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經典教案8篇

時間:2022-12-25 作者:Monody 備課教案

教案在撰寫的時候,大家務必要注意與時俱進,大家在制定教案時一定要強調講授內容要點,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學語文經典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8篇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篇1

一、激情揭題

師:(出示牛頓在蘋果樹下沉思的幻燈片)發(fā)揮你的想象,你認為牛頓在樹下想 什么?

生 1:我認為,牛頓是在想怎樣把樹上夠不著的蘋果全都摘下來。 生 2:我認為,牛頓是在想蘋果摘下來以后,怎么運回家? 生 3:牛頓在想蘋果熟了為什么往地下掉,而不向天上飛? &b&b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牛頓,共同學習《蘋果落地》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師:請同學們自己試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課文讀通順? 生 1: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認字表、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生 2:還可以看上下文猜一猜。

生 3:讀課文時,要看準了再讀,不能隨便添字,漏字,讀不好的地方要多讀幾 遍。

(2)檢查初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后,開始討論匯報:自己讀明白了 什么?

生 1:我知道了牛頓是世界的科學家,他發(fā)現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生 2:牛頓遇到好奇的問題善于觀察和思考,我以后要向牛頓學習。 &b&b

2.自主識字,合作交流

(1)現在,老師已經給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了一套生字卡片。請你們先想一想: 用什么辦法才能使小組中的每一個同學都能把這些生字讀準。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教師巡回,了解各小組活動的情況。 (3)檢查生字:老師可指名讀生字卡片,也可檢查學習小組認讀生字的整體情 況,教師及時評價。

(4)做游戲鞏固生字。

具體操作:黑板上畫有一棵蘋果樹,樹上貼著許多蘋果,蘋果的背面藏著生字, 學生搶著讀生字并組詞。

(在識字過程中,“秘”和“密”在口頭組詞時有難度,教師應適當點撥,拓寬 學生思路,除“秘密”外,“秘”還可以組“秘書”、“秘方”、“秘訣“等。 “密”可以組“密碼”、“密切”、“嚴密”等。)

三、讀好課文,深化感悟

1.認識了生字,我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請自由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后,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生 1:蘋果成熟后落到地上,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牛頓為什么感到好奇? 生 2:在牛頓以前,為什么沒有人研究蘋果落地的原因? 生 3:老師,我不明白“自言自語”“習以為?!笔鞘裁匆馑? &b&b

3.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小組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想辦法解決。 4.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5.看了牛頓的表現,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引導學生對好奇的問題或現象,多觀 察,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

四、自問自答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 1:地球有吸引力,是不是地球內部有一塊巨大的磁鐵? 生 2:如果地球沒有吸引力,我們會飛走嗎?

生 3:地球有吸引力,為什么不會把太陽、月亮和星星吸過來? &b&b

2.學生能回答的,讓學生回答,不能回答的,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走出 課堂,想辦法查閱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篇2

?設計理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別于其他傳統(tǒng)課文,它由小學生張國強和大作家柯巖的信構成,形式新穎活潑,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這篇課文屬于略讀課文,因此本人在設計和對學生實施指導時,充分地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而且自讀和指導的重點放在了柯巖老師的回信中。在學生自讀理解的同時,引導、提示學生掌握書信的基本格式。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自讀課文。通過自讀,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學會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書信的格式。

4、認識課文中的7個生字。

?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柯巖的資料(包括多媒體的圖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給少年兒童的書信。查字、詞典并結合課文說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導入和簡介柯巖

1、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寫過信嗎?給誰寫信?為什么寫(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交流。沒寫過信的同學,可讓其說說“你或者父母收到過別人的信嗎?信中都說了些什么?”

