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10的教案優(yōu)質(zhì)8篇

時間:2022-11-14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寫教案其實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完成的課前準備工作,我們在寫教案之前,一定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情況,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10的教案優(yōu)質(zhì)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10的教案優(yōu)質(zhì)8篇

認識10的教案篇1

學習內(nèi)容:新人教版課本第55——58頁內(nèi)容。

學習目標: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同一個圓內(nèi)直徑和半徑的關系,能根據(jù)這種關系求圓的直徑和半徑。掌握畫圓的方法,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學習重點:圓的特征及圓的畫法。

學習難點:圓的特征及圓的畫法。

學習過程

一.預習展示

1、回憶: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 )、( )、( )、( )、( )等,它們都是由( )圍成的。

2、想一想:

圓這種平面圖形,它是由( )圍成的。

3、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地方或哪些物體上有圓形?請寫下來。

?閱讀質(zhì)疑 自主體驗】

學生預設活動(一):認識圓各部分名稱及圓的特征

1、按課本56頁例2操作圓形紙片,自學本頁最后一段,完成下列題目: 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 ),用字母( )表示;連接( )和( )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 )表示;通過( )并且( )的線段叫做直徑,用字母( )表示。

2、在圓形紙片上描出圓心、半徑、直徑并用字母表示出來。

3、量一量,比一比,做一做:(利用圓形紙片學習)

①在同一個圓內(nèi),有多少條半徑,這些半徑有什么特點?直徑呢?

②在同一個圓內(nèi),直徑和半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4、我會填:

① r=3cm ②d=9dm ③r=2.4m ④d=3.6cm d=_____ r=_____ d=_____ r=_____ 5、我是小裁判。

①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 )

②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③圓的半徑增加3cm,它的直徑也增加3cm。 ( )

④半徑2cm的圓比直徑3cm的圓小。 ( )

學生預設活動(二):用圓規(guī)畫圓

1、畫一個半徑2cm的圓,并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2、想一想:

圓的位置是由( )決定的,圓的大小是由( )決定的。 3、畫兩個相同的圓,要具備什么條件?

二.合作探究小組展評

小組討論自學中存在的問題,組內(nèi)互幫活動。(不能解決的用筆劃出來。)

1、班內(nèi)交流展示。

2、評價。

三.小組總結,教師點評

圓的大小由圓的半徑?jīng)Q定,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周長是圍城圓一周的長度。畫圓的時候圓規(guī)兩腳間距離是圓的半徑。

四.課堂展示,鞏固練習

1、基本題:

(1)完成60頁1—3題。

(2)判斷,并說為什么。

a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 )

b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 )

c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d圓的半徑都相等。 ( )

e兩端在圓上的線段是圓的直徑。( )

2、必做題:

完成61頁6、8題。

3、選做題:60頁第四題、61頁第九題。

五.課堂小結

六.課堂達標

一.填空。

1.在一個直徑是8厘米的圓里,半徑是( )厘米

2.在同一圓內(nèi),所有的( )都相等,所有的( )也相等。( )的長度等于( )長度的2倍。

3.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4.在一個圓里,有( )條半徑、有( )條直徑。

5.( )確定圓的位置,( )確定圓的大小。

6.圓中心的一點叫做( ),用字母( )表示,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 )。。

7.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是圓的( )。

8.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二.判斷。

1.在連接圓上任意兩點的線段中,直徑最長。 ( )

2.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 ( )

3.直徑都是半徑的2倍。 ( )

4.畫一個直徑是4厘米的圓,圓規(guī)兩腳應叉開4厘米。 ( )

三、選擇題。

1.圓是平面上的( )。

① 直線圖形 ② 曲線圖形 ③ 無法確定

2.圓中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 )

① 一定是圓的半徑 ② 一定是圓的直徑 ③ 無法確定

3.圓的直徑有( )條。

① 1 ② 2 ③ 無數(shù)

四.按要求畫圓,并在圖上用字母標出圓心、半徑、直徑。

1.半徑是12厘米。

2.直徑是12厘米。

認識10的教案篇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01頁第3題及練習二十五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進一步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進一步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通過復習,讓學生經(jīng)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復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對時間有更深的認識。

難點: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教法與學法:

教法:講授法。

學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

練習課中的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謎語引入

啟發(fā)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仔細聽,看哪個同學先猜出來。

哥哥長,弟弟短,弟弟跟著哥哥轉(zhuǎn)。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這是什么?(鐘表)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認識時間》。

二、復習幾時

(1)誰來說說鐘面上有什么?

