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復習課教案6篇

時間:2022-11-27 作者:Animai 備課教案

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與時俱進,教案的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六年級復習課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6篇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特點和價值,認識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和能力。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琥珀的形成及特有價值。

2、體會文章的敘述順序。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檢查預習

指名讀課文,讀后思考討論:

1、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有什么特點?(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蒼蠅、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呢?(人們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這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

二合作交流

啟發(fā)談話:

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這塊琥珀的樣子,運用了豐富合理的想象,告訴了我們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及發(fā)現過程。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詞,不明白的同桌交流。

三品讀體驗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讀后討論:“約摸”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一萬年前要用上“約摸”這個詞?

(“約摸”,大概估計。從課文中可以看出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立過了幾千年,后來地殼發(fā)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這樣合起來肯定超過一萬年了。)

3、老師小結:因此,科學家的推測和估算是有根據的。

4、指名讀第2-11自然段。讀后思考:

(1)我們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松柏樹,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松樹的句子。

(2)課文中有幾處寫了太陽光的熱?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么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森林?”(因為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樹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陽光最熱的時候。)

5、老師小結:因此,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6、課文中還有一句寫“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科學家想象的根據是什么?(由松脂球變成化石,要經過很長時間,而且要淹沒在地層里面,所以科學家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這就為下文琥珀出現在海灘上伏下了一筆。)

7、指名讀第3-4自然段。

8、老師小結:作者對蒼蠅的出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小蒼蠅的外貌、動作、心情,寫得活靈活現。

9、指名讀第8自然段。

10、老師小結:作者對蜘蛛的描寫,突出地刻畫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動作,生怕驚飛了蒼蠅而挨餓的心理,寫得十分傳神。

繼續(xù)學習課文

1、思考討論:科學家是根據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剛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呢?

(松樹滲出的一滴樹脂能同時包住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蒼蠅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這樣就出現了千載難逢的巧遇。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據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師小結;松脂把兩只小蟲包在里頭,再加上松脂繼續(xù)地往下滴,又把原來的蓋住了,就積成了一個松脂球。

3、思考討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了化石的?

(后來經過很長的時間,地殼發(fā)生變化,陸地沉下去,海水漫上來,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這就形成了兒石。)

啟發(fā)談話

對于這塊琥珀的形成,科學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討論:

1、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fā)現的?(風吹浪卷到岸邊,孩子踩著后挖了出來,孩子的爸爸認出這是一塊琥珀。)

2、漁民看到這塊琥珀,為什么說“這是很少見的?(一塊琥珀包裹兩只蟲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現出了這塊琥珀的不可多得,極有價值。)

六、齊讀最后一段

四、鞏固延伸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老師小結:

這塊琥珀給科學家們提供了研究的依據。既然在一萬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經有蒼蠅和蜘蛛,那么蒼蠅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萬年以上了。這是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的價值。

板書設計:

琥??

時間———形成松脂球(松樹、炎熱、巧合)

形成化石(時間之長、地質變化、陸沉水浸、海沙淹沒)

被人發(fā)現——科學價值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地球的美麗和,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

3、增強學生對地球的熱愛,增強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明白“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 識。

教學準備:

有關地球的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教師直接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導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美麗的地球》。說起地球我們的心中就會涌起無限溫暖的感情。因為她是我們人類的家園,是我們人類共同的母親。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美麗的地球。昨天讓同學們回家預習了課文,我們來看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二、檢查預習

1、學生快速鞏固生字后,聽寫文中帶生字的詞語。小組長批改,教師評點。

2、交流詞語的理解。學生小組交流后勾畫出確實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解決。

三、自瀆自悟,提綱學習

1、教師布置任務。

(1)說說課文史抓住那些要點來寫的?

(2)完成課后練習。

(3)細讀課文,把你在閱讀中所增長的見識寫在課文旁批處。

(4)思考:課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有什么關系?

2、學生自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上述4個問題。

3、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集體反饋,整體感知

學生分別匯報自學情況,教師適時引導,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問題(1)地球的顏色、年齡、表面有大量的水、自轉和公轉等幾個方面。

問題(2)根據學生反饋情況,教師小結。只要有依據即可。

問題(3)指名匯報,或者根據巡視情況小結。

問題(4)前后照應的關系。作用:使文章內容銜接緊湊,形式有三種:首尾照應,前后照應,文題照應。

五、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結構嚴謹,前后照應。課文首先提出問題“我們對于這顆養(yǎng)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面對有關地球的許多問題,究竟應該做出什么樣的回答”,接著具體從顏色、年齡、表面、有大量的水、自轉和公轉等方面展開了介紹;最后得出結論:我們要認識到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球只有一個,只有我們珍惜她才能擁有買好的明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說說課文主要介紹了關于地球的哪些知識?學生回答后師導:關于這些詳細的知識,我們這節(jié)課接著學習。

二、交流學習,了解地球

1、教師導入:我們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地球。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對地球的認識提出相關問題,指名回答。

2、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設計問題。

3、學生提問,指名學生回答,教師適當地引導,加深體會。

(1)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樣的?

