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人教版教案推薦8篇

時間:2022-12-14 作者:pUssy 備課教案

教案簡單的說就是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所提前寫好的書面文體,為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準備一篇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貓人教版教案推薦8篇,供大家參考。

貓人教版教案推薦8篇

貓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景物描寫

2、了解對比手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在故鄉(xiāng),“我”見到了許多人,其中著重寫了哪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物又以寫誰為主?

2、作品通過閏土、楊二嫂兩個人物前后的變化,揭示了什么問題?

二、示標

三、新授:

1、魯迅對“故鄉(xiāng)”景物的描寫共有哪幾次?

⑴“我”回到故鄉(xiāng)時見到的“蕭索的荒村”;——開頭 (現在)

⑵“我”回憶起的“神異的圖畫”;——中間(過去)

⑶“我”“在朦朧中”想象到的圖景。——結尾(未來)

2、蕭索的荒村:(討論)

① 一般地說,冬天的景象如何?“深冬”呢?

②“天氣又陰晦了”的“又”是什么意思?

③為什么寫冷風發(fā)出嗚嗚的響聲?

④“蒼黃”的“蒼”照應了前文的哪一個詞?

⑤“深冬”“陰晦”“嗚嗚”“蒼黃”各是寫什么?這些背景給人一種什么感覺?

⑥“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一句中,哪兩個詞是說明“蕭索”的?它們各是什么意思?

⑦“我”為什么會產生“悲涼”的心情?

⑧作者要反映的僅僅是“幾個”荒村嗎?

3、神異的圖畫:(討論)

①故鄉(xiāng)近三十年前后有什么差異?

“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沙地”;

“深冬”、“陰晦”、“冷風”、“蒼黃”、“蕭縈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②“天空”“圓月”“沙地”“西瓜”,“深藍”“金黃”“碧綠”,從所寫景物和色彩看,這幅圖畫給人什么感覺?

③上一段說“沒有一些活氣”,那么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歲”“銀圈”“捏”“刺”又給人什么感覺呢?

④“我”兒時的故鄉(xiāng)只是一個一般的村莊,兒時的閏土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少年,作者為什么要寫得這么美呢?

4、朦朧中的想象

①作者寫了“蕭索的荒村”、“神異的圖畫”,為什么結尾還要寫“朦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神異的圖畫”的重復?難道二十多年前的“故鄉(xiāng)”就是美好的天堂?

這是為了反映“我”對現實的故鄉(xiāng)的不滿,希望能改變現實,有一個光明的世界,也就是文中所說的“希望”。這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進一步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②怎樣實現自己的理想?(體會結句的含義)

有沒有希望,取決于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奮斗,希望一定能夠實現。

5、齊讀三處有關景物描寫的部分。

6、作品對景物的描寫在寫作上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寫景要配合人物,要為表現主題思想服務,不能為寫景而寫景。

四、作文片斷訓練:景物描寫

貓人教版教案篇2

設計說明:

本課設計充分利用插圖幫助學生認讀字母,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圖文結合以及多種形式的朗讀等方式,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愉快地學習拼音。

學前準備:

1.制作拼音卡片。(師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目標:

1.學會“z、c、s”,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學會z、c、s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音節(jié)。

2.學會“zi、ci、si” 3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會讀它們的四聲。

3.認識“字、詞、語、句、子”5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學重點:

學會讀寫z、c、s與zi、ci、si。

學前準備:

1.制作拼音卡片。(師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課題。(用時:5分鐘)

1.導入:我們已經在拼音王國中認識了許多聲母朋友,(出示聲母卡片,指名認讀)有位小朋友想和小刺猬、蠶姑娘比一比誰最能干,讓我們一起來當他們的評委好嗎?

2.板書課題。

二、學習聲母z、c、s。(用時:10分鐘)

1.學習聲母z的讀音和字形。

(1)課件出示畫面,問: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2)出示字母卡片z,談話:把寫字的“字”讀成第一聲,讀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聲母z的讀音。引導學生自由試讀。老師糾正讀音。

(3)出示四線格,教師范寫z。強調書寫要點。

(4)引導學生自由練習書寫z。

(5)組織展示。

2.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聲母c、s。

三、拼讀音節(jié)。(用時:10分鐘)

1.引導學生回憶拼音口訣。交流:z喜歡和哪些韻母交朋友?

