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心得體會,上班族能夠具體地闡明不錯的主見,心得體會是指把學習或者生活中獲得的啟發(fā)用文字書寫下來的書面材料,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教師教學體會心得優(yōu)質6篇,供大家參考。
教師教學體會心得篇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边@種教學的理念與傳統(tǒng)的教學觀有較大的不同,因此教學評價也發(fā)生了轉變。如何通過教學評價的改進,促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和貫徹新課程,從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就成為新課程實施之后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本文就這方面的認識和實踐闡述如下。
1、課堂教學評價盡量采用質性研討,減少主觀的定量評價。新課程標準推出時間不久,各級部門對新課程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研究不多,時間不長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研討。因此對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宜用“是什么”的態(tài)度去研究,暫時不宜用“怎么樣”的態(tài)度去評價。我們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盡量不采用量表來對教師的課堂進行打分,而采用質性研討的方式,與執(zhí)教者進行教學的研究商議,鼓勵教師大膽改進教學,逐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采用先進電教手段和網(wǎng)絡資源,運用同伴互助的形式,加大研討的深度。傳統(tǒng)的教研由于時空的限制,造成研討的時間不夠充分,觀點碰撞引發(fā)的思考不夠深入。而且面對面的交流,教師的意見難以充分表達,使教研的質量打了折扣。教師平常的教學是單兵作戰(zhàn),同伴間缺乏相互的支持和借鑒,因此造成好的經(jīng)驗無法及時得到推廣。根據(jù)現(xiàn)狀,我們借助電教手段來改善。用數(shù)碼攝錄機把教師的典型課例錄下,執(zhí)教者可以不斷反復觀看,和同事研討,直觀重現(xiàn)的評課效果會更好。同時我們借助網(wǎng)絡資源,在網(wǎng)上開設專區(qū),交流聽課的感受和對課堂教學的理解。網(wǎng)絡跨時空的優(yōu)勢,使教師們可以在線隨時隨地的發(fā)表意見,充分思考之后回應意見,可以用書面語言較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贊賞,最新的教學心得和體會能與同伴分享,教學資源的及時共享成為了現(xiàn)實。
3、摒棄一些非本原性標準,建立科學化的測評體系。一段時間,一些老師把教學研討課看作是表演課,把新課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絕對、僵硬、機械地看成是學生在堂上自由學習,看成必須有若干時間的小組討論,必須有多媒體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因此在一些課堂上,課室變成了“自由市場”,學生動輒七嘴八舌地圍在一起嚷嚷;教師的教學被學生牽著鼻子走,老師一味鼓勵,不敢指出學生的錯誤;用軟件演示代替教師講授,這樣的教學遠遠偏離了新課程所提倡的狀態(tài)。為此我們提出教學評價應該摒除一些非本原性的標準,如過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小組交流等等,用課堂教學的本原性標準建立一套能使教師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策略,真正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新課標的施行。這套評價標準就是要讓課堂呈現(xiàn)動態(tài)生成的狀態(tài),做到真正以生為本。
(1)指導自學,形成習慣。學生自學,既是主動學習的表現(xiàn),也是主動學習的開始。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的自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像“這篇課文有點難,看誰能自己讀懂,說出文章的內容。”、“看誰能在讀書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和看法”、“這課的內容很有趣,課前可以查查有關的一些資料,上課時向同學們介紹?!钡葘W習建議的提出激發(fā)起學生自學的興趣和欲望。教會學生利用字典、課文插圖、課外書、網(wǎng)絡等工具和手段,用自學本記錄自己的收獲、疑問和感受,嘗試解決課后的一些問題和習題。學生通過自學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或獨特的感受,教師要像批改作業(yè)一樣閱讀,及時的予以表揚、鼓勵,總結并推廣這些好的學習方法。
(2)反饋學情,靈活調整。新課程的課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教學設計,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好地適應學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好的幫助。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需要在課上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自學中你有什么問題?”“通過你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等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根據(jù)學生所反應出來的情況,調整教學的重難點,而不要把教案看成是“雷打不動”的計劃,無視學生的基礎而仍然“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學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自學的價值并感受成功,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既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自悟的能力,又節(jié)省了教師新授的時間,一舉兩得。
