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制定教案的同時,教師自身一定都有所進步,教案在擬訂的過程中,你們務必要考慮聯(lián)系實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高三語文復習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篇1
一、教學設計
1、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三單元
第8課《咬文嚼字》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文章內(nèi)容,掌握文章寫作思路。
(2)過程與方法:布置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理解文中所選的詩詞及故事背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過程中“咬文嚼字”的習慣。
3、教學重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4、教學難點:理解并正確評價作者的觀點,學會在平常的學習中“咬文嚼字”。
5、設計思路:這篇文章是朱光潛先生的一篇隨筆,同時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議論文。他告訴人們無論閱讀或?qū)懽?,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勵,追求藝術的完美。在教學過程中,應一方面抓住議論文的特點,了解作者觀點,理清論證思路;一方面引導學生培養(yǎng)咬文嚼字的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因此,教學設計在分析論證思路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質(zhì)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將這種思維習慣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
6、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誦讀法,點撥法
7、教具準備:ppt課件(另附)
8、課時安排:一課時
二、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ppt課件演示:p.1課題]
2009年9月4日,溫__總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調(diào)研時說“廣大師生應該做到:不計名利,成功不必在我;甘為人梯,奮斗當以身為先。自強不息,成功必定在我;奮發(fā)有為,報國當以身為先?!蔽蚁脒@是對我們的希望也是要求。大家一起朗讀一下這段話。
[ppt課件演示:p.2]
做學問也好,生活也罷,我們都需要有不計名利,自強不息的精神,今天我們學習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擁有這樣精神的人。
(二)認識作者
[ppt課件演示:p.3]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F(xiàn)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F(xiàn)代美學的開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西方美學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p>
明確:1、朱光潛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驕傲,引導學生要關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溫總理講話中所提到的不計名利,自強不息的寫照,而他的這篇隨筆正是被這樣的精神觸發(fā),思考完成的。
(三)粗讀課文,把握論點
請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ppt課件演示:p.4]
明確: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摳字眼而不領會精神實質(zhì))。
2、看起來“咬文嚼字”有些貶義,那么朱光潛為什么會用它來作為自己的觀點,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請同學在課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樣闡述自己的觀點的?
(學生思考討論,總結(jié)歸納)
明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diào)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學,無論閱讀或?qū)懽?,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p>
(四)再讀課文,深入分析
1、為了讓大家接受這個觀點,作者選了哪些例子來證明呢?
[ppt課件演示:p.5]
明確:①郭沫若改字②王若虛改句
③賈島“推敲”④蘇軾《惠》詩
⑤“套板反應”
2、文章最后一段中說“以上只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認為作者是隨便舉的例子么?
(學生思考并討論)
明確:這些例子不僅不是隨便舉的,而且是用心選擇的。從選材的內(nèi)容來看,一方面是關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關聯(lián)想意義;從修改的效果來看,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3、具體分析有關文字修改的例子:
①郭沫若改字
(通過指導學生誦讀修改前后的句子來體會“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確:同樣是一種改法,卻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效果,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應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點來修改。
[ppt課件演示:p.6]
補充示例:唐代詩人宋之問《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敝小扒印蹦芊裉鎿Q成“切”呢?
