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篇

時間:2022-11-11 作者:dopmitopy 備課教案

教案在起草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文字表述規(guī)范,寫教案是我們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必須完成的任務,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篇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1

?麥哨》是人教版新課標第八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鄉(xiāng)下人家》《牧場之國》分別介紹了中外典型的鄉(xiāng)村田園風光,《古詩詞三首》體會田園詩情,《麥哨》是本單元最后一篇,描寫了盛夏時節(jié)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本課文質兼美,許多語句值得學生去品味積累。

經典的文本語言是一條絕美的長徑,連著讀者的心,作者的情,文中的境。讓學生以文本語言為通道,一路“讀、聽、賞、抒”,細品田園之美,最終到達文本所描繪的唯美境界,產生情與美的共鳴,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一、學習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重在綜合,它以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谡Z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學習方法習慣的融合?!睋?,我擬定《麥哨》一課的學習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2、過程與方法

(1)以讀代講,以讀求悟

(2)通過感悟和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段,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4、課文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品味優(yōu)美語言,豐富語言積累。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二、教法與學法:

“教學方法靈活化”是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之一。這一課,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采用多媒體,補充最美的鄉(xiāng)村的'圖片,播放歌曲《美麗的田野》等,激發(fā)學生對田園美好生活的向往。

朗讀感悟法:有疑問時,多讀茅塞頓開;有感悟時,多讀理解深入;品位語言,多讀朗朗成誦。

自主感悟法: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教學應用生本自讀自悟、生生互讀互悟,師生共讀共悟等形式,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三、教學策略:

本課是略讀課文,基于有本單元前幾課的學習,只安排了一課時。如何引領學生走進田園,熱愛鄉(xiāng)村,感受田園詩情,體味優(yōu)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下面我從“讀、聽、賞、抒”談談本課的教學策略,其中讀是滲透在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在讀中聽田園歡歌,在讀中賞田園畫意,在讀中抒田園詩情,在讀中疑,在讀中品,在讀中悟:

[一]、聽田園歡歌

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是語文教育的特點之一。所以我們要盡可能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大量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自然走進語文材料,融入語文材料的情境之中。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欣賞《美麗鄉(xiāng)村》圖片,聆聽著優(yōu)美的笛子曲。誦讀前面學過的鄉(xiāng)村生活古詩詞。

2、談話導入課題:欣賞著如此美麗的鄉(xiāng)村美景,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去傾聽他們那一聲聲歡快柔美的麥哨吧!想想麥哨是什么?(用麥稈做成的哨子)

3、讀一讀: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聽聽吹響麥哨的聲音是怎樣的?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

4、說一說:交流,讀通相關段落,注意讀準多音字“和”、“應”、“間”。

5、“吹一吹”:讀了課文,誰能來模仿吹響麥哨的聲音?小組互相合作模仿麥哨聲。(提示:吹得短促,吹得悠長,與同桌合作“應和著”吹一吹,忽高忽低)

6、仿一仿:田野里,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尖上掠過?(),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

7、品一品。變化豐富的麥哨聲就像一曲曲風格不同的田園歡歌,我們聽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短促的麥哨聲是一曲歡快的樂曲,悠長的麥哨聲是一曲柔美的樂曲,而相互應和著的麥哨聲就像一曲合奏曲。)

8、有感情朗讀描寫麥哨聲的段落。

9、想一想:麥哨聲一呼一應,你呼我應,此起彼伏,歡快柔美。你還發(fā)現什么也前后呼應著?(課文首尾兩次寫到“麥哨”。你呼我應,課文也變成了一曲優(yōu)美的田園歡歌。)

[二]、賞田園畫意

課文中有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容。所以我們語文教育特別需要提倡師生之間平等對話,也特別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特創(chuàng)新的教育。

1。質疑:為什么孩子們的麥哨聲吹得那么歡快、那么柔美?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賞鄉(xiāng)野生活里的“歡快”與“柔美”的畫面。

2。學生自讀自悟,把“歡快”與“柔美”標注在相關的句子邊。

3。隨機交流所欣賞到的“樂”與“美”和畫面,邊交流邊指導朗讀,讀出相應的感受。

人美:“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薄澳且粡垙埣t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笔鞘裁淳涫??你聯(lián)想到些什么?(隨機板書)

