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8篇

時間:2022-10-02 作者:Gourmand 備課教案

提前制定教案是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我們教學質(zhì)量的,憑借計劃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實際狀態(tài)對教學進程有合理分析,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8篇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觀察的范圍》課本第80、81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給合生活實際,經(jīng)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qū)域的過程。

2、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并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qū)域的過程,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

教學難點:

能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通過小游戲讓學生在動手、動眼、動腦的同時給學生抽象點、線、區(qū)域及確定觀察的范圍埋下伏筆。

二、導入新課:

小游戲中的數(shù)學知識,增強學生求知欲望,展示課題:觀察的范圍

三、積極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問題。

桃樹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在墻外的樹上向里張望。猜一猜,小猴爬在a、b、c三點哪一點看見的桃子最多?學生回答后,師:是否如你們所說的一樣,咱們具體來探究一下。

2、引導畫圖,確定范圍。

(1)你知道小猴在a處時,看到哪些部分?學生隨便指。

(2)引導學生畫出關鍵的一條線,確定離墻最近的點a/?從而確定觀察范圍。(教師演示)

(3)學生動手確定b、c、的觀察范圍。

通過比較,使學生充分理解“看到墻內(nèi)離最近的點” 和看到的“區(qū)域”的含義。

3、自主操作、感知發(fā)現(xiàn)。

比一比:小猴爬在a、b、c三點哪一點看見的桃子最多?

小猴爬得越高,看到得桃子越_,說明小猴看到的范圍就越 _ 。

怎樣確定觀察的范圍?

1、找觀察“點”。2、確定遮擋物的“關鍵點”。3、畫出經(jīng)過關鍵點的視線。

板書:觀察點影響觀察范圍。

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設計意圖:動手操作,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

場景一:教師先演示路燈下其中一根桿子的影子,再讓學生試著畫一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同樣高的桿子離路燈越近,影子就越短。

場景二:描述客車司機的觀察范圍,進一步理解觀察點變影響觀察范圍變。

場景三:警察和小偷的較量,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教師應給予指導。小組合作、討論,教師適當指導,運用課件演示。

五、全課小結: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邊問邊答并板書)

六、布置作業(yè):

b樓的居民近期向剛剛建起的a樓的開發(fā)商表示抗議,你能試著說說為什么?

通過畫一畫,看出a樓擋主了b樓部分用戶的陽光所以發(fā)生了爭執(zhí)。

板書:

觀察的范圍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篇2

【教學內(nèi)容】《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56-58頁例4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圖形按一定的比進行放大或縮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將一些簡單圖形進行放大或縮小。

【教學重點】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教學難點】按一定的比把圖形放大或縮小。

【教學準備】多媒體

【自學內(nèi)容】見預習作業(yè)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什么叫做比例尺?

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怎樣求比例尺?

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最簡整數(shù)比。

3、一棟樓房東西方向長40,在圖紙上的長度是50c。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1)學生嘗試獨立求比例尺。

(2)匯報交流

50c:40=50c:4000c=1:80

(3)你是怎么想的?

二、關鍵點撥

1、求比例尺。

(1)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先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

(2)比例尺有什么特點?

比例尺是前項或后項為1的比。

(3)比例尺可以怎樣表示?

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1:500000)或(線段比例尺)

2、求實際距離。

(1)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地間的距離大約是10c,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

(2)學生嘗試獨立列比例解答。

(3)匯報交流

解:設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x厘米。

=5000000

5000000c=50

(4)你覺得在求實際距離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實際距離一般用千米做單位。

3、求圖上距離

(1)學校要建一個長80米,寬60米的長方形操場,你會畫操場的平面圖嗎?

(2)學生嘗試畫操場的平面圖。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畫的?【根據(jù)圖紙大小確定比例尺,可以是數(shù)值比例尺也可以是線段比例尺,根據(jù)所確定的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再畫圖,畫圖后還要標上比例尺?!?/p>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53頁練習八第1題求比例尺。

2、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1題。

3、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2題。

四、分享收獲 暢談感想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聽課隨想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篇3

教學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二冊第36~37頁例4、例5及做一做,練習八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并會正確地計算出圓柱的體積。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并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體驗轉化及極限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多媒體課件、圓柱形容器、水、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激凝導入

師: 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汕皟商?,老師家的水龍頭出了問題,你們看,一刻鐘就滴了這么多水。(出示裝有水的圓柱容器。)

(1)啟發(fā)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狀?(圓柱)你能知道這些水的體積嗎?你能想什么辦法知道它的體積?

