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與鶴讀后感7篇

時間:2024-07-03 作者:couple 讀后感

讀后感是對自己閱讀過程的總結(jié)和反思,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寫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評價和思考,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孔雀與鶴讀后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孔雀與鶴讀后感7篇

孔雀與鶴讀后感篇1

現(xiàn)在世俗的愛情讓我有點看不大懂,現(xiàn)在更多的愛情是建立在經(jīng)濟基礎上的,也許在朋友之間,談起真愛還真有點不好意思,最近看了《孔雀東南飛》一書,去找一下傳說中的愛情。在看之前,還特意了解了一番:此書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被人稱之為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它講述了發(fā)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歷代傳唱,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不竭的源泉。

如果問愛一個人需要什么?也許我會想半天,轉(zhuǎn)著眼珠還想不到一個讓我堅定的回答。在看完這本書后,給我的感覺是主人公似乎在回答我,這份愛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渝的信念書中的主人宮身邊發(fā)生種種事端全都被一樣東西所驅(qū)動和主宰,也許那就是人性中陰暗的一面,懷疑、猜忌、誤解,一波沒停一波又起的興風作浪,這些滲透進了他們的愛情中,出現(xiàn)裂縫,一定要及時補全,不及時修復這后果根本無法想像。文中由于男母的極度冷眼,嫁入才兩年的妻子無奈之下回了娘家。對此,男主人宮卻無能為力,在孝字當頭的社會里,他斷然選擇了妥協(xié)??v使男主人宮極力的保護著自己愛的人,無奈之下送了愛人回了娘家,也許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兩全的辦法,公務纏身的他實在無法顧及家中變故,也許當初只想緩和一下局勢的他,根本不會料想到由此而引發(fā)的后果,從此人隔兩地的`同時也隔絕了兩顆相愛的心。按照當時的風俗,媳婦被婆家趕回家也就相當于被休棄了。在這種風氣的時局下,經(jīng)過了漫長而又消沉的歲月中,男主人宮當時鑒別時給她的誓言和希望,猶如殘留的燭光一樣越來越暗。在家人的再三勸說讓她重新再嫁下,與處在當時環(huán)境的她心里萌生的懷疑,種種的疊加之下,她終于還是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應了家里人說的再嫁一事。也許當時的她只僅僅為了知道他還是愛她的,他馬上就會來接她的,她是在為了確定什么還是在試探什么呢,在我看來,這場愛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如果那個熟悉的聲音再次傳來時,那種雨過天晴、心花怒放的心情怎么能不使她欣喜若狂,此時的他們深情對望著,她的心結(jié)不復存在。但男主人宮的話卻深深的刺痛了她,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這時后悔不已的她面對另外一個誤解,她無能為了了。在她認為只有死以證明她對他的愛之深,愛之烈。結(jié)局是美滿的,他們完成了他們認為最能保留這段愛情的唯一方式。在最后他們臨死前,心中不再疑惑什么,不再猜忌、沒有誤解。那些曾經(jīng)讓他們嘗盡心酸的事情將永遠不會再撼動他們的愛情了。他們可以相愛到永遠。

孔雀與鶴讀后感篇2

悲劇,之所以能撼動人心,是因為它的美好足夠動情,而它的破滅也十分徹底?!翱兹笘|南飛,五里一徘徊?!苯怪偾渑c劉蘭芝的愛情悲劇中,性格獨特鮮明的主人公主導著故事的發(fā)展,而正是他們性格中的種種矛盾,加上外界環(huán)境推動,促使一段兩情相悅的愛情走向了終結(jié)。

焦仲卿雖深愛著劉蘭芝,然性格軟弱,優(yōu)柔寡斷。他敢于為了愛情挺身而出,出言說服母親,卻因為沒有主見,在夫妻生活中處于被動地位,而遭受到母親決絕的反對。其實,若不是焦仲卿的多愁善感與后知后覺,他完全有機會挽留劉蘭芝,趕在失去她之前將她追回。他不像一個真正的男子,沒有身為男子的勇敢果斷,更沒有身為男子的陽剛與頑強。

而劉蘭芝,投入了充分的感情于這段苦難的博弈,與焦仲卿恰恰相反,她堅決、有主見,不僅多才多藝,能言善辯,而且在愛情中占據(jù)主導地位,而恰是因為她過于地強勢聰穎,使得婆婆心生反感,出言不遜,行為挑釁,使她離開焦仲卿成為了必然。