景美:“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蹦男╊伾橙肽愕难酆??(圈劃:鵝黃嫩綠、濃陰、金黃、黑白相間、雪白、淺黃色)這些顏色是一起出現的嗎?(圈劃:前幾天、轉眼間)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好一幅變幻無窮五彩紛呈的畫。)

物美:“……一股甘甜清涼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如果說草地簡直是天然的運動場,那茅茅針呢?(是天然的綠色飲料)聯(lián)想:那種滋味會象什么呢?指名回答。想象著這種滋味我們也來好好嘗嘗吧!(指名讀)

豐收樂:“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哪些詞語讓你看到了豐收的景象?(圈劃:到處、密密的、一蓬蓬、豐滿、齊刷刷。)重點品味“擎”。(與舉、托相比,“擎”字更顯出果實的豐滿,突出麥子的自豪與獻禮般的鄭重。)你又從哪里感受到了豐收的歡樂?跳動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樂曲?(好一曲歡慶豐收的歌)

嬉戲樂: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1、你體會到了怎樣的快樂?2、看圖想象說話,在這天然的草墊子上,孩子們會怎樣快樂地游戲?(小組交流,匯報)難怪“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4、小結并整理板書。(見板書)

[三]、抒田園詩情

語文素養(yǎng)不僅表現為較強的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能力,還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把學習的視角引向了更廣闊的天地,使得文已盡,而學無盡意未盡。

1、積詩情語言:(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品味著課文,仿佛看到了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情形,那快樂美好的田園生活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細讀讀課文,一定會發(fā)現課文中的好多詞句也像麥芒一樣齊刷刷的,也是那樣的美。

學生自讀,尋找有規(guī)律的詞句,交流美的語句,誦讀積累喜歡的詞句。(通過師生對讀、同桌對讀等形式讀出句的節(jié)奏美,積累詞句)

一聲呼,一聲應密密的鼓鼓的嚼嚼,吮吮

你呼我應,此起彼落一張張一朵朵一蓬蓬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重疊與對稱)

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排比句)

2、抒詩情畫意:作者用極富詩情畫意的語言為我們制作了一部田園風光片。其實那讓人向往的田園景色何止這一些呢?

(1)、交流收集的有關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詩歌和,圖片。

(2)、請小組中有鄉(xiāng)村生活經歷的同學介紹自己的鄉(xiāng)村印象。

(3)、爭做小詩人:《鄉(xiāng)村的記憶》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2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父親不怕艱辛和困難、堅持不懈的好品質,要知道想獲取成功必須勇于克服困難,堅持努力奮斗。

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知道課文中寫了父親什么事,表現了父親的什么品質;能找出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

能力要求:學習從課文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想像父親遇到的困難和怎樣克服的;有感情的讀文。

重點難點:能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體會他的作用。

教具準備:常規(guī)、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見過菜地,院子里的小塊平地可以開墾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覺得在山坡種地會有問題嗎?

學生發(fā)表看法

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三、 學習生字新詞

1、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想辦法解決

2、 匯報學習情況解決了哪些問題

第二課時

四、 理解課文內容

1、 讀第一、二段。小組討論為什么要開墾新菜園?

2、 父親要開墾新菜園家人態(tài)度如何?用個詞語來說明,父親的態(tài)度如何?也用個詞語來說明。

3、 哪部分具體介紹了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他遇到什么困難?是怎樣克服的?(學生默讀在書本上批注)

4、 全班討論

5、 結合學生的句子談談哪些話語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動詞。

6、 經過父親的努力結果如何?

7、 讀了課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3

?尊嚴》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善良、樸實、款待、例外、喉結、贊賞、捶背、僵硬、許配、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詞語。認識多音字“難”,重點指導“尊、善”的寫法。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xù)練習默讀課文,積累含有近義詞的四字詞語。

3. 通過想象畫面、比較句子等方法,品讀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詞句,從中感悟人物形象。

4. 抓住語言描寫中的標點變化及否定詞的運用,進一步體會年輕人一次比一次堅定的態(tài)度。

5.體會年輕人哈默自尊自強的品質,懂得什么是尊嚴;學習杰克遜大叔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中對哈默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感悟人物的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鎮(zhèn)長杰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不算長的人生歷程中,磨難何其多!單是近幾年,我們就經歷了洪水、sars、雪災、地震,現在“甲型h1n1流感”又欲席卷全球。人類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著折磨……

(二)解題

逆境折磨我們,我們該如何面對呢?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論厄運》和周國平的《直面苦難》都有非常精彩的闡述。本課時的學習,我們要達成以下目標。

(三)展示目標

在比較閱讀中,體會深沉的哲理,培養(yǎng)正確面對逆境的態(tài)度。

(四)閱讀討論

1、集體朗讀《論厄運》,然后思考:作者主張如何面對厄運?