2、板書課題: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封書信,一封問一封回。

(教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3、簡介柯巖:

(如果是多媒體或圖片資料,教師應進行播放)。

師: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大家拿出來看看(學生出示資料)。

柯巖,當代詩人,作家,已出版專著50余部,最的詩歌有《周總理,您在哪里》。

(根據學生收集的資料,可以說得更豐富一些。)

4、說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長(老師或者學生出示它們各自的長度),但尺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了(出示比尺長的物體)。寸雖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東西相比,它又顯得長了(學生或老師出示比寸短的東西)。

(設計意圖: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書信導入,能使學生對課文產生一種親近感。通過展示課前準備的資料,既是對辛勤勞動了的同學的一個肯定和對大多數學生的激發(fā),又幫助學生認識了柯巖,為深入自學作了一些鋪墊。)

二、自讀自悟

1、出示導讀提示:

師:同學們,這是由兩封書信組成的略讀課文,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讀懂這篇課文,并有所收獲。自讀的時候,下列問題或要求也許對同學們會有所幫助:

⑴張國強同學為什么要給柯巖老師寫信?信中他敘述了哪些苦惱?

⑵柯巖老師是怎樣幫助張國強分析原因的?柯巖老師在回信中還敘述了一些自己親身經歷的事,這有什么作用?

⑶你明白了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來作題目的原因了嗎?

⑷你還有哪些新的發(fā)現或者問題(請簡要地寫在書中的空白處)。

2、學生進行自主閱讀:

學生自讀的時候要給足時間,同時老師要參與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設計意圖:這篇略讀課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重點在于讓學生讀懂信的內容。但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問題的引導是不可少的,因此老師與同學一道設計了一些引導題,而且有些引導題還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如問題⑷),這樣,有利于滿足不同的學生。)

三、交流討論

可先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再全班進行。交流中,老師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導:

1、交流上面提到的幾個問題:

交流時,要讀(讀有關的原文)和說(說自己的理解)結合,問題⑷是最能體現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啟迪和挖掘,但又要區(qū)別對待。

2、這封信對你有幫助嗎?你妒嫉過別人嗎?別人妒嫉過你嗎?通過學習柯巖老師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讓學生交流,要盡可能的說得具體一點。

3、通過學習這兩封信,看看書信在格式和語言上有什么要求?

(學生討論后,教師可作適當歸納。)

⑴格式:

①稱呼(頂格寫,后面加冒號,怎樣稱呼,依人而定,稱呼下面加問候語)。

②正文(將要敘述的事情和說的話寫清楚,格式按常規(guī)的行為格式)。

③結語(單獨一行并空兩格寫上祝語,內容因人而定)。

④寫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兩行寫)。

⑵語言方面:

相當于與收信人進行面對面的說話,一般用你或者“您”,寫給很多人的要用“你們”或“您們”。語言親切與否,根據收信人和要敘述的事情決定。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交流討論”的內容很多,但又很有必要,重點是交流對柯巖老師的回信的理解與收獲。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了解,幫助學生認識書信的格式。)

四、質疑拓展

1、質疑解惑: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還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出示冰心的《寄小讀者》或《再寄小讀者》,魯迅的《給顏黎民的信》(具體的內容略)。讓學生讀一讀內容,看一看格式。

⑵練筆:

張國強收到并閱讀了柯巖老師的回信以后,對他會有什么啟發(fā)?他會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張國強,圍繞上述問題仔細想一想,然后給柯巖老師寫封回信匯報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疑惑在不同的學生中是永遠存在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安排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質疑不僅能幫助“疑”者,而且還能使大多數學生得到啟迪。給柯巖老師再寫封回信,既能促使學生再深入地讀原文,又有益于學生實踐書信的格式。)

?板書設計】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討教:作文獲獎──嫉妒、寂寞

從自身找原因

回復: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書信格式:1、稱呼

2、正文

3、結尾

4、署名和日期

(設計意圖:簡單明了,同時,通過老師一筆一畫的書寫使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美觀及其書寫規(guī)律。)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 品讀人物的一系列動作、神態(tài)、語言及心理活動,感悟他們在與敵人斗爭時的沉著、勇敢和機敏。

2. 體驗當時緊張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習點線結合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主線,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及心理活動等點,點面結合,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機關頭和敵人作斗爭的機智勇敢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一、抓住重點,感悟形象

1.快速瀏覽課文第1~2自然段,說說這半截蠟燭特殊在什么地方,要求用上課文中的詞語“”“絕妙”。

2.伯諾德夫人這個“絕妙”的方法是否就萬無一失呢?如果半截蠟燭保不住,結果會如何呢?讀第3自然段。

3.投影出示:“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庇懻摚喝绻灎T出現意外,一家三口人可能會怎么做?(多元解答)

