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古詩教案7篇

時間:2022-12-15 作者:Lonesome 備課教案

對于教案,相信老師們在教學中已經很是熟悉了,我們寫教案的時候就是對即將要上的課程進行事先的模擬,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四年級古詩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四年級古詩教案7篇

四年級古詩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江南春》。

3.學習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

2.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

3.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的情感。

教學難點:

讓學生憑借課文中的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嘗試學習,讓學生說說詞語的大概意思,理解詩意。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詩中詞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和朗讀了解詩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孤獨寂寥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領悟詩意,感悟詩情(難點)

一、導學: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詩你能背幾首?

(你來!流利!真有感情!你會的真多!)

(圖片以及古詩)

1、這幅畫面,是正在淺吟低唱《靜夜思》的李白,無論古今,不分中外,所有在外的游子都有一種怎樣的情懷?——

是啊,這是一個鄉(xiāng)愁滿懷的李白。(板書:鄉(xiāng)愁滿懷)

2、《望廬山瀑布》?!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豪情萬丈啊,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李白?正是,瀟灑的李白,豪放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板書:寄情山水)

3、《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是怎樣的李白?

(請你回答。你也想說,請,)——正如你們感受到的,這是有情有義的李白。(板書:有情有義)

從上面詩歌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形象豐滿的李白,他是思鄉(xiāng)的游子,是豪邁的俠客,是重情重義的真漢子,今天我們還要再學一首李白的詩,你將會看到又一個不同的李白。

二、自學

(一)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詩中詞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古詩。

2、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和朗讀了解詩意。

3、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孤獨寂寥的情感。

(二)出示自學指導:

1、結合工具書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結合插圖和注釋,理解重點詞意,充分發(fā)揮想象來理解詩意。

3、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互學。

1、以小組為單位,組內合作討論詩意,請小組代表發(fā)言。

2、教師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一)、初讀古詩

1、齊讀課題《獨坐敬亭山》。

有誰知道敬亭山?你來說說。(圖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稱為“江南詩山”。自李白《獨坐敬亭山》這首詩篇傳頌后,敬亭山聲名鵲起。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梅堯臣、湯顯祖等許多名人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畫達千數(shù),敬亭山這座“江南詩山”,也因而飲譽海內外。

2、再讀課題:敬亭山前面加了個“獨坐”,應該怎樣讀?你為什么這么讀?

(你讀得很慢,因為——哦,是因為傷感;你讀得很輕,因為——哦,很孤獨;你怎么讀這么重?——哦,是在感嘆!)

3、讀課文:帶著你體會到的情感,按自己的節(jié)奏自由讀兩遍。開始——

好!誰來試試!

(讀得多好啊!字正腔圓。)誰再來?同學們從他們的朗讀里聽出了什么感覺?(好孤獨!好無奈!好傷感!好寂寥!恩,很有體會!)我們一起來讀讀。

4、同學們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你的問題很有價值!看得出你很善于思索!)

(二)、細品詩意

1、李白到底為什么要寫這首詩?他寫這首詩想告訴我們什么?讓我們走進這首詩——(齊讀課題)《獨坐敬亭山》?!蔼殹痹谶@里是什么意思?

2、這首詩里分明寫了好幾樣景物,為何李白要說“獨自坐在”敬亭山呢?請在詩中劃一劃,找一找你所感悟到的詞語。

好,你找到了什么詞語?(“飛盡”是指——)是啊,所有的鳥都飛走了,敬亭山靜悄悄了。你呢?(“獨去閑”是指——),滿山不見一只鳥,不聞一絲鳥鳴;遼闊的上空不見一朵白云……這是一座怎樣的敬亭山?(我和你的感覺一樣)(是啊,好一座寂靜清幽的敬亭山!)

3、讀讀這兩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p>

李白久久地坐著,久久地看著,鳥飛云去之后,靜悄悄地只剩下誰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

3、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p>

在李白的眼里,還有云么?還有鳥么?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句話是說——

是啊,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看來看去,誰也看不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云去又何足掛齒啊!再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人山脈脈相望,緊緊融合。——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三)、感悟孤獨

好一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歷了那么多名山,你曾豪情萬丈,你曾廣交朋友,為什么此刻這么深情地看著敬庭山呢?(孤獨)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孤獨”呢?

