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7篇

時間:2024-08-29 作者:Mute 讀后感

寫讀后感不僅要復述故事,還要通過自己的思考揭示其深刻含義,在讀完書后寫讀后感,可以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7篇,供大家參考。

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7篇

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篇1

巴菲特在投資方面是個天才,在做人與生活態(tài)度上也是天才。青年時的他從不炫耀自己的學識,但是卻博得全班同學的崇拜,他不善與女性交往,所以每次派對時別人正和女伴跳舞時他總是一個人呆在一個角落里,盡管這樣所有人仍向那靠攏問巴菲特各種各樣的經濟問題。由此可見他的做人是很值得學習的。

巴菲特生活就和普通人一樣,你可能會不相信,因為在你的腦子里億萬富翁都是坐著自己的超豪華油輪、飛機、最好的酒店、魚子醬……但巴菲特恰恰相反,他的三餐很簡單,一塊三明治、最喜歡的可口可樂(加點櫻桃汁更好)和飯后香草或草莓冰激凌。值得一提的是他喜歡吃的可口可樂、香草或草莓冰激凌、喜詩糖果都是由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控股的。如果你走進巴菲特的辦公室除了凌亂的桌子就是成堆的可口可樂罐。他仍舊開他20多年的老林肯車,穿的也是順手連試都不試就從衣店衣架上拿下來的西服。令人稱奇的是巴菲特竟然不用電腦,而是用沒有電腦以前的愛迪生牌股價自動收錄機。就算使用也是偶爾在電腦上打打橋牌。

成為億萬富翁的確讓巴菲特很開心,他以不尋常的方式享受著這種幸福。就像他說的,金錢改變不了你的健康狀況,也無法讓別人愛上你,但“它會使你身處的環(huán)境更有意思”。巴菲特的交涉甚廣,包括眾多首席執(zhí)行官、政治家以及國際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這樣的名人。1994年夏天,他與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一起在馬撒葡萄園打了一場高爾夫球,之后一起去凱瑟琳?格雷厄姆家吃了一頓平靜的晚餐。

雖然巴菲特擁巨額的財富但是,他不會留給自己的兒女,最多就是在圣誕節(jié)時送給孩子們每人一萬美元的伯克希爾的股票。巴菲特的兒子彼得想擁有一個農場成為一名準農民但是沒有錢又不想問巴菲特借,巴菲特知道此事后給兒子買下一個農場但要求兒子按月付給他租金。巴菲特的女兒蘇珊婚姻破裂沒有穩(wěn)定收入獨自撫養(yǎng)孩子生了病也沒錢去治,即使這樣巴菲特也不聞不問,好在凱瑟琳女士順便拜訪,看見蘇珊的房間最好的電器莫過于20寸的黑白電視機,生氣地給巴菲特打電話要求他盡快送來一臺大屏彩電,巴菲特只好答應。盡管如此巴菲特的兒女們仍然愛他們的父親,他們認為是父親給予他們堅強的意志和現在的幸福生活。

與人們熟悉的華爾街的陰險狡詐不同,巴菲特是為數不多的不傷害別人而獲得巨額財富的資本家之一。用芒格的話說,他努力爭取不做一個“可憐的守財奴”,他把投資人和被投資人都當作伙伴,而且從不憑運氣取勝,也不給自己留退路。

現在巴菲特要超越金融界,獲取更大意義上的成功。他說他最喜歡持股時間是“永遠”,這也讓華爾街內外都大為吃驚?,F代人的字典里還沒有“永遠”這個詞,通常它只是小說或童話里的字眼。

但是巴菲特確實兌現了他的承諾,在這個充滿貪婪和欲望的時代,巴菲特把投資變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良性紐帶,而且?guī)缀醭闪松鐣跫s。1969年他在寫給合伙人的信中提到伯克希爾?哈撒韋:

“我當然不會只為一個誘人的價格,就把某個由我喜歡和敬佩的人經營的好公司賣掉”

