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推薦5篇

時間:2022-11-13 作者:couple 備課教案

教案其實是教師針對教學任務所提前寫出的書面文體,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寫教案都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推薦5篇,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推薦5篇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文中的“沮喪、懊惱、詛咒、難以置信”等詞語的意思,積累課文中的新詞佳句。

2.默讀課文,能通過人物(教授、作者)的言行神態(tài)、行為變化等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教授對“我”真誠的無私的鼓勵和幫助,懂得對人要多些寬容、多些關愛;同時通過對“我”拉小提琴經歷的了解,懂得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有勇氣、有信心、有毅力。并嘗試以教授為第一人稱創(chuàng)造性的敘述文中故事。

4.運用抓住課題及課文關鍵詞句等從多角度提出問題,并能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嘗試以教授為第一人稱創(chuàng)造性的敘述文中故事。

教學準備:

老師

樂曲:《月光奏鳴曲》,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

學生

1.認真朗讀課文,抄寫下列詞語。

白癡 沮喪 絕妙 懊惱 神圣 躡手躡腳 潛滋暗長

2.形近詞組詞。

鋸( ) 躡( ) 眶( ) 受( )

踞( ) 鑷( ) 框( ) 授( )

3.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沮喪---- 懊惱---- 詛咒----

和諧----洋溢----難以置信----

全力以赴----聲望----安詳----

慈祥----

4.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三方面介紹主要內容:______

5.讀課文找出人物的變化。

“我”演奏變化

家人情感變化

老教授鼓勵言語的變化

像是據(jù)桌腿的聲音

簡直是個白癡

“是我打攪了你了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一)播放《月光奏鳴曲》。同學們,剛才你們聽的這首小提琴曲美嗎?大家聽得多認真、多投入呀!你們,就是這首曲子的——聽眾(板書)

可是,曲子好聽琴難拉。要能演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付出多少艱辛,經歷多少磨難!有一位小提琴的愛好者,剛開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當作是鋸桌腿的聲音,他感到十分沮喪和灰心,但是后來,他成功了,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聽眾。板書:唯一的(理解詞語)

(二)齊讀課題,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么?(“唯一的聽眾”是指誰? “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

說明:學生對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學可能根本不會欣賞,因此用音樂導入學習,讓學生對小提琴曲的優(yōu)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質疑可有多種角度,其中對課題的質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對課文的主旨也有了理解。

二、初讀課文。

(一)那么,你有什么好辦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好好地讀讀課文)。

(二)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能夠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三)現(xiàn)在這兩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

1.“唯一的聽眾”是指誰?(老婦人)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交流:( )的老婦人

2.“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

(請同學在初步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說。)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對于文中這兩位主要人物也已經有所了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交流。

1.唯一的聽眾: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 ;樂團首席小提琴手。

引讀體會老教授的身份之高。“聲望”就是——(名望),首席小提琴手則是一個樂團的靈魂人物。這位老人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而且還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可見她是多么受人尊敬啊!

2.“我”:“音樂白癡” 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

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理解“音樂白癡”:父親和妹妹一開始認為“我”是一個——(音樂白癡),因為他們覺得——(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們聽來,就像是鋸桌腿的聲音。)

(二)默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說說我在音樂方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三)快速瀏覽全文,結合課文內容概括“我”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運用抓故事起因、經過、結果的方式試著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理解“指點”并質疑。

1.結合妹妹前后評價的兩句話。

2.理解“指點”(在技藝上進行指導、點撥。)

3.對照妹妹的話質疑。

說明:指導學生抓住課文統(tǒng)領全文中心的重點詞語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提高學生質疑能力,同是又能梳理出文章的一條主線。

(五)小結。

老教授究竟有沒有指點“我”?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我們要了解的。一般我們會通過什么指點別人?(語言傳授,動作示范)。課文主要描寫了老教授的語言,只要我們讀懂了她的語言,就能解開這個疑問,進而感受她美好的心靈。

四、作業(yè)。

基礎題

1.熟讀課文,抄寫詞語。 (易混易錯字)

2. 多音字注音組詞:藏( ) ( )調( ) ( ) 曲( ) ( )

3.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沮喪---- 懊惱---- 詛咒---- 和諧---- 洋溢---- 難以置信---- 全力以赴---- 聲望---- 慈祥----