引導學生看出有1—12這些數(shù),有時針和分針,有12個大格,每一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共60個小格。

(2)老師撥出7時和7時半,讓學生用兩種方法寫一寫。指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寫,反饋。

并引導學生小結:①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②當分針指著6,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半。半時就是30分。

(3)復習“1時=60分”。

師撥12時,問:現(xiàn)在是幾時?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時針和分針的變化。(撥到1時)

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

引導學生一起回答: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

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師撥鐘,引導5分5分地數(shù)到60分,分針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這時時針正好走一大格,是1時。

板書:1時=60分

三、做一做

(1)老師撥時刻(7:45、10:50、11:15、1:35),學生在紙上寫一寫,說一說。

(2)老師說時刻(3:45、1:25、4:05、6:55),學生撥鐘面。

強調(diào):表示分的數(shù)要占兩個位置,不滿10分的要用0來占位。

四、復習經(jīng)過的時間

(1)4時再過5分是()。

(2)10時30分再過10分是()。

(3)8時45分再過5分是()。

(4)5時56分再過()分是6時。

五、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01頁第3題。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十五第12題。

獨立完成,小組評議。

六、總結提升

這節(jié)復習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認識10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和操作,使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義.

2.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會正確地讀出和寫出乘法算式.會正確地敘述乘法算式的意義;還要會用學具擺出乘法算式的含義.

3.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qū)W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了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學生找出這兩個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2+2+2這道算式的加數(shù)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這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shù)”(板書).

(2)數(shù)數(shù)看是幾個2相加?(3個)

2.出示算式:5+5+5+5.

提問:這個算式中的加數(shù)相同嗎?這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shù)是幾?幾個5相加?

3.要求學生說出幾個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算式.

教師小結:這些算式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板書)

4.設疑:2+2+2是3個2相加,那么4個2相加,怎樣列式?5個2呢?50個2、100個2、1000個2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長.

5.引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種簡便的方法來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能使這些很長的算式縮短.這個方法叫乘法(板書).

教師出示教具加號“+”,然后向右旋轉(zhuǎn)成乘號“×”,貼在黑板上.

6.介紹乘號“×”及其寫法.

二、進行新課

(一)教學2×3=6.

1.出示小花圖.

板書設計

乘加乘減

例5 桃子圖 例6 4×3-2=

一共有多少個桃?

3+3+3+2=11 3×3+2=11

(1)先出示2朵.提問:你們看,這是幾朵小紅花?(2朵)我們把2朵小紅花看成一組.然后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提問:一共擺了幾組小紅花?(生:3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紅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樣列式?(板書:2+2+2=6)

2.教學用乘法計算.

(1)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數(shù)是幾?(生:相同加數(shù)是2.)寫乘法算式時先寫相同加數(shù)“2”,再寫乘號“×”.

(2)數(shù)數(shù)看這是幾個2相加?(板書:3個2)乘號后面寫“3”,這個3叫做“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板書算式:2×3=6)

3.教學讀法.

這個算式怎么讀呢?(板書:讀作2乘以3)教師帶讀,再要求齊讀.

4.鞏固意義.

提問:

(1)2×3里的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數(shù)?相同加數(shù)寫在乘號的哪一邊?

(2)這個3怎么得來的?它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數(shù)?寫在乘號的哪一邊?

(3)2×3表示幾個幾相加?

(二)教學3×4=12.

1.指導學生擺小正方形:豎著擺,每3個為一組,擺4組.

2.提問:

(1)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形?用加法算怎樣列式?

板書:3+3+3+3=12.

(2)這個算式能寫成乘法算式嗎?寫成乘法算式,乘號前面應先寫幾?乘號后面應寫幾?板書:3× 4 = 12

(3)這個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板書:4個3)

(三)教學4×5=20.

1.投影出示:

提問:求一共有多少個小圓片?用加法算,怎樣列式?

