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教案7篇

時間:2023-03-31 作者:Animai 備課教案

為了讓自己的教學工作得到更多認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寫好相關(guān)的教案,教案在撰寫的過程中,我們肯定要強調(diào)講授內(nèi)容要點,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爬山虎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爬山虎教案7篇

爬山虎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lǐng)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為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一、請同學們看實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說嗎?

4.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梢圆扇±蠋熥x前半句,學生補充后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為什么把葉子寫的這么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墻,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lián)系,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b、腳的形狀;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jié)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4.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學習,請畫出爬山虎的腳,看誰畫得最好。(教師巡視,拿一張好的評價)

5.這一段哪一個詞說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

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腳的特點寫得這么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lǐng),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趕快學習第四自然段吧。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根據(jù)以下幾個方面自己分組學習,看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學得更快。(老師巡視)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來;b、找出爬的動作詞;c、自己演示爬的過程(怎樣爬)

1.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其它學生補充,教師充分表揚)

2.哪一組的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嗎?

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學演示)

3.你們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嗎?看大屏幕演示,學生可根據(jù)演示說出怎么爬。

4.你們知道答案了嗎?誰正確?(長一只腳,巴住墻,再長出另一只腳,再巴住墻,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圣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墻,所以才有葉圣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吹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真是會讀書的孩子,懂得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

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又怎么樣呢?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說)

(沒觸著墻的腳萎了,觸著墻的牢固,腳與墻有密切關(guān)系。)

2.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guān)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首尾照應(yīng)的方法,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顯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男、女分開讀)

五、發(fā)散思維。

1.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葉圣陶爺爺學習什么?(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ā?說說你它們的特點,好嗎?(學生說)

爬山虎教案篇2

教學目標:具體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致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重點:了解爬山虎的葉子的特點;爬山虎腳的樣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教學難點:了解爬山虎腳的樣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大自然的植物是多種多樣的,是形形色色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接著來認識爬山虎這種植物。繼續(xù)學習《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

二、品讀課文

(一)了解爬山虎的葉子的特點:

1、出示爬山虎葉子的圖片,提問:這滿墻的爬山虎,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哪個部分?你覺得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

指名答。(預設(shè):爬山虎的葉子很多,鋪滿了墻面。葉尖一順朝下,沒有重疊的。)

2、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生自讀第二自然段。

3、交流:預設(shè):

a色美:綠得那么新鮮。由“嫩紅”到“嫩綠”再到“綠得新鮮”。

b形美: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縫隙。

從“新鮮”和“那么”體會出來的?!靶迈r”就是說葉子水靈,鮮嫩;加上“那么”就說明葉子非常鮮嫩。從“均勻”體會到葉子分部得很勻稱,葉子之間間隔一般大??雌饋砣~子很美。

從“一順朝下”體會到葉子很美。葉子尖都朝著一個方向,非常有條理,看起來很美。

c動態(tài)美: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4、作者能夠把葉子寫的這么美,是與作者的一種好習慣分不開的,你知道是什么好習慣嗎?(認真觀察)

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過渡:課文題目是爬山虎的腳,為什么先寫葉子呢?(預設(shè):因為葉子靠爬山虎的腳才能夠爬滿墻。我們通常會從遠處先看到爬山虎的葉子,走近才能看清爬山虎的腳。如沒人回答則說:我們在這畫一個問號,先來看看爬虎山的腳)那么,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

1、大家仔細閱讀寫爬山虎腳樣子的段落,找出描寫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的詞語,做上標記。板書

位置:長在莖上。

形狀:像蝸牛的觸角。

顏色:嫩紅的。

2、佳句欣賞: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

出示蝸牛觸角的圖片,感受爬山虎腳的細。

3、這一段的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作者進行認真仔細觀察了呢?(注意)

4、過渡:那么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根據(jù)以下幾方面小組合作學習: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b找出爬的動詞,在底下畫上標記。c演示爬的過程。

小組合作學習。

交流:小組匯報,指名一人到前面來演示爬的過程,其他同學跟著演示。師朗讀給以提示。

板書:爬:觸——巴——拉、貼(牢固)

師:把“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好嗎?為什么?

