分析,為了有良好的教學思路,我們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運水果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運水果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能簡單地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yǎng)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水果若干(蘋果、桔子、葡萄、桂圓)。
2、每張桌子上放有水果,一盆水。
3、水果卡片,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摸一摸。
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許多的水果娃娃,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領幼兒到桌子旁去看一看,摸一摸。)
(水果是孩子們喜歡的食物,而這些水果又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這就能較好的跳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想一想,猜一猜。
1、這些水果娃娃想到水里洗個澡,那請小朋友猜一猜,如果把它們放到水里,會沉下去,還是會浮在上面?(幼兒猜測。)
(猜想法是探索類活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當孩子對水果放到水里產生興趣以后,教師讓他們來想一想、猜一猜,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好奇心。)
2、教師根據(jù)幼兒猜想和判斷,做記錄。
(交流自己的猜想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孩子喜歡的形式,這里我讓幼兒說,我來記,把他們的不同猜想記錄下來,讓幼兒知道每個人的猜想是不一樣的,更好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試一試,記一記,講一講。
1、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先操作,后記錄。(先拿一種水果,把它放在水里,看它是浮在水面上還是沉在水底,然后記錄在記錄卡上。)
(通過上一環(huán)節(jié)的猜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被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很想嘗試一下。于是我運用了操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在這次探索過程中我就鼓勵、引導幼兒多觀察,多操作,多實驗。了解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同時用貼圖片的方法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請幼兒說說記錄結果。(邊說教師邊演示實驗,并把結果記錄在黑板上的記錄卡上。)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再次實驗。
(由于第一次實驗后,出現(xiàn)了不同的實驗結果,所以我就安排了第二次實驗,讓幼兒通過再次實驗,再來判斷結果。)
4、展示記錄卡。
四、結束活動。
師:除了這些水果,你們還知道哪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請小朋友回家后,如果爸爸媽媽買了其它的水果回來,你也試一試,把它們放到水里又會怎么樣?
運水果教案篇2
活動設計背景:
1、秋天到了,小朋友們聽音樂摘果子游戲,并愿意與同伴交流體驗分享水果的快樂,學會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特征,并知道其名稱。
2、嘗試給水果分類
活動目標::
1、幼兒體驗分享水果的快樂,對水果感興趣。
2、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特征,知道其名稱。
3、逐步養(yǎng)成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4、激發(fā)了幼兒對秋天的水果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特征,認識水果名稱。
2、大膽與同伴交流嘗試給水果分類
活動準備:
1、秋天的水果圖
2、幼兒帶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布袋、水果盤、牙簽。3、家長帶幼兒一起參觀水果店的各種水果,幼兒對水果有初步的認知。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好,我是紅蘋果,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朋友,除了紅蘋果還有誰來做客?
二、出示神秘布袋:1、讓小朋友用手摸一摸,長長的有點軟,形狀像小船的是什么水果?
2、用同樣的方法聞一聞、看一看來感知水果特征:看看水果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摸摸看什么感覺
嘗一下什么味道?”
幼兒自由選擇水果,通過各種感官來感知水果的主要特征。
教師引導幼兒(個別、全體)嘗試說說對各種水果的感知
教師小結:
出示水果圖卡,教師以水果皇后的身份(教師戴上皇冠),請幼兒按教師指定的顏色、形狀、口味、觸覺、吃法(剝皮、削皮、切開、洗凈直接吃)等等分類。
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身上有許多的水分和營養(yǎng),多吃水果會使小朋友更聰明。3、以賣水果為例鼓勵新朋友說出水果的主要特征。4、現(xiàn)在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嘗一嘗、(出示水果拼盤)嘗完后你要說說你品嘗的是什么水果,它們的味道怎樣?
5、請品嘗同一種水果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回答你吃的水果的味道怎樣?