這樣有情有義的話在華爾街已經絕跡了。學者甚至把它當作妖言,而且在整個美國已難得耳聞。

而且到了今天,這類話更讓人吃驚,因為它更少了,它與多變的共同基金的風格格格不入,甚至與整個瞬息萬變的社會都顯得很不合拍。今天,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瘋狂交易成了社會嬗變的代言詞,之前人們與社會、職業(yè)、社區(qū)、家庭和社會團體之間緊密的聯系現在已經慢慢消逝,而且這這種消逝的速度還在一天天加快。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預測我們每個人只能保留15分鐘的名譽,其實,在這個動蕩年代,15分鐘內就消失的不僅是我們頭頂的光環(huán),還有最可寶貴的過去和感情。各種職業(yè)的合作關系四分五裂,大牌運動員拋下自己的隊伍,老板不停地解雇雇員,就連認為最該保持傳統(tǒng)的大學也急著重新發(fā)明已使用了千年的加農炮。在日常生活的各行各業(yè)中,“電車”上的人一夜之間相貌就會改變幾番投資者在尋找退路,但這么做絕對不僅僅是投資者而已。從這點來看,華爾街瘋狂洗牌洽洽證明,最重要的是,他獲得巨大成功不是因為把承諾當成了交易,而是因為他信守諾言。

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篇2

懷著敬仰與好奇的心態(tài),我購買并拜讀了羅杰。洛溫斯坦的經典著作《巴菲特傳》,在老師眾多的推薦中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對于心拙口夯的我來說,讀其他經管類的書籍讓我略感佶屈聱牙,而《巴菲特傳》以傳記的形式,通過對沃倫。巴菲特生活、學習、工作的生動描寫,得以使我們更加深入了解巴菲特本人,學習其投資技巧和一些金融知識。本書沒有充斥著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以巴菲特的所作所為及對他一些觀點的簡單分析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讓我覺得妙趣橫生、簡單易懂,有時更有醍醐灌頂之感。

因為時間原因,整本傳記沒有讀完,但在前部分的閱讀中給我印象較深的有很多。首先他立志很早,可能是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原因,祖父歐內斯特經營著一個雜貨店,父親霍華德在證券經濟公司工作,在這樣一個氛圍當中小巴菲特也難免從小打上未來股票經紀人的標簽,他更是在12歲時發(fā)誓要在30歲前成為百萬富翁,“如果成不了百萬富翁,我就從奧馬哈最高的樓上跳下去”,看似童言無忌,卻不無根據,巴菲特從小天賦異稟,對數學充滿興趣,對數字非常敏感再加上其強烈的賺錢欲望,也造就了他內心的成熟;其次他樂于實踐,6歲時挨家挨戶兜售可口可樂、加價賣出撿來的高爾夫球、13歲時送《華盛頓時代先驅報》、和好友成立舊彈子球公司、大一時成為管理者監(jiān)督50個報童等等,其19歲時就已經有了13年經商經驗;最后,勤于思考也是他出人頭地的一個重要品質,善于從小事中發(fā)現問題,和同伴一起分析思考。在哥倫比亞大學時,他也是上課最活躍的,與恩師格雷厄姆交流最多。他堅持在自己看得懂的領域、用自己擅長的理論和方法、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篇3

主人公巴菲特是美國最成功的集團企業(yè)塑造者,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資產總值超過六百二十億美金。是一個比韋爾奇更懂得管理的人,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人之一。以世界頂尖投資人和令人難以企及的能力創(chuàng)造財富而贏得世人的稱贊和追捧。巴菲特也是一個平凡人,因為他跟普通人一樣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中??墒撬麉s擁有一個普通人難以樹立也難以擁有的偉大目標和決心。他從小就樹立目標跟理想,長大后追逐自己的理想,中年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而老年的他便成為世界的焦點。

巴菲特是成功的。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他天生便對數字有著濃厚的興趣,即使人們隨便說出某個城市的名字,他也能準確的報出人口數,死亡率,賽馬勝算等等。即便是老年的他也能說出某個城市或者公司五年甚至二十年的盈利狀況。由于對數字有天賦這一點,對于投資上是非常有利的。

有理想有目標的我們是快樂的,可是我們又要考慮如何實現我們的理想與目標。這時我們要注意即使有了理想有了目標卻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能成功的實現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標。

失敗乃是成功之母,那我們還考慮那么多有什么用呢?放膽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吧!