(3)總體把握,放手探究。學生課前自學的情況我們無法預知,學生在自學時提出來的問題也難以一一在堂上解答,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和見解也不可能全部匯報。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總體把握,抓準訓練點,對教學重點和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要肯花時間,放手讓學生探究,而對一些可以由學生自己解決或屬于個別學生的問題就可放手。不然,勢必造成要不就是時間不夠,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要不就是探究、討論流于形式,匆匆走過場,失去應有的價值。這里要注意放手不是“自流”,無論是學生個體或小組的自主探究都應在教師精心設計下進行,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時刻關注,給予必要的指引,充分發(fā)揮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使學生的自主探究真正富有成效。
(4)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綜合。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學生本身的學習興趣之外,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學習的良好情境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里的情境可能是語文教學的感情氛圍,可能是數(shù)學教學的問題情境,也可能是科學課的動手實驗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利用競賽、表演、游戲等形式,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活動中。此外,設計情景性強的作業(yè),讓學生覺得想寫、愿做,并與他們的生活實踐結合,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注重課后延伸,這必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這種教學上的策略,有助于教師理解和操作,也有助于評價者根據(jù)策略來與執(zhí)教者研討,緊扣“自主、合作、探究”這條主線,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會使課堂教學中一些非本原性標準的干擾降低,突出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4、要對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做出指導。
對教師不但要分析當前教學的優(yōu)劣,指出教學中的優(yōu)點,提出改進的意見。同時,也要分析教師的個性、氣質、優(yōu)勢特長、發(fā)展的潛力,應該尊重教師的個性,針對不同教師的特點,給予個別化的指導。要幫助教師運用新經(jīng)驗、新理論歸納、提升課堂教學行為,剖析課堂教學問題,引導教師完善、固化符合新理念的教學行為,改造不太符合教學新發(fā)展的教學行為,丟棄不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種種做法。同時對執(zhí)教者的教學能力發(fā)展提出建議,幫助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這才真正為教師的發(fā)展服務,把教師教學的現(xiàn)實和未來發(fā)展的可能有機結合,從而促使教師自覺規(guī)劃自己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教師教學能力的指導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是教師對教材的分析解讀能力。只有秉承一定的教育理念,才能對教材進行個性化分析與解讀,課堂教學才能呈現(xiàn)人文光彩,體現(xiàn)執(zhí)教者的風格。如對《統(tǒng)計》一課,有位老師在課堂上,讓同學們統(tǒng)計全班同學以及聽課老師的生日、愛好、穿著、個人愛好、屬相等,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統(tǒng)計的價值,同時也很好地掌握了統(tǒng)計的基本方法,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這就是教師對教材的獨特解讀。
其次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調控能力。它包括了課堂中有效問題的設計、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把握、學生知識面拓展和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引導等,要引導教師不斷提高在動態(tài)生成課堂中的組織調控能力,就要培養(yǎng)教師的學生意識,時刻關注學生的學情,不斷積累教學機智。比如一位老師在教學長方體的長、寬、高時,讓孩子們分組量一量身邊的一些長方體的“長、寬、高”。當有一個小組異想天開說:“我們組打算量教室的長寬高?!苯處煵坏珱]有制止,還鼓勵他們說:“那就請用你們的方法試試吧?!边@個組的學生用步估測出了長和寬,用教室墻角的長雞毛撣,舉起做上記號的方式量出了教室的高。教師能根據(jù)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況,動態(tài)生成出符合學習實際的新教案,孩子們由此綻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創(chuàng)造熱情與生命智慧,教師的組織駕馭能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再次是教學之后的反思總結能力。教師在教學之后,善于反思自己教學的得失,發(fā)現(xiàn)教學的存在問題,并積累教學案例,總結規(guī)律,提升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像我校的一位語文教師,學生考試中反應出想象能力較差,她沒有責怪學生,而是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fā)覺平常教學對此忽略了。在下個學年的教學中,她在語文教學中加強了續(xù)寫、擴寫等的想象思維訓練,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最后是教師的課程開發(fā)能力。新課程要求教師能有機地整合各類教學資源,能開發(fā)和設計輔助的教學材料,大膽進行教材的開掘。這也需要學校予以指導和鼓勵。比如,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社會教育資源的運用等都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教師只有不斷根據(jù)課程開發(fā)出適應學生發(fā)展的教學資源,教學能力才真正得到發(fā)展。