(2)地球的年齡究竟有多大?

(3)為什么地球稱為“水球”也許更為恰當?

(4)什么是地球的自轉?

(5)我們?yōu)槭裁磿邪滋旌谝沟妮喎惶?,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

4、教師小結:的確,讀了課文,再聽你們的介紹,老師也了解了更多關于地球的知識。

三、拓展,總結全文

1、教師:這是一篇介紹地球的說明文,在文中作者運用了不少的說明方法,使得文章生動、易懂。請同學們邊讀書邊找出這樣的地方。

2、學生讀課文,找句子,找到后反饋。

3、除了課文中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之外,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地球的知識呢?

4、教師小結:地球確實是一顆得天獨厚的星球,她是大自然妙手偶得的杰作,是大自然獻給人類的最后禮物,是我們的家園。可是,人類卻要新手毀掉這個家園。

5、教師出示有關地球受到人類破壞的資料。學生介紹收集到的資料。

四、課堂小結

地球是目前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我們這哦呦認識地球的性,才能真正成為擁有光明和希望的物種。同學們,為了熱愛這個美麗的地球、更為了保護這個美麗的地球,行動起來吧!

五、作業(yè)

向家人介紹有關地球的知識,并以小組為單位寫一份保護地球的倡議書。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3

課模簡介

日常的新授課,我基本圍繞“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先學和當堂訓練都體現了學生一節(jié)課的自主性,教師只需要“點”。不過我個人認為教學模式不是一塵不變的,比如數學有計算教學新授課、空間與圖形教學新授課、統計與概率新授課等,不同的課型有時模式也是靈活多變的,這樣才能把一節(jié)課上實、上好?!跋葘W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呈現為“五個環(huán)節(jié)”。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環(huán)節(jié)。一般是開門見山進入新課并板書課題,也經常采用設問激疑法起動新課,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

2.揭示目標,明確任務環(huán)節(jié)。一般采用投影或小黑板方式呈現。要求簡明扼要,具體明確,實實在在。

3.先學環(huán)節(jié)。一般包括學生看書和動態(tài)檢測兩個小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是小組合作先學,要手腦并用,積極思考。動態(tài)檢測是對看書自學效果進行檢查測驗的手段,一般有提問、板演、書面練習等形式。動態(tài)檢測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錯誤,并積極思考備課,為進入“后教”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4.后教環(huán)節(jié)。一般包括訂正、討論、補充、總結幾個小環(huán)節(jié)。方式上通過訂正、討論,各抒己見,會的教不會的,必要時教師出面幫助學生補充、訂正、歸納、總結、完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最終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當堂訓練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訓練鞏固當堂所學內容,并把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堂堂清”。在訓練設計上要特別講究,如低起點、小坡度、多層次、多類型,有必做題目、選做題目、思考題目等等,讓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都達到不同的訓練目的。

本節(jié)復習課我主要采用“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顧整理、形成體系——基本訓練、查漏補缺——綜合應用、融會貫通——評價小結、提升學力”的復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圓的整理和復習說課材料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征,熟練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進一步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3、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

【重、難點】:

重點:整體把握有關圓的知識,理解圓的周長和面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熟練運用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進一步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并能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指著圓形圖片)這是什么圖形?

生:圓。

師:圓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節(jié)課我們就再次走進多姿多彩圓的世界,對圓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圓形圖片,加上簡潔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從關注外部形象引到思考內在聯系上,水到渠成的進入數學知識的復習。)

二、回顧整理,形成體系。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圓這一單元我們主要研究了哪些知識點?

生: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

1、學生自主整理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圓這一單元的重點內容,但有點亂,怎樣是這些知識更有條理呢?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下面就請同學們先看一遍教材,然后根據這些知識要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系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要求整理的結果一定要簡潔,清晰,一目了然。(學生整理。教師巡回指導。)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地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分類,整合,使學過的知識系統化。)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完善整理結果,取長補短,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討論,使學生對自己的整理的結果進行取長補短。)

3、全班交流,指名匯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補充。

要求:在別的同學進行匯報時,要注意傾聽;評價時要看知識點是否完整,是否有條理;不要重復匯報。

(設計意圖:面向全班同學匯報交流,目的是創(chuàng)生更多的學習資源,讓不一樣的整理方式、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進行碰撞,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矯正、相互補充、相互借鑒,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4、根據整理結果,讓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消化、吸收。

師:通過整理圖表,對于本單元你又有哪些收獲?

