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

時間:2024-01-21 作者:Cold-blooded 教學計劃

通過寫教學反思不但能夠知道自己教學能力的不足,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一份有意義的教學反思是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過程的,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

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篇1

核心提示:《唯一的聽眾》這篇文章通過對老人的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表現(xiàn)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音樂教授對“我”的真誠無私的幫助,表達了“我”對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課文以兩條主線展開情節(jié),以老教授為主,“我”的變化為輔...

?唯一的聽眾》這篇文章通過對老人的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表現(xiàn)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音樂教授對“我”的真誠無私的幫助,表達了“我”對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課文以兩條主線展開情節(jié),以老教授為主,“我”的變化為輔。本文的重點是品味描寫老教授真誠的語言和神情的語句,體會其心理及其對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進而體會老教授對主人公無私的關愛和主人公對老教授的感激、敬佩之情。根據(jù)這一重點,在深入學習時,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老教授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課上,不僅注重引導學生體會老教授對“我”的關愛、鼓勵和幫助,還引導學生學習體會老教授那詩一般的語言,使語文課重語言感悟的同時,又注意語言的表達,語文課上充滿語文味。通過引導,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被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材的美德所感動,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但在教學過程中,對有的句子如“那沙沙的足音,有如悠悠的小令”品悟不夠,學生沒能體會到當時作者找到一處練琴的好景致而興奮的心情。

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篇2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研究的過程.作為語文教師,反思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對語文教學進行反思,開展反思性教學。

一、以學生為主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比如,在教學課文之前,我經(jīng)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讀課文后根據(jù)我制定的學習目標再討論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作業(yè)也可自主確定。這樣,就使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還參與了目標的制定和作業(yè)的布置,從而,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已的學習目標,可以在自學階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師生互動

從新課程的角度來看,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不只是被動的執(zhí)行者。因此,教師、學生都是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主體,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教學相長才真正成為可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發(fā)揮出自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成為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和解決者。學生通過提出疑問、自行釋疑,會深入理解課文,豐富了課外知識的。由此,我就啟發(fā)學生:文選內(nèi)容固然重要,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充實、完善,健全中學語文知識結構是課內(nèi)課外等綜合因素建構而成的。

三、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營造亮點。突出重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輕重主次,在整體感知上對課文重點進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識的遷移,最后再歸結到整體上來,深化對文章的認識。而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是疑問的聚焦點,思維的交匯點,教學的創(chuàng)新點。學生的興奮點如果被激活了,那么他們對課文會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如果每天都是輕松愉悅的上課,那么學生的靈感和情感會得到激發(fā)的。此外還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又挖掘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四、變教學思路

由教師教的思路轉(zhuǎn)向?qū)W生學的思路,由文章學的思路轉(zhuǎn)向閱讀學的思路。教師應注意重視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獨特體驗。只有遵循學生學的'思路和閱讀學的思路,才能真正激發(fā)師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培養(yǎng)學生擁有較為完整的閱讀體系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

“向閱讀要寫作能力?!睂W生涉獵廣泛的課外知識領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適時關心。我參考新課標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學會自主積累,幫助他們建立寫作素材庫,引導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博眾人之長于已身”。

六、重視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情感是教學藝術之魂,沒有情感的融入,教學藝術之花就不能開放。而語文教學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來溝通與學生的聯(lián)系,以情來陶冶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的目標,又是教學的手段。

在課改過程中,我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轉(zhuǎn)變觀念、轉(zhuǎn)變角色、轉(zhuǎn)變行為,豐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zhì),在培養(yǎng)學生優(yōu)化發(fā)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也實現(xiàn)了自己在專業(yè)上發(fā)展和人生的成長。

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篇3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在教師進行教學前,面對大部分學生都熟識的生字進行教學時,就要充分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與此同時更要讓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能夠感受漢字背后的秘密,將學生熟悉的生字上出新意,這是非常關鍵的。在《日月水火》這篇課文中,充分挖掘教材,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掌握象形字的識字特點是非常關鍵的。我就結合本課的教學過程來感受一下象形字帶給學生的樂趣。

一、了解學情,攻破重難點。

在教學本課前,我了解到班級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已對本課需要認讀的八個生字有些了解。如何賦予學生新的認知點,這成為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其實,教材已經(jīng)很好的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這篇課文需要認讀的生字都是象形字,讓學生掌握我們?nèi)祟惖脑熳诌^程,體會人類造字的智慧,就會成為本課的一個突破口。掌握字--形--圖三者之間的關系,能夠準確認讀象形字,利用象形字來集中識字,這是本課需要我們教給孩子的重點。因此,了解學情,分析教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將重難點一一分解,體現(xiàn)學生的分層學習,將是非常重要的。

二、分層教學,象形識字。

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tài)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和本班學情--“日月水火”這四個漢字,全班大部分學生都已經(jīng)認識,但對“象形字”這個概念學生初次遇到的情況。在教學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分層教學。