2.組織學生自由拼讀出示的音節(jié)。引導學生練習拼讀zɑ、ze、zu、zuo。

3.組織學生開火車拼讀 zɑ、ze、zu、zuo的四聲。

4.組織學生自主拼讀c、s和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方法同上。

四、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zi、ci、si。(用時:10分鐘)

1.引導學生讀準音。

(1)聽老師讀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zi、ci、si,引導學生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

(2)引導學生練讀。

(3)引導學生自由練讀四聲,采用在學習小組中互讀等多種形式讀。

2.引導認清形。

(1)出示四線格,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教師范寫。

(2)引導學生練習書寫。

五、學習生字,朗讀兒歌。(用時:7分鐘)

1.出示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出示詞卡,引導學生朗讀。

2.課件出示兒歌,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試讀兒歌,要求圈出5個生字:字、詞、語、句、子。

3.指名拼讀紅色的音節(jié),適時點撥。

4.引導同桌互讀、小組讀、做動作表演讀兒歌。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孩子很喜歡受到老師的表揚,教師簡單的話語就能鼓舞他半天,因此,課堂上,我從不吝嗇自己對他們的贊賞。注重引導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發(fā)展。在學習音節(jié)的書寫時把主動權交給他們,讓他們來說要注意的地方等,學生觀察得非常仔細,寫的時候自然也就容易些。

貓人教版教案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語(京白)介紹回蕩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賣聲。

2.結合課文介紹的北京吆喝聲,引導學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風民俗。

教學重點、難點

1.生動幽默的語言。

2.結構安排獨特。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招徠(1ai2)鐵鉉(xuan4)囿于(you4)

隔閡(he2)餑餑(bo1)秫秸(shu2jie1)

商販(fan4)吹噓(xu1)吆喝(yao1·he)

小鈸(bo1)荸薺(bi2qi2)

2.解釋下列詞語。

招徠:招攬。

餑餑:饅頭或其他面食,也指用雜糧面制成的塊狀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稈。

隨機應變:跟著情況的變化,掌握時機,靈活應付。

合轍押韻:這里指押韻。

油嘴滑舌:形容說話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閡: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離。

吹噓:夸大地或無中生有地說自己或別人的優(yōu)點;夸張地宣揚。

吆喝:大聲喊叫(多指叫賣東西、趕牲口、呼喚等)。

二、導人

如果時光倒流幾十年,在舊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經??梢月牭缴特溄匈u的各種吆喝聲。如今,這些清脆的叫賣聲大多已經淹沒在都市的喧囂中,但聽一聽蕭乾的,依舊能引發(fā)我們無盡的遐思。

教師借助錄音、錄像等媒體播放一些街頭叫賣的吆喝聲,增加學生的聽覺、視覺方面對“吆喝”的了解。

作者簡介:

蕭乾(1910~1999)原名蕭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記者、翻譯家。早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曾任《大公報》編輯、記者,倫敦大學講師,《大公報》駐英特派員。1946年回國后,歷任復旦大學教授、《人民中國》(英文)副總編輯,《文藝報》副總編輯、中央文史館館長。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圍繞北京的吆喝聲介紹了什么?他對北京的吆喝聲懷有怎樣的感情?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在作者看來,北京小販貨郎的叫賣聲簡直就是一種“戲劇性”的藝術。作者介紹了從白天的叫賣聲到夜晚的叫賣聲,從賣吃食的、放留聲機的,到乞討的,還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賣聲等等,從中流露出作者對北京的吆喝聲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悅和懷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確: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總寫舊北京城街頭商販為招徠顧客而發(fā)出的種種音響。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體從兩個方面入手寫“吆喝”:一是“從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紹了各種吆喝的主要內容,聲調變化、音韻節(jié)奏。

四、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部分。

學生朗讀課文第1至3段。

提問:文章開頭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重點寫什么內容?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文章開頭在寫法上可以說是采用“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將舊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販為招徠顧客而做出的種種音響分作兩種:“器樂”和“聲樂”,然后重點寫“聲樂”——各種小販那醉人的叫賣。

寫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突出了叫賣者的本事:他們氣力足,嗓子脆,口齒伶俐,咬字清楚,還要會現編詞兒,腦子快,能隨機應變。正因為叫賣者的這些種種特點,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紹的各種吆喝聲。

(二)學習第二部分。

學生默讀課文,這里從兩個方面入手寫“吆喝”,想想這兩個層次如何劃分?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第一層次(4~9),寫從早到晚的吆喝聲。

第二層次(10),寫一年四季的吆喝聲。

文章這里從兩個方面寫“吆喝”,作者按時間順序展開,一天中按從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條理層次清晰。