(2)生回答。

2、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圓柱體。

那你有辦法求出這個圓柱體橡皮泥的體積嗎?

生(熱情的):老師將它捏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就可以了!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師小結:這么說同學們都有辦法將一些圓柱形的物體轉化為長方形或正方體來求它們的體積,大家真了不起!那如果我們要求某些建筑如(出示課件:人民大會堂東門前的門柱和壓路機大前輪)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東門前的一個圓柱形門柱的體積,或者求壓路機圓柱形大前輪的體積,還能用剛才同學們想出來的辦法嗎?(不能)

那怎么辦?

學生試說出自己的辦法。

師:看起來前面這些方法雖然可行,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解決任意圓柱體積的方法才行,是不是?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研究解決任意圓柱體積的方法。(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二、經(jīng)歷體驗、探究新知

1、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

師:你們打算怎么去研究圓柱的體積?

小組同學討論研究的方法。

2、學生動手操作感知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體驗。(操作學具,進行拼組)。

(2)學生小組匯報交流:

近似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圓柱的體積;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近似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根據(jù)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得出圓柱體的體積也等于底面積乘高。。。。。。

(3)想像:如果把圓柱像這樣等分成32份、64、128份后再拼起來,會怎么樣?有怎樣的變化趨勢?分成無數(shù)份呢?(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起來的近似長方體的長越近似于直線,這樣整個圖形越近似于長方體。如果照這樣分成無限多份,拼出的圖形就是長方體)

3、教師課件演示圓柱轉化成長方體的過程。

4、師生共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圓柱面積高

v = sh

5、鞏固公式

①v、s、h各表示什么?

②知道哪些條件就可以求圓柱的體積?

а、知道底面積和高可以直接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

b、知道底面半徑和高,可以先計算出底面積,再計算體積;

c、知道底面直徑和高,要先算出半徑,再算出底面積,最后才能計算出圓柱的體積。

學生回答后師板書。

6、教學例4、例5。

課件分別出示例4、例5,讓學生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然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實踐練習

1、出示課件:人民大會堂東門前的門柱和壓路機大前輪的有關數(shù)據(jù)求出它的體積。

2、拓展延伸:同學們到工廠參加社會實踐。工人師傅拿出一塊長、寬、高分別是6厘米、5厘米、4厘米的長方體,問: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要把這塊木料加工成一個體積最大的圓柱體,你們想一想,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應是多少?小林想了想說:我知道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林是怎樣想的嗎?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篇4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比的實際應用。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的理念,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積極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現(xiàn)象。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基于以上教學理念,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應用價值。

教育家盧梭認為: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獲得直接經(jīng)驗。因此,在教學中,注重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圖片,使學生了解無論是照相還是用放大鏡看書、用投影儀放大圖表,都離不開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知識,這部分知識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2.在觀察、操作中理解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意義和方法。

在數(shù)學教學中,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交流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谝陨险J識,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借助對例題的探究,弄清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意義和方法,并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畫出放大與縮小后的圖形,使學生認識到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只要把圖形的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即可。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后,只是圖形的大小改變了,形狀沒有發(fā)生變化,從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紙卡

學生準備 方格紙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觀察、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1)觀察、感受。

①出示寫有“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紙卡。

提問:紙卡上寫的是什么?

(紙卡上的字為小5號字,學生躍躍欲試后會有些失望,因為看不清)

②把紙卡放到展臺上,調(diào)整縮放鍵,逐漸調(diào)大。

提問:紙卡上寫的是什么?

生搶答: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2)引導學生思考。

師:為什么紙卡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現(xiàn)在看清了呢?

生:因為字被放大了。

2.結合生活實際,導入新課。

(1)過渡: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xiàn)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課件出示教材59頁主題圖)

這些現(xiàn)象中,哪些是把物體放大?哪些是把物體縮???

預設

生1:圖1是把物體縮小。

生2:圖2、圖3、圖4都是把物體放大。

(2)導入新課。

今天,就讓我們從數(shù)學的角度一起來探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xiàn)象。(板書: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一個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探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xiàn)象的興趣,使學生在觀察、體驗中初步感知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探究新知

1.探究把圖形放大的意義和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60頁例4。

(2)思考、交流。

提問:“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生:“按2∶1放大”就是把圖形的各邊的長放大到原來的2倍。

(3)畫圖方法。

①提問:以正方形為例,具體畫圖時應該怎樣做?

