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電影中的情節(jié)和主題,觀后感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剖析電影的主題和思想內(nèi)涵,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鷺的觀后感5篇,感謝您的參閱。
鷺的觀后感篇1
以前,老是以為做一個軍人很威風,但在軍訓時,我體會到了當軍人的辛苦,而在《士兵突擊》上,我更了解了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軍人所需要理解的考驗。
我看了《士兵突擊》的第一感受就是—苦。軍人們第一次來到軍訓地點,第一天就早上2點起床,然后理解“暴風雨”的洗禮,又開始匍匐前進……他們直到天亮的考驗,讓我的心里發(fā)酸,身上背負著三十公斤的物品,又走了那么長的路,能堅持下來,真牛!
我看《士兵突擊》的第二感受就是—毅力。做一個軍人是能夠鍛煉一個人的體魄,但最能鍛煉一個人的毅力—受了這么大的苦,在記者采訪的時候,也毫不猶豫地說:“我必須要堅持到底?!倍獡Q做是我,我肯定堅持不下來。
看了《士兵突擊》這個片子后,我才真正的感受到自己的無能和軟弱。我覺得那些士兵不必須勝利了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能堅持到底,問心無愧的士兵,都是好士兵。
人的一生,不求對社會有多大的轟動,只要你發(fā)奮做好你該做的事,問心無愧就行了。
做一件事都要有耐心,有毅力,堅持到底,無論結果是不是你所期望的。
鷺的觀后感篇2
“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利益,民族利益不可被凌駕”,這是鐵證的道理,也是歷史的洪荒中一個正確的充滿嚴肅性的選擇。當日本帝國主義打著“大東亞共榮”的幌子無恥地入侵中國,使中華民族遭受到歷史上是無前列的恥辱,祖國的河山和子民遭受到慘痛的蹂一躪時,是抗日還是內(nèi)戰(zhàn),走上了狹隘的亡國之路,自己標榜著“攘外必先安內(nèi)”,還以為是“大義凜然”呢!
但是,英雄的中華兒女“頭可斷,血可流”,絕不能讓祖國的利益遭受到絲毫的侵害。于是,“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對外”的嘹亮的呼聲徹底摧毀了“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消極抗戰(zhàn)的愚昧行為。以國軍“正面戰(zhàn)場”為主,八路軍“敵后戰(zhàn)場”為輔的抗戰(zhàn)局面便轟轟烈烈、浩浩蕩蕩地拉開了。
影片《夜襲》講述的正是抗日戰(zhàn)爭敵后戰(zhàn)場中八路軍第129師76一9一團一在陳錫聯(lián)一團一長的帶領下,夜襲山西代縣日軍陽明堡機場并炸毀日軍戰(zhàn)機24架,殲敵160余人的故事。戰(zhàn)斗的勝利,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戰(zhàn)場的忻口戰(zhàn)役,是繼平型關大捷后,我軍取得的又一重大軍事勝利,再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的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zhàn)士氣。影片展現(xiàn)給受眾的是八路軍英勇抗戰(zhàn)、不怕犧牲的激昂場面,詮釋的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操。八路軍戰(zhàn)士愛國之心,捍衛(wèi)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之心昭然若揭,熱血男兒各個鐵骨錚錚,在敵人面前絕不畏縮。也許歷史已經(jīng)將他們的身軀深深掩埋,但是他們的靈魂卻永遠在我們心中定格——熱血的詮釋。
電一影是一門偉大的藝術,也是一種感染力很強,受眾興趣強的傳播媒介,以其特殊的聲像元素,將故事場面生龍活虎地展現(xiàn)在受眾眼前。影片《夜襲》在戰(zhàn)爭場面的再現(xiàn)以及電一影主題思想的傳載上面面俱到,鬼斧神工;在塑造人物性格和形象等藝術設計方面,影片堪稱是一多奇葩,一團一長陳錫聯(lián)機靈應變、剛強嚴正、忠于抗戰(zhàn)的精神面貌的刻畫也可謂是“妙技生花”。觀看《夜襲》簡直就是心靈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禮,就像是極度饑餓后飽足美味佳肴一樣。一部影片的成功之處應該是藝術設計和思想傳達兩個方面的完美,只要能夠滿足這兩個方面,影片也就能滿足受眾的共同興趣了,即滿足了受眾某方面的觀看嗜好。而我正式被《夜襲》中那激烈而殘酷的戰(zhàn)爭場面所震懾,被八路軍戰(zhàn)士個個精神煥發(fā)的抗戰(zhàn)激|情所感染。這部影片讓我想到: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每一個亡魂都會永垂不朽,每一次勝利都會彪炳千古,每一個英名都會流芳百世!