很顯然,不可以?!扒印备鼙磉_作者逃亡時的膽怯心情,既急切的咬
想知道家人的情況,又擔心自己給家人帶來災禍,“怯”可以非常準確的表現(xiàn)當時那種矛盾的心情。
總結(jié):寫文章時要求用詞準確,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著。
[ppt課件演示:p.7]
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唐·盧延讓)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
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么,真正能夠表現(xiàn)它的句子只有一個,真正適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一個動詞和形容詞。其他類似的卻很多。而你必須把這的句子、的動詞、的形容詞找出來。(法·福樓拜)
②王若虛該句
(指導學生朗讀修改前后的句子,體會修改的效果)
明確:改過之后確實更簡潔了,但卻缺少了意味。
[ppt課件演示:p.8]
補充示例:宋人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第一段原來是“環(huán)滁四面皆山,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諸山,林壑尤美。”最后修改為“環(huán)滁皆山也?!?/p>
這是修改的更簡潔的成功的示例。
總結(jié):文句是否簡潔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樣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說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調(diào)整思想和情感。
③賈島“推敲”
[ppt課件演示:p.9]
(這個故事已經(jīng)耳熟能詳,重點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同時引導學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詩句,提出看法。)
⑴請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釋。
⑵你認為應該用“推”還是“敲”呢,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可自由討論,只要解釋合理就應給予鼓勵)
總結(jié):無論用那個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實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現(xiàn)的意境不同,每個字所蘊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結(jié):以上三個例子有成功,有失敗,他們的評判標準都是一樣的,即這個詞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體分析有關聯(lián)想意義的例子:
①蘇軾《惠》詩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利用聯(lián)想意義的妙處。)
補充注釋:小龍團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給皇帝的茶。一兩茶相當于0.1兩黃金。蘇軾在任常州刺史時得到朋友贈送的小龍團,異常興奮,來到無錫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龍團是茶團,北宋蔡襄創(chuàng)制的一種名茶,形狀似餅,這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天上小團月”是由“小龍團”茶聯(lián)想起來的,因為他們的形狀都是圓形的。
②“套板反應”
(指導學生理解“套板反應”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觀點。)
⑴根據(jù)文意,用自己的話概括“套板反應”。
⑵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明確:反對?!疤装宸磻北畴x了創(chuàng)新,引不起新鮮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運動中韓愈等人提出寫文章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辭”,“詞必己出”,這體現(xiàn)的就是創(chuàng)新,反對掉書袋。
總結(jié):這一正一反兩個例子都充分說明了咬文嚼字還應有創(chuàng)新意識。合理的運用聯(lián)想意義。
[ppt課件演示:p.10]
補充示例:唐代大詩人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注:李龜年為唐代的音樂家,受唐玄宗賞識,后流落江南。
思考:其中“江南”兩字你能有多少聯(lián)想呢?
明確:⑴點明與李龜年相逢的時令暮春;⑵暗指李龜年不幸的身世;
⑶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⑷暗指唐王朝衰落時期。
5、小結(jié):通過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作者指出無論是文字修改,還是使用聯(lián)想意義,我們都要尋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煉和吻合,這樣才會達到藝術的完美。
(五)引申探究,比較閱讀
研討與練習中列舉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種閱讀的方法,讀書“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面對朱光潛和馬南邨的不同見解,請結(jié)合自己的讀書習慣談談你的看法。
(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老師可加以指導和鼓勵。)
(六)應用拓展,活學活用
課前老師要求學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讀書時“咀嚼”出的好句子,選擇了其中的一部分,請學生自己賞析。
[ppt課件演示:p.11—p.15]
(由選出語段的同學先發(fā)表觀點,再由其他學生補充。)
[ppt課件演示:p.16]
總結(jié):很好的思想內(nèi)容,像一盞畫得很美的紗燈,表達思想的文字就像燈里的燭光。若是里面的燭光很亮,這盞燈上的美麗圖畫就會映射得纖毫畢現(xiàn);若是燭光昏暗,無論是多美的紗燈,也會減色。(冰心《漫談語文的教學與學習》)
(七)作業(yè)設計
片段訓練:請寫一個片段來賞析你所喜歡的語段,可從內(nèi)容和形式兩方面分析。要求:重點突出,語句通順,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字數(shù)不少于400字。
(八)板書設計
郭沫若改字——不同情感
文字修改王若虛改句——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賈島“推敲”——不同意境
蘇軾《惠》詩——正面
聯(lián)想意義