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進,使課堂教學評價成為評課者與執(zhí)教者平等交流的平臺,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以我校為例,過去我們的全校教研課,是由專家評課,其余教師沒有發(fā)言的機會。現(xiàn)在評課時執(zhí)教者、專家與其他教師平等對話,有時甚至意見相左,大家各自發(fā)表看法。還有老師會把雙方的發(fā)言觀點進行比較,結合自己的教學談對新課程的思考。這樣的教學評價多元化了,教師們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和思考走向深層次。
教師教學體會心得篇2
吾日三省吾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梢赃@么說,是不斷的反思,成就了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教學反思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的高度關注。教師教學反思的過程,是一個教師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討與解決教學目的和自身方面的問題,不斷提升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和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過程。一個教師,只有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jīng)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一、教學反思的涵義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觀念、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是一種通過提高教師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專家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的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積累經(jīng)驗,在經(jīng)驗中學習而不斷成長起來的。而進行教學后反思的總結提煉,是教師個體有效進行反思的綜合表現(xiàn)和快捷的訓練方式。因此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更需要做的是反思教學,反思應是每位教師所必備的。如何進行有效的反思?這就需要我們明確反思的意義,反思就是對教學經(jīng)歷的再認識,就是對失的反省,對得的歸納。
二、教學反思應遵循的原則
(一)及時性原則
一節(jié)課過后要趁熱打鐵,及時的回憶、反思并及時記錄自己的思維閃光點,要善于抓住稍縱即逝的教育靈感和感受,并養(yǎng)成及時記錄的習慣。
(二)持久性原則
要系統(tǒng)、全面地積累經(jīng)驗并使之升華、凝結,必須以大量的課后反思為基礎,這就需要老師們寫教后記像醫(yī)生寫病例報告一樣成為一種基本的職業(yè)習慣。鍥而不舍,在持之以恒中提升水平,把教師閃光的智慧之珠串成精美的教育之鏈。
(三)簡約性原則
課后反思要及時記錄,但不是寫長篇巨著,講究開頭、發(fā)展、高潮、結尾等,要突出重點,捕捉亮點,抓住要點,在言簡意賅中有所收獲,切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四)交互性原則
教學反思要重視與專家、同行、學生的對話與研討。采用專家診斷、同伴互助、學生反饋等方式,通過交流互動,學習他人長處,在思維碰撞中共同成長。
(五)探究性原則
記錄的課后反思內容和問題要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緊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才能與時俱進,格物致知。
(六)發(fā)展性原則
教師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當我們重復教授同一個內容時,要結合前幾次課后反思中記述的情況和感想,科學施教,之后再認真寫課后反思記錄,要不斷在教與學的方式上、教材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上有新的突破,重在提煉與升華,在循序漸進中逐步提高。
三、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基本方式和具體內容
(一)教學反思的基本方式
1、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師自己通過收集來自不同方面的信息資料,對一個特定的問題進行反思。它通過反思教學日記、錄音錄像資料、他人(包括學生)對自己教學的感受、他人的教學經(jīng)驗等方式進行,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行動研究、敘事研究、案例研究等。
(1)行動研究式
行動研究式的反思要求教師立足于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從問題出發(fā),從自身的需求出發(fā),做到教學和研究合二為一,變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過程為教育教學研究的過程。行動研究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是一個不斷循環(huán)漸進的過程,即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和步驟,采取有效的行動;行動結束后對實際效果進行評價和反思,進而又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制定新的行動研究計劃……。教師就在這樣一個循環(huán)漸進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成長。