1、我們一起讀前兩句?!氨婙B高飛盡,孤云獨去閑?!?/p>

在李白的眼里,那是無情的鳥兒在棄他而去,那是高傲的云在棄他而去。

再讀: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其實在自然環(huán)境中,鳥飛云走,是很自然的。為什么這時候的李白卻是那么孤獨?你想過么?(你們很善于推測。)

(介紹背景)的確,這時正是李白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時候。李白曾經七次來到敬亭山所在的宣城游玩,這首詩是李白被迫離開長安10年以后再次來到敬亭山所作的。李白的滿腹才情只被唐玄宗視為點綴升平的御用文人,他空有投身政治報效祖國的雄心,卻被一些權臣小人算計被迫離開長安,長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從而增添了孤獨與寂寞之感。

現(xiàn)在你明白了么?誰再來讀讀前2句。(聽得出,同學們感悟很深)齊讀。

2、老師也來試一試。閉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樣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著人,人陪伴著山,山陪伴著人。配樂,范讀。

同學們來!(齊讀)

3、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兩個李白,分明是兩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你有什么話想對敬亭山說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么話對李白說呢?

(1)練筆:

李白神情地看著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說:“……”

敬亭山深情地看著李白,輕輕地對他說:“……”

(2)引讀:

啊!鳥兒和云朵也討厭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邊。(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是啊,只有我們兩個人在這里真有點死氣沉沉啊。(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問,一切都在不言中(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李白啊!”

五、測評

1、課外拓展

?秋蒲歌》出示。自由讀,感受下這首詩里是怎樣的李白?

你來讀讀。請你讀讀。很深情。讓我們齊讀《秋浦歌》。

“這是一個怎樣的李白?”

對這個孤獨哀愁的李白,你能安慰安慰他嗎?

李白,這么多人在關心你啊,你要樂觀、堅強、開朗起來。

你還記得《贈汪倫》嗎?同學們齊——

還記得《靜夜思》嗎?

還記得《望廬山瀑布》嗎?

李白啊李白,我們都在懷念你,你并不孤獨!

讓我們再來齊誦這首詩《獨坐敬亭山》。

2作業(yè):背誦并默寫古詩。

第二課時 《望洞庭》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會背誦古詩。

2、讀懂古詩,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對洞庭湖的贊美之情。

二、教學重點

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

三、教學難點

理解古詩的意思。

四、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通過上網、翻閱書籍,了解洞庭湖的相關知識。

2、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學;

1、出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同學們, 你知道這句諺語的意思嗎?今天,我們就去領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

2、出示資料來簡介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風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qū),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楊么寨、鐵經幢、屈子祠、躍龍塔、...面積約3900平方公里。君山在洞庭湖中,山上有諸多名勝。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4、師送一組詞,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

二、自學:

(一)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詩中詞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古詩。

2、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和朗讀了解詩意。

3、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作者對洞庭湖的贊美之情。

(二)出示自學指導:

1、結合工具書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結合插圖和注釋,理解重點詞意,充分發(fā)揮想象來理解詩意。

3、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互學:

1、以小組為單位,組內合作討論詩意,請小組代表發(fā)言。

2、教師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1、初讀全詩。

2、再讀“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p>

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

(1) “湖光秋月兩相和”。(多媒體出示)

相:相互。和:和諧、協(xié)調。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2)“潭面無風鏡未磨”(多媒體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

(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光‖ 秋月/ 兩相和,

潭面/ 無風‖鏡未磨。

3、細讀“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多媒體出示)

遙望:遠望。山就是指君山。

洞庭湖和君山 ,就像 “白銀盤里一青螺”。

師:這句詩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 洞庭‖ 山水翠,

白銀‖盤里/ 一青螺。

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把它吟誦并背誦。

5、 知人論世,悟詩情

五、測評:

(1)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2)作業(yè):

1、背熟《望洞庭》。

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第三課時 《憶江南》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憶江南》。

2、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這首詞的意思。

3、通過對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點、難點

了解兩首詞的意思,根據(jù)這兩首詞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一、導學:

1、以前同學們學過很多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詞。(板書:3詞兩首)

2、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詞嗎?(學生可根據(jù)“預習”或搜集到的有關詞的資料自由談。)

3、讀讀這兩首詞,想想詞和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

二、自學:

(一)出示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憶江南》。

2、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這首詞的意思。

3、通過對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出示自學指導:

1、結合工具書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結合插圖和注釋,理解重點詞意,充分發(fā)揮想象來理解詩意。

3、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互學:

1、以小組為單位,組內合作討論詩意,請小組代表發(fā)言。

2、教師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1)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白居易嗎?

