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7篇

時間:2022-10-20 作者:Mute 備課教案

我們在明確新學期的教學目標后,需要制定一份詳細的教案,想要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認真對待制定教案這件事,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7篇,供大家參考。

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7篇

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有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有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方案表格。

教學過程:

一、春游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生欣賞本校上屆春游的活動圖片,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春游好不好玩呀?你們想去嗎?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學校正準備組織同學去春游 呢!瞧,二(1)班已經(jīng)開始報名啦!(出示主題圖)他們也像你們那樣,可想去春游呢!你在這里能找 到哪些信息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各種條件)

2.揭示課題 師:如果讓你來選擇的話,你打算怎樣幫他們班派車呢?(出示課題)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主學習,初步完成“25人派車方案” 獨立思考,然后想出一種到兩種方案寫在表格里,看誰想的方案多。

2.小組交流想法。 (1)組長分工,各施其職。 (2)組織討論,交流組員各自的想法。(和組內(nèi)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小組匯報,全班完成“25人派車方案” 有哪個組的同學愿意將自己的方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教師補充完善板書)

4.兩人討論:你認為哪一種派車比較合理?為什么?

師:這么多種派車的方案,你認為哪一種派車比較合理?和同學說說原因。(盡量讓學生多選擇自己的 觀點,并說明原因)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能利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來解決派車這一問題,而且還知道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真 是了不起!看看來我們班的同學都很有節(jié)約的意識!

三、鞏固與實踐

1.可以怎樣租船? 師:同學你們知道嗎?這次春游大隊部為我們準備的節(jié)目可豐富啦!想看看都有哪些嗎?(出示劃船、 碰碰車、小火車等項目)瞧,多好玩呀!如果二(1)班有29人要參加劃船活動,他們可以怎樣租船呢? 出示:二(1)班有29人要參加劃船活動,大船每艘限乘6人,小船每艘限乘4人,他們可以怎樣租船? 你認為怎樣租船比較合理呢?(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輔導或允許在小組內(nèi)交流,最后投 影反饋)

2.可以怎樣坐小火車? 師:同學真能干,瞧,二(3)班的同學也請我們幫忙來啦! 出示:我們班有31名同學要坐小火車,大車廂每節(jié)限乘4,小車廂每節(jié)限乘2人,可以怎么坐小火車? (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輔導或允許在小組內(nèi)交流,最后投影反饋)

3.可以怎樣坐碰碰車? 師:我們班的男同學可喜歡玩碰碰車啦!瞧,已經(jīng)有19名同學在排隊等候呢!大碰碰車每輛限乘2個,小 碰碰車每輛限乘1人,我們可以怎樣坐碰碰車呢? (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輔導或允許在小組內(nèi)交流,最后投影反饋)

四、生活中的數(shù)學(課外延伸)

師:同學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一下子就解決了那么多的數(shù)學問題,真了不起!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生活問題,你能找一找,和同桌說一說嗎?比一比誰找的問題最多!

五、全課小結(jié)

師:同學們,今天你學會了什么?能把你的收獲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嗎?(先和同桌說,然后指名說)

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篇2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信息窗三。

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的學習是建立在“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應用題以及初步掌握萬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chǔ)之上的。教材呈現(xiàn)的是小女孩參觀姥爺?shù)幕ㄆ缘那榫?。藍天、小鳥、蜻蜓、樹木、花草、老人和小朋友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生活畫卷。通過圖中提供的各種花卉的棵數(shù)和已賣出花卉的棵數(shù),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綜合應用萬以內(nèi)數(shù)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運算順序的合理性,理清解題思路。

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并能結(jié)合具體情境表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感受混合運算在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作用,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引入。

談話:同學們,這兩天我們和小麗一起來到了姥姥家,給姥姥、姥爺帶來了禮物,還參觀了養(yǎng)鴨場。今天,我們再和小麗一起去姥爺?shù)幕ㄆ钥匆豢矗脝幔?/p>

(課件顯示不出現(xiàn)數(shù)學信息的畫面)

談話:姥姥家的花圃漂亮嗎?你都看到了什么?