(2)敘事式
教師的反思離不開教育實踐,正是在教育實踐中對教育世界的不斷追問,對所懷抱理想的不斷思考,對所從事教育意義的不斷追尋,才有了教師的成長。傳統(tǒng)教育理論將許多教育問題從教育實踐中抽拔出來而概念化抽象化,產(chǎn)生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隔離。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實際上就是把這些教育問題的學術研究放回到鮮活的現(xiàn)實中,使理論研究返回思想的故里,使教育研究融入實踐的滋養(yǎng)。這就離不開敘事研究。
(3)案例式
案例式教學反思就是運用一個教學案例來說明蘊涵其中的教育教學原理。編寫案例要注意以下四點:第一,培養(yǎng)自身的洞察力。要從分析教學任務的目標出發(fā),多方面地獲取有關信息,做教學的有心人。第二,交代教學背景。因為任何一個教學案例都有它特定的時空背景。第三,要分析案例的價值。每個教學案例都充滿了決策時的理念與困惑以及為此所作出的多種詮釋或理論闡述。第四,發(fā)揮案例的作用。除了自己編寫案例外,還要注意研究他人編寫的案例。開展教研活動時,各位教師拿出各自的案例,展開交互式討論和開放式探究,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通過編寫和研究案例可以促使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同時還可以分享同伴的經(jīng)驗。案例是理論和實踐的橋梁。眾多的案例為教育學、心理學和課程論提供了佐證。案例是解決具體教學問題的一把鑰匙;案例是教師業(yè)務進修的一架梯子;案例是教師學習理論和研究理論的一塊肥沃的土壤。
2、合作性反思
合作性反思則是指教師通過與他人(管理者、教師、科研人員、學生等)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的對話和研討,如教研活動、教學觀摩、師生座談等。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對比式、參與互動式、觀摩式等。
(1)對比式
在進行有對比的反思活動中,就同一教學內容可以借鑒兩位或更多位教師來進行對比,先通過聽課或集體備課對每節(jié)課的深入觀察、比較和分析,改進方法,再通過課后的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2)參與互動式
參與互動式的反思,是指參與式教學與互動式研討相結合。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既可以與專題主講人或公開教學的當事人直接對話,也可以與其他教師相互切磋,有意識地讓自己在活動中進行反思,在交流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生成新的教學理念,達到新的認識,從而實現(xiàn)自我提高。也可以通過向學校骨干教師(也可以是專業(yè)研究人員)咨詢,了解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并請專家加以診斷;也可以請其他教師同行聽課,集體會診,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3)觀摩式
觀摩式通常指教師依據(jù)一定的教學理論上示范課,其他教師觀摩,課后與其他教師共同切磋和進行反思,最后由教研員(或專業(yè)研究人員)歸納點評。由于新的教學理念變成了教學實例,轉化成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加之授課教師與聽課者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新理念下的教學行為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和理解,教師不僅知道怎樣做,還知道為什么這樣做。除現(xiàn)場觀摩外,教師還可以觀看有關示范課的錄像,觀看時可采用微格回放的方式,就上課的精彩片段或敗筆進行回放,讓觀摩者認真研討,剖析教學中的成功經(jīng)驗和存在的不足。在觀看錄像的過程中,專業(yè)研究人員和教師一起邊看、邊評、邊議。觀摩課能促使教師多聽、多想、多問和多做,通過反思、感悟和行動來增進對新課程理念的把握,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
(二)教學反思的具體內容
教師經(jīng)歷教學實踐后,教師總會產(chǎn)生一些難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1、特色是什么?
教學特色是指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獨特風格。獨具特色的教學,給人的感受是別樣的,給人的回味是無窮的。它蘊含于諸多要素之中:在教學理念上,看主體地位的突出,看教學層次的呈現(xiàn),實踐活動的安排;在教學方式上,看學生參與的程度,知識獲取的過程;在教學效果上,看教學目標的落實,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2、精彩在哪里?
精彩的教學片段依附于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勝的新課導入、別有風味的氛圍營造,得心應手的教具應用,新穎別致的難點突破,別具一格的智能開發(fā),出神入化的學法指導,畫龍點睛的誘導評價,留有懸念的課尾總結等。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
3、偶得有哪些?
教學的偶得是指教學過程的意外的收獲。意外收獲往往來自對課堂意外事件的處理:對面學生異想天開的發(fā)問,教師如何應付;面對學生的歪答,教師如何引導等。意外的收獲往往來自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捕捉:學生發(fā)生問題的獨特渠道;提出問題的獨特途徑;分析問題的獨特思路;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等等。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后豐富教學的材料養(yǎng)分。
4、缺失在何處?
上完一節(jié)課后,教師總會感慨課堂上有這樣或那樣的缺失。哪些內容處理不當;哪個環(huán)節(jié)安排不合理;哪一重點突出不明顯;哪一問題設計不科學;哪一合作落實不到位;哪一交流時間不充分;哪一語言評價不得體等。
5、效果如何?
