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夢空間心得7篇

時間:2024-03-31 作者:Brave 心得體會

每一次心得體會都是我們在生活中的一次重要反思和成長,在生活中有了不同新鮮的想法時,需要將心得寫一寫,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到夢空間心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到夢空間心得7篇

到夢空間心得篇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也不例外。我的夢想是駕駛自己設計的飛船去遨游太空,到月球上漫步,到火星上和火星人踢足球。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送我一架遙控飛機,我開心極了。飛機機身是銀灰色的,有一對寬寬的機翼,很酷。白天,我把它拿到操場上玩,看著小飛機忽上忽下在空中自由地飛翔,我想要是我能坐在飛機上駕駛著飛機,那該多好啊!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大了,正在一艘宇宙飛船的駕駛座艙內。我仔細檢查著每一個儀表,一切正常。當我坐在駕駛座的時候,聽到廣播傳來塔臺同意起飛的命令。我按下啟動鍵,拉起操縱桿,眼睛不停地盯著各種儀表,飛船騰空而起,直上云霄。地球上的景物變得越來越小了,漸漸地有點看不清楚了。突然眼前閃著一道紅光,不一會兒,飛船就沖出了大氣層,來到了茫茫的太空,眼前的景象變得太讓人著迷了。深藍色的背景下,有無數(shù)閃著藍光的星球。我選擇自動導航駕駛,開始運行飛船的各種設備,這時,飛船外艙蓋緩緩打開,露出了一大片電視墻,開始播放關于地球的各種信息,用各種語言,通過不同的聲波向外星的生命問好。

正當我在忙著操作設備,導航屏幕提示,飛船已經接近火星了。忽然,透過舷窗,我看到有一架外星球的飛船飛來,里面坐的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火星人,我用各種方式和他們打招呼,他們好像都聽不懂,但表情很友善。接著,一陣急促的警鈴響起,電腦屏幕閃著一排紅色的大字:能量不足,請盡快返航!我心里一驚,醒了過來,桌上鬧鐘在響個不停。原來是一場夢。

我一直記著這個夢,相信我通過努力學習各種科學知識,長大了,可以自己設計一艘真正的宇宙飛船,去探索浩瀚的宇宙。

到夢空間心得篇2

此次太空授課在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難見到的物理現(xiàn)象,當這些奇妙而精彩的現(xiàn)象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我在地面課堂的現(xiàn)場多次聽到了學生們的驚呼和掌聲。離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這些美妙現(xiàn)象的震撼。當王亞平老師進行高難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貼中國結時,我感覺到現(xiàn)場所有的聽眾都摒住了呼吸,那個小小的圖標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當它被穩(wěn)穩(wěn)的貼在水膜上時,那種欣喜和感動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這種通過凸顯天地差異來進行教學的方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太空、對航天乃至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這次授課活動在青少年頭腦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一定會伴隨學生們一生的求索過程。

航天員作為科普教師親切地與學生進行對話,拉近了代表我國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與公眾的距離,增進了青少年對航天事業(yè)的了解與關注,對青少年來講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中國情懷的傳遞。航天員們清晰的思路、流暢的表達和精準的實驗演示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不得不嘆服他們過人的智慧,出眾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體素質,當然從中也能反映出他們勤奮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們的表現(xiàn)為我們教師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們學習。

這次太空授課實現(xiàn)了航天工程領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養(yǎng)青少年方面的無間協(xié)作,這對物理教師的鼓勵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藝老師都感受到了一種團結的溫暖。這也激勵著我們今后在教學工作中更加注重與其他社會教育力量的聯(lián)系與合作,從其他領域聽取教學意見,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對知識的領悟,從而提供給學生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創(chuàng)造更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

到夢空間心得篇3

一堂“太空授課”,牽動了無數(shù)國人的心,如果說此前和過去的載人航天器我們更多地驕傲于宏觀上發(fā)射和運行回收的成功,那么我們現(xiàn)在驕傲的是航天科技和實驗的細節(jié)上的生動美麗的展示,一堂太空課,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首先是對青少年科學探索精神的影響。航天科技能夠強國,能夠振國威,能夠帶來民族凝聚力,這話過去也許有些抽象,但是,面對天宮課堂一次次、一件件和一回回的科學演示,會由衷地感嘆航天科技的威力和先進,民族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天宮課堂不僅給青少年演示了科學的原理和奇妙,更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契機。