2.嘗試:請小朋友試一試把這道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

板書:□×□=□

指名填寫并討論:乘號前面為什么寫4?乘號后面為什么寫5,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四)比較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

1.請同學們觀察比較剛才我們寫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每組里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2)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哪種方法計算比較簡便?簡便在什么地方?

2.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以后我們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時,要用乘法計算.(板書:求幾個相同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五).改寫練習

1.將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

2.討論:8+8+8=3×8,對不對?應改怎樣改正?

3.將乘法算式改寫成連加算式.

3×8 8×3

4.課前我們講的50個2、100個2、1000個2,怎樣改寫成乘法算式.

5.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為什么?

小結:只有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我們才能用乘法計算.

(六)質(zhì)疑.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3×4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相加.

(2)4×3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相加.

2.看演示圖,敘述圖意,再說出乘法算式.(用投影演示)

(1)蘋果圖:有5個盤子,每個盤子放3個蘋果.

(2)蘋果圖:有3個盤子,每個盤子放5個蘋果.

(3)青蛙跳格圖:第一回,每次跳5個格,跳3次.第二回,每次跳4個格,跳4次.(學生回答后,再問一問4×4前面的4表示什么,后面的4表示什么.)

3.“送信”游戲.(詳見探究活動)

四、課堂作業(yè)

1.看圖先寫加法算式,再寫乘法算式.

2.把乘法算式與加法算式用線連起來.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

3.寫出乘法算式,再用圓形紙片擺一擺.

2個4連加; 4個2連加; 3個5連加; 5個3連加.

五、質(zhì)疑歸納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個加數(shù)都相同,就可以把這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2.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認識10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shù),理解幾分之一;

2、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地讀、寫分數(sh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與其他同學通過交流、互換思考來達到互相進步的學習意識;

2、通過帶有思考的動手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獨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習能力;

3、通過學習活動,還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整個教學過程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想法,使學生能富有激情地、充滿想象力地學習數(shù)學;

2、通過學生交流學習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傾聽、敢于發(fā)言的積極學習態(tài)度;

3、通過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的美,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真正的意義,如何運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師:同學們來看老師寫一個數(shù)1/2(看仔細了哦)

師:你認識這個數(shù)嗎?

?預設一】真棒!你都知道這個數(shù)是分數(shù)?。ń沂菊n題: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預設二】你太厲害了!了解了這么多。

師:這個數(shù)你會讀嗎?

生:二分之一。

?預設三】真能干!都會讀這個數(shù)了,這個數(shù)就讀做二分之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那這1/2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身邊的例子來說一說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學生舉例)

師:看來同學們對1/2有了大概的理解。

二、認識幾分之??

(一)認識二分之??

1、找月餅的二分之??

(出示月餅圖)

(1)師:你能找到這個月餅的1/2嗎?

教師出示平均分的情況。問:這里所分的每一份都一樣大了嗎?

師: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2)師: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剛才是怎樣找到這個月餅的1/2,先想一想,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課件演示過程)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這塊月餅的二分之一。(板書)

師:這一份可以用1/2來表示,那這一份呢?(教師手勢指月餅)

師: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看來我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

2、找出長方形的1/2

師:咱們班的同學真能干,找到了月餅的1/2,那你能找出這個長方形的1/2嗎?

師:誰愿意把題目讀給大家聽?清楚了嗎?那就開始吧。

?展示反饋學生作品】

異中求同:這些涂色部分的形狀各不相同,為什么都可以用1/2來表示?

師:同一個圖形中,折法不同也沒有關系,只要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二)創(chuàng)造分數(shù),認識幾分之一:

1、師:認識了1/2,你還想創(chuàng)造幾分之一呢?能說得完嗎?

活動主題:你還想創(chuàng)造其他分數(shù)嗎?請先聽清楚活動要求。

活動要求:每位學生隨意選擇信封里的圖形,折一折,并涂上顏色,表示出一個自己想要表示的分數(shù)。

成果展示:要求學生先說出自己創(chuàng)造的是什么圖形的幾分之一,師板書該分數(shù),然后再由該生說明自己是怎樣得到該分數(shù)的,并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2、展示反饋:異中求同,同中求異,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本質(zhì)。

a、不同圖形,創(chuàng)造相同的分數(shù)(1/4為代表)

b、統(tǒng)一圖形,創(chuàng)造的不同分數(shù)。

(三)欣賞生活中的分數(shù)、其實生活中也因此隱藏了好多分數(shù)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

(四)分數(shù)的組成:

師:分數(shù)和我們以前學習過的整數(shù)不一樣,它分成了三個部分,你知道這三個部分的名稱嗎?

