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成寫觀后感的好習慣,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認真觀看了一部影視作品后,我們得到的啟發(fā)一定不少,這時一定要寫好相關的觀后感,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2023年感動中國觀后感精選7篇,感謝您的參閱。
2023年感動中國觀后感篇1
?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初讀時不禁疑惑,倉頡創(chuàng)字而已,何以讓天地慟哭、神鬼驚懼?張彥遠這樣解釋:造化不能藏起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意思是,文字出現(xiàn)后,上天終于可以傳達心意、記載秘密,所以感動得下粟雨;而文字由于有巫術,鬼怪再也不能隱秘,所以驚懼大哭??梢姡斢醒腥獾默F(xiàn)實生活,化作最真實情感的文字時,它的震撼力將無以衡量。
驀然想到,在這場悄然而至的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除了有許許多多的醫(yī)護人員、突擊隊員沖鋒一線,也有大量文藝工作者堅守后方,真實書寫,向社會和人民傳遞著共克時艱的信心力量。
我在后方戰(zhàn)疫,我看到每一名文藝工作者都在努力奔跑。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沒有白大褂、也沒有綠軍裝,但是他們依然奮戰(zhàn)一線,發(fā)揮耳目喉舌作用,用不滅的燈為戰(zhàn)友們點亮歸家的路,用如椽的筆撐起同志們疲憊的肩。他們牢記囑托、響應號召,及時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客觀記錄前線點點滴滴,深入挖掘一線感人事跡。他們,用鏡頭定格感動,讓我看到了國士南山眼中飽含的深情熱淚;他們,用畫筆描繪溫暖,讓我看到了逆行者雪夜登機戰(zhàn)病魔的感人場景;他們,用各種各樣方式,讓我們看到一張張滿是壓痕的臉、一雙雙滿是血絲的眼。他們用心書寫著時代的精神圖譜,精心創(chuàng)作著平民的英雄贊歌。
我在后方戰(zhàn)疫,我為每一位奮戰(zhàn)在前的朋友點贊。我們手雖不能相握,心卻緊緊相連。您的請戰(zhàn)書,您的與妻信,您在抗擊疫情中的每一次逆行、每一份溫情,都是我最樸質的創(chuàng)作元素。正如您所言: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yè),這就是我的責任,雖然心里也有不舍,但疫情面前,不能退縮。我將始終堅守文藝初心,在這狂風驟雨中以筆戰(zhàn)疫,記錄感動、鼓舞士氣,謳歌真英雄,傳播正能量,用文字向白衣戰(zhàn)士致敬,向各行各業(yè)、各條戰(zhàn)線的抗疫英雄致敬。
有人說:在這個古老國度每一寸土地上,成片的花在大地上搖擺。每一朵都那么渺小,當他們連成一片,風也要駐足,云也要致敬。這種力量聚沙成塔,集孤弱為偉力;這種精神自強不息,使困地發(fā)新芽。我在后方戰(zhàn)疫,讓我們一起用愛歌唱、以筆戰(zhàn)斗,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2023年感動中國觀后感篇2
站在料峭春寒中,我們回首過去的十年,不禁在欣慰之余溫暖良多、觸動良多;帶著美好的愿景展望未來,道德向善的力量讓我們懷揣著更多自信、更多憧憬。
這十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極不平凡的十年。我們團結一心,先后戰(zhàn)勝了“非典”、“汶川地震”,沉著應對了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海嘯,實現(xiàn)了國民經濟總量的逐年快速增長、國民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優(yōu)化。這十年,又是中國精神文明發(fā)展更加給力的十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牢固。從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立場出發(fā),評判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應當承認:我國道德狀況的主流是發(fā)展進步的,在總體上是與經濟社會發(fā)展進步同向的。
?感動中國》正是對這十年道德建設的有力見證。從十年前的那個春天開始,鄭培民、張榮鎖、王選,以及“舍小家為大家”的百萬三峽移民,一位又一位、一群又一群平凡卻須尊敬的人們走入了千家萬戶的視野:十年里,我們結識了堅守正義和良知的弱小女子劉姝威,我們銘記了掃惡打黑、除暴安良的錚錚女杰任長霞;十年里,從科學巨擘錢學森,到普通郵遞員王順友,再到收養(yǎng)多民族孤兒的維吾爾族阿媽阿里帕。那些閃光燈下的溫情淚花,那些攝像頭前的樸實無華,讓整個中國為之動容,讓所有世人為之敬仰,更是喚醒和振奮了全民族的精神自覺與道德自律。
正因如此,我們說,《感動中國》最大的社會意義在于“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最大的道德指引在于“堅持鮮明的價值導向,彰顯深切的人文關懷”。畢竟,明晰是非才有革故鼎新,辨別善惡才會激濁揚清。鞏固共同思想基礎、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感動中國》的公益理想,是《感動中國》的現(xiàn)實追求,更是其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并收獲觀眾首肯的“根”與“源”。
十年之末說十年,成績固然來之不易,責任依舊不可忘卻。我們的社會時有遭遇這樣或者那樣的道德困境、尷尬、乃至彷徨:面對那些倒地的老人,有人有過遲疑;面對車輪下的小悅悅,有人有過迷惘??磥?,十年之后的《感動中國》仍然會肩負更多的良善期待。
感動者,感而動之?!陡袆又袊饭?jié)目的社會價值并不止于感動,心靈的震撼最終還要付諸實踐,而道德良善的人文關懷還需你我共同行動。上善若水,我們今天的紀念更加強調中華傳統(tǒng)價值觀與時代精神的有機融合。厚德載物,我們今天的聚焦更加懂得道德的行動力不僅要靠自省與慎獨,還要依賴社會的約束與促動。也只有輿論、制度、法律來共同構筑向上的合力,我們才會信心滿滿地期盼一季又一季感動中國的中國故事!
