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認識3教案精選6篇

時間:2022-12-08 作者:lcbkmm 備課教案

教案的寫作是可以讓自己在課堂中有更好的發(fā)展,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大家肯定要考慮邏輯思路清晰,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倍的認識3教案精選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倍的認識3教案精選6篇

倍的認識3教案篇1

[教材簡析]

教材通過一些場景,如碼頭的貨物、貨場上的集裝箱,鐵路運輸線上的貨車等等,導(dǎo)人新課,讓學生感知這些都是比較重的或大宗的貨物,了解計量這些貨物有多重,通常都是用噸作單位,感受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通過每袋100千克的大米,說明10袋這樣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從而引出噸與千克的進率。接著又以一個小學生體重是25千克,推算出40個這樣的小學生重1000千克,即1噸。這里所出現(xiàn)的大米、學生等,都是學生熟悉的,有助于學生在已經(jīng)掌握單位千克的基礎(chǔ)上,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能猜一猜數(shù)學老師的體重嗎?

①請幾名學生猜一猜;

②讓猜的學生說說老師的體重為什么用千克作單位而不用克呢?

2.課件展示場景:碼頭的貨物、貨場上的集裝箱、鐵路運輸線上的貨車車廂。

①學生觀看場景圖,師說明這些圖中堆放或者運輸?shù)亩际切┖苤鼗虼笞诘奈锲罚?/p>

②提問:如果我們現(xiàn)在用克或者千克作單位來表示這些物件的重量,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用時方便嗎?

3.揭示課題:

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單位來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來比較麻煩。因此,計量這些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噸”作單位,可以用符號“t”表示。

板書:噸的認識

[設(shè)計意圖]通過猜老師的體重,喚起學生對質(zhì)量單位的回憶,接著通過觀看場景圖,初步感知在計量比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時,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單位,從而引出噸這個單位。

二、參與實踐,充分體驗

1.感知25千克、50千克、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25千克

出示25千克重的一袋米,請一位力氣小的同學來搬,如搬不動,再請一位力氣大的學生來搬。

(2)感知50千克

出示50千克重的一袋米,還請上面力氣大的同學來搬,如搬不動,再請一位學生來幫忙搬。

(3)感知100千克

出示100千克重的一袋米,讓班級幾位力氣最大的學生一起來試試,看能否搬動,搬完后,讓學生談?wù)劙崦状母惺堋?/p>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三次搬米袋,由最輕到重,逐步強化學生對100千克重的感知,為下一步建立1噸重的表象鋪設(shè)合適的臺階。

2.直觀感知1噸的實際重量

(1)談話:剛才同學們在搬100千克米袋時,感覺很重,那么2袋這樣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袋呢?(課件展示10袋大米的情境圖)

(2)學生按老師所說的大米袋數(shù)說出相應(yīng)的千克數(shù)。

(3)小結(jié):1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lt=loookg。

(4)讓學生根據(jù):1噸=1000千克

說出3噸=( )千克,8噸=( )千克,5000千克=( )噸,7000千克=( )噸。

(5)假如我們班學生的平均體重是25千克,算一算,我們班多少位同學才有大約1噸?

學生動手算一算,然后交流算法,得出40位同學大約有1噸。

[設(shè)計意圖]用10袋大米,40個學生的體重,讓學生體會1噸重的概念,學生看得見,模得著,有助于學生在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chǔ)上初步建立1噸重的概念。

3.結(jié)合實際,加深對噸的認識(多媒體結(jié)合演示)

(1)讀一讀:

一棵白菜重1千克,1000棵白菜重才是1噸

每頭牛重500千克,2頭牛重是1噸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是1噸

每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是1噸

(2)算一算:

1桶水大約10千克,( )桶水重1000千克

2塊磚重5千克,200塊磚重是( )千克,( )塊磚重是1噸

(3)想一想:

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噸這個單位?

學生舉例說明重大約1噸的物體。

[設(shè)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讀一讀、算一算、想一想等活動,豐富學生對1噸有多重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對1噸觀念的建立。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填一填:

一只河馬重3( )

一只羊重大約45( )

一個蘋果重200( )

一輛卡車的載重量是4( )

拖拉機能裝20xx千克石子,也就是( )噸

大象的重量約6000千克,也就是( )噸

一條藍鯨重7噸,也就是( )千克

一條鯊魚重約3噸,也就是( )千克

2.算一算:

一臺起重機一次能吊起2t的貨物,照這樣計算,15次能吊起的貨物是多少噸?