請自學課本90頁最下面。

提問:不管是我們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這些分數(shù),還是我們動手去創(chuàng)造的這些分數(shù),都必須做到哪一點?(平均分)

說明:可見,平均分是一個分數(shù)的開始(板書分數(shù)線),這叫分數(shù)線,是平均分的意思。

挑戰(zhàn):所以,我們應該怎樣寫一個分數(shù)呢?

(先寫分數(shù)線,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

三、闖關練習:

1、第一關:火眼睛睛,判斷。

2、第二關:智力大比拼。填空:用分數(shù)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

3、第三關:奇思妙想。

4、機動發(fā)展:找圖中的分數(shù)

四、課堂總結:

和學生一起回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談自己的收獲或自己還有待解決的疑問。

認識10的教案篇5

目標:

復習鞏固1——7的序數(shù),2——6的鄰數(shù)。

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發(fā)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準備:

教具學具方面:星期轉(zhuǎn)盤操作材料若干套(與幼兒的小組數(shù)相同)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幼兒知識經(jīng)驗準備:學習另以內(nèi)的序數(shù)和鄰數(shù),通過掛歷、臺歷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1——7序數(shù),2——6鄰數(shù)(1)復習序數(shù):出示1——7數(shù)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組數(shù)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并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個數(shù)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shù)字表示。

(2)鞏固鄰數(shù):以“數(shù)字娃娃找鄰居”的游戲進行。

例如:老師以數(shù)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鄰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

(1)聽童話《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第一遍老師口頭講述故事后提問,童話的名稱及故事里講到誰?(師出示星期媽媽的圖片)她想干什么?幼兒回答后,老師交代本節(jié)課新授內(nèi)容是認識“星期”,并提出以下問題,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她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請幼兒在聽一邊故事。

(2)再次聽故事邊講邊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一至星期日的順序),然后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

需要強調(diào)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最后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期的順序性。

(3)轉(zhuǎn)盤游戲:找鄰居(師示范轉(zhuǎn)動轉(zhuǎn)盤,然后可請個別幼兒操作)規(guī)則:轉(zhuǎn)動轉(zhuǎn)盤后,指針指到星期x,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x的兩個鄰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戲反復進行4——5次。

突出強調(diào):星期日的鄰居是誰?。ㄒ庠谕黄菩瞧诘闹芷谛赃@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個星期開始)3、操作活動:轉(zhuǎn)盤游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星期轉(zhuǎn)盤,一組幼兒輪流轉(zhuǎn)動轉(zhuǎn)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x的兩個鄰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動評價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jié)課認識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轉(zhuǎn)盤游戲的感受。

5、分組進行角色游戲:“找鄰居七名幼兒一組,分別帶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zhuǎn)動,邊轉(zhuǎn)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先發(fā)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余六個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來由星期二、三……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游戲延續(xù)進行。

星期媽媽和孩子們星期媽媽一連生了七個孩子,她皺著眉頭說:“我還得給他們?nèi)∑邆€好聽的名字呢!”

星期媽媽看著孩子們,想呀想呀,覺得它們非??蓯郏浅F?,于是她高興地說:“有了,有了,好聽的名字有了?!彼呎f邊伸出手指,輕輕地點著孩子們的腦袋說:“梅花、桃花、蘭花……”可是她只報了三個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這不是跟花兒們的名字一樣了嗎?”

