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8篇

時間:2023-01-10 作者:Cold-blooded 教學計劃

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一定要根據(jù)教學的進度來認真思考,撰寫教學反思可以提升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8篇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篇1

?小攝影師》一課,講的故事并不復雜,但故事中所蘊含的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真摯的愛,卻是三年級的孩子不容易體會到的。因此,教學這一課,我緊緊圍繞“愛”這一情感中心,引導學生在讀中揣摩,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品析詞語,揣摩情感。

“吩咐”一詞在文中包含著的內(nèi)涵:高爾基被小男孩的天真可愛所感染,因而也就聽從“吩咐”,任其“擺弄”。從中足以看出高爾基的童心童趣和對小男孩的喜愛。教學中我緊扣“吩咐”一詞讓學生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理解,再通過說話的方式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情感結合起來,揣摩出其中包含的高爾基對小男孩子的喜愛之情,這就是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二)朗讀體驗,領悟情感。

情感是附載在語言文字這一客體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讀者在讀中去感知與感悟。如果說“吩咐”一詞著重表現(xiàn)的是高爾基對小男孩的喜愛的話,那么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兩句話則集中體現(xiàn)了高爾基對整個少年兒童的關心、愛護,并且這種情感是那樣的強烈。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教學中,我沒有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朗讀,通過朗讀去體驗、去感知、去感悟,通過反復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高爾基對待記者的冷淡和不見,對待小男孩的熱情和“一定”要見這種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正體現(xiàn)了他的高尚品質(zhì)。達到了“在讀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三)激發(fā)想象,升華情感。

有了這種體驗和感悟,“高爾基為什么不愿見記者而熱切希望小男孩能再來”這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讓學生再讀全文并進一步思考:“小男孩會再來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進一步把他們引進課文規(guī)定的情境之中。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并且給學生提供了展開想象的空間,學生會自然地由此想到高爾基還會等待小男孩來嗎?可以想見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更加深刻。在他們積極的思維中,引起情感的共鳴,讓高爾基對下一代的濃濃愛意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篇2

?司馬光》是小學教材中的經(jīng)典課文,課文講述了司馬光在童年時代遇事不慌,小小年紀砸缸救人的故事。課文的故事性很強,而且脈絡清晰,將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尾都講得清楚有條理。特別是在遭遇困難時,對司馬光和別的小朋友進行的對比描寫,簡單幾句就將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刻畫得非常生動清楚?!盎拧迸c“不慌”的兩種表現(xiàn)截然不同,從而更讓司馬光這個聰明、遇事機警的孩子形象躍然紙上,讓孩子們心生佩服。

第一次在一(3)班試教時,我采用的是順著故事發(fā)展脈絡一步一步推進課文的方法,想通過設置故事的懸念讓孩子身臨其境的了解故事。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本身非常簡單易懂,學生們通過讀書,已經(jīng)非常清楚故事的發(fā)展過程,故事的懸念設置缺乏神秘感,孩子們的興趣點不在上面,對孩子來說也就沒什么吸引力了,所以有些學生的注意力就分散了。而且整堂課的內(nèi)容比較單一,對學生的訓練不夠。自己反思了一下,覺得這樣的課文故事簡單移易懂,不能將講課重點放在理解故事本身,而應該挖掘故事背后的新的興趣點,讓孩子對課文重新產(chǎn)生興趣。

第二次在一(2)班試教,我調(diào)整了教案,第一課時完成生字教學,并教完要求會寫的六個生字,并做到讀通讀順課文。第二課時,增加了聽寫生詞的環(huán)節(jié),把較難寫的三個生詞作為對第一課時生字掌握情況的檢測。課文的講解上,增加孩子多形式讀書的安排,特別是課文的第二、四、五段,讓學生們自由讀,同桌讀,比賽讀,學生們很快就把重點段落的背誦任務完成了。課堂進行的比較實效,但是課堂氣氛還是不夠活躍。

