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范文5篇

時間:2022-10-24 作者:tddiction 備課教案

我們只有保持認真的心態(tài),才能寫好教案,要是沒有一份出色的教案,課堂就無法活躍起來,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舞蹈教案范文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舞蹈教案范文5篇

舞蹈教案范文篇1

藝術活動:《新年好》(演奏)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學習邊演唱邊有節(jié)奏的演奏碰鈴、鈴鼓等樂器。

2、能根據教師的指揮手勢演奏,初步注意合奏時音響的和諧。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事先已比較熟悉歌曲。

物質準備:碰鈴、鈴鼓、圓舞板等、音樂《新年好》

活動過程:

1、感受歌曲歡快情緒。

(1)幼兒聽錄音,感受歌曲的歡快,并用各種體態(tài)表達快樂的情緒。

(2)教師伴奏,幼兒演唱,教師提示幼兒用飽滿的精神、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學習表現三拍的節(jié)奏特點。

1、引導幼兒徒手練習節(jié)奏|×××|與|×0 0|,初步表現三拍子強弱弱的節(jié)奏特點。

2、放慢蘇速度演唱歌曲,指導幼兒隨樂拍手為歌曲徒手伴奏。

1、第一遍:用|×××|節(jié)奏型。

2、第二遍:用|×0 0|節(jié)奏型。

3、播放歌曲錄音,指揮幼兒分兩組邊演唱邊拍手為歌曲伴奏。

3、幼兒持器演奏。

(1)幼兒分兩組練習演奏。幼兒持碰鈴、鈴鼓的一組演奏|×××|的節(jié)奏型。持圓舞板、木魚的一組演奏|×0 0|節(jié)奏型。

(2)引導幼兒持器完整的為歌曲伴奏。

(3)提示:幼兒最初持器演奏時可用齊奏的方式,第一遍用|×××|的節(jié)奏型。第二遍用|×0 0|節(jié)奏型。之后還可以進行簡單的合奏。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傾聽各種演奏的方案音響效果,嘗試尋找最佳方案。

4、幼兒按意愿分成兩組,一組演唱,一組持器演奏。之后可進行交換。

三、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投飛鏢 見領域活動指導p25。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舞蹈教案范文篇2

教學對象:3.5—6歲兒童

授課舞目:一級舞目---小熊舞(兒童舞蹈)

一、教學目標:

1、 模仿小熊的動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等突出小熊憨態(tài)可掬的形象。

2、 圍繞突出小熊的特點而展開的訓練。以此激發(fā)小朋友們對小動物形象進行模仿學習的興趣。

3、 訓練孩子上身的含、沖、靠、腆這四個動勢,以及點指、聳肩、擴指、跪地爬等動作。通過這些動作訓練讓孩子們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基本動勢。

二、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師生互動法、講授法、練習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 關鍵動作:.盤腿做含展動作時,上身要經過直立狀態(tài)(切不可摳胸、縮脖子)。

2、 要強調五個手指用力張開。聳肩時重拍向上,去找耳朵。

3、表現小熊剛剛睡醒時的狀態(tài),捉蜜蜂時的調皮和吃飽后的滿足。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首先將舞目的背景進行闡述,再讓小朋友們了解這個舞蹈的動律,掌握好基本動律以后讓小朋友們想象剛睡醒的樣子(打哈欠、揉眼睛等)、還有吃飽后拍拍小肚子,最后讓小朋友想象小熊的形象并把它加入到舞蹈中。也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將動作串聯起來。例如:寒冷的冬天過去,春天來了,一只剛剛經過冬眠的小熊在樹洞中慢慢性來咯額。伸出洞來感受一下溫暖的陽光,忽然覺得空了一個冬天的肚子餓了,就鉆出洞來尋找一下有什么好吃的吧。這時它看到了三只小蜜蜂,有蜜蜂,當然就有蜂蜜啦!小熊高興極了!幾只可愛的小熊爬著聚攏到一起,伸出小熊掌不停地撈起蜜蜂,放到嘴里舔一舔,真甜啊,吃的好高興啊!

2、 按音樂分段教、練:

前 奏

?1】1-8 四人一橫排,體對一點,盤腿坐地,右手撐頭成睡覺狀,左手扶膝蓋。

?2】1-6伸懶腰,表現冬眠后出醒的小熊。

7-8上身立直,雙手扶膝蓋。

第一遍音樂

?1】1-4上身前腆,目視一點。

5-8身還原。

?2】1-4上身含胸,目視腹部。

5-8身還原。

?3】重復【1】1-8動作。

?4】1-4右手點指,左手扶膝,依次對8、1、2點點指指出(眼隨手動),第四拍保持舞姿。

5-8右手經上弧線還原到8點(眼隨手動)。

?5】1-2雙手擴指、右起交替拍膝蓋三次,第三次右手拍膝左手擴指。第二拍保持舞姿,身體隨動,目視一點。

3-4做【5】1-2反面動作。最后一拍右手扶膝,身體不動。

5-8左右傾身,聳肩兩次。

第二遍音樂

?1】1-6跪地爬成圓圈。

7-8盤腿坐,旁按手。

?2】1-4左手扶地,身向后靠,右手擴指手心向上抬起,第三拍折腕(眼隨手動)。

5-6上身向前沖同時曲臂舔手心,做舔蜂窩狀。

7-8身向后靠,右手手心向外經上弧線落下。

?3】1-8做【2】反面動作。

?4】1-8重復【3】1-8拍動作,雙手一起做。

?5】1-2身前傾,雙手交替碎拍地,第二拍抬起右手擴指(眼隨手動)。

3-4做【5】1-2反面動作。

5-8保持舞姿,雙手扶膝蓋,右左傾身聳肩兩次。

五、教學總結:

這個小舞蹈主要訓練了上身的含,腆,沖,靠這四個動勢,以及點指,聳肩,擴指,跪地爬的動作,通過這些訓練讓孩子們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基本動勢。

六、布置作業(yè):

跟音樂練習《小熊舞》。

舞蹈教案范文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面條在鍋里的不同形態(tài),并常識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肢體動作表現面條的柔軟。

2、體驗參與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面條、電磁爐,紅、綠皺紙條。

在地上畫兩個大圓圈,分別代表“鍋”和“盤子”。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煮面條。

討論生面條的樣子:摸一摸、看一看,面條還沒下鍋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用動作學一學。

討論面條下鍋后的樣子:水沸騰的時候,面條也在鍋內翻滾,你覺得它像什么?讓你想到了什么?它又和剛才比又有什么變化?

討論煮熟的面條的樣子,現在它熟啦,變得怎樣了?你怎么知道的?

請大家一起嘗一嘗,感覺面條的柔軟、滑溜。

二、模仿表演。

請幼兒把自己想象成面條,在柔軟、舒緩的背景音樂中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模仿。

教師以廚師的身份介入表演。

——幼兒把自己想象成面條,身體筆直地站立。教師說“下面條嘍”,幼兒跳進“鍋”里,身體慢慢變軟,在“沸騰”中舞蹈。

——“廚師”用手臂當大筷子,將煮得軟軟的“面條”夾到“大盤子”里,每根“面條”都要表現出“軟軟的”?!谥蟮密涇浀摹懊鏃l”上撒一些蔥花(綠色皺紋紙條)。再撒一些辣椒(紅色皺紋紙條)。

舞蹈教案范文篇4

教學目標:從整體上訓練學生,克服身體的'自然狀態(tài),獲得正確的直立感,發(fā)展舞蹈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節(jié)奏感,訓練學生動作時所需的軟度、力度、開度。

教學重點、難點:要注意教學方法,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拉傷韌帶,還要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方法練習,錯誤的方法會讓訓練適得其反。

教具準備:音樂播放器,音響 把干等;

教學內容:

一、介紹舞蹈基本功的作用:

1、通過練習可達到身體的直立感和穩(wěn)定性,以及較準確地移動重心的能力。

2、開發(fā)智力,表現美。學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種舞蹈動作技巧,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她們掌握的不應是僵死的形體動作,而應該是滲透充滿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藝術語匯,也就是不能死學,學死。在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要發(fā)展形象思維,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組合表演動作,直至能較成功地創(chuàng)編舞蹈、舞蹈律動和游戲作品。

二、教學生練習一些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1、素質訓練:素質訓練是對初學舞蹈的學生身體各部位的作用。剛開始學習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yè)需要的距離。

2、形體訓練:形體練習即塑造身體的體態(tài)姿勢,使身體各部位達到柔韌性、穩(wěn)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使整個動作更具美感。形體練習是構成舞蹈語匯的基本條件,是推向舞蹈藝術的必經之路。

3、技巧訓練:學生在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能力基礎上,進行技巧訓練。技巧有一定的難度,是技巧性很強且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的能力、條件、特長來“因材施教”。訓練中,以單一項目反復練習為主,力求達到穩(wěn)、準、動作流暢的標準。

4、舞姿訓練:舞姿即身體的基本姿勢形態(tài)。舞姿講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體軀干、腿部、手臂、頭和眼睛的協調性而完成。

三、把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教給學生。

教學方法:示范法,講述法和手把手的教育法來完成教學。

教學過程:

1, 向學生介紹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它是學好舞蹈的基石。

2, 向學生介紹舞蹈基本功在舞蹈中的作用。

3, 示范練習基本功的方法。

4, 讓學生模仿,我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加以指點和糾正。

5, 讓學生互相幫助來完成軟開拉伸動作,同時配上抒情的音樂讓學生放松緊張的身體。

6, 由我?guī)ьI學生做一些放松運動。

舞蹈教案范文篇5

活動目標:

1、據音樂想象嫩芽初錠和生長新葉的情狀。

2、結合音樂感受和想象。并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

活動重點:用肢體動作表現嫩芽初錠情狀。

活動難點:結合音樂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象征嫩芽的手飾。用嫩綠的皺紙栓在手上。

活動過程:

一、芽怎樣長。

1、春天來了,樹枝上的嫩芽長出來了,你們知道樹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長出來的嗎?它是怎樣長成綠葉的?

2、啟發(fā)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個芽苞苞,用動作表現發(fā)芽的過程。教師以肢體和充滿活力的神情,引導幼兒表現。

二、綠綠的嫩芽長出來。

幼兒聽教師彈奏一遍音樂,告訴幼兒這段音樂講的就是嫩芽長出來的事情。

我們再仔細地聽一遍音樂,想一想芽苞苞怎樣長成嫩芽,又怎樣長成一片新的綠葉?

聽了音樂,我們好象看見:芽苞苞長出來,一點一點長成了嫩芽。嫩芽抬起頭,太陽照著它,暖陽陽的。嫩芽又仰起頭喝雨水。就這樣嫩芽慢慢長成了一片綠綠的新葉子。

我們再仔細聽一遍音樂,想想嫩芽生長的樣子。

引導幼兒感受音樂,注意樂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師用語言、動作提示幼兒注意音樂的變化。

引導幼兒帶手飾,根據音樂的變化表現嫩芽的生長過程。

請一些表現力較強的幼兒商定用哪些動作進行表現,并進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