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與方程教案6篇

時間:2022-10-23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為了做好新學期的教學工作,相信教師都有制定一份教案,寫教案這件事情是每一位老師必須掌握的技能,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式與方程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式與方程教案6篇

式與方程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13頁,“回顧與”、“練習與應用”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

1、談話引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等式與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

(等式性質:)

(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匯報與展示,說說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

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指出:抓住基本關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

三、課堂

通過回顧與,大家共同復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式與方程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類比等式變形的過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質,了解等式性質是解方程的依據(jù)。

2、會用等式性質解形如x+5=12的簡單方程。

3、培養(yǎng)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學重點:

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四、教學難點:

了解等式的性質。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故事引入:在古代三國的時候,有人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要知道大象的重量,大臣們都不知道怎么辦。這時小兒子曹沖卻稱出了船上石頭的重量。你是怎樣理解曹沖的方法的?

(板書:大象的體重=石頭的重量)

師:曹沖之所以聰明,就在于他“運用了數(shù)量之間的等量關系來解決問題”的策略。今天我們也要用他這個策略解決以下問題。

檢查預習。

(二)講授新課

探究一:學習等式性質

1、師操作:在天平兩側各放一個5克砝碼。

提問: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天兩邊關系嗎?

提問:如果在天平一邊加上一個砝碼,天平會怎樣?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辦?

提問:你還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嗎?

教師呈現(xiàn)其他天平直觀圖,鼓勵學生觀察并寫出等式。

全班交流,

教師總結概括出等式性質。

等式兩邊都加上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師操作在剛才的基礎上一個一個減砝碼。

提問:你能用等式來表示嗎?

提問:如果在天平一邊去掉一個砝碼,天平會怎樣?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辦?

提問:你還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嗎?

教師呈現(xiàn)其他天平直觀圖,鼓勵學生觀察并寫出等式。

全班交流,

教師總結概括出等式性質。

等式兩邊都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3、教師小結:我們剛才用天平演示的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者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這是等式的性質。這也是我們今天解方程的依據(jù)。

(三)重點精講。

探究二:學習解方程

師板書x+2=10問:用天平如何表示?

問:如何用剛才的知識解方程?(兩邊都減去2)

1、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并畫出天平圖。

2、師在解題示范時要注重“解”和“等于號”的書寫要求。

3、交代檢驗方法。

4、學生試著解方程。

y-7=1223+x=45

組內交流收獲和疑惑。

小組匯報。

教師總結板書:根據(jù)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五)隨堂檢測

1、請你畫圖或舉例說說下面這句話的意思: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2、看圖列方程,并解方程。

3、解方程。

(1)x–19=2

(2)x-12.3=3.8

4、看圖列方程,并解方程。

5、看圖列方程,并解方程。

6、看圖列方程,并解方程。

板書設計

x+5=7x-5=7

解:x+5-5=7-5解:x-5+5=7+5

x=2x=12

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者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七、作業(yè)布置

課本69頁5、6題

八、教學反思

式與方程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學會列方程解比較容易的兩步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合作意識以及分析能力,觀察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3、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是數(shù)學,體驗到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體驗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學重點: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教學難點:根據(jù)題意分析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孩子在一個充滿鼓勵,充滿肯定,充滿分享,充滿贊美的環(huán)境中學習。培養(yǎng)他們感悟生活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休息日的時候,你們都做些什么?生:看電視、補課等。

2、師:出去玩同樣會學到知識,只要你留心,生活中處處都是數(shù)學,上周日小明和媽媽去公園玩就遇到了好多數(shù)學問題。(課件顯示)小明最喜歡坐飛機了,于是媽媽給了他一些錢,讓他自己去買票。(課件顯示)他花了5元錢,還剩15元,媽媽給了小明多少錢,你們知道嗎?學生匯報,解題思路并列式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學生用含未知數(shù)x的方法進行匯報肯定學生的發(fā)言,引出課題。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教學例題(課件顯示)玩下一項游樂項目,先去買票,票價6元,買兩張,還剩38元,你知道這次媽媽又給了小明多少錢嗎?想一想,這組信息中蘊含著怎樣的關系呢?學生匯報。師肯定學生發(fā)言。下面,我們就用列方程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吧!你們認為應該怎樣做?學生猜想。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自己找出的數(shù)量關系,根據(jù)剛才討論的結果來列方程解決這個問題吧?。學生匯報,老師板書。歸納步驟.師:學到這,請同學們回顧并討論一下,剛才我們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題時經過了哪些步驟?學生充分討論后匯報。師:看看數(shù)學專家是怎么歸納的呢?(出示投影)肯定學生,贊揚學生。