圓有哪些特征。

圓的周長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面積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聯系和區(qū)別。

相同點:計算時需要的條件一樣。

不同點:意義、計算公式、計量單位不一樣。

(設計意圖:整理交流完后,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內化吸收、自我完善,以達到對知識熟練掌握的目的。)

三、重點練習、強化提高

師:剛才,我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有條理的整理和復習,下面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圓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計算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成功感。)

最后,教師對本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結果進行總體評價。

課后反思

圓的復習不但要起到一個回顧知識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將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梳理,從而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整理和復習課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碰撞,引發(fā)知識的重新構建,并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在復習整理這一塊的學法上,學生幾乎是一片空白,以至于到現在有些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沒有計劃,沒有目標,對于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也不太了解。反思以往,發(fā)現自己在教學中為了授之以魚而常常忘記了授之以漁。其實,所謂教學,應追求的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在處理教法與學法的關系中,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顯然,這樣的“教”,就得教到點子上,也就是要教學生摸到“學習”的門徑,從而達到自己學習的境界,雖然起步晚了一些,但只要邁出這一步,應該會讓學生受益匪淺的,所以這堂課的重點,我就將其定位在學生復習整理的學法指導上。而事實證明,當學生通過自己整理得到的復習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學生愿意并且重視相互之間的學習。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蕩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難點:

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課件。

2、了解我國晉西北地區(qū)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1、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qū)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談話: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在晉西北這塊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齊讀課題。

[評:通過看圖或其他資料,初步感知我國晉西北地區(qū)環(huán)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感受更加直觀。]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⑴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的?

⑵聯系課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2、小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了解課文大意。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評: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前的提示,明確要求,教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指導閱讀,感受“奇跡”

1、自由讀課文,根據提示思考問題,勾畫答案,批注感受。

2、學生交流: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

①“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保ㄗ髡哂帽扔鞯姆椒?,描寫了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林間松濤陣陣、葉間微泛綠波的畫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②“15年啊,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yè)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p>

引導學生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跡?

③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些到了這一奇跡?學生自讀課文一至五自然段。

3、討論:老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奇跡的?

①“大環(huán)境”——險惡。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話。

(如有條件可用課件補充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沙塵暴等資料。)

②“小環(huán)境”——艱苦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艱苦?

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3、交流: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①引導:從貧瘠的山溝到如今蔥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出來,這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因此,當告別老人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讀“作為一個山野老農??與日月同輝了”,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引讀并出示“青山是不會老的”。

②指導:“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

老農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樣永放光輝嗎?聯系上下文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小結:是啊,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huán)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huán)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帶著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

③總結: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chuàng)造了這片綠洲,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評: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與閱讀課外資料相結合,促進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得到增強。]

四、再讀全文,積累拓展

1、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①閱讀,勾畫。

②同桌交流。

③大聲誦讀。

2、交流讀后感受。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笑笑家新買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圖,現在讓我們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圖。

2.觀察圖,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獨立思考。

(2)同伴交流。

(3)匯報。

得出: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1:100的含義是圖上1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100厘米。

4.量一量平面圖中笑笑臥室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笑笑臥室實際的長是( )米,寬是( )米,面積是( )平方米。直接提出“笑笑臥室實際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完成。

(2)匯報交流。

強調:必須先求出實際的長和寬,然后再算出實際的面積。

5.笑笑家的總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

6.在父母臥室南墻正中有一扇寬為2米的窗戶,在平面圖標出來。

(1)理解題意。

(2)獨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據比例尺和實際距離先求出平面距離,然后再在圖中標出。

(3)進行計算。

7.笑笑在本子上畫自己臥室的平面圖,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臥室的長。

(1)圖上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厘米?