每一節(jié)課后,應認真反思教學預案的實施情況。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教學的目標是否達成,教學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學的組織是否科學,活動的安排是否合理。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為今后再教學這一內容提供借鑒。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采用有效的策略,培養(yǎng)教師教學反思的能力
(一)讓教師塑造反思的意識,營造全員反思的氛圍
學校管理者要利用各種教育教學機會,積極向教師傳播反思的理念,在全校建立起全員反思的氛圍。教師們在長期的學習和工作實踐中,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自己往往還意識不到;形成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經(jīng)驗,也不能及時總結提煉,究其原因,是個人還沒有樹立起反思的意識,集體中還缺少反思的氛圍。因此必須承認教師是有潛能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這里的潛能不僅是指教師先天具有的而尚未顯現(xiàn)的能力,更主要的是教師的尚未激發(fā)的與自我發(fā)展相聯(lián)系的能量和興趣。管理者的管理行為只有激發(fā)這種潛能,才能由外因轉化為內因,煥發(fā)出強勁的動力,推動教師主動積極投入工作,不斷完善自己,從而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而推動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對策就是學校管理者應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條件,著眼于激發(fā)和培育教師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教師在這環(huán)境條件下,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潛力和才能,充分發(fā)展個人的特長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上述從各方面加強教師之間、組室之間、學校之間的交流,還是為了這一點而服務,讓教師在反思的氛圍下受到內心感染而融入集體中去。
(二)讓教師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教學反思,提升教師教學反思的深度和廣度
1、關于對教學事件的反思
教育事件是教育教學事實真相的表達,它能超越時間和概念體系,說明教育實際中的真實情況。教育事件雖然沒有直接的真理或理論價值,但具有人的生命意義與精神的占據(jù),具有實踐的生機活力,是教育教學的血肉之軀。事件是突發(fā)的、不規(guī)則的、個性化的、未經(jīng)設計的;同時,事件也是具體的、流動的、歷史的、清晰的。教育就是這樣一系列教育事件的組合。每個學生都生存或生活于各種各樣的教育事件之中,每個事件都是個性化的獨特境遇,都是師生間或生生間點對點的教育關系。教育事件是最為生動、最為穩(wěn)定、最為常見、最為重要的境遇。所以教師的教育反思往往關注學生在教育事件的境遇中生長,側重于境遇的獨特性。事件的中心詞是事;事的主體是人。對教育中的事件的研究旨在通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能力、學會做事,生成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并確認自己的存在,促進人不斷的生長與生成。
2、關于對教育對象的反思
從學生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及其結果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保證。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和需要,是教學成功的必要條件。反思型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行為和自己的行為,不時地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在課堂上他們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自己的觀察,并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理解程度和行為來度量教學目標的達到程度。許多優(yōu)秀教師正是通過學生的反應和學習效果來調控自己的教學進程和教學行為,并把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自己教學成效的日常反思尺度。因此,來自學生方面的反思無疑會增進教師更理性化的教育行為。
3、關于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的反思不僅可以針對某一個具體的教育事件、教育行為,還可以在一個教學階段結束后,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的分析、評判。這也是一種反思,是對一個持續(xù)實踐過程的反思。教學是教師每天所從事的日常工作,在日復一日的活動中,我們往往容易疏于思考,使鮮活的教育過程變得機械化、程式化。對日常的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考察,就是要打破原來近乎沉寂的平靜,將所有理所當然的理念懸置起來,以懷疑、批判的態(tài)度重新審視它,以積極的心態(tài)分析過程與結果的教育意義與價值,反觀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
4、關于對教材教法的反思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無疑用到各種知識,而且教師本身也無法描述和預測具體哪些知識。教師既要知道教什么,掌握所教學科及其相關的內容,又要知道怎么教,掌握教育教學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教什么的知識與怎么教的知識在性質上還有所不同。教什么的知識在于掌握,在于知道它是什么,可以通過傳遞的方式而掌握。怎么教的知識不是教師被傳授的應該怎么教的理論,而是教師的所體會,理解和實際擁有的經(jīng)驗和信念,是教師個人的實踐知識,它是基于教師日常不斷的反思實踐而獲得的,包含著自己的教育信念,又體現(xiàn)在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教學反思應把握反思的廣度和深度。反思的廣度就是要能夠全面地看待教育中的種種問題,不僅要善于抓住問題的基本框架,而且不會遺漏其中的重要細節(jié)和主要因素。反思的深度是指能夠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內部,把握住問題的本質及核心,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揭露引發(fā)事件的根本原因(包括事件的近因和遠因),并且善于預見事件的發(fā)展進程和結果。