第三次在一(4)班試教,這次教學中,對重點段落的講解花了不少心思。比如講解第二段時,讓孩子了解了“水缸”非常大,而且裝滿水,孩子掉進去有生命危險。朗讀指導時,都先給孩子創(chuàng)設情景,讓孩子了解到時情況,帶著感情去讀。整堂課氣氛熱烈,孩子們興趣很濃,能夠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出“別的小朋友”的慌張,以及表現(xiàn)司馬光的不慌,舉石砸缸的鎮(zhèn)定有力。總觀整課,比前兩次試教效果要好。但是在延伸拓展時,讓孩子們說說還有什么辦法救人時,學生的思維比較發(fā)散,說的辦法不合理、不實用,比如去找繩子爬到樹上去救人、或者幾個人壘起來把他拖出來。孩子們沒有體會到當時情況的危急,時間非常緊迫,缸里的水會讓孩子很快就窒息。所以學生在想辦法時沒有考慮到這些情況,所以想的辦法不實用,不合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有要改教學內(nèi)容。

第四次上課,在一(1)班上課,我重新調(diào)整了上課的側重點。在第二段的解讀中,除了讓孩子了解水缸很大,掉進去很危險。而且創(chuàng)設情景讓孩子聯(lián)想,掉進水里面有什么危險,能不能等很很久來救。學生通過不斷思考,想到了,掉進水里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水會讓人很快就窒息,此時情況危急,時間就是生命,要盡快想辦法把缸里的小朋友就出來,也為后面凸顯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合理正確進行了鋪墊。在教學第四、第五段時,改變了按照課文順序先講別的小朋友,再介紹司馬光的想法。而是采用對比教學的方法,把第四、第五段結合起來教學。在引導學生學習時,都時刻注意進行兩者之間的對比。朗讀課文時,也采用分段讀的方式,比如,老師讀“別的小朋友”的段落(第四段),學生讀司馬光的段落夸一夸司馬光。學生們在不斷的對比朗讀和講解中,理解了情況如此危急的情況下,別的小朋友慌張、哭泣是沒有用的,司馬光的舉石砸缸能讓水里的小朋友最快脫險,這種辦法非常好。而且有了前面對情況危急的想象介紹,孩子們更容易明白,找大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大人不在現(xiàn)場,就算找來了孩子也一定有救。但是孩子們畢竟還小,當他們解決不了難題,特別是遭遇危險時,讓他們樹立尋求大人幫助的意識也是對的。所以在課堂最后階段,我也引導孩子,在實在想不到好辦法解決時,可以尋求大人的幫助。

每一次的講課,無論是孩子呈現(xiàn)的狀態(tài),還是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都用不盡相同的地方。而通過不斷的磨課,不斷的反思改進,自己的課堂能讓孩子感受得更多,學得更有興趣,是我們的不懈的追求。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篇3

?灰雀》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第五課。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yǎng)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寧愛鳥,更愛誠實的孩子。課文寫得非常含蓄,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事件的發(fā)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根據(jù)文本的這一特點我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人物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列寧的善良、寬容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覺得自己的設計雖抓住了課文的脈絡和大的框架,對一些細小的枝節(jié)考慮不周全,學生練習的板塊還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比如本堂課,我和學生在探討上進行的十分圓滿,但我卻有些忽略了朗讀指導這一塊。語文課堂,朗讀占有極大的比重,究竟怎樣合理地朗讀,才能做到做適合于學生的發(fā)展呢?

我想,首先要做到能與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發(fā)生共鳴,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才能有跡可循。我在教學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讓學生融入角色,將感情帶入文中,激情朗讀??稍趯嶋H教學中,我自覺還缺乏合理指導的手法,因而,課堂上,學生始終無法讀出列寧焦急尋找的語氣,而這句又是一句長句,學生不能把它讀準確。而此時,我本該發(fā)揮作用,示范朗讀,可我卻忘了這么做,可見,我的臨場應變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篇4

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敘述了一個受傷的小女孩和一只受傷的信鴿(雪兒)之間的愛心故事。通過“我”對雪兒療傷,并細心照料它,直到完全康復后,“我”滿懷深情地將它送上藍天,表現(xiàn)了“我”的真誠、善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

