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教案教案5篇

時間:2022-09-27 作者:Lonesome 備課教案

在準備一份教案時,教師一定從中吸取了不少教學經(jīng)驗,教案是教師為了提高上課質(zhì)量提早起草的教學文書,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再別康橋教案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再別康橋教案教案5篇

再別康橋教案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并美讀全詩。

2、學會鑒賞本詩的美。

3、理解詩人對康橋的深情及追求自由、美和愛的個性。

[教學重點]

鑒賞詩歌的美。

[教學難點]

體悟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

情景設置法、鑒賞法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928年夏天,倫敦,康橋。一個風度翩翩又帶著倦容的年輕人,在夕陽的余輝中踽踽而行。晚風拂起身旁的柳條,也連綿不斷的牽起他心中的愁緒。他是誰?為什么來到這里?

今天,我們將一起踏上賞美的旅程,去探尋《再別康橋》——這二十世紀最出色的離別詩的魅力,去聆聽徐志摩內(nèi)心世界最純粹的絕妙回響。

二、深情美讀,感知全詩:

(一)教師范讀全詩。

(二)學生齊讀全詩。

三、合作探究,鑒賞全詩

探究的中心問題:本詩的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你有什么感悟?

探究的難點問題:怎樣領悟本詩的意境美?

1、本詩的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2、你對哪一種美感觸最深呢?請緊扣詩歌進行闡述。

請持相同觀點的同學就近討論,然后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成果。

(一)音樂美派的同學先談談吧。

1、學生發(fā)言(略)

2、教師小結(jié):詩歌音調(diào)和諧,旋律完整,體現(xiàn)了音樂美。(每節(jié)押韻,逐節(jié)換韻,追求音節(jié)的波動和旋律感,讀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此外,“輕輕”、“悄悄”等疊字的反復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jié)奏。詩的尾節(jié)與首節(jié)句式相似,遙相呼應,它是尾聲,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二)建筑美派的同學接著發(fā)言。

1、[導]建筑美是就詩歌的外在形式而言——包括詩句和詩節(jié)的排列。

2、學生發(fā)言(略)

3、教師小結(jié):詩歌四行一節(jié),每一節(jié)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shù)基本上是六字、七字(間有八字句),節(jié)的勻稱,句的均齊,體現(xiàn)了錯落有致、曲折回旋的建筑美。

(三)繪畫派的同學,你們有何高見呢?

1、學生發(fā)言(略)

2、深入探究詩歌的意境美

[導1]

⑴哪些美麗圖畫讓詩人心醉神迷?

——揮手作別圖、金柳夕照圖、青荇招搖圖、星輝尋夢圖。

⑵這些圖畫是靜態(tài)的還是動態(tài)的?

——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描繪出一幅幅動態(tài)的、立體的風景畫。

⑶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畫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可補充。

金柳夕照圖:以人喻物,詩人一任夕陽脈脈的余輝把他心目中的新娘映照的彩妝輝煌,似乎連發(fā)絲也透明,給人恍如仙子的感覺,即寫出柳樹的溫婉柔情又包含“至美如金”的情感。

水草招搖圖:以物喻人,寫出青荇的快活自由;詩人情不自禁,唯愿能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條水草,多么徹底地對所愛的投誠!

小結(jié):在這樣一個物我相融、自然與人和諧的優(yōu)美境界里,抒發(fā)了詩人對康河深深的眷戀,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美、性靈美的向往。

[導2]老師最喜歡的是星輝尋夢圖

與學生交流感悟:詩人寫潭底彩虹似的夢、夜空斑斕的星輝和自己放歌的狂態(tài),營造了一幅鏡花水月、朦朧迷離、似夢非夢的圖畫,營造了讓詩人魂牽夢縈、心迷神醉的意境。

[導3]詩人在回國6年之后,帶著累累傷痕——追求英國式民主的政治愿望破滅,追求個人情感的幸福自由落空——第三次徘徊在自己鐘愛的康河邊上,想在青草更青處尋找到“彩虹似的夢”,這個“夢”到底是什么呢?讀詩歌的第四、五節(jié)后,請同學們思考、討論(略)

明確:徐志摩要追尋的“彩虹似的夢”就是外化于康橋的美好愿望和人生理想——對美、愛和自由的執(zhí)著而徒勞的追尋。

教師小結(jié):動態(tài)立體,意境鮮明,體現(xiàn)了繪畫美。

[導4]理想的幻滅是極其痛苦的,詩歌中能看到詩人極其痛苦的身影嗎?閃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詩人作別的背影是怎樣的?它美在哪里呢?