預設

生:正方形原來的邊長是3個單位長度,現(xiàn)在按2∶1放大后,邊長應該是6個單位長度。

②畫圖。

(學生獨立畫放大后的正方形,教師巡視指導)

(4)完成例4。

①怎樣畫長方形?

預設

生:把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放大到原來的2倍,畫出長方形。

②怎樣畫三角形?

預設

生:把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放大到原來的2倍后,連接兩條直角邊的端點。

(可引導學生用數(shù)方格法驗證,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時,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也放大到原來的2倍)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2、會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fā)展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4、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jīng)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法】

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找圖書管理員的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感知確定位置的方法。

【學法】

積極參與法,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理解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并積極參與動手操作活動,提高看圖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生談話。

學校讓我們班推薦一位同學到學校圖書室做圖書管理員,老師已經(jīng)選好了,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是第三組的。你們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他可能是哪幾位同學?如果要找到這位同學,還要知道什么條件?

這位同學的座位是在第3排,大家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確定位置的方法。

板書課題: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中引入數(shù)學問題,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p>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1教學圖。

讓學生觀察圖,說說張亮同學坐在第幾列?第幾行。

(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

(2)張亮同學坐在第2列,第3行。用數(shù)對來表示(2,3)。

(3)讓學生用數(shù)對表示王艷和趙強的位置。

王艷(3,4)趙強(4,3)

(4)小結。

確定一個同學在教室的位置,要考慮兩個要素:第幾列和第幾行。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第幾列第幾行的判斷方法,經(jīng)歷應用數(shù)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過程】

2、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課件出示電影院和電影票的圖片。出示題目:舉出生活中確定位置的例子,并說一說確定位置的方法。

(電影院用電影票來確定位置,電影票一般都寫著“幾排幾號”,“排”表示行,“號”表示列。比如“3排7號”用數(shù)對表示是(7,3)。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情景出發(fā),選擇學生感舉的事物,提出相關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p>

3、教學例2。

(1)認識方格圖。

出示動物園示意圖。

指導學生觀察圖。

這幅動物園示意圖與以前見過的示意圖有以下幾點不同:一是動物園的各場館都畫成一個點,只反映各場館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內(nèi)容;二是表示各場館位置的那些點都分散在方格紙豎線和橫線的交點上;三是方格紙的豎線從左到右依次標注了0,1,2,…,6;橫線從下往上依次標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用數(shù)對表示圖中各場館的位置。

提問1:我用了數(shù)對(3,0)來表示大門的位置,你們知道我是怎樣想的嗎?

?大門在示意圖中處于“豎線3,橫線0”的位置上,所以可以用數(shù)對(3,0)來表示】

你們能用數(shù)對表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嗎?

?熊貓館(3,5)大象館(1,4)猴山(2,2)海洋館(6,4)】

(3)根據(jù)數(shù)對標位置

在圖上標出下面場館的位置:飛禽館(1,1)、猩猩館(0,3)、獅虎山(4,3)。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事例認識和理解位置與坐標中數(shù)值的對應關系,讓學生不但會用數(shù)對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位置,還會描述坐標圖上的物體的位置?!?/p>

三、鞏固運用

1、小游戲:看誰反應最快。

老師說出一組數(shù)對,相應的同學要在3秒內(nèi)起立。

2、做一做。(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p>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如何用數(shù)對來確定位置,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時,數(shù)對中的前一個數(shù)表示第幾列,后一個數(shù)是表示第幾行。

五、板書設計

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豎排叫做列從左往右

橫排叫做行從前到后

張亮坐在第2列第3行(2,3)

(列,行)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明確“折扣”的具體含義,能熟練地進行“折扣”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互化,進一步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法。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思考、探索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價值的體驗,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能夠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

教學內(nèi)容: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折扣》是在學生學習了百分數(shù)意義以及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罢劭邸笔窃谏唐方?jīng)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個概念,由于幾折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因此,折扣也是百分數(shù)的實際應用。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要求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折扣的含義,知道折扣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能夠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難點是 “折扣”的有關計算。

對象分析:

?折扣》這個內(nèi)容是現(xiàn)實生活商品買賣中經(jīng)常遇見的“數(shù)學現(xiàn)象”,無論是聾人還是健聽者對它并不陌生。雖然這樣,但據(jù)了解、調(diào)查,我們的聾生對它只知其形而不解其意,雖然學生在此之前學過百分數(shù)應用題,但對聾生來說,其實際應用和現(xiàn)實意義卻比不上折扣問題的應用。為此,本節(jié)課就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百分數(shù)的應用)的基礎上,向?qū)W生傳授的百分數(shù)應用的另一種既普遍又實在的生活形態(tài)——折扣。

教學策略:

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jù)此進行教學?!卑呀虒W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之上,這是教學必須遵循的“金科玉律”?!墩劭邸菲鋵嵤前俜謹?shù)的實際應用,我就是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通過提供豐富而帶有折扣的生活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從不同的場合去認識折扣,將實際生活融入教材,把知識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活動中探索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整個教學過程的活動都是圍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而設計,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增強了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教學媒體:

主要是利用ppt課件向?qū)W生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折扣現(xiàn)象,創(chuàng)設情景,從而讓學生從不同的場合去認識折扣,將實際生活融入到教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與用的相對統(tǒng)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

ppt出示生活中打折的圖片。

教師:我們經(jīng)常在商場看到把商品按“幾折”出售。如上圖中的“5.8折”、“五折”、“3.8” 折,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打折銷售,也就是我們今節(jié)課要學習的“折扣”。

?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學,明確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社會需要與所學知識的直接聯(lián)系,能較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產(chǎn)生“我要學”的強烈要求。】

二、分層探究,掌握新知。

(一)折扣的具體含義。

1、思考

(1)商品為什么要打折出售?(工廠和商場,為了促銷或處理積壓商品等多種原因,有時將商品價格降低進行銷售,這就是平常說的“打折”銷售。)

(2)“幾折”表示什么意思?

幾折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3)商品打“八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八折=80℅,表示現(xiàn)價按原價的80℅出售。)

(4)原價、折扣與現(xiàn)價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原價 ×折扣數(shù)= 現(xiàn)價 )

2、把折扣數(shù)和百分數(shù)進行互化。

三八折=( )% 五折=( )%70%=( )折 68%=( )折

承上啟下:折扣數(shù)和百分數(shù)可以互化,那么你認為折扣應用題也就是什么應用題呢?會解答嗎?

二、“折扣”應用題的教學。

1、準備題

商店出售一種錄音機,原價330元?,F(xiàn)在打九折出售,現(xiàn)價多少元?

(1)學生讀題。

(2)師問:打九折出售是什么意思?(學生口答。)

(3)把哪個量看做單位“1”?怎么計算?(原價×折扣數(shù)=現(xiàn)價)

(4)學生列式計算,然后師生板書訂正。

330×90℅

= 330×0.9

= 297(元)

答:現(xiàn)價297元。

2、教學“例7”。

商店出售一種錄音機,原價330元。現(xiàn)在打九折出售,比原價便宜多少元?(學生讀題)

(1)例7與準備題有何異同?(已知條件相同,所求問題不同。)

(2)“要求便宜多少元?”怎樣解答?(原價-現(xiàn)價=比原價便宜的錢數(shù))

(3)原價和現(xiàn)價題目中都給出了嗎?沒有給出的話怎樣求?

(4)學生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330-330×90℅

=330-297

=33(元)

答:比原價便宜33元。

思考:商店出售一種錄音機,打九折出售是297元,原價多少元?

(比較這題和準備題的異同,并讓學生說說它的數(shù)量關系。)

小結:分析折扣應用題和分析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方法一樣,要先確定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然后確定算法。

?設計意圖:在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和潛在水平之間提供一個向上攀登的“支架”,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可以幫助學生較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在這里,前一教學步驟都是后一教學步驟的基礎,讓學生理解了“折扣”的意義才能掌握計算商品折后價錢的方法;掌握了計算商品折后價錢的方法才學習計算商品折后與折前差價的方法就容易掌握了。】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實驗,推導出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公式計算圓錐體的體積。

2.通過學生動腦、動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我們每組桌上都擺著幾何形體,哪種形體的體積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舉起來。

這是什么體?(圓錐體)

(板書:圓錐)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圓錐體,這里有幾個畫好的幾何形體。

(出示幻燈)

一起說,幾號圖形是圓錐體?(2號)

(指著圓錐體的底面)這部分是圓錐體的什么?(底面)

(指著頂點)這呢?