(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jù)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2)教師補充:

白居易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后世影響甚大。

2、簡介時代背景:

白居易在50歲至55歲期間,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蘇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長官),秀麗的江南景色和燦爛的吳越文化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陽閑居后,還時?;匚哆@段令人愉悅的回憶。這首《憶江南》同就是他在67歲時為追憶十多年前的蘇杭生活而作。

3、解題:

“憶江南”是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此時他身在洛陽,寫的又是自己對江南春色的記憶,或許這正是作者選此詞牌來抒寫自己江南情結的用意所在吧。

(3)全班匯報交流。

(各小組之間、同學之間互相補充,有不同看法可以爭議。)

首句“江南好”,直寫“江南”之所以值得回憶,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惟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

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是自己舊時早就感受到、體驗過、熟悉了的,并非得之傳聞。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squo;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

那么,江南的好風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們描寫江南春色,比較多的是抓住“花飛”“鶯啼”來渲染的,而白居易在這首詞里為我們另外開辟了一個新的詩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對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種形象化的描述。

教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仔細體會這兩句,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春天的太陽剛剛升起,金色的陽光照射在江邊盛開的鮮花上,紅紅的花朵顯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顯得綠波粼粼,江花、江水兩相輝映,紅的更紅(紅勝火),綠的更綠(綠如藍)。如此強烈的色彩渲染,給人留下了濃得抹不開的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可欣賞插圖。)

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通過反問即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這首詞,寫的是詩人自己的江南之憶,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讀者的遐想,讓人玩味不盡,不失為大手筆。

(5)有感情地朗讀并練習背誦這首詞,進一步感受詞中所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感受作者寫法之妙。

五、測評

三、布置作業(yè)

背誦、默寫《憶江南》。

四年級古詩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xiàn)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 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重難點:

1. 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預習:

1. 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 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 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課時:2—3節(jié)

第一節(jié)

教學目標: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學都出去旅游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風光一定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簡要的話語介紹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嗎?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諳——暗:區(qū)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 讀熟三首詩

2. 借助注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3. 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五、班內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yè):

1. 抄寫生字。

2. 讀、背三首詩。

第二、三節(jié)

教學目標: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xiàn)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 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 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

3. 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 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 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huán)節(jié)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2)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 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 詩人通過恰當?shù)谋扔靼讯赐バ闵珜懙梦┟钗┬ぃ堈页鲈娭械谋扔鳌?/p>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打磨的鏡子。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 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 根據(jù)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補充注釋。

舊:過去勝:超過

3. 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這樣的景色的。

(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

——比較、比喻)

4. 請聯(lián)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

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 指導背誦《憶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 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 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參考篇目:《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五、作業(yè):

1.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2.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xiàn)的畫面。

四年級古詩教案篇3

一、 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首新體詩,抒發(fā)了追尋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詩的一、二兩節(jié)寫對于延安精神的追尋,三、四兩節(jié)寫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兩節(jié)寫追尋延安精神的重要意義。用形象說話,用一系列事物構成鮮明的意境,是本課主要表達特點。了解詩中所說的具體事物的意義和讀出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是教學重點。

選編這首詩,一是引導學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認識新體詩,接受語言美的熏陶。

二、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了解全詩內容,懂得發(fā)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三、 教學建議

1、課前學生搜集閱讀有關延安的資料,對抗戰(zhàn)時期的延安有更多的了解。教師準備課文掛圖,或把課文掛圖,課文重點語句制成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2、先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讀出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再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作者到延安追尋什么?為什么追尋?把詩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找出來,在讀中想象,體會它的意義,然后把自己的見解和同學交流。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可讓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邊讀邊思考:為什么這首詩聽起來這么悅耳,讀起來瑯瑯上口?要讓學生明確到這首詩隔句押韻,并用“· ”把韻腳“ang”標出來。朗讀時,把韻腳適當加以突出。第一節(jié):光、陽,第二節(jié):香、場,第三節(jié):瑯、炕,第四節(jié):響、梁,第五節(jié):煌、翔,第六節(jié):想、陽。還要讓學生明確到這首詩多用排比句,朗讀起來節(jié)奏感很強。朗讀時,要讀出排比句的氣勢。

4、詩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教學。

(1)第二節(jié)的四個“追尋”。

可用投影片或錄像幫助學生了解“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guī)X”,了解延安精神。放映錄像或投影片時要加以簡要的解說?!把雍印保宄?、傍晚,人們常在延河邊上漫步,討論革命道理;“棗園”,曾是黨中央的所在地;“南泥灣”,當年359旅曾在這里懇荒種糧開展大生產運動;“楊家?guī)X”,那里有中央禮堂和黨中央辦公樓,許多重要會議在這里召開。追尋“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guī)X”,就是追尋延安精神,追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力求上進、永不滿足的精神,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并為之獻身的精神。

(2)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坑。

“告別破舊茅屋”就是告別落后,忘不了“溫熱的土坑”,就是忘不了密切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軍民關系。

(3)我們毫不猶豫丟掉了老牛破車,卻不能丟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梁。

“丟掉了老牛破車”,就是丟掉落后,“不能丟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梁”,就是要把延安精神發(fā)揚光大。

(4)如果一旦失去你啊,那就仿佛沒有了靈魂,怎能向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

(講失去延安精神的嚴重性。)