一是出示圖片,激情導入。課前我搜集了大量的鴿子圖片和資料,利用多媒體從視覺上吸引學生注意力,鴿子美麗的外形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詳細了解鴿子有關知識的欲望。同學們帶著喜悅的心情開始對文本的學習。

二是細讀課文,朗讀感悟。教學中通過師生聲情并茂的朗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使其受到感情的熏陶,產(chǎn)生情感共鳴,感悟出“我”對雪兒的關切、憐愛之情,以及為它重返藍天而快樂自豪的心情。

三是總結全文,遷移拓展。這篇課文寫了文中的“我”在與雪兒相識相伴的日子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學文后我進行啟發(fā)提問:“你有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嗎?你們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把它寫下來好嗎?……”教學時我突出強調(diào)信鴿的特點,讓學生不僅只掌握書本上的知識,而且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掌握更多的知識,使學生學中用,用中學。

教完本課,感覺以下幾方面教學效果較為滿意。

1、研讀教材深透。品讀“爸爸說雪兒是一只信鴿……”這段時,我抓住爸爸說的“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飛越千山萬水”“忠實傳遞信息”“藍天信使”等關鍵詞,引導學生體會在廣闊的天地里搏擊風浪的信鴿那勇敢、機智、堅毅的品質(zhì)。通過仔細研讀,學生竟悟出了爸爸話語的內(nèi)涵,有的同學說:“爸爸贊揚信鴿,實際上也是在鼓勵自己的女兒要像信鴿一樣,不怕任何困難,爭取戰(zhàn)勝困難”;也有同學說:“小女孩也會忘記腳傷疼痛,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

---多么鮮活的語言!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別人讀不到的東西,產(chǎn)生了對信鴿的敬佩之情。悟出小作者從受傷的白鴿重新飛上藍天得到啟示、鼓舞。

2、朗讀體會到位。這篇文章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真情,學生朗讀得非常有感情,不僅深刻體驗到“我”的喜悅心情,而且從中覺悟到善待生命的感覺竟是如此美妙!從而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提升自己的生命意義和生命價值。通過引讀“爸爸、媽媽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個人。冬天過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句中“只剩下”“多么向往”用得貼切傳情, 僅重讀這些詞語,學生就悟出了小作者的孤獨、期待之情。“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

---我和學生一起津津有味地朗讀,讀出了人鳥情深,讀出小作者與雪兒形影不離、十分親密的伙伴關系,把小作者心中的憂傷“讀”得蕩然無存。

為點燃起學生情感的火花,我出示“展翅飛翔的雪兒”圖,同時出示文中內(nèi)容:“啊,我為雪兒歡呼!你看它那翅膀,被春風高高托起,在藍天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我啟發(fā)提問學生:“看到雪兒痊愈了,你是什么心情,你能以這樣的心情朗讀這段話嗎? ”

---學生的情感被充分激發(fā),很自然地表達出了文中的感情。接下來我要求學生可以邊讀邊配上動作。學生連聲叫好,模仿雪兒飛翔的樣子,邊讀邊演,很是投入。

3、驚詫于學生的解詞能力。以前我沒有重點單獨訓練學生的解詞能力,只是聯(lián)系上下文簡單說一說字詞表面意思,沒想到這次同學們不用查書,竟然把詞解得那樣貼切。如“敷藥”,同學們說就是往傷口上輕輕抹藥、擦藥的意思,不讓傷口發(fā)炎。還做抹藥的動作,而且用上“輕輕”體現(xiàn)出對病人的關愛之情。再如,“信使”,學生說,是以前奉命令傳達消息擔任特殊任務、使命的人,就是現(xiàn)在送信的郵遞員。

