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7篇

時間:2023-01-24 作者:Gourmand 備課教案

教案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果制定教案的時候過于馬虎,課堂的活躍度就會很低,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7篇,供大家參考。

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7篇

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形的排列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觀察與比較能力,提高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活動準備:

1、各種圖形若干,膠水

2、幼兒操作紙

活動過程:

1、老師:“今天我收到了圖形王國送來的禮物,你們想看嗎?”(想)“好,我么一起來看,是什么禮物?”

①出示一個自制頭飾,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一飾物,從而激發(fā)他們自制頭飾的興趣。

②老師打開第一個禮物盒:“哇!是一個漂亮的頭飾。”(老師戴在頭上)“好看嗎?這漂亮的頭飾是用什么顏色的圖形做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毙〖t旗:紅色正方形黃色圓形紅色正方形黃色圓形……

③小結:圖形王國送來的頭飾是用圖形有規(guī)律的排隊的。

2、引導幼兒根據(jù)圖形排列規(guī)律接著排圖形。

“我們來看看第二個盒子里的禮物是什么?哇!也是漂亮的頭飾。但是它還沒做完,圖形國王請你們來幫忙呢!你們愿意嗎?”

①小紅旗:黃三角形藍圓形黃三角形藍圓形……

②小紅旗:黃圓形綠三角形綠三角形黃圓形綠三角形綠三角形……小結:原來圖形王國的頭飾是用圖形有規(guī)律排隊的,所以很漂亮。

3、操作活動:(裝飾頭飾)啟發(fā)幼兒依樣接著給圖形排序。

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個盒子里的禮物是什么?(一張請柬)

“上面寫得是什么?我來讀一下?!崩蠋熥x請柬,“小朋友今天圖形國王邀請你們去參加一個舞會,但是你們要打扮一下自己。每個小朋友要按照圖形有規(guī)律的裝飾自己的頭飾。戴上頭飾才能進去參加舞會?!?/p>

“小朋友,你們想去參加舞會嗎?”(想)

老師出示為幼兒準備的操作材料,有頭帶、各種圖形,請幼兒按照圖形規(guī)律依樣接著有規(guī)律的排序。

老師:“好,我們開始做好,做好了,請雙面膠幫忙?!?/p>

4、幼兒操作活動。

5、活動評價。

①老師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請幼兒說說,他是怎樣做的?

②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③帶領幼兒一起去參加舞會。

6、老師:“好,舞會開始了,我們一起去參加吧!”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按規(guī)律排序》,目的在于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整個活動以收到禮物貫穿主線。分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幼兒自己觀察去發(fā)現(xiàn)圖形排隊是有規(guī)律的。通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圖形排隊的基本特征。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基礎上采用啟發(fā)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并概括圖形的排列特征。讓幼兒感受了不同顏色,不同圖形按規(guī)律排序的樂趣,也訓練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

在活動中還設置一些分難易層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參與認識圖形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能夠說出梯形的基本特征。

3、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并認識不同的梯形及梯形的基本特征。

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布置出圖形王國形象。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種圖形。

幼兒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空白沒涂色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請柬)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呀?這呀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老師送來的請柬,說圖形王國要舉行聚會,邀請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老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通過尋找,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1)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圖形,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引出梯形。這是什么圖形呀?它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

2、觀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象呢?

2)比較長方形與梯形的異同點(出示正方形)那他們是不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去比較

3)教師小結

3、認識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出示直角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只有一條邊是可以當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2)(出示等腰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它的兩條斜邊是一樣長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3)教師小結

4、小組操作,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圖形國王還想考靠小朋友們,出了一些難題,擺放在那邊的桌子,我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考驗呀?

2)涂色:讓小朋友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顏色

3)折一折、剪一剪:讓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

4)裝飾梯形:從很多圖形中將梯形找出來,進行裝飾(如梯形餅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樓梯、梯形花盆、)(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通過尋找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識

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篇3

最初打開一年級的數(shù)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并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xiàn)實生活,用數(shù)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培養(yǎng)。

怎樣才能使學生愿意學并學好數(shù)學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覺得在我的教學當中,有如下幾點感受:

1、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shù)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生活中的數(shù)》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huán)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shù),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shù),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數(shù)學,其實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shù)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并且在以后的教學中,讓學生不斷的反思自己的學習,有哪些收獲,有哪些感受。一定讓學生說出來才好,不僅僅說給老師聽,還有說給父母聽,更重要的是說給同學聽,渲染大家學習的氣氛,所以我教的孩子對數(shù)學還是比較的有興趣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然學生學習起來就主動了,愛學習了!

2、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shù)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

3、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數(shù)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lián)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總之,這冊教學也使我對新教材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在以后的教學中,會更加努力的!

