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讀后感2000字8篇

時間:2023-10-23 作者:tddiction 讀后感

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讓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得到升華,變得更深刻,寫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思考文學作品中的邏輯和推理,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園冶讀后感2000字8篇,供大家參考。

園冶讀后感2000字8篇

園冶讀后感2000字篇1

?西游記》這本書想必是家喻戶曉了,它既是一篇神話故事又是四大名著之一,小說的故事還被排成了電視劇、動畫片等?!段饔斡洝穼τ谖襾碚f,有一種特別的情感。

小時候,剛剛牙牙學語的我便成天對同名西游記電視劇情有獨鐘,我喜歡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喜歡沉默不語卻很穩(wěn)重的沙僧。那時候,我心中的喜歡便是“好人”、“救死扶傷”的人,童年純真的眼睛總能看透一切,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甚至能看出偽裝下的那些“妖怪”。

漸漸地,我慢慢開始識字了,于是母親便給我買了本注音版的《西游記》。每每讀到那些激動人心的部分,我總感覺那些情節(jié)便躍然紙上,似乎自己也身臨其境了。那時候,我的視野沒有那么狹小了,變得廣闊起來,我心中的喜歡成了“一心向善”“除惡揚善”。

上了小學,我的生活中還是時刻離不開那個從小就連著一線串著的《西游記》。我與它,從第一次邂逅,就注定了我們的那根線滅不了,斷不掉——這,也許就是緣分吧!過生日的時候,好閨蜜又送給我一本青少年版的《西游記》,并寫了一句話:“讀書,永無止境”。是啊,《西游記》這本書,我永遠都不該讀完,于是,在緊張的學習中,又重新抽出時間來重讀《西游記》。又一次的邂逅,讓我似乎又重新認識了它。我認識了貪婪狡猾的白骨精,一心向善、心地善良的唐僧,懲惡揚善、看破塵俗的孫悟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在我腦海中反復浮現(xiàn),在我的心靈深處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這時,我心中的喜歡是“善”而非“惡”。

一晃,我便踏入了初中的校門,緊張的學習,考試的失利讓我不得不放棄心中那片留戀的小天地,全身心地投入了學習。于是乎,書架上的書蒙上了厚厚的灰塵,失去了原本的光澤,但這情緣卻始終未曾斷過。這個寒假,我又有幸與我的老朋友——《西游記》相遇了。不過這次,不再是電視劇,不再是注音版,不再是青少年版,而是成人版的。剛開始的閱讀讓我覺得有些許困難,才讀了一兩回,便決定要放棄,于是回想著我與《西游記》的一幕幕,還是咬咬牙以“試一試”的心理重新開始閱讀,讀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艱難嘛”!這樣的感受頻頻出現(xiàn),往下讀的底氣也足了,厚厚的近三厘米的書也就這樣解決了。這時才發(fā)現(xiàn),作者吳承恩的我寫法很特別,書中的善與惡分的不很明確,善就是善?惡就是惡?不曾有其他別的之分。但師徒四人是善?妖怪是惡?神仙是善?妖魔是惡?分不清。

整本書以豐富的想象描寫了師徒四人在崎嶇漫長的西方取經(jīng)的路上與妖魔鬼怪窮山惡水斗爭的歷程,并將所有經(jīng)歷的千難萬險形象化為妖魔鬼怪所設(shè)的九九八十一難,以動物幻化的有情山精樹怪,生動地表現(xiàn)了無情的山川險阻,并以降妖伏魔贊頌取經(jīng)過程排除艱難的戰(zhàn)斗精神。

“求大道,白馬西風苦行;

斬妖魔,四海千山拱伏;

度眾生,九九數(shù)完魔天盡;

悟禪爾,三三行滿道歸根”。這真的是對《西游記》這本書最好的寫照。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二——七回的大鬧天宮了,這第二回講悟空從祖師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變記筋斗云。一日,悟空受眾人挑唆,變?yōu)樗蓸洌鹱鎺煵豢?,被逐出天庭回到花果山,與占山妖魔廝斗取勝,帶回被擄的眾猴與物品。這一段雖說與天宮并無關(guān)系,卻為下文做了鋪墊,是“大鬧天宮”的點睛之筆。