[設(shè)計意圖]通過談話和情景圖的引入,以學生非常熟悉的“去姥姥家”的系列活動(買禮物—參觀養(yǎng)鴨場—參觀花圃)為素材,構(gòu)成“情景串”,既使學生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又易于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觀察思考,合作交流。

1、出示已賣出花卉的信息,提出問題。

一串紅:上午賣出80棵

下午賣出110棵

山菊花:上午賣出35棵

月 季:下午賣出78棵

(畫面上顯示出已賣出花卉的信息 )

談話:很多人都來買姥爺種的花,姥爺細心地把每天的賣花情況做好記錄,這是其中一天的記錄。仔細觀察,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一串紅一共賣出多少棵?

(2)這三種花一共賣出多少棵?

(上述問題可直接讓學生口頭列式解決)

談話:看到這些賣花的信息,你還想了解點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

(1)這些花原來各有多少棵?

(2)賣出后,各剩下多少棵?(師隨著回答 板書:各剩下多少棵?)

(學生能談出想法即可,如果談不出教師也不必勉強。)

談話:小麗也想了解還有哪些信息,我們和她一起去找找看好嗎?

[設(shè)計意圖]先出示關(guān)于賣花的信息,目的是讓學生簡單的做一分析之后,主動地想到“原有的-賣出的=剩下的”這一數(shù)量關(guān)系,自然而然地教給學生一種分析應用題的方法,對信息的選擇也多了幾分目的性和自主性。

2、出示其他信息,再分析提出問題。

郁金香

300棵

月季

比郁金香多60棵

一串紅

450棵

山菊花

比一串紅少180棵

(畫面上補充顯示其他信息 )

談話:現(xiàn)在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從中了解到什么?

引導學生分析整合信息,提出問題。

學生可能發(fā)現(xiàn):

(1)一串紅有450棵,山菊花比一串紅少180棵,郁金香有300棵,月季比郁金香多60棵。

(2)根據(jù)一串紅有450棵,山菊花比一串紅少180棵,可以知道山菊花原來有多少棵。算式:450-180

(3)根據(jù)郁金香有300棵,月季比郁金香多60棵,可以求出月季原來有多少棵,算式:300+60

談話:我們從圖中了解到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有關(guān)兩步計算的問題嗎?(學生也可能自主的提出以下問題)

(1) 一串紅剩下多少棵?

(2) 山菊花剩下多少棵?

(3) 月季花剩下多少棵?

(4) 原來山菊花和一串紅一共有多少棵?

(5) 郁金香和月季花原來一共有多少棵?

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問題。

[設(shè)計意圖]將信息分層次地出現(xiàn),有助于學生對信息進行有條理地分析、整合、梳理。這樣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又照顧到個體差異。知識的呈現(xiàn)過程層次清楚,能組織學生積極地投入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中來。

3、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談話:大家提出這么多問題,真棒!下面我們先來解決“一串紅、山菊花、月季花各剩下多少棵?”好嗎?

(1)解決問題:“一串紅剩下多少棵?”

談話:要求出“一串紅剩下多少棵?”都要了解哪些信息,你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嗎?

引導學生回到情境圖中找到合適的信息,并列式解決問題。

全班交流:

①用一串紅原有450棵減去上午賣出80棵,再減去下午賣出110棵,就可以求出剩下多少棵,算式:450-80-110

②先求出一共賣出多少棵,再用原來的-賣出的=剩下的,算式:450-(80+110)

交流時講清思路,鼓勵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倡導算法多樣化。

(2)解決“山菊花剩下多少棵?”