預設(shè):不好,因為腳的步子大,是交替著走的,而爬山虎不是。

師小結(jié):爬山虎就是這樣長一只腳,巴住墻,再長出一只腳,再巴住墻,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圣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出示爬山虎的腳和蛟龍爪子的圖片

進一步感知爬山虎的腳的樣子

6、過渡: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又怎么樣呢?我們趕緊來看一看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指名讀。

交流:(沒觸著墻的腳萎了,觸著墻的牢固,腳與墻有密切的關(guān)系)

三、理清順序,總結(jié)全文,拓展思維

1、回顧前面的問題,為什么葉圣陶爺爺要先寫葉子再寫爬山虎的腳?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2、葉圣陶爺爺就是這樣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留心觀察,才給我們寫出了爬山虎的腳這樣美的文章。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4、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課下我們也學一學葉圣陶爺爺留心細致觀察的方法,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注意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具體地寫出來。

四、板書

爬山虎的腳

葉子的特點:色美、形美、動態(tài)美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腳的特點 形狀:像蝸牛的觸角

顏色:嫩紅(灰色)

爬 觸→巴→拉、貼(牢固)

爬山虎教案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jié)的順序觀察,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著重介紹了它的“腳”。寫了“腳”的生長部位、形狀和作用。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學習寫出內(nèi)容具體的文章來。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流利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能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背誦3、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多種方式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謎語:

⑴ 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臁?絲瓜)

⑵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激發(fā)興趣,并從中了解到植物的特點。)

2、導語:

我們種絲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爬山虎,也是一株軟軟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爬到墻上、屋頂上,巖石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有腳。)哪些同學看見過真的爬山虎?你們平時看見的是爬山虎的什么?(葉子)那你們仔細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嗎?葉圣陶爺爺就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爬山虎的腳》。

(拿自己和作者對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3、對課題質(zhì)疑:

讀課題,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會從哪些方面去寫。(葉子、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怎么爬、腳的變化)葉圣陶爺爺寫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

(置換角色,從課題質(zhì)疑,可激發(fā)探究的興趣,又可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二、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敘述脈絡(luò)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注意這樣兩個問題:

⑴ 圈出課文的生字新詞。

⑵ 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爬山虎的什么?

2、檢查交流:

⑴ 請認為自己是學習最認真的一個同學當小老師,領(lǐng)讀詞語:

嫩綠 舒服 均勻 重疊 空隙 漾起 拂過

葉柄 蝸牛 緊貼 蛟龍 枯萎 逐漸 牢固

(學生當小老師,增強自豪感,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

⑵ 你讀懂了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生長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很美麗。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第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腳的變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讀第一自然段,你從“滿是”“一大片”中體會到了什么?

爬山虎長得很茂盛,能爬。

2、欣賞爬山虎爬到巖石、屋頂、墻上的圖片。

四、布置作業(yè),重視語言積累

1、抄寫詞語。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進入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誰能說說課文介紹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葉子,腳的樣子,怎么爬的和腳的變化。)

二、自主研讀,交流收獲

1、你對爬山虎哪一個方面最感興趣,就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獲?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學習。

(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和習慣,打破傳統(tǒng)“串講”形式,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2、匯報交流:

⑴ 交流話題一:在寫爬山虎的葉子的這一段你什么收獲?

喜歡寫爬山虎葉子的同學請舉手。

在第二自然段,你覺得葉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你能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嗎?這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還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tài)美?(“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為什么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觀察葉子中,葉圣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葉子的顏色變化也很美啊,誰能讀出這種美來?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和爬山虎的各種圖片,能讀得更美嗎?