設計意圖:閱讀要善于取舍,先昭示后果的嚴重性,便于學生理解后面一家三口為什么要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護蠟燭,促使學生盡快“入境”。

4.感知伯諾德夫人。

(1)(投影出示)“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squo;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squo;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你從伯諾德夫人的言行中感悟到了什么?是從哪些詞句感悟到的。

(2)圈出伯諾德夫人說的話,你認為這句話中應該強調哪個詞語?說說你的理解。

(3)請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有感情地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此舉意在使學生讀出內心真實的感受,讓朗讀體現出個性。

(4)蠟燭熄滅了,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危機真的過去了嗎?討論:“似乎”是什么意思?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替換?

(5)句子比較:“一場危機過去了?!蹦芊裼眠@句話替代課文中的原句,為什么?

設計意圖: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不僅需要通過感悟,更需要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來進行扎實的語文訓練,從而感受文字運用的恰當、精準。

5.感知大兒子杰克。

(1)可一家人輕松的心情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德軍中尉又點燃了蠟燭,大家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此時,大兒子杰克站了起來,他是怎么做的呢?

(2)(投影出示)“這時候,大兒子杰克慢慢地站起來……在斗爭的最后時刻,他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著?!蹦銖倪@段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從哪些詞句中得到這種感受的?

(3)杰克端走蠟燭的理由已經被否決,他還需要不需要搬回木柴生火,為什么?(引發(fā)爭辯)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并交流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訓練手段,能讓人人動口、動手、動腦表達真情實感。拋出一個爭辯的話題,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在爭辯中擦出火花,改變閱讀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的局面。

(4)母親與兒子的努力都失敗了。他們坐待著,他們在等待什么?此時此刻,一家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6.感知小女兒杰奎琳。

(1)(投影出示)“燭焰搖曳,發(fā)出微弱的光……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睆倪@段話中你讀出了什么?這里的“似乎”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2)難道一家三口就這樣坐以待斃嗎?請快速閱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感悟。

(3)指名讀課文第6自然段。你認為應該突出什么?為什么?“嬌聲”是否可以去掉?“道過晚安”是否有必要?“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能否改成“我要拿一盞燈上樓睡覺?!睘槭裁?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句式,使學生感受到不同句式的表達作用,從而體悟語言的奇妙,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回歸整體,深化感知

1.是什么支撐著一家三口這樣與敵人周旋的呢?

2.在這場生死斗爭中,一家三口是那么機智和勇敢,但這種勇敢機智又各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人物,模仿中央電視臺“2008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為他頒發(fā)“勇敢機智獎”,并請你寫一段“頒獎詞”。

設計意圖:閱讀必須“讀進去,走出來”,就是要把文本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讀寫結合是一種有效的途徑。蘇教版小語教材提供了“長線結合”和“短線結合”的兩種方式。課堂教學中亦可采用“短線結合”。

板書設計:

半截蠟燭

母 親 智慧 沉??

二戰(zhàn)期間 大兒子 從容 懂事

小女兒 機智 鎮(zhèn)定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感受天鵝的美麗、可愛,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滲透愛護動物和保護動物環(huán)境的教育。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圖片,能從圖片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天鵝的美麗、可愛。

教學難點:體會孩子們對天鵝真心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活動:

課前準備:有關課文內容的天鵝圖片及視頻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天鵝嗎?在哪兒見過?什么樣兒?(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暢談)你們現在想見一見嗎?

(設計意圖:以天鵝為話題用談話的方式導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同時喚起學生已有對天鵝的認識,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出示課件(天鵝的圖片):看著眼前的這兩只天鵝,你能用一個詞說說“什么樣的天鵝”嗎? (出示:( )的天鵝)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使學生對天鵝有更形象和客觀的了解,并學會運用自己所積累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學生邊讀邊思考:天鵝是怎樣表達自己高興的心情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了解第二自然段,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的讀書方法。)

2.指生回答,并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3.出示課件(天鵝在湖面抖翅膀、找東西吃):認真觀察圖中的天鵝,你能找出哪只是“抖著翅膀歡快地叫著”的天鵝嗎?

