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上數學教案優(yōu)質5篇

時間:2023-01-10 作者:Kris 備課教案

教案在撰寫的時候,老師肯定要考慮邏輯思路清晰,認真制定好一篇教案,才能讓我們的教學能力得到有效加強,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教版二上數學教案優(yōu)質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版二上數學教案優(yōu)質5篇

人教版二上數學教案篇1

學生的認知結構,只有在經歷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主動才能完成。只有學生本人的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才能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新。但在不少學校里,我們仍常常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盡管像容器、接收器一樣把教師傳授的知識全盤接收,可到面臨實際應用時,卻一籌莫展,束手無策。這種高分低能型人才現象清楚告訴我們當今的教育不能僅僅滿足于知識的傳授,而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擺在首位。我班是創(chuàng)新教學改革實驗班,因此我在人教版新課標四年級上冊《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課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案例描述

一、學前準備。

同學們格外有精神,老師可帶勁呢!

1. 觀察下列算式中兩個因數有什么特點?(板書:因數末尾有0)

出示:6050 24020

師: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

生2: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生3:數一數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師:生1,生3合起來就是我們口算的方法(板書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進行筆算嗎?

2. 學生嘗試筆算并板演。

3. 小組討論:因數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樣嗎?

生1:一樣。

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數的相乘。

生3:數一數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個0。

生4:只是把橫式寫成了豎式

二、巧用知識遷移,自主構建新知。

師:你能運用因數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車每小時可行106千米。

師:讀材料,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特快列車比普通列車每小時多行多少千米?

生2:普通列車每小時比特快列車少行多少千米?

生3:特快列車3小時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時呢?

學生思維活躍,學生踴躍舉手,出現課堂的高潮。

師:讓老師提一個問題吧,你看老師提的問題中包含幾個問題?

(1)出示問題:它們30小時各行了多少千米?(生1:包含2個問題;生2:因為它有各字)板書子問題:特快列車30小時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車30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數量關系,學生自主列算式。

(3)觀察這兩道算式的因數有什么特點?(生:第一道算式因數末尾有0,第二道算式因數中間有0,板書因數中間有0)

(4)溫馨提示:請同學們分組完成筆算,筆算時務必做到快、靜、齊。(見圖1)

針對第一二組的提問:①3為什么和6對齊?②積末尾的2個0是怎么得來的?

針對第三四組的提問:①3為什么和6對齊?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這一步可以省略不寫嗎?

生1:十位上的3須和第一個因數的每一位相乘。

生2:如果你省略不寫,積就會少一位數,積變小了。

③明明30=0,百位上卻寫1,為什么?

生:進了位要加到來。

2. 請你說一說紅色得數是怎么得來的?(見圖2)

同學們這么聰明,我們就來練一練。

78054 20840 107130

三、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理解。

師:下面,老師帶同學們到數學王國遨游吧!

1. 第一關:首先來到的是數學門診部,請你當醫(yī)生哦。

(1)計算85106時,十位8和十位0相乘這一步,積反正得0可以省略不寫。( )

(2)計算22516時,積的末尾沒有0。( )

(3)65040=2600 ( )

先讓學生判斷(2)(3)格外小心,學生在思維定勢影響下,就會負遷移。

師:當完了醫(yī)生,我們再去哪里呢?

2. 第二關:選擇超市。

(1)400520最簡便的寫法是( )(見圖3)

(2)兩位數與三位數最小的積是( )

a、100000 b、10000 c、1000

(3)5600乘50,積的末尾有( )個0。

a、3 b、4 c、5

(4)50840,它們的積是( )

a、2320 b、20320 c、20xx

先讓學生去猜想,再筆算驗證。

師:大家表現得真不錯,我們繼續(xù)前進吧!

3. 第三關:設計廣場,請你當小小設計師。

( )( )=2400

這里學生的興趣高漲,個個爭當設計師。

師:完成了數學王國的旅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師生小結,暢談收獲。

案例分析

這是我校創(chuàng)新教學改革示范課,得到了一致地好評,關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 既然教學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為什么沒有從一般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中引入?