(處處注重了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美的體驗,激發(fā)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⑵ 交流話題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爬山虎的葉子這樣的繁茂、美麗,充滿勃勃生機,跟它的腳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出示圖片:誰能說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腳的樣像什么?顏色是怎樣的?課文是怎么寫的?再讀一讀。把腳的樣子比作什么?把腳比作蝸牛的觸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細。這么細的腳,作者都仔細看過是枝狀的,并數(shù)了有六七根,說明葉圣陶爺爺觀察得很仔細多具體啊!作者寫爬山虎的腳更能看出他觀察十分細致了。

(圖文結(jié)合,不僅體會到語言的生動,還了解作者的觀察很細致。教給學生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⑶ 交流話題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觸、巴、拉、貼)“一腳一腳”換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會,又以多媒體直觀演示,突破了教學難點。)

⑷ 交流話題四:爬山虎的腳有什么變化呢?

誰能匯報你讀這段的收獲?(沒有觸著墻的,枯萎了,觸著墻的,腳巴在墻上的相當牢固。)“……要是……休想……”說明了什么?可見爬山虎的腳巴住墻是多么牢固啊。風能掀下它,不讓它繼續(xù)往上爬嗎?雨能阻擋它向上攀登嗎?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么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啊!現(xiàn)在你對爬山虎的腳產(chǎn)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請帶著這種感受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現(xiàn)象中滲透人文熏陶,在讀中不知不覺內(nèi)化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三、引導發(fā)現(xiàn),總結(jié)寫法

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作了十分具體的介紹,那為什么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

(因為人們主要觀賞的不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好看的葉子。)

2、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啟發(fā)?可以結(jié)合句子來談嗎?

⑴ 觀察細致。

⑵ 要抓住特點觀察。

⑶ 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

(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觀察方法,使理論和實際例子相結(jié)合,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課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腳》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要仔細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把它具體寫下來。

(讀寫結(jié)合,學有所用,既是對原有知識的鞏固,又讓學生在練筆中提高了寫作能力。)

2、課外查詢資料:

⑴ 本文作者葉圣陶的生平。

⑵ 爬山虎的有關(guān)知識。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的學習需要課堂外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查閱資料,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板書設(shè)計】

爬山虎的腳

葉子美:嫩紅 嫩綠 綠得新鮮 勻稱整齊

腳的位置、形狀、顏色

腳怎么爬:觸--→巴--→拉--→貼

腳的變化:牢固 萎了

【課后評析】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始終還給學生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我以趣味謎語、親切談話、課題質(zhì)疑的形式激發(fā)他們探究渴望能的欲望。請小老師帶讀生字,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學習,給他們充分讀、思考的時間,都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還語文課堂以朗朗的讀書聲

閱讀教學要以讀文本,要讓書聲成為課堂的主旋律。課始,學生初讀,掃除生字障礙,理清了課文脈絡(luò)。接著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去讀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葉子的動態(tài)美和靜態(tài)美后,配樂和畫美讀,在讀中培養(yǎng)了語感,在讀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滲透爬山虎腳的攀登精神后,讓學生再讀,學生就會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氣息,獲得了情感的體驗。

三、讓信息技術(shù)與語文教學有機結(jié)合

本教學比較好地實現(xiàn)了信息技術(shù)和理解內(nèi)容的結(jié)合。如果課件出示過早,那些直觀形象的畫面容易代替學生的思維,代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我在教學適宜時機運用多媒體,提高了教學效率。

1、再現(xiàn)美景,激發(fā)情感:

在學生充分通過語言文字品味爬山虎葉子的美麗之后,為了進一步激發(fā)情感,在音樂聲中邊請學生欣賞爬滿山坡、墻頭、巖石的情景,邊請學生有表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使形象與情感融合,獲得美的熏陶。

2、再現(xiàn)過程,突破難點:

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在學生自己讀、畫、議的基礎(chǔ)上,再適時機地出示爬山虎腳的位置、顏色、樣子和它向上爬的過程,這些形象直觀的畫面,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難點,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從中感受到要相信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讀書權(quán)交給學生,把說話權(quán)給學生,把選擇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閱讀、感悟、思考、質(zhì)疑、解疑,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師的牽引下被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景,突破難點,在讀懂內(nèi)容基礎(chǔ)上,進行相應(yīng)寫的訓練,使課文中的觀察和寫作知識實現(xiàn)遷移,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爬山虎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借助圖片,觀察、發(fā)現(xiàn)爬山虎的生長變化過程。

2.嘗試用數(shù)字、圖畫或其他符號制作爬山虎生長過程示意圖。

3.探究中能與他人合作與交流,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觀察過爬山虎的生長過程。

2.記錄紙、筆、排序的照片。

3.ppt圖片

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分析,發(fā)現(xiàn)爬山虎春天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我們最近觀察的藤類植物是什么?它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的?