(5)第六節(jié)的三個“追尋”。

(“追尋”延安,就是追尋信念,追尋溫暖,追尋光明。詩句中的“延安”仍指延安精神。)

4、在深入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后,可用引讀的方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四、 參考資料

難忘延河

祈念曾(新聞工作者,現(xiàn)居深圳)

?延安,我把你追尋》是我8年前的一首詩作,沒想到被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的第12冊語文課本中?;貞涍@首詩的寫作過程,心中再次涌起火辣辣的激情和沉甸甸的思索……。1968年,我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分配到陜西工作。我曾多次到延安參觀采訪。當時,正是十年動亂時期,延安的面貌變化不大。1974年我到延安采訪,那里的人民依然比較貧困,我心里難過極了。歸來后,寫一首《延安,我為你哭泣》的詩,留在我的日記本上。粉碎“四人~”以后,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延安的面貌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延安人民丟掉了老牛破車,通了飛機、火車,窯洞變成了林立的高樓大廈,人民越來越富裕。1991年,我隨中央電視臺《黃河》創(chuàng)作組再次不定期到延安采訪,參觀了棗園、楊家?guī)X、寶塔山、南泥灣等地,浮想聯(lián)翩,遐思漫伸…… 我看到當年南泥灣開荒的镢頭,在大生產運動中開墾出陜北的錦繡江南;我望著延河清澈的流水,這河水曾哺育了無數(shù)中華民族秀、最有覺悟的先鋒戰(zhàn)士;我聞著棗園梨花的清香,當年毛主席在這里寫下了彪炳史冊的革命雄文;我走進楊家?guī)X“魯藝”的禮堂,毛澤東那篇《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又回響在我的再邊。追尋當年革命前輩的足跡,我更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培育的延安精神是革命的傳家寶,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今,時代發(fā)展了,生活富裕了,但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延安精神不能丟。延安精神既體現(xiàn)了共產黨人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理想,又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英雄氣概。在我們建設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進程中,延安精神更要發(fā)揚光大,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更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質量。

基于這種認識,我開始構思,創(chuàng)作了《延安,我把你追尋》這首詩。

詩寫完后,1992年,收入我的詩集《人生之戀》(陜西人民出版社),受到文學界和廣大讀者的好評。評論家馬瑩伯撰文說:“這首詩以高昂的激情和生動的形象謳歌了延安精神,強調了改革開放條件下繼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的極端重要性?!边@首詩,1993年榮獲全國詩歌“菊花獎”,1994年入選《新時期詩歌精選》。1997年選入5年制語文課本第10冊,今后又選入6 年制語文課本第12冊。

1992年,我來到深圳,雖然離開了生活工作20多年的黃土地,但延河永遠在我心中流淌,融入我的血管,凈化我的靈魂。

四年級古詩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fā)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币痪湓挼囊馑?。

3.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中、難點:理解深層文意,體會文章中優(yōu)美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導語: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①從文中找出“我”喜歡桂花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l)為什么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钡那榫?。

③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導感情朗讀。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squo;搖花樂squo;,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總結

1.課文通過回憶小時候搖桂花時的有趣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以及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板書設計:

11桂花雨

我喜歡的是桂花

搖花樂(言、行)懷念、熱愛家鄉(xiāng)

比不上家鄉(xiāng)的桂花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二、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采用多種方式的朗讀形式,將學文感受蘊含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三、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小組交流

三、指導學習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紅體會間架結構

3、議描紅體會后,完成習字冊。

四年級古詩教案篇5

設計意圖

以背誦詩歌和品味字句為核心,利用多種媒體,引進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學生有效地理解詩歌內容,掌握古詩閱讀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古詩的能力,培養(yǎng)自學能力,達到提高語文素質的目的。

教學步驟

一、交待教學目的,看閱讀提示及每首詩歌的往解①,回答每篇作品的體裁、出處、作者及其所處朝代;補充解釋“散曲”這種文學樣式,掛出分組槍答賽計分牌,宣布搶答賽開始。

二、新授和搶答

(一)放錄音──《杜少府之任蜀州》

1.誰能解釋“之”字?(計分)

2.(讀詩)誰能最先背誦該詩?(計分)

3.誰能說出該詩的大體意思?(計分)

4.誰能解釋“望”的含義?(計分)

5.品味“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聯(lián)詩的含義。(計分)

6.板書小結:審理詩,背誦后理解?!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

(二)放錄音──《望天門山》

1.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朗讀。

2.推能最先畫出這首嵌畫詩的簡筆畫?(計分)

3.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感情?(計分)

4.放幻燈,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5.誰能最先背誦該詩?(計分)

6?!巴钡挠^察點在哪兒?(計分)

7.“斷”、“開”、“出”各有何含義?(計分)