3.試一試(多媒體):

出示一幅電梯照片,上面標記限重量是1t,13個成人

(1)如果是我們?nèi)昙壍男W生去乘的話,每次可以乘坐幾個?

(2)如果是我們學校83位老師都要乘電梯,至少要乘幾次?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填一填,算一算,使學生充分認識噸這個質(zhì)量單位,通過讓學生解決乘電梯問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噸的認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四、小結(jié)評價,回歸生活

1.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得怎么樣,有哪些收獲。

2.課外實踐:星期天在家長的陪同下,到商店或超市調(diào)查一下,有哪些貨物是用噸作單位的,有哪些貨物是用千克作單位的?如果是以千克作單位,估計一下多少件這

樣的貨物的重量是1噸,作好記錄。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回憶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學活動由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通過調(diào)查、收集、處理信息,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的應(yīng)用價值,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倍的認識3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經(jīng)歷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理解體驗“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

2. 過程與方法:通過一系列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數(shù)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初步了解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

【教學重點】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把誰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誰的幾分之一。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出分數(shù)

1.把4個蘋果,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多少?

結(jié)合學生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樣多,數(shù)學上叫“平均分”。

2.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多少?

學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數(shù)學來表示“一半”。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揭題: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二.認識分數(shù)

1.我們把月餅平均分成了幾份?“一半”是其中的幾份?結(jié)合學生交流,師揭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

2.這一份是月餅的1/2,那另一份呢?

3.讀寫1/2 寫作:1/2先寫“—”,再寫“2”,最后寫“1”,讀作:二分之一。

4.觀察判斷,拓展認識

下列圖形中、哪些圖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1)學生交流,并說明判斷理由。

(2)小結(jié):只有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沒有平均分就不能產(chǎn)生分數(shù)。[設(shè)計意圖:此題圍繞本課重點,有效鞏固了所學認識,進一步鞏固對1/2意義的理解。]

5.把月餅分給4個人,該怎么分?能用一個什么分數(shù)來表示呢?

引出1/4的學習,并根據(jù)1/2的讀寫法引導(dǎo)學生自己能夠真確讀寫1/4。

三.鞏固分數(shù)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認識動手操作,深化認識(折長方形紙的1/2)

a.學生動手折長方形紙,并給其1/2畫上斜線。

b.學生交流各種不同的折法。

c.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狀也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長方形的1/2?

d.學生動手折正方形紙的1/4,并給其1/4畫上斜線。

四.類比遷移,認識幾分之??

1.通過把月餅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shù),讓同學認識幾分之一。[設(shè)計意圖:在充分認識1/2的基礎(chǔ)上,擴展對幾分之一這類分數(shù)的認識和理解。]

2.動手操作,用一張圓形紙折一個自己喜歡的分數(shù)。[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觀的體驗理解了幾分之一的意義。]

五.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六.練習

ppt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分數(shù)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nèi)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非常重要,教學時,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確一半是進行平均分得到的,從而強調(diào)平均分?!鞍雮€”無法用整數(shù)表示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數(shù)來表示月餅的“一半”—分數(shù)。 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于是通過折紙讓學生對分數(shù)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練習題來鞏固學生對分數(shù)的理解。在整個課堂預(yù)設(shè)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的堂課上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有待完善。具體問題如下:

1.在折紙的活動時,學生對“斜線表示”存在理解困難。

2.讓學生自己說說怎樣得到長方形紙的1/2和正方形紙的1/4時,學生只能講到怎樣折,而不能講出這樣折是為了把這張紙平均分,從而導(dǎo)致要不斷的引導(dǎo)、強調(diào)

3.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注意的不到位,提問的方式有點過于局限。

總的來說,整堂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環(huán)環(huán)相扣。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深感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必須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緊扣,恰當?shù)氖褂媒虒W課件的幫助,整個教學過程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dǎo)作用,又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倍的認識3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并能分辨紅、黃、藍三種顏色

2、體驗游戲的愉快。

活動準備:

1、紅色三角形、黃色正方形、藍色圓形各一個

2、車票若干:各種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3、乘車音樂

活動過程

1、集體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1)談話導(dǎo)入:今天咱們班來了三個客人,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

