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老師為了順利開展教學預先整理的文字報告,制定教案是為了讓我們更順利的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數學一年級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閱。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重量及其單位千克和克,進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并能比較表示重量的各數大小。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單位時間的觀念,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
3、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進一步鞏固畫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準備:1千克鹽、教具鐘面、一副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分別有哪些?(板書)
2、揭示課題。
二、千克和克的復習
1、長度單位復習。
(1)問:長度單位哪個大,哪個?。恳幻状蟾庞卸嚅L?(手勢比較)1分米、1厘米呢?
(2)問:長度各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復習。
(1)問:重量單位哪個大,哪個小?問: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鹽和1個2分硬幣的重量。
(3)問:什么時候應用到長度單位,什么時候應用到重量單位?
三、時、分、秒的復習
1、問:時間單位有哪些?哪個大?哪個小?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1小時內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鐘內你的脈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鐘面,讓學生說出所表示的時刻并記錄下來。
四、綜合練習
完成復習第9、10題。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1、問: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找出下列圖形中的直角,并說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復習第11題。
4、復習畫角。
(1)說說畫角的步驟。
(2)畫一個角。
(3)畫一個直角,并用符號標出來。
5、練習復習第12題。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能利用“一個加數增加,而另一個加數同時減少同樣的數,和不變”和“被減數和減數同時加上或減去同樣的數,差不變”的規(guī)律進行巧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策略。
3。激勵學生去探究規(guī)律和奧秘,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靈活巧算的能力。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小朋友們,請你仔細觀察這些題,你能發(fā)現這幾組題中的秘密嗎?
生:第一組,第一加數每次增加10,第二加數不變,和每次增加10。
第二組,第一加數每次減少1,第二加數每次增加1,和不變。
第三組,被減數每次減少1,減數每次減少1,差不變。
師:你們都發(fā)現了這些題的秘密,真厲害!
我們今天就要來用這些小秘密!看看能不能利用這些秘密使我們的計算更加簡便。
二、新授與探究
師:看,小胖他們看到一座美麗的海島,他們要解決棧道上的數學題,才能登上海島去游玩。我們和他們一起去試一試吧!
探究??
出示:26+18=□問:26加18怎樣算可以容易一些呢?
學生討論,請你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嘗試解答
師:仔細觀察這一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
根據學生回答小結
①一個加數增加1,另一個加數減少1,和不變。
②一個加數增加2,另一個加數減少2,和不變。
③將一個加數變成整十數就容易了。
師:對,做加法時,將一個加數變成整十數就容易了。這就是“巧算”。
(出示課題:巧算)
小結:在兩數相加時,我們可以把最接近整十數的那一個加數變成整十數,另一個加數相應變化,這樣進行計算會變得更容易。
探究三
1、哪一種方法更容易計算?
出示:82-67=□-□=師:小朋友們,這道題要怎么巧算呢?
生1:82-67=80-65生2:82-67=85-70師:這兩種都正確,那么你們覺得那一種更容易計算呢?
生:第二種。(請同學們說說理由)
2、師:我們再來看看,這第二種方法是怎么巧算的。
師: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
①被減數與減數同時增加與同時減少1,差不變。
②被減數與減數同時增加與同時減少3,差不變。
師:你們?yōu)槭裁从X得第二種方法容易計算呢?
生:因為第一種方法在計算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退位,而第二種方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好算一點。
師:對呀。我們將減數變成整十數就容易了。
3、師:試一試
歸納規(guī)律
1、被減數與減數同時增加或減少相同的數,差不變。
2、把減數變成整十數就容易多了。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已經掌握了巧算的方法,我們現在就去海島上看一看還有什么題目等著我們!