師:前段時間是什么樣子的?

師:它是如何慢慢長大的,請小朋友來說一說(幼兒講述,出示圖片)。

引導幼兒從爬山虎的葉子、藤、腳等說說爬山虎的變化。

2.嘗試用幾種方法記錄、表現(xiàn)爬山虎的生長過程。

(1)師:小朋友們都能說出爬山虎慢慢長大了的樣子,可是有的小朋友還不太理解,我們可以想個什么辦法,讓別人一看到就知道,爬山虎是怎樣生長的?

幼兒討論,回答,引導幼兒制作爬山虎生長示意圖。

(2)分組商量記錄的方法

師:請小朋友分組合作和你的伙伴商量,用你們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爬山虎的生長過程。

(3)幼兒分組記錄

師:今天老師準備了幾種材料,有照片、記號筆、膠棒、白紙,請小朋友和同伴聽到音樂坐到座位上,用大家商量的方式進行記錄,音樂結(jié)束回位置,選出代表和大家分享記錄結(jié)果。

(4)分享交流:請每組代表來說一說自己組的記錄。

師:哪組愿意來分享他們的記錄,說說你們用了什么方法記錄的?你覺得那種方式記錄比較清楚?

小結(jié):剛才我們運用了數(shù)字、圖畫等符號記錄了爬山虎的生長過程,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3.發(fā)現(xiàn)身邊更多的藤類植物。

師:我們身邊還有很多藤類植物,它的生長也很有特點,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用我們學會的方法去觀察、去記錄,我們會找到更多有趣的發(fā)現(xiàn)。

爬山虎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了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jīng)歷,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這樣的文章對剛剛升入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很有難度。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不容易理解,對文中所表現(xiàn)的葉老關(guān)愛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和感受葉老認真的態(tài)度,以及對下一代的關(guān)愛就是教學難點。感受葉老的人品和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學重點。教學中力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同內(nèi)容的對比,補充課外資料,自主練習修改句子中的問題等方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yīng)先學做人。

5.通過學習課文,感受葉老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學準備

學生練習朗讀、背誦第6課《爬山虎的腳》,了解有關(guān)爬山虎的知識以及葉圣陶的生平。

教師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及字詞卡片,《一張畫像》的修改稿,搜集有關(guān)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出“推薦、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思路,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边@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葉老的認真、平和。

教學重點

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边@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認識兩個修改符號,并能運用其修改句子中的問題。

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剛才我們復習了《爬山虎的腳》,今天我們要學習這篇課文也寫到了爬山虎,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放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二)自學生字新詞

同桌練習讀準含有生字的詞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形式讀詞。

2.自由讀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3.指導“曲”在“曲線”這個詞中的讀音。

4.自由讀這兩組詞。想想第一組和第二組分別是寫誰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認真平和質(zhì)樸

第一組寫肖復興。

第二組寫葉圣陶。

(四)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課文寫了葉圣陶先生和“我”之間的哪兩件事?怎么分成兩部分?(修改作文1-5.邀請做客6-10)

爬山虎教案篇6

【教學要求】

1、從葉圣陶先生修改中學生作文這件事中受到啟發(fā),培養(yǎng)一絲不茍地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

2、從葉圣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詞句,練習用受益匪淺堪稱楷模造句。

【教學重點】

1、從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體會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課

二、檢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預習情況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從課文中能看出來嗎?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事?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提出自學要求:

在上一組,我們學習了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赌瞧G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比較長,同學們用五分鐘時間,把課文很快地看一遍,想一想,怎樣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再現(xiàn)再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出來。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交流:

⑴ 討論:

課文可以分為哪兩個部分?