2. 為什么出示材料是書中的例題卻當作練習講?書中的例題是已經提出問題的,而本節(jié)課卻讓學生自主提問題,學生問題基礎上篩選出例題中的問題?

3. 為什么這節(jié)課改示范課中學生能全員參與、全神貫注呢?

回顧這節(jié)課,這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是巧用知識遷移,學生自主建構認知。知識遷移屬于心理學范疇,它指的是先前的學習對以后的學習所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由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

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牢固掌握已學的知識,并用這些知識去分析、探討相似內容的知識,即用已知來探討未知。本節(jié)課并沒有復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而從口算乘法遷移到筆算乘法,小組討論口算方法和筆算方法進行類比,把過去遇到的知識技能用到將來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關注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水平,是課新程理念最好的體現。

二、對知識由理解向表達的遷移。

很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表達是語文學科中的事,與數學無關。其實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識的前提,而表達則是掌握知識情況的標志。對知識和技能來說,理解知識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首要條件和前提,而對知識、技能的表達則是人們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識的一種重要標志。任何人都不會否認這樣的事實:如果一個人不能將知識表達出來,是不能算是對知識已經理解和掌握的,盡管對知識的表達方式不盡相同。本課并沒有直接出示例題中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提問題,給學生一個表達的機會,較好的解決了許多學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問題。

三、由理論知識向實踐的遷移。

數學活動有三個層面:直觀感知層面、認識理解層面、結合生活綜合運用層面。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和知識,而學習掌握知識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在綜合運用層面,本課創(chuàng)設了數學王國的情境,以數學王國為主線,讓學生經歷了數學門診、選擇超市、設計廣場三個畫面,課堂的趣味性濃了,實現了理論知識向實踐的遷移。尤其是設計廣場這一環(huán)節(jié),真的是波瀾起伏,孩子們通過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師生間情感體驗的遷移。

新課程提倡建立多元化、共同參與的激勵性評價模式。上課一開始,一句話的課前組織教學,同學們格外有精神,老師可帶勁呢!,把學生的無意注意轉變?yōu)橛幸庾⒁?,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中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未知欲,實現了師生間情感體驗的遷移。

由于本節(jié)課對數學活動進行了精心設計和有效引導,巧用知識遷移,讓學生真正經歷了探索和發(fā)現的研究過程,學生參與到了認知的自主構建中來,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接觸到了一些研究數學的方法,而且還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這不就是我們新課堂教學所追求的嗎?

人教版二上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兩個數據來確定位置,能依據給定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教學難點:

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機。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標出下列班上同學的位置(圖略)

{借助教師操作臺上的學生座位圖,迅速將實際的具體情境數學化}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F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強調0列、0行,并指導學生正確找出。)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和知識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將用生活經驗描述位置上升為用數學方法確定位置,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空間觀念。}

(二)、課堂提高

練習一第6題

(1)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發(fā)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也發(fā)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組內相互說說。

(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fā)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fā)生改變)

{。讓學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數與形之間的橋梁,加強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三、當堂測評

練習一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學之間互相檢驗交流,最后,教師再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評價。

練習一第5題

(1)學生自己在方格紙上畫一個簡單的多邊形。各頂點用兩個數據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畫圖。

{繼續(xù)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四、課堂自我評價

這節(jié)課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哪些方面還需要繼續(xù)努力?

五、設計意圖:

本節(jié)知識,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從學生熟悉的座位順序出發(fā),讓學生在口述“第幾組幾個”的練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幾列第幾行”的概念,讓學生從習慣上培養(yǎng)起先說“列”后說“行”的習慣。然后再過度到用網格圖來表示位置,讓學生懂得從網格坐標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這樣由直觀到抽象、由易到難,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

人教版二上數學教案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下冊第96~97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tǒng)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系。

2.能看懂扇形統(tǒng)計圖,并能從圖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感受統(tǒng)計的價值。

教學重點:

看懂扇形統(tǒng)計圖,知道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征,并能從統(tǒng)計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難點:

根據統(tǒng)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準備:

課前統(tǒng)計本班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課前統(tǒng)計學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頁情境圖,說說同學們正在干什么?