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組成,會按順序分合。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邏輯性。

2、初步理解數(shù)的組成中的互換規(guī)律。

活動準備

雪花片人手5個,菠蘿圖片5個

活動過程

一、動手操作

1、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手中的5個雪花片,試著把它分成兩份,看有哪幾種分法,師巡視

2、請一個能夠比較好的按順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來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個菠蘿的圖片,分好一個說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來就是5等,師用數(shù)字卡片擺出相應的分合式;依次擺下去。

3、提問:你是這樣分的嗎?這樣分有什么好處?引導幼兒學會這種按順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這種方法分一下你的學具。

二、演示分合式,學習兩個部分數(shù)間的互換關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讓幼兒觀察。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種分法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的位置交換了,總數(shù)沒有變。

2、同樣觀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間的互換關系。

三、猜棋子游戲。

四、指導幼兒完成《數(shù)學》p16的練習。

活動反思

數(shù)的組成和分解是數(shù)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對于數(shù)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guī)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yōu)化的結合。

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尋找"3",初步感知3的意義。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3、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小汽車、動物玩偶、串鏈、水果玩具、蛋糕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小熊過生日(價值分析:初步理解3的含義。)

1、小熊過幾歲生日?(3根蠟燭)小結:原來3根蠟燭代表3歲,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3來表示。

過渡:小熊想邀請一些和數(shù)字3有關系的好朋友參加它的生日派對。

二、看看說說:感知數(shù)字"3"(價值分析:在看看說說中感知3的含義。)

1、出示小鳥圖片。小鳥能參加小熊的生日派對嗎?小鳥和3有什么關系呢?

小結:3只小鳥可以用數(shù)字3來表示,所以3只小鳥可以參加生日派對。

2、出示螃蟹圖片。螃蟹可以來參加小熊的生日派對嗎?為什么?

小結:螃蟹吐了3個泡泡,可以用數(shù)字3來表示,所以螃蟹也能參加生日派對。

3、出示小狗圖片。小狗也想來參加小熊的生日派對,它能來嗎?它身上哪些是和3有關系的?

小結:小狗身上有3個圓點,它的圈上還有3朵花,都可以用數(shù)字3來表示,所以小狗也能參加生日派對。

4、除了這些好朋友,小熊還想邀請一些和3有關的動物朋友參加生日派對,我們一起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和3有關系。

小結:原來有那么多動物都和3有關系,小熊可高興了。

三、找找說說:和"3"有關的禮物(價值分析:在找找說說中進一步鞏固感知3的含義。)

1、小熊也想邀請你們參加它的生日派對,請你們?yōu)樾⌒軠蕚湟环荻Y物,但是這件禮物要和數(shù)字3有關系。

2、你送給小熊的禮物是什么?這件禮物哪里和3有關系?

3、我們把禮物送給小熊,祝它生日快樂。

課后反思:

我們班孩子在剛開始,感知圖形的顏色時候,他們還是區(qū)分的比較好的,可是在接下來感知形狀的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把形狀和顏色混在一起了,所以通過本活動目的是在于復習認識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各種圖形。

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拼一拼”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并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也是各種各樣形狀圖形的。

活動一開始,我先拿出一些餅干,請幼幼兒們說說他們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并從從桌上拿一個和我不一樣的圖形,然后問幼兒:“你們拿的是什么形狀?”幼兒們逐一回答出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名稱。

接著,我再問幼兒:“你見過什么東西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部分幼兒回答得較積極,說出了一些圓形、三角形與正方形的物體。

接著,我又請幼兒拿著自己選擇圖形的餅干分別在土司上來打扮,看看能拼出什么東西?

大部分幼兒能很好的拼出各種不一樣的東西,比如:笑臉、臉譜等等。接著我請個別幼兒在拼,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這時,我看到有個小朋友把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大三角形,我就請他上來拼給大家看,許多孩子也紛紛拼擺了起來。

接著,最后,我讓孩子們隨意的拼拼擺擺,有個別孩子拼出了一間房子。

由于我班現(xiàn)在是小班孩子,所以在能力、水平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本這次活動,幫助幼兒復習了圖形的認識也讓我了解了班小班幼兒所存在的差異,更激發(fā)了幼兒拼圖形的興趣,整節(jié)活動幼兒們基本上都能跟著教師的指令拿取圖形和拼拼圖形。

從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我也感到雖然活動中一直在讓孩子們拿取圖形并進行操作,但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可能游戲化的情境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因為在活動中有小部分的幼兒有些思想開小差的現(xiàn)象,這些幼其實都是一些能力水平相對較弱一些的孩子。

所以,我覺得,對于圖形的認識,我們還可以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這樣,既可以方便老師的個別指導,也可以讓一些能力水平較弱的幼兒有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反復操作中獲得提高與認識。

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篇6

設計意圖:

根據(jù)幼兒生活中出現(xiàn)的等分的問題,如:吃午點,還剩了10個小西紅柿,有兩個孩子們吃,讓他們兩個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區(qū)活動時孩子們分紙等問題,展開了此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操作目標: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

3、能力目標: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發(fā)散點:

運用不同的等分線對圖形進行等分。

活動準備:

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活動過程:(一)等分圖形

1、以情景引入。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了這個問題情境,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生活化地展現(xiàn)生活的數(shù)學,更加易于幼兒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幼兒:"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師問:"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興了,有什么煩惱嗎?"平平(教師扮):"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fā)現(xiàn)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來分享,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么辦呢?"