明確:“征服”、“無所畏懼”、“戰(zhàn)勝”、“堅忍”——“最美好的品質也正是在厄運中被顯示的。”

2、瀏覽全文,討論:作者主張如何面對苦難?

明確:“咬牙挺住”、“不倒下”、“承受”——以最真實的勇氣維護人的尊嚴。(板書)

(朗讀第3——8段)

(五)比較辨析

兩文都肯定了逆境對磨練人的意志所具有的價值,都表明了面對逆境不屈服的態(tài)度。那么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里?

就板書展開分析,提示學生:具有“最美好品質”的是什么樣的人?以“最真實的勇氣”維護尊嚴的是什么樣的人?

兩文表述的逆境觀有不同,《論厄運》認為厄運中存在希望,要堅忍,在戰(zhàn)勝厄運中創(chuàng)造奇跡、實現價值、體現美德?!吨泵婵嚯y》認為苦難會給人們帶來傷害,不應美化和炫耀苦難,而應勇敢地承擔苦難,以維護人類的尊嚴。

(六)各抒己見

評價兩種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師點撥:英雄可以激勵我們,但身處逆境,我們能做什么更為重要。“平民化的逆境觀”距離我們更近,更具有啟迪作用,因為我們都是平凡人。

(七)總結全文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面對逆境,希望同學們能記住兩位智者對我們的告誡。這里還有一些有關逆境的名言警句,我介紹給大家,以此共勉。

苦難有如烏云,遠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不過是灰色而已。(里希特)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得起環(huán)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斗過來的。(松下幸之助)

沒有經歷過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瓊森)

一顆高尚的心應當承受災禍而不是躲避災禍,因為承受災禍顯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災禍顯示了內心的怯懦。(阿霍蒂諾)

當一個人鎮(zhèn)定地承受著一個又一個重大不幸時,他靈魂的美就閃耀出來。這并不是因為他對此沒有感覺,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亞里士多德)

(八)反饋練習

你認為應該如何面對逆境,把你的思考寫出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西湖的“綠”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4、感受學校的綠,說一說。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綠”,體會作者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寫出了自己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西湖的資料,如風光圖片,文字說明。

1、導入——走近綠

上課之前老師請大家看一張照片,知道這是哪么? 去年冬天,老師有幸去了稱為“人間天堂”的美麗城市---杭州。這是老師在西湖岸邊拍的一張照片,想不想聽聽我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置身西湖,你不由得就融入了一種夢幻的境界。雖然是冬季,但那如鏡的湖面依然薄霧氤氳,綠意盈眼。兩岸更是萬枝婀娜,暗香浮動。站在西子湖畔,一股或濃或淡的詩意便在你周身彌漫開來,即便是再豪放再灑脫的人,此刻也會變得嫵媚多情起來?!?/p>

其實,西湖的美是說不盡道不完的,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為西湖題詩作文,例如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后雨》表現了西湖的嫵媚多姿,歐陽修的《畫船載酒西湖好》突出了西湖光影迷離恍如仙境。而現代女作家宗璞在四次游西湖之后更是留下了獨特的感受,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近西湖,來領略她動人的風姿。(板書:西湖的 “綠”)

2、初讀——感知綠

請把書翻到14頁,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音,讀完告訴老師:你知道了什么?

師:大家很會讀書,一遍就抓住了文章的精髓,那么作者主要描寫了哪幾處綠呢?

生答師板書(靈隱——蘇堤——花港)

過渡:正如作者所說,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曲十八澗綠得閑。靈隱、蘇堤、花港的“綠”也各有各的風采,各有各的韻味。請同學們快速瀏覽3--5自然段,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語句來表現西湖的綠的?

