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數學雨6篇

時間:2022-12-20 作者:Lonesome 備課教案

保持理性思考,才能將教案寫得更出色,同時也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通過教案的寫作,我們可以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進步,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案數學雨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案數學雨6篇

教案數學雨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通分的意義,理解最簡公分母的意義;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則,能熟練掌握通分運算。

教學重點: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難點:分式通分中最簡公分母的確定。

教學工具:投影儀

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討論式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如何計算:

由此讓學生復習分數通分的意義、通分的根據、通分的法則以及最簡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計算:

(3)何計算:

引導學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新課

1、類比分數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證

(1)各分式與原分式相等;

(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

3.通分的關鍵:確定幾個分式的最簡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冪的積作最簡公分母,這樣的公分母叫做最簡公分母.

根據分式通分和最簡公分母的定義,將分式通分:

最簡公分母為:

然后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別對原來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個適當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為通分如下:xxx

通過本例使學生對于分式的通分大致過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讓學生歸納通分的思路過程。

例1 通分:xxx

分析:讓學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設問“分母的系數各不相同如何解決?”,依據分數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數。

解:∵ 最簡公分母是12xy2,

小結:各分母的系數都是整數時,通常取它們的系數的最小公倍數作為最簡公分母的系數.

解:∵最簡公分母是10a2b2c2,

由學生歸納最簡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簡公分母概括為:(1)取各分母系數的最小公倍數;(2)凡出現(xiàn)的字母為底的冪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冪的因式取指數最大的。取這些因式的積就是最簡公分母。

教案數學雨篇2

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是在幼兒學習了10以內的數字后安排的一個新教學內容,對于幼兒來說這部分內容比較難理解,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因此本節(jié)教學設計以游戲為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賽”中增勇氣,“樂”中長才干。意在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使幼兒在玩中學,不知不覺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知道中心數比相鄰兩數多1和少1。通過本科教學幫助幼兒在“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教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規(guī)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初步探索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2.在游戲的情景中讓幼兒能感知相鄰數。

3.進行朋友間團結友愛的教育。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圓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數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數字卡片(人手一張)。

2.幼兒已學會10以內的數字。

活動過程:

一、 通過語言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有朋友嗎?你們的朋友是誰呢?

二、認識相鄰數,初步探索并體驗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出對應并置的兩排圓片,數量分別是2和3.師:第一排圓片有幾個?第二排圓片有幾個?第一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一排圓片呢?我們可以說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師在3個圓片下面再貼出第三排4個圓片。

師:第三排有幾個圓片?第三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三排圓片怎樣?我們可以說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師以中間一個數為參照,先與前面一個數比,再與后面一個數比。

師:3比2怎樣?3比4怎樣?

4、師小結: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們就把這排在一起的3個數叫相鄰數。

5、教師把2個圓片取下,在4個圓片的下面貼上5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4比3怎樣?4比5怎樣?所以4的相鄰數是3和5.

6、教師把3個圓片取下,在5個圓片下面貼上6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5和4怎樣?5比6怎樣?所以5的相鄰數是4和6。

7、教師直接說數字6、7、8、9,請幼兒說出它們的相鄰數是誰和誰?啟發(fā)幼兒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找它們的相鄰數,幼兒回答后,師可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理解10以內的各相鄰數間多1和少1的關系。)

三、玩游戲“找朋友”,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1、“找朋友”的游戲。

將幼兒分為四組,每組幼兒胸前掛有1——10的數卡。教師請數字3的幼兒找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本組的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到本組的朋友,音樂停止,2、3、4的幼兒手拉手站一排。(先請10位幼兒演示,然后游戲繼續(xù)。)

2、卡片游戲。

師事先發(fā)給幼兒1——10的數字卡片,教師說出一個數字,讓幼兒找出該數的兩個“朋友”,并將卡片舉起。

(通過游戲的形式鞏固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間多1和少1的關系。)