談話:要知道“山菊花剩下多少棵”,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① 一串紅450棵,山菊花比一串紅少180棵。

② 山菊花上午賣出35棵。

談話:你想怎樣解決,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解題思路,并列式計算。

全班交流,學生可能出現(xiàn)二種分析思路:

①從問題入手。要求剩下多少棵山菊花,先求出原來有多少棵山菊花,再減去賣掉的,算式:450-180-35

②從條件入手。根據(jù)一串紅有450棵,山菊花比一串紅少180棵,可以求出山菊花有多少棵,再減去賣掉的,就可以求出剩下的,算式:450-180-35

(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講清解題思路即可,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450-180-35,提問先算什么,求出什么?后算什么,又求出什么?)

(3)解決“月季剩下多少棵?”

談話:大家能自己完整地找出信息,獨立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分析思路,并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時由板演的同學當小老師,講述解題思路以及計算方法。

(4)讓學生口頭解決剩下的其他幾個問題。(重點讓學生說清解題思路)

[設(shè)計意圖]本信息窗呈現(xiàn)了豐富的信息,學生通過分析整合可能提出大大小小許多不同的問題。考慮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決定從分析“賣花”信息入手,著重解決“三種花各剩下多少棵?”這一問題。其中“一串紅剩下多少棵?”對于學生來說較容易接受,直接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而“山菊花剩下多少棵?”相比較而言較難理解一些,因此解決時教師引導學生找信息,小組合作分析解題思路;至于“月季還剩下多少棵?”由前面的學習做基礎(chǔ),解決這一問題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種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自主練習第1題。

以“開小火車”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口算,增強團隊意識。

2、自主練習第2題(如果時間充分,可再補充一些混合運算式題)

以“爭奪小紅旗”的形式組織學生獨立計算,小組訂正。比一比哪個小組得到的小紅旗多。

[設(shè)計意圖]根據(jù)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樂于比賽的特點,將枯燥無味的式題以比賽的形式出現(xiàn),既調(diào)動了學生計算的興趣,又能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同時倡導小組合作交流、創(chuàng)設(shè)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

四、課堂總結(jié)。

談話: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高興嗎?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課題:混合運算)

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 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 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2. 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揭題

(一)復習鋪墊:(出示題目)

1. 計算:

40+6×8 70-5×4

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據(jù)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聊天導入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天了,小草發(fā)芽了,花兒開了,又是一年新的開始,小刺猬也有了一個新的生意,瞧,它的鮮花店開張啦。(出示教材情景圖)

二、扶放結(jié)合探究新知

1. 讓學生觀察圖片,提問:你能找出哪些數(shù)學信息?

2. 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剛才我們對花店里的花的情況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現(xiàn)在你能根據(jù)圖上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3. 大家提了這么多的數(shù)學問題,如果要解決這個數(shù)學問題: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們要知道什么條件?

4. 針對第一種方法,重點講述: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既有減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減法?(意義上來多說。)重點強調(diào)。

5. 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錢?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哪些條件?

在大部分學生計算好以后,組織匯報。

6. 及時總結(jié):

在一個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我們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組織智力大闖關(guān):

第一關(guān):(分男女生比賽)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指名學生說運算順序,叫6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關(guān):森林醫(yī)生:書上練一練:3題。

第三關(guān):解決問題:書上練一練:1、2題。

四、小結(jié)評價布置預習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

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篇4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94~95頁。

教學目標:

1、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興趣,感知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

教師準備:

練習十九第3題和第8題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引導學生完成口算題目,并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引導學生采用較簡捷的方法計算。

2、引導學生完成“算一算”。

巡視、輔導。

幫助計算有困難的學生。

及時評價,表揚計算有進步的學生。

?設(shè)計意圖】:鞏固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算法。

二、學中做

1、組織活動1——買東西。

出示練習十九第3題主題圖。

(1)觀察練習十九第3題主題圖。匯報看見的東西和價錢。

(2)列式計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來到商店,你會想買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組討論,選出一個記錄員,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

(5)組織學生進行匯報。

2、組織活動2——籃球比賽。

出示練習十九第8題的主題圖。

(1)你看了以后有什么問題嗎?