3、畫句——體會綠。

師:不到2000字的文章中,竟用了20多個綠字,而且毫不重復,多么了不起的`文字功夫?。∧阆矚g作者哪些描寫?為什么?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描寫綠的語句,體會一下。

4、學生根據自已的理解談體會。說的時候可以按這樣的方法:先說出你選的是哪里的綠,再讀讀你喜歡的句子,談談你的感受。如果能抓住句中的描寫綠的重點詞語來感悟那更精彩。(學生的交流可能不是按課文順序,教師要根據學路隨機調控教學策略)

學情估計及教學策略:

(1) 靈隱

重點句子

a.雨中去訪靈隱,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

b.道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都是綠的。(板書,樹木,蒼翠欲滴)

c.飛來峰上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fā)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fā)藍,淺極了,亮極了。

d.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

e.亭旁溪水琤瑽,說是溪水,其實表達不出那奔流的氣勢,平穩(wěn)處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飛濺,如飛珠滾玉一般,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

靈隱寺之游,煙雨迷蒙,綠意悠悠,令人心動,令人回味,那么其他景點的綠又有什么特點呢?誰來接著匯報?

(2) 蘇堤

重點句子

a.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一棵棵樹身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

b.走近看時,原來是樹身上布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陰陰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相機板書青苔,讓學生找出一個表現綠的詞語)

c.有的青苔,形狀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樹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來,布局宛然一幅青綠的山水畫。

d.這種苔綠,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不知當初蘇公對它們印象怎樣。

教師引導學生找到有關語句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想象。

(3)花港

重點句子

a.那是滿池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轉靠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板書荷葉,有學生提供一個表現綠的詞語)

b.綠色,本來是生命的顏色。

c.我最愛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引導:作者寫花港的綠,為什么寫楊柳嫩枝呢?------對比,既表現荷葉成熟茁壯的生命力,也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綠喜愛的程度)

d.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

作者寫花港的綠主要抓住什么景物觀察?(板書,荷葉)

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荷葉的“綠”的感受中,悉心體會在花港觀魚看到的“綠”,綠得那么富有生命力,生機勃勃。表現了西湖之綠的意趣美。

西湖之綠,深沉逼人;西湖之綠,意趣盎然;西湖之綠,充滿生命的激情!作者為什么僅僅用一個綠字就能把西湖之美體現的淋漓盡致呢?

(生總結寫法:細心觀察,用心體會)師補充:更重要的,是作者用詞十分準確。我們所見到的每一處綠,都來自于作者精心錘煉的語言??梢哉f,作家用生動的文字為我們展現了一幅西湖山水畫,用墨不多,卻讓我們真切的體會到了西湖那生機盎然的綠。這,就是準確運用語言文字的功夫!

4、總結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以它的詩情畫意癡迷了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屛覀冊僖淮涡蕾p這人間天堂的美麗吧。(播放西湖風景欣賞片)

拓展閱讀:

?半篇西湖游記》(近代豐子愷)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近代俞平伯)

?西湖萍蹤》(現代許敏)

?西湖夢》(現代余秋雨)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驚弓之鳥、魏國、射箭、打獵、大雁、拉弦、大吃一驚、本事、悲慘、愈合、孤單失群、裂開”等詞語,懂得“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3.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啟發(fā),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聯(lián)系上文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更羸說的話。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上。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收集原來學過的成語故事。

2、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詞利用工具書解決。

第一課時

一、教師引入教學講話,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有個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本領特別高強,他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天上飛的一只大雁掉下來。你們相信嗎?這是為什么?通過學習“驚弓之鳥”(板書)這篇課文我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1、自由默讀課文。要求:

(1)一邊讀一邊將遇到的生字、生詞圈畫出來。

(2)把每個自然段用數碼標記清楚。

2、自由朗讀。要求:

(1)看清句子的標點符號,試著讀出說話人的語氣來。

(2)把不理解的詞抄寫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全文,結合正音。

(2)指名學生列舉不理解的詞語,并鼓勵查閱工具書的同學幫助解釋。

4、指導書寫。

三、思考、討論。

1、課文寫到幾個人物?主要寫誰?為什么?(更羸、魏王兩個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張弓不搭箭就使大雁從半空里直掉下來。)

追問:更羸是怎樣使那只大雁掉下來的?

2、討論: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來?