8.板書小結:嵌畫詩,畫簡筆畫理解。

(三)放錄音──《天凈沙·秋思》

1·放幻燈片。

2.學生邊小聲朗讀,邊看幻燈片,沉入意境,設身處地體會該散曲所抒發(fā)的情感??凑l理解得又快又好。(計分)

3.誰能是先背誦這首歌曲?(計分)

4.(錄音、幻燈兼放)與上兩首相比較,該散曲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計分)

5.板書小結:情景詩,設身處地體驗。

三、幻燈片.總結古詩學法

事理詩:“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嵌畫詩:畫簡筆畫理解

情景詩:設身處地體驗

四、.總結和宣布搶答賽結果,表彰先進,勉勵后進

五、投影片安排作業(yè)

1.運用已掌握的古詩學法,自學《水調歌頭》和《山坡羊》。

2.將《天凈沙·秋思》改寫為散文。

點評:這是一堂設計“精巧”的古詩電教課。

說它“精",是因其緊扣了教學目的,融電教、競賽、學法傳授為一體,而且篇幅精悍,從頭到尾渾然一體。

至于“巧”,則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電教媒體運用巧──用錄育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情感。用幻燈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思想姑且不論,單是綜合運用錄音與幻燈去誘導學生突破理解《天凈沙》的不足之處這一難點,就巧得恰到好處。第二,分組搶答用得巧──引入競爭機制確是一種創(chuàng)新。它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真正大幅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之精力集中,毅力大增,學得活潑,學得愉快,給這堂電教課增添了異彩。第三,傳授學法巧──這堂課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步步深入地誘導學生歸納出去詩的三種學法,并布置了相應的作業(yè),為學生運用和掌握學法提供了方便,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其素質,無疑是大有稗益的。

四年級古詩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3、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培養(yǎng)學生對神奇的大自然、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一個萬物蕭條的季節(jié),大地冰封,樹木凋零,我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這時候,我們都向往南方春天般的溫暖,然而,很多人都在這嚴寒的冬季,趕往我國北方松花江畔的江城——吉林,這時的吉林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20-30攝氏度,是什么吸引著八方來客?

生:在這樣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種奇觀——霧凇。

2、霧凇很美,它與長江三峽、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稱為我國四大自然奇觀,讓我們一起走進吉林,感受這美麗奇特的霧凇吧!(播放錄像)

它,像盎然怒放的銀花,晶瑩閃爍。

它,像高山上的雪蓮,韻味濃郁。它,似梨花攀枝,潔白高雅,壯麗多嬌。

它,像氣勢磅礴的落雪,把江城點綴得繁花似錦。

三九嚴寒,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當走進祖國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二、探究成因

1、吉林霧凇的景觀很美,它們爭奇斗艷,獨具魅力的風姿,是神州大地北國風光的景中之絕,看到這美麗的霧凇,你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嗎?

生:霧凇是怎么形成的?

生:霧凇有什么特點?

生:霧凇是什么樣子的?

生:為什么說霧凇是聞名全國的奇觀?

生:我們這個地方是不是具備形成霧凇的條件?

師:看來大家有很多問題,很多同學想知道這么美的霧凇是如何形成的,可能還想知道在我們這個地方能不能形成霧凇,是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課文哪句話告訴我們霧凇形成需要的條件?(課件顯示問題)

2、你們找到答案了嗎,誰來說說,霧淞是怎樣形成的?

課件顯示: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jié)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的。

從這句話中你能發(fā)現(xiàn)霧凇形成的條件嗎?(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

(1)、吉林有“過于飽和的水汽”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

課件顯示:“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fā)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qū)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p>

松花江上的水汽是從哪里來的?

生:(讀文中相關句子)

師: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照常理來說江面會怎么樣?

生:結冰。

師:甚至有些地方冰很厚,能在上面開車。

師:為什么這一段反而不會結冰呢?(解釋:雖然一年四季地表溫度變化很大,但是地下或水下的溫度一直是恒定的。無論冬夏始終保持在4攝氏度左右。)從水電站排出的水溫度在四攝氏度左右,會不會結冰?

生:不會。

師:水庫的水在四攝氏度,所以水流經市區(qū)的時候——

生: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彌漫著陣陣霧氣。

(2)、我們說過,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讓我們來欣賞這夜晚的霧吧。

課件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p>

師:水電站流出的水很多,那么水汽也應該很多了。哪些詞能說明?

生:籠罩。

師:為什么?

生:十里長堤都被籠罩著了,很多。

師:真會讀書,還有其他的嗎?

生:淹沒。

師:把樹給“淹沒”了,說明很多。

生:隨風飄蕩、涌。

師:從“涌”可以看出些什么?