四、結束部分。

1、游戲后評價。

2、師小結,教育幼兒要像數字寶寶一樣,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設計意圖:在數學活動中滲透友愛同伴的意識。)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先是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再銜接到數字朋友中去。整個活動老師通過講述、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再用卡片操作、評價總結操作結果幾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知道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說出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達到了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老師請幼兒找朋友時,孩子們的小手紛紛舉起;老師問題剛提出,孩子們就爭著回答;老師請小朋友們做“找朋友”的游戲時,活動氣氛非常活躍。

但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還有幼兒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動后請家長回去利用撲克牌與幼兒鞏固10以內的相鄰數,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再玩幾次類似的游戲。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lián)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

教案數學雨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大小明顯的三個物體。

2、會用排序的進行大小排序游戲。

活動準備:

1、小套娃玩具。

2、幼兒操作學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圖片。

活動過程:

1、今天我們小朋友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跟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應該怎樣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你們好?。?/p>

2、“今天,老師要變一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睜大眼睛仔細看呀”教師出示套娃。

3、提問:“現(xiàn)在是一個套娃,看好了老師把它變成了幾個套娃?”

4、“老師變了幾個套娃呢,我們來數數看”

5、引導幼兒說出有三個套娃,并用數字3表示,給套娃排隊。

6、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開始是一個套娃,現(xiàn)在是3個套娃,你們猜猜是怎么變出來的

7、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這3個套娃,有一個最大的,1個比較大的,1個最小的,因為他們大小不一樣,所以小的套娃可以套到大的套娃里,一個一個套起來,就變成一個了。

8、小朋友喜歡聽故事嗎?好,老師就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小兔家里有爸爸媽媽,小兔寶寶,小兔爸爸長得高高的、大大的,每天,有最大的碗吃飯,在最大的床上睡覺,小兔媽媽用比較大的碗吃飯,睡在比較大的床上,小兔寶寶用最小的碗吃飯,睡在最小的床上,可是今天,小兔一家為慶祝小兔生日,在蛋糕店定了一個蛋糕,蛋糕師傅在蛋糕里加上了他們愛吃的酒心巧克力糖,小兔一家感覺太好吃了,不知不覺就醉了,這下可糟了,爸爸媽媽還有小兔寶寶都分不出自己的碗和自己的床了,小朋友想不想幫助小兔一家呀?

9、讓小朋友擺一擺床和碗,從最大的到最小的擺成一排,看看哪個最大,哪個最?。磕膫€是兔爸爸的,哪個是兔媽媽的,哪個是兔寶寶的。

10、小兔一家急死了,我們快幫他們送回家吧!送的時候你可以告訴兔爸爸,最大的碗是你的,最大的床是你的。

11、我們都來檢查一下,大家都送對了沒有。

12、小兔一家非常感謝小朋友,他們謝謝小朋友,我們應該怎么說呢?

13、飲料瓶娃娃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喜歡幫助人,也來到了我們班,我們給小娃娃排排隊吧?。ò磸拇蟮叫〉捻樞颍?/p>

14、結束放音樂,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幫助了小兔一家和飲料瓶娃娃,他們可高興了,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呢。

幼兒跟音樂模仿很大的動物大象來了,我們來學一下比較大的動物小兔子來了,小動物小鳥來了。

教案數學雨篇4

教學內容:

角的計算

教學目標:

1.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2.在獨立探索中掌握角的加減計算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難點: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測量∠1的度數并說說你是怎樣量角的?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角的計算。揭示課題:角的計算。

新課探索

探究??

已知∠1=45度,∠2=90度,求∠aob=?

請你們試著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指導書寫格式。

小結:∠aob是由∠1和∠2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數只要用∠1的度數加上∠2的度數。

練習:書1練習

已知∠1=650,∠2=150,求∠aob=?

已知∠3= ∠ 1+ ∠ 2, ∠ 1=180,∠2=720,求∠3=?