4.抄寫文中描寫老人語言的句子。

5.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三方面介紹主要內容: 。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圍繞著課題將故事主要內容完整地敘述出來嗎?他們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總覺得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說,你們一定也有這樣的感受吧!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他們的故事中去吧!去沐浴愛的雨露,去接受心靈的洗禮。

二、直奔重點,挖掘主題。

一個人由開始被人認為在音樂方面是白癡的、彈琴如鋸桌腿的,到后來的在各種文藝晚會上面對成千上百的觀眾演奏,這有多么大的變化呀!老教授究竟有沒有指點“我”?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了解的。一般我們會通過什么指點別人?(語言傳授,動作示范)。課文主要描寫了老教授的語言,只要我們讀懂了她的語言,就能解開這個疑問,進而感受她美好的心靈。

說明:直奔主題,要求明確,使學生學有方向,心中有數(shù)。

三、深入學習老教授的話,體會對“我”的鼓勵和指點。

(一)初讀老教授的話,理清線索。

1.默讀課文,用直線劃出老教授說的話,并大聲念出來。

2.交流,出示

“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里坐一會兒?!?/p>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xù)吧?!?/p>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p>

有一次,她竟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這句學生可能找不出,可讓學生再仔細讀讀課文第九節(jié))

3.自讀,讀通句子。

4.引讀,理清線索。

由于父親和妹妹說聽我拉琴是種折磨,于是,有一天清晨,我獨自躲在林中練琴,恰巧遇見了一位老人,在我準備溜走時她對我說了這么幾句話——(男生讀)我被這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此后,每天清晨我都會去林中拉琴給她聽,而她也總不忘對我說——(女生讀)我的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漸漸地,我開始變了,有一次,她竟對我說——(齊讀,隨機改成直接對話)

說明:通過引讀,幫助學生理清線索,為進一步的學習作準備。

(二)細讀老教授的前3句話,體會“詩一般的語言”。

過渡:初次見面時,“我”被老教授那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因此才會有以后的每天清晨都去拉琴給她聽的事情發(fā)生。

1.你覺得怎樣的語言稱得上是“詩一般的語言”。(節(jié)奏明快,語句優(yōu)美)

2.自讀句子,你覺得這些句子讀起來感覺優(yōu)美嗎?

3.指名讀讀2-7節(jié),劃出老婦人看到和聽到的內容。

師:這些話看上去很平淡,為什么會令我覺得像詩呢?老人是怎么會想到說這些話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初次見面的那天她看見并聽見了什么?

交流,出示

我在一棵樹下站好,莊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支曲子。

琴聲就像在鋸桌腿。

我不由得詛咒自己:“我真是一個白癡!”

我的臉頓時紅起來。

4.結合看到和聽到的內容,想像老教授說這番話時的心理活動。

想像說話

師:現(xiàn)在你就是這位老教授,請聯(lián)系看到和聽到的內容,說說此時你會怎么想?

出示:老教授看到……聽到……,心想……

隨機理解“詛咒”,體會“我”的自卑。

“詛咒”就是咒罵的意思?!拔摇睘槭裁匆爸淞R”自己?(懊惱、沮喪到了極點。)

指導讀句,讀出懊惱的語氣。

小結

剛才大家都說得很好,通過彼此之間的互相補充,明白了老教授對“我”說這些話的用意。

5.體會“每天早晨”,感受老人告訴“我”拉琴貴在堅持。

老人最后還囑咐我——(就在每天早晨),從這句話中你有沒有聽出來,老人其實是在告訴我什么?

6.再讀,體會“我”的內心感受。

自讀,現(xiàn)在你就是“我”,聽了老教授的這3句話之后,分別會有哪些感受?(同桌配合讀讀、議議。)

師生配合讀,體會“我”的內心感受。

7.體會“詩一般的語言”

現(xiàn)在你明白為什么這些話讀起來感覺并不優(yōu)美,但卻令我覺得是詩一般的語言了嗎?