生:水汽很多,已經飽和。

指導朗讀:這些詞語很形象地寫出松花江畔水汽很多,霧氣很濃。能否通過朗讀把它們表達的意思表現(xiàn)出來呢?自己試試看。

①自由練讀。

②指名讀,反饋

(3)、通過同學們的朗讀,老師深深地感受到松花江畔霧氣很濃,但是,有霧氣就能形成霧凇嗎?世界的水利樞紐——我國的三峽水庫同樣有飽和的水汽,但在它附近為什么不能形成霧凇呢?(沒有一定的低溫)

吉林并不是我國最寒冷的地方,為什么其他更冷的地方沒有霧凇呢?(沒有飽和的水汽)

由此看來,霧凇的形成需要飽和的水汽和-30℃的嚴寒,兩個條件,缺一不可。那么,我們徐州具備形成霧凇的條件嗎?

生:不太具備,即使形成,也遠不如吉林霧凇壯觀

過渡:吉林既有飽和的水汽,又有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嚴寒,這是很難得的,所以吉林霧凇特別壯觀,厚度能達到40—60毫米,遠遠超過5—10厘米的普通樹掛的厚度。。如此壯觀的霧凇,是不是一下就形成了呢?(當然不是)

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蒸騰的霧氣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針、柳枝裹了一層又一層,才能形成霧凇。它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慢慢形成的過程,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1)你是從哪些詞感受到它的慢的?

課件展示: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重點字詞注上紅色符號)

①鍍:說明每一層都很薄,要形成壯觀的霧凇需要很長時間。

②慢慢地:說明霧凇形成的速度慢。霧凇大約要經過八到十個小時才能形

③輕輕地:說明霧凇形成時輕柔無聲。霧凇形成時人們正在熟睡,是察覺不到的,等到早上推開門一看,才發(fā)現(xiàn)一夜之間世界已是一片銀裝素裹。

④一層又一層:第一層的時候,好像在黑黑的樹枝上撒了一層鹽,繼而鹽一層層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樹木完全變得潔白通透了。

(2)假如把這三層意思用三句話來寫:

男生讀: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讀:這蒸騰的霧氣,輕輕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齊讀:這蒸騰的霧氣,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這樣讀。你感覺怎么樣?(有一點羅嗦)

作者只用一句話,把霧氣凝結時的情形寫得既具體生動,又十分精煉。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

齊讀: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這個過程就叫“凝結”)

4、同學們,就是這樣,霧氣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在這過程中,霧凇先是什么樣的,慢慢變成什么樣,最后又是什么樣的?

出示填空:最初像,逐漸變成,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了。

銀線——銀條——銀松雪柳:一夜之間松針柳枝有了變化,棵棵楊柳宛如玉枝垂掛,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這種漸變的過程也是一個美的過程。

5、指導朗讀:這么美麗的霧凇原來是這樣形成的啊,你能把這種緩慢的過程讀出來嗎?(出示第二小節(jié),先自己試一試。)

指導:讀這句話應該讀出語氣的變化,先是輕輕的,緩緩的,后來就變成欣喜的語氣了。

師:誰再來試試?(指名讀)

師:你覺得他哪些地方讀美了,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指名回答然后再讀)

6、過渡:霧凇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十里,形成的過程又如此奇妙美麗,難怪作者說它是…(聞名全國的奇觀)

三、欣賞美景

1、板書:奇觀

“奇觀”是指什么樣的景象?(少見的,稀罕的,壯美的)

讓我們共同來欣賞這美麗的奇觀吧!(出示課件)

2、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我們剛才看到的是什么?(樹掛,也就是霧凇)多美的霧淞啊!文中是怎樣形容霧凇的呢?

課件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p>

你從這句話中哪兒感受到霧凇的美了?(課件變色: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霧凇有著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的容顏,(板書:潔白晶瑩銀光閃爍)那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十里,難怪作者要說它是奇觀。

3、指導朗讀

師:除了感受到霧凇很美,你還有什么收獲?

師生齊讀: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

師:十里長堤全都綴滿了霧凇,我們來看看那是怎樣的景象呢?(課件展示)

師:看,這種景象綿延數(shù)十里,你覺得霧凇除了美,還怎么樣?

生:我覺得霧凇很多。

生:很壯觀。

師:同學們再讀一讀,自己練練,怎樣才能讀出“壯觀”?

師:哪位來試一下?(指名讀)

師:你讀得非常深情。誰能和他比一比。(指名讀)

師:你讀得更好,因為你很投入。

4、小結: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在那三九嚴寒,大地冰封的時候,松花江畔的霧凇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呀,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一小節(jié),再次感受它的美。(齊讀)

過渡: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吉林霧凇的美麗、奇特、壯觀,課文中還有哪個自然段也寫了吉林霧凇的美麗、奇特、壯觀呢?(第三節(jié))

5、再來觀賞著這千姿百態(tài)的瓊枝玉樹,相信你們也感受到了他的美。你能用一個成語贊美一下美麗的霧凇嗎?