反思

一、緊扣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凸顯數(shù)學活動中的挑戰(zhàn)性。

在以往的數(shù)學活動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基本已經(jīng)具備了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教師只需幫助其提煉經(jīng)驗即可,如果還只是延續(xù)此類內(nèi)容,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對于幼兒來說,真正的學習動力來自于活動本身,想讓他們穩(wěn)定地沉浸在數(shù)學探索、操作活動中,就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需要通過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情境,而這個挑戰(zhàn)性又不能脫離生活,因此結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動,能極大的滿足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并且此類推算也能為生活服務。

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凸顯數(shù)學活動的趣味性。

很多時候,我們會簡單地認為,用教語言的方法來教數(shù)學,盡量多講,多操

作,多練習,孩子自然就會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幼兒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依靠自己的經(jīng)驗,才能真正地理解數(shù)學,而這種主體的理解必須基于內(nèi)在的需要和興趣,整個活動,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媽媽和她的寶貝,小豬送蛋糕等形式,讓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教與學其樂融融,相得益彰。

認識10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在授課的過程中,適時的演示課件“角的初步認識”】

1.師問: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一年級學習過哪些圖形,還可以說說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幾何圖形?

2.等同學做出回答后,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圖形

3.教師質(zhì)疑: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這三種圖形與圓有什么不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圓沒有角)

4.指角.教師出示數(shù)學書,請學生指出這本書封面上的角.(學生一般會指四個頂點為角)

5.教師指出:這個同學指出的并不是一個角,究竟哪兒是角呢,該怎樣來指出一個角才對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師演示指角的全過程:

師一邊指角一邊口述:從數(shù)學書封面的一個點出發(fā),從這個點向直直的兩邊摸,這兩邊所夾的部分,就是角.

(2)一邊看電腦演示,一邊隨著電腦的演示在自己的數(shù)學書上摸角【演示課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學生到前面來指一指哪兒是角.

(4)全員操作.邊說邊摸,指出一個角.

(5)同桌的同學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個角.

(6)小結摸角后的體會.(我們摸到的點是尖尖的,我們摸到的兩條線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師取一張不規(guī)則的紙,經(jīng)過兩次對折,折出一個小于180度的角.問:老師折出的這個圖形是角嗎?為什么?

(2)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形狀不限),也經(jīng)過兩次對折(任意的去折),教師從中挑出幾個有代表性的角貼在黑板上(盡可能的包含直角、銳角、鈍角、平角).

(3)問:觀察,黑板上貼出的這些圖形,大家說都叫角,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個圖形中都有尖的點和直的線)

(4)教師講解角各部分的名稱【演示課件“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從眾多的角中,任選一個角,把角的兩條邊延長,指名一名學生板書標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5)教師指黑板上任意一個角的部分,要求學生們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6)討論.說一說身邊的角.

3.演示活動角.

(1)問:再觀察黑板上貼的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p>

(2)問:通過觀察,誰能說說,哪個角大些,哪個角小些?再說說你是怎么比較出來的?

(3)問:角確實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該怎樣比較角的大小呢?

(4)教師讓每個同學拿出自己的學具——活動角,把它張開制成一個角,并邊指邊說哪是角的頂點,哪是角的兩條邊.相鄰的同學比一比,誰的角大,誰的角?。?/p>

(5)師:以自己剛才做的角為標準,再做一個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為標準,做一個比它小的角.

(6)提問:通過你們自己操作活動角,你能體會到角的大小和誰有關系嗎?(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得大小有關)【演示課件“角的大小”】

(7)教學畫角的方法.

①【演示課件“畫角的方法”】全體觀察畫角的過程,然后請同學總結畫角的方法.

②教師再次與學生一起回憶畫角的方法:先畫頂點,從這一個點起,用直尺畫一條直直的線,再從這一個點起,向不同方向畫一條直直的線.(板貼: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出發(fā),畫出角的兩條邊)

③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畫一個角.教師巡視畫角的過程是否正確.

三、歸納提高.

1.問:通過剛才的研究,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圖形——角;一個角有1個尖尖的頂點,還有兩條直直的邊;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我們還學會了畫角的方法.)

2.練習.

四.質(zhì)疑交流.

1.問:除去老師向大家介紹的這些內(nèi)容,誰來說說,你還知道些什么老師沒有講到的內(nèi)容?或者還想知道些什么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說和問的情況,酌情補充下面的內(nèi)容)

(1)角的種類(詳見擴展資料):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優(yōu)角、周角……

(2)趣味知識:放大鏡能夠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卻不能放大角的度數(shù).(詳見擴展資料“放大鏡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裝修時,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擺出很多美麗多變的圖案,有效的利用角,還可以節(jié)約裝修的材料,降低裝修的成本.