提問:

作者寫從早到晚的吆喝聲,具體寫了哪些叫賣聲?重點又寫了什么?‘

學生閱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

明確:

作者從早寫到晚。寫早晨吆喝賣早點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鮮蔬菜的:賣青菜和賣花兒的。寫白天賣日用百貨和修理各種家具的,這就更熱鬧了。

然而重點是寫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熱鬧:賣夜宵的,唱話匣子的,用凄厲動人的叫喊討飯的,真是應有盡有。這一層作者重在寫出北京胡同里小販的叫賣聲持續(xù)時間之長,種類之多。

五、小結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販們在夜晚發(fā)出的各種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風情。

六、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二。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聽寫詞語:招徠、隔閡、吆喝、吹噓、隨機應變、油嘴滑舌。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

(一)閱讀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這一段結構有何特點?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結構可以說是總分式。這一段寫吆喝聲按從春到冬的順序展開。春天一到,萬物復萌,小販們走街串巷賣春鮮兒。夏天賣西瓜和雪花糕,秋天賣“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熱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蘆,經小販們一叫賣,也頗為誘人。

(二)閱讀課文第三部分。

提問:這一部分所寫內容與前文有何不同?試具體說說。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文章第三部分從叫賣作為一種口頭廣告的角度來寫。這里寫叫賣的文化內涵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有的叫賣說明商品制作的工藝過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賣具有強烈的戲劇性。如賣山楂的喊:“就剩兩掛啦。”其實他身上掛滿了那用繩串起來的紫紅色的果子。其三,叫賣的語言十分豐富,極富表現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兒的白薯”、“蘿卜賽過梨”等;有的合轍押韻,頗為動聽,如“又不糠來又不辣,兩捆蘿卜一個大。”

文章介紹了各種吆喝的主要內容、聲調變化、音韻節(jié)奏,使讀者對吆喝有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品味語言.

提問: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語)來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出幾例,仔細讀一讀,體會其中的意味。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介紹夜晚的吆喝,如“餛飩喂——開鍋!”“剃頭的挑子,一頭熱”“硬面——餑餑”。

介紹夜里乞丐的叫聲,如“行妤的——老爺——太(哎)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

介紹吆喝作為一種口頭廣告,舉例如“鹵煮喂,炸豆腐喲”“葫蘆兒——冰塔兒”,“冰棍兒——三分嘞”等等。

這些對吆喝的描寫,極富特色,從這些“戲劇性”的藝術中,讀者聆

聽到那些奇妙無比、特色鮮明的“聲樂藝術”,欣賞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風情。

四、探究活動

1.讓有特長的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叫賣聲,學生從中體驗吆喝的民俗內涵。

2.吆喝其實是一種廣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類廣告在逐漸消失。但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自有其獨特的魅力,應該注意搶救。你不妨把家鄉(xiāng)的吆喝,或者類似吆喝的口頭文化遺產記錄下來,為搶救工作做點貢獻。

學生討論,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談自己的體會。教師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間文化。

五、小結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舊北京街市上動人的一景,緩緩的追憶語調中流露出的是愉悅和懷想,讓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蘊涵的濃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結構的安排上也頗有獨到之處。

六、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三。.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貓人教版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chuàng)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2.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3.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國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古代建筑,能說說嗎?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與橋梁有關的古代建筑。這座橋,它沒有萬里長城恢弘氣勢,也沒有北京故宮的金碧輝煌,但它卻是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大奇跡,因為它凝結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這就是趙州橋。(板書課題)

2.結合預習,談談你對趙州橋的了解。(生自由發(fā)言)課文中的詞語也認識了吧,我們再來共同學習。

二、檢查字詞

1.讀音要注意的詞語有:橫跨 參加 前爪;字形要注意的有:縣、設、爪、貴;詞義要注意的有:創(chuàng)舉和智慧。

2.齊讀詞語。

三、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趙州橋是古人留下來的歷史遺產,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結晶。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來讀讀課文。(指名讀課文)

2.生匯報。

四、品讀課文 感悟文本

1.通過一千四百年體會到它的古老。(抓重點詞理解課文)指導感情朗讀。

2.趙州橋是一座非常雄偉的橋。

(1)“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橫跨在30多米寬的河面上?!蹦荏w會到這些數字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文中列舉了這么多數字,為我們展現了栩栩如生的趙州橋。我們邊讀邊想象。(指名讀句子)