---說得多好!竟然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把詞語概括得生動、準確。

4、結合文本,拓展有效。 讀“你看它那雙翅膀被春風高高地托起,在藍天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边@句,我讓學生體會雪兒不但能飛,而且飛得矯健有力、姿態(tài)優(yōu)美。有的學生提出問題:雪兒真的在畫弧線嗎?于是我讓學生想象鴿子飛翔時有哪些優(yōu)美姿態(tài)。有的同學說它會一個俯沖,掠過河面,又飛上藍天;它會穿過云層,向太陽飛去;它會在藍天上空來回盤旋……

---我趁機總結說出:這么多的花樣,真是一道又一道美麗的弧線!巧妙地突破了難點。

讀到“雪兒又飛回陽臺,轉著圈兒咕咕直叫?!睍r,我提出問題:小作者和雪兒相依相伴了這么久,現(xiàn)在要分別了,你聽懂它在叫什么嗎?小作者此時又會說些什么呢?有的同學說,“雪兒望望我,好像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康復! ”“謝謝你精心照顧我,我會回來看你的?!边€有的同學說“小作者會說,雪兒,你飛吧,藍天才是你施展本領的地方?!薄把﹥海銜w得更高!再見!”

---這些適時的拓展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美好的想象空間里遨游。也把課堂氣氛推上了又一個高潮。

這堂課師生互動,通過學習本文同學們不僅體會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情,還學會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從小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在反復地誦讀中,體會到人應該關愛動物,關愛生命,與動物和睦相處,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本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比如,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朗讀;如何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能力探索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聯(lián)的知識點;如何引導學生有興趣地主動學習,讓學生敢說、樂說。這都是今后教學中需要著重努力的方向。另外我班學生大多來自農(nóng)村,普通話水平不高,在想象說話這一環(huán)節(jié)有語言表達不清楚的現(xiàn)象。在今后教學中,我會針對學生的不足,加強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篇5

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三年級是一個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一個階段,也是一個在小學階段較為關鍵的一個年級,從三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新教材中在二年級只是安排寫句練習,但到了三年級就開始練習習作,要求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這個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

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鉆研教材、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進行教學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jù),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后我發(fā)現(xiàn)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能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nèi)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32篇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fā)。這又是另一個擺在我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就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yōu)化課堂教學

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剛剛從低年級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yōu)化。

在教學中讓學生精讀感悟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讓學生進入角色,也就是進入課文的情境,讓學生感知:要成功,信心是不竭的動力,堅持不懈至關重要,但還需要不斷地總結經(jīng)驗教訓,改進方式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篇6

三年級是個過渡時期,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轉變,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何來上好三年級的語文課,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所感悟,把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上,有很大的收獲。

一、創(chuàng)建趣味、和諧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提高教學效果

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教材內(nèi)容形式多樣化。要想讓學生一堂課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孩子總是不是那么認真的聽課,不能那么專心,開小差,常常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問題。反省覺得是自己紀律沒抓好。后來看了一位老師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才有所感悟,這位老師在里面寫到 “ 在我們班上課,孩子想開小差都難! ” 因為她足夠的自信自己的課孩子一定愿意聽。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老師的問題,正如所說 “ 我拿什么去吸引你 ―― 我的孩子。 ” 我開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備課。你的課有激情,同學們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于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zhèn)湔n,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 “ 自主、合作、探究 ” 學習的能力。

教師在新課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向探究學習轉變,而教師的工作就在于幫助孩子們確定適當?shù)膶W習目標,并確定和協(xié)調(diào)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知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和發(fā)展能力;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 “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 ,因而, “ 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 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學習。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讓學生自主制定詳細的預習方案,讓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能夠在初讀的時候學生字、組詞、讀順課文,摘抄課文當中的好詞好句,提高課前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同桌間互讀互講,小組討論、一些朗讀游戲的方式拓寬他們的合作能力。再者多問一些有創(chuàng)建性的問題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老師本身在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問題是可以問的,如何問?學生會有哪些答案,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教學效果?