自己獨立提出問題,然后同桌交流,最后進行匯報。

?設(shè)計意圖】:通過買東西的活動,復習鞏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法。

三、做中學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第6題。

(1)說說意圖。

(2)獨立計算。

(3)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題。

(1)用講故事的形式說說圖意。

(2)解決書上的問題。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能解決嗎?

3、引導學生完成應用題。

引導讀題、理解題意。

列出算式,正確計算。

?設(shè)計意圖】:在教師引導下,總結(jié)所學的知識。

四、課堂總結(jié)。

要求學生完成數(shù)學日記的填寫。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篇5

一、 基本練習。

(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出示式題:

690-327-209 630-(267+356)

480-197+350 422+(333-195)

212+156+108 535-384+279

學生獨立計算,全班交流,交流時說清運算順序。

[設(shè)計意圖]通過本練習,檢查學生對運算順序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提高計算能力。

二、聯(lián)系生活,拓展應用。

1、自主練習第3題。

課件出示路線圖

(1) 看圖讀信息,提出問題。

談話: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交流:發(fā)現(xiàn)城市之間的路程有多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

(2)動筆算一算,解決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回答:

① 從青島到濟南有多遠?算式:183+210

② 從青島到泰安有多遠?算式:183+210+71

③ 從青島到曲阜有多遠?算式:183+210+71+180

④ 從濰坊到曲阜有多遠?算式:210+71+180

⑤ 從曲阜到濟南比從濟南到濰坊遠多少千米?

算式:180+71-210

對于學生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讓學生口頭列式解決。提出的其他問題教師簡單板書,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旅游路線求出路程。

2、自主練習第4題

課件出示情景圖

談話:大家看,小明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商場買家用電器,正趕上商場在搞優(yōu)惠活動。怎樣買東西更劃算,小明可犯了愁。我們來幫幫他好嗎?

談話:仔細觀察,從圖中你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信息?

(1) 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弄清圖中提供的數(shù)據(jù)與數(shù)據(jù)間的聯(lián)系。

談話:怎樣買合適?大家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好嗎?

>>

(2)小組討論,先估一估,再確定購物方案,并列式解答。

(3)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回答:

① 學生可能估一估:76+268+156≈500(元)所以只能買兩樣

② 也可能算一算76+268=344(元),400-344=56(元),100+56=156(元)

③ 可能有學生問為什么不先買飲水機和電飯鍋?(因為這兩種商品合起來超過400元了)

④ 還可能有學生問先買電風扇和電飯鍋行不行?(不行,因為76+156=222(元),不足300元,得不到優(yōu)惠)

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案分析比較,最后得到合適的買法是:先買電風扇和飲水機,花344元,剩下56元,再用獲贈的購物券100元與所剩的56元合起來,正好買回電飯鍋。

[設(shè)計意圖]把目光從課堂轉(zhuǎn)向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同時,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和成功感。

三、鞏固深入,綜合應用。

自主練習第5題。

出示情景圖

(1)看圖講數(shù)學故事。

談話:仔細觀察情境圖,哪位同學能講一個連貫的數(shù)學故事?

談話:聽了剛才的故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能自己解決嗎?動筆算一算,并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2)學生提出問題,獨立解決,小組內(nèi)交流。

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a.二年級一共訂書報多少份?

b.學習報比故事大王和小哥白尼多多少份?

c.三班圖書角有多少本書?

d.三個同學每周大約一共寫讀書筆記多少字?

(3)全班交流:只要學生提出的問題合理,教師應予以肯定,同時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4)小結(jié):聽了故事以后,你想說點什么?(多讀書可以增長知識……)

[設(shè)計意圖]這四幅圖信息較多,所以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信息,講故事,才能多角度地提出問題,然后進行充分地交流,從而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四、課堂總結(jié)。

談話: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大家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還想說點什么?