哪是圓錐體的高?(指名回答。)

(用幻燈出示幾個圖形。)

在這幾個圓錐體中,幾號線段是圓錐體的高,就舉幾號卡片。

(學生舉卡片反饋)

你為什么選2號線段呢?為什么不選3號、4號呢?(指名回答)

那么這個圓錐體的高在哪呢?(在幻燈上打出圓錐體的高。)

看來,同學們對于圓錐體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研究圓錐的體積。

(板書,在“圓錐”二字的后面寫“的體積”。)

(復習內(nèi)容緊扣重點,由實物到實間圖形,采用對比的方法,不斷加深學生對形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老師拿出一大一小兩個圓錐體問學生)這兩個圓錐體哪個體積大,哪個體積???

(再拿出不等底、不等高,但體積相等的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這兩個形體哪個體積大,哪個體積???(引起學生爭論,說法不一。)

看來我們只憑眼睛看是不能準確地得出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必須通過測量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圓柱體的體積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等我們學完了圓錐的體積再來解決這個問題。

為了我們研究圓錐體體積的方便,每個組都準備了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你們小組比比看,這兩個形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學生得出: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用數(shù)學語言說就叫“等底等高”。

(板書:等底 等高)

既然這兩個形體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們就跟求圓柱體體積一樣,就用“底面積×高”來求圓錐體體積行不行?(不行)

為什么?(因為圓錐體的體積小)

(把圓錐體套在透明的圓柱體里)是啊,圓錐體的體積小,那你估計一下這兩個形體的體積大小有什么樣的倍數(shù)關系?(指名發(fā)言)

的大米、水和圓柱體、圓錐體做實驗。怎樣做這個實驗由小組同學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學們匯報,你們組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有什么樣的倍數(shù)關系。注意,用大米做實驗的同學不要浪費一粒糧食。

(學生分組做實驗。)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是怎樣做實驗的?

你們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有什么倍數(shù)關系?

(學生發(fā)言。)

同學們得出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其他組也是這樣的嗎?

我們學過用字母表示數(shù),誰來把這個公式整理一下?(指名發(fā)言)

(不是)

是啊,(老師拿起一個小圓錐、一個大圓柱)如果老師把這個大圓錐體里裝滿了米,往這個小圓柱體里倒,倒三次能倒?jié)M嗎?(不能)

為什么你們做實驗的圓錐體里裝滿了水或米往圓柱體里倒,倒三次能倒?jié)M呢?

(因為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

(老師在體積公式與“等底等高”四個字上連線。)

現(xiàn)在我們得到的這個結論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復敘述公式。)

今后我們求圓錐體體積就用這種方法來計算。

(老師在教學中,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分組觀察,操作,討論等方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鞏固反饋

1.口答。

填空:

2.板書例題。

例 一個圓錐體,它的底面積10cm2,高6cm,它的體積是多少?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

=20(cm3)

答:它的體積是20cm3。

3.練習題。

一個圓錐體,半徑為6cm,高為18cm。體積是多少?(學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饋。)

4.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求圓錐體的體積,現(xiàn)在我們會求前面遺留問題中的比大小的圓錐體體積了。

(幻燈出示其中之一)這個圓錐體,直徑為10cm,高為12cm,求體積。

(學生在小黑板上只寫結果,舉黑板反饋。)

你們求出這個圓錐體的體積是314cm3?,F(xiàn)在告訴你們另一個圓柱體的體積我已經(jīng)計算出來了,它的體積也是314cm3。這兩個形體體積怎樣?(一樣)剛才我們留下的問題就解決了,看來判斷問題必須要有科學依據(jù)。

5.選擇題。每道題下面有3個答案,你認為哪個答案正確就舉起幾號卡片。

(1)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a(dm3),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dm3)。

②3a(dm3)

③a3(dm3)

(舉卡片反饋,訂正。)

(2)把一段圓鋼切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圓柱體體積是6cm3,圓錐體體積是( )cm3。

(學生舉卡片反饋,訂正。)

6.剛才都是老師給你們數(shù)據(jù),求圓錐體體積,你們能不能直接告訴我你們桌上的圓錐體體積是多少呢?(不能)

為什么?(因為不知道底面積和高。)