“套板反應”——反面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篇2
教學目標
一、了解詩歌語言的特質(zhì)。
二、學習分析與綜合的方法。
課文圍繞“木葉”舉出古典詩歌中的大量實例,通過精到的比較、分析,闡發(fā)了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質(zhì)。教學中可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把握作者的基本觀點,學習比較的方法,認真體味“木”、“樹”等詞語不同的意味和藝術效果,從而對詩語的特點和鑒賞詩語的方法獲得實感。
教學步驟
一、說“木葉”
木與樹相同又不同的地方,進一步強調(diào)了濤歌語言中的暗示性問題。我國是詩的國度,從勞動中產(chǎn)生了詩歌,經(jīng)過了不算長的時間,到唐代就已達到頂峰,縱觀古代詩歌,有許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感__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xiàn)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葉”有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氣息。作者由詩人們鐘愛的“木葉”人手,解析了樹、樹葉、木葉之間細微的差異,重點分析了木與樹相同又不同的地方,進一步強調(diào)了詩歌語言中的暗示性問題。
但也有的時候,詩人把它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里,使之表現(xiàn)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愛桃花,寫過一首詠桃濤:“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cè),獨秀隱遙芳?!倍鸥s說“輕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貶得一錢不值。
作者林庚是的學者、詩人,本文中,他對“木”在形象上的藝術特征作丁極為精細的辨析,應該說對我們怎樣體察詩歌藝術中的精微之處頗有啟發(fā)。
三、給下列詞語注音
a.裊裊()桔頌()灼灼()皋()
b.征戌()瘐()纏綿()褒()
c.翩()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遠()桅桿()
二、研讀課文,討論問題。
1.古典詩歌中“樹”與“木”的藝術特征、意思情味、適用場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葉
特樹枝葉的綠色,樹干褐綠色
木質(zhì)的樹干,落葉的因素
征木__、干燥的質(zhì)感
意樹:飽滿
味木:疏朗
場樹滿樹葉子吹動,濃陰密密層層
合木秋風葉落
2.以“木”引起落葉的聯(lián)想為例,說明詩歌語言的特質(zhì)及其對詩人創(chuàng)作的意義。重點研究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指詞語的形象色彩和聯(lián)想的意義)問題。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從字面上講,“木”就是“樹”,:者是同一概念,但兩個詞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聯(lián)想不同?!澳尽本哂兄澳绢^”、“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說木質(zhì)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樹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質(zhì)的葉子?!叭~”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練習:
一、指出下列詩句的作者與出處:
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作者出處
2.洞庭始波,木葉微脫。作者出處
3.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出處
4,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作者出處
5.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作者出處
二、請補足下列詩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層嶺,。(吳均《谷柳惲》)
2.,海水揚其波。(曹植《野田黃雀行》
3.柔條紛冉冉,。(曹植《美女篇》)
4.日暮風吹,。(吳均《青溪小姑歌》)
5.,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三、鑒賞下面一首古詩:
詠蟬①駱賓王
西陸②蟬聲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鬢④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①注:這首詩作于高宗儀風三年(678年)。當時駱賓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后,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
②西陸:指秋天。③南冠:指囚徒。④玄鬢:指蟬。
試從思想內(nèi)容、表達技巧方面鑒賞這首詩。
答案:
一、1.屈原《九歌》2.謝莊《月賦》3.陸厥《臨江王節(jié)士歌》
4.王褒《渡河北》5.蕭綱《折楊柳》
二、1.寒風掃高木2.高樹多悲風
3.落葉何翩翩4.葉落依枝5.無邊落木蕭蕭下
三、這是一首詠物言志詩,濤人借對蟬的吟詠,抒發(fā)了自己雖有高潔的品性,但不為時人所了解,相反還被誣陷入獄,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的思想感情。
唐詩中的“柳”
柳,姿態(tài)婀娜,搖曳多姿,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常用來作為抒情言志的對象。唐詩中的詠柳佳作更是不可勝數(shù)。其中當數(shù)賀知章的《詠柳》詩最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歌一反前人以楊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條的寫法,而使楊柳化身為美人“碧玉”而出現(xiàn),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畫出楊柳那曼長披拂的枝條、嫩綠的新葉在春風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態(tài)。
在唐朝詩人中,對柳最有感情的當數(shù)李尚隱了。在他的詩集中,以“柳”為題的多至十幾首?!顿浟吩娒枥L春柳風姿: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掩映”“參差”寫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風流”“婀娜”寫柳的體態(tài)輕盈,花飛似“雪”則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