(2)通過想象,雄偉的趙州橋仿佛就在眼前,這種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有助于理解課文,想讀的孩子借助這種方法一起讀。

3.趙州橋是一座堅固的橋。

(1)它不易被沖毀,這與它的設計有關。(指名讀相關語句)

(2)結合感悟,借助圖片,講講趙州橋的構造特點。(大橋左右各有兩個小洞,平時水從大洞流過,發(fā)大水時還可以從小橋洞流過。這樣的設計不容易被大水沖毀,而且還節(jié)省了石料。)

(3)這種設計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作者用的什么詞?(創(chuàng)舉)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也就是說。在趙州橋之前,沒有人這么建橋,趙州橋是第一座這樣的橋。

我們的趙州橋經過了一千四百多年,仍完好地橫跨在河面上,這就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見證呀!帶著你的感悟,再來讀這一段。(指名讀)

4.趙州橋是一座美觀的橋。

(1)作者為什么不說趙州橋堅固美觀?比較句子異同,總結原句的優(yōu)點。(因為這句既總結上邊的內容,又引起下邊的內容。)

(2)用“不但”總結上文,用“而且”引起下文。這對詞語非常重要,不僅起到連接作用,而且使表達更有條理性。

(3)趙州橋雕刻的三種龍的圖案很美。課文寫的多細致,再想象,看看還能體會到什么?(感覺這些龍像真的一樣)帶著理解,邊讀邊想象。把靜態(tài)的都寫活了,多令人想象。

(4)我們借助圖片,穿越時空,來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欣賞圖片)

(5)圖案雕刻的精美,作者的語言描繪的優(yōu)美,把它積累起來。(指導背誦)

5.一千四百多年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這不就是對古人智慧與才干的最高評價嗎!帶著驕傲與自豪齊讀最后一句。(齊讀)

五、指導書寫 規(guī)范筆畫

1.回讀要寫的生字。

2.記憶字形。

3.重點指導“橫”和“舉”兩個字。

六、布置作業(yè)

1.把生字寫一寫并組詞,再用“不但……而且……”造句。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上網、看書或向他人請教,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古代建筑,下節(jié)交流。

貓人教版教案篇5

教學目標

①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

②舉例說出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③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④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并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難點和重點

重點:

①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

②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

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難點: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并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課前準備

學生:各小組準備鼠婦10~16只,濕土,紙盒,紙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夾),表,筆,一份實驗報告用表。

教師:鼠婦若干只或鼠婦圖示。

教學過程:

1、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

引導學生根據經驗舉出影響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過分析,幫助或引導學生歸納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

各小組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各自收集鼠婦為背景,分析、討論、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

2、制定實驗方案及設計實驗方案

各組討論并制定方案,根據方案中出現的問題引出變量和對照實驗。

充分放權,讓學生自學,但注意把握學生對變量和對照實驗的理解。

實驗探究

結果交流

教師可在巡回指導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后面的結果交流。

總結:教師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交流,并引導其他同學發(fā)現問題,吸取經驗。除了探究光這個條件外,還有無其他條件?

布置課后作業(yè):

有興趣的小組可在課下對其他影響鼠婦生活的因素進行探究。

教學反思:

對于有些班,捉鼠婦的興致比較高的,可以利用這樣的班級多捉幾只,在其他沒有捉到的班上可以作為示范。也可以叫這些捉鼠婦能力介紹經驗,讓學生了解到鼠婦的生活環(huán)境。每個班準備鼠婦情況不一樣,有些一個班只捉到一只鼠婦,很難開展活動。但這節(jié)課還得上。只能利用課內十分鐘讓他們到一些易找的地方找,如果沒找到,這個實驗只能通過畫圖和想像完成了。但也得盡量提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校園尋找,既可以了解到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又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捉鼠婦的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興趣。

貓人教版教案篇6

an en in un ün(第一課時)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圍繞重點,教學設計遵循了趣味性、活動性和開放性三個原則。意在以活動和游戲為主,使兒童在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拼音,在多種多樣的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提高拼讀能力,從而充分發(fā)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的作用。

課前準備

1.制作關于an、en、in、un、ün的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關于前鼻韻母an、en、in、un、ün,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yun、yuan的音節(jié)卡片。(教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拼音,嘗試發(fā)音

1.引入:今天,老師請來了五個拼音娃娃,它們是--an、en、in、un、ün,請你們仔細觀察它們,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2.學生發(fā)現都有n,嘗試發(fā)音。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對拼音的觀察,從而發(fā)現前鼻韻母的規(guī)律,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把韻母記得更牢。

二、觀察圖片,學習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一)教學a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

1.出示圖片引導發(fā)音。

師:請同學們跟隨拼音娃娃一起去它們家里看看吧!看,這一家人都在干什么呢?(生:看電視呢)電視上演的是哪兒啊?(生:天安門)天安門的“安”就是旁邊這個韻母的發(fā)音。誰來試試?發(fā)這個音的時候,先做好ɑ的口形,舌頭再慢慢往上抬起,感覺音是從鼻子里面發(fā)出來的,請看我的口形……誰看清楚了?