三、實際應用

1、師:小明玩了半天,他和媽媽都感到口渴了,不知買什么飲料好。誰愿意幫小明出出主意?師:現(xiàn)在我們虛擬購買飲料的場景。我當售貨員,各小組派一名同學買飲料。用今天學習的知識求每瓶水的價錢。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匯報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思考的',請其他同學針對他們的思考方法和解答過程提出意見。

2、(課件演示)小明選擇了買酸奶。(出示小票)看了小明的購物小票,從中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是不知道的?(數(shù)量)學生解決問題,獨立完成后小組成員互評,并給有困難的同學幫助。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

3、最后,媽媽還剩下38元錢,要買些水果回去,看到蘋果每千克3元;梨每千克2元;香蕉每千克6元;桔子每千克4元,可還要剩下20元錢買生日蛋糕。如果你是小明,你想賣哪種水果呢?利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算一算,看看能買幾斤?學生可討論,可試做。做后匯報。

四、全班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從各方面回答。師:今天,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n后讓我們繼續(xù)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最后我送給大家一句話: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知識,要學會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你才能成為學習上的成功者。

式與方程教案篇4

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廣泛的探究時空中,在明主平等、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應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自主預習、質疑問難、釋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與解方程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辨析,學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分類的思想,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疑

學生課前認真預習課文內容,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課內容,提出疑難問題。

二、課始集疑

1、揭題

2、集疑:同學們課前都進行認真的預習,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預習中沒有解決的、需要在本節(jié)課上請老師、同學們幫助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過渡:剛才這些問題都提的非常好,我們這節(jié)課就重點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先請同學們認識一件物體。

三、課中釋疑

<一>認識天平:課件出示天平,同學們說天平的作用、用法。

<二>認識等式

1、演示課件寫出式子

在左邊放二個40克的物體,右邊放一個50克的法碼,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用一個數(shù)學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xiàn)象嗎?40+50<100

再在左邊放一個30克的物體,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xiàn)象嗎?40+50+30>100

把左邊的一個30克的物體換成10克的,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xiàn)象嗎?40+50+10=100

再把左邊的10克與50克的物體換成未知的,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xiàn)象嗎?40+x<100

再把左邊的未知的物體換成另一個未知的,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xiàn)象嗎?40+x=100

再把左邊的物體換成二個未知的,右邊另加上一個5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xiàn)象嗎?x+x=150

2、分類

剛才我們寫出了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這些式子按照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分類嗎?請小組討論按照什么樣的標準分?并把分類結果寫在卡片上。

展示同學們不同的分類,并說說你們是按照什么標準分的?

師: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有不同的結果。剛才同學們的分類都是正確的,為了解決剛才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我們今天就研究這一種分法。(分成等式與不等式兩類的)

3、理解概念

師:為什么這么分?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一類式子有什么特點?左右兩邊相等

揭示:像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書:等式)

誰來舉一些例子說說什么是等式?

式與方程教案篇5

本單元教學方程的知識,是在四年級(下冊)“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基礎上編排的。第一次教學方程,涉和的基礎知識比較多,教學內容分成三局部編排。

第1~2頁教學等式的含義與方程的意義,根據(jù)直觀情境里的等量關系列方程。

第3~11頁教學等式的性質,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第12~14頁全單元內容的整理與練習。

本單元編排的一篇“你知道嗎”簡要介紹了我國古代就有方程的思想,并有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歷史記載。

1?從等式到方程,逐步構建新的數(shù)學知識。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類特殊對象,教材用屬概念加種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數(shù)→方程”的線索教學方程的意義。

(1)

借助天平體會等式的含義。

等式是方程的生長點,同學在前幾冊教材里對等式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本單元教材首先讓同學體會等式的含義。

天平兩臂平衡,表示兩邊的物體質量相等;兩臂不平衡,表示兩邊物體的質量不相等。讓同學在天平平衡的直觀情境中體會等式,符合同學的認知特點。例1在天平圖下方出現(xiàn)“=”,讓同學用等式表達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相等關系,從中體會等式的含義。教材使用了“質量”這個詞,是因為天平與其他的秤不同。習慣上秤計量物體有多重,天平計量物體的質量是多少。教學時不要把質量說成重量,但不必作過多的解釋。

例2繼續(xù)教學等式,教材的布置有三個特點:

第一,有些天平的兩臂平衡,有些天平兩臂不平衡。根據(jù)各個天平的狀態(tài),有時寫出的是等式,有時寫出的不是等式。同學在相等與不等的比較與感受中,能進一步體會等式的含義。第二,寫出的四個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數(shù),有兩個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這便于同學初步感知方程,為教學方程的意義積累了具體的素材。第三,寫四個式子時,對同學的要求由扶到放。圓圈里的關系符號都要同學填寫,同學在選擇“=”“>”或“<”時,能深刻體會符號兩邊相等與不相等的關系;符號兩邊的式子與數(shù)則逐漸放手讓同學填寫,這是因為他們以前沒有寫過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與不等式。

(2)

教學方程的意義,突出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含有未知數(shù)”與“等式”是方程意義的兩點最重要的內涵?!昂形粗獢?shù)”也是方程區(qū)別于其他等式的關鍵特征。在第1頁的兩道例題里,同學陸續(xù)寫出了等式,也寫出了不等式;寫出了不含未知數(shù)的等式,也寫出了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這些都為教學方程的意義提供了鮮明的感知資料。教材首先告訴同學:

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讓他們理解x+50=150、2x=200的一起特點是“含有未知數(shù)”,也是“等式”。這時,假如讓同學對兩道例題里寫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稱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釋,那么同學對方程是等式的理解會更深刻。教材接著布置討論“等式和方程有什么關系”,并通過“練一練”第1題讓同學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程,理解等式與方程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包括與被包括關系。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這道題里有以x為未知數(shù)的等式,也有以y為未知數(shù)的等式,使同學對“未知數(shù)”有正確的理解,防止把未知數(shù)局限為x,把方程狹隘地理解為“含有x的等式”?!熬氁痪殹钡?題要求同學自身寫出一些方程并相互交流,讓它們在寫方程時關注方程的實質屬性,從而鞏固方程的概念。

(3)

用方程表示直觀情境里的相等關系。

第2頁的“試一試”和“練一練”第3題都是看圖列方程,編排這些題的目的是培養(yǎng)同學發(fā)現(xiàn)和理解實際情境里的等量關系的能力,體會方程是表示等量關系的數(shù)學方法,從而進一步鞏固方程的概念,并為以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扎實的基礎。這些內容在編排上有兩個特點:

一是直觀情境的出現(xiàn)從天平圖開始,發(fā)展到帶括線的圖畫。帶括線的圖畫在一年級(上冊)就出現(xiàn)了,同學比較熟悉。但是,從列算式求答案的習慣思維轉向列方程表示等量關系,仍然會有困難。因此,教材先讓同學看天平圖列方程。天平兩臂平衡,表示它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相等,已經在兩道例題里教學得很充沛了,看天平圖列方程能讓同學初步知道什么是列方程和怎樣列方程,對依據(jù)什么列方程和列出的方程表示什么有所體驗。

在此基礎上,過渡到列方程表示帶括線的圖畫里的等量關系,會平穩(wěn)得多。二是帶括線的圖畫里的等量關系,突出兩個或幾個局部數(shù)相加是它們的總數(shù)。在幾個局部數(shù)相同時,它們相加用乘法比較簡便。這些關系是數(shù)量之間最基本的關系。而且這些關系建立在加法和乘法的意義上,同學容易理解。如文具盒的價錢加筆記本的價錢一共20元,買4本同樣的故事書一共要16.8元,列出的方程分別是12+x=20和4x=16.8。假如少數(shù)同學列出的方程是20-x=12或16.8÷x=4也是可以的,但不宜提倡;絕不能列出20-12=x、16.8÷4=x這樣的方程。因為后者仍然是過去列算式的思路,不利于同學體會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對以后的教學也是有弊無利的。

2?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在過去的小學數(shù)學教材里,同學是應用四則計算的各局部關系解方程。這樣的思路只適宜解比較簡單的方程,而且和中學教材不一致?!兑?guī)范》從同學的久遠發(fā)展和中小學教學的銜接動身,要求小學階段的同學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因此,本單元布置了關于等式性質的內容,分兩段教學:

第一段是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零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學等式的性質以后,都和時讓同學運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1)

在直觀情境中,按“形象感受→籠統(tǒng)概括”的方式教學等式的性質。

教材仍然用天平的直觀情境教學等式的性質。因為在兩臂平衡的天平上,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發(fā)生相同的變化,天平的兩臂仍然堅持平衡。這種現(xiàn)象能形象地表示等式的性質,有利于同學的直觀感受。