三、練習與鞏固
1、師:請小朋友們用今天學到的巧算的方法,合理的運用,挑選六道小題中的三題完成。
分組完成六道算式。
師:加法的巧算方法與減法的巧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加法:將一個加數變成整十數就容易了。
減法:將減數變成整十數就容易了。
2、師:這堂課小朋友們都學得很好,現在我們就來做個比賽。
比一比,看誰先拿到紅旗。
請做的最快的四名學生匯報答案,并給予小紅旗。
師:你們都是小能手,請接受獎勵。
四、課堂小結
加法:將一個加數變成整十數就容易了。
減法:將減數變成整十數就容易了。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能正確熟練在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目標:
1.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正確熟練的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比100多1的數是99。 ( )
53和35一樣大。 ( )
97前面的數是98,后面的數是96。 ( )
99大于100。 ( )
和70相鄰的數是71和72。 ( )
從61到73中間有12個數。 ( )
一個數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1,這個數是51。 ( )
78個是由7個一和8個十組成的。 ( )
39和41的中間是40。 ( )
40+5比50+4小。 ( )
二、創(chuàng)設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請你們參加她的生日宴會。你們愿意參加嗎?(板書課題:小兔請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請了哪幾個好朋友?(出示主題圖)小猴是個“數學迷”,他發(fā)現每盤都有10個果子,看到這么多的果子,他馬上就想提一個數學問題。你知道小猴子會提什么問題呢?
(1)同桌說一說。(2)指名交流。
2.光會提問題還不行,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撥一撥。
(2)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說算法和算式。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20+30=50。30+20=50。
3.小結: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數都叫加數,“=”后面的數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讓他回家。小刺猬望著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辦呢?他靈機一動,在盤子里打了一個滾。瞧,(出示主題圖的右邊圖)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現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5.你們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決嗎?并說出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小組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
6.請學生獨立完成課堂練習。
四、鞏固提高
1.剛才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好,小白兔決定帶大家玩一個小游戲。(玩開火車游戲)出示課本練一練第3題,快速口答。
2.三只母雞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請你快速的找出每個小雞的媽媽是誰?
3.出示果園圖,讓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五、教師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4
教學內容:
p2~p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密切聯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出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余數一定比除數少。
3、在操作、探索、發(fā)現中,使學生獲得積。
重點難點: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教師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
每個人準備若干圓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分蘋果
二、探索新知
1、學生自學教材“分蘋果”,認識豎式。
2、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3、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有20個蘋果,如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呢?
(1)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2)同桌同學合作擺20個圓片,驗證推算結果。
(3)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a.除法橫式: 20 ÷ 6 =3(個)……2(個)
b.除法豎式
3、體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課本第3題試一試中的第(1)題”。
(2)學生討論:淘氣的列式對不對,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6還可以接著分”,正確的式子應是笑笑做的。
(a)討論:根據剛才這道習題,你發(fā)現什么?
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b)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練習
第3頁“練一練”第1、2題。
四、總結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 借助學具操作,認識11-20各數。
2. 正確書寫11-20各數,正確認識計數單位個十和數位個位十位。
3. 初步體驗計數的發(fā)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
4. 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書寫,認識計數單位個十和數位個位十位。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個十和數位個位十位。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儀、計數器、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1. 播放有關海鷗飛翔的錄像。
師:這是美麗的大海,為了讓海鷗永遠留在我們的身邊,為了讓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美麗,人們開展了挽留海鷗的行動。下面讓我們一起到海邊去迎接海鷗,你們高興嗎?
2. 出示情境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觀看錄像,感受優(yōu)美的環(huán)境。
學生根據圖片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
沙灘上有多少位小朋友?
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 數出沙灘上海鷗的只數。
(1)同學們的問題可真多,讓我們先來解決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吧!海鷗多可愛啊,快來數數吧!
(2)你是怎樣數出來的?數給大家聽一聽。
2. 教學11的認識及數位的認識。
(1)如果用一根小棒(小方塊)代表一只海鷗,沙灘上的海鷗要用多少根小棒(小方塊)表示呢?趕快動手擺一擺。
(2)用投影儀出示擺成一堆的11個小棒(小方塊),引導:你能一眼就能看出這些小棒(小方塊)的個數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小棒(小方塊)的個數呢?
請做對的同學到投影儀上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他是怎樣擺的?
引導學生用這樣的方法擺出11。
(3)一個塑料槽中有10個小方塊,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十。你能說一說嗎?
(4)看著自己擺的11說一說:11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5)把方塊圖出示在投影儀上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方塊表示什么?這一個表示什么?
(6)這一組表示1個十,它對著的位置,我們給它起
個名字,叫做十位。十位專門用來表示有幾個十。
這一個表示1個一,它對著的位置也有一個名字,叫做個位。個位表示有幾個一。
11這個數我們還可以用計算器表示,你能找到個位和十位嗎?