第三回承上啟下,既寫到上回的打敗妖獸為因,又寫到第三回的大家拜孫悟空為尊得果。同時悟空因大鬧閻王與龍王被表奏玉帝,得以上天,卻又得知授予的“弼馬溫”為末等職,一氣之下回花果山,玉帝托金星再次招來孫悟空,并未他造齊天大圣府。

第五回悟空開始“大鬧天宮”,吃盡園中大桃、赴瑤池喝光仙酒、吃光太上老君葫蘆內(nèi)金丹并逃回花果山。隨即天上眾神與悟空大戰(zhàn),卻又屢戰(zhàn)屢敗。最終還是太上老君在天庭丟下金剛套擊中悟空,眾神押回上界。玉帝一氣之下,傳旨處死悟空,但悟空井太上老君四十九天燒煉未曾有事,繼續(xù)“大鬧天宮”。最后諸神節(jié)節(jié)敗退,玉帝只得請來如來佛,用五指化為大山,壓住了悟空,這“大鬧天宮”才得以平息。

其實這幾回也可以看得出,在宗教觀中的神與魔是正與邪、是與非、順與逆、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象征,但作者卻對神魔一視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師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都是被揶揄、調(diào)侃、捉弄的對象,至于天將神仙、菩薩金剛和諸路神祉就更不在話下,不少妖魔倒是可親可愛,有人情味,是讓人給予同情的對象。最典型的莫過于孫悟空了,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氣而不在于改邪歸正,在于他的放縱而不在于約束。

神與魔消除了界限,也許也不是一件壞事呢!

?西游記》這本書我會一直讀下去,書中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優(yōu)美幽默的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會讓我永遠回味無窮,這妙趣橫生、趣味無窮的童話,將會帶著我一直走下去,他不該丟,也不能丟,更不會丟!

園冶讀后感2000字篇2

?目送》是龍應臺整篇《目送》的開序篇,淡淡的文字蘊含了濃濃的父女情、母子情,幾許慨嘆,幾番唏噓,盡在其中了。掩卷沉思,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女兒,自己的父親。

當女兒帶著青春期的咆哮以長江后浪推前浪之勢向我涌來,我明顯地感到自己的力不從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獨生子女的標簽是他們特殊的符號,在前無版本可借鑒后無來者可重復的今天,厚厚的教育讀本都是紙上談兵。青春期與更年期的碰撞,現(xiàn)實與理想的的錯位,困擾著我這個摸著石頭過河的母親。

我清晰地記著女兒在我面前傾訴她的第一次被欺騙后的痛哭流涕,我用盡可能平靜的語氣對女兒說:“只有經(jīng)歷一些,才能明辨是非,只有經(jīng)歷許多,才能返璞歸真?!碑斉畠核贫嵌攸c點頭,我是否已開啟了目送女兒的程序?在生命的長河里,我目送著女兒從一開始的彷徨迷離到后來的堅定從容,從一開始的跌跌撞撞,到后來的漸行漸遠……在時間與等待中,我靜等花開。

在這里,我不得不提我的父親,一個給我生命,帶我成長的男人。不知從何時起,父親迷上了種菜,而且一發(fā)不可收拾。每次他把菜往家里一放,就立刻啟程回家,從不做過多的停留,跟他說了很多回,叫他多休息下,吃個便飯再走,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像頭犟驢。只是,我心里知道,他怕驚擾我們太多,怕給我們添太多麻煩。而且我更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緣于我所說的一句話“現(xiàn)在的蔬菜太不安全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他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里,所以,種菜成為他最大的事情,所以,他種的菜吃在嘴里是安全的,含在心里是幸福的。每當看到靜放在家里的蔬菜,想起他一個人躑躅回家的背影,就有一種想流淚的沖動。

從何時起,我細數(shù)自己額角的皺紋,卻驟然發(fā)現(xiàn)父親頭上日益增多的白發(fā);在感嘆歲月催人老,體力大不如以前時,卻兀地發(fā)現(xiàn)父親爬樓梯時的一步三歇。父親——再不像以前的硬朗,他老了。

真的老了。

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粗饾u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彼?,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攥緊手中的幸福,珍惜每一個我愛的和愛我的人的漸行漸遠的背影。

龍應臺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象她的表情,是淡然,抑或無奈?