①指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教師隨即追問:為什么?(引導學生從圖中找到做抖這個動作的天鵝以理解“抖”這個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從圖中理解“抖”這個詞,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圖中獲取信息幫助自己理解課文的能力。)

②誰能像圖中的天鵝一樣做做動作?指生做動作表演,其他學生也可跟著做。

(設計意圖:愛動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做動作演一演,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深學生對“抖”的理解,使“抖”這個詞更生動更形象了。)

③聽聲音想象:這只天鵝抖著翅膀還在歡快地叫著,他們好像在說些什么呢?(學生大膽想象,感受天鵝的高興。)

(設計意圖:聽著天鵝歡快地叫聲,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的感覺,激發(fā)學生們的想象,也使學生更深的體會到天鵝的高興,促進學生更好的讀出天鵝高興的語氣。)

4.同樣讓學生到圖中找到“伸到水里找東西吃”的天鵝,引導學生看圖想象:天鵝會找到什么好吃的?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學生的想象擴展知識,使學生對天鵝有進一步的了解。)

5.學生邊做動作邊有感情的讀第二自然段。

6.看視頻(天鵝在水上展翅飛跑):天鵝們在水上跑來跑去,多高興呀!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利用視頻真實、直觀、生動等多種優(yōu)勢,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天鵝高興的心情,并被其所感染,激發(fā)學生有更強烈的情感去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邊放課件邊敘說:天鵝們一會兒在水上跑來跑去,一會兒飛上天空,一會兒又到岸邊去走一走,時間過的真快,太陽就要下山了,金色的陽光灑在湖面上,也灑在天鵝的身上,吃飽了的天鵝又在干什么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邊聽邊欣賞天鵝的美麗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使學生在欣賞天鵝的同時感受到時間流過的過程,為后邊課文理解孩子喜歡天鵝做好鋪墊。)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便讀邊思考問題。

2.指生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3.看課件理解:

①找一找:第一幅圖:這些天鵝在干什么?(在岸邊散步)

第二幅圖:這些天鵝在干什么?(在水上輕輕地滑行)

②問:你們怎么知道是“滑行”?什么是滑行?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從圖中找答案:滑行就是慢慢地向前游。)

(設計意圖:在本自然段中,“滑行”一詞的理解是個難點,借助直觀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自己去感悟“滑行”的含義,這樣的理解一定是最簡單的也是最深刻的。在這個觀察與感悟的過程中,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也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借助圖片信息自讀自悟的能力。)

③對比兩幅圖理解:為什么說“那些滑行的天鵝如同一只只美麗的小帆船?!?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比喻句,通過兩幅圖的直觀對比,使學生非常形象的認識到天鵝與小帆船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明白為什么說天鵝如同小帆船。)

4.指生有感情的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看課件(缺少詞語的第四自然段):指生把缺少的詞語填上。

(設計意圖:加深對“躲”、“悄悄”、“尊貴”詞語的感悟,為指導有語氣的朗讀和下面的質疑做好鋪墊。)

3.學生輕聲讀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躲”在蘆葦叢中?為什么要“悄悄地看著”? 為什么把天鵝稱為“尊貴的客人”?……

(設計意圖:從詞語入手,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

4.學生解疑,從中感受孩子對天鵝的喜愛之情。

三、精讀課文:

1. 學生暢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2.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讀一讀。

3. 指生讀,大家評議。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選擇,進一步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和有感情的朗讀,并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和評讀能力。)

四、作業(yè):搜集有關天鵝的知識。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從軍行》。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戍邊將士誓死殺敵、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壯志。

3.初步感受盛唐邊塞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戍邊將士誓死殺敵、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壯志;能正確地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戍邊將士誓死殺敵、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壯志。

