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擔使命心得6篇

時間:2024-06-12 作者:Iraqis 心得體會

分享心得體會可以激發(fā)他人的思考和啟發(fā),促進彼此的共同進步和發(fā)展,想要給更多人啟發(fā)和思考,寫心得體會的時候就一定要端正好自己的態(tài)度,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立德樹人擔使命心得6篇,供大家參考。

立德樹人擔使命心得6篇

立德樹人擔使命心得篇1

_月_日x副局長給我們上了“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一課,我感受很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祖國的建設與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的歷史使命。師德師風的建設對一個學校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份,只有師德師風良好的環(huán)境學生才能健康茁壯成長;老師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師德是調理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家長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同時也是一定社會及其階層對教師職業(yè)行為的基本要求。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現(xiàn)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續(xù)與發(fā)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本人通過近段時間學習了師德師風后,我知道當一個好教師,應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這樣才酷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在學生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上的每點滴的進步,去尋覓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個閃光點,然后利用鼓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恢復感到暖和,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心靈上的間隔,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fā)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奔騰,有了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才能樂教勤教,才能善待學生。否則就會對學生敷衍塞責。關愛每個學生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內容,我們要同等地對待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氣力。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由于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點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化的作用,總之,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

二、畢生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

假如不經常處于學習狀態(tài),我們的知識結構不是社會的要求,由于在當今社會下,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時代要請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畢生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技術的發(fā)展步伐。

三、愛崗敬業(yè)、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不但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是一樣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的樂趣是照亮他人,充實自己。正是這類成績感、幸福感,鼓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yè)獻身。

四、更新觀念,努力創(chuàng)新是師德的新發(fā)展。

要讓學生從分數(shù)的奴隸變成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動身點變成以學生的“學”為動身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tǒng)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fā)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得知識、練習能力、發(fā)展智力和思想情操遭到良好熏陶的場所。

五、培養(yǎng)師德,應加強修養(yǎng)。

依照教師的思想品行,道德規(guī)范和職業(yè)品行的有關要求,規(guī)范、自律自己的言行、為人處事的方式。教師應自覺地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做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精神。要酷愛教師這個職業(yè),把它作為向國家和社會的奉獻,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的平臺。其次要加強自律,這是培養(yǎng)良好師德的辦法。同時,要有一顆進取的心,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昨天多是一位好老師,今天多是一位普通教師,明天可能被教師隊伍淘汰。好教師的標準應當是動態(tài)的,是不斷進步的。教師要有一顆進取心,不斷學習,放眼世界,彌補不足,進步素養(yǎng)。教師應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們的思想、情感、個性需要,切實地關心和愛惜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通過學習,我決心以“優(yōu)秀教師群體”為榜樣,時時處處為之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工作,積極進取。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進步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tài)度對待每個學生,時刻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安全工作。言傳身教,為人師表,讓每位學生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立德樹人擔使命心得篇2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即要求教師既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培育人才,包括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習慣養(yǎng)成教育、心理教育、個性培養(yǎng),總之是關于教學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古今中外許多思想家、教育家對教書育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國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作善也”。宋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的法規(guī),發(fā)展兒童道德、智慧和身體各方面的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更加廣義地認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即生長”。其中都強調教育不是對人某一方面的培養(yǎng),而是對人的全面培養(yǎng),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兒童是否能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兒童的健康發(fā)展在于教育,因此重視教育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必然要求,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途徑?!爸袊鴫簟钡谋举|內涵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是全體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實現(xiàn)美好生活的共享之夢;“中國夢”凝聚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要大力發(fā)展教育,提高全體公民的素質與修養(yǎng),就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無私奉獻,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作為教師如何做到“教書育人”,對“中國夢”的實現(xiàn)至關重要。

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我國現(xiàn)今的教育體制中是以知識為本的,這與教書育人的本質相悖。雖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但這個知識不單單是書本知識,我國學生“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有力地表明了單純有書本知識不一定有力量。因此,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要認識到教育工作重在“育人”而“教書”只是“育人”的一種手段;認識到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思想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創(chuàng)新比知識更重要。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p>

第二,教師要重視榜樣示范作用。榜樣作用一方面是指教師自身??鬃诱f:“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美國著名的社會學習理論家班杜拉也提出,人的行為與人格是在觀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班杜拉十分強調榜樣的示范作用。學前期,幼兒的主要觀察模仿者是父母;進入學齡前,兒童的主要模仿對象是教師。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兒童的這一特點,為兒童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玉舉止,以幫助兒童形成積極的行為規(guī)范和心理品質。另一方面是指學生身邊的榜樣作用,通過身邊的好人好事對學生進行教育,以他們的刻苦耐勞,勤奮學習,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善于思考等優(yōu)良品質。

第三,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育中至關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以教師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愛為基礎的。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敝灰獝蹖W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學生,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到達育人的目的。良好的師生關系還體現(xiàn)在教師對雙方關系的認識上。教師要認識到雙方不是主體與客體,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而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平等關系。教師要充分尊重作為獨立個體的學生,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精神、開發(fā)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

“教書育人”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不懈的努力;“中國夢”里,有“強國”也有“富民”,這同樣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做到“教書育人”。我們要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用自己的淵博學識與人格魅力,影響和感召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受到公平、正義的教育,掌握豐富的知識,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同心同德共筑“中國夢”。

立德樹人擔使命心得篇3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我很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在感受到孩子天真、可愛、活潑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許多問題,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內向,自卑、懦弱、倔強;有的愛動、喜歡打鬧、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聽了吳金林老師“立德樹人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講《窮養(yǎng),富養(yǎng),都不如教養(yǎng)》之后,我深深地領悟到了,無論是作為一名教師還是一位家長,都應該關心、關注孩子的成長,尤其是精神上的喂養(yǎng),注重環(huán)境的熏陶教育。