請學生邊指邊說學習結果。
學生自己數。
學生邊指邊數,可以一只一只地數,也可以兩只兩只地數。
學生動手擺小棒(小方塊),邊擺邊說,然后同小組的同學進行交流。
學生觀察、體會得出結論:不能一眼看出。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借助學具塑料槽想到把10個小方塊合成一組或者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演示的學生把10個小方塊合成一組或者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另外在外面擺一個小方塊或在外邊放一根小棒。
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說出這是一個十。
學生指著自己擺的11說出11里面有一個十和一個一。
學生觀察并回答一組表示1個十,一個表示一個一。
學生熟悉十位的名稱和表示的意義。
學生熟悉個位的名稱和表示的意義。
學生觀察計數器,互相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
學生總結:從右邊起第一位就是個位,第二位就是十位。
學生自己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一個珠子,
(7)怎樣用計數器表示11呢?
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撥一個珠子,這一個珠子就表示一個十。還有1個一,該怎樣撥珠表示?
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就是11。
(8)11怎樣寫呢?
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1,這一個1表示一個十。
有1個一,就在個位上寫1,這一個1表示1個一。
(9)討論:11十位和個位都是1,這兩個1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并說說自己撥的這個珠子表示一個十。
學生自己動手撥珠,并說出自己怎樣撥珠的。
學生說出11的組成。
學生在田字格里書寫11,匯報寫法。
小組討論,發(fā)表見解。
這兩個1表示的意義不同,十位上的1
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1表示1個一。
三、加強操作,拓展新知
1. 板書剛上課時提出的問題:沙灘上有多少位小朋友?
2. 讓學生撥珠表示:13。
3. 在練習本上寫出這個數。
4. 認識13的組成。
5. 出示問題: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
6. 擺小棒(小方塊)表示20。
7. 小結: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學會了11-20這些數。
學生自己數。
學生自己撥珠,互相交流撥法。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寫法:十位上寫1,表示1個十,個位上寫3表示3個一。
同桌交流。
數出有20只海鷗。
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并演示。
出示課題。
四、自主練習,鞏固新知
1. 撥珠練習。
認識13、17、19、16
2. 猜數游戲。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猜數游戲好嗎?我說一句話,同學們來猜。
(1)1個十和6個一。
(2)比14大,比16小。
學生聽到教師說的數,迅速撥珠,并說出自己是怎樣撥珠的?;蛘呓處熢谟嫈灯魃蠐軘?,學生說出是幾。
學生用同樣的方式來玩猜數游戲。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橘子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使學生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體會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發(fā)現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難點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疑
1.用豎式計算。
56÷7 42÷6 32÷8 35÷5 81÷9 21÷3 16÷2 63÷9
2.談話導入課題,并板書課題。分橘子有余數的除法
二、互動解疑平均分后有時會出現余數。
1.課件顯示14個橘子畫面。
2.組織小組討論:有14個橘子,如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幾盤?請每個同學用代表橘子的圓片實際分一分,在小組內討論怎樣列出算式,用豎式怎樣表示。
3.全班進行交流。指名回答:投影顯示學生的圓片圖,引導學生探究豎式各數表示的意思及單位名稱的寫法,并進一步認識余數。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4÷4=3盤……2個答:可以放3盤,還剩2個。4引導學生認識豎式中:“14”表示把14個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盤放4個,“3” 表示放了3盤強調單位“盤”,“12”表示3盤共12個4×3=12。“2”表示放了3盤后還剩下2個。強調單位:“個”5說明“2”是這個豎式的余數,這2個不能再繼續(xù)往下分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6體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三、啟思導疑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 “試一試”。
2.討論:根據剛才這道習題,你發(fā)現了什么?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學生獨立完成“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fā)現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數要比除數小。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第1、2、3、4題。
五、總結評價
1.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獲?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已經學習了數的組成,數的讀寫和數的順序,老師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1)、6是x位數,100是x位數,82是x位數。
(2)、28的8在x位上,表示x個x;2在x位上,表示x個x。
(3)、36是由x個十和x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x;99里有x個十和x個一,它后面是x。