曾經(jīng)“手牽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周遭”“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到后來不過是“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只能想象,他的內(nèi)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

曾經(jīng)他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后‘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后來“推著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后一次的目送”……

?目送》并不長,卻寫出了兒子的成長,寫盡了父親的離去,有纏綿不舍,有憂傷黯然,也有平靜釋然。

有人在評價龍應臺的文字時說:“‘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zhuǎn)仿佛微風吹過麥田?!薄赌克汀愤@篇文章,給人的感覺正是“溫柔婉轉(zhuǎn)仿佛微風吹過麥田”,那么輕,那么柔,讓人不禁深陷其中,感動于她對兒子的深愛,對父親的孝心中。

我不由想起自己。年幼時和阿太親,她問我她死后我會不會哭,我哭得稀里嘩啦;做夢夢到去親戚家的路上看到阿太的尸體,醒過來后撲在老媽懷里狠狠哭了一場……可后來呢?后來慢慢地疏遠了,阿太死了,我卻哭不出了。

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目送呢?人生,不就是一場沒有盡頭的目送嗎?

古人云“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與其到人死不能復生時才悔不當初,不如從一開始就好好對待身邊的親人朋友,珍惜當下,一起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現(xiàn)世安穩(wěn),歲月靜好。

就像海子曾經(jīng)說的那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園冶讀后感2000字篇3

“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這是我看錢鐘書先生《圍城》感受最深的一句話 。

前段時間趁著無聊打發(fā)時間就把錢鐘書先生的《圍城》粗略的拜讀了一下??吹牟皇呛苷J真,但是感受挺深的。這幾天因為要準備讀書交流會,所以又把這本書再次看了一次,兩次真的會有不同的感受。特別是這次我感覺自己從書中得到的更多,可能不太能理解書中主人公的感受,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也大概可以知道一點。

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句話“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逼鸪跷疫€以為這只是被利欲占據(jù)心靈的表現(xiàn),后來小說以方鴻漸的生活道路為主線,反映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理的變遷浮沉。在感情上,方鴻漸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在和他有過關(guān)系的幾個女人面前都是如此;對于鮑小姐,他失敗于無力抵抗,對于蘇小姐,他失敗于優(yōu)柔寡斷,對于唐小姐,他失敗于無所行動,對于孫小姐,他失敗于沒有判斷力。雖然說圍城存在,但大多數(shù)感情的圍城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但同時,他也是承認自己的失敗的,當他拿到了克萊登大學的假學位,卻不肯以假亂真,實際上就承認自己做了賊,做人 還是強勢一點好。

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余的只是方鴻漸徒勞的思想斗爭和軟弱的行為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jié)局。我們生活中也是處處有著圍城,我們都是被困在城中的人,無形的城太多了。只是錢鐘書先生把30年代的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說得如此那般真切其實也是為了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同樣的一座圍城?,F(xiàn)如今的社會,競爭激烈,存在的明爭暗斗、勾心斗角比書中更加激烈也更兇險。同學朋友之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里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各種壓力壓得我們透不過氣,我們出生開始就有著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我們能做的不是隨遇而安,我們需要反抗,需要去拼搏,與命運作斗爭,只有這樣,我們的這座圍城才不至于是困擾我們,說不定可以變成我們的烏托邦呢!

的確,我們生活中也是處處都有“圍城”,事業(yè),愛情,家庭,學習,生活都與這座圍城密切相關(guān),看你自己如何取舍。人性本惡亦或是人性本善?這都交由我們自己去探究。

只有一點,我覺得我們是不能改變的,就是身處這樣一個大世界,不管人心不管世道如何險惡,重要的是我們始終要保持一顆善良單純的心。雖然很多事實證明,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堅信:只要我們自己想,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吧硖巵y世,心亦不變”。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踏入社會,還沒有真正嘗到社會的滋味。在學校里我們也不能迷失自己,與人交往我們不能見人就掏心掏肺,但是至少要真誠相待。我自認為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不管是誰,我覺得只要我真心真義對你,時間久了你也會一樣對我。做人這樣,做事情又何嘗不是一樣的道理呢?做事情我們絕對不能心存僥幸,一定要踏踏實實老老實實去做好,去盡全力完成上面分配的任務。