(1)指導學生抓住關鍵句:“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p>

(2)引導學生揣摩詞語,誘發(fā)聯(lián)想,進而產生邏輯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飛翔,這里卻是“一只”,說明什么?②“慢慢地飛”又說明什么?為什么用“鳴”而不用“叫”?③學生自由談自己的看法。(不做統(tǒng)一的要求。)

四、齊讀全文,理清敘述的順序。

課文先寫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來;接著試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最后更羸介紹他是怎樣知道只要拉一下弓。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小黑板出示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詞,檢查正音。

2、說一說課文的敘述順序。

二、講讀全文

1、指名朗讀1~3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學看小黑板思考問題。

提問討論:

⑴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學生回答:射箭經驗特別豐富,技術特別好的人。這樣開頭使我想知道更羸是怎樣一個射箭能手。

⑵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獵看見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見的?學生回答:“看見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是更羸指給魏王看的。

⑶更羸與魏王的對話,使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知道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雁就會掉下來。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聽錯了。

教師過渡語:更羸說的話能實現嗎?請看下文。

2、指名朗讀4~6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學思考以下問題。

提問討論:

⑴更羸是怎樣使那只大雁掉下來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樣掉下來的?畫出關鍵詞。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更羸: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嘣 大雁:直往上飛 拍翅膀 掉

⑵大雁掉下后,魏王的表情怎樣?“啊”這個詞帶有什么感情?學生回答:大吃一驚,有贊嘆之情,有驚奇之情,還有莫名其妙之情。

教師過渡語:

你看到這種情景感到奇怪嗎?請看下文,仔細分析就會明白。

3、默讀第三部分7~9自然段:

思考后討論以下問題:

⑴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使那只大雁掉下來?從文中對話中找畫后讀。學生畫后讀:“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

⑵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

①提問:這一自然段共幾句話,哪些講的是看到的聽到的?哪些講的是他分析的?學生回答:共四句。第一句話講的是看到的、聽到的。后三句講的是他分析的。

②他是怎樣一步步分析的?你覺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嗎?正確嗎?教師導讀并板書:

飛得慢──因為受過箭傷,傷口沒愈合,還在作痛。

叫得慘──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學生回答:分析有道理。因為前面的事實證明了“拍了兩下翅膀”說明大雁在使勁?!爸钡粝聛怼闭f明大雁一點也不能飛了,這與更羸說的傷口又裂開了掉下來是一致的,他的分析是正確的。

⑶找三位同學分別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同學共同體會文章是怎樣將這段話寫清楚的。

4、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悟出道理,理解“驚弓之鳥”這個成語。

從課文前后聯(lián)系中我們發(fā)現,更羸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根據的、正確的。那么你認為他是射箭能手嗎?你是只佩服他不用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來嗎?(學生回答:不是)那是什么?學生回答:我佩服他會觀察,同時會分析。

教師總結:

對,我們平時就要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分析的習慣,同時隨著知識的增多,更要學會善于觀察、善于分析。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結論趨于正確。今天,我們學習了“驚弓之鳥”請你們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

學生回答:被弓箭嚇怕的鳥,比喻有的人受過驚嚇,遇到一點情況就害怕得了不得。

三、根據板書情況進行復述練習

要求:復述表情要自然,不要背書??捎棉D述方法,講給別人聽。

四、作業(yè)

將成語講給父母聽,評價反饋。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6

【教材簡解】

?打電話》這篇課文是一段惹人發(fā)笑、發(fā)人深省的相聲。它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年輕人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卻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費了別人不少時間。相聲采用夸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廢話連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教學重點】

理解主要內容,學說相聲,了解相聲的語言特點。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大意,學說相聲。

2、抓住典型語句,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

3.認識到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說廢話的重要意義。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幻燈片出示下列兩組成語,讓學生朗讀。

啰里啰唆 廢話連篇 拐彎抹角 婆婆媽媽 寡淡無味

簡明扼要 斟字酌句 直截了當 言簡意賅 風趣幽默

師:讀了這兩組成語,你有什么發(fā)現?如果有人和你談話,你喜歡怎樣的表達?為什么?

2.師:看來,說話得講究藝術。透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好幾個有趣的人物。楊氏之子的風趣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辯,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新課文--《打電話》,再次感受語言的獨特魅力。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檢查預習,了解相聲

1.師:讀過課文了嗎?文章里出現了幾個不太常見的詞語,你會讀嗎?

嗞嗞 呃 耗子 啰唆 嘚兒啷 甭

師:“嗞嗞”是象聲詞,“呃”是語氣詞,“耗子”是什么意思?