目前兒童圖書市場魚龍混雜,兒童讀物的內容令人堪憂,暴力,色情充斥其中,與兒童的純凈的心靈相悖,與我國宣揚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觀念相悖。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huán)境,給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應當深入挖掘我國的經典國學,把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使用優(yōu)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響孩子,當孩子喜歡國學和古典音樂的時候,孩子就會遠離低俗和膚淺了。

學習國學經典16字方針——直面經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終身受益,對我的觸動很大,當吳金林老師問“是先理解再背誦,還是先背誦再理解”時,我還很堅定地認為是前者對。經過吳老師的提點,我才意識到我錯了。其實我們是在實踐中感悟和體會真理的,只有我們掌握了真理,才能夠指導我們的行動。我們應當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熟悉國學經典,讓孩子們茁壯地成長。

在此我真誠地向吳金林老師以及為本次講座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員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真心希望這樣好的經典教育方法能夠得到廣泛的推廣,讓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立德樹人擔使命心得篇4

最近,筆者有幸在鄭州七中聆聽了“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北京一零一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程翔的閱讀教學課《哦,香雪》、作文課《學習“插敘”》及微報告《談談當前語文教學》。在長達三個小時的教學和報告中,程翔老師一如既往地親和沉穩(wěn)、游刃有余,語文味十足,學生如沐春風,聽課教師收獲滿滿,或許這正是當前課堂研討會最美的樣子吧!

閱讀教學力求與學生心靈發(fā)生聯(lián)系

?哦,香雪》是統(tǒng)編教材高一上冊的自讀課,學生在年前已學過,如今再學,該怎么教?“主要靠大家發(fā)現(xiàn)!”程老師緊扣學情,自然入課,并不旁逸斜出。讓學生上臺板書課文標題時,或因緊張,學生將“哦”的“口”旁寫大了,程老師就勢發(fā)問“這個字怎么讀”“為什么讀去聲”,因學生解說不明,程老師又順勢埋下了伏筆:“能否去掉?”快結束時學生自然給出了答案:“讀ò,表示領會、醒悟,飽含作者對香雪的憐愛、心疼、贊嘆之意,不能去掉?!?/p>

由題目而及作者,過渡自然,銜接巧妙。因為學生對鐵凝知之甚少,程老師便從剛結束的兩會說起,會上鐵凝剛當選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而且是唯一一個高中學歷的。“對此,你有什么感想?”聽到學生回答后,程老師強調“人的價值在于貢獻,不在于學歷”,相機提問順勢引導,這樣介紹作者的方式,貼合學情,新穎別致。而這種隨堂生成的點撥藝術,貫穿了整個課堂。

就在這輕松愉悅的問答之間,開始了《哦,香雪》的教學。程老師循循善誘,學生思考回答,時而閱讀時而對話,時而書寫時而記錄,如春行山路,高低起伏,別有景致。比如引導學生認知理解本課的重點“插敘方式”,師生是這樣對話的——

師:從敘事方式講,這段文字是什么?

生:插敘。

師:誰來讀?

生(讀):“也許就因為香雪是學生吧……畏縮在桌角上?!?/p>

師:作者為何詳寫插敘這段文字呢?

生1:想與別人不一樣。

生2:為下文換鉛筆盒做鋪墊。

生3:反映城鄉(xiāng)差異問題。

師:香雪好厲害啊,小小年紀就知道城鄉(xiāng)差異,還想為改變差異共同富?!?/p>

生3(不好意思):不是。

顯然,學生對于小說中的這段經典敘事并不能真正領悟。程老師用歸謬法指出理解的偏誤,隨后又飽含深情地范讀這段插敘,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深處,用心體會香雪曾經受過的傷害,進而指出香雪的單純、善良,內心的不平靜。

師:那么,這段插敘是怎么引出的呢?

生:有人替香雪分辯:“誰叫咱們香雪是學生呢?!?/p>

師:一句話扭轉敘事方向,這種手法真好!你作文里有嗎?

生:沒有。

師:以后呢?

生:我努力!

程老師始終微笑地看著學生,眼神充滿期待,學生表示要努力做到,這不就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了嗎?

這樣的對話情況整堂課上不勝枚舉,在程老師的其他課堂上也俯拾皆是,可稱之為程氏教學法。在高中語文的課堂上這樣的鏡頭并不多見,即便不少名師,也難有如此親切流暢且與學生心靈共鳴的對話。依托知識學習,引導學生感悟人生道理、獲得精神成長,正是立德樹人落實在課堂上的最好呈現(xiàn)。

這堂課從小說的基本要素引到塑造人物的主要任務,從對比手法導出本課的重點“插敘方式”,從寫作手法引出小說“反映人性”的寫作主題,最后聯(lián)系學生經歷,談到學生自己的作文。

于是,自然引出了第二堂作文課《學習“插敘”》。

作文教學重在喚醒學生的寫作意識

繼續(xù)上課,程老師引導學生自讀預發(fā)的作文材料之前,先介紹了《春又來》這篇習作,它來自程老師某次考試后發(fā)現(xiàn)的學生作文,并且強調“連續(xù)修改了兩次也沒能達到期待的高度,原因就在于不會使用插敘”。

看似一段真實情境的隨意引入,實則匠心獨運,這個情境導入與上節(jié)閱讀課的內容巧妙對接,同時暗含挑戰(zhàn)和期待。

程老師讓學