需要測量什么?(底面半徑和高。)

怎么測量?(小組討論。)

(指名發(fā)言)

今天回家后,把你們測量的數(shù)據(jù)寫在本子上,再計算出體積。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

出思考題:

現(xiàn)在我們比一比誰的空間想象能力強。

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體?(長方體)

要在我們的教室里放一個盡可能大的圓錐體,想一想,怎樣放體積最大?(小組討論)

指名發(fā)言。當爭論不出結果時,老師給數(shù)據(jù):教室長12m,寬6m,高4m。并板書出來,再比較怎樣放體積最大。

(四)指導看書,布置作業(yè)

(略)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

一是始終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新課一開始就讓學生觀察,猜測兩組圓錐的大小,激發(fā)學習的欲望。在公式推導過程當中又引導學生估計兩個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高漲。在應用公式的教學中,又把問題轉向了課初學生猜測體積大小的兩個圓錐,并引導學生邊測量,邊計算,終于使懸念得出了滿意的結果,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二是在教學中重視以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整個公式的推導,是建立在學生分組觀察、實驗操作、測量的基礎上的,學生不僅參與了獲取知識的全過程,更重要的是參與了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三是教學層次清楚,步步深入,重點突出。

四是練習有坡度,形式多,教學反饋及時、準確、全面、有效。

板書設計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教案篇8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0~41頁例2,練習九第3~7題。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較熟練地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習慣。

3.在探究問題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運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靈活運用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問題。

小黑板

一、復習引入課題

教師: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體積公式:v=13sh

教師:誰能說說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抽學生簡要敘述圓錐的推導過程。

教師: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哪些條件?

讓學生弄清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圓錐的底面積和高。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利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常見的數(shù)學問題。

板書課題:圓錐的體積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教師用投影儀出示例2。

一煤堆的底面周長18.84m,高1.8m,這個煤堆近似一個圓錐體。準備用載重5噸的車來運。一次運走這堆煤,需要多少輛車?(1m3煤重1.4噸)

教師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理解題意。用投影儀出示問題。

(1)這道題講的是什么事情?知道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要求這堆煤的質(zhì)量,必須先求什么?

(3)要求煤的體積應該怎么辦?

(4)這題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適時點撥。

反饋:要求學生用完整的語言敘述題意。

教師抽學生敘述思考過程,要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

在反饋過程中,盡量多抽幾個學生敘述。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題的關鍵是求出圓錐形煤堆的體積,也就求出了煤堆的質(zhì)量。

教師抽學生上臺板算。

板書:

煤堆的底面積:3.14×(18.842×3.14)2=3.14×9=28.26(m2)

煤堆的體積:13×28.26×1.8=16.956(m3)

1.4×16.956÷5≈5(輛)答:……

教師:最后的`結果為什么要取整數(shù)部分再加1?

讓學生明白裝了4輛車后,剩下的雖然不夠裝一車,仍然要用一輛車裝,因此要取整數(shù)。

教師: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不知道底面積的情況,這時怎樣求圓錐的體積?

2.小結

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只知道底面半徑、底面直徑或底面周長和高,要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再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圓錐的體積。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鞏固練習

1.教師用投影儀出示教科書第42頁第3題

觀察圖形,獨立解答。抽二生上臺板算。

讓學生理解此題應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才能求出容器的體積。

2.解答教科書第42頁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抽生反饋說出思考過程。

通過這一題的練習,體會圓錐與圓柱之間的關系。

3.解答練習九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展示思考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體積不變進行解答。

4.發(fā)展練習

有一個底面周長是31.4dm,高9dm的圓錐形容器里裝滿了黃豆,現(xiàn)在要把這些黃豆放入另一個高9dm的圓柱形容器里,剛好裝滿。這個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徑有多大?

教師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根據(jù)條件尋找中間問題。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解決方案。

反饋:學生用完整清晰的語言敘述解題思路。

弄清解決這題的關鍵是抓住黃豆的體積不變,即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等。這是解答此題的突破口。教科書練習九第5題,第7題。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對圓錐的體積計算更熟悉了。知道圓錐和圓柱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有序思考,靈活運用知識。

例2……

煤堆的底面積:3.14×(18.842×3.14)2=3.14×9=28.26(m2)

煤堆的體積:13×28.26×1.8=16.956(m3)

1.4×16.956÷5≈5(輛)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