2023年感動中國觀后感篇3
8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這期間,劉秀祥把望謨縣的教育帶出另一片天地。
20年前,望謨縣本科上線率為0,整個縣有十萬余人文化水平在小學及以下。
2015年到2020年,望謨縣中考成績400分以上的人數(shù)從358人突破1000人,中考平均分位居州排名第三名;本科上線率也從12.26%到如今的63.44%,要知道這些學生當初中考的成績平均只有336分,如今卻考上了本科,劉秀祥的鼓勵對這個縣的改變之大不言而喻。
隨著孩子們學業(yè)有成,回到故鄉(xiāng),望謨縣的貧困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到今年,望謨縣的貧困率已經不足3.6,經濟發(fā)展越來越好。
今年,劉秀祥被成功評選為“最美教師”,這個曾經睡豬圈,背母上學的男孩,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動,改變了無數(shù)貧困地區(qū)學子的命運。在被評選為“最美教師”之后,劉秀祥成立了一家工作室,專門對老師的德育進行培訓,他說只有更多優(yōu)秀的老師,才能培育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
在望謨縣的8年里,劉秀祥從未放棄一名學生,他說:“我相信,任何一個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來。無論他出生在北京上海,還是我們貴州望謨?!?/p>
無論是扎根望謨的劉秀祥,還是為學生失去雙腿的張麗莉,這些老師們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和努力,去改變下一代人的命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現(xiàn)在,這些“最美教師”們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愿我們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2023年感動中國觀后感篇4
這么多年來,我還是第一次有機會觀看《感動中國》,看完后被里面每個人物的事跡所感動;他們感動著你,我,他,感動著中國的每個角落。
其中令我最深刻的被稱為“信義”兄弟的孫東林、孫水林他們,為了不拖欠農民工的工資,心里老是想著農民工一年到晚在外打工也是夠苦夠累的,所以就迫切希望在年三十前將工資發(fā)到每一個工人的手里,讓他們都可以過上一個開心快樂的新年。他們?yōu)榱诵闹械哪且环莩兄Z:必須發(fā)放工資到農民工的手上!可惜天不佑善,在他們趕回武漢的途中,孫東林一家五口在車禍中不幸遇難了。他的弟弟孫水林為了完成他哥哥的遺愿,強忍著悲痛,連夜趕了五十多個小時的路,回到家鄉(xiāng)發(fā)放工錢。但是民工的工資單大部分在孫東林遇難的時候已經遺失了,他只好跟農民工說:“工資單已經遺失了,大家就憑著良心領工錢吧,你們說多少我就發(fā)放多少!”
但是,發(fā)放工資才發(fā)現(xiàn),他照他哥哥孫東林預備的26萬元還不夠,他和他母親二話不說,補貼上了7萬多元,才讓60多名農民工都如愿的領到了自己的工資。這一刻,孫水林才放下了心頭大石,也讓“新年不欠舊年錢,今生不欠來生債!”這一份真摯的承諾得以實現(xiàn)。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尚的道德和信義,我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我也是一名農民工,也嘗試過讓老板拖欠克扣工資,我想發(fā)生這種事情不單只我一個,相信身邊一些人也曾經遇到過!不妨對比一下,這些堆著慈善的笑容,而心里掛著黑心的某些老板們,你們知道“信義”兄弟了嗎?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良知了嗎?大家也清楚,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和工廠都出現(xiàn)了用工荒,希望他們都學學“信義”兄弟,將農民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亦希望每一個老板心里都有像“信義”兄弟那樣的一份真摯承諾,更希望你們這些老板知道他們兩兄弟的事跡后,心里跳動的不再是一顆漆黑的心,而是一顆紅色的心,一顆感動中國的心!??!