書中的方鴻漸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出身小富家庭,留過洋,沒什么理想,不善交際,一介書生,也很單純,這個故事到最后給我們呈現(xiàn)的無疑是個悲劇,起初,我以為方鴻漸和蘇文紈會是一對,可惜現(xiàn)實很殘酷,方鴻漸不喜歡蘇文紈。這讓我想起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好像外人看似很般配的一對往往走不到一起。最后方鴻漸和孫柔嘉成了一對,他們都是很單純的,他們經(jīng)常為很瑣碎的小事爭吵,這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兩人都不愿意認輸,小氣,斤斤計較,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大家都向?qū)Ψ秸故竞玫囊幻?,浪漫,收起自己的脾氣,一旦在一起,柴米油鹽,朝夕相處,矛盾自然爆發(fā)了,圍城心理,是人性吧,這也是這部小說能引起廣泛共鳴的原因?,F(xiàn)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現(xiàn)在80后結(jié)婚有多少是能如自己所愿的,很多都有來自親友雙方父母的因素,最后都不得而終。其實我不夠資格在這里說到感情,畢竟自己少不更事,但是自己身邊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所以我也有一定發(fā)言權(quán),他們很多都是被房子和金錢弄得不能走到最后。

看完圍城,我總有一種很壓抑的心情,總覺得回味悠長,以后有時間一定再讀一遍,看看是否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受。是否可以給我其他啟發(fā)。我也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這本書,說不定可以讓正困于心的你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園冶讀后感2000字篇4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書中內(nèi)容講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分崩臨析,戰(zhàn)爭紛起,曹操、劉備、孫權(quán)三方勢力逐漸崛起。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三國逐鹿,造就了許多獨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厚義氣,驍勇善戰(zhàn)的關(guān)羽,勇猛過人,粗中有細的張飛,才華橫溢,心胸狹窄的周瑜,胸懷大志、知才善任的孫權(quán),文韜武略、為人奸詐的梟雄曹操……

其中我最敬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為什么我最佩服他呢?因為他十分機智,就拿《草船借箭》那個故事來說吧

那個故事中,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內(nèi)造完十萬支箭。面對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說不須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軍令狀。魯肅十分擔心??酌鲄s一點也不著急,他請魯肅接二十條船給他。,每個船上都要三十個人,還要扎草人一千個,并排列在船的兩側(cè)。

兩天過去了,到第三天四更時,諸葛亮突然派人來請周瑜了,說他一定要同去取箭,周瑜將信將疑地和諸葛亮一起出發(fā)了。

五更時分,船隊接近曹軍水寨??酌髁畲灰蛔峙砰_。軍士擂鼓吶喊。曹軍水軍都督聽到戰(zhàn)鼓聲和吶喊聲,心想一定會有埋伏,便讓萬余名弓箭手在江邊一字排開,向江中放箭。當?shù)静萑松系募鍧M時。諸葛亮立即吩咐士兵把船只調(diào)頭迅速離開了。到了營寨,周瑜有點不相信。派人把草上的的箭數(shù)了數(shù),的確有十萬多只。從此以后,周瑜再也不為難諸葛亮了。

諸葛亮用他的才智取得了心胸狹窄的周瑜的信任。這就是我最敬佩諸葛亮的原因了。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反映了蜀、魏、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大概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zhàn)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四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quán)、諸葛亮、周瑜、關(guān)羽、張飛等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不以敵我敘述方式對待各方的歷史描述,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jié),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被稱為“三絕”的分別是:“奸絕”——曹操,“智絕”——諸葛亮,“義絕”——關(guān)羽。

奸絕——曹操。曹操有一句話十分耐人尋味,那便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庇捎谶@句話,曹操惹來了殺身之禍,若不是他運氣好,早就命喪黃泉了。所以,曹操給我的啟示是:做人不能太狡詐,否則會遭到報應的。