師:“甭”這個字最有意思,是個會意字。看到它。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嗎?

2.師:老師也讀了這篇課文,覺得它有點怪,跟我們以前的課文不一樣!不知道你發(fā)現了沒有?

生:都是人物對話!文章的內容是一段相聲。

3.師:聽過相聲嗎?聽過誰說的相聲?對于相聲這一種有趣的表演藝術,你有哪些了解呢?

師:相聲是說唱藝術之一,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國各地。相聲是語言的藝術,更是幽默的藝術,運用說、學、逗、唱的技巧,逗觀眾開心,留給人們思考。從形式上看,相聲可分為三種:一個人說的叫單口相聲,倆人的叫對口相聲,三人以及三人以上的叫群口相聲。《打電話》就是一段對口相聲。

4.師:這樣的課文,老師以前從沒上過,真有點犯難。請同學們給老師出點主意,我們該怎樣學習這篇課文?

生熟讀課文,練習說相聲。

師:要說好相聲,得熟悉劇本,知道這段相聲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相聲里有幾個人?各自有什么特點?說話的時候是什么語氣?什么表情?這樣才能表演得到位。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段相聲的大意。

三、瀏覽課文,概括大意

1.師: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究竟寫了什么內容?

2.師:這段相聲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青年人打電話約他的未婚妻看戲,半分鐘就可以講明白的事,他卻用了兩個多小時。

師板書:半分鐘 ?2個多小時。

?設計意圖:文章的內容比較簡單,采用瀏覽的方式大大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教師的板書簡潔卻并不簡單,可以誘發(fā)學生的思考?!?/p>

四、批注重點,體會幽默

1.師:這青年人究竟怎么打電話的?他說話有什么特點?老師從課文中找到了兩處,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幻燈片出示: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2)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師:再來看看,老師是怎么做批注的?對于第一句話,老師認為他是在兜圈子,直接告訴人家自己是誰不就可以了嗎?何必讓別人去猜第二句,老師在后面寫上了四個字--“畫蛇添足”,誰不知道未婚妻是女的呀!

2.師:請大家細讀課文,把你印象最深、最有意思的話畫下來,學著老師的樣子,在后面做上簡要的批注。

3.師:剛才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許多同學都找到了非常有意思的句子,并寫上了自己的體會。誰來把比的閱讀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

預設如下,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做相應調整。

①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重復別人的話)

②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啰里啰唆)

③甲:不著了,我告訴你,歌劇,《劉三姐》,沒看過吧?看看吧,好極了。腔美著呢,其中有一段我可喜歡了,就那段,小王,你現在不是沒事嘛,你拿著電話,你注意,我給你學一學。你們幾位等一會兒。小王,我現在開始學:唱山歌來……(婆婆媽媽)

④甲:沒聽見?還沒吃飯呀?我給你準備吧。我買十二塊餅干,我吃四塊,給你留八塊。(沒話找話)

⑤甲:長安大劇院,從你家出來,坐六路公共汽車,往前坐三站,車上有座你就坐著,人多你就站著。(廢話連篇)

4.師:你覺得這個打電話的年輕人怎樣?你平時這樣打過電話嗎?

生:這個人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啰里啰唆、廢話連篇。

師:他是在自己家煲電話粥嗎?如果你是急著要打電話的人,你會怎么想?怎么說?

五、學說相聲,感受樂趣

1.師:相聲是用來表演的!如果我們像平時朗讀課文那樣讀出來,就沒有什么味道了。下面,老師找兩位同學,來表演其中一小段。

師:他們倆說得怎么樣?優(yōu)點是什么?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2.師:下面,我們來聽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表演的相聲選段。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人家為什么能表演得那么有意思?播放原相聲選段。

3.師:剛才,我們聽了大師的相聲,你們從中學到了什么?我們應該怎么說相聲?

師:(待學生發(fā)言后進行概括)說相聲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①吐字清晰,讓觀眾聽明白;

②輕松自然,適當添加“嗯”“噢”“啊”等語氣詞;

③適當使用兒化音,使之口語化,京味化;

④語氣要夸張幽默,要有感染力。

4.師:下面,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同學們聽聽老師說得怎么樣?