而《柳》是寫秋日之柳: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寫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詠柳,詩人卻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寫春柳,突出其對春柳繁華的欣喜之情、愛惜之情;寫秋柳,則表現(xiàn)詩人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嘆之情。
詠柳,在唐詩中常被用以賦別。羅隱的《柳》就是運用比興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寫暮春晴日長安城外、灞水岸邊送別情景的: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在賦別詩中,詩人一般以折柳相贈惜別。如戴叔倫的《堤上柳》: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
施肩吾的《折楊柳》:
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
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
而雍裕之的《江邊柳》則別出新意: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
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詩中女主人公不僅沒有折柳贈別,倒希望柳絲綿綿不斷,以便把情人的船兒系住,永不分離。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樓西老柳》用簡括的筆觸勾勒了一幅“臨風立馬圖”,又是詩人的自畫像: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支柳,長慶二年春。
而唐彥謙的《垂柳》詩又別有寓意: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
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這首詩不僅寫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別具柔情,而且聯(lián)想到楚靈王“愛細腰,宮女多餓死”的故事,托物寄興,諷刺矛頭直指皇帝及其為首的封建官僚集團,于柔情中見犀利,于含蓄中露鋒芒,堪稱“詠柳”詩一絕。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探究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培養(yǎng)“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分析評價文章的觀點。
教學方法:
1、探究學習法。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通過探究學習,形成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2、討論交流法,具體采用誦讀、改寫、比較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討論交流,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深入發(fā)掘教材文本內(nèi)容,以課文為例子,探究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從內(nèi)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設計背景:
朱光潛先生的《咬文嚼字》進入中學教材已多年,筆者已執(zhí)教多次,各具特色的教研課、公開課也聽過不只一節(jié),筆者和其他老師一樣曾經(jīng)追求課堂活躍,古今中外有關咬文嚼字的事例一個接一個,老師示范性地先引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然后要求學生操刀上陣來“咬文嚼字”,例如:
(1)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2)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3)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4)原文:昨夜數(shù)枝開改文:昨夜一枝??
老師教學設計的目的是在諸多實例分析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語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換了文字就同時更換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注意追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這樣的課堂,拓展延伸確確實實做得非常好,但是這樣浮光掠影,熱熱鬧鬧的課堂教學能否達到教學目的?我們發(fā)現(xiàn),近年來,語文教學出現(xiàn)了摒棄教材文本資源的發(fā)掘,大搞熱鬧的教學活動的現(xiàn)象,致使語文教學內(nèi)容空泛化,造成語文教學內(nèi)容有效性的喪失。
筆者認為,教學內(nèi)容的確立必須立足于教教材,發(fā)掘教材文本內(nèi)容就是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不能拋開教材文本而“在碗外找飯吃”,我們應強調(diào)文本的細讀特色,就《咬文嚼字》一文來說,應以課文為例子,從課文內(nèi)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明確了本文除結(jié)語之外,大體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舉了三個例子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第二部分,講文字聯(lián)想意義的使用,有正負兩面。正面是善用聯(lián)想意義,可使意蘊豐富,有美妙的藝術效果;負面,是“套板反應”,一派套語濫調(diào),全無新奇的意味。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郭老改字、李廣射虎、賈島吟詩三個事例,來一番“咬文嚼字”。
二、合作探究:
(一)“你是”和“你這”,哪句表現(xiàn)力更強?
1、簡介劇本《屈原》嬋娟罵宋玉的相關情節(jié):
屈原被陷害關押,作為其__的宋玉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興,因為這樣一來,楚國上下之文章就數(shù)他宋玉第一。為此,嬋娟極為氣憤地罵宋玉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2、反復誦讀比較下列兩個句子,看看哪句表現(xiàn)力更強些?為什么?
a.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b.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3、想一想:你最憤怒的時候是如何罵人的?