例3教學等式的一個性質。教材設計了四組天平圖,每組左邊的天平圖表示變化前的等式,右邊的天平圖表示變化后的等式,從左邊的等式到右邊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質。上面的兩組圖揭示的是等式的兩邊都加上一個相同的數(shù),仍然是等式;下面的兩組圖揭示的是等式的兩邊都減去相同的數(shù),仍然是等式。四組圖的內容綜合起來就是等式的一個性質。教材精心設計每組天平上物體的質量,第一組圖寫出的是不含未知數(shù)的等式,在左邊的天平表示20=20以后,右邊天平的兩邊各加1個10克的砝碼,看圖填寫20+()○20+()。同學在兩個括號里都寫“10”,在圓圈里寫“=”,聯(lián)系天平兩邊各加10克都變成30克,而天平仍然平衡的現(xiàn)象,體會填寫的等式是合理的。這樣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兩邊都加上同一個數(shù),結果仍是等式。第二組圖寫出的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從x=50到x+20=50+20的變化和比較中,對等式兩邊都加上相同的數(shù)有進一步的感受。第三組圖寫出的等式兩邊都用字母a表示砝碼的質量,圈出a克砝碼并畫上箭頭,表示去掉它的意思。聯(lián)系已有經驗,這里的a代表許多個數(shù),這組天平圖與等式概括了眾多等式兩邊減去相同數(shù)的情況。第四組圖在方程x+20=70的兩邊都減去20,不但又一次表示了等式性質,而且與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

另外,這道例題的8個等式中,有7個讓同學在圓圈里填寫“=”組成等式,這是引導同學切實關注等式有沒有變化。右邊的四個等式分別讓同學在括號里填出同時加上或減去的數(shù),有利于發(fā)現(xiàn)等式的性質。

例5教學等式的另一個性質。教材注意利用同學前面學習等式性質的經驗,在感知天平的直觀情境表示出等式性質的一個實例后,再讓同學寫一個等式,通過比較、概括與交流,得出“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的結論。教學時有兩點應注意:

一是讓同學正確理解圖意。上面一組天平圖的左邊原來是一個質量為x克的物體,又添上一個質量相同的物體;右邊原來是一個20克的砝碼,又添上一個同樣的砝碼。這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都乘2。下面一組天平圖左邊原來是3個質量都為x克的物體,現(xiàn)在只剩下1個這樣的物體;右邊原來是3個20克的砝碼,現(xiàn)在只剩下1個20克的砝碼。這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都除以3。二是等式兩邊同時除以的那個數(shù)不能是0,這一點同學能夠接受。因為前面的教學中,已經多次提到除數(shù)不能是0。

(2)

應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例4和例6教學解方程,解方程的關鍵是方程的兩邊都加(減)幾、乘(除以)幾,教材對此有精心的設計。例4看圖列出方程,同學先從圖中能得到求x值的啟示:

只要在天平的左右兩邊各去掉10克的砝碼。聯(lián)系等式的性質與方程x+10=50的特點,理解“方程兩邊都減去10”的道理:

等式的兩邊都減去10,左邊就剩下x,x的值只要通過右邊的計算就能得到。例6在列出方程以后,讓同學聯(lián)系已有的解方程經驗和有關的等式性質,考慮“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這個問題,并解這個方程。這些設計都體現(xiàn)了從同學實際動身,讓同學主動學習的教育理念。另外,例4的編寫還注意了三點:

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書寫格式,強調等式變換時,各個等式的等號要上下對齊,教學時必需嚴格遵循;二是求得x=40后,通過“是不是正確答案”的質疑,引導同學根據(jù)“左右兩邊是不是相等”進行檢驗;三是在回顧反思求x值的過程基礎上,講了什么是“解方程”。這些都是以后解方程時反復使用的知識。

協(xié)助同學逐漸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形成相應的技能,是教材編寫時認真考慮的問題。用好教材設計的兩道題,能培養(yǎng)同學這方面的能力。一處是第4頁“練一練”第1題,為了使方程的左邊只剩下x,方程的左邊已經加上25(或減去18),右邊應該怎樣?這是剛開始教學解方程時的設計。通過在方框里填數(shù),在圓圈里填運算符號,