(2)她畫的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活動二、試一試

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媽媽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 )千米。

(1)理解題意,獨立思考。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進行計算。

活動三、練一練

1.完成32頁第2題。

(1)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3)提出問題。

2.一張地圖上,用3厘米表示實際距離600米,求這張地圖的比例尺。

(1)獨立計算。

(2)匯報,全班交流。

(3)說說自己的想法。

活動四、實踐活動

1.找一張中國地圖,量一量,算一算。

(1)量出北京和臺北之間的距離是( )厘米,它們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 )千米。

(2)量出烏魯木齊和上海之間的距離是( )厘米,它們之間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

2.找一張中國地圖,用▲表出你家鄉(xiāng)的大致位置。

(1)估一估在地圖上你的家鄉(xiāng)與北京的距離大約是( )厘米,實際距離大約是( )千米。

(2)放暑假時,你打算從( )到( )去旅游,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 )千米。

3.量一量你的臥室的長和寬,以及一些家具的長和寬,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畫出你臥室的平面圖。

學生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在家里完成。

課后小結:說說你今天的收獲和問題。

六年級復習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儲蓄的意義,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

2.能力目標:注重學生觀察、對比、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并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應用意識和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懂得存款利國利民,并從教育儲蓄中感悟國家對少年兒童的殷切希望,樹立努力學習的志向。

重點難點:

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會正確計算利息。理解稅后利息的含義,會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公式。

教學流程:

一、知識擴充

(師出示中國五大銀行行標。生根據生活經驗,理解銀行的業(yè)務范圍及銀行的分類。)

師:(出示一組信息) 20xx年12月,中國銀行給工業(yè)發(fā)放貸款18 636億元,給商業(yè)發(fā)放貸款8 563億元,給建筑業(yè)發(fā)放貸款2 099億元,給農業(yè)發(fā)放貸款5 711億元。

(讓生思考,從信息中想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儲蓄的意義,感受存款不但利國而且利民。

效果預測:學生可以從信息中感悟到國家用集資上來的存款繁榮經濟、建設國家、援助農業(yè),加強儲蓄的意識。

二、創(chuàng)設情境

師:老師積攢了1000元錢,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

生:放在銀行里,不但安全還可以使自己的用錢更有計劃。

師:聽從大家的意見,現在老師就想去銀行存款,誰想和我一起去?

(生走入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感受存款的樂趣。)

師:當我們來到銀行的時候,不但會受到存款員的熱情接待,而且會拿到一張存款單。存款單蘊含著怎樣的奧秘呢?我們在填寫的過程中一起總結好嗎?

(生獨立完成填存單的任務,遇到問題隨時提出,師生共同解決。)

設計意圖:給予學生一個想像的空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生活中的數學,把知識、能力、人格有機地融合,讓學生的各種因素碰撞后的靈感在實踐中得以體現。

效果預測:經過師生互動、生生互補,學生可以掌握存款單的填寫方法,并在老師的點撥中,掌握存款的種類、本金等數學概念。

三、合作學習

師:(出示信息)小麗學會存款后,把100元存入銀行,整存整取1年,年利率2.25%,到期時可取出人民幣102.5元。

(生找出本金、存款種類后,再談一談自己有什么新發(fā)現。)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利息”、“利率”的概念,并設疑“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關系呢?有怎樣的關系呢”?

出示表格

(生合作學習從表格中發(fā)現利息的多少與本金、利率、時間有關,并總結出公式:利息=本金×時間×利率。)

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總結出來的公式,幫老師預算一下,老師存入銀行的1000元,整存整取5年,年利率3.6%,到期時可獲利息多少元?

生:1000 × 3.6% ×5 = 180元。

師:取款時的情況和我們預想的一樣嗎?和老師一起跳躍時間,來到xxxx年。(出示利息清單。)

利息清單

生總結: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設計意圖:為學生營造自我發(fā)現、自我總結的空間,讓學生從實踐中概括公式,在合作中分享自己與他人思考的成果,體會成功的快樂。

效果預測: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在合作中積極思考,得出利息及稅后利息的公式,并因為經歷了概念的形成過程,為知識的應用做了良好的鋪墊。

四、深化練習

1.奉獻。

五年一班的xx同學在xxxx年xx月xx日把積攢的12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二年,年利率2.7%。她準備把到期后的稅后利息捐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qū)的失學兒童,到期時她可捐錢多少元?

2.理財。

你有壓歲錢嗎?以小組為單位核算一下,如果把這些錢存起來,你們想怎樣存?會得多少稅后利息?你們準備怎么使用?

3.幫助。

李大爺認識到了存款的益處,所以決定把自己的1萬元存入銀行5年,面對“國債3.6%”、“定期3.6%”、“活期0.72%”三種選擇,他該怎么辦呢?你能按獲得利潤的多少為李大爺提個合理化建議嗎?

4.介紹小知識。(教育儲蓄)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為學生設計的三組生活習題,其目的在于讓學生感悟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樂于助人、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質。

效果預測:學生喜歡智慧的挑戰(zhàn),對學以致用有很強的能動性,所以他們一定會用智慧的眼光解決習題中的生活問題,同時在教育儲蓄的感召下,進一步感悟黨和人民的期望,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