透過《從軍行》,了解盛唐邊塞詩的基本特點。教學過程:一、直接出示題目,簡介邊塞詩。(一)我們今天要學一首古詩《從軍行》。題目從軍行,是樂府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zhàn)士的生活。這是一首邊塞詩。(二)邊塞詩:描寫邊塞的軍旅征戰(zhàn)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歌。代表詩人有王昌齡、高適、李頎、岑參等。邊塞詩是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的作品,《從軍行》是一首盛唐時期的邊塞詩。(三)盛唐邊塞詩的特點:豪邁,勇敢,一往無前,即使是艱苦戰(zhàn)爭,也壯麗無比;即使是出征遠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壯烈犧牲,也死而無悔。二、初讀古詩,了解作者。(一)聽范讀,初步感受古詩的情感和節(jié)奏。 學生跟著錄音朗讀古詩。

(二)了解作者

王昌齡(約698-757),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過塞上。開元十五年(727),登進士第,開始了仕宦生涯。后獲罪被謫嶺南,又被貶至龍標縣尉。安史之亂發(fā)生,王昌齡北還,路過毫州郡時,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邊塞詩,閨怨詩轟動一時,有“七絕圣手”“詩家夫子”之稱。(三)抽讀《從軍行》,要求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從軍行【唐】王昌齡青 海 ∕ 長 云 ∕ 暗 雪 山,孤 城 ∕ 遙 望 ∕ 玉 門 關。黃 沙 ∕ 百 戰(zhàn) ∕ 穿 金 甲,不 破 ∕ 樓 蘭 ∕ 終 不 還。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情感。

(一)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

1.理解地名

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云。

孤城:當時青海地區(qū)的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樓蘭:西域古國名,這里泛指西域地區(qū)的各部族政權。

2.理解其他關鍵詞語意思

長云:多云,漫天皆云。

穿:磨破。

終不還:誓死不回家。

(二)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情感。

結合注釋,說一說前兩句“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钡囊馑?。(青海湖上滿天皆云,遮暗了終年積雪的祁連山;遠遠眺望只看見孤獨的城池玉門雄關)這兩句詩描寫了一幅什么畫面?(詩人將玉門關外開闊荒涼的景象展示了出來。一個“孤”字,寫出了戍邊將士的孤獨以及對玉門關內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

后兩句“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笔鞘裁匆馑?(在黃沙莽莽的疆場上,將士們身經百戰(zhàn)磨穿了盔甲,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敵人,他們將誓死不回家園!)從后兩句中我們體會到將士的什么感情?(從中體會到了守邊將士不畏艱險、奮不顧身、誓死殺敵衛(wèi)國的豪情壯志。)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四、總結課文主旨。

?從軍行》通過描繪邊塞地區(qū)開闊荒涼的景象,表達了戍邊將士奮不顧身、誓死殺敵的豪情壯志。

五、拓展,加深學生對盛唐邊塞詩特點的感受。

(一)《從軍行》體現了盛唐邊塞詩的特點:豪邁,勇敢,一往無前。

(二)拓展幾首著名的盛唐邊塞詩,讓學生更深地體會盛唐邊塞詩的特點。

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夜上受降城聞笛【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涼州詞 【唐】王 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六、布置作業(yè)

(一)練習背誦并默寫《從軍行》

(二)王昌齡所寫的《從軍行》共七首,搜集王昌齡所寫的另外幾首《從軍行》,讀一讀。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篇6

?設計光路報警通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利用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了解工程是運用技術、解決問題、完成項目的有效實踐過程。

科學探究

這節(jié)課可以為學生提供發(fā)展以下探究能力的機會:

能夠關注應用知識進行技術設計,利用技術解決生活問題。

讓學生試著像工程師那樣進行設計,體驗設計制造的基本過程。

科學態(tài)度

認識到團隊合作與分工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

將學到的與光有關的知識和所看到的相聯(lián)系;識別科學、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課前為學生播放電影《偷天陷阱》

一、提出問題

1、提問:之前我們看過的電影種表現的是什么場景?運用了哪些我們學過的知識?為什么這么說?

講:設計這個場景的工程師就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解決了問題。

2、講:今天我們也來復制一下這個裝置,看看我們能不能把想法變成實際。

提示學生注意安全,戴好護目鏡。

教師操作,請學生檢測。問:行嗎?誰來檢測?我們利用了什么原理?

講:看來我們的想法是可行的。

3、問:你們想不想自己完成一個?每個組也來試著復制一個報警裝置,一分鐘時間,看看哪個組最快,效率最高。

學生嘗試。

教師檢測

找到速度最快的小組,問:你們組的速度最快,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經驗?