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篇6

教學內(nèi)容:

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一)的整理和復習(教材第102頁內(nèi)容,練習二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的整理和復習以及練習,使學生能較好地總結(jié)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

2、結(jié)合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確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據(jù)實際問題進行調(diào)整,才能使估算結(jié)果與實際相等。

教學重點:

通過對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的整理和復習以及練習,使學生能較好地總結(jié)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

教學難點:

結(jié)合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確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據(jù)實際問題進行調(diào)整,才能使估算結(jié)果與實際相等。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及大屏幕出示相關(guān)的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準備學習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教材102頁“整理和復習”第1題”)。

52+35 86—34 47+33

23+69 62—18 70—26

以開火車的方式口算,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口算的(口算步驟)。

2.總結(jié)歸納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3.口算練習。完成第103頁練習二十一第1題。兩人一組,輪流出題計算,要求他 們互相評價。

?設(shè)計意圖】:通過獨立嘗試、交流、討論、進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樣性,明白應該怎樣選擇恰當?shù)墓浪悴呗浴?/p>

二、基本訓練。

1.練習教材第102頁“整理和復習”第2題。

(1)讓學生采用不同方法獨自完成第2題。(可以口算也可以筆算) .

(2)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3)、歸納總結(jié)“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如果是口算應注意哪些問題;如果采用筆算,

要特別注意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如果是進位加或是退位減又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游戲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筆算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一第2題。

仿照第2題的形式先由教師出數(shù),學生算;然后2個同學一組,相互出數(shù),相互計算。

三、技能訓練。

1.集體研討教材第102頁“整理和復習”第3題。

(1)大屏幕出示第3題情景圖,要求學生認真觀察。

(2)討論交流題目中的條件有哪些?聰聰提出的問題是什么?

(3)交流各自的估算過程及結(jié)果,集體評價訂正。

2、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一第3題。

先獨自估算出結(jié)果,然后集體交流估算的思考過程。同時教師可結(jié)合這一學習內(nèi)容使 學生了解到上海的“東方明珠”是亞洲最高的廣播電視塔,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復習總結(jié)

1.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內(nèi)容?請你口述一遍1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又有了哪些收獲?還存在問題嗎?

教學反思:

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單元篇7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二年級下冊第18~19頁。

內(nèi)容分析:

?買鮮花》是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是通過創(chuàng)設(shè) “買鮮花”的問題情境,通過“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這個問題,列出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并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算式中,應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解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讓學生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在既有除法又有減法時,應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表內(nèi)乘除法,也能熟練地進行加減運算,上節(jié)課又剛剛學習了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利用知識的遷移來學習,不會有太大困難。但學生的知識底缊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應針對個別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練習來提高學生對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的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花店買花”的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shù)學與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計算有關(guān)除加、除減的兩步式題。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做獎品用的各式花朵。

教學方法:

用引導法、交流法、觀察法。利用課件、圖片,創(chuàng)建設(shè)了4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學會用準確的語言描述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用激勵的語言、及時的評價,使學生自始至終保持愉快的心情參與到整個課堂的學習,課后練習分層進行,使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問題

師:同學們,三八婦女節(jié),快到了,你準備給媽媽送點什么禮物?(學生說一說)小紅準備買一束花送給媽媽,那么,現(xiàn)在我們陪她一起去花店看看吧!

1、出示主題圖

2、誰來說說,在花店里,你看到什么?

[設(shè)計意圖:這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圖片信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3、看到那么漂亮的鮮花,小紅真想能把它們?nèi)抠I回家送給她親愛的媽媽,可是,她口袋里的錢非常有限,只夠買兩種鮮花,而且每樣只能買一枝。同學們,如果你是小紅,你打算怎么買呢?