(三)讓教師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將反思有效地融入評價機制中去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方面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學校在評價教師過程中以弘揚教師的主體性,高度重視被評教師本人的積極參與、自我反思。
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具體形式
1、教后記
教后記又稱教學后記,它是教師在一節(jié)課后對教學設計和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將經(jīng)驗和教訓記錄在教案上的文字。教后記是進行教學管理和教師進行教學控制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改善教學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對教學系統(tǒng)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查找,以求發(fā)現(xiàn)和糾正教學系統(tǒng)及系統(tǒng)目標偏差,通過調整教學行為,提高教學工作質量來優(yōu)化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法??梢蕴嶙h,備課筆記在最后留出空處撰寫教后記,可以只字片語,可以洋洋灑灑,視這節(jié)課的情況而定,在第二輪該知識重新備課時,教師便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和經(jīng)驗。一個比較完整、規(guī)范的教學過程是既應有課堂設計,又應有教學后記的。
2、反思性日記
引導教師在參與、互動中提高反思能力。建議教師記反思日記,并與其他教師共同分析。學習共同體能夠把不同背景的教師組織在一起討論他們感興趣的教育問題,探討問題解決的方法并共享問題解決的方案,將有助于教師認識到不同人個體教育觀念之間的差異與聯(lián)系,從而更有助于他們自己的個體教育觀念的確立。
教師的反思性日記主要是將自己教育教學行為之后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它可以在記錄任何形式教育活動:與同行老師的交流、與學生的某次談話、與家長的一次溝通、對一次公開課或講座的點評和體會等等,涉及面廣,形式多樣,區(qū)別于單純的教后記。養(yǎng)成教師撰寫反思性日記的習慣有利于教師積累教育教學的經(jīng)驗教訓,并為教師經(jīng)常性的反思提供豐富的思想素材,如果教師將反思性日記進行經(jīng)常性的集體交流與分享,將更有助于教師個體教育觀念的形成與教師的成長。
3、聽課。
聽課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反思策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聽課,教師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年輕教師要多聽年長教師的課,從中吸取上課的一些寶貴經(jīng)驗,包括課堂管理,教學方法等。資深的或者年紀大一點教師也應放下架子,主動去聽年輕教師的課,并將此與自己的教學做比較,通過這種反思來沖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作為反思型教師,還應主動邀請別的教師來聽自己的課,讓他人來評估自己的課堂教學,課后互相交流,反思一些教學細節(jié),探討改進措施。
4、學生反饋。
學生反饋策略是指導教師應定期從學生那里取得反饋信息,從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學生的反饋是多樣化的,有對教師上課的看法,有自己學習的總結,也有向教師傾訴自己最近不悅的事情,征求建議等。教師可根據(jù)這些信息,反觀自身的教育教學,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當然,教師要想從學生那里得到如實的反饋,平時須與學生坦誠相待,互相尊重,建立民主融洽的教學環(huán)境。
5、專題反思
圍繞教師個體在一個階段(學期或學年)的教學行為進行科學的、深刻的反思,這有利于教師從較高的層面對教學行為及其遠距離的效果作冷靜的分析,進而概括出教學行為表現(xiàn)的背景原因,并從宏觀的角度對今后的教學實踐進行指導。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一種教學手段或教學方法的運用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反思,這是教師開展教學專題探討或研究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是教師不斷提高理論素養(yǎng)、加強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的最佳途徑。如果說每節(jié)課后的教后記,每一階段的反思性日記零星地、真實地記錄了教師在鮮活的教學實踐中微觀和瑣碎的教學心得的話,那么專題反思這一行動研究就是有明確主題的教學反思,由于它聯(lián)系的是更長周期的教學理論與實踐整合之路,因而它更容易從宏觀著眼,從單一的問題線索入手,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提煉、概括,并就某一方面提出今后教學中問題解決的最佳方案。
6、系統(tǒng)的教學理論學習。
教師要做到反思意識的覺醒、反思能力的增強,系統(tǒng)的教學理論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學中,我們難以想象一個缺乏教育心理學理論知識的教師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中關注情感教學。理論來源于實踐,理論一旦上升到一個高度,就對會實踐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教學理論的學習,可以擴大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反思力,并指導具體的教學實踐。反之,教學實踐又可以檢驗理論的正確與否。當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實踐與理論不相符時,應先反思自己教學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因素,若確信無誤,也可對理論產(chǎn)生懷疑,并向理論的提出者挑戰(zhàn),共同探討。這樣,教師才真正算得上是研究型、學者型教師。