講:你們現在就是一個團隊,工程師在進行設計制造時也會成立一個團隊,并且有明確的分工。我們的團隊也要有工作的分配才能更好的合作。

小組分工,佩戴胸卡。

二、進行挑戰(zhàn)

1、講:現在我們就是小工程師了,敢不敢接收挑戰(zhàn)?

出示任務卡

講:你是一支著名工程設計團隊中的一員。一家博物館聘用你們的團隊設計一條光路報警通道,防止博物館展出的展品失竊。

工程師會根據需求進行設計,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我們的需求。

后面就是博物館的通道,我們就要在這個場地設計一條光路報警通道。

2、講:為了方便各位工程師的查閱,我把任務卡放在了設計手冊的第二頁,下面我們就根據需求進行設計。

分組設計。

問:現在有什么問題嗎?可以借助模型對我們的設計進行完善。

3、設計交流

講:各個團隊都完成了我們的設計,把自己的設計于同行分享一下。

提示問題:我們如何設計的?為什么這樣設計?預期的結果是什么?

其他團隊有什么建議嗎?

4、1分鐘調整我們的設計

三、實踐制造

1、講:各團隊可以根據我們的設計進行制造。

學生實踐制造。

有問題隨時停下解決。

2、各團隊制造完成,其他團隊可以檢測效果。如何檢驗,可利用道具,如噴壺。

能不能實現安全的效果?與設計是否符合?

三、小結梳理

1、講:今天各位小工程師像真正的工程師那樣經歷了設計制造的過程,將我們的知識變成了一項技術并加以實施,現在回顧我們的經歷,都有哪些環(huán)節(jié)?

2、學生回顧,教師板書。

3、講:真正的工程師在進行設計時也會進行這樣的基本過程,需求、設計、協(xié)調、評估。

4、工程師把設計圖紙作為重要工作,下面我們來看看工程師的設計圖紙,與我們的有什么不同?繼續(xù)思考。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3.能夠準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意。

4. 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 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

2. 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具準備:祖國發(fā)展變化的圖片及資料

教學程序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昨天老師已經讓大家收集資料啦!那么現在我們就來個比賽,看誰最能把流利地把你所知道的表達出來。講得好的同學,大家將會給他最熱烈的掌聲!(生自由談)

2、師生互動時引入課題“中華少年”。

二、課文閱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就是引導同學們體會詩中中華少年的那種愛國情感和自豪感,所以教學也沿著這條線索而展開。

1、在朗讀全文之前先快速找出不懂的生字詞。讓同學們對其讀

音和意義都有一定的了解。(師重點指導理解以下的詞語)

如:莽莽:形容遼闊,無邊無際。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文指更美好。 山丹丹: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紅色,鱗莖可以吃。多在黃土高原的陰坡上與雜草伴生。因其花色鮮紅、生命力極強受到人們的喜愛。

2、讀略讀提示,明確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 ?.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讓同學們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先分小組朗讀,進行小組之間的競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再讓學生自主搭擋,分角色朗讀,注意引導他們去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老師也讀一次給學生聽,讓他們比較一下到底是老師讀得好,還是同學們讀得好,好在哪里。

3、詞句解析。

六、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熱愛祖國是人世間最純潔、最博大的情感,作為中華少年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讓我們時刻銘記中華母親的功德,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努力學習,為祖國譜寫更璀璨的詩篇!

七、作業(yè)布置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查找收集與本文有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⒈ 多媒體課件欣賞:祖國風光。

⒉看了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想說的?交流一下。

二、交流資料

讓學生說說自己課前收集的與本文有關的資料。

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⒈ 自讀課文。

2. 學習生字。

(1)讀準字音。 幻燈片出示:

翱翔 莽莽 昆侖 水滸

女媧 大禹 縈繞 蹣跚

敖包 銘記 纖夫 焊接

璀璨 蘆笙 嗩吶 競相

指名逐詞讀,指導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等。 重點是多音字:剛勁(jìn jìng) 哈達 (hā hǎ)

(2)理解詞義。

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詞語。若是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提出來全班討論。

四、讀文感悟,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