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4篇

時間:2022-03-05 作者:Cold-blooded 讀后感

作為家長的你對于教育孩子應該都會有自己的一些見解,不妨讀一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相信你會有一些更多的獨特的感受。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有關(guān)《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4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有關(guān)《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4篇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后感1

南宋時期大學問家朱熹所作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贝笠馐钦f,方方正正的池塘就象一面明亮的鏡子,天光云影、湖光山色倒映其中,景物清晰可見,這都是因為有源頭清澈的活水。思想源頭的活水是什么?就是不斷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會獲取新知識?!恫惠斣诩彝ソ逃稀反_實是一本很好的教育書籍。書中有一句話使我感觸頗深:"只有不懂教的父母,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現(xiàn)就對《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學習情況談幾點體會:

當今社會的年輕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很難去做,因為現(xiàn)在是競爭的社會,作為父母總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家的孩子。我們這一代父母是"小皇帝"的父母。多少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傾注了半生心血。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指望孩子成龍成風。只要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當父母的就臉面生輝,無尚光榮。但孩子怎樣才能"出人頭地",怎樣才能讓孩子成才,也使當父母的非常頭痛。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把他送到學校接受教育,父母似乎省心了。當父母的只是鼓勵孩子好好學習,認真聽課,認真做作業(yè)等等。其實這只是對孩子學習文化知識一種教條的說教。事實上孩子需要接受的不只是文化知識的教育,素質(zhì)教育更不容忽視。教育孩子不單單是學校的事情,應該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家庭怎樣對孩子進行素質(zhì)教育,在這一點上,《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介紹了許多家庭教育的成功范例,范例中介紹的父母教育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注重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育孩子充滿愛心,關(guān)愛他人,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給孩子一個廣闊的天空,讓孩子自己走向成功。今天我給孩子去開家長會,相比之下,我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一名不合格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許多問題。自己認為,在物質(zhì)上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我們當父母的就"稱職"了。去年10月份開展“一創(chuàng)雙優(yōu)”集中教育活動以來,濮陽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讓我感到充實了。在充實的同時卻與孩子的溝通少了。在此,我特別感謝孩子的母親和他的姥姥,一直細心照顧著孩子。我以后要多擠點時間來陪陪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使我受益匪淺。最吸引我的是書中“父母課堂”這個欄目,因為在家庭教育這個新課題上我們這些毫無經(jīng)驗的父母應該是學生,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理念,才能教育好我們的孩子。書中有幾句話很有道理: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yǎng)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jié)果。只有學習和掌握現(xiàn)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在這本書中確實為我們展現(xiàn)了許多民主的、客觀的教育方法,比如家長應該做孩子的朋友、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等等,給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確實不少啟發(fā)。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后感2

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一卷中關(guān)于《你會正確運用表揚嗎》這篇文章后,感觸頗深。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睙o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鼓勵孩子會使他們更加健康發(fā)展,而批評打擊的一句話,會讓幼兒變得畏縮猶疑。

作為家長,首先要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斷增長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我們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是在不斷成長進步的,從而對他們加以表揚。

很多家庭都會碰到類似的情況:在家中,有時在孩子行為正常時不注意孩子——該給而沒有給予表揚;在孩子犯錯時才注意孩子——批評太多,結(jié)果家長一遍遍地喊,孩子卻充耳不聞,最后生氣只好借助于打罵。如果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用表揚使其得到注意,而對錯誤、不良習慣則用忽視加以轉(zhuǎn)移,則將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家庭教育中表揚和鼓勵對于孩子來說,無疑是極好的推動力。當孩子的良好行為被肯定時,他們就會傾向于再次表現(xiàn)這些行為。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會說“好孩子都是被夸出來的”。表揚會使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喜愛、認同和接納,這不但有利于幫助孩子建立自信,還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去理解,表揚和鼓勵是孩子智力發(fā)展力。它讓孩子對事物產(chǎn)生興趣,而成功和快樂又讓他產(chǎn)生自信,這對孩子一生的成功與否可以說關(guān)系重大。

認識到了表揚和鼓勵的重要性,家長和老師們都可以這樣做:

1、不要吝嗇你的表揚

尤其是對年齡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認為沒有幾件事是值得表揚的。其實,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習慣和驚天動地的成績也是由這些“簡單”的行為累積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增強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給予表揚,年齡愈小表揚愈多,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表揚的標準。

2、對應表揚的行為要及時表揚

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么受到了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強化好的行為了。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guān)系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

3、表揚要具體

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書后,自己把書放回原處,擺放整齊。如果這時家長只是說:“你今天表現(xiàn)得不錯。”表揚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不明白“不錯”指什么。你不妨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么整齊,我真高興!”一些泛泛地表揚,如“你真聰明”、“你真棒”雖然暫時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為什么受表揚,且容易養(yǎng)成驕傲、聽不得半點批評的壞習慣。

4、表揚不僅要看結(jié)果,還要看過程

孩子常好心辦“壞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飯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這時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孩子也許就不敢嘗試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長冷靜下來說:“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廚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僅喜歡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會非常樂意幫你去干其它家務。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揚,再幫他分析造成“壞事”的原因,并告訴他如何改進,這樣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后感3

閱覽了二十卷《中國媽媽和北美媽媽差別在哪里》這篇文章,一絲感悟涌上心間。其中“北美媽媽不重知識重能力”“北美媽媽怕孩子上興趣班沒興趣”“北美媽媽不看重出人頭地看重生存本領(lǐng)”道出了中國文化的差異,尤其針對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和家庭教育現(xiàn)狀,這肯定不是崇洋媚外!

如今我教的大班,為了讓幼兒及早適應小學生活,不少家長忙著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殊不知幼小銜接絕非一蹴而就,過早過量的知識灌輸,很容易導致幼兒學了知識毀了興趣。關(guān)于幼小銜接,有的家長認為就是讓孩子提前學拼音,識字1500以上,會做100以內(nèi)加減法,剛上小學就樣樣成績好;有的家長認為幼小銜接就是逐步適應不睡午覺,學會自己整理書包,對小學充滿期待,等。殊不知,理想的幼小銜接遠不止這些。

在目前中國教育現(xiàn)狀下,理想的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必要的知識積累,更重要的是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三者缺一不可。真正做得好的幼小銜接,應該拉長至整個學前教育,根據(jù)每個年齡段不同的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合理規(guī)劃,循序漸進,步步為贏。大班后階段的3個月時間可以應下急,突擊識字、算術(shù),但幼兒的能力和習慣,則更需要長時間來養(yǎng)成和鞏固。

對目前及其走俏的拼音、硬筆書法、看圖說話等幼小銜接輔導課一“座”難求的現(xiàn)象?!俺敖逃膬?yōu)勢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到了某個階段就會消失,這種狀況猶如拔苗助長。超前教育雖然可以讓孩子搶先學到更多的知識,但治標不治本。同時,提前灌輸小學知識,可能對以后孩子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專注性有所影響?!备胁簧傩W老師發(fā)現(xiàn),小學三年級是個分水嶺,一些提前學而本身習慣和能力沒有養(yǎng)成的孩子,在三年級時基本老本吃光,優(yōu)勢喪失,而另一些孩子則后來居上。充分利用三年幼兒教育階段,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和習慣,才能讓孩子不光贏在小學一年級,更贏得整個人生長跑。

拼音、算術(shù)等知識技能對孩子建立初期的學習自信有一定幫助,但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成長的動力”,這個動力也是孩子的軟實力,包括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習慣、良好的人際溝通、團隊合作、領(lǐng)導力等綜合能力,這些能力將幫助孩子進入小學時迅速融入集體,和老師、同學建立友善的關(guān)系,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因而,作為還是學前期的孩子,不應要求他們能學多少知識,關(guān)鍵是有品質(zhì)地玩?!巴妗?,不是放任自由,不是無意識無計劃地“散養(yǎng)”,而是在游戲中運用動手實驗、角色扮演、團隊合作、觀察實踐、搜集資料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調(diào)動孩子的興趣,從而產(chǎn)生“玩的質(zhì)變”。如:小班是想象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啟蒙階段,3歲幼兒思維還要依靠動作和視覺,如讓他們說出手中小汽車的個數(shù),他們只會用手指點著小汽車才能數(shù),而不能心里默數(shù)。但這個階段,正是孩子想象力旺盛的開端,成人認為十分混亂的畫頁,在孩子眼里,每個點、每條線都有特殊的表達內(nèi)涵,因為“兒童有一百種語言”(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瑞吉歐教育體系)。而4歲,孩子的精力更加旺盛了,是發(fā)展孩子交往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最好時期。5歲呢,孩子的自我控制與忍耐力達到了較高峰,孩子的時間意識(有意注意)也在這個階段慢慢形成。