反思性教學為廣大教師架起了一座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橋梁,引導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經(jīng)驗和價值觀念,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這是教師自身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相反,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jīng)驗而不對經(jīng)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jīng)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jīng)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學反思在教師的成長過程、學校發(fā)展過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個好的具有反思意識的優(yōu)秀教師如果不能生根在具有反思氛圍的學校土壤中,也是很難延續(xù)這種良好的思維習慣的。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高度重視和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反思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相應的政策、時間和經(jīng)費,建立考核激勵機制,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教學體會心得篇3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數(shù)學培訓,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真聽取了三位專家的精彩講演,自己無論在思想認識及教育觀念、教育理論和方法、教師業(yè)務素質及業(yè)務修養(yǎng)、新課程改革等各方面都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對于改進我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偨Y如下: (1)認識到教師的任務不僅只是教學,教育科研更不僅是專家們的“專利”。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離不開教師的教學實踐,我們不能總是把別人的或原有的理論和經(jīng)驗用于自己的教學。
(2)重視問題解決與研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努力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使教育教學過程得到及時的調整,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3)在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新情況,要能在變遷與復雜的教育教學情景中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并通過自己的研究尋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學行動策略和方案。
(4)善于與同行交流,學習借鑒他人經(jīng)驗。不斷學習新知識,加深對數(shù)學的理解,并把成果應用到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不斷吸收、篩選符合學生需要的觀念和方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靈活的數(shù)學應用能力
(5)知道一般概念和推理方法對使用數(shù)學工具的重要意義,利用對數(shù)學中各種概念之間相互關系的深刻理解和廣知識,幫助學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的基礎上,建立一套他們自己的數(shù)學方法。
總之,通過本次骨干教師的培訓,自己收獲頗多,感受頗深,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如何把本次培訓所學到的理論始終如一的貫徹下去,使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完善、不斷提高。
教師教學體會心得篇4
一個忙碌緊張的學期即將結束?;仡欉@學期的工作,忙的時候可以盡情享受。這學期主要承擔八年級六個班的地理教學。在此,感謝領導在學期中對我的幫助和關心,感謝班主任老師和同事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勵。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總結我這學期的工作。
第一,認真付出,踏實做事
對于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教學是這學期工作的重點,所以我這學期的一切工作都是為教學的中心工作服務的。我認真準備每一節(jié)課,認真研究新教材的體系和知識結構,思考如何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如何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所以這學期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做課件。我努力用flash使每節(jié)課的課件動態(tài)化,這樣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我課后花了很多時間制作課件,有時很累,但當我在課堂上看到課堂氣氛因為我的課件而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情緒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覺得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這種痛苦和疲憊是值得的。我的課件不僅受到學生的喜愛,也得到老師和研究人員以及該地區(qū)同行的認可。其實我剛剛開始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會繼續(xù)努力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第二、堅持教學策略,提高課堂質量