8.小結: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對這個老婦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現(xiàn)在,你覺得這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老婦人呢? (由外貌上升到品質)

9.指導朗讀。

自由讀句:這是一位老教授用心良苦的指點,自己試著讀好句子,要注意語氣、語調。

指名讀

說明:通過細讀老教授的 “詩一般的語言”,再體會“我”的內心感受,突出了老人的善解人意,對年輕音樂人的關心、熱情鼓勵。

(三)質疑,理解第一個“秘密”。(學習第8節(jié))

指導學生抓住兩處“秘密”提出問題。(預設:秘密是什么意思,這兩個秘密一樣嗎?)默讀課文的第八節(jié),我心里珍藏的這一個秘密是什么?你知道了嗎?

(四)細讀老人的后兩句話,體會對我的鼓勵。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篇2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教學內容: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課時安排:5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東西南北

教學內容: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年 月日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

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附: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認識平面圖上的東西南北和路線圖

教學內容: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年 月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匯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匯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么樣?(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太亂了。)

5、為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F(xiàn)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并注意標上“北”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制“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二)教學例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么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宮怎么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

去體育館怎么走?去醫(yī)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電影院怎么走?

三、鞏固練習

1、認一認地圖上的方向:(課件)

2、做一做:

從圖上獲知“北”,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練習指一指。

四、綜合練習

1、觀察第2頁天安門廣場圖,請根據(jù)示意圖指出東西南北。

2、你能說說這幅天安門廣場圖中哪個建筑物分別在哪邊嗎?

3、第6頁第3題、第7頁第4題:

觀察中國地圖,先找出“五岳”?,F(xiàn)在告訴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據(jù)這個說說其他的山分別是什么“岳”嗎?比一比,誰說得對!講評。

4、引導學生閱讀:你知道嗎? 五、總結。 六、布置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附:板書設計:

繪制平面圖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找到位置

學看路線圖說出路線

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教學內容:例4以及練習。教學目標:

1、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2、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通過知識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指南針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年 月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畫一畫方向示意圖:

2、我們知道了這四個方向,那么,每兩個方向之間又稱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們

一起來認識。 二、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 指南針)

三、親身實踐,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fā)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jù)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jù)指南針現(xiàn)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運用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練習二第1、2、3題。

5、練習二第4題: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說說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五、全課小結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2: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附: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教學后記: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位數(shù)除的算理,正確進行口算

四、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口答。

(1)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課:

出示主題圖:

1、根據(jù)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3、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1)想口訣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個問題輕松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這題如何考慮?

240÷3=。

4、小結: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二)課堂練習:做一做。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篇4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9~60頁例1及第60頁“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1 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動,先進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動,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再進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動,通過對比使學生體會其異同,幫助學生理解有剩余的情況,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過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認識余數(shù)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通過主題圖教學,讓學生知道計算問題是從生活實際中產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能夠準確求出余數(shù)。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運用自主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擺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學習。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故事描寫法:周末小熊打算請2個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請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開冰箱一看,發(fā)現(xiàn)只有7個草莓,3人怎么分7個草莓呢?他很苦惱。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為什么苦惱嗎?誰能來說一說?(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酒肺觯喊呀滩闹械那榫斑M行了改編,增加了課堂的趣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新知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活動導入法:請同學們拿出10個小圓片。

①把10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②把10個圓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幾個?

(學生說法不一:有的說不能分,有的說分不出來)

這樣的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品析:活動導入,讓學生動手操作,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思考沒有剛好分完怎么辦?于是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隨著老師的引導進入新知的學習中?!慷熒献?,探究新知

1、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平常我們分東西,有時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shù)就叫余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出示課題)。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交流獲取信息。

(3)利用學具實際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過程。課件出示6個草莓擺放的結果圖:

(5)小組內說說6÷2=3(盤),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溝通操作過程、算式、語言表達之間的轉換,使學生明白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xiàn)有剩余的情況。

①課件出示7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②學生利用學具操作。

③交流發(fā)現(xiàn)的問題:剩下一個草莓。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①學生用算式表示剛才擺的過程,教師巡視,選取典型案例。

②教師板書規(guī)范寫法:

7÷2=3(盤)……1(個)

余數(shù)

③讀作:7除以2等于3余1。寫法:首先在等號的右面寫商,然后點上6個小圓點再寫上余數(shù)。

④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確“1”是剩下的草莓數(shù),我們把它叫余數(shù)。