愿像" 信義" 兄弟一樣的事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讓我們都生活在動感的氛圍中;感動,中國!!中國,感動!?。?/p>
2023年感動中國觀后感篇5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人看了《感動中國》。看完后,我對獲獎者的事跡非常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 是殘疾人劉偉。他雖然小時候失去了雙臂,但他依然頑強地與命運作斗爭。他開始努力學習游泳。在經歷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后,他終于學會了游泳,還不斷刻苦訓練提高技術,最后成為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的冠軍,還開始了備戰(zhàn)殘奧會。對我們而言,奧運會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他卻在我們認為遙不可及的比賽中似乎已勝券在握了。不幸的是,他因為訓練過度而得了病,因此不能再游泳,但他依然沒有向命運屈服。他又轉學鋼琴,并在一年的時間內達到了七級的水平。他每天彈七個小時,練完后腳都磨出了泡,但他依然堅持著。我學了兩年鋼琴,卻只考過六級,還就此放棄了。而劉偉失去了雙臂,卻以驚人的毅力以比我快整整一倍的速度擁有了七級的水平。這也激勵我一定要繼續(xù)學琴,不能輸給條件比我差的殘疾人。
其他人物的事跡也同樣感人。平凡女孩孟佩杰八歲時就一個人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還照顧著她癱瘓的養(yǎng)母;最美媽媽吳菊萍冒著骨折的危險接住了從樓上掉下的幼兒,即使事實上她真的左臂骨折他也不覺得后悔;黨的干部楊善洲植樹造林七萬畝,使寸草不生的荒山變成了綠樹成蔭的山林,最后卻把價值三億元的山林無償交給了國家;忠厚的胡忠一家拋棄了富裕的城市生活,去邊遠的西藏支教。
我們雖然不能像他們一樣感動中國,但可以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感動身邊人。
2023年感動中國觀后感篇6
感動你我,感動大家,感動全中國13億人民的是感動中國中那一個個有品格、有毅力、有愛心……的人們做出的一件件令人感動的事情,無論是失去雙臂仍不放棄夢想的80后鋼琴家、或是照顧老年綜合癥的老母的堅強教師……他們的事跡都讓每一個人從心底生出那一份揮之不去的感動。
何玥,一個已經在另一個世界的12歲小女孩兒,她是那么善良,有愛心。她在臨近小學畢業(yè)時被查出腫瘤,痛苦地療化讓她的頭發(fā)大把大把的脫落,而她并不為此灰心喪氣,失去對生活的希望,還在病痛中還不忘善濟他人。她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她希望奉獻自己去幫助其他人,在這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值得敬佩與感動的品質嗎?雖然我們對何玥姐姐的離去感到傷悲,但卻又懷著欣喜,為她生命與另一個生命合二為一在這個世界上熠熠生輝感到欣喜。她來過,不曾離去。她用她的生命最后閃光,把人間照亮。正所謂何處春江無玥明,何玥的感動事跡會照亮人間各處,它的品質會永遠刻在人們心中。就在她得病前,她還把老師捐助給她的錢和自己的全部零用錢捐出去,幫助了那些需要幫忙的人。命運如此殘酷,你卻還是時刻刻為他人著想,帶給所有人無窮的光明與力量。
感動的事跡永不隨風被遺忘,感動的人們,不管怎樣,在我們心中永遠被銘記于心中!
2023年感動中國觀后感篇7
時下,電影《中國女排》正在進行上映前的集中宣傳。說到女排,不得不提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曾是時代的主旋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新時代更需要大力弘揚女排精神。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女排創(chuàng)下了世界排球的第一個“五連冠”,自此,“不拋棄、不放棄”的女排精神被人們廣為傳頌。一代又一代中國女排身體力行,傳承豐富女排精神,奪得了一個個驕人的戰(zhàn)績,形成了以“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為內涵的女排精神。這種精神曾影響了幾代人積極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yè)當中。
弘揚女排精神,要大力倡導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靶牡谉o私天地寬”。沒有私心雜念、敢于奉獻的人,才能做到“忘我”、“無我”,寵辱不驚、臨危不懼,才能集中精力,迎難而上,勇闖難關,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地培養(yǎng)這種為實現(xiàn)國家和民族利益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不計個人得失,立足本職、愛崗敬業(yè),甘當“螺絲釘”,甘于奉獻。
弘揚女排精神,要大力倡導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改革開放初期,全國人民學習女排精神,為民族崛起和社會主義建設而努力奮斗,而今雖已穩(wěn)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位,但我們仍要居安思危,像女排一樣,以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不畏艱險,敢啃硬骨頭,接續(xù)奮斗,永不言棄,在推進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接力賽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