這學期我們組主要研究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課堂成績率。這方面我們在小組里討論過,也聽了同行的做法,很有啟發(fā)。可以說我每節(jié)課都很注重這個問題的研究和實施。比如課前提問,有時在大屏幕上提問讓學生口頭回答,有時讓學生拿出小紙條回答。注重分層教學和課堂多媒體的使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第一節(jié)新課結束前5分鐘左右復習、鞏固和測試本課。尤其是尖子生,課前要提問,鞏固練習時也要提問。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中學生和貧困學生。如果有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差生來回答,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我教的班級分普通班和實驗班兩種,給我的教學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果同一個班的同學覺得吃不飽,普通班的同學覺得吃不下,我會從開學第一周的第二節(jié)課開始調整。我要為同一個班級準備兩套教案??彀嗟膶W生注重知識的拓展和深化,普通班的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一般的課,有些同學不愛學習,我就把學習好的同學和學習差的同學配對,尤其是期中期末復習的時候,讓學生好的同學監(jiān)督評估自己配對的搭檔,然后我在課堂上做抽查。這種方法非常適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感覺我班的課堂成績率有所提高。但還是需要繼續(xù)學習和研究,因為還有很多不足。比如有時候新課程很多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測試課堂成績率。
第三,精心組織,提高教學質量
這學期,在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的老師
在下學期的工作中,我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教學質量:
1、在課堂上多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內容,改變知識呈現(xiàn)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選擇單元練習,分階段同步練習。3、聽楊老師等地理老師的課,不斷學習提高,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總之,在下學期的教學中,我將堅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調整、不斷提高的原則,以全新的姿態(tài)迎接新學年的到來。
教師教學體會心得篇5
今天上午我們學習了“教學評一致性”,我從中領悟到,“教學評一致性”是有效教學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師的教、學生的學、課堂的評是一致性的,這種一致性體現(xiàn)在教、學、評必須共同指向學習目標:教師的教,是為學習目標的教;學生的學,是為學習目標的學;課堂的評,是對學習目標的評。
第一、清晰的目標是“教-學-評一致性”的前提和靈魂。沒有清晰的目標,就無所謂教-學-評的活動;沒有清晰的目標,也就無所謂一致性,因為判斷教-學-評是否致的依據(jù)就是,教學、學習與評價是否都是圍繞共享的目標展開的。目標是教-學-評的靈魂。
第二、“教-學-評一致性“涉及兩種理解:一是針對教師而言,二是針對教師與命題專家而言。前者是指老師在特定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具有目標的一致性;后者是指老師的教、學生的學與命題專家的命題應保持目標的一致性。
第三、“教-學-評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學。有效教學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證據(jù)的推論。教學“有效”的唯一證據(jù)在于目標的達成,在于學生學習結果的質量,在于何以證明學生學會了什么。
認識與實踐“教-學-評一致性”的原理,給我們教學帶來了深刻變化:學習目標從似有若無走向核心統(tǒng)領;課堂設計從始于教學走向逆向思考;課堂評價從隨心所欲走向理性導航;教學活動從低效煩瑣走向有序開放;對學習信息從熟視無睹走向深度關切。也就是說,“教-學-評一致性”其實是給我們帶來了理念的變革,讓我們對課堂的思考建立在原理的層面,而不僅僅是經(jīng)驗的層面。
教師教學體會心得篇6
參加了“20xx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我聽得最多的兩個詞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兩者相比,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我們教語文有語文書,面對一篇篇課文,我們是教課文還是教語文?答案是教語文。閱讀教學教語言文字運用的方法,口語交際教學生提升口語交際的品質,習作教布局謀篇,行文組句。其中閱讀教學教語言文字運用的方法是語文課的主要目標。就閱讀教學專家提出了兩個轉變:一是由講讀轉變?yōu)閷嵺`,二是由課文的思想內容轉變?yōu)檎Z言文字運用,也就是不能把教材內容當成我們語文課的教學內容。這讓我想起前些年經(jīng)常會有老師在課上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然后學生整堂課從頭哭到尾,其實學生只是體會到了課文的思想內容,這是思品課的目標。而語文課應當把重點放在文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悲痛是用怎樣的語言,什么樣的方法寫出來的。
怎么教則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興趣,學習的實效和學習的評價。在這里特別注意的是要符合學生的實際,他們不是零起點因此要分成層次,哪些是學生已經(jīng)會的不用教,哪些只需要點一點學生就能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我們重點教的。
“讀寫結合”教學反思
在《我是什么》讀寫結合課上,我把指導的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體會例文中的寫作特點,明白文中使用第一人稱來敘述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知道要運用比喻、擬人等多種手法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二是以教師的下水文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選擇生活中熟悉、喜愛的事物,通過小組互說、學生評議、老師點評等生生、師生互動讓學生愿說、會說、樂說,寫出自己的童趣、童情。對于學生隨機出現(xiàn)的問題,我嘗試用各種形式的評價語既欣賞、激勵學生,也用委婉的語氣指出學生口頭表達的不足,收到良好的效果。
附學生文:
我是一個小書包。我有一個大大的肚子,里面裝滿了小主人的書本,可我一點兒也不覺得累,因為小主人每天把我被在肩上,心里感覺美美的。小主人高興的時候還會給我洗洗澡呢!
我是巨石,每天站在河邊的草坪上。人們散步累了,就坐在我的身上休息。我很結實,一點兒都不覺得疼。每當下雨的時候,我就趕緊把自己洗得干干凈凈,好讓人們坐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