曾聽張愛玲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名要早。”,我腦袋突然閃過“成功不是等到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爭取的”這一念頭。

是的,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從不認為我一定能成功,但我始終追求一個比昨天更棒更成功的自己。我也不認為自己有過人的才能,但我不相信只要是我努力換來的成果會不如別人。

我有我的理想我的'目標,我會用努力證明我也可以成為像巴菲特一樣棒的人。

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篇4

?巴菲特傳》的主人公沃倫·巴菲特是美國最成功的集團企業(yè)的塑造者,2015年3月,他以727億美元的財富成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三名。他以世界頂尖投資人和令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而贏得世人盛贊和追捧。巴菲特很小就樹立了人生目標,對數字有天生的敏感并且興趣濃厚,明確地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從沒有為尋找目標浪費過時間,不懈追求,獨立思考,誠實守信,堅守信念的處事方式和驚人的毅力相結合,成就了巴菲特的輝煌。巴菲特成長與財富積累的歷程,變化的只是財富數字的不斷累積,不變的是巴菲特獨特的投資智慧和人生信條。

“股神”沃倫·巴菲特今年就要年滿85歲了。這位老人至今仍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長和首席執(zhí)行官,帶領這個超級賺錢機器高速運行著。而他的第一步則是從挨門挨戶送報紙開始的。在他13歲時,為了能夠第二天凌晨早起送報,每天都要放棄玩耍,早早上床睡覺。巴菲特14歲時,就掙夠了當年個人納稅起征點的錢。不過,精明的小巴菲特在稅表的減免項目里,列上了自己送報時所騎的自行車的折舊費用,第一次為自己合法免稅。少年的巴菲特,就表現出了他的經商天賦。

巴菲特大學時代,遇到了讓他受益一生的證券投資導師——格雷厄姆。格雷厄姆的名著《證券分析》中,提出了價值投資的理論,這些理論影響了巴菲特的一生。巴菲特把這些理論深深地融入到投資事業(yè)中,他對于自己投資股票的秘訣常解釋為: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他還有兩條寶貴的原則: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巴菲特的成功正在于他從不盲目從眾、從不道聽途說,而是用自己的獨立思考來作出判斷。他具有無與倫比的獨立思考能力,專注工作和不受外界干擾。他投資的許多公司,可能不被人們看好,但他執(zhí)意買進。巴菲特如水一般總是流入低谷洼地,永遠追逐著價值的洼地。不與眾人強爭那些被普遍看好的股票,懂得適時收手,激流勇退,也懂得逆流而上,獨辟奚徑,從而獲得巨大的成功。

對于讀者而言,身處紛繁世界,不管在哪個工作崗位,我們都應該從巴菲特傳奇的一生領悟到:一是樹立明確的目標,選擇做正確的事,并為了目標不懈奮斗,堅忍不拔,認真對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二是學會獨立思考,不盲從,不人云亦云,勇于創(chuàng)新,充分論證、理智分析,抓住事物發(fā)展的邏輯性和本質規(guī)律。三是要有長遠的目光,看到人生與事業(yè)的長期價值,而不要為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四是要有耐心等待,也許成功來得不是一帆風順,但永遠不要輕言放棄,學會堅守并做好一切準備,才能在機會到來時,果斷出手,一擊即中。五是不盲目追求金錢,金錢在某種意義上只是一個符號。我們所追求的,不應是物質的奢華,而是人生的樂趣與人生的意義。

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篇5

巴菲特是世界知名的人物,他的成功也經常被人們拿過來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我也對巴菲特非常感興趣,于是就打開了《巴菲特傳》。

巴菲特從小就被父母灌輸總價價值,巴菲特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從小就喜歡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他五歲開始擺小攤賣口香糖,再賣檸檬汁。他還在賽馬場撿票根,當過高爾球童,買高爾夫球,并且兜售必勝馬仔系統(tǒng)。他對數字非常銘感和喜愛。

11歲時,他以每股38美元,買進3股城市設施優(yōu)先股,并且給姐姐多麗絲也買了三股,后來股價跌到27美元,之后又回升到40美元。巴菲特邁出了股票賺到股市上的第一桶金。可是等他剛剛出售完,股價就一下子漲到200美元。這給小巴菲特好好上了一課。讓他明白在投資中一定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定力。

后來他的爸爸當選了議員,全家離開了奧馬哈,搬到了弗雷德里克斯堡的弗吉尼亞鎮(zhèn)。幾個月后,巴菲特搬回奧馬哈。1943年13歲的巴菲特回到華盛頓開始送報的生意,這時他每月可以掙175美元。14歲時他由拿出自己積攢的1200美元,投資了一片40英畝的農場。到1950年時他已經攢下了9800美元。

1951年,他大學畢業(yè),1952年結婚,1954年他去一家共同基金工作。個人投資了保險股票,從15美元不久就飛漲到70美元。在之后的人生中他不斷積累資產1956年的時候他的資產已經達到14萬美元。