幻燈片出示下面兩個句子,教師表演: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兒)嗎?學習嗎?(噢)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甲:嗯,京戲?不--對。嗯,評戲?不--對。越???哎!

5.師:明白了怎么說相聲,相信大家能說得更好了。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同桌之間相互配合,說一段相聲。待會兒,老師將選擇表現優(yōu)秀的同學表演給大家聽。

6.優(yōu)秀學生展示,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六、總結特點,拓展延伸

1.師:本節(jié)課文,我們認識了一門新的語言藝術--相聲,并學習表演了一段相聲。讓我們想一想:相聲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生:要通俗,語言要口語化,讓大家聽得懂。

生:要高雅,要有教育意義,能留給人思考。

生:要幽默,聽之讓人發(fā)笑,思之回味無窮。

2.師:有名的相聲藝術家很多,經典的相聲劇也不少。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趣的相聲說一說,還可以自己嘗試著寫相聲劇本。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7

教材分析:

這首詞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詩人、畫家張志和。詞中描繪了一片畫意詩情。色彩明麗,畫面清新,加上斜風細雨,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yōu)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學生分析:

學生初次接觸詞,對詞的特點不熟悉,這首詞內容淺顯,指導學生先自學,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體會詩中意境。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詞,有感情朗讀、背誦《漁歌子》。

2.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詞中有畫,詞中有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感情,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資料卡、彩筆。

教學過程:

一、班級詩詞大會

1.詩詞比賽:老師說前一句,學生答后一句。

2.圖中有詩:根據圖片回答詩句。

二、初步感知

1.出示《漁歌子》和《江雪》。學生根據課本注音讀一讀,找找它們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引出詞的特點。

2.介紹詞和作者: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詞,又叫長短句,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詞可以歌唱,每一首詞根據格律,都有一個曲調名,成為詞牌。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詞調是寫詞時所依據的樂譜,有的詞牌就是詞的題目,比如今天我們學習的《漁歌子》。

張志和:唐代詩人、畫家,今流傳《漁歌子》五首。

3.自學

(1)根據注音自讀兩遍,讀準字音。

(2)同桌檢查讀。

(3)齊讀,欣賞配樂朗讀,學生再讀。

(4)學習生字生詞。借助圖片認識白鷺、鱖魚、箬笠、蓑衣。

(5)對照詩詞后的注釋,想一想詩詞中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小組合作學習,不懂的可以討論可以問老師。

(6)全班交流詩詞大意。

(7)詞講究韻律,讓我們一起雙手擊掌,打出節(jié)拍,隨節(jié)拍讀。

三、品味詞中畫,畫中情

1.思考,詞中介紹了幾種景物?你能看出是什么季節(jié)的嗎?

2.在作者的描述中,不僅有景還有人,不僅有色彩還有聲音,不僅有動態(tài)描寫還有靜態(tài)描寫,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或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一寫或畫一畫。

3.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體會出詞中有畫。

4.作者寫的這些景物給你的印象怎么樣?這色彩明麗的“畫”在表達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哪位同學能把作者這種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出來呢?

5.面對垂釣者,你有什么想問的嗎?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指名學生回答。

我們只有了解作者是在怎么樣的心境中寫下的這首詞,才會對詩詞所折射出的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閱讀資料,思考,指名學生說一說“不須歸”還有什么含義。

6.作者的大哥張松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1)師生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2)志和啊,你為何不歸?指學生回答。

(3)讓我們一起讀出張志和的心聲吧。

四、有感情朗讀、吟唱。

1.郁郁蔥蔥的西塞山附近,桃花盛開,白鷺飛翔,碧波粼粼,鱖魚跳躍,好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xiāng)風光,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同學們,讓我們伴隨優(yōu)美的音樂,把作者悠閑愉悅的心情讀出來吧!

2.一首優(yōu)美的詞也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這首傳唱千年的詞也改編成了一首歌,我們一起唱起來吧!

五、把這首詞畫成一幅畫,積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

板書設計:

漁歌子

唐張志和

景美麗如畫

不須歸

人悠閑自在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2.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學習重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學習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fā)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fā)明發(fā)現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fā)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fā)現了有關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fā)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注意“澄”字的發(fā)音。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fā)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復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fā)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F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4.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fā)現,是怎樣發(fā)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fā)現流程圖。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fā)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fā)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fā)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fā)現”。

四、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fā)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fā)現和發(fā)現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