四、整合小結(jié),評價詩歌

(一)小結(jié):

1、導:如果說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著陶淵明的動人幻想,那么,在康河的柔波里,也有著徐志摩的美好理想,這是他現(xiàn)實中的桃花源。

2、小結(jié):康橋——詩人一切美好生活的代名詞,是詩人理想王國的象征。

?再別康橋》——詩人美好生活的悼亡曲,康橋理想的告別曲。

這首優(yōu)美而哀婉的抒情詩的獨特的魅力就在于它是詩人性靈的詩化,

也是詩人執(zhí)著而徒勞的追尋單純信仰——愛、美和自由的歌吟。

(二)欣賞黃磊(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的朗讀。

五、聯(lián)想遷移,拓展詩歌

(一)閱讀鑒賞:《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

欣賞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著名的離別詩,并與《再別康橋》作簡單的比較。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場娜拉!

(二)點擊相關網(wǎng)站,查閱徐志摩更多精彩詩作。(略)

[若不能上網(wǎng),則調(diào)出“精彩詩作”版塊,供學生欣賞。]

六、結(jié)束,欣賞歌曲《再別康橋》。

同學們,讓我們乘著歌聲的翅膀,放飛心靈到康橋,去追尋徐志摩那永不泯滅的詩魂吧!

七、板書設計

再別康橋

徐志摩

二十世紀最出色的離別詩

音韻和諧、旋律完整——音樂美

動態(tài)立體、意境鮮明——繪畫美

錯落有致、曲折回旋——建筑美

夢——追求愛、美和自由的美好愿望和人生信仰

?再別康橋》——詩人美好生活的悼亡曲、詩人康橋理想的告別曲

再別康橋教案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感知《再別康橋》的詩意美(建筑美、音樂美、繪畫美),體會本詩章法整齊、韻律優(yōu)美的藝術(shù)特點并學習這種寫法。

2、思想教育目標:志摩感情方式與個人的體驗在其詩歌中的融合。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學會新詩的欣賞方法,通過教師的指導朗讀學會欣賞詩歌的音樂美。通過教師的分析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

4.當堂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新詩的鑒賞(從詩歌的意象和形式入手賞析)。

教學難點:詩的欣賞方法。

教學方法:誦讀欣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使用: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

(2`)課前兩分鐘播放音樂《回家》營造氣氛教師通過對古代作品中“離別”的詩句的講述,導入現(xiàn)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無奈,又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還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那么現(xiàn)代人是如何理解離別的呢?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xiàn)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nèi)心。學生逐漸沉浸于音樂聲中,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學生明確:“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是詩人徐志摩的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詩題是《再別康橋》學生質(zhì)疑: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和老師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nèi)心。

二、講授新課

(一)、徐志摩及寫作背景(投影)。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投影,引導學生了解徐志摩及寫作背景。教師板書:康橋:即“劍橋”1928年11月6日,《再別康橋》。教師活動學生明確:

1、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

2、康橋:即“劍橋”(cambridge),英國著名的學術(shù)、文化中心,風景勝地。

學生活動

(二)、朗讀全詩(8`)抽查學生,教師正音;再播放黃磊朗讀的《再別康橋》,老師指導朗讀。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及飽含的深情。學生朗讀。讀準字音、節(jié)奏讀出詩中飽含的深情。

(三)、整體鑒賞《再別康橋》。

三、歸納總結(jié)

教師小結(jié):明確:

1、感知《再別康橋》的詩意美(建筑美、音樂美、繪畫美),體會本詩章法整齊、韻律優(yōu)美的藝術(shù)特點并學習這種寫法。

2、了解志摩感情方式與個人的體驗在其詩歌中的融合。

3、學會新詩的欣賞方法,學會欣賞詩歌的音樂美,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

四、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1、誦課文(繼續(xù)播放音樂,學生邊聽邊背)。

2、試和徐志摩的另一首離別詩《沙揚娜拉》比較賞析。

寫一篇賞析文,不少于五百字。再別康橋徐志摩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1、離別的對象特別

2、營造的氣氛輕松

3、意象的選擇新穎從詩歌的形式入手

賞析詩歌

1、形式:建筑美

2、語言:音樂美3、意境:繪畫美(客觀物象)+(主觀情意)=意象。

再別康橋教案教案篇3

一、反復朗誦,體驗詩中的節(jié)奏、韻律,從而體會詩中濃郁的感情。

二、訓練學生感知和分析詩歌語言,咀嚼品味詩歌意境美。

三、訓練閱讀,讀出一定的詩味,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學設想:這首詩語言華麗輕盈,章法,音韻柔美和諧,在形式美方面達到很高的水準,如有條件,可播放有關康橋大學的風光片,伴以輕柔的有歐洲田園風情的樂曲,以使學生能夠在詩意的氛圍中充分感受意境。

課時安排:一課時

由《人間四月天》將學生帶入徐志摩的話題中,讓學生講述對他的了解,適當補充一些內(nèi)容。如寫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張等。

1、誦讀課文。教師做出提示:這首詩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應讀出委婉細致的感情。在朗讀時,注意讀出輕盈的節(jié)奏。

2、教師范讀,學生模仿。

3、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

(1)、提問:根據(jù)背景資料,你認為這首詩主要抒發(fā)了什么感情?

明確:對康橋的依依惜別的深情。

(2)、提問:詩人在離別時,寫了康橋的哪些風光?你能概括出幾幅畫面?

明確:有岸邊的柳樹、康河的水草、榆樹下的清潭。

(3)、提問:詩人告別時,作了哪些動作?

明確:招手、尋夢、放歌、沉默。

1、第一節(jié),連用了三個輕輕的,向西天的云彩告別,給全詩定下了抒情基調(diào)。既有難舍難離的真情,又有淡淡的無奈與感傷。

2、第二節(jié)寫了岸邊的柳樹,金柳是夕陽中的生動色彩的描繪,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它形態(tài)的美好,又傳達出詩人的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誰能舍得離開美麗的新婚妻子呢?艷影,蕩漾在我的心頭,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節(jié),寫了康河的水草,綠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搖,愜意平靜。并有向詩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不僅物我合一,而且表達了詩人對康河的永久戀情,愿意永遠流在康河,生于斯,長于斯。

4、第四節(jié),寫榆樹下的清潭,清泉倒映著天上的彩虹,五彩斑瀾,浮藻間好像沉淀著彩虹做的夢境,融情入景,將人帶入夢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節(jié),詩人的感情達到了高潮,在流連忘返的觀景過程中,詩人似乎已經(jīng)忘了他即將要離開,撐著長篙去尋找那彩虹似的夢。到晚上歸來時,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樂的情緒達到頂點。

6、第六節(jié),物極必反,樂極生悲,詩人由幻想回到現(xiàn)實,情緒低落下來,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離別的傷感的笙簫,詩境恢復寂然,連夏蟲好像也體會到離別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充滿了無法化解的離愁別緒,將詩人深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極致。

7、第七節(jié),與開頭呼應,詩人是那樣的不舍得離去,卻不帶走一片云彩,不愿驚動心愛的康橋,不舍得讓康橋與我一同傷感。這一節(jié)不是對第一節(jié)的簡單重復,而是更另覺悟,眷戀,同時也有一種灑脫的意味。

附:板書設計

再別康橋

離別康橋的情景作別云彩分、淡淡的無奈和傷感

(靜)

河畔的金柳

(比喻、移就)

(戀)康河的水草

(樂)拜倫潭

(往昔夢想)

尋夢

(快樂極點)

(哀、靜)

再別康橋教案教案篇4

[教材分析與思考]

