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類書籍讀后感5篇

時間:2023-05-14 作者:pUssy 讀后感

寫讀后感必要趨于感受篇幅的長短,讀書從來都不是為了打發(fā)時間,讀后感是為了記錄下個人在讀書后的感受而書寫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學類書籍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國學類書籍讀后感5篇

國學類書籍讀后感篇1

當我合上了《中華誦——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時,突然有很多話要跟大家講。

我讀的是五年級上冊。這本書中,一共有六個單元。而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單元。

這個單元里有三首詩。這三首詩所描繪的夏日,都是美不勝收的。所以,我很喜歡這個單元。我覺得這個單元寫的景色非常美麗,讓我讀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歡的是第一首古詩:《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這首詩是這樣寫的:“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币馑际牵合奶斓搅?,白天越來越長,綠樹底下樹蔭濃密,樓臺的倒影映入池塘。微風吹拂,水面上波紋晃動,就像水晶做成的簾子。棚架上開滿薔薇花,滿院清香彌漫。在這首詩中,我看到了詩人對山亭夏日的安詳、靜謐的向往,同時,我還深深地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夏日,雖然烈日炎炎,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美麗,那么神秘,到處都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啊!

在這個單元里,還有許多“經(jīng)典誦讀”。當我讀到“知己知彼,將心比心”的時候,心里頓時“咯噔”了一下。是啊,認識一個人的前提條件就是“知己知彼,將心比心”。也就是說,為人處事不僅要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別人。這樣,用自己的心關(guān)照別人的心,才能做到關(guān)系融洽?!跋嘧R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毕嗷フJ識的人到處都是,可是,有多少是“知心”朋友呢?也許,你會說:“當然都是啦!”但是,不是光在一起玩兒樂的朋友才是知心朋友,像那種不光想著自己還想著別人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朋友”啊。

說完朋友,我們再說說為人處事吧?!盀槿四鎏澬氖拢胍骨瞄T心不驚?!弊屛叶茫褐挥泄饷骼诼?、樸素大方的人才能得到好報。像那種整天做壞事兒的人,比如小偷等等,就疑神疑鬼、寢食不安、永無寧日,而且惶惶不可終日。

除了這些,還有第二單元的“黃金無假,阿魏無真”,更是讓我明白:要相信真實的東西,而不要偏聽偏信;而第三單元的“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jīng)書”,又讓我明白讀書的重要性;第四單元的“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讓我懂得:凡事需三思而后行;第五單元的“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使我懂得學習的重要性;第六單元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又讓我明白要珍惜時間。

這本書,我真想再讀上千百遍啊!

國學類書籍讀后感篇2

?大學》是國學"四書五經(jīng)"之首。相傳《大學》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編入《禮記》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書,并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四書"是我國古代教育理論重要著作,其內(nèi)容和著述目的不僅在告訴人民怎樣做人?怎樣齊家?而且還告訴有邦有國者怎樣安邦治國?同時還提示天子怎樣做才能國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此書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謂一部全方位的理論教科書。因為他的教育對象下從庶民起,中到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論對誰都適用。

首先想談一下個人對《大學》這部經(jīng)典的感悟,此經(jīng)開篇便挑明主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圍繞著發(fā)揚德性的原則,是為《大學》三綱,隨后展開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大學》八目,而八目卻是以修身為中心,闡發(fā)修身方法與修身目的的全部內(nèi)容,由此可見,修身,是儒家極為重要的一個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義禮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為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讀《大學》時絕不能把"大學"這個概念理解為國民教育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大學"?!洞髮W》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無上或第一的意思?!洞髮W》是研究和探討人和人類社會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書。書中既教給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齊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階層講了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仡櫸覈迩隁v朝歷代,下從平民上至國君其興衰成敗的經(jīng)驗教訓無不證明《大學》講述的道理非常準確。哪個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個興國之君不以愛民為本?