生:銀裝素裹、瓊枝玉樹、美不勝收、千姿百態(tài)、潔白晶瑩、粉妝玉砌……

6、那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們又是怎么贊嘆它的呢?(生回答)

課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你怎么理解這句詩的?能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看法嗎?

7、指導朗讀: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吧。(練讀第三節(jié))

師:哪位來試一下?(指名讀)

師:老師感受到你欣喜驚訝的感情了。讓我們一齊來讀。

小結:松花江畔的霧凇有的像盎然怒放的銀花,有的像氣勢磅礴的落雪,有的像精美的藝術品,有的似煙似霧,真是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瓊枝玉樹、千姿百態(tài)……此時如果讓你跟霧凇說一句話,你會說什么?

生1:你真美呀,像披著潔白的紗衣。

生2:霧凇形態(tài)各異,真神氣呀!

生3:我真想親眼看看你呀,美麗的霧凇。

四、課堂總結

1、霧凇的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夜晚的霧和早晨的掛我們已經欣賞,近午時分由于氣溫上升,樹上的霧凇紛紛落下,那落英繽紛的景象同樣非常壯觀。

2、1991年前江爺爺?shù)郊忠暡?,恰逢霧凇奇景,讓我們和江爺爺一起來欣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吧!(播放課件)

看,棵棵楊柳宛若玉枝垂掛,風情萬種,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美麗多姿,垂柳青枝變成瓊枝玉樹,晶瑩潔白,宛如人間仙境。

江爺爺觀賞了這美麗動人的霧凇奇觀后,欣然寫下了這樣的贊頌之詞:

“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不虛傳?!?/p>

1998年他又一次來到吉林,觀賞了美麗動人的霧凇奇觀后又賦詩一首: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說出霧凇形成的過程)

生:我知道了……

五、作業(yè)超市

1、你能自主設計本課的作業(yè)嗎?(指名回答)

2、建議作業(yè):(出示課件)

必做:

(1)、摘抄好詞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選擇一段課文背誦。

選做,請選擇一題,認真完成:

(4)、為《霧凇》編一段廣告宣傳詞。

(5)、試著給課文中的插圖配一段解說詞。

(6)、我們祖國風景優(yōu)美,資源豐富,名山勝水數(shù)不勝數(shù),和吉林霧凇并稱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的還有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等,希望大家回去閱讀一些介紹祖國名勝的文章,課后和同學們一起來交流。.

板書設計:

22霧凇

晶瑩潔白

銀光閃爍

水汽——遇冷——凝結——奇觀

千姿百態(tài)

瓊枝玉樹

四年級古詩教案篇7

?獨坐敬亭山》

(一)導入課題,揭題。

1、今天,老師想向同學們請教一個問題:有誰知道李白是怎樣的一個人嗎?誰來告訴大家?你又是怎樣了解的?

2、揭題:是啊,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詩,今天我們再學習他的一首詩:獨坐敬亭山。

3、解題:“獨坐”是什么意思?題目是什么意思?

齊讀課題

(二)初讀,識字,引入意境。

1、學習生字。播放

課件

:(字理識字)“亭字”的讀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樣的(頂尖,角飛翹下面有柱子。)怎樣記“亭”字?(簡筆畫畫亭的樣子)“亭”字的一點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飛起的角象禿寶蓋,所以寫寬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請同學們在生字表下照著寫一遍。

1、聽音朗讀,初識古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1)把詩讀通讀順。

(2)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同桌讀。

(三)再讀,感悟詩意。

1、同學們再讀詩,看有哪些詞不理解的,可以通過看注釋或者查字典解決,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討論,理解。

2、集體交流詞的意思。(“眾鳥”許多鳥;“高飛盡”都高高的飛走了;“孤云”孤單的云;“獨”獨自;“閑”悠閑;“相看”互相看;“不厭”不滿足;)

3、小組討論交流詩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5、這首詩描寫了那些景物?(鳥飛盡,云飄走了,孤山。)給人什么樣的感覺?(凄涼)詩人的心情怎樣?(孤單寂寞)

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云,卻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 “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

鳥飛云去之后,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這使詩人很動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愿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跋唷薄皟伞倍滞x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lián)在一起,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結句中“只有” 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叭松靡恢鹤阋印保B飛云去又何足掛齒!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xiàn)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望洞庭》

一、導入新課

(一)背誦古詩。同學們已經讀過不少古詩,現(xiàn)在老師想請大家來背一背自己最喜歡的古詩。

(二)剛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詩。它們只是中國浩瀚詩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詩都是詩人漫游登臨

寫下的見聞感受,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等等都是這樣的情況下寫成的。

一千年前的一個秋天,有位詩人經過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詩歌

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來學習的《望洞庭》,這位詩人就是唐代的的詩人劉禹錫。

(三)簡單介紹作者:

劉禹錫,唐代的文學家,詩人。代表作《竹枝詞》、《陋室銘》。

二、初讀感知

(一)學生自讀全詩。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教師提問:你掌握了那些字詞的正確讀音?你會怎樣提醒別人注意這些讀音?