(2)分別出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教師:“這些客人長得什么樣?我們先看看三角形,長得什么樣呀?”(引導(dǎo)幼兒說出有三個尖尖的角)

教師分別提問正方形、圓形是什么樣的。引導(dǎo)幼兒說出正方形也有角,是方方的。圓形沒有角,摸上去是光滑的。

2、尋找《圖形寶寶》

(1)教師:今天來到咱們班的這些客人是三位媽媽,他們的圖形寶寶不見了,他們可著急了,到處打聽圖形寶寶的下落,最后,他們聽說圖形寶寶跑到咱們小雨點班來了,咱們趕快幫她們找一找吧。

(2)先幫三角形媽媽找穿紅顏色的圖形寶寶再找穿黃色、藍色

(3)再別幫正方形媽媽和圓形媽媽找,最后,請幼兒把圖形寶寶送到圖形媽媽那里

3、游戲《做客》

(1)今天,咱們幫圖形媽媽找到了她們的寶寶,他們真是太感激我們了,為了表示感謝,他們要請咱們?nèi)w小朋友到她們家里組做客,不過,圖形寶寶家離這兒很遠,咱們怎么去呢?(讓幼兒自由發(fā)揮),小朋友想了好多的辦法都很好!不過,去她們家要乘坐特殊的交通工具才能到達,是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呢?聽圖形媽媽來告訴我們。

三角形媽媽:我們的交通工具是三角形的,只有拿三角形車票的小朋友才可以做我的車

正方形媽媽:我們的交通工具是正方形的,只有拿正方形車票的小朋友才可以做我的車

圓形媽媽:我們的交通工具是圓形的,只有拿園形車票的小朋友才可以做我的車

并且他們還告訴我們不能上錯車廂,如果你拿到了圓形的車票就要上圓形的車廂,而且在乘車的過程中,不能擁擠,要互相謙讓

出示車票,你們看這就是她們給我們準備的車票,現(xiàn)在我就把他發(fā)給你們,你們要仔細看好車票,不要上錯車

(2)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上火車吧?。ㄓ變撼制鄙喜煌能噹┪沂橇熊噯T,列車員要檢票了,請把火車票舉起來吧?。ń處煓z查幼兒的對、錯)

(3)師:乘客們,我們的火車出發(fā)啦?。ǚ乓魳酚變鹤叱鼋淌遥?/p>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生活中尋找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實物。

倍的認識3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認識各部分名稱以及底和高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活動、概括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jīng)驗和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學難點:會畫三角形的`高。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題圖。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你能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嗎?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師:生活中哪兒有三角形?(隨著學生說出示)

3.引入。

教師:真會觀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會用到三角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三角形的世界。

?設(shè)計意圖】關(guān)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舉生活中的三角形,喚起舊知,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時體會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三角形的含義。

(1)教師:我們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現(xiàn)在請你畫一個三角形。

(2)訂正: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出的三角形?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先畫一條線段,從這條線段的一個端點出發(fā),再畫一條線段,把兩條線段的端點連接起來)

預(yù)設(shè):學生會畫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說畫法的過程中體會“圍成”。

(3)課件出示:

教師:大家看,這兩個是三角形嗎?為什么?(有兩條線段的端點沒有連上)

課件演示:畫三角形的過程。

教師:大家說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必須相連,這樣相連的三條線段就是“圍成”。

(4)教師總結(jié):說說什么是三角形?(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設(shè)計意圖】

在畫三角形、說畫法、辨析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圍成”的含義,概括三角形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倍的認識3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倒數(shù)的意義.

2.能正確的求出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倒數(shù)并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

教學難點

小數(shù)與整數(shù)求倒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xùn)練

(一)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點?

還有哪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請你任意舉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

(板書:乘積是1,兩個數(shù))

二、引入新課

剛才我們所舉出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guān)系.

(板書:倒數(shù))

三、新課教學

(一)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存在著怎樣的倒數(shù)關(guān)系呢?

請看:,那么我們就說是的倒數(shù),反過來(引導(dǎo)學生說)是的倒數(shù),也就是說和互為倒數(shù).

和存在怎樣的倒數(shù)關(guān)系呢?2和呢?