后來,巴菲特看上了投資,在他投資的過程中,養(yǎng)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1963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已達2200萬美元,個人凈資產達到近400萬美元。巴菲特盡量避免對股市進行盲目預測,尤其不會按照人們的預測來買賣股票。與之相反,他更愿意逐一分析每家公司長期的盈利前景,因為他習慣于依靠自己的邏輯思維。1963年,巴菲特合伙公司成為伯克希爾公司最大的股東。1965年,34歲的巴菲特許諾48歲的蔡斯,讓他來擔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總裁。

1970年,伯克希爾公司從紡織業(yè)賺到的利潤只有4.5萬美元,但是從保險業(yè)卻賺到了210萬美元,從銀行業(yè)賺到260萬美元。但巴菲特沒有關閉紡織廠,而是在自己的良心、滿足感,以及金錢之間達成了一種妥協。

巴菲特一直信奉兩條原則,第一條就是不要虧損,第二條就是重復第一條。我們普通人可能難以到達巴菲特的程度,但我相信,讀了《巴菲特傳》以后我們應當懂得,面對財富的時候應該有什么態(tài)度。中國有句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F實生活中雖然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是能夠持續(xù)經營下去的公司其實并不是很多。面對財富保持冷靜的頭腦才能讓我們走的更遠。

巴菲特說過信譽比財富更重要,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忘了保持信譽。我覺得這正好符合中國人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希望這些經驗能夠給我更好的啟示,在生活中要做一個冷靜的人。

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篇6

巴菲特的導師格雷厄姆熱衷于尋找那些便宜得幾乎沒有風險的公司來投資。巴菲特將這種行為升級為一種思想:別指望做大生意。如果價格低廉,即使中等生意也能獲利頗豐。

那如何去尋找價格低廉的股票呢?

按巴菲特的做法,當他投資某家公司時,總是閱讀所能找到的全部年度報告,了解公司的發(fā)展狀況及策略。注重公司的成長性。

而公司的成長性最能體現于每股真實價格與現時市價的比率,只要這個比率能夠大于一,這個公司就值得投資。

但前提是每股真實價格從何而來,那就必須利用數學的方法進行理論上并不縝密的計算,通過資產負債表或年度報表之類的公開信息,可以得出大致正確但不準確的公司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和通過估算的無形資產),再除以該公司發(fā)行的總股票數量,就是公司的真實股票價格。

投資的秘訣就在于當價格遠遠低于內在價值時投資,并且相信市場趨勢會回升。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投資該公司之前,你可以想想這個公司值多少錢,如果你意圖收購這家公司,你對這家公司進行評估后,你可以出什么價格。這個價格就是格雷厄姆所啟發(fā)的:這個企業(yè)售價多高?它用來衡量股票價值。它并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但是(關鍵在于)一個人并不需要精確——他所需要的是有能力甄別出那些偶爾出現的其作價遠低于其價值的公司和那些作價已經很高(遠高于公司價值)的公司》。

巴菲特傳讀后感600字篇7

巴菲特說投資理財很重要,巴菲特很樸實,我們和巴菲特的不同在于有沒有堅持做自己愛做的事。重要的話一般都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但“有了想法就去行動是沃倫的準則”。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巴菲特的家人對巴菲特有什么影響呢?巴菲特的父親霍華德在證券公司工作過,影響了巴菲特的興趣愛好。他爸爸為人正直,有社會責任感,熱衷政治。當巴菲特該交第一筆稅金的時候,他拒絕了爸爸替他交的建議。他選擇獨自承擔自己的責任。他一生都將稅收平等視為自己的第二事業(yè)。

巴菲特也繼承了父親愛思考的品質,有質疑精神,愛閱讀,但不盲信老師和書本的話。在上大學之前就通過閱讀和實踐有了豐富的金融方面的知識。

巴菲特的童年生活是壓抑的。因為媽媽利拉在生下他的那一年,因為她姐姐的去世,性情大變,對孩子動不動就嚴厲責罵。本來就性情溫和的巴菲特花更多的時間讀書。成年后的巴菲特也還是躲著母親,不愿意單獨與母親相處。

巴菲特缺失的母愛一定程度上在他姑姑那里得到了彌補,當經濟學教授的姑姑對非常疼愛,也教授他許多知識。

一位心理咨詢師,說有愛的家庭,孩子可以完好地發(fā)展自己。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無論家庭生活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巴菲特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孩童,聰慧,內向,敏感和勤奮,他像害怕成長一樣害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