你這__婦!
你這流氓!
你這魔鬼!
你這畜生!
你這挨千刀的!
4、明確:
不同句式表達不同意味?!澳氵@什么!”“倒不僅是‘堅決的判斷’,而是帶有極端憎惡的驚嘆語,表現(xiàn)著強烈的情感?!闶鞘裁础阒皇遣粠楦械呐袛?,縱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見出?!?/p>
(二)你支持誰,王若虛還是朱光潛?
1、補充《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前后文字: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2、參照《史記》原文細讀王若虛《史記辨惑》中的觀點、改法以及朱光潛先生的評論,對此你支持誰?你對改前與改后文字還有什么見解嗎?
3、明確:
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
(三)“推”和“敲”,到底哪個好?
1、補充:《題李凝幽居》(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2、閱讀課文:朱光潛先生認為“推”和“敲”,到底哪個好?其觀點是否成立?
朗讀課文:
“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番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里有人應門。他仿佛是乘月夜訪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如果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一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似乎沒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diào)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頻添了攪擾。
明確:不同字眼表達不同意境。
3、聯(lián)系全詩分析,你認為“推”和“敲”到底哪個好?
這里應作具體的分析,如果“僧”為李凝,則“推”比“敲”好,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自掩自推,無須敲門。如若“僧”為賈島或他人,則“敲”比“推”好。因此關鍵是“誰”敲月下門。
比較普遍的看法是這首詩只是抒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未遇的尋常小事,《唐詩鑒賞辭典》也持此說,并沒有找到資料表明詩的題目是后人所加,所以題目和除“僧敲月下門”之外的詩的內(nèi)容都是“僧”拜訪友人的詩意最基本的文本根據(jù),這樣“僧”為賈島之說是說得通的。從詩的尾聯(lián)“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來看,敲門者也應是賈島,而不是李凝。
北大教授吳小如先生對這問題的理解頗有見地,他認為“必須有人在月下敲門,才會驚動宿鳥;只有當樹上的鳥有了動靜時,詩人才會知道樹上有鳥在歇宿。而且在這種幽寂環(huán)境中傳來幾下敲門的剝啄聲,才更使人感到格外幽寂。這同梁人王籍的名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是同一道理,同一意境。如果一個人走來推門徑入,連一點聲音都沒有,不僅宿鳥無法被人發(fā)覺,就連全詩也仿佛有聲電影失去配音一般,顯得毫無機趣了?,F(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能感受到這“敲”的剝啄比“推”的沉寂更能顯示幽居環(huán)境的寧靜、優(yōu)美和諧,而且這也與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的審美取向不謀而合。
附板書設計:
不同句式表達不同意味。
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
不同字眼表達不同意境。
(四)趣味改字
1、巧改一字,切合題意
唐代有一個叫齊己的和尚,喜歡和詩人鄭谷酬唱吟詠。一次,他寫了一首題為《早梅》的詩,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他拿著這首詩請教鄭谷。鄭谷看后,認為“數(shù)枝”的“數(shù)”用得不太好,因為既然已經(jīng)是數(shù)枝了,就不算是“早”了,不如改為“一枝”,更能切合詩題“早梅”的意思。齊己聽了點頭稱是。
2、巧改一字,切合意境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蘇東坡當即道:前者加“搖”,后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索后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毙∶梦⑿Φ溃骸昂檬呛昧?,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念了起來:“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碧K黃二人不禁撫掌稱妙。試想,如果是“八月秋高風怒號”,細柳梅花則不堪一擊,只能是敗柳殘花,而“扶”和“失”字,不僅抓住了景物特征,把輕風寫得溫柔多情,把月色寫得輕淡如紗。從根本上說,它創(chuàng)造了一種和諧朦朧的優(yōu)美意境。
(四)作業(yè)設計:
以“‘推’‘敲’再辯”為題寫一篇小議論文。
課后反思:
雖然文本內(nèi)容只是我們教學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們要通過文本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但是我們不能架空文本,喧賓奪主。設計這堂課的目的是試圖通過誦讀、改寫、比較多種方法,通過對三個事例的反復推敲,達到以少勝多的效果,明確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做到緊扣文本,適度拓展。
一堂課下來,誦讀、改寫、比較,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興致勃勃,積極參與,對文中三個例子有了較深的理解。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篇4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歷史資料提煉觀點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排偶句的運用。
3、認識賈誼對秦代__的批判──“仁義不施”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是一篇史論,而大半篇幅用于敘述秦王朝興亡的歷史過程,實際上是以史實作論據(jù),論證秦的迅速滅亡是由于“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因此,教學重點應是最后一段。