他們并沒有錯,他們善良、柔情,也都深愛著對方,但錯就錯在他們在戀情之中的關系。如果膽小懦弱的焦仲卿勇敢地成為主導戀情的人,如果剛毅強勢的劉蘭芝放下自作主張的行為習慣,或許就能長久地在一起,就不再迫于外界的壓力。

而他們愛情悲劇的制高點,便是“舉身赴清池”“自掛東南枝”。這段在深情與果敢的'跌宕中,最終墜入現(xiàn)實的萬丈深淵,唯有在這時,我們真正地看到,一段美好卻不恰當?shù)膼矍椋瑪〗o了殘忍而又必然的現(xiàn)實。從“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海誓山盟,到“卿但暫還家,吾今且投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的緩兵之計;再從“舉手長勞勞,而情同依依”的傷感別離,到“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的無奈放手,透露著的,是兩人的未堅持與家人的不理解。明明愛得那么認真,沒料想到化成一場美麗的錯誤,一個痛心的悲劇。

“悵然遙相望,如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边@免不了的告別,卻是深情千種。二人甘為愛情付出生命,也只在“念與世同辭,千萬不復全!”的一聲吶喊后,終于相互成全。

“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美好的愛情只有在這萬般激流的毀滅后,才顯得如此動人?;名惖膲粝胫挥性跉埲态F(xiàn)實的摧朽下,才變得無比悲情。

孔雀與鶴讀后感篇3

看完《孔雀東南飛》,心中一片戚然,“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移”堅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時空,時常回響于耳畔。

千百年過去了,讀著《孔雀東南飛》,仿佛還能看見美麗勤勞婦女工作的身影;還能看見面目深沉的婆婆責備媳婦的情形:還能看見軟弱無能的府吏跪在床前哀求的表情;仿佛還能聽見婦女與府吏別時的信誓旦旦。媒人來了,婦女為了愛情,為了誓言,毅然“攬裙拖絲屐,舉身赴清池。”成就了一段驚天動地的愛情悲劇。 美麗勤勞的婦女是誰?蘭芝是也。一個愿意為愛情而犧牲的人,她與焦仲卿是真心相愛的。但因為焦母,自己的父母兄長,她走上了絕路。蘭芝死去了,她的死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解脫;她的死不是懦弱,而是剛強的另一種詮釋。

蘭芝,死去千百年了,但她那對愛情的堅貞不移的精神卻活到現(xiàn)在,播撒在神州的每一個角落,感動著每一個炎黃子孫。蘭芝的死令人感到惋惜,但死或許是最好的辦法,更能展現(xiàn)她對愛情的忠貞,對自我的解脫,而這也許就是她唯一的選擇。

既然蘭芝之死是那么令人惋惜的',那蘭芝之死又是誰的錯呢?焦母?還是蘭芝的父母兄長?這一直都是人們所眾說紛紜的。千百年過去了,人們終于曉得:蘭芝之死是由于那個時代腐朽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說蘭芝不過是那時代的一件犧牲品,有更多的蘭芝在我們所不知年代悄然成了犧牲品。而蘭芝算是幸運與幸福的那個,至少在今天還有人記得她,記得當年可歌可泣的愛情,為她憤憤不平。而更多的犧牲品甚至還說不出名字。對此,我無奈地說:“那是一個末世,是一個人吃人的道德制度下的末世?!?/p>

孔雀與鶴讀后感篇4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整理書柜時,我無意間看到了自己高中時的讀書筆記,而這篇《孔雀東南飛》則被自己工工整整的抄在了第一頁。至今仍記得自己初讀此文時眼淚潸然、泣不成聲的樣子。

其實故事也很簡單,人物也很平常,情節(jié)也不像現(xiàn)代小說那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是那么的平淡,文章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一雙情篤伉儷殉情于世的故事。然而我每每讀之,總會傷感至極。世界上真的會有如此美好的愛情嗎?我不信,我不敢相信。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縱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語的搪塞還是應詩應景的做作,著實讓人揪心的感嘆、羨慕了一番。而文中焦仲卿與劉蘭芝的“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地讓我們真正領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貞與圣潔。

俗話說,“動情容易,守情難”,焦仲卿面對母親讓其休妻再娶的想法卻以“結(jié)發(fā)共枕席,黃泉共為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與母諍言,以示反抗。試問普天之下會有幾人與之同耳?在這燈紅酒綠、流光溢彩的社會中,真正能做到坐懷不亂者能有幾人?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蘭芝兄長無不所言極是。從田間村婦到太守家的貴婦,無異于一步登天。不必“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此等好事焉有不施為哉?