智絕——諸葛亮。要說諸葛亮才智過人,非得數(shù)草船借箭和借東風這倆件事了。從這兩件事足以看出他的雄才過人。

義絕——關(guān)羽。關(guān)羽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最講義氣的人。他對劉備講義氣,他降漢不降曹、屯土山約三事、過五關(guān),斬六將等等事例足證明。他對敵人也講義氣,華容道義釋曹操、義釋黃漢升、為曹操報恩斬顏良、誅文丑等等,可見他十分講義氣。

九歲生日的時候媽媽送我一套半白話版的四大名著。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讀完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妙筆生花以《三國志》為基礎(chǔ),記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刻畫了兩百個多鮮活的人物形象。當我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思想在字里行間穿梭,,像身臨其境一樣用心去觸摸那段歷史。這里既有鼓角錚鳴,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也有文武群臣爭權(quán)奪利,有時候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歷史,而好像是一個慈祥的老人在講述著一個個或是美麗動聽、或是激動人心的故事,深深地沉浸于故事情節(jié),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也忘記了這是歷史。

三國演義里面刻畫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劉備的善良仁厚,急性子暴脾氣的張飛、英勇善戰(zhàn)的趙云、還有那個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最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深謀遠慮,扭轉(zhuǎn)乾坤,呼風喚雨、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啦!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借東風赤壁之戰(zhàn)七擒孟獲……一個連一個的故事讓我有點熱血沸騰,好像自己隨著戰(zhàn)鼓加入了他們的戰(zhàn)爭中,我自己問自己,如果我要在三國時代我會是誰?孫尚香?小喬?貂蟬……哈哈,這是一種猜測而已,生活在這個現(xiàn)代文明的年代里人們不可能回古代的啦!

讀完《三國演義》,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回味無窮的歷史典故深深打動了我。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隨時都在腦海浮現(xiàn)。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蔽腋杏X《三國演義》也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寶蓮燈,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還激發(fā)著我的斗志。《三國演義》你是我心中永不熄滅的長明燈。

園冶讀后感2000字篇5

人生百味,雖只短短幾十年或百年,亦有許多有趣之處,值得我們?nèi)ゼ毤毱肺丁6屑氀凶x一本書,便是跨越時間,書寫你與它的故事。

?紅樓夢》被譽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其中可不只是“五味”俱全。

開卷便可見曹公的詩:“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合眼一想,既能“看”到作者以血和淚,字字深情,十年刪改;也能瞧見,此書一出,世人爭閱,清廷亦聞,諸子百家各有考證,不同的人讀出不同之味,諸味聚集,便產(chǎn)生了紅學,熠熠生輝。只是不知有幾個還記得,百年前,這書稿竟是寄托了一位苦情人的美好回憶和癡情之淚。這第一“味”便是苦澀之淚,關(guān)乎生活,跨越時空。劉姥姥三進賈府表現(xiàn)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疾苦。第一次去時見到賈府簇簇的轎馬,不敢過去,且彈了彈衣服,又教了板兒幾句話,這才蹭到角門前,說“大爺們納福”。她對鳳姐的二十兩銀子加一吊錢喜得渾身發(fā)癢起來,對周瑞家的不要她一塊銀子的謝禮感激不盡。第二次是懷著感激,帶著鄉(xiāng)村野味去的。她對鳳姐的取笑積極配合,以粗言村語博得了貴人們的笑,以年邁之身灌酒、行令,換得了賈府的款待。許多紅學家推測第三次去的時候,賈府已是衰敗之時。不肖子孫沒擔起責任,而受過恩惠和嘲笑的'劉姥姥卻為熙鳳救下了巧姐。正是“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摈煊袢⌒Φ哪富认x,卻成了賈府的救命恩人,這更讓人感慨天意弄人。書中寫了賈府的興衰變遷,更寫了眾多“金陵十二釵”的命運。黛玉遺憾而終;寶釵空守活寡;元春獨死宮中;迎春嫁了中山狼;探春遠離家鄉(xiāng);惜春從小沒有父母關(guān)愛,終與青燈古佛相伴;湘云從小沒了父母,夫君也過早離她而去;妙玉終是未守得潔凈;熙鳳聰明一生反算了卿卿性命;巧姐嫁入農(nóng)村;李紈含辛茹苦守寡多年,等到云開月明時卻忽然逝去;可卿紅顏薄命……當顰兒悲作《秋窗風雨夕》時,我多想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告訴她林家的家產(chǎn),夠她衣食無憂;當寶釵被薛蟠笑話喜歡寶玉,我多想替她拭去眼淚,告訴她,她值得遇見相伴一生的人;當岫煙不得已當?shù)糇约旱亩b時,我多想替她披上一件斗篷;當鳳姐和探春想振興賈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時,我多想帶她們看看現(xiàn)代女子也能做出一番事業(yè)??晌也荒埽抑荒芴嫠齻?yōu)⑾聨椎窝蹨I。這是時代的瘡疤,更是永恒的悲劇。千紅一哭、萬艷同悲,亦凝成了這滴淚。