史論敘史不同于史傳,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主觀色彩;本文又是用駢體寫的,這種色彩就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要講清這一點就很難。此外,還要考慮到本文的背誦量較大,要使學生既能背得順暢,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
2、教學方法:
課文練習只要求背誦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學生負擔的考慮,但從教學的需要來看,背誦全文是大有好處的。為此,擬采用誦讀教法。
背誦應有嚴格要求,但個別地方可以放寬。如第2段列出九國的順序是“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而第5段則是,“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據(jù)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東六大國置前,三小國置后,至于六大國中孰前孰后并無一定的準則。背誦時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順序不可。其次,第2段還列出20個人名,是舉例性的,不過是作此隨手拈出(例如樂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類),背誦時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順序??傊?,要從總體著眼,只要不違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計較個別字眼,當然,關鍵的字眼決不容許出現(xiàn)錯誤,這是背誦長文(千字以上)的原則。
3、課時安排:
本文擬用3課時誦讀。
第一課時:簡介作者及《過秦論》寫作意圖,分析全文布局,誦讀第1、2兩段。
第二課時:誦讀第3、4段。
第三課時:誦讀第5段。
?預習安排】
1、朗讀課文2~3遍,要求字音準確:
補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合從(zòng)翟景(zhái)將數(shù)百之眾(jiàng)鏃(zú)笞(chī)膏腴(yú)萬乘勢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問題:
⑴本文是一篇史論,為什么大半篇幅是敘事?作者這樣敘事有什么目的?
⑵文章將秦統(tǒng)一全國的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為什么這樣劃分?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過秦論》寫作意圖
賈誼的《過秦論》共有上、中、下三篇。我們學的是上篇,文中概括敘述了秦王朝的興亡過程,揭露了秦始皇的__,最后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它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這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了中篇,作者對這個觀點作了分析,并進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顧“天下之嗷嗷”,繼續(xù)實行__,“重之以無道”,然后從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則:“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這是作者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責秦王朝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君主──子嬰的過失。
?過秦論》鮮明地表現(xiàn)了賈誼的政治立場。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人。18歲時以能讀詩書、善屬文,為郡人所稱譽,廷尉吳公薦于漢文帝,被任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后為梁懷王太傅。32歲時郁郁而死。
賈誼生活在西漢初期,由于此前經(jīng)過500多年的戰(zhàn)爭破壞,社會經(jīng)濟凋敝,人口減少,所以他極力主張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評時政。《過秦論》就是為宣傳這種主張寫的。論“古”是為了說“今”,這是讀本文時首先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
1、先按表達方式將全文分為兩部分:
⑴記敘部分:寫秦王朝的興亡過程(前四段)。
⑵議論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記敘部分的層次,可分兩大層。
⑴興起的過程(前三段)。
⑵滅亡的過程(第四段)。
三、誦讀第1段
在誦讀練習中以提問方式明確本段的內(nèi)容要點:
1、秦的地理優(yōu)勢;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統(tǒng)一天下;
3、基本國策(耕戰(zhàn)、連衡)及成果。
史實補充:
1、“外連衡而斗諸侯”──這是跟上文“內(nèi)立法度……修守戰(zhàn)之具”相對應而言,其實這是后來的政策。有些“教參”上甚至把它跟連衡政策的創(chuàng)立人張儀聯(lián)在一起,這是不正確的,張儀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見,史論敘史不同于史傳,重在“會意”。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記·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薄皷|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這是秦以“詐力”奪取諸侯土地的一個突出的例子。按:這是秦取河西地的開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獻河西地少梁(今陜西韓城南)。
三、誦讀第2段
提問:本段敘述了哪幾位秦國國君時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國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莊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間長達90年,作者是怎樣敘述這90年間的歷史的?