其次是對全體國民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影響。有趣的“太空授課”,讓平時有些枯燥的物理公式變得生動起來,看得見摸得著,一滴水珠中蘊含著幾多科學的原理,一次航天員稱重,蘊含了簡便的科技應用,不僅讓青少年興趣盎然,也讓成人觀眾更加喜歡科學,而航天科技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空洞難解,航天科技最終是為生活科技化服務的,這對于培養(yǎng)國民的科學素養(yǎng)很有裨益。

第三是對航天科技改變生活的影響。航天科技中蘊含了諸多的民用科技,每一次航天科技的進步和發(fā)展,都會極大推動民用科技的發(fā)展,數(shù)字溫度表、干吃面、尿不濕、心臟泵和補充液體等等無不是航天科技的民用結晶,如今“太空蔬菜”已經廣泛栽培,服務于人類的生活,航天科技功不可沒。

第四是對趣味教育的影響。相信看了這一堂“太空授課”,即使很不愿意學習科學知識的學生也會感覺到,原來科學可以這樣有趣,這樣生動,這樣實際,從水滴到失重的單擺運動,從陀螺的軸心運動規(guī)律到液體的張力和毛細現(xiàn)象等,如果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能夠多些像“太空授課”這樣的趣味性、直觀性和生動性,將學習科學知識從枯燥到有趣,不但能夠激發(fā)更多的孩子投身于科技事業(yè),更會在學習中獲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總之,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都是學生,不能想當然,過去我們不少人以為航天員看天空一定是天空湛藍,通過這次“太空授課”我們知道了,航天員看到的太空是很亮的黑色天空,科學和科技永遠是一個國家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航天科技不僅壯國威,更關系我們家庭和生活的科技化和幸福,中國夢腳踏實地,科技夢張力無限!

到夢空間心得篇4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華民族向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協(xié)和萬邦、天下大同。中國一直秉持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推行“一帶一路”,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發(fā)展紅利,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

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lián)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lián)互通伙伴關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lián)互通網絡,實現(xiàn)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實現(xiàn)了共商共建共享?!耙粠б宦贰表椖吭鲞M了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諧、安寧、富裕的生活,共同發(fā)展,互惠互利。

在此次學習中,我不由得想起了今年席卷全球的疫情。疫情面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疫情沒有國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中國在此次全球中,全面發(fā)揮大國作用,與世界分享中國抗疫方案,中國向世衛(wèi)組織捐款,向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國派出專家組,向美國、日本等國捐防疫物資,回饋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情誼,詮釋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確理念,彰顯著中國想要與世界各國共渡難關,共同發(fā)展的決心。

此次學習,使我深刻了解了我國的一帶一路政策

到夢空間心得篇5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于10月16日發(fā)射,飛行乘組由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3名航天員組成。從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三號發(fā)射,時間僅過去短短一個月。按照計劃,神舟十三號飛船入軌后,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及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將進駐核心艙,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長達6個月的工作生活。這就意味著,相較于神舟十二號,此次太空挑戰(zhàn)的時間更長、難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員將在太空與我們共同守歲,迎接農歷壬寅年的到來。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人類對太空的向往和探索從未止步。然而身處太空,浩瀚蒼穹看似壯美寥廓,實則挑戰(zhàn)著航天員的心理與生理極限,更經歷著很多驚心動魄的瞬間。據(jù)航天員楊利偉回憶,在執(zhí)行“神五”任務時,火箭上升階段意外出現(xiàn)8赫茲左右低頻振動,與人體內臟產生長達26秒的共振,此時楊利偉感到了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一般,令他異常痛苦,可他卻咬緊牙關告誡自己“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事實上,這漫長的26秒共振,只是我國載人航天“首飛”征途上千難萬阻、千辛萬苦的一個小小縮影,但卻畫出了中國航天人英勇無畏、舍身為國的“愛國群像圖”。

在神舟十二號離開地球的3個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國航天員,均來自普通而樸實的家庭。當他們遠離地球、巡游寰宇、辛勤工作時,留在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在一如既往、年復一年地耕耘勞作。中國航天人的奉獻和擔當,始于熱血、恒于信仰、終于愛國,他們把使命和重擔銘刻心間、扛在肩上,把榮譽和光環(huán)歸于祖國、獻給民族。