再品這淚中竟帶著絲絲甜味。大觀園中少年少女競詩才、作書畫,青春的活力躍然紙上。便是弱不禁風的林妹妹,也有與湘云嬉笑打鬧之時;正經(jīng)律己的寶姐姐,亦有撲蝶的嬌憨姿態(tài)。大觀園雖是人造景觀,卻也住著萬千生靈,瀟湘館的鸚鵡,賈蘭追的鹿,也讓我們與自然來了一番心靈的“親密接觸”。賈母對黛玉的那一摟,是真情流露;寶黛雖是拌嘴,卻都牽掛著對方;還有寶玉并不將丫鬟視為下人,卻是與她們共享歡樂……這些就像我們的家常瑣事一般,親情、友情以及寶黛“發(fā)乎情止于禮”的美好愛情,都讓我不禁露出會心微笑。

除了與書中人同哭同笑,在生活中忙里偷閑讀它,與友人談論它,也譜成了我與它的獨家記憶。與它結(jié)緣是小學六年級時語文老師推薦,猶記得小升初的暑假,我從圖書館借了20多本別人評說紅樓的書,就這樣趴在床上一本本讀完了。當時正是盛夏,陽光灑在樹葉上,為青翠的樟樹葉鍍上了一層金邊,樹上知了不知疲倦的叫著。喧囂的蟬鳴反而襯得正午很安靜,樟樹也仿佛是一扇巨大的碧綠屏障,使我在陽光的照射下似乎去到了一個空靈的世界。那是我第一次讀完一本書后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紅塵茫茫,時空渺渺,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我不知曹公的本意是否是讓寶玉出家,但大觀園似乎確鑿只能是美好的回憶。我也忘不了與友人的釵黛之爭,如今憶起那一段時光,也是回不去了,但人生終究是要不斷地向前啊。

嬉笑怒罵,在歲月之下,在故事結(jié)局中,總會歸于平靜。初讀時我仍是無知頑童,只顧隨書中人一同歡笑嘆息;再讀我卻也是少年,開始傾心于文字,琢磨其思想。每一次品味《紅樓夢》,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它總讓我愈加寧靜,更加恬淡。萬物逢時皆美好,最要緊的自然還是當下。若能在學業(yè)之余,再隨劉姥姥嘗嘗賈府的茄子,泡一壺妙玉的體己茶,又是新的趣味了。

?紅樓夢》是經(jīng)典中的一粒明珠,是文化里的一顆星辰,我有幸與它相識,讀出了年華帶不走的美。我祈愿天下有情人皆能尋到自己的“緣”,讀出不同的味。

人間清歡不覺淡,誰知其味滿?