(3)歸納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①比較兩次分草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②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呈現(xiàn)下表。

分的物品 幾個一份 分的結果 算式表達

6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正好分完 6÷2=3(盤)

7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還剩1個 7÷2=3(盤)……1(個)

?品析: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擺學具的直觀方式讓學生在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中,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構建知識的空間。】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余數(shù)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tǒng)整理。

質疑一:什么是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歸納:當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夠再分的時候,剩余的數(shù)叫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相同。

質疑二:什么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學生討論后總結:帶有余數(shù)的除法就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本節(jié)課中,你有什么收獲?聰明的你能幫老師簡單總結一下剛剛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嗎?

“本節(jié)課中,我們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一樣。”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本節(jié)課,我使用故事導入,通過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況,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

讓他們初步感受到余數(shù)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余數(shù)的意義。

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當出示問題時,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分一分,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這樣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有余數(shù)的除法(1)

7÷2=3(盤)……1(個)

余數(shù)

第2課時 有余數(shù)的除法(2)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61頁例2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2 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數(shù)學活動經驗,發(fā)展抽象思維。

3、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主要是運用計算和對比的教學方法,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操作實踐法:如果擺1個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8÷4=2(個)。

學生動手實踐,得到8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接下來,咱們就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看看能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一人擺小棒,一人把擺的結果及所列的算式寫在下面的記錄單上。

小棒根數(shù) 擺的結果 算式

8根 8÷4=2(個)

9根 9÷4=2(個)……1(根)

?品析:在實踐操作中,學生情趣盎然,積極參與,并把操作結果一一記錄,為下一步觀察、比較、分析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故事描述法:孫悟空開了一家眼鏡店,給人做鏡框,他做一個正方形的鏡框用4根鋁合金條。8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9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1根;10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2根;11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3根……真有趣,孫悟空的眼鏡店里所包含的數(shù)學知識就是我們學習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我們今天就跟孫悟空一起探究這些有余數(shù)的除法里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

?品析:把用小棒擺正方形編寫成孫悟空做鏡框的童話故事,大大增加了課堂情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p>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師操作:在實物投影儀上用4根小棒擺出一個正方形。

(2)學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擺出幾個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嗎?

(3)小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擺出獨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每組準備的小棒根數(shù)不同,共分成以下5種情況)

(4)根據(jù)擺出的小棒圖,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饋。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

(1)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組織學生討論:

①你們發(fā)現(xiàn)余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

②質疑:為什么余數(shù)總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數(shù)?

③猜想并驗證:余數(shù)可能是4或5嗎?為什么?

④余數(shù)和誰有關系?是怎樣的關系?

(3)教師小結并板書:

余數(shù)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余數(shù)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案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第六冊第9、11頁。

教學目標:

1、在辨認8個方向基礎上,學會看簡單平面的線路圖。并能用恰當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系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在雙休日都喜歡和家長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車。

師:每路公交車都有一定的行車路線,我們在乘車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車是不是經過我們要去的地方。

生:看車開的方向是不是和我們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們要坐幾站才下車……

師:大家提的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泛洋嘉年華游玩,可以乘坐幾路車?首先要學習如何認識路線。(出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引入:師出示路線圖。

北 會展中心(嘉年華)

椰風寨

廈大

廈大西村

黃厝

廈大醫(yī)院 胡里山 曾厝安小學 白石炮臺

認識29路車的行車路線。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學校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生:胡里山站在學校的西面……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29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廈大出發(fā)向 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fā)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請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行車路線。

3、出示泛洋嘉年華的導游圖。

4、師:我們乘坐29路車來到泛洋嘉年華,這里的游樂項目可真不少,誰來說一說有哪些游樂項目?

5、你最喜歡哪個游樂項目,它在游樂園的什么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問:奇遇木馬在奇趣謎宮的什么方向?

動感電影在驚天動地的什么方向?學生指名回答。

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入口出發(fā)去玩驚天動地、奇趣謎宮、海盜船、奇遇木馬,再從出口回家,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

b)指名介紹路線圖。

c)集體評價。

三、鞏固練習:

1、自己閱讀課本第9頁,對書上提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內同學評一評。

四、全課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新的知識,說一說今天最感興趣的什么?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