三、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同時自己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

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看過的書;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內(nèi)容 ―― 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提出 “ 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yǎng),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yǎng),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養(yǎng) ” 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 “ 名師出高徒 ” 。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對老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的內(nèi)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里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淵博的知識,是每一位老師教好書的關鍵所在。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篇7

西門豹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西門豹這個人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懲治巫婆、造福百姓的故事。故事內(nèi)容十分精彩有趣,結局也是大快人心,是一篇引人入勝的課文。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的方法及他的辦法好在哪里,學習運用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體會人物品質(zhì),受到教育。而作者在敘述這一重點、難點時,是通過西門豹懲治巫婆、懲治官紳頭子、懲治官紳們的言行來突出的。因此,教學《西門豹》時,我緊緊抓住“三懲”,并有機引導學生朗讀體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西門豹》這篇課文很長,而課堂上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難點,敢于取舍、長文短教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對教材和學生進行深入研究,確定把西門豹是怎樣利用送新娘的辦法破除迷信的這部分做為重點,并以西門豹的言行為研究重點,引導學生讀一讀來深入理解,體會西門豹辦法的巧妙。從而感悟到西門豹在破除迷信的過程所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和機智。其次本文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懲辦巫婆和教訓官紳是主要部分。

首先,我已調(diào)查報告的展示為導入,在展示交流中逐步確定研究主題: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通過圍繞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尋求答案的過程,學生的自主探究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使他們懂得努力尋找方法去探究自己思考的內(nèi)容。在思考、分析、交流后,學生鍛煉了動腦、動口的能力。同時,教師的提問隨著學生的思路轉移,并進行必要的梳理點拔。這樣便創(chuàng)設了師生間的民主、和諧、自由的教學空間。體現(xiàn)了師生間的平等、信任、理解。整堂課氣氛熱烈。而且,學生在充分的自讀自悟過程中,實實在在地動腦筋思考,體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并產(chǎn)生繼續(xù)學習、解決問題的興趣。在匯報時,先說說自己讀懂的,讀懂的內(nèi)容通過朗讀、評讀再深入理解;又提出不懂的問題,大家通過討論互相啟發(fā)來解決。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都是圍繞學生展示自己的需要和解決問題的需要進行的。

這節(jié)課存在的不足:時間安排的不夠恰當,在確定研究主題中占用的時間較長,以至于后面的時間較緊,缺少了對重要的句子,以指導感情朗讀來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另外,學生的預習不理想,對課文的閱讀不夠。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篇8

?司馬光》教學反思《司馬光》一文,是一篇比較好的開拓學生思維的文章,目的在于教育孩子們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在教學時,我安排了趣味識字、朗讀訓練、模仿動作表演、思維拓展訓練、說話練習,多花樣地調(diào)動學生的用心主動性,有意鍛煉孩子們的表達潛力,很自然地進行德育教育,讓教與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在課的結尾處,我設計了拓展訓練:如果你是當時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樣做呢(要求:大膽想象。)由于時間倉促,我對于學生的回答沒有給予很正確的評定。孩子們相象豐富,有說找梯子的,也有說幾個小朋友疊起來,把那個落水的小朋友扯上來。聽了他們的回答,我和孩子們一齊推敲此辦法的可行性,有的說,要是找梯子的話那還不如喊大人快;還有的說幾個小朋友疊在一齊,下面的那個孩子能承受得住嗎另外,就此引導到生活中的困難,教育孩子們像司馬光一樣,做聰明的孩子。透過這節(jié)課教學,我深深地感悟到拓展訓練應豐富多彩,就應在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積累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用心思考,展開想象,大膽創(chuàng)新,展示個性,這樣的課堂才會更有生命力。

拓展訓練,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用心的思考想象,并結合生活實際開發(fā)課程資源,對學生生活適應潛力的構成起到指引作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注意引導學生把句子說通順,把意思表達清楚,進而體會司馬光的機智、勇敢。

由此我想到,在課堂上,學生想研究什么問題想用什么樣的方式去研究這個問題教師就應尊重學生的選取,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意愿去理解新知識。按照學生的意愿展開教學,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學生學得個性用心主動,聰明和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透過這節(jié)課的實踐,也使我再一次感受到孩子們身上所具有的潛在的不可估量的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