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案小班范文參考6篇

時間:2022-12-23 作者:Youaremine 備課教案

教案是教學活動中的根本,所以在制定的時候一定要足夠細致,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考慮與時俱進,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幼兒教案小班范文參考6篇,感謝您的參閱。

幼兒教案小班范文參考6篇

幼兒教案小班范文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吞吃小紐扣等異物是十分危險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錄像:小紐扣旅行記。

2、預先約見“吞吃過異物”的小朋友。

3、聯系醫(yī)生到園。

活動過程:

1、看錄像,思考討論:

(1)看錄像:珊珊有一條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總是喜歡低頭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鏡頭一:珊珊發(fā)現紐扣掉在地上了。鏡頭二:珊珊把紐扣放在嘴里了,想嘗一嘗。鏡頭三:唉呀,紐扣吞下去了,珊珊難受極了。鏡頭四:珊珊看醫(yī)生,醫(yī)生說要等紐扣隨大便拉出來。

提問:珊珊難受嗎?為什么?

(2)師生共同小結:紐扣不能吞吃,既不衛(wèi)生,又會危害身體健康。

2、交談與訪問:紐扣不能吃。

(1)與“吞吃過異物”的'幼兒交談其經歷,引起幼兒注意。

(2)提問:“除了紐扣以外,還有什么東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圍“小”、“巧”易誤會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討論:紐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問:你的紐扣在哪里?有幾顆?它們有什么用途?

(2)討論:紐扣掉了怎么辦?(告訴大人,先收起來,及時釘上。)

延伸提示:

1、設立小盒子:發(fā)現異物及時收撿。

2、手工角放置針、線,及時為孩子釘補紐扣。

3、建議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服裝,特別是紐扣是否松脫。

幼兒教案小班范文篇2

2、喜歡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感知春天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活動準備:ppt(春天)柳樹圖片、幼兒操作包、棉簽、水彩顏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

1、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啊?

2、你從哪里看出來春天來了?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表達,教師進行小結)(小樹發(fā)嫩芽了,花兒

都開了,燕子朝南方飛來了,小蝌蚪也游來了)

1、看一看,這是什么?(柳樹)

2、柳樹媽媽的柳條象什么呢?(小辮子等)

3、春風一吹,柳樹媽媽的頭發(fā)越長越長了,怎么辦呢?

4、我來幫柳樹媽媽梳頭發(fā),怎么梳呢?

(教師示范添畫柳條)

引導幼兒用棉簽在柳樹上添畫柳條,并粘貼春天的相關貼紙,教師巡回進

行指導。

看一看,誰的柳樹最漂亮?嫩芽都出來了。

在班級的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提供幼兒操作包、棉簽、水彩顏料等,供幼兒

幼兒教案小班范文篇3

目標

1. 使幼兒認識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

2. 讓幼兒知道米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裝有陳米的無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組1個;

每組1張16開或8開紙;

無色圖案紙(每人一張);

顏料(每組一盒)。

活動組織

讓幼兒搖動桌上的瓶子,以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輪流搖桌子上的瓶子,聽聽有沒有聲音,猜猜里面是什么。一個搖過了要給另一個,不要爭。

引發(fā)幼兒猜想瓶中的東西是什么

教師:剛才每個小朋友都搖過了,那你們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引導幼觀察米,說出米的特征

教師:現在我們把瓶子蓋開開,把瓶子里的東西倒在紙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東西,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可以一邊看一邊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教師:誰愿意告訴大家米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說出米的好處

教師: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嗎?(米是糧食,可以做成飯,可以讓小朋友吃飽,長身體。

放映幻燈片,讓幼兒了解農民種糧的辛苦

教師:那么誰知道米是怎么來的呢,它在田里是什么樣子的呢?(自由討論)教師:我們每天吃的噴噴香的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農民伯伯要插秧、澆水、施肥、除蟲、除草、收割、脫粒,然后食堂里的炊事員叔叔、阿姨做成白米飯。白米飯來的真不容易。我們要愛惜白米飯,一粒都不能浪費。

課后活動:粘貼米粒畫

讓幼兒在現有的無色圖案上粘貼米粒并著色,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美感。

幼兒教案小班范文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學習用從里向外和從外向里面的方法螺旋線表現卷卷的羊毛。

2、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添畫活動。

3、認真、細心地進行添畫活動,對添畫羊毛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彩色筆范畫

活動過程:

1、出示已經添畫好的綿羊,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綿羊身上有什么?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羊毛的方法,學習用螺線形線表現卷卷的羊毛。引導幼兒觀察羊毛,了解其形狀特征。

教師:羊毛是什么樣子的?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用筆從中間往外一圈一圈地畫羊毛。

教師:剛才老師是怎么畫羊毛的?還可以怎樣畫卷卷的羊毛?啟發(fā)幼兒想出:從外往里畫卷卷的羊毛,可以順時針、逆時針等。請個別幼兒到黑板前面來,畫一畫羊毛。

3、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中的畫面,啟發(fā)幼兒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可愛的綿羊身上還少什么?羊毛是什么樣子的/

4、引導幼兒給白色的綿羊添畫許多卷卷的羊毛。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進行簡單評價。