……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業(yè)(略)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教案是關于“角的認識”這部分內(nèi)容的一個教學設計。

教學新課前,通過演示動畫達到提高學生興趣、導入新課的雙重功效。

教學過程中,大量使用動畫,動態(tài)地模擬了指角、畫角等數(shù)學活動,將數(shù)學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能夠用一種欣賞動畫的、輕松的心情進行學習。

在交流中,教師引用了較多的課外知識,比如介紹銳角、鈍角、平角等角的種類,介紹諸如放大鏡不能放大角的趣味知識,使學生的眼界得到開闊,學習變得愉快。

由于本設計大量使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教師可用來制作公開課或觀摩課。

探究活動

剪角、數(shù)角游戲

游戲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角的形狀,并能數(shù)出角的個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師準備

投影儀、三個長方形.

學生準備

剪刀、長方形紙.

游戲過程

1.教師講故事(投影儀出示背景):春天來了,百花盛開,森林里兔媽媽帶著她的三個孩子興高采烈地玩著游戲.兔媽媽拿出三張長方形的紙,分給她的三個孩子,然后說:“今天媽媽來考考你們,如果把長方形的一個角剪掉,還有幾個角?”(投影儀出示三個長方形)灰兔弟弟抿著嘴,想了一下,跳著說:“4—1=3,還有3個角.”白兔姐姐拿起一張長方形紙,剪下一個角說:“應該是5個角.”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張長方形的紙,先折了折,然后剪起來.“媽媽,我認為還是有4個角.”黑兔哥哥說.(配合故事,在投影儀上逐步打出3個,5個,4個)三個小兔立刻爭了起來,都認為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

2.教師布置任務:小朋友,請你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幫兔媽媽評一評,三個小兔中誰的答案是正確的.【以上敘述可參考音頻“剪角、數(shù)角游戲的錄音(一)”】

3.學生4人一組,先動手折一折,剪一剪,再討論.(師請學生將三種剪法分別貼在黑板上)

4.教師繼續(xù)講故事:看了小朋友的結論,兔媽媽笑著對它的孩子說:“孩子們不必再爭了,小朋友們告訴你們?nèi)齻€答案都是正確的.這道題的答案就是你們這三個答案.”【以上敘述可參考音頻“剪角、數(shù)角游戲的錄音(二)”】

下圖供教師參考

拼角游戲

教師準備

若干個固定角(用兩根小棍或硬紙條拼成).

學生準備

分成若干個4人小組.

游戲過程

1.分給每個小組2個角(大小不一).

2.在頂點重合的條件下,將兩個角拼起來.

3.觀察拼成的圖形是什么圖形?(還是角)

4.找出拼出的這個角的頂點和邊.

5.想一想,數(shù)一數(shù):拼成的圖形中一共有幾個角?看誰的最多.(拼角情況參考下圖)

角、直角的初步認識

認識10的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和圓柱體,感受它們的基本特征及不同點。

2、尋找生活中與球體和圓柱體相似的物體,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教師用皮球一個,大圓形紙片一張,大圓柱體積木一塊。幼兒用圓形紙片、皮球、乒乓球、圓柱體積木、紙棒等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認識球體。

教師出示皮球和圓形紙片,提問: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教師有意轉(zhuǎn)動皮球與紙片,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紙片從有的方向看是扁的,皮球無論從什么方向看都是圓的。為每位幼兒提供圓形紙片和乒乓球,讓幼兒自由操作玩弄,感受乒乓球可以向各個方向滾動,圓紙片不可以。

師幼共同小結:乒乓球、皮球、排球等都是球體。不管是從哪邊看都是圓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滾動的物體叫球體。

2、認識圓柱體。

教師出示圓柱體積木,提問:它是球體嗎?為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它不是從任何方向看都是圓的。再請每位幼兒都取一個圓柱體積木進行滾動,發(fā)現(xiàn)它只能向一個方向滾動,不是往什么方向都能滾動,因此得出結論:它不是球體。引導幼兒觀察,并感知了解圓柱體上下兩個面都是圓形,并且是一樣大小的。