4、小組內(nèi)交流。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買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買1枝菊花和1枝玫瑰……

二、探究發(fā)現(xiàn)、建立模型

(一)探究除加混合運算順序

師:小紅聽到同學們那么熱情地幫她,內(nèi)心非常地高興,她還讓我替她謝謝你們呢。而且啊,她還說,她最喜歡就是--同學所想的配法,也就是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那么,你們能否動動小腦筋幫幫小紅算算,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需要多少元?

引導學生思考:

(1)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價錢)

(2)1枝菊花多少錢?(不知道)1枝百合花多少錢?(4元)

(3)先求什么?(1枝菊花的價錢)

(4)再求什么?(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多少元?)

(5)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嘗試列式解答。

(6)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并說說理由。8÷4=2(元) 2+4=6(元)

(7)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像這樣有聯(lián)系的兩個算式,我們可以寫成一個綜合算式,誰會?(8÷4+4)那么,這條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們計算時,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設(shè)計意圖:難點就在于此,通過小組的合作,由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合意識。]

(引導學生說出:1枝菊花的價錢不知道,所以必須先算1枝菊花的價錢,也就是先算除法,再來算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總價錢,所以最后算加法。)

(8)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們叫它除加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加混合算式中,我們應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9)介紹綜合算式的計算格式和書寫方法(邊講解示范,邊板書)

8÷4+4

=2+4

=6(元)

(二)探究除減混合運算順序

師:誰來幫老師想一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題目里的“便宜”是什么意思?

(2)同學們,剛才小紅的問題,我們一下子就把它解決了,老師相信,這個問題也難不倒你們。好,現(xiàn)在讓同學們先自己獨立思考一下,并嘗試在草稿紙上列式計算。

(3)嗯,大部分同學已想好了,那么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伴說說吧。

(4)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24÷8=3(元) 5-3=2(元)

(5)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1枝康乃馨的價錢不知道,所以要先算,然后就可以和1枝玫瑰的價錢比較誰便宜了。)

(6)還可以怎么列算式?

還可以列成綜合算式:5-24÷8

(7)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8)你的發(fā)言太精彩了,那么,我們在計算時是先算減法呢?還是先算除法?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枝康乃馨的價錢不知道,需要先算出來,所以先算除法)

(9)小結(jié):像這樣既有減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們叫它除減混合算式。那么在除減混合算式中,我們應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10)5-24÷8

=5-3

=2(元)

(11)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在大家的合作下,這個問題終于解決了,老師真替你們高興!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1、談話:花店老板知道,同學們都想送禮物給媽媽,他很受感動,所以特意抱出來一大束鮮花,說:“只要你能算出花朵的算式,鮮花就送給你了?!蓖瑢W們,想不想用自己的智慧給媽媽獻上一份的禮物呀?

⑴出示花朵計算卡(p19試一試)(同學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花朵來計算,只要你計算對了,花店老板就會把那朵花送給你的,想不想要?加油!)

強調(diào):計算時,先想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動筆計算,而且要注意綜合算式的書寫格式。

[設(shè)計意圖:延續(xù)新課中的情境,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鞏固所學的新知,也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仔細觀察我們剛算過的這6個算式,都出現(xiàn)過什么運算?(有加減法還有乘除法)

⑶歸納小結(jié):有加減又有乘除的算式里,我要先計算(乘除法),后計算(加減法)。

⑷師:恭喜這些同學得到了這么多美麗的禮物,這是他們用智慧得到的,媽媽一定會很開心的。

2、老師想知道大家對剛才總結(jié)的規(guī)律掌握的好不好,要再考考你們,敢不敢?(p20第4小題)

3、森林醫(yī)生。(p20第3小題)

大樹爺爺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讓我們幫助大樹爺爺把病治好,使它們健康地笑起來,好嗎?(先引導學生找現(xiàn)病因,再重新更正)

四、總結(jié)歸納、提升經(jīng)驗

1、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快樂的40分鐘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你有什么收獲,快和同伴說說吧。(學生暢所欲言)

2、好,我們明天繼續(xù)相約快樂40分,同學們再見!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形成一個總體印象。]

五、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