(3)教師:"誰想到好辦法了?"幼兒:"把面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平平(教師扮):"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么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提問:"面包片是什么形狀的?"幼兒:"正方形的。"教師:"那我們就用正方形的紙來代替面包片幫平平姐姐來分成兩塊一樣大的!"

2、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于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3、小結:

(1)教師:"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么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教師:"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教師:"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教師:"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于幼兒共同總結: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二)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

只用紙來等分,以現(xiàn)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所致,比較精確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對角和對邊折兩種,運用學具,抓住學具有洞洞點的特點,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嘗試以各種折線為中心線進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夠保證精確性。促進幼兒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是幼兒在明確等分要求的基礎上自由地嘗試二等分的多種方法。此環(huán)節(jié)更加注重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特性,同時滲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的道理。

1、教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并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檢驗能夠證明所分的兩部分是一樣大的,檢驗的方法并不是單一的,為幼兒投放了與一塊學具板相同的作業(yè)單的目的就是能夠在記錄等分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剪開記錄后的作業(yè)單進行比較證明。除此方法還可以比較等分線兩側的洞洞子每排數(shù)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針對尋找不同的中心線以及檢查的辦法進行指導,并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小結:展示幼兒作業(yè)單,誰來說一說你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等分,你是怎樣指導它們是一樣大的。請幼兒將有創(chuàng)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并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有交流展示的機會,并且結合大班幼兒集體學習的特點,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

活動反思: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四上數(shù)學教案反思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guī)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培養(yǎng)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ppt(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空白的鐘面每位幼兒一份

活動過程

一、謎語引出課題

小小圓形運動場,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有長短,最后時間一個樣。這是什么呀?請小朋友們一起猜一猜。

二、觀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時鐘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教師課件操作)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shù)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尋找和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建立正確概念

1.教師課件演示,讓幼兒觀察三只鐘

2.提問:

①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

②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shù)字上?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shù)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

五、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fā)幼兒通過明明愉快的一天來理解鐘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shù)字。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指南》明確提到: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需要,解讀幼兒,才能真正幫助幼兒。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我們關注的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從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做事拖拉,時間觀念淡薄,同時,我們與家長溝通中也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我想這也是城里和鄉(xiāng)下孩子共性的問題,所以,為了解決幼兒的時間和責任意識,我選擇了這個活動下鄉(xiāng)。

我發(fā)現(xiàn)《指南》在各領域的教育建議中,都非常強調幼兒的學習要滲透在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生活的同時實現(xiàn)學習和發(fā)展,本次活動除了對時鐘結構及運轉規(guī)律的充分感知后,我更注重目標2的制定與落實。

通過《指南》的學習,在準備過程中也有很大的改變,以往我們一般通過集中活動之后,再讓幼兒在分區(qū)活動中繼續(xù)玩、繼續(xù)鞏固。這種方式我們一線老師都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不長久,甚至老師精心準備的材料得不到孩子們的喜歡?,F(xiàn)在,我們是大膽在活動之前與幼兒一起收集自己的小鬧鐘并投放下去,這些形狀各異又是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鬧鐘能吸引幼兒充分去感知,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特征或相互的關系,從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已收集到哪些有益的經驗或需要,我們就有針對性幫助幼兒梳理,漸漸地幼兒就學會怎么去觀察和怎么去解決問題,突出他們的主動性。活動課件的圖片,采用他們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照片,這些是他們生活的再現(xiàn),是他們熟悉的畫面,所以,幼兒互動得非常好,能準確表述時間與生活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

整個活動過程的設計思路,我是先讓幼兒充分觀察和感知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我們老師幫助梳理的這么一個理念。在活動引入的設計,我注意到自然、有效的方式進行。以一種很自然的生活對話,引出時鐘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拋給幼兒的是簡單的“時鐘有是什么用?”幼兒可能會出現(xiàn)一時的不解,引發(fā)不了幼兒的興趣,換成通俗易懂的提問,不僅拉近了幼兒,也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他們就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不要老師過多的語言解釋。

感性經驗和興趣在數(shù)學學習中非常重要。幼兒有了這些感性的經驗后,我就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以游戲的方式認識時鐘的結構和運轉規(guī)律,如:找相同、比賽跑等等。緊緊抓住幼兒的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時鐘的整點,建立時間概念,突出活動的生活化,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促使幼兒獲得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

對時鐘結構的認識幼兒還很興趣,如:在“找相同”的環(huán)節(jié)中,每個時鐘的分針、時針、秒針的運轉規(guī)律是一樣的等等,還需要他們繼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時間的概念會在幼兒的不斷操作和生活體驗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兒通過這些活動能學會看點鐘做事情,做到上學不遲到,做事不拖拉,做一個守時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