6、秋天天氣干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水果,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三、活動延伸:
1、小朋友齊唱英文歌曲《蘋果、蘋果我愛你》
四、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引導幼兒由外到內認識了各種水果,通過觀察、觸摸、品嘗認識了水果的種類,感知水果的顏色、形狀、味道。豐富了幼兒的認知。
活動中幼兒敢于表現(xiàn),熱情大方與人交往,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興趣及合作。
小百科:
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而且能夠促進消化。
運水果教案篇3
一、學習目標
1、發(fā)展小學生的動手能力,體驗玩紙的樂趣。
2、引導學生觀察水果的形狀與色彩,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3、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各種水果的味道。
4、引導學生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進行表現(xiàn),體驗紙塑的樂趣。
二、學習準備
1、收集過期報紙諾干份。
2、準備白乳膠一罐。
3、衛(wèi)生紙一卷。
4、竹簽一根
三、學習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水果世界要舉行水果派對,請的賓客有,桃子、西瓜、蘋果、葡萄等,其中有一個是假扮混進來的,讓同學們找一找,找出來的是用報紙做的。
生:可以用報紙做。
師:非常好,那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怎么用報紙做水果!
1.出示水果的種類。
2.分析水果的外形和組成部分。
3.水果的色彩搭配
師:同學們,現(xiàn)在知道了這些以后我們是不是可以把水果的外形做出來了?同學們請看這是老師課下用報紙做的水果,是不是栩栩如生?。∧銈兿氩幌胫肋@些水果是怎么制作出來的?接下來老師給大家示范做一個西瓜,你們想不想看?
老師師范西瓜的制作步驟
師:是不是很簡單?其實小小的廢報紙還可以變成很多多水果呢!你們看!
出示不同水果制作的步驟(有一些不同形狀的水果和組合形狀的水果老師要詳細講解)
師:看完了制作過程,老師要考考你們。老師在制作的時候說了幾個制作要點誰能用簡潔的語言總結一下?(引導學生說出要點并板書)
要點:1.報紙塑型要形似
2.膠帶定型要牢固
3.紙巾涂膠要平滑
4.晾曬關鍵要耐心
5.涂抹顏色要均??
師:同學們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了,那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在老師挑選的水果里挑選自己喜歡的制作一下把,由于工序的問題咱們只做到前4步,先不上色,好嗎?那么開始吧!
學生制作模型老師巡視指導(播放音樂)
制作完成并表揚個別做的好的學生。
請學生把制作好的模型放到桌子上晾曬。
(三)上色
師:同學們,這樣水果就算制作完成了嗎?
生:還差上色
師:對,同學們請看,(出示五彩繽紛的水果圖片)好吃又好看的水果缺少了顏色可不行,由于剛才制作的模型沒有干沒法上色,所以老師在課下位同學們做了一些等待上色的水果模型,下面我請同學們一人拿一個,開始為漂亮水果上色。上色之前我又要考考同學們了,上色的要點是什么呢?(加強記憶)那同學們先來看看老師是如何上色的好嗎?
老師拿出剛才師范的西瓜邊示范上色邊講解上色的注意事項(也可錄成視頻讓學生觀看)
師:看老師制作完了,你是否學會了?接下來考驗你們的機會來啦!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拿到的模型進行上色,開始吧!
老師巡視指導,最后展示作品!
學生在自己的水果模型上繪制顏色,教師巡視輔導
(四) 學生展示評價自己的作品,并評價別人的作品。
(五)老師總結。
運水果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紙的正反面,學習在紙的反面均勻地抹膠水,在果樹上粘貼各種水果。
2、根據(jù)畫紙和同伴的粘貼位置,初步嘗試將水果圖片貼在合理的位置上。
3、體驗粘貼活動的樂趣,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活動準備:
果樹,各種水果、膠水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蘋果》,感知秋天的水果。
師:小朋友,秋天到了,果樹林結滿了紅蘋果,讓我們一起來摘蘋果吧。
師:果樹林除了蘋果還有什么呢?它們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去摘一摘。
二、觀察大樹,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這是什么?樹上有什么?