傻,真的很傻。在今天這種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充斥我們視網(wǎng)膜的大多是那些用青春在男人這座金山上蹭下絢爛的粉末,等待著聚沙成塔的嬌艷女人;或者是打著愛情的旗號,盯著男人的腰包,不惜橫刀奪愛、鳩占雀巢的第三者,與劉蘭芝的完全不必煞費苦心便可名正言順的坐享其成,卻不去享受,簡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青池”、“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生不同衾,死同穴”,這就是他們的選擇,一個無奈而不悔的選擇。他們用生命捍衛(wèi)了感情的忠貞,他們用生命拒絕了私欲的誘惑,他們用生命寫下了如歌如泣的凄婉愛情。

這樣的感情對于今天的我們是多么渺茫啊??梢詧?zhí)子之手的.不少,然而能夠真正與子偕老的卻有幾人?對于他們的選擇,我能夠說的只有羨慕,讓我在這個感情廉價的社會中又重溫了花季時節(jié)的純真,不過那些對我來說似乎是很遙遠的了。

曾看到過李碧華的一段話:愛情是有的,不過大概一千萬人之中,只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它的只化為蛾、蟑螂、蒼蠅、金龜子……

如此看來,焦仲卿與劉蘭芝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因為他們不但情結(jié)連理,而且身化鴛鴦,這比梁祝的化蝶似乎更高一籌噢。

你以為那?

孔雀與鶴讀后感篇5

(一)情節(jié)波瀾曲折,跌宕起伏。

作者在故事的開頭設置了尖銳的矛盾沖突:聰明能干、心靈手巧的劉蘭芝和焦仲卿兩人感情深厚,但為婆婆不容,一定要趕其回家。在這種矛盾沖突中,仲卿希望能夠緩解矛盾,于是百般求告,但矛盾不僅未得到絲毫緩解,反遭母親捶床痛罵。仲卿迫于無奈,只得讓蘭芝暫回家門。話別之時,兩人相約誓不相負。蘭芝回家后,母親見到不請自歸的女兒,十分震驚,后經(jīng)蘭芝解釋,這才諒解。但不久,縣令、太守相繼為兒子求婚,蘭芝不為所動,一一回絕。但其兄為了攀結(jié)權貴,步步相逼,這樣使矛盾進一步激化。蘭芝被迫之下選擇允婚,其實已作了以死抗爭的打算。仲卿聞訊,責問蘭芝,蘭芝道出真情,許下諾言,并約定黃泉相見。結(jié)婚當晚蘭芝投河自盡,仲卿聽后也吊死樹下。他們以死抗爭的方式將矛盾推向了最高峰。最后兩家求得合葬,葬后兩人雙雙化鳥,告誡世人。

二、敘事雙線交替,縝密緊湊。

采用雙線交替推進的方式。

第一條線索圍繞劉焦兩家的家庭矛盾沖突展開。仲卿求母,是焦母的專橫和仲卿的軟弱的第一次沖突;蘭芝辭婆,是焦母的無情和蘭芝的斗爭的第二次沖突;蘭芝拒婚,是蘭芝的忠貞與其兄的虛榮的第三次沖突;仲卿別母,是焦母的頑固與仲卿守約的第四次沖突。這四次沖突,實際是一場迫害與反迫害的斗爭,且演繹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雙雙殉情。

第二條線索是圍繞蘭芝與仲卿矢志不渝的愛情鋪展的。這條線索建立在上述矛盾沖突的基礎上。

第一次是仲卿求母失敗后,與蘭芝的臨別,反映了兩人濃厚深切的戀情;

第二次是蘭芝辭婆后,與仲卿的話別,抒寫了他們真摯堅定的感情;

第三次是蘭芝拒婚后,與仲卿的訣別,刻畫了他們生死相依的愛情。

這兩條線索,交替發(fā)展,完整緊湊地完成了故事的敘述及人物命運的交代。另外,結(jié)構上呼應映襯。如不同場合中兩次出現(xiàn)的蒲葦磐石的比喻,加深了讀者對劉焦夫婦愛情堅貞的認識。又如蘭芝分別時對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擔憂,焦母“東家美女”的引誘,在詩中也暗伏、照應,顯示了結(jié)構的縝密。