引導同學正確應用等式的性質,體會解方程的戰(zhàn)略和思路,理出解方程的關鍵步驟。同學在方框里填數(shù)一般不會有問題,在圓圈里填運算符號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要通過交流和評價,協(xié)助他們正確掌握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或同時減去相同的數(shù)。另一處是第6頁第7題,簡化解方程過程的書寫,濃縮思路,是在基本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以后布置的。如解方程x-20=30,在方程的兩邊都加20這一步,省寫了虛線框里的內容: x-20+20=30+20,直接寫出x=30+20。這樣做能使解方程的考慮流暢、書寫簡便,從而提升解方程的能力。教學時要讓同學體會簡化的過程,重點討論圓圈里填什么符號、方框里填什么數(shù)以和為什么。第8頁“練一練”第1題、第10頁第2題的編排意圖與上面相同。

式與方程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解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的思想方法,會用二分法求解具體方程的近似解;

(2)體會程序化解決問題的思想,為算法的學習作準備。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求解方程近似解的實例中感知二分發(fā)思想;

(2)讓學生歸納整理本節(jié)所學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體會二分法的程序化解決問題的思想,認識二分法的價值所在,使學生更加熱愛數(shù)學;

②培養(yǎng)學生認真、耐心、嚴謹?shù)臄?shù)學品質。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二分法求解函數(shù)f(x)的零點近似值的步驟。

難點:為何由︱a - b ︳< 便可判斷零點的近似值為a(或b)?

三、 學法與教學用具

1.想-想。

2.教學用具:計算器。

四、教學設想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提出問題:

(1)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公式求根,但是沒有公式可以用來求解放程 ㏑x+2x-6=0的根;聯(lián)系函數(shù)的零點與相應方程根的關系,能否利用函數(shù)的有關知識來求她的根呢?

(2)通過前面一節(jié)課的學習,函數(shù)f(x)=㏑x+2x-6在區(qū)間內有零點;進一步的問題是,如何找到這個零點呢?

(二)、研討新知

一個直觀的想法是:如果能夠將零點所在的范圍盡量的縮小,那么在一定的精確度的要求下,我們可以得到零點的近似值;為了方便,我們通過“取中點”的方法逐步縮小零點所在的范圍。

取區(qū)間(2,3)的中點2.5,用計算器算得f(2.5)≈-0.084,因為f(2.5)xf(3)<0,所以零點在區(qū)間(2.5,3)內;

再取區(qū)間(2.5,3)的中點2.75,用計算器算得f(2.75)≈0.512,因為f(2.75)xf(2.5)<0,所以零點在(2.5,2.75)內;

由于(2,3),(2.5,3),(2.5,2.75)越來越小,所以零點所在范圍確實越來越小了;重復上述步驟,那么零點所在范圍會越來越小,這樣在有限次重復相同的步驟后,在一定的精確度下,將所得到的零點所在區(qū)間上任意的一點作為零點的近似值,特別地可以將區(qū)間的端點作為零點的近似值。例如,當精確度為0.01時,由于∣2.5390625-2.53125∣=0.0078125<0.01,所以我們可以將x=2.54作為函數(shù)f(x)=㏑x+2x-6零點的近似值,也就是方程㏑x+2x-6=0近似值。

這種求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1.師:引導學生仔細體會上邊的這段文字,結合課本上的相關部分,感悟其中的思想方法.

生:認真理解二分法的函數(shù)思想,并根據(jù)課本上二分法的一般步驟,探索其求法。

2.為什么由︱a - b ︳<便可判斷零點的近似值為a(或b)?

先由學生思考幾分鐘,然后作如下說明:

設函數(shù)零點為x0,則a<x0<b,則:

0<x0-a<b-a,a-b<x0-b<0;

由于︱a - b ︳<,所以

︱x0 - a ︳<b-a<,︱x0 - b ︳<∣ a-b∣<,

即a或b 作為零點x0的近似值都達到了給定的精確度。

(三)、鞏固深化,發(fā)展思維

1.學生在老師引導啟發(fā)下完成下面的例題

例2.借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2x+3x=7的近似解(精確到0.01)

問題:原方程的近似解和哪個函數(shù)的零點是等價的?

師:引導學生在方程右邊的常數(shù)移到左邊,把左邊的式子令為f(x),則原方程的解就是f(x)的零點。

生:借助計算機或計算器畫出函數(shù)的圖象,結合圖象確定零點所在的區(qū)間,然后利用二分法求解.

(四)、歸納整理,整體認識

在師生的互動中,讓學生了解或體會下列問題:

(1)本節(jié)我們學過哪些知識內容?

(2)你認為學習“二分法”有什么意義?

(3)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五)、布置作業(yè)

p92習題3.1a組第四題,第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