(二)深化理解

教師提問

1.什么是互為倒數(shù)?

2.怎樣理解這句話?(舉例說明)

(的倒數(shù)是,的倒數(shù)是,不能說是倒數(shù),要說它是誰的倒數(shù).)

3.0有倒數(shù)嗎?為什么?1有倒數(shù)嗎?為什么?(0雖然可以看作幾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調(diào)換位置,分母為0,不成立,所以0沒有倒數(shù),另外0和任何數(shù)相乘卻為0.1可以寫作,1與相乘還是1,符合倒數(shù)的意義,所以1的倒數(shù)是1).

(三)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1.例:寫出、的倒數(shù)

學生試做討論后,教師將過程板書如下:

所以的倒數(shù)是,的倒數(shù)是.

(能不能寫成,為什么?)

總結(jié):求一個數(shù)(0除外)的倒數(shù),只要把這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調(diào)換位置.

2.深化

你會求小數(shù)的倒數(shù)嗎?(學生試做)

三、訓(xùn)練、深化

(一)下面哪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演示課件:倒數(shù)的認識1)

(二)求出下面各數(shù)的倒數(shù)

(演示課件:倒數(shù)的認識2)

(三)判斷

1.真分數(shù)的倒數(shù)都是假分數(shù).()

2.假分數(shù)的倒數(shù)都小于1.()

3.0沒有倒數(shù).()

(四)提高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guān)倒數(shù)的哪些新知識?什么叫倒數(shù)?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五、課后作業(yè)

(一)下面哪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二)寫出下面各數(shù)的倒數(shù).

倍的認識3教案篇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

2. 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點;能認識辨別直角,會畫直角

教學難點:判斷直角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張畫有銳角、直角、鈍角的紙。學生準備手帕、教科書、紙盒、練習本、紙。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教師在黑板上分別畫出銳角、直角、鈍角,邊畫邊說:“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樣的,我畫的三個角的大小就不一樣?!碑嬐旰?,要學生分別指出三個角的頂點與邊,教師—一寫上。

教師指著直角說:“大家看,這個角是不是跟其他兩個角不太一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p>

二、新課

1. 教學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師讓學生在手帕、教科書與練習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幾個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進行比較。

使學生發(fā)現(xiàn)手帕、教科書與練習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師指出的角的形狀、大小差不多。

教師說:“在手帕、教科書與練習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著直角)是一樣的,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用一種符號把它表示出來?!苯處熢谥苯巧袭嫵鲋苯堑姆枴?/p>

教師讓學生拿出三角板著一看,指出哪一個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拿出紙,仿照書上的方法折出直角。教師發(fā)給學生畫有三個角的紙,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判斷紙上畫的角哪一個是直角。教師說:“先將頂點和頂點合在一起,再將三角板上的一條邊跟角的一條邊合在一起,再看另一邊是否合在一起?!弊寣W生自己操作,教師巡視,及時糾正錯誤。然后,引導(dǎo)學生說出:如果另一條邊和三角板的一邊也合在一起,這個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這個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讓學生檢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書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2. 做教科書第42頁的題目。

第4題讓學生獨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檢查題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讓學生回答。

3. 教學畫直角。

教師:“我們已學過怎樣畫角。那么,怎樣畫直角呢?”教師邊畫邊說:“先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跟這條邊的左端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條邊和這條邊也合在一起;再從頂點出發(fā),沿著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這樣就能畫出一個直角?!比缓?,讓學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紙上畫直角,再說一說是怎樣畫的。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充分列舉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還要讓一部分學生來判斷是否正確。

2、第2題,在方格紙上畫直角。要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檢驗一下。

3、第42頁第5題,可以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在釘子板上做。沒有釘子板的也可以用直尺或三角板在書上畫出所加的線段。

4、第42頁第7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自己在帶來的紙盒上找直角,看誰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盒子上各有24個直角。)這道題也可以作為一個數(shù)學游戲,讓學生分組進行比賽。

四、小結(jié)

我們學習的直角是一種特殊的角。它在我們?nèi)粘I钪杏锰幒芏?,在幾何知識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1、今天你有哪些收獲:認識了角有1個頂點和2條直的邊,會數(shù)角的個數(shù),角有大小,角兩邊張開的越大,角就越大,角兩邊張開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guān)。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幾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