從成功與失敗的古今人物身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覺不自覺地遵照《大學》所說的"修身是為人之本"的要求修煉過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懷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并想盡早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認真學習和研讀一下《大學》,并按照《大學》所說的原則修煉自己,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通過學習《大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yīng)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yīng)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yīng)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大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nèi)涵。今后,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jīng)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

國學類書籍讀后感篇3

這段時間,我們把《論語》這本書學完了。還記得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封面非常的精致,上面還寫著非常大氣的兩個字——論語。剛翻開書頁,就看到了人物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是孔子??鬃樱湛?,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中國古代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生從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師業(yè),被中國人尊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俗話說: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著名的弟子有:顏回,曾子,子路,子貢,管仲……

?論語》主要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輯而成,內(nèi)容以倫理教育為主,包括歷史,哲學,政治,經(jīng)濟,藝術(shù)等方面,有許多富有啟發(fā)性的至理名言是我國古代名言之一。全書語言精練,意義深刻,有許多言論被人視為至理名言。

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鹕普叨鴱闹?,其不善者改之,這句話的意思是三個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如果有缺點的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許果有的話就立刻改正。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精華,書中講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們一生去慢慢體會。

國學類書籍讀后感篇4

今天我發(fā)了一本《國學》書,老師教了我們第一課《孝為根本》。

講的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卻愛冒犯上級,這種人特別少;不愛冒犯上級,這種人是從古至今沒有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長是人之根本??鬃舆€告訴我們,侍奉父母,若他們有不對之處,要委婉地勸阻。父母不聽從我們的意見,仍要態(tài)度恭敬,而不要冒犯,更不能心生怨恨??鬃舆€告訴我們,不能不知父母年齡,要因為他們長壽而高興,又要為他們歲數(shù)大而擔心。

我讀完之后,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不讓父母為我學習擔心,生活擔心,在家完成作業(yè)之后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有更多精力去完成他們自己的工作。

國學類書籍讀后感篇5

人之初性本善,善乃做人質(zhì)根本。

善乃做人根本,正如儒家所信仰,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在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上他的人生方向是他自己決定的,而他選擇的人生方向則是由他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不同的人或事物所決定的,人善與惡決定于他由小到大所經(jīng)歷的事情。

當一個孩子呱呱墜地,他就是在父母的教化中不斷成長的,當他開始有記憶時,他便不斷的在學習,曹植與其兄長曹丕的品質(zhì)截然不同,同是在一個環(huán)境下長大的,而兄弟倆卻截然不同,為什么。曹丕暴如猛虎,一心想奪取他父王的位置,而曹植卻視權(quán)力于無物,才高八斗的他在其兄長的逼迫下不得不作出七步詩。這難道不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嘛?被鄉(xiāng)人視為災(zāi)難,被別人懼怕,鄉(xiāng)里人一心想除掉他,而他卻全然不知自己在鄉(xiāng)里人心中的地位,并很有禮貌的問鄉(xiāng)里老人別人這么懼怕自己為什么都躲著自己,當他得知自己在鄉(xiāng)里人眼里的地位時,他并沒有暴跳如雷,而是為鄉(xiāng)里人除掉害物。這說明他的本質(zhì)并不壞而是在后天成長中造成的,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自別人眼里是一個災(zāi)難。

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曾在沈陽的一輛公交車上發(fā)生了這樣的一幕,一個小偷在偷東西,正在小偷將要盜竊時,一個小孩看見了,并喊了不許偷東西,當即,小偷給了那個小孩一個耳光,可是,現(xiàn)場并沒有一個人為這個孩子討回公道,而是在一旁觀看。當你得知這個故事你是否想過,如果你在場,你是否會伸出手去幫助那個孩子,一個孩子知道去抓小偷而其他的大人卻如此麻木,這說明什么。人本身是善良的,可是在成長過程中被自己所遇到的一些事情所感染,一種懼怕之心在他們的心中作祟,使得他們不敢去伸手。

有多少人在幫了別人之后反被誣陷,有多少人在幫了別人之后得到的不是幫助別人的喜悅而是被冤枉的痛苦與悔恨之情。正是有太多的這樣的例子,所以使得人們的善心在不斷的消退甚至消失。

請讓自己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想想如今的社會狀況,我們是不是該站起來來挽救社會的善心,來讓社會更加和諧穩(wěn)定,如果想好了那就請站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