這首詩內(nèi)容上較為簡單,學生很好理解。同時,這首詩沒有那么深刻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就是簡單的表達一種離愁別緒和眷念之情,很好理解。所以,本詩的學習打算通過以朗讀來帶動感悟,以感悟來指導朗讀的方式來學習。主要是在朗讀過程中以節(jié)次為單位來引導學生分析情感和朗讀技巧。再者,這首詩是新月派詩歌,所以,對于聞一多“三美”主張做介紹,并在寫作特色分析方面安排群學思考。

安排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來體悟詩歌情感;

2.注意本文的“三美”特色,并能分析出來;

3.自行體悟?qū)τ谶@種面對美好事物逝去我們無限懷念的普遍情感。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人生有七大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人生第六苦就是“愛別離”。別離是一種執(zhí)著的苦。人生本來聚少離多,“多情自古傷離別”。馮至《別離》寫道“我們招一招手,隨著別離,我們的世界便分成兩個?!?/p>

離別時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時,才驚覺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夢,所愛的終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飄揚而去,午夜夢回之際,這“愛別離”的滋味,怎一個“苦”字了得。今天我們學習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一首別離詩《再別康橋》。

二、了解背景

1.那么,康橋是何?“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的學術(shù)、文化中心,風景勝地,是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

2.作者為何要為康橋?qū)懸皇讋e離詩呢?1920年,25歲的徐志摩“擺脫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銜的引誘”,到英國留學。第二年,進入劍橋大學王家學院。1922年學成回國。這一段的留學生活,特別是劍橋美麗的自然景色,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1922年8月10日啟程回國前夕,寫下了《康橋再會罷》一詩,表達對康橋的眷戀。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國。7月的一個傍晚,他一個人悄悄來到了久別的母校,漫步于寂靜的校園,懷念逝去的美好歲月。但斗轉(zhuǎn)星移,物是人非,沒有人認識他,滿腔的熱情和對母校的眷戀之情無以傾訴。前來尋夢的詩人,悵然若失。乘船歸國途中,詩人揮筆寫下了這首詩。

三、了解詩歌

1.中國是詩的國度,《詩經(jīng)》《楚辭》流傳千古,唐詩宋詞,名家輩出。從五四到現(xiàn)在,新詩也走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歷程。可是有人卻說,中國現(xiàn)當代詩壇只有一個半詩人。盡管這種評價太偏激了,卻也可以看出這一個半詩人在中國詩壇的分量。他們是誰呢?一個是徐志摩,半個是何其芳。

?再別康橋》,是詩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這首使詩人獲得巨大聲譽的詩作,就其思想內(nèi)容而言,的確沒有什么重要的東西,只不過是表達一種極平常極普通的離情和那種微波似的輕煙似的別緒,并無什么深刻的思想意義,但這首詩的藝術(shù)美、詩意美值得感受。

2.請大家自行朗讀,注意劃分節(jié)奏,標出韻腳。

3.希望聽到大家的朗讀,在朗讀過程中談談你對于某一節(jié)的理解。

a.第1節(jié)連用三個“輕輕的”,正見出詩人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的情景,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寧靜與和諧,只想悄悄地與康橋作依依惜別。這里,詩人的感情溫柔細膩,詩歌節(jié)奏輕緩、徐舒。為全詩定下了感情基調(diào)。

b.第2節(jié)寫康河岸邊的柳樹在夕陽中倒映河中的景象,將柳樹比喻成“新娘”,獨具匠心,表現(xiàn)了詩人極度迷戀的感情??岛拥拿谰埃糇×嗽娙说男?,他樂而忘返了。

c.第3節(jié)“招搖”二字寫出了康橋?qū)υ娙说臍g迎態(tài)度。在這樣的詩情畫意里,詩人醉了,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條水草”,“甘心”二字寫出了他對康橋永久、熱烈的愛戀。

d.第4節(jié)寫潭水及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這里的“榆陰下的一潭”指拜倫潭,那里榆陰蔽日,非常清涼,詩人留學期間常去那里讀書、乘涼、遐思。虹與夢,奇異的意象,寫出了潭水的靜美,表達了詩人對拜倫的仰慕與追懷。這里融情入景,營造出難以言傳的優(yōu)美意境。