戰(zhàn)爭殘酷無情,使人類生靈涂炭,中華民族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無比的沉重?!兑挂u》中雖然炸毀了敵機24架,殲敵160余人,但是八路軍的犧牲也是慘重的,其中三營長趙崇德等30余名官兵壯烈殉國。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戰(zhàn)士們選擇了死亡,因為他們“死得其所,死的光榮”,他們的死重于泰山,他們的靈魂將與祖國的命運同在,并將長存。而我們就只能在內(nèi)心將他們深深的緬懷,牢牢的銘記,并將他們那份高尚的愛國情操發(fā)揚光大,世代相傳。
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我們千萬不能忘卻那些為了抗戰(zhàn)勝利而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時刻都應該要牢記是他們用鮮血換來我們今天的安寧,是他們不顧自身的安危而捍衛(wèi)了祖國的利益,是他們用他們的一腔熱血詮釋了什么是愛國主義,他們是偉大的民族英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祖國的興亡受到侵害時,我們就該毫不猶豫地毅然地擔負起保衛(wèi)祖國利益不受侵害的義務和擔子,因為我們身上流淌著的是如長江黃河般激騰的血,我們是炎黃子孫、華夏子民!
鷺的觀后感篇3
很榮幸有機會能看到這部期待了很久很久的電影,真的非常震撼。普通士兵、美軍飛行員、高炮班和橋四個視角講述,在一個時間框架中一層層添上血肉,在情緒上逐層遞進,在內(nèi)容上相互關照。在張譯和美軍飛機對射影片達到高潮之后,我原本擔心很難會有一個結尾能夠托得住這個場景,但最后橋的部分也真正做到了升華,令人震撼和動容。整部影片的轟炸場面給人足夠的視覺滿足,緊張場面的氣氛烘托十分到位,背景音樂烘托下,張譯一瘸一拐走向最后炮位的時候,充滿了抗爭不止的史詩感。順便感嘆一下張譯老師演戲上的爆發(fā)力真的太好了,越來越好!最后,大家一定要去看《金剛川》喔??!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
這么一部精心制作的主旋律影片,一點看不出來是在短期內(nèi)完成的作品。當然,通過這么短時間內(nèi)能夠完成這樣一部出色的作品,不得不說,也算是對三位導演加上幾位實力派演員的一種肯定!影片將抗美援朝的那種“脊背”式的愛國情懷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我們可能武器并不先進,但是不意味著我們意志薄弱!在他們的“身后”是老百姓,為了老百姓他們拼死也要通過那座“橋”!從影片的質感角度上來說,張力十足!但是,缺陷不是沒有,就是鏡頭運用,和邏輯鏡頭重復,導致有一種本身代入很強的電影,卻又出現(xiàn)進進出出。夸一下最后的收尾部分,點睛之筆,整部影片的靈魂所在!