探究二

已知∠aob=63度, ∠1=30度, 求∠2=?

(1)請你們試著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aob是由∠1和∠2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數只要用∠aob的度數減去∠1的度數。

已知∠aob=1520

已知∠aob=1520 ,∠1=700,求:∠2 =?

已知

已知∠3= ∠ 1+ ∠ 2, ∠3=800 ,∠2=500,求∠ 1 =?

課內練習

1、練習一 填空

(1)若∠aob+600 =平角,則∠aob=( )度;若周角-∠1=600 ,則∠1=( ) 度。

(2)從12時10分到12時20分,分針轉了( )度。

2、練習二 下面都是用兩塊三角板組成的角,算一算它們各是多少度?

3、練習三 計算下列角的度數。

如下圖,已知∠1=650 ,求∠2的度數。

如上右圖,已知∠1=600 ,求∠2的度數。

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角的計算

解:∠

解:∠aob= ∠1+ ∠2

=450+ 900

=1350

解:∠2 =∠aob- ∠1

=630-300

=330

教案數學雨篇5

教學目標:

1.鞏固用一位數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計算能力,會用除法估算和

口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能根據倍的意義,解決有關倍數關系的實際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用一位數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合理地進行除法估算;正確解決有關倍數關系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前兩節(jié)課我們分別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口算和估算,這節(jié)課我們專門來進行有關練習,來進一步鞏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還要用口算或估算

的辦法解決實際問題,看誰最有收獲。

二、組織練習

1.專項練習

(1)口算

第一組:

30÷3400÷29000÷3

60÷2800÷45000÷5

學生先口算,再從各列中任選一個算式說說口算方法。

第二組:

16÷2=30÷5=21÷7=

160÷2=300÷5=210÷7=

1600÷2=3000÷5=2100÷7=

第三組

6÷2=8÷4=9÷3=

72÷9=36÷6=32÷8=

先口算,再觀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說說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2)估算

第一組: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先獨立估算,有困難的可以找老師幫忙,或把難題直接寫到黑板上。集體交流,如果出現(xiàn)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第二組:用你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125÷2297÷4378÷5435÷7469÷8194÷6

學生練習后交流。

2.解決問題

(1)教科書第17頁第4題。

學生讀題后問:本題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可以用哪種計算?(口算、估算)

指名板演,集體校對。

(2)教科書第18頁第6題。

學生獨立填寫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結:有關倍數關系的問題中,求一倍數的要用除法去計算。

(3)第18頁第7題。

有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會計算56÷4和64÷4嗎?我們后面將學習他們。

(4)挑戰(zhàn)題:a第18頁第8題。

b找規(guī)律填數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三、課堂小結

今天你又有什么收獲?你現(xiàn)在是怎樣看待除法口算、除法估算的?

四、作業(yè)布置

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第9頁。

教案數學雨篇6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長度觀念。

2、在活動中滲透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利用統(tǒng)計表發(fā)展學生收集、整理數據,從統(tǒng)計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3、鞏固用各種測量工具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

能力點:

1、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能力。

德育點:

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對測量的興趣,同時在測量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米尺、長繩、皮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今天就要在這個教室里舉行一次測量大比拼,決出一個冠軍小組。

測量時我們要注意什么?測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分別量出1米、2米長的繩子。

比一比哪一小組量的.又快又準。

學生動手操作。選出量得最快的小組交流一下量的方法。

量出2米長的繩子,對于不同的方法給予肯定。

師:測量時我們要選擇既簡單又方便的方法。這樣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務。

2、量出課桌的長、寬、高。小組分工合作。

3、分組測量身高、頭圍、臂長,并填表。

與6~8歲兒童生長發(fā)育對照表進行對照。

男生女生

頭圍(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運用:

1、大家還想測什么?自由測量。

2、指導學生測量步長。

3、從你家到學校是多遠?怎么測量?如果沒有工具又怎么測量?

課后完成測量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