1、導入激趣,初識象形字“象形字”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們要讓學生先了解什么是象形字,象形字是怎么來的。因此我先以談話導入:“一年級我們已經(jīng)開始認識漢字了,但是你們知道漢字是誰制造的嗎”接著播放視頻《倉頡造字的故事》,引出新知,使他們對這堂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故事的播放,既然學生能夠知道漢字是“倉頡”創(chuàng)造的,還可以了解到漢字的創(chuàng)造過程,引出象形字和本課的需要認讀的“日月山”三個字。既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漢字的特點,初步了解漢字造字的一些規(guī)律,又能讓學生初步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激發(fā)了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情感。為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起到了鋪墊作用。

2、精講“水火”,深觸象形字。對于象形字,教師要做到真正的感受實物-字形-漢字之間的關系,就要讓學生再次感受漢字的演變,我讓學生觀看“水火”兩個字漢字演變的動畫,學生從實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現(xiàn)在的方塊字,對漢字的演變有了一個整體的認知,對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認識,很巧妙的將本課的重點攻破了。更讓學生產(chǎn)出了對漢字的興趣,動畫生字講解的呈現(xiàn),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象形字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

3、看圖猜字,鞏固象形字。學生通過看《倉頡造字的故事》,《水》《火》的漢字演變動畫,對象形字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我利用“猜一猜”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習利用象形字識字。我先讓學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讓學生觀察圖畫驗證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認識現(xiàn)在的方塊字。這樣的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對上了時,他們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我引導學生觀察字和圖片時,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字和圖的相似處。學生不僅很容易記住,以后遇到這類字也會用象形的規(guī)律來學,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生字的強烈愿望。掌握了識字方法以后,學生就可以進行自主識字了,對于以后的識字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給學生提供了練習說話的媒介,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誦讀識字,快樂認讀。

兒歌對一年級的小學生,有著天然的吸引力。我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八個生字,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編出兒歌:“高山藏玉石,良田種谷禾。秋日明月夜,流水伴漁火。”簡單的生字,融入兒歌中,向?qū)W生提出了挑戰(zhàn),也讓學生感受識字用到閱讀中的樂趣。使學生們樂讀,愛讀,在讀中,加深了生字的記憶,更讓他們感覺到兒歌所描寫的美好意境。

四、改變方式,提升素養(yǎng)。

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fā)現(xiàn)兩種。轉(zhuǎn)變學習方式就是將學生從被動接受記憶中解放出來,把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究的認識活動突顯出來。綜觀本節(jié)課,我引導學生觀看視頻動畫,直觀感受漢字的演化過程,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學生看到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到現(xiàn)在的簡化字的演變,專注認真、興趣盎然,充分了解漢字的淵源。又通過看圖識字,在圖不離字,字不離圖中,引導學生反復體會象形字的特點,落實了看圖識字的目標,并告訴學生這就是最早的文字,古人就是根據(jù)事物的外形樣子畫出文字的,讓學生充分感受象形字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感受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優(yōu)秀文化。兒歌的編寫與朗讀,讓識字學習延伸到學生生活中去,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們到生活中主動發(fā)現(xiàn)漢字,學習研究漢字。這樣課本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和現(xiàn)代社會相聯(lián)系,關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jīng)驗,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無論是《倉頡造字》,《漢字的演變》歷程,還是《三十六個象形字》的水墨畫欣賞,都在滲透熱愛祖國文字,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愛國情懷,更讓孩子們樹立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讓學生們以作為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自豪。

作為低年級老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傾聽的習慣、積極思考的習慣、有序且認真觀察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等、語言表達的能力、小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積累的能力等。還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練習、訓練的形式多樣化、趣味化,使學生樂此不疲,樂學其中。用及時恰當?shù)脑u價激發(fā)每一名學生,保護他們的自信心、好奇心。同時,授課老師的語速也要調(diào)整,給一年級的學生講課,語速一定要慢,給他們聽清,聽懂的時間,并掌握快速節(jié)奏,引起學生聽課的興趣。

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篇4

語文教學以讀為本。該如何讓學生來讀,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有滋有味呢?教學《歡慶》時,我注重感情朗讀的引導,頗有心得。下面是我上課時的小片段。

師范讀課文。

師:同學們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很好!

師:你覺得哪些地方好?

生:很有感情!

生:聲音很好聽。

生:讓我很激動。

師: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這么好、這么有激情嗎?因為我在讀的時候腦袋里想象到全國上下歡慶十月一日的情景,老師的心情激動萬分。所以在讀的時候自然就真情流露,同學們也被感動了。

生:老師,我們該怎么讀才能像你那樣呢?