2.多種方式練讀。

學生自由練讀、指讀、齊讀、開火車讀。

3.探究發(fā)音方法。

學生編個順口溜來記這個韻母的發(fā)音,拍著小手一起說說。

4.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看圖,電視邊上放著什么?(生:球)它是什么形狀的?(生:圓的)把“圓”的聲調變成一聲,試一試。

5.學習發(fā)音,yuan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教師范讀、領讀。

6.yuan的聲調標在a上,進行四聲練習:

yuān(冤案) yuán(緣故)

yuǎn(遠方) yuàn(醫(yī)院)

7.學習介母是u、ü的三拼音節(jié)。

(1)學生自由拼讀。

ɡ-u-an→ɡuan k-u-an→kuan h-u-an→huan

(2)回憶j、q、x和ü相拼時的讀法,學生拼讀三拼音節(jié)。

j-ü-an→juan q-ü-an→quan x-ü-an→xuan

(二)教學en。

1.出示圖片引發(fā)音。

師:再來看,圖上媽媽的手在干什么?(生:摁遙控器)“摁”遙控器的“摁”發(fā)成一聲就是這個韻母的發(fā)音,誰來試試?很棒!發(fā)這個音跟發(fā)an的方式是一樣的,先做好發(fā)e的口形,舌頭慢慢向上抬起,感覺音是從鼻子里發(fā)出,請看我的口形……誰來試試?

2.多種方式練讀。

男生讀讀,女生試試,同桌互相讀一讀。

3.探究記發(fā)音方法。

編個順口溜記記。(摁個門鈴 en en en )師生一起加上手勢說一說,記一記。

(三)學習前鼻韻母i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

1.看插圖說話,引出in和yin:茶幾上放著什么?(生:飲料)“飲”的韻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又一個前鼻韻母,在in的前面加上聲母y,就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它的讀音和前鼻韻母in相近。

2.練習發(fā)音。

師:誰能學著發(fā)in的音?(學生試讀,師生共同正音。)

3.告訴學生in的聲調標在i上,去掉i的點。

4.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四聲練習。

樹陰下面多陰涼,yīn yīn yīn。

十五的月亮灑銀光,yín yín yín。

夏天熱,喝飲料,yǐn yǐn yǐn。

杯上有個小手印,yìn yìn yìn。

5.拼讀音節(jié)練習。

(四)教學un和ün,整體認讀音節(jié)yun。

1.學習發(fā)un的音。

(1)教師引言:現在飛來一只蚊子,它還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韻母,大家認識這個韻母嗎?它怎么讀?

(2)教師范讀。

(3)學生指讀、小組讀,男女生互讀。

2.學習發(fā)ün的音。

(1)小朋友們如果不小心,就會被蚊子叮兩個包,那可就變成我們今天學的另一個前鼻韻母啦。

(2)指出發(fā)這個音時,口形跟發(fā)un差不多,只是發(fā)音不一樣。教師范讀。

(3)學生跟讀、齊讀。

(4)編兒歌幫助記憶:反正門就是un,加上兩點就是ün。

3.探究發(fā)音方法。

編個順口溜記憶:一只蚊子,ún ún ún;頭暈頭暈,ǖn ǖn ǖn;白云白云,ǘn ǘn ǘn。

4.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

(1)大y看到我們教室里這么熱鬧,也過來了,這時帶著ün頭飾的小孩找不到媽媽了,大哭起來,y阿姨走過來問她:“小朋友,你為什么哭呀?”“我找不到媽媽了?!眣阿姨說:“擦去你的眼淚,我?guī)闳フ覌寢尅!彼齻兪掷秩フ覌寢?,就組成了整體認讀音節(jié)yun。(指名讀,齊讀。)