“因熱愛而執(zhí)著,因夢想而堅持”,這是執(zhí)行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王亞平的一番話。每一次針對空間站任務的水下訓練,體能消耗都相當于跑一次“全馬”,累到手抖得連筷子都拿不穩(wěn),但他們累并快樂著。每次離心機訓練都要最多承受8個g的過載,臉部會變形、胸部會因受壓而呼吸困難,但航天員大隊成立20多年來,從未有人按下“暫停按鈕”。這種身體可以“過載”,信仰和精神永遠“輕裝上陣”的狀態(tài),詮釋的是一種信念、一種意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今天的中國航天人身上穿越時空、力透紙背,煥發(fā)出震撼人心、攝人心魄的強大力量。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樣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樣的高度。雖然我們不能同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一樣把足跡留在浩瀚蒼穹,但我們可以在新的長征路上,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yè)甘做“孺子?!?、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黃牛”,不斷以愛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鑄魂補鈣、淬煉成鋼,始終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闖勁和“風雨無阻向前進”的韌勁,不斷開創(chuàng)新的歷史偉業(yè)、標注新的精神海拔!

到夢空間心得篇6

太空授課更在于營造出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社會氛圍。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接受采訪時所說,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都是學生??茖W永無止境,探索不斷前行,在一個未知的廣袤領域,只有以謙卑的姿態(tài)、勇往直前的力量才能探索出那神奇的奧妙。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是當代中國人的重大歷史責任。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啃硬骨頭、涉險灘。要堅持推進創(chuàng)新,使科技創(chuàng)新成為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zhàn)略支撐,要堅持促進創(chuàng)新鏈、產業(yè)鏈、市場需求有機銜接,包容創(chuàng)新育人才,方能廣納賢才,為創(chuàng)新提供堅實支撐??茖W永遠是一個國家前行的基石。在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歷程中,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熱愛航天、投身航天,需要全社會理解、支持這項造福人類的偉大事業(yè)。歷史的潮流在呼喚年輕一代為科學而努力探索,但鼓勵他們奮發(fā)前行卻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太空授課的深層次意義便在于此。

探索任重道遠,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個民族才有希望。激發(fā)學子對于未知世界的求知欲與渴望,樹立全社會為創(chuàng)新而奮斗不息的信念,讓夢想張力無限。尋夢過程,無疑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默默奉獻、堅定頑強的民族精神。

到夢空間心得篇7

中國航天員王亞平在距離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宮一號”上向全國中小學生講授科普課。新穎的授課方式、直觀的物理現(xiàn)象等等,將給孩子們植下熱愛航天、熱愛科學的萌芽,給青少年學子打開認知世界、追逐夢想的大門。

浩瀚宇宙,蒼茫太空,自古以來就令全人類神往。中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諸多傳說和故事。太空有太多的未知和無窮的奧秘等著人類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通過“天宮一號”授課,孩子們知道了為什么水滴在太空與在地面會呈現(xiàn)不一樣的狀態(tài)、失重條件下如何測量物體質量、陀螺的旋轉有何奧秘……這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成就的直觀表現(xiàn),也是人類追逐太空夢的具體成果。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fā)展,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不會停歇。仰望星空,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繼。

壯麗而神秘的星空吸引了無數(shù)先驅和智者。他們用超越時代的智慧和勇氣乃至生命留下了惠澤后世的壯舉。哥白尼仰望星空發(fā)表了“日心說”,布魯諾用生命和鮮血捍衛(wèi)發(fā)展了哥白尼的學說……仰望星空,召喚著一代又一代人思考、探索,使偉大的科學精神在民眾間生根發(fā)芽,使思想之樹枝繁葉茂、茁壯成長,照亮人類文明進步的旅途。

相對于深邃寥廓的宇宙,人的一生短暫而渺小。但也正因為生命和夢想的存在,才讓寂寥的宇宙富有生機和意義。追逐夢想,既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學理想和精神,更需要腳踏實地勤奮實踐。仰望星空,會讓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讓人們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該如何認識個人和天地之間的關系,如何認識個人對國家和歷史的責任。把個體生命同國家、民族、人民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把個人的夢想放置于集體的夢想之中,不驕不餒、不斷奮進,人生的意義必將更加深邃。

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個民族才有希望。讓更多學子仰望星空,激發(fā)起他們探索世界奧妙的激情,中華民族的前途必將更加廣闊,中國夢必將更加宏闊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