e.第5節(jié)緊承上節(jié)詩意,對“夢”加以引申,向詩意縱深處開掘。這里的“夢”,是對過去留學生活的真實寫照,暗含了對逝去的康橋生活的無限留戀之情。

f.第6節(jié)詩人的思路急轉(zhuǎn),把讀者從夢境拉回到現(xiàn)實,別情縷縷,離緒重重,現(xiàn)在哪有心思歌唱呢?詩情達到高潮。但這個高潮卻以情緒的低落和基調(diào)的抑郁作為標志。惟其如此,才表達了詩人對母校的離情。

g.第7節(jié)照應開頭,寫詩人悄悄地走了,康橋卻在詩人心中,揮之不去。

四、藝術(shù)特色

同學們通過朗讀、分析,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藝術(shù)特色上的不同之處?

生思考(2分鐘)(附會用到的知識點)

1.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寧人?,F(xiàn)代詩人、散文家。父親興辦實業(yè)。1910年,徐志摩入杭州府中學堂,開始接受“新學”。1916年入北京大學法科。1918年按照其父的愿望,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春,徐志摩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劍橋大學兩年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教育,給予他很深的影響,并由此形成了他的世界觀與政治理想。在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歌及其他西洋文學的熏陶下,他違背其父期望,從1921年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23年與聞一多、胡適、梁實秋不滿新詩自由散漫成立“新月派”,努力追求新格律。

2.“三美”(聞一多):

音樂美:表現(xiàn)為這首詩的章節(jié)統(tǒng)一,韻腳嚴整,節(jié)奏鮮明,旋律和諧,每行基本由二至三個音步構(gòu)成,讀來瑯瑯上口,悅耳動聽;

建筑美:表現(xiàn)為詩節(jié)和詩行的排列組合上,四行一節(jié),每一節(jié)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行的字數(shù)基本為六七個字,間或八個字,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

繪畫美:表現(xiàn)為詩人注意詩的畫面感,用詞講究色彩運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艷影”“青荇”“彩虹”“斑斕”等詞語充滿色彩感。

五、完成作業(yè)

字詞積累、練習冊。

[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詩回環(huán)往復的結(jié)構(gòu)形式表達了詩人真摯的感情,創(chuàng)造了深邃意境。詩人很懂得主觀情緒和客觀景物和諧融合。他筆下的康橋是有生命、有靈性的,帶有詩人柔和飄逸的風度,與詩人的感情融為一體。而詩人的情懷又不是直白顯露的,而是熱烈而有分寸的;淡淡起頭,又淡淡結(jié)尾,卻包含了多少復雜情緒,使讀者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回味。當然,在一唱三嘆、反復回旋中,強化了對母校戀戀不舍的感情,一種揮之不去的惆悵傷感情緒始終繚繞在心頭。

再別康橋教案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掌握學習現(xiàn)代詩歌的方法,鍛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產(chǎn)生對文學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難點】

體會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設置情境法。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播放康橋的圖片,并順勢導入新課《再別康橋》。

(二)知人論世,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教師配樂范讀全文,同學聽讀,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體會語氣。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指導學生如何斷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調(diào)以及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學生按語文興趣小組分組討論ppt展示的問題串,10分鐘時間后,指名學生具體分析問題的答案。

1.本文在景物描寫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景物分別是哪些?

2.為什么不說楊柳,綠柳而要說金柳?

3.作者是怎樣描寫青荇?

4.但在青草更青處,詩人想“在星輝斑斕里放歌”的狂態(tài)終未成就,那又是為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發(fā)散思維

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五)小結(jié)作業(yè),鞏固提高

1.師生共同總結(jié)。

2.舉辦詩朗誦比賽。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再別康橋》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組第2課《詩兩首》的第二篇,詩歌記下了詩人1982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時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了一種帶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

學生之前也有學習過一些現(xiàn)代詩歌,對于鑒賞現(xiàn)代詩歌有一定的基礎,但是仍需要老師進一步的指導和引領,所以,在深入研讀的環(huán)節(jié)我會設置一系列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旨在引領學生解決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并且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進行小組討論,鍛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引導他們掌握鑒賞現(xiàn)代詩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