討論后,歸納如下:
1、將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間的事情集中到一點上來寫:秦的領土日益擴大引起諸侯恐懼,以諸侯反襯秦。孝文、莊襄二朝則一筆帶過。這是從總體上看。
2、寫秦擴大領土,按南、西、東、北四個方位說,顯出其軍事力量無比強大;寫諸侯,按“合從締交”“約從離衡”“從散約解”的順序說,并極力渲染其聲勢,以反襯秦人困諸侯之易(“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這是從局部來說的。
3、統(tǒng)觀此段敘史,近乎藝術概括方式,本質(zhì)是真實的,但客觀的歷史過程并非如此。
史實補充:“合從締交,相與為一”──蘇秦說六國從親,約在前334~前332年之間,其時蘇秦任從約長,并佩六國相印?!扒乇桓腋Q函谷關十五年”。這是第一次合從。前318年,蘇秦再次約從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為從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年表》中作“五國”)。這是第二次合從。此外,前298年,魏、齊、韓三國曾聯(lián)合攻齊。還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于河外,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內(nèi)了。從上述史實可以看出,所謂“九國之師”只是一種籠統(tǒng)的說法,這也說明史論敘史跟史傳的不同。
背誦要求:
1、可以從“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直接過渡到“嘗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國之士……制其兵”這一段可略讀。
四、留作業(yè)
背誦第1、2段;準備誦讀第3、4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背誦第1、2段。
用提問過渡:本文題目是“過秦”,這兩段說到秦的過錯沒有?(沒有,雖然也表現(xiàn)了秦的“詐力”政策,但在斗爭中使用“詐力”是每一方都會有的,只是看誰用得更好。)既然如此,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呢?(為下文作鋪墊,以統(tǒng)一過程中的強大跟后來的迅速滅亡做對比。)所以,下段就先說秦的過錯。
二、誦讀第3段
1、先默讀一遍,說說秦始皇的過錯是什么。
2、找出寫過錯的那一層(“于是廢先王之道……陳利兵而誰何”)試用幾個字來概括秦始皇的對內(nèi)政策。(愚民、弱民、以民為敵。)
3、劃分全段層次并答問:
⑴首句寫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只有一個意思,卻連用四句來表達,為什么?
這是中國空前的統(tǒng)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鋪排;極言秦王朝的無比強大。
⑵次寫擴大版圖,有什么作用?
仍是極言秦王朝的強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一句,是用來烘托秦始皇的威勢,可算是虛寫。如要實解就會出現(xiàn)矛盾,前218年,張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誤中副車。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篇5
教學目標:
Ⅰ學習理解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特質(zhì)。
Ⅱ根據(jù)詩歌語言的特質(zhì),進行遷移,領略詩歌的精妙之處,給同學如何鑒賞詩歌提供實感。
?說“木葉”》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導入:
唐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詩中有兩句傳誦千古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蓖瑢W們知道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嗎?(學生明確“落木”即“落葉”之意后)那杜甫為什么不用樹葉、落葉,不說“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呢?“木”與“葉”有何區(qū)別呢?
文學作品中,一個字精妙與否,足以決定作品是流光溢彩,還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們的古典詩詞,用簡短的幾個字,造就的卻是豐富的情感與博大的意境。讀后滿口余香,卻是妙處難與君說。這跟詩歌的語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們就通過《說“木葉”》一文,對中國古典詩詞語言特質(zhì)作一番探幽。(板書課題)
??分析文章,引出詩歌語言特質(zhì):
⒈問大家一個簡單的問題:請看窗外,那綠色的,我們稱它為什么?(學生興趣頓起,紛紛回答“樹”)
同學說那是樹,我說那是木,可以嗎?