⑵ 交流:

你畫出了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提出自學要求:

認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想一想,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一張畫像》這篇作文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

課文中是怎樣講葉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

五、布置作業(yè)

看看這一課的生字,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開火車讀課文第一部分,每個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讀得準確、流利。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是怎樣修改作文的。

二、學習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文的

1、談話,激發(fā)興趣:

在課文中,作者舉了幾個例子,說明葉圣陶先生是怎樣改肖復興的作文的,我們看了已經(jīng)很受啟發(fā)。

2、小結(jié)修改作文的幾點方法。

三、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一絲不茍、受益不淺、隔岸觀火、身臨其境。

2、用受益匪淺身臨其境造句。

第三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1、聽寫詞語:

一絲不茍、受益不淺、隔岸觀火、身臨其境。

2、指名讀用受益匪淺造的句子,讀后適當評議。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開火車朗讀第二部分,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2、出示詞語,讓學生讀一讀,再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詞語的意思。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對下面句子的理解:

⑴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

⑵ 在我的眼前,那片綠綠總是那么綠著。

三、簡單小結(jié),深化認識

葉圣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作文這件事,對肖復興的成長影響很大,后來肖復興成了比較的名的作家,寫了許多好文章?!赌瞧G綠的爬山虎》寫于1992年,離1963年有30年了,還寫得那么具體形象,就像剛剛發(fā)生的一樣,這說明這件事情給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學習鞏固生字詞

六、布置作業(yè)

爬山虎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孔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詞句理解爬山虎的特點,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圖片、認識爬山虎

1.組織學生交流觀看自己在課前搜集到的爬山虎的圖片,指導學生觀察畫面上爬山虎的樣子,并說一說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

2.鼓勵學生介紹爬山虎,并說一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

朗讀課文、認字解詞

1.讀準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閱工具書解決。

2.交流學習成果,指名讀幻燈片上的字詞。

默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1.再讀課題,說說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2.默讀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討論解決部分疑問,再梳理問題。

(1)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它的葉尖為什么一順朝下?

(2)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寫了幾部分內(nèi)容?

說一說,畫一畫爬山虎腳的樣子。

1.讀相關(guān)段落,找出描寫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的詞語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爬山虎腳的樣子。

2.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動手畫一畫,看看誰畫得最正確。

3.同桌互相看看畫得是不是像課文所寫的那樣。

4.再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齊讀第4自然段,并練習背誦。

引導學生把課文背誦下來,有意識地進行語言的積累。

課后作業(yè)

利用課余時間觀察學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記錄下來。

第二課時

導入:

上節(jié)課老師要求大家觀察爬山虎并作記錄,下面就請幾位同學讀一讀自己的觀察記錄。

1.讀記錄并說一說和作者的觀察有何相同和不同。

2.對比作者的描寫,集體評議大家的描寫。

體會詞語、品讀句子、演說特點

句子一:(爬山虎的葉子)

那些葉子綠的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的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隙。

1.反復朗讀,找出能展現(xiàn)爬山虎葉子特點的詞語。

2.講一講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說一說這些詞為什么用得恰當。

3.帶著理解和感悟仔細品讀。

句子二:(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狀的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1.討論回答:這三句介紹了爬山虎的腳哪幾方面的特點。

2.從葉柄、六七根等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觀察仔細認真,描寫準確生動。)

3.以我是爬山虎的腳為題,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

畫一畫、演一演爬山虎爬墻的過程。

1.邊讀邊畫出描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并試著換一換這些詞語,然后集體評議、對比優(yōu)劣。

2.指名在班上說一說,可以邊說邊在黑板上圖示。

3.同位之間把爬山虎爬墻的過程按順序說一說,感悟作者是怎樣把意思寫清楚的。

聽讀思考

1.聽老師范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腳在觸墻前后有什么變化?爬山虎的生長與墻有什么關(guān)系?

2.小組交流探討。

讀閱讀鏈接

讀一讀閱讀鏈接,說說自己的體會。

談啟示、說方法

1.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從這一課中受到的啟發(fā)。

(可提示學生從作者的觀察順序、作者的觀察方法、文章圍繞一方法和時時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這些方面去談。)

小練筆

1.觀察一種植物,按一定的順序?qū)懴聛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