戰(zhàn)爭是殘酷的,也正是我們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憑借舍身忘死的意志,用鮮活的生命給我們換來現(xiàn)在的和平。做為丹東人,鴨綠江對岸的朝鮮、烈士陵園、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河口斷橋…每一處都在印證著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謝電影主創(chuàng)團隊為我們呈現(xiàn)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鷺的觀后感篇4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痛苦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記以一句貫穿整部電影的經(jīng)典臺詞為開頭,電影《老師好》就在我并不怎么提得起興趣的心情下開演了。這像是一個很傳統(tǒng)的故事,一個好老師與一群性格多變的學生從不和到互相成為很重要的人,但它細節(jié)描寫細膩自然,情感轉折合理,矛盾沖突不僅貼合人物性格,又緊致承接了故事情節(jié)。我觀影的態(tài)度也逐漸端正起來,到觀影結束的時候才赫然發(fā)現(xiàn)我早已陷入劇情,聲淚俱下。
我為同學們與苗老師自行車的斗爭而發(fā)笑,為安靜與洛小乙的青春愛情而眼眶發(fā)熱,為劉昊的疾病心口發(fā)酸,卻在文明建設賣掉收音機時忍不住滾下數(shù)顆淚珠。安靜和洛小乙的組合沖突又合理,關婷婷的嫉妒在洛小乙入團時的爆發(fā)也既令人心痛也不會讓人覺得突兀,而同學們的疏遠也使影片更顯真實。當同學們開始真正尊敬苗老師,團結一致找自行車,卻被剛剛遭受不公的苗老師打擊時,我看到苗老師眼中的后悔自責也看到她緊抿的嘴唇和欲言又止時,我的淚再一次控制不住地落下來。
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說出去的話,便如潑出去的水,即使已經(jīng)刺在別人胸口,變成冰凌,也永遠無法收回。腦袋的回歸,同學們精心排練的健美操,也被氣憤的苗老師所打斷,但在關婷婷即將開始表演的前一刻,同學們卻集體跑出了教室,當我看到他們站在關婷婷的身后,表演著,他們早已排齊的健美操,我的眼睛已因溢滿淚花而無法看清屏幕。無沖動,不青春,他們的身影因他們的熱血而變得精彩而美麗當大家齊聚苗老師家里時我也沒有想到,等待他們的,卻是慘烈的悲劇。安靜,鼓起勇氣,使得苗老師從冤案中脫身,卻為此終身殘疾,我本為這樣慘烈的痛苦而心碎不已時,突然如春花散開般,真正知道了,瀟灑二子如何在人生中書寫。苗老師,從痛失北大的痛苦中解脫,瀟灑地回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而安靜也不再執(zhí)著于北大的理想,瀟灑地選擇了另一種人生。
當早已白發(fā)蒼蒼佝僂著脊背的苗老師出現(xiàn)在安靜的書店門口,將沾滿血跡的早已陳舊的蝴蝶飾品掛在了門上,我仿佛忽然知道了,當災難來臨,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被迫接受自怨自艾,世界上還有一種人,當災難來臨,即使痛到身體蜷縮,瑟瑟發(fā)抖,也終究會抬起頭,帶著渾身的勇氣,瀟灑的面對生命的殘忍??嚯y從來都不是饋贈,真正值得感謝的從來也都不是苦難,而是與苦難中瑟瑟發(fā)抖,卻仍鼓起勇氣,坦然面對生命中各種模樣的自己。當我看完整部電影,腦海中卻又突然回想起片頭的那句話,對啊,是因為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美好的時光,我也才成為了我最好的模樣。
鷺的觀后感篇5
記得四五年前我獨自去北京辦簽證。等待遞材料的日子又長又無聊,我?guī)缀醢涯芙械蒙厦值牡胤蕉既チ艘槐?,最后再沒地方可以逛,就去了故宮。不為什么,只是覺得那是個氛圍挺沉重的地方,不適合我當時焦灼的情緒。
春末的北京陽光那么好,因為并不是節(jié)假日,故宮里并沒有太多的人。我一個一個進去那些光線幽暗的展廳,玻璃展柜上粘滿了無數(shù)游客留下的手印子和臉油印子。那些展品發(fā)著暗暗的雅雅的光澤,我很緩慢的一件一件看,很精美,想著它們被保存下來所經(jīng)歷的那些歲月或是戰(zhàn)火,不由得肅然起敬。
后來我不止一次逛過盧浮宮,龐大的館廳和擁擠的人群,注定我只能走馬觀花的略一遍那些舉世聞名的畫作和雕塑,使勁舉著手機拍一些滿是后腦勺的照片發(fā)發(fā)朋友圈。巴黎那么熱鬧的地方,總有更帶勁的去處,博物館只是浮躁的匆匆一瞥,我是最典型的盧浮宮游客之一。
這記錄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四五年前的那段時光里。我一個人背著小包,里面裝著711買的海苔包飯礦泉水跟一點零食,在故宮里晃悠一直到廣播說關門,隨時走累了就坐下曬曬太陽,春風和煦的吹拂著我的臉和手臂,心里對未來期待又惴惴不安。即使我現(xiàn)在回想起這一切來,也覺得微微的震蕩,曾經(jīng)向往的遠方終于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