秋天到了,大樹媽媽的身體會有什么變化呢?啟發(fā)引導幼兒讓大樹媽媽的身上結出許多的水果寶寶。
三、學習粘貼的方法。
示范:在蘋果沒有顏色的一面均勻抹上膠水,輕輕貼在大樹綠色的樹冠上壓一壓,蘋果貼好了,要找空的地方貼,不要和別的水果擠在一起。
四、展示作品,分享豐收的喜悅。
師:小朋友,你們看果樹上的果實成熟了,果樹媽媽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引導幼兒進一步體驗粘貼活動的快樂和幫助他人的幸福感。
聽音樂摘果子游戲。
運水果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蘋果、梨、香蕉等水果的外形特點,理解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系。
2、運用繪畫表現(xiàn)觀察到的水果,并嘗試表現(xiàn)各種水果重疊的關系。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蘋果、梨、香蕉、柿子、石榴等水果實物。
2、課件ppt一藍水果。
3、繪畫好籃子的圖畫紙一張、蠟筆、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題。
師:你們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
二、觀察討論,了解水果的外形及其重疊的關系。
1、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請幼兒觀察外形特點。
2、再次觀察,發(fā)現(xiàn)水果之間重疊的關系。
(1)看看這些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2)看一看,想一想老師是怎么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后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為什么好看?
三、學習繪畫一籃水果。
1、教師示范繪畫。
2、教師介紹繪畫要求。
(1)先畫在前面的水果,再畫后面的水果,依次由近到遠。后面的水果一部分看不到的就不用畫,從看得到的地方開始畫。
(2)畫好水果外形后再涂色。
(3)涂色的時候注意從左往右涂。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要把水果畫在籃子里,先畫前面的水果,后面看不到的部分不用畫。
(2)指導幼兒畫出水果的外形特征。
(3)提醒幼兒認真仔細涂色,保持畫面干凈、整潔。
(4)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進行繪畫。
四、欣賞、講評。
1、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2、交流、講評。
師:你們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教師根據(jù)幼兒的介紹進行總結。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而且能夠促進消化。
運水果教案篇6
活動名稱:秋天的水果 (重點領域:科數(shù))
活動目標:
1.學習2、3 的組成。
⒉認識分合符號,知道分合的記錄方式及表述方法。
活動準備:2、3的分合教具。(貼絨圖片蘋果、梨、數(shù)字等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通過分蘋果,感知2的組成。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收到了好多水果。這里有兩只蘋果,我們準備把它們分別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呢?(讓幼兒說說)我們用數(shù)字把這件事記錄下來:邊貼數(shù)字邊說"2只蘋果分成了1只蘋果和1只蘋果",分成我們可以用"分合符號"來表示(出示分合符號),讀作:2可以分成1和1。
我們把分出去的蘋果重新收回來,又是幾只蘋果了?(一只蘋果和一只蘋果合起來是兩只蘋果),告訴幼兒我們也可以用上面的這個式子來表示,讀作:1和1 合起來是2。
告訴幼兒:這個式子中的數(shù)字2表示了一共有2只蘋果,所以2就是"總數(shù)",由總數(shù)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1和1就是"部分數(shù)"。
二、幼兒操作活動通過分梨,感知3的組成。
1.師:果園里還收到了好多梨。小朋友每人有三只梨,我們要把這三只梨分別分到兩只盆里,想想怎樣分呢?分好后,再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看看合起來又是幾只梨了?
2.幼兒邊操作邊用相應的數(shù)字和符號記錄下來。
3.交流記錄情況。
提問:你把三只蘋果分成了幾只和幾只?再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又是幾只梨了?你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數(shù)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除了這種分法,還有別的分法嗎?怎樣分呢?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又是幾只梨了?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出示相應的數(shù)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是3。
提問:在3的分合式中,3是什么數(shù)?(總數(shù))由總數(shù)分出來的是什么數(shù)?
(部分數(shù))三、全體、個別幼兒分別讀2、3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