2.在這些體育項目中,你喜歡什么活動?出示統(tǒng)計表,進行統(tǒng)計。(可在課前進行調查統(tǒng)計,利用excel自動生成扇形統(tǒng)計圖)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繩

踢毽

其他

人數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統(tǒng)計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為引出有關統(tǒng)計數據提供了現實背景。同時,采用真實的數據進行教學,可以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到統(tǒng)計的意義和價值。

二、整理數據,引入新課

1.通過這張統(tǒng)計表,我們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預設:數量的多少對比:如喜歡乒乓球人數最多,喜歡足球的比喜歡踢毽的多2人等;數量求和:如喜歡乒乓球的'和喜歡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較喜歡每種運動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多少,可以怎樣比較?

3.如何計算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學生進行口算或筆算,完成統(tǒng)計表,并進行校對。

人教版二上數學教案篇4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

1.提問激趣。

根據“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

預設

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

2.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用分數和百分數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二)]

⊙回顧與整理

1.分數(百分數)的一般應用題。

(1)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關鍵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單位“1”的量和分率,求與分率所對應的實際數量。

②解題關鍵: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找準所求問題對應的分率,然后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正確列式。

(2)分數(百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關鍵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一個數和另一個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一個數”是比較量,“另一個數”是標準量。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們的倍數關系。

②解題關鍵:從問題入手,理清把誰看作標準量,也就是把誰看作單位“1”,誰和單位“1”的量作比較,誰就是被除數。

(3)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常見題型有哪些?如何解答?

①求甲是乙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發(fā)芽率=×100%

小麥的出粉率=×100%

產品的合格率=×100%

出勤率=×100%

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分數應用題的特例——工程問題。

(1)什么是工程問題?

明確:工程問題是探討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三個數量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應用題。

(2)解決工程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明確: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時間的倒數,然后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公式解題。

(3)工程問題的數量關系式有哪些?

預設

生1: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生2: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生3: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生4:合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

人教版二上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觀察體驗圓的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2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3讓學生認識直徑和半徑的關系,能找出圓的對稱軸。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探索出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征及關系。

教學難點: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引入

出示課本的情景圖,動物設計的汽車,思考兔博士的問題。

學生回答

師:你想過沒有,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車軸又是安裝在哪兒的?又是為什么?

生答。

師:這一切,都跟圓的知識有關,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圓(板書:圓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1、師:說說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圓。

生:一些圓形鐘面,紐扣是圓形的,硬幣是圓形的,球(球是立體圖形,把球從中間剖開得到的剖面才是圓形。圓也是一種平面圖形。)

師: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古希臘的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

2、用一個瓶蓋或圓柱體在紙上描出一個圓,并剪下來。

學生獨立完成。

3按照書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發(fā)現?

小組同學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師進行總結。明確圓是軸對稱圖形,它有無數條對稱軸,同時介紹直徑和半徑。

4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2)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

(3)同一個圓的直徑和半徑有什么關系?

(4)你還有什么發(fā)現?

師:說說你們小組的發(fā)現?

生匯報:

(1)同一個圓里可以畫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師:有沒有誰有不同意見?

生:沒有。

(師板書:半徑 無數條 直徑 無數條)

(2)師:你們還發(fā)現了什么?