園冶讀后感2000字篇6

最近,我仔細品味了《愛彌兒》這本書,書中的理念對現(xiàn)在當教師的我來說是種沖擊,在閱讀之后也有些想法想說上一說,與眾人交流。

我對這本書上的很多觀點很感興趣,如書中第二卷中,寫到:如果孩子長得很聰慧,如果他天生就愛無緣無故地啼哭,我就讓他白白地哭一陣,得不到一點效果,這樣,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他的眼淚。如文中的:“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游戲,使他們快樂,培養(yǎng)他們可愛的本能。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他始終是喜笑顏開的童年?你們?yōu)槭裁床蛔屘煺鏍€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為什么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蹋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象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你們?yōu)槭裁匆鼓寝D(zhuǎn)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呢?”“遠慮!使我們不停地做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使我們常常向往我們永遠達不到的地方,這樣的遠慮正是我們種種痛苦的真正的根源。象人這樣短暫的一生,竟時刻向往如此渺茫的未來,而輕視可靠的現(xiàn)在,簡直是發(fā)了瘋!這種發(fā)瘋的作法之所以更加有害,是因為它隨著人的年齡而日益增多,是老年人時刻都是那樣的猜疑、焦愁和吝嗇,寧愿今天節(jié)約一切而不愿百年之后缺少那些多余的東西。因此,我們現(xiàn)在要掌握一切,把一切的時間、地方、人和東西;我們個體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最小的部分?!?/p>

書中在談到孩子幼年教育時,表示了這樣的意思,孩子在到達相應的年齡階段必然會明白一定的道理,這時在進行教育即可;孩子在12歲之前,可以不去學習,這樣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后再去學習,相信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年幼時進行的所獲得的效果其實是為0的,或者可能是獲得教育者相反的學習效果。對于這個觀點,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時對于一些有政治性意義或者相類似的東西是沒有觀念的,這時讓他們了解和學習相關(guān)的知識,是很難有共鳴的,得到的結(jié)果其實也是很差的,或者說無。從小給他們灌輸一個概念,起到了什么效果,是不是也如書中所說,可能會取得反效果呢?這我不得而知,不過,我想,對于學生的教育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這一教育理念應該貫徹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去,這樣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書中,還有這么一段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yǎng)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北R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guān)鍵詞,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因此,興趣是前提。我認為應該保持孩子對事物或?qū)W問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學習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孩子在學習起步時,教師應該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賞,要給予孩子肯定。

?愛彌兒》是一本不尋常的教育著作,而且開篇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這是蘊涵著深邃哲理和沸騰感情的文化結(jié)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焙敛谎陲椀乇磉_了自己主張人性本善,主張教育目的在于培養(yǎng)自然人,主張改革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fā)展。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不是在推卸責任,像我一樣的千千萬萬的教師,當然明白自己身上肩負著重大的教育使命,也在竭盡全力地用自己的良心和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所滿意的人才。我只是希望社會不要把所有的教育責任都推給教師,我們的教師確實是很偉大的人,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別人,我們雖然愿意承擔起全部的責任,但是并不代表我們可以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請支持我們,一起來當園丁,共同攜手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園地!

園冶讀后感2000字篇7

不知為何,“純情小說”之類的東西已經(jīng)不能勾起我絲毫的興趣,也許我會在某個花好月圓之夜,觸景生情而沖動地去翻開一本“純情小說”的第一頁,然而,我很難保證我會讀到第三頁。何為“純情小說”?在個人看來,就是那些為寫愛情而寫愛情的矯情之作,通篇下來,只是看到男女主人公盡做些無聊至極之事,而這些情節(jié)又常常讓人發(fā)笑,笑過后只是會讓人斷定作者和主人公們一樣低智商、低趣味。所以,懷著對愛情的美好憧憬,我會在一大堆小說中留意著描寫愛情故事的小說,但有懷著它不要讓我失望的強烈希冀。畢竟,我一向相信愛情,超過婚姻的相信。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的作品,當我還是17歲時我就大概了解了它,而僅僅限于了解,這就是說我只知道它是描寫愛情的。想想看,現(xiàn)在我20歲了,直到昨天我才把這部作品看完,不過我也難以斷定我從此就讀懂了它,和它交上了朋友。這樣說來,我仰慕它確實有這么長的時間了。

好比一個景點,入口處能引人入勝的話,那確實能給游客帶來無限的遐想和憧憬。“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jīng)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每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雖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見解如何,可是,既然這樣的一條真理早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chǎn)?!本瓦@樣開了個頭,一個有著五個單身女兒的家族是如何將女兒們嫁出去的故事就接連著展開了。諷刺而幽默的筆觸,營造了整篇的輕松氛圍,我想挺適合在這個鳥叫蟬鳴的暑假里來消遣時光,更何況再過幾天就是七夕了呢!