師:你們有沒有看過國慶大閱兵呢?奧運會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健兒奪冠時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生:心情很激動。

生:我都哭了。

生:我高興得跳起來。

師:我們會感到自豪和驕傲!現(xiàn)在你們的心情怎樣呢?很激動吧?那我們就帶這這樣的心情來朗讀這首詩歌吧。

在朗讀中我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有個人讀,小組讀,輪讀,表演讀?!墩Z文課標》提出語文閱讀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體驗”,教師應做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激起情感的共鳴,這樣一來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智慧。

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篇5

一、激發(fā)興趣,快樂學習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上課伊始,我出謎語讓學生猜,學生在猜出謎底收獲成功快樂之時出示課題,讓學生結合課題質(zhì)疑,喚起了求知的積極性。接著告訴學生答案就在課文中,學生想一探究竟,迫不及待捧起書,教室響起了朗朗讀書聲。

二、結合生活,識記生字。

語文來源與生活,反映生活,生活本身又蘊涵著豐富的語文知識。生活與課堂密不可分,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識字量,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生字的有效途徑。當學生讀一遍課文回答:“誰在畫風?”時,我出示文中插圖,采用與他們打招呼交朋友的方法,記住“宋、濤、”等六個字。學生在問好中認識了生字后,學生做青蛙跳傘的游戲檢查生字讀音。輕松愉快的識字氛圍,學生學得快,記得牢。

三、抓重點詞句,以讀為本。

?畫風》一課,內(nèi)容淺顯,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理解、感悟、思考。以“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呢?”為主線,學生帶著問題讀,并動手劃出相關句子。通過飄動的旗子、彎彎的小樹、斜斜的雨絲,讓學生去感悟風的存在,找到風的影子。并相機指導朗讀,讀出趙小藝的自信,陳丹、宋濤的興奮、驚奇。在多次閱讀中,讓學生理解宋濤、陳丹、趙小藝動腦筋學畫風的過程。認識到風與其它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懂得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學會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這一過程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

四、讀寫結合、訓練寫作。

我合理地利用課文中三位小朋友通過動腦筋畫出風的故事,提出“你會畫風嗎?你想怎樣畫風?”的問題,鼓勵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把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風中的.景物說一說,畫一畫,孩子們畫出了彎了腰的小草,飄在空中的氣球,被風吹起的花裙,煙囪上歪了的煙等等,每個同學都能依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達不同的內(nèi)容。尤其優(yōu)先讓后進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圖畫,既滿足了學生口頭表達的欲望,同時使每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和發(fā)展。

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篇6

?敬畏自然》是人教版小學八年級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文章。八年級下期處于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繼續(xù)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在本冊第三單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間上的廣袤性與思維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huán)境的憂慮與思考,《敬畏自然》是本單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白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發(fā)展。應敬畏自然、愛護自然。

?敬畏自然》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

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么,人類的許多認識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

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diào)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系。因此,我們應該敬畏自然。

雖然作者的某些說法不無偏激之處,但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使人們對自然存有幾分小心,不敢妄動胡來??茖W的發(fā)展使得人們解除了對自然的畏俱,也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為著自己的私利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nèi)祟愖约骸?/p>

我在教《敬畏自然》這篇課文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

一是作者的語言。課文中的許多句子有著豐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應該認真揣摩。另外,作者通過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認真學習。

二是思考作者的觀點,并參照自己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作一番檢討。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說法還可以商榷,可以引導學生思辨、質(zhì)疑。

為讓學生學有所獲,貫徹新課程標準上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對本課的教法我充分考慮學習的主體,即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較長時間不改變教學方法,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教學的第一點就是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并進行適量變化,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及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學之初采用情景導入法,先讓學生看《自然災害》的視頻資料,看后讓學生談感受,這種方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我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詞是必須掌握的,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問答法解決,針對教學重點,我采用情景激勵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較法及引導法,針對文章難點,主要考慮采用點撥法、分析法、提問法、詮釋法等,由于使用了恰當?shù)慕虒W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當然,無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最終還得落到學生身上,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整體把握課文時我采用默讀法、圈點勾畫法,既教給學生方法,又使學生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探究學習時,我采用問答法,最后由學生發(fā)言、總結。這樣鞏固知識、培養(yǎng)能力,讓學生能有一點收獲、有一點提高、發(fā)展。

部編二上語文教學反思篇7

漢語拼音教學結束了,我開始了識字教學,這是一年級小學生人生學字的關鍵時期。因為識字是寫作和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習能力的基礎。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我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采取各種有效的途徑,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下面,我談談這幾天我在識字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1.根據(jù)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diào)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fā)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xiàn)。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游戲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zhuǎn)轉(zhuǎn)……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給字配“畫”,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如在教學“鳥”這個字時,我出示了課前自己畫的一幅畫,是個非常形象的“鳥”,再配我的說明,撇是小鳥的嘴巴,橫折鉤是鳥頭,點是小鳥的眼睛,豎折折鉤是小鳥的身子,最后一橫是小鳥的尾巴,這樣一說,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字,而且對這個字興味盎然,學字的愿望一下子都被調(diào)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