(4)、按照數據的順序填數:
34、35、x、3769、70、x、72
2、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再來看看這兩道題。
(1)、在○里填入“>”、“
15○20xx○98○8
(2)在66、25、9、89、75、100這些數中,最小的是x,的是x。
生回答后,問:“你怎么能這么快就知道哪個數最小,哪個數?”引導學生說出一位數比兩位數小,兩位數比三位數小,最終得出:位數多的數較大。
3、即時練習。
4、如果都是兩位數,我們能不能也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老師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兩位數,我們請兩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抽取卡片,看看哪組抽取的卡片上的數更大。
開始游戲。
在游戲中使學生明白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結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比較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更大;如果都是兩位數,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個位。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再指名學生說說是怎么比的。
2、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四、拓展題:
1、連線。(課件)
2、填上合適的數。
26□7100>3□583、你知道我是誰嗎?(課件)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一年級教案篇8
教學內容
教科書35—36頁,例9及做一做。練習九第6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能準確的計算出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三)德育滲透點
進一步感知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相互作用。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100以內的組成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并能準確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填空
(1)40是( )個十
(2)45里面有( )個十( )個一,4個十和5個一是( )
(3)38里面有( )個十( )個一,3個十和8個一是( )
2.口算(出示口算卡)
①6+3=②5+8=
③9-4=④15-7=
⑤8+9=⑥15-6=
⑦14-6=⑧4+6=
二、探究新知
1.設疑導入
通過口算練習,同學們對2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已掌握。那么,如果再給你一些比20大的數字,讓你計算加減法,你能算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教師邊口述邊板書課題。)
2.教學例9
(1)用小棒擺一擺。
請同學們先擺出4捆小棒,明確:它們代表4個十。(板書:4個十)
再擺出5根小棒,明確:5根小棒代表5個一。(板書:5個一)
請同學們把兩部分合到一起,討論一下,一共有多少根?
引導學生明確:4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45,所以一共有45根。
4個十是40(板書:“40”)
5個一是5(板書:“5”)
教師講述:40加5(邊口述邊板書上“+”)就是把4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所以40+5=45(板書:“45”)
(2)引導學生討論總結40+5的計算方法。
把40看成4個十,5看成5個一。
40+5就是把4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45
所以4o+5=45
(3)教師出示:60+3
引導學生思考用小棒怎樣表示,學生敘述教師在投影儀上演示。
引導學生說出:把60看成6個十,3看成3個一,
60+3就是把6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63
所以60+3=63
(4)反饋練習
①做一做第1題,第(1)小題。
投影出示題目,學生擺小棒。
明確:5捆小棒是5個十,也就是50
6根小棒是6個一也就是6
5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56
列成算式是:eq x(50) eq x(6)=eq x(56)(填書)
②讓學生邊說算法邊計算出結果。
30+4=20+8=50+2=
3.教學:“45-5”
(1)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試著算出45-5=?說一說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明確:45是4捆小棒和5根小棒組成的,也就是4個十和5個一,減去5就是去掉5個一,還剩4捆,就是剩下4個十,也就是40
所以45-5=40。
(2)教師指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
45是4個十和5個一,45-5就是從4個十和5個一中去掉5個一,還剩4個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
(3)學生試算63-3(板書:63-3=)
引導學生說出:63是6個十和3個一,
63-3就是從6個十和3個一中去掉3個一,還剩6個十,也就是60,所以63-3=60(板書“60”)
把例9填充完。
(4)反饋練習
①做一做第1題,第(2)小題。讓學生看書擺小棒填書啟發(fā)學生說出想法。eq x(35) eq x(5)=eq x(30)
②計算并說出算法。
36-6=
48-8=
4.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
想一想:5+40=□(板書)應該怎樣計算?
(1)可以啟發(fā)學生再擺一擺小棒,引導學生明確:
5+40表示5個一和4個十合起來,得45。與例9:“40+5”只是加數的位置不同,但結果相同。(板書結果“45”)
(2)反饋練習
①試算2+50并敘述計算方法。
②自己編幾道同類加法口算題,再顛倒位置口算。
三、鞏固發(fā)展
1.填空
2.34里面有( )個十和( )個??
3個十和5個一是( )
3.看圖寫算式
四、全課小結
讓學生結合例9說一說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五、布置作業(yè)
36頁練習九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