(二)學習一下生字詞: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磨是多音字,螺是邊音。

(三)再讀一讀,結合課文中的插圖,理解一下詩句:看看你讀懂了哪些詩句?可以幫助別人。還有

哪些詩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別人幫助的。

(四)說一說,你覺得詩中哪些句子寫的很美。你讀了有怎樣的感受和體驗:

1.湖光秋色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注意:

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諧。

② 后一句是一個比喻句,讓學生了解到未磨之鏡,很模糊。而磨過的鏡子很光亮,從而體會到洞庭

湖的湖面朦朧的意境美。

2.白銀盤里一青螺:讓學生想象一下常見的大白盤子里放一個青螺。結合一下文中的“白銀盤”是指

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讓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瓏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那是

一種怎樣的感覺?怎樣的美麗?

三、通過我們剛剛的學習,了解到詩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靜

我們來好好讀一讀,看看怎樣能把它讀好。(注意重音、停頓)中間可以指導學生,正因為作者對

于洞庭山水的熱愛,所以筆下的洞庭是那么美麗。

四、通過學習,相信同學對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圖片資料。讓學生感受一下現(xiàn)實中

的洞庭山水

五、這樣的美景,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詩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陽樓》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讓大家讀一讀,背一背。

布置作業(yè)

一、解釋加橫線的詞,并寫出詩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1.詩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詩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認真背誦詩歌,仔細觀察插圖,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望洞庭〉這首詩描繪的景色寫下來。

?憶江南》

一、詩詞對照,導入課題。

1、出示詩歌,學生自由讀議。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這些詩句都是寫什么的?(江南春景)

2、江南春景之美,是歷代文人騷客所吟唱歌詠的,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寫江南春景的詞,題目是《憶江南》。(板書課題)出示文本,讀一讀,比較詩詞有什么不同。

3、簡介詞及詞牌名。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可以配上樂曲歌唱。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因此又叫長短句。詞有各種不同的詞牌,比如:憶江南漁歌子。我們本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這首詞,詞牌名原是謝秋娘,自從白居易用憶江南為題填了三首詞之后,詞牌名就由謝秋娘變成憶江南了。

二、檢查預習,了解學情。

通過課前預習,你了解了哪些有關本文的知識?(學生參照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老師適當補充。)

1、作者簡介: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的詩大多反映中唐社會生活的重大問題,著重描寫現(xiàn)實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其中敘事長詩《長恨歌》《琵琶行》最為。白居易還是詞創(chuàng)作的有力推動者,《憶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長相思》諸小令,為文人詞發(fā)展開拓了道路。

2、朗讀情況:注意諳讀作ān;最后一句讀出反問的語氣。

3、詩意理解。(學生根據(jù)預習情況自由說。)

4、提出不懂的問題。(能解決的互相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簡要板書,留待課中解決。)

三、朗讀感悟,理解詞意。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帶著以上問題,分組讀課文,小組內進行討論。

2、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探究。

(1)江南好

結合以前學過的有關江南春景的詩詞想象:一個好字,包含了哪些江南的春景?(鶯歌燕舞、綠柳紅花)可以換成什么字?(美妙)好不好?為什么?從這個好字,你能體會到作者什么感情?(贊美、向往)

這正是作者憶江南的原因。

(2)風景舊曾諳

諳:熟悉。這兒風景之好并不是傳聞,而是作者親身體驗、親身感受的。

白居易曾擔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青年時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shù)牧私?。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即六十七歲時,寫下了包括本首詞在內的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作者寫江南好,重點寫了什么?(江花、江水)運用了什么方法?(比較:紅勝火;比喻:綠如藍)

這種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也可以見到,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4)能不憶江南?

這是個什么句子?(反問句)再讀體會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和懷念,把讀者也帶入了無限遐想之中。)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江南真美呀,那兒的風景我曾經非常熟悉:太陽升起,江邊的野花比火還紅艷,春天來了,江水碧綠見底,如同藍草一般。這能不讓我回憶起江南嗎?

4、指導背誦。

(1)再讀體會。

(2)根據(jù)詩意想象畫面。

四、閱讀拓展,深入賞析。

白居易的《憶江南》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還將一直為后人吟詠贊頌,那么這寥寥數(shù)語為何能成為千古佳句流芳百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三首《憶江南》。

投影出示:

1、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2、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3、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