生: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

師:你量出你畫的圓的半徑是多少?其他同學呢?量直徑的同學呢,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師:怎么不相等?要使半徑都相等,必須加上一個前提條件。(板書:在同一個圓里與等圓中)

(板書:都相等)

(3)你還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匯報,教師適時引導并小結。

(同一個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談話:你能用字母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板書:d=2r,r=d÷2)

(4)圓是軸對稱圖形。

師:為什么?(因為將圓對折后能完全重合)

師:它的對稱軸是什么?(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師:它有幾條對稱軸?(無數條)

三:課堂練習,鞏固深化。

師:同學們掌握得真好,下面讓我們來完成幾道挑戰(zhàn)題。

1、填寫下表。

半徑(r)

20厘米

7厘米

3. 9米

直徑(d)

6米

0.24米

2判斷練習,全班學生一起用手勢表示自己的意見。(正確的舉手,錯的不舉手)

(1)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2)要畫直徑是4厘米的圓,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是4厘米。

(3)半徑2厘米的圓比直徑3厘米的圓大。

(4)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2、畫圓。

3、解釋與應用

車輪為什么做成圓的?車軸裝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師:為什么車輪子要設計成圓形而不設計成方形或其它形狀呢?

把車輪做成圓形,車輪上各點到車輪中心(圓心)的距離都等于車輪的半徑,當車輪在平面上滾動時,車輪中心與平面的距離保持不變,因此,當車輛在平坦的路上行駛時,坐車的人會感覺到非常平穩(wěn),這也是車輪都做成圓形的數學道理.

四:結課。

師:數學中也有很多美,只要你認真探究,善于發(fā)現你就能感受到美。

板書設計:圓的認識

在同一個圓 半徑--- --相等、無數條

中 直徑-----相等、無數條

d=2rr=d/2

畫圓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自主畫圓的能力,讓學生經歷用自己的方法畫圓,按要求用圓規(guī)畫圓的過程。

2. 讓學生掌握用圓規(guī)按要求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大小和半徑的關系。

3. 讓學生積極參加動手畫圓活動,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用圓規(guī)按要求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用圓規(guī)按要求畫圓的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規(guī)、直尺一把、剪刀一把、白紙一張。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一)師:在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圓,同學們會不會畫圓?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去學習怎么樣畫圓。(板書課題:畫圓)

二、自主畫圓

(一)討論:可以怎樣畫?再利用自己準備好的物品畫圓。

(二)交流:交流自己畫出的圓,并說一說是怎樣畫的。

三、用圓規(guī)畫圓

(一)師說:前面我們借助實物來描摹畫圓,畫出圓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隨意變化。為了既準確又方便地畫出一個圓,我們可以用畫圓

的專用工具——圓規(guī)來畫。

1.下面同學們先用圓規(guī)試畫一個圓,然后與同桌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2.找兩名學生說說如何畫圓。

3.歸納畫圓的步驟。(畫圓的步驟歸納起來,有三步。)

(1)把圓規(guī)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作為半徑。(板書:定半徑)

(2)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一點上作為圓心。(板書:定圓心)

(3)讓裝有鉛筆的一只腳旋轉一周。(板書:旋轉一周)

4.請同學按要求畫圓。(下面請同學們按照這三個步驟畫出要求的圓。)

(1)用圓規(guī)畫一個半徑是 2cm 的圓,并用字母 o、r、d 表示出它的圓心、半徑和直徑。

(2)用圓規(guī)畫一個半徑是 4cm 的圓。

5.在畫圓時要注意什么?(有針尖的一只腳不能動,兩腳間的距離不能變。)

6.剛才我們畫出兩個位置和大小都不同的圓,想一想:圓的位置是由什么決定的?(圓心)圓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呢?(半徑)

師總結: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板書)

四、試一試

(一)畫一畫:自己確定半徑的長度,用圓規(guī)畫一個圓并標出圓心和半徑。

(二)交流:自己畫的方法和結果,說一說是怎么做的。

(三)比一比:把自己畫的圓剪下來,同桌比一比,看誰畫的圓比較大。交流圓心與半徑和圓的關系。

五、做一做

(一)讓學生在練習本上按照第一題的要求畫圓。

1.說一說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二)在課本上按固定圓心、直徑、半徑畫圓。

2.交流:如何根據直徑畫圓。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怎樣用圓規(guī)畫圓,你都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