三、主題鉤深致遠,蘊藉寬廣。

從蘭芝和仲卿兩人的角度看,這是性格的悲劇。蘭芝不僅美麗善良,而且外柔內(nèi)剛,所以當她面對獨斷專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決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從小生活在母親的淫威之中,養(yǎng)成了懦弱無能的性格,所以當他面對母親的威逼,就決定了他不可能主動爭取婚姻的幸福。從焦母和劉兄兩人的角度看,這是社會的悲劇。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東漢,儒家經(jīng)義中的“孝”充當著捍衛(wèi)封建禮教,維護封建家長權威的堅實堤壩。所以焦母能用高壓政策對待兒媳,劉兄能用威逼手段脅迫蘭芝,將他們雙雙推向了婚姻的墳墓。從這個角度看,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實質(zhì)充當了殺害他們的劊子手,它們不僅摧殘了美滿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殺了善良純樸的天性。從蘭芝和仲卿死后雙雙化鳥的這一角度看,故事帶有神話色彩,它寄托了人民群眾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美好的強烈愿望。

孔雀與鶴讀后感篇6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圖書館,在一個角落的書柜找到了一本書,名為《昆蟲記》?;氐郊液笪液蛬寢尦鲇诤闷?,在網(wǎng)上大致了解了一下這本書?!独ハx記》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讓·亨利·法布爾畢生的著作。法布爾的《昆蟲記》有十卷,直到1910年才出齊。由我國作家周作人第一次翻譯引入中國。

一開始我看到這本書,以為是以一個小昆蟲為第一視角的故事,類似于歷險記那樣展開描寫的,但當我打開第一頁時,我才知道這是一本以作者為第一視角,觀察動物生活習性的記錄筆記。但你其實仔細一看,你會發(fā)現(xiàn),他雖不是冒險故事,卻勝似冒險故事。作者筆下的小昆蟲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一個比一個有趣、可愛、生動的小昆蟲躍然紙上,多種擬人描寫手法讓“小蟲子們”活靈活現(xiàn)。看著看著,書中的樹木、小草、星空就在眼前,仿佛還能聞到那種獨屬于大自然的味道……

作者的寫作感情色彩很平淡,清如水,通俗易懂,有時還會幽默一下,我和家人分享時,都聽的捧腹大笑。里面的故事奇特,充滿了奧妙,昆蟲們一個個的登場,讓我對書的熱愛只增不減。情節(jié)曲折新奇,如果可以把里面的昆蟲全部換成人,我敢說,絕不比科幻大片遜色!

看著昆蟲像人一樣的生活,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例如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禪是怎樣脫殼的等等……是作者認真記錄昆蟲的每一天每一夜將我?guī)нM了這個出不去的科學“怪圈”。

同時作者也告訴我,科學不僅僅有機械電子,還有很多很多人們意想不到的東西。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就可以看到很多不曾發(fā)現(xiàn)的有趣的東西,它讓我對枯燥的生活又充滿了熱愛。這次活動讓我再次深刻領悟了讀書是多么的重要!

孔雀與鶴讀后感篇7

?孔雀東南飛》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五言敘事詩,該詩以敘事的方式,描述了情深意篤的劉蘭英、焦仲卿夫婦為家庭所逼,被迫分離,最終殉情而死的故事。

整篇詩歌,文采飛揚,遣詞用句貼切而自然,讀來令人感動、催人淚下,其中許多對偶成為后人傳誦引用的名言佳句,如“孔雀東難飛,五里一徘徊”?!熬斪髋褪?,妾當作蒲草;蒲草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

從詩中可見,當時男女成婚,均為父母(或兄長)包辦,媒人說合。然而,在這樣的婚姻制度下,也有培養(yǎng)出真情實感,兩相依依的夫妻,雖然有家庭和外界的壓力,但他們的婚姻感情不以貴賤、貧富而轉(zhuǎn)移,即便在家人看來有更好的前途和歸屬,他們知道,自己的感情只專屬與被迫分離的對方。

詩歌中的人物及對話活靈活現(xiàn)地顯示了人物的性格。劉蘭芝說她自己“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鄲灐???梢娖涠嗖哦嗨?,但她終不能討婆婆歡心,受盡折磨,以至于她不堪忍受,向丈夫抱怨:既然我不能勝任當你家的媳婦,就讓我回娘家去吧。

焦仲卿母親的決定是推動悲劇發(fā)展的開始,及至后來,劉蘭英的母親和兄長逼迫劉蘭英再嫁,都是推動劇情發(fā)展的關鍵,也是中國自古以來遵循“三綱五?!狈饨ǘY教的結(jié)果。父母之命不可違,男女或夫妻之間的感情則可被強行扼殺。故此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中留下了不少棒打鴛鴦、生離死別的悲慘故事。

希望在我們這個崇尚自由的現(xiàn)代社會莫要再出現(xiàn)類似的悲劇,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