師幼共同小結:上下一樣粗、上下兩個面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叫圓柱體。教師演示圓柱體橫、豎不同的擺放形式,引導幼兒感受不同擺放狀態(tài)下的圓柱體。

3、找一找。

請幼兒找找教室內(nèi)以及幼兒園的建筑,哪兒有球體、哪兒有圓柱體。

幼兒使用《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第17頁"球體和圓柱體",按要求練習,進一步熟悉與鞏固球體和圓柱體的特征。

認識10的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shù),會讀、寫小數(shù),了解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2、經(jīng)歷小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加深對小數(shù)意義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shù)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確區(qū)分整數(shù)和小數(shù),滲透知識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shù)部分是一位的小數(shù),知道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感受小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米尺、準備一些有單價的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shù)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張老師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帶來了這些商品,請看。學生仔細觀察。

出示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試讀。

師:這些數(shù)你們見過嗎?是什么數(sh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小數(shù)(揭示課題認識小數(shù))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和學習內(nèi)容相適應的情境,引領學生輕松走進生活,走近小數(shù),初步感受小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喚醒學生的經(jīng)驗。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shù)

(一)動手實踐,借助長度單位初步認識小數(shù)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找一找身邊的小數(shù),好嗎?你認為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課桌面的長與寬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兩人一組,拿出米尺,測量一下。

學生先分組測量,記錄數(shù)據(jù)。

2、師: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可以怎樣表示。(引導學生用分數(shù)表示5/10米、4/10米)

3、師說明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讀作零點五米。0.5讀作零點五。(師適時板書)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指導小數(shù)點的寫法。

師:4/10米也可以怎樣寫呢?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圖意,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再集體校對。

提問:觀察第一組數(shù),這三個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圖意,獨立完成。從這題的填寫中,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數(shù)、小數(shù)表示的既可以是陰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動手測量教室里課桌的長與寬,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從整數(shù)、分數(shù)自然過渡到小數(shù),重視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初步認識小數(shù)和理解小數(shù),認、讀、寫小數(shù)部分是一位的小數(shù)。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價格理解一位小數(shù)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鉛筆5角,學生尺8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讓學生讀一讀它們的價格。

2、師:你能將商品的價格改寫成用元作單位數(shù)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問: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為什么0.8元的小圓點左邊要寫0呢?那1.2元和3.5元為什么就不寫0呢?

3、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題。

獨立填寫,集體交流,選擇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中最常見的小數(shù)是商品價格。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比較多的使用人民幣的經(jīng)歷。因此,這個例題的教學采用了自主探索與交流討論。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把幾角或者幾元幾角改寫成用元做單位的小數(shù)。由于學生大多具有實際體驗,因此都能順利完成換算。

(三)自學課本,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小數(shù)

1、關于小數(shù),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請教課本,尋找答案吧。(學生自學課本)

組織討論: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2、練習

下面一組數(shù)據(jù),說說哪些是整數(shù),哪些是小數(shù)?并指出小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和小數(shù)部分。

(1)一枝自動鉛筆的長度是1.6分米。

(2)媽媽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價錢是92.5元。

(4)小名家離學校有3.8千米。

(5)買2塊橡皮要花0.8元。

設計意圖:小數(shù)的認識是學生認數(shù)領域上的一次飛躍。關于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方法、整數(shù)與自然數(shù)的描述性定義等數(shù)學事實和規(guī)定的學習,其實是屬于知識領域中的所謂“陳述性知識”無法也無必要進行探究式學習。因此,適時地采用有意義接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看書自學、互相問答,再配以教師的適度講解,符合知識的類型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三、鞏固練習,拓展小數(shù)

1、配鑰匙。(分數(shù)和小數(shù)對應練習)

2、想想做做第5題。(數(shù)軸上的小數(shù))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聯(lián)系實際,應用小數(shù)

1、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小數(shù)?

2、師:古代數(shù)學家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小數(shù)了,你想了解有關小數(shù)使用的歷史嗎?(介紹)

3、游戲:每位同學準備一套0到9及小數(shù)點的數(shù)字卡片,同桌開展擺小數(shù)游戲。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內(nèi)容,利用配鑰匙和擺小數(shù)游戲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