就愛情主題來說,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女士和男主人公達西先生的結(jié)合是比較富有故事性的,“首因效應”(人們交往時往往第一印象會給人帶來先入為主的效果)使伊麗莎白女士認為達西先生是個自高自大、傲慢無禮的家伙,而這個評價就當時舞會上達西先生的表現(xiàn)來說,也并沒有冤枉他。“她還可以,但還沒有漂亮到打動我的心,眼前我可沒有興趣去抬舉那些受到別人冷眼看待的女士。”換做是任何一個單身女士,聽到一個陌生男人這樣含沙射影般地評價,都會生厭,何況伊麗莎白女士是個有著明亮眼睛的聰明善良而聰明的女人。自此,“傲慢”便成為達西先生的代名詞,當然,至少在伊麗莎白女士前期的心中是這樣認為的。而這個標簽是否就是合情合理的呢?當然,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偏見”也越發(fā)冒頭了,當伊麗莎白女士拜訪了達西先生的莊園起,她就意識到自己對達西先生確實缺乏公正了??梢哉f,是“偏見”的消解促成了他們的幸福。伊麗莎白女士存在偏見,而達西先生又何嘗沒有偏見呢?他看不慣她父母親的行為舉止,也看不上她家的地位和財勢,尤其是她家還有幾個窮親戚,而除了她和她姐姐吉英外,她的三個妹妹他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滿意。于是,他就越發(fā)傲慢了,更做出了妨礙她姐姐吉英和彬格萊先生的愛情的事情。

就社會性來說,小說的諷刺之劍透過幾對眷侶的終成擊中了社會的某些風尚和流弊,而這也正增加了小說的社會意義,不至于與我先前所說的“純情小說”同流。雖說伊麗莎白女士和達西先生的愛情婚姻是以美滿幸福結(jié)束,但他們在交往過程中的傲慢和偏見的形成正反應出社會的一些問題。當班納特太太一心一意只為財產(chǎn)地位著想而不顧女兒們的真正幸福時的丑態(tài),在讓人捧腹之余,又生發(fā)出許多心酸。當婚姻成為攀附權(quán)貴的階梯時,愛情的影子在哪里?柯斯牧師和盧卡斯女士的婚姻,想想就不可思議,他們兩個都是“聰明人”,在婚姻的路上考慮得“面面俱到”,結(jié)果就干成了如此蠢事。如果說他們倆是有思想有見地的成年人,那韋翰先生和莉迪雅女士的婚姻簡直就是一場騙局、一場尋歡作樂的游戲。

小說在人物塑造方面采取的是單性描寫,并不是多重矛盾性格的復雜描寫,“一就永遠是一”。吉英女士單純善良,一個賢良淑德形象,永遠不會認為想到某人某事的陰暗面;伊麗莎白聰明活潑又獨立,一個智慧女人形象,永遠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曼麗雖說描寫不多,但其學術(shù)才女的形象躍然紙上,一切都是從書上得來的東西來解釋生活;吉蒂和莉迪雅女士是未成年,自有一種幼稚的瘋狂女生特質(zhì)。這五個女兒的形象如此,而其他人也是描寫得極為成功的,雖然免不了有種單調(diào)的感覺,甚至于就整個故事情節(jié)來說,也比較直接,沒有九曲回腸的曲折美,但這也或許就是奧斯汀本小說的特色吧。

園冶讀后感2000字篇8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杯具?!都t樓夢》不只描述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并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chuàng)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huán),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杯具感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在應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zhì)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感情的杯具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杯具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jié)正是她自尊的體現(xiàn),也是她杯具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jié),是她的個性體現(xiàn)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ㄩ_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薄霸竷z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p>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應對落花,她想到自我死后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fā)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后,工于心計、精于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并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guī)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所以僅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經(jīng)過賈寶玉的眼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tài)美人。這么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tǒng)規(guī)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jīng)受了無數(shù)摧殘之后,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為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zhuǎn)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么地方有一個干凈的、夢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我的夢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此刻所處的現(xiàn)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我的夢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我們?yōu)橹拘?,為之憤懣,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之下生離死別?!耙怀罕M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帶著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處?甜在這個人不理解世界,世界不理解人的世界上獲得理解和親愛,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痛。雖然最終她成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一樣,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jié)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