(2)yun也喜歡戴漂亮的帽子,小朋友看。(出示:yūn、yún、yǔn、yùn)指名讀,齊讀。

(3)讀一讀,說一說:

a.(讀到y(tǒng)ún時,師述。)你能給“云”找朋友嗎?(生說,隨機出示音節(jié)詞認讀。)

bái yún wū yún yún cǎi cǎi yún yún duǒ

b.老師把這幾朵云請到了我們的教室里,你能把它們安全地送回家嗎?(出示白云、烏云、彩云的圖片,做游戲送云兒回家。)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圖資源,讓拼音化為具體的音節(jié),把抽象化為形象,在已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新的未知點,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學生更易接受。在拼音教學中,注意教給學生聲韻成音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fā)音,體會發(fā)音的過程,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拼讀音節(jié)的目的,提高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效率,發(fā)揮漢語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三、鞏固新知,練習拼讀

1.我們認識了5個前鼻韻母和2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看看誰能都讀對,和這些拼音成為好朋友。

2.你們已經能讀聲母和復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了,相信聲母和前鼻韻母相拼,你們也能會讀。請大家打開書48頁,自己試著讀一讀。

3.運用各種形式檢查拼讀情況。

設計意圖:讓全部學生都有機會嘗試,形式的多樣化,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不會因多讀而感到枯燥。

四、指導書寫

引言:同學們,你們能準確地拼讀這些音節(jié)嗎?(lún chuán)

1.說說它們是由哪些拼音組成的。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線格里的拼音朋友都占哪一格。教師范寫,邊寫邊提示:(課件出示拼音寫法,老師范寫,學生書空)寫一個音節(jié)的幾個字母要靠緊一些。

3.學生自己試著在四線三格中進行書寫,教師巡視,糾正書寫姿勢、執(zhí)筆方法。教師提醒學生要寫緊湊。(提示:同學們寫字時,身要正,肩要平,臂放開,足要安。)

4.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yè)。(寫得好的給予鼓勵,寫得不好的給予指正。)

5.修改自己書寫的音節(jié),同桌互查是否書寫正確、規(guī)范。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認讀的基礎上進行書寫練習,有張有弛,有靜有動,使課堂充滿了靈氣。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yè)成果,引導學生自我評價,開放互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最佳體現。

貓人教版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區(qū)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節(jié)奏和反復后兩個不同的結尾,用連貫、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梅花》。

2.通過創(chuàng)編《春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

3.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梅花》。

教學重點:

學習歌譜。

教學難點:

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梅花》。

教材分析:

歌曲為兩段體,大調式。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第一樂句的“墻”字,用了切分節(jié)奏,在以mi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個十六分音符的 fa,強調了第一個字的語氣,使音樂顯得有生氣。第二樂句在節(jié)奏上是第一樂句的重復,保持了旋律進行的統(tǒng)一。第二樂段的節(jié)奏和旋律同前一樂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一樂句把情緒推向了**,表現了梅花的堅強性格。第二樂句旋律逐漸下行,結束在主音上。第二樂段又反復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的堅強性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梅花》欣賞,(從形狀、種類、香味、特性等方面加以介紹)導入新課教學。

師:梅花是我國的特產,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獨有的品質而被歷來的文人墨客所贊頌。如:毛的詩詞《卜算子·詠梅》和宋代詩人王安石的詩《梅花》,就對梅花的堅強性格加以贊頌。下面,老師給大家介紹王安石的詩《梅花》。

2.教師出示王安石的詩《梅花》圖片,并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師:在這首詩中,詩人不僅對梅花的堅強性格加以贊頌,而且還向我們展現了梅花幽香撲鼻、潔白如雪的另一面。

教學要求:通過觀看錄像和聽老師朗誦王安石的詩《梅花》,同學們對梅花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梅花》歌曲學習

1.初次聆聽歌曲《梅花》范唱。

教師提出聆聽要求:注意聆聽歌曲的情緒,聽完以后說說你對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學生談聽后的感受。)

2.教師再一次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學要求:在聽范唱之前,老師提出問題。

(1)歌曲表現的內容是什么?

(2)歌曲從什么地方反復?請舉手表示。反復后的結尾是否一樣?