用生物學的概念來說,兩者沒有區(qū)別。樹木樹木,樹就是木。
⒉既然生物上的樹與木無大區(qū)別,為何我們的同學卻稱之為樹,鮮有稱之為木呢?因為在我們的大腦里,樹與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樣的,有同學能說說它們分別是怎樣的形象嗎?
樹:枝繁葉茂,青翠蔥蘢,蓬蓬松松
木:木頭木板,干枯,孤單,筆直,黃褐色
⒊樹與木這樣的差別,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樹:有濃密青翠的葉子一大片的樹給人的感覺是飽滿濃厚
木:落光了葉子一大片的木給人的感覺是空闊蕭條,木讓人聯(lián)想到了落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這個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齊讀這一段)
總結(jié):在文學領域,概念相同的兩個字,它們在形象、色澤、聯(lián)想意義上,可能大有區(qū)別。進入詩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對于這個現(xiàn)象,我們的詩人早就慧眼獨具的發(fā)現(xiàn)了。在表示清秋的句
中,詩人們用“木葉”取代了“樹葉”。接下來我們找找課文中古人用木葉寫清秋的詩句。
接下來我們看看“樹葉”與“木葉”在暗示性意味上有什么不同?林庚先生是怎么向我們介紹的,你能否找到理論依據(jù)呢?(見第5段)
⒌不同暗示性的字詞進入詩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們
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詩,它們分別體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
木: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空闊
樹: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飽滿
木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疏朗微黃
樹葉: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繁潤綠色
總結(jié):不同暗示性的字進入詩歌,往往產(chǎn)生了不同的意境與情感。
⒍正是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樹與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們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葉,詩人為何用“木葉”取代了“樹葉”。“木葉”更能體現(xiàn)秋的性格:空闊,疏朗,微黃,干燥。正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我們的詩人才“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才有了“推敲”的美談。
??遷移
1.經(jīng)過了一定時間的文化沉淀,“木葉”這個詞就往往出現(xiàn)在清秋的氛圍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暗示性。這樣的現(xiàn)象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條,明月等等。我們熟悉的“歲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潔,耐寒,堅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詩人都這樣寫,那就成了鸚鵡學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詩人往往能打破常規(guī)。詩人們把它們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里使之表現(xiàn)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匆韵氯自伱吩姡?師生有感情地朗讀三詩,力求通過語言聲音來表達情感)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卜算字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詠梅
__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注意三首詩詞中的不同意象群,
比較梅的三種不同形象,并說說詩人對自己筆下的梅分別賦予了些怎樣的情感。
討論分析:
其一:強調(diào)了凌寒獨開的一枝獨秀,高貴圣潔(白雪世界,墻角飄來縷縷清香,讓人發(fā)現(xiàn)那正怒放著一簇梅花)
其二:無奈凄涼,孤傲清高(黃昏風雨之中,驛外斷橋邊上,香飄萬里無人
其三:達觀堅定,壯美豪放(在風雨飛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綻放著笑臉)--達觀豪放
以上三首詩雖都是詠梅,但是表達的情感各不相同,情境不同,導致其暗示性也不同.
同.
2.柳的意象: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但是柳樹不單單有送別含義,還有一些暗示性的含義.如:…….(插入課件,給學生作練習)
總結(jié)全文:各位同學,今天我們學習了詩歌的語言特點,然而這對于優(yōu)美的古典詩歌來說,不過是冰山一角,古典詩歌那蒙娜麗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們進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對我們?nèi)绾晤I略詩歌的微妙之處有所啟發(fā)。
不僅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而且生活中也有許多暗示性的東西。比如紅色暗示熱情奔放,興奮,喜慶。
綠色暗示青春,生命。玫瑰暗示愛情......
學生舉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