我們中國的孩子在想象創(chuàng)造力、交往溝通能力培養(yǎng)方面需求強烈,對孩子發(fā)展的每個階段,家長最好根據(jù)孩子身心發(fā)展特點提供適合的教育內(nèi)容。而最好的方式是游戲。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后感4

轉(zhuǎn)眼間孩子已由“呀呀學語”的小豆丁成長為“處處說不”的毛頭小子,隨之各個方面的“問題”也就一個接著一個的冒了出來,初為人母的喜悅也隨著這些“問題”漸漸消失,惆悵慢慢的多了起來,好在此時學校給家長推薦了這本好書——《不輸在家庭教育上》,我的惆悵也在這不斷地學習中慢慢消失。

當孩子剛剛跨入學校大門時,寫家庭作業(yè)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可后來作業(yè)越來越多,孩子起初的新鮮感沒了,厭煩悄悄的襲來,看著孩子一邊寫作業(yè)一邊發(fā)脾氣,我又氣又急,有時候甚至被他逼到了“大吼大叫”,當我“軟硬兼施”后孩子還是該怎么樣就怎么樣,我無奈極了。恰在這時我讀了《克服厭學的辦法是找到好感覺》一文,我試著去接納孩子,接納孩子的一切,給他積極的、正面的評價和建議,讓孩子從學習中找到自信和成功感。當孩子寫作業(yè)發(fā)脾氣時,我首先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平靜的去面對,然后等孩子發(fā)完脾氣后,就將孩子摟入懷中說:“怎么樣?火發(fā)完了舒服點沒?人是需要發(fā)泄的,想發(fā)泄的就發(fā)泄出來,像你剛才那樣?!毙钠綒夂偷陌矒岷⒆?,順便在夸他兩句:“孩子,雖然作業(yè)很多,但是你寫的還不錯的,你看看擦痕少了,書寫也很規(guī)范。你呀,可以把寫作業(yè)當成平時最愛玩的打仗游戲,把它們當做是你的敵人,寫完一項說明你打贏了一場,全部寫完之后,看看你用了多長時間打贏了多少場勝仗,好嗎?”孩子聽完我的話,剛才的激動情緒完全沒有了,而是喜悅的接受了作業(yè)。開始的幾天,孩子還是會有不耐其煩的情緒,這時的我學會了接納他的發(fā)火,不再對他吼叫,而是心平氣和的提醒他一下,一個星期下來,孩子嘴里的“煩死了,討厭死了”逐漸的消失了,我也做到了真正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那天孩子寫完作業(yè)后,我開玩笑的問孩子:“請問昊昊先生,最近成功打敗了很多敵人,能談談你的感想嗎?”兒子被我一句問話弄得不好意思了,說:“老媽,您的這招太管用了!”我順勢對兒子說:“怎么樣?以后愿不愿意讓媽媽給你出主意?遇到事情還愿不愿意聽聽媽媽怎么說?”兒子認真的點點頭。

在當下的社會體系中,家長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也就是這種心態(tài)促使著我們每天只知道盯著孩子的錯誤、弱點,拼命讓孩子改進、提升,由此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使得孩子與家長存有代溝,讓本該積極向上的孩子消極了,讓付出了很多的我們傷心了。其實這些都是和我們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方法息息相關(guān)的?,F(xiàn)在的時代也要求我們終生學習,但很多時候我們也不喜歡學。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這里有一個秘密:就是你在童年時受到了學習的傷害。也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使我們受到了學習的傷害。當我們長大了,有了孩子,我們也在用同樣的傳統(tǒng)教育方法傷害我們的孩子。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對家長來說是積年累月的長久考驗。我深知自己的孩子身上還有不少缺點和不足,未來的路還很漫長。作為家長,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讓我們在《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陪伴下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