幼兒教案小班范文篇5

設計意圖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代表著團圓與吉祥。中秋節(jié)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兒歌、詩詞。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他們對中秋節(jié)的意義和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不是很了解。但是,孩子們每年都有吃月餅的經歷。于是,我們可以以幼兒能接觸到的月餅為切入點,以“快樂”為中心點,使幼兒樂意與老師、同伴、家人一起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所以可以設計本次主題活動“月餅真正多”。

主題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風俗,知道中秋節(jié)是中國人的節(jié)日。

2.能夠與同伴大膽交流中秋節(jié)的快樂感受。

3.嘗試用各種方法表達過中秋節(jié)時的熱鬧場景。

主題墻面環(huán)境

教師制作生動、可愛的動物坐著火車看月亮的情景,幼兒將與家人共度中秋節(jié)的照片(如共同吃月餅、共同觀賞月亮等)粘貼在火車的車廂上。

互動墻面環(huán)境

(1)“月餅餡料多”:用圖片與實物展示月餅的餡料(如水果、蛋黃、瘦肉等)。同時,開辟“你還吃過什么口味的月餅”專欄,請幼兒與家長一起找一找。

(2)以卡通月亮的繪畫形式,展示月亮的變化。

相關區(qū)域融合

(1)圖書區(qū):制作《中秋節(jié)的來歷》的故事圖片,并裝訂成冊。

(2)美工區(qū):投放制作月餅等中秋食物的材料和制作花燈的材料。

(3)表演區(qū):提供一些布條、紙棒,供幼兒表演舞火龍;提供一些關于中秋節(jié)的兒歌、音樂共幼兒表演朗誦。

月餅真正多—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jié)的食品,并且口味多樣。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與感受。

3.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自帶一塊月餅(品種不一);教師準備蘇式和廣式月餅各一塊,水果刀一把。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月餅的多種樣式。

難點:運用語言進行表達。

活動過程

1.自由觀察盤子里的月餅,并和同伴進行交流。

師:盤子里有什么?我們一般在什么時候吃呢?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聞起來感覺怎么樣?

2.觀察蘇式月餅和廣式月餅的餡兒,知道月餅有各種各樣的口味

(1)師:你們猜猜,這兩塊月餅里的'餡兒一樣嗎?(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切開來的月餅,知道月餅的餡兒是各種各樣的。

(2)師:仔細看看月餅里面是什么樣的?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些口味的月餅?說說它們是什么味道的。

3.拓展經驗,介紹自己見過或吃過的月餅。

師:你還吃過什么樣的月餅,向大家介紹一下。

4.品嘗月餅,體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

引導幼兒懂得月餅是中秋節(jié)人們喜愛吃的食品。

我做的月餅噴噴香—美術活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團圓、壓扁的方法制作“月餅”,并用輔助材料印出花紋

2.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了月餅。

材料準備: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小盤子;幼兒玩超市游戲用的貨架;制作月餅的視頻。

活幼重難點

重點:了解制作月餅的過程。

難點:掌握團圓、壓扁的技能。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超市的環(huán)境,引起幼兒制作“月餅”的興趣。

教師以與“娃娃”的對話引入:班內的“超市”要賣月餅了,需要小朋友幫忙制作。

2.遷移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導幼兒交流和討論。

師:我們都見過月餅,誰來說說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3.觀看視頻,了解方法。

先讓幼兒認識材料和工具,知道使用的方法;然后,觀看視頻,了解制作月餅的過程。

4.指導幼兒自由嘗試制作“月餅”。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掌握團圓和壓扁的方法,提醒幼兒壓時不要過于用力,花紋要清楚。

5.請幼兒欣賞自己做的“月餅”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形狀好、花紋要清晰的“月餅”,并請幼兒把“月餅”送到“超市”,體驗成功的歡樂。

活動延伸

創(chuàng)設“月餅”展示臺,將幼兒制作的“月餅”分類擺放。

幼兒教案小班范文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水果(蘋果、香蕉、葡萄、橘子),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

2、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3、認讀漢字:沉、浮。

活動準備:

1、裝有蘋果、香蕉、葡萄、橘子的袋子一個。

2、每張桌子上放有蘋果、香蕉、葡萄、橘子若干,一盆水。

3、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一個,蘋果、香蕉、葡萄、橘子水果卡片若干。

4、大字卡“沉”和“浮”各一。

活動過程:

1、摸一摸,看一看。

a、教師出示“水果袋”,請幼兒摸一摸袋子里的水果,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b、倒出來,看一看,說說各水果的外形和顏色。

2、想一想,猜一猜。

a、師:假如把這些水果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呢?(幼兒大膽猜測)b、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想和判斷,在記錄卡上做記錄。

3、試一試,講一講。

a、請幼兒把桌子上的水果放到水里,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情況。

b、請幼兒把自己實驗看到的情況說一說。

c、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預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幼兒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4、玩一玩(游戲:水果沉浮)a、給幼兒帶上水果卡片。

b、教師交替出示的“沉”和“浮”字卡。是“沉”字卡,帶有葡萄、香蕉卡片的幼兒就出來;是“浮”字卡,帶有桔子、蘋果的幼兒就出來。

c、游戲開始,給做得對的小朋友獎紅花。

d、交換卡片后,游戲反復進行。

5、活動結束。

師:除了這些水果,還有些什么水果?(幼兒自由回答)請小朋友回家后,如果爸爸媽媽買了其它的水果回來,你也試一試,把它們放到水里又會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