帶著這兩個問題,學生聽歌曲錄音范唱,并在反復處舉手表示。

聽完范唱以后,學生回答以上問題。歌曲表現的內容是: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反復后的結尾不一樣。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在寒冷的冬天,別的花都凋謝了,只有在院墻邊上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綻開,遠遠望去就像是一片白雪,忽然聞到淡淡的清香,原來是嚴寒中開放的白色的梅花。

3.學習歌譜。

(1)在學習歌譜前,先復習切分節(jié)奏,學生一起拍擊x x x 。

再學習 切分節(jié)奏,和老師一起拍擊。

(2)學生分組演唱歌譜,教師提示難點。

① 指導學生唱準歌曲中出現的 并加以區(qū)分不要唱混。

② 要唱準反復后的兩個不同的結尾,不要混淆。

(3)學生分組演唱,針對出現的問題老師及時糾正。

(4)全班一起唱歌譜。

4. 歌詞學習。

(1)學生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教師幫助學生解決歌詞學習中出現的難字,指導他們讀準多音字“為”。

(3)學生分小組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教師加以指導。

(4)全班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教學要求:教師先范讀,然后,指導學生帶著感情朗讀歌詞。誦讀歌詞時,要注重指導學生用聲音來表現情緒。

5.學唱歌曲。

(1)聆聽《梅花》范唱,小聲哼唱歌曲。

(2)教師演唱歌曲,學生模仿教師的口形,隨《梅花》伴奏張口,無聲地學唱歌詞。

(3)學生演唱歌曲,教師隨《梅花》伴奏張口無聲地唱歌詞。

(4)學生運用正確的氣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梅花》。

(5)教師在學生學唱過程中,要注意隨時糾正學生演唱中的不足。

教學要求:在學生學唱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氣息和清晰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隨時糾正學生演唱中的不足。

6.歌曲處理。

演唱歌曲時,力度要隨旋律線的起伏而變化。歌曲中第一樂句的“墻”字,雖然作者把它放到了強拍上,強調了這個字的語氣,但我們在演唱時不要唱得過強。反復后的結尾要唱得漸慢漸弱,好像梅花的香味永遠都飄散不掉。

7. 設計演唱形式。

(1)分組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組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教學要求:學生分組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豐富歌曲的表現形式。

8.聽伴奏演唱歌曲《梅花》伴奏。

三、集體創(chuàng)編《春曉》

1.聆聽音樂《春曉》。

2.全體同學一起視唱曲譜。

3.以小組為單位,將課本中的幾個片段旋律排序連成歌曲《春曉》。

4.隨小組進行展示。(老師和學生一起進行評價。)

5.試著讓學生即興創(chuàng)編歌曲《春曉》。

教學要求:小組創(chuàng)編組織有序、要求清楚;教師在小組創(chuàng)編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

四、交流有關梅花的藝術作品

1.教師介紹梅花的藝術作品。如:陸游的《詠梅》、王冕的《素梅》等。

2.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有關梅花的藝術作品,相互交流學習。

五、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梅花》這首歌曲,我們從中了解到梅花高潔、端莊、典雅的形象和它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高尚品性。希望同學們能像梅花那樣,立志奮發(fā),做一個堅強的人。

貓人教版教案篇8

?課文品讀】

?孫權勸學》是一篇極其簡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節(jié)的文言短文故事主體只有兩個部分,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文章主要通過對話的方式,表現人物,推進故事對話言簡義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人物寥寥數語,就表現出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tài)、心理和性格在情節(jié)的安排上,亦別具風格呂蒙學習的起因是“孫權勸學”,學習的過程略去,學習的結果是魯肅與呂蒙“結友而別”通過“論議”“結友”來表現孫權善勸、呂蒙勤學和學有所成直接描寫、側面襯托、留白再塑、繁簡結合等手法的巧妙運用,讓這一篇小短文既充滿了情趣,又不乏理趣

?設計意圖】

文章簡短,教材注釋比較豐富,學生理解起來不會有文意上的困難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學價值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學魅力,則需要教師在深入解讀后,通過生動的教學形式帶領學生一道走進文本,品析欣賞筆者通過反復解讀和剖析,挖掘出短文里藏有的多個“三”,這些“三”包含了文章結構、人物形象、藝術手法、文化背景等多項內容,于是,以“找尋三”趣學文言故事作為此設計的總構思

教學創(chuàng)意:趣學文言故事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謂、博士、但、涉獵、吳下阿蒙、刮目相待、邪、耳、乎等等;

2.賞析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教學重點:

賞析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教學方法:誦讀、品析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

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方法:自由放聲朗讀,自己譯讀,同座譯讀,質疑解難

二、積累

要求:圈出并掌握引發(fā)關注并需要積累的詞

方法:自己圈出,落實意義和用法,教師點撥強調

(以自行整理或統(tǒng)一練習的方式積累)

以下詞需要強調:

實詞:謂當涂涉獵見就過

虛詞:以豈但若乃及即更何遂

人稱:卿孤孰

古今異義:博士往事

語氣詞:邪耳乎

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三、品析

要求:找尋文中獨特的“三”組合并作分析,感受文章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方法:教師示例,學生獨立尋找,教師巡視點撥,學生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文中的“三”組合有以下一些內容:

1.三個段落示結構

根據情節(jié)把文章分成三個部分,這就是事件的三個階段,即: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這三個段落是:

初……/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

2.三個人物證蒙學

穿插人物介紹:孫權、呂蒙、魯肅

簡析三個人物(孫權、魯肅、蒙母)對呂蒙學習并成功的證明作用

孫權: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勸他讀書,對呂蒙滿是關心與厚望正因為有孫權的善于勸說,才有了呂蒙的“就學”及學有所成

魯肅:魯肅“與蒙論議”,一句“非復吳下阿蒙!”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魯肅地位高于呂蒙,且學識豐富,由他說出此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非同一般

蒙母:從情節(jié)的角度講,文章的最后一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似乎多余,然而,細細揣摩,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意味深長了

魯肅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通過他“拜蒙母”,看得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二人情投意合,側面襯托出呂蒙富有學識;更重要的是,這一情節(jié)傳達出古代對讀書的另一個角度的理解:一個人因為讀書而有豐厚的學問,會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母也得到尊敬,既而甚至可以提高自己家族的社會地位及威望這一情節(jié)深化了選文的中心在表現孫權勸學的效果和呂蒙學習的成果上也都是很重要的一個補筆

3.三句話語見形象

要求:體會文中人物的語氣語調,感受說話人的心理

方法:以讀促析,能通過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簡析: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果斷,神態(tài)鄭重嚴肅,表現出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深切關心,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大有所益”

這一句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但又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尤其是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讀來讓人感動

孫權是善勸的他對呂蒙既嚴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不失人主身份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tài)呼之欲出魯肅是個忠厚長兄,這句話流露出他重視學問、善于欣賞他人、對年輕將領的親切贊美之情

4.三次態(tài)度現性格:

(1)蒙辭以軍中多務

用軍務繁重來推脫,這里折射出呂蒙之前不讀書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長經歷

(2)蒙乃始就學

在孫權的教育和指點之后,呂蒙無可推辭并知錯能改,這是他實現自我轉變的重要一環(huán)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這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可以看出呂蒙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充滿自信我們仿佛能聽到他那坦誠豪爽的笑聲

小結:

呂蒙的三次態(tài)度的作用:

(1)讓文氣有起伏;(2)豐滿了人物形象;(3)三次態(tài)度就是事件發(fā)展的三個階段,也是他成長的三個階段(拒學就學成學);(4)比襯出其他的人物形象

5.三個留白顯詳略

要求:根據文字展開適當的聯想,揣摩作者這樣安排情節(jié)和詳略的意圖

方法:說讀結合、討論交流

簡析:

(1)蒙辭以軍中多務……

會以怎樣的說來“辭”?扣緊文意想象、表達

(2)蒙乃始就學……

為什么不寫他如何勤學?

(3)肅遂拜蒙母……

為什么要交代這個環(huán)節(jié)?刪去了會怎樣?魯肅會對蒙母說些什么呢?

前兩個留白是略寫,而最后一個則是擴充出來的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嗎?

除了以上的“三”,還有一些“三”也不能忽視如:

三個稱呼表親密:

“卿”,是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第一次出現是孫權稱呼呂蒙,表現出孫權對呂蒙真切的關心和殷切的期望,既鄭重,又親切第二次出現是魯肅“與蒙論議”后很吃驚地喊出的,表現出魯肅對呂蒙的認可、贊揚

“大兄”,面對魯肅的吃驚和贊嘆,呂蒙巧妙接應“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對話中有同僚間的調侃趣味,更顯兩人志同道合的兄弟般的情誼

三種語氣傳態(tài)度

人物語言,尤其是語言中流露出的語氣語調能夠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中“耳”表示限止語氣,“罷了”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傳達出孫權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嘆,可譯為“啊”此句一出,呂蒙自得、自豪、“書中多閱歷,胸中有溝壑”的自信如在眼前

四、誦讀

要求:讀熟、讀美

能夠生動地讀出人物的語氣語調,通過朗讀表現出豐滿的人物形象;努力做到熟讀成誦

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讀;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讀;全班背誦

五、總結

1.文言文章學習的角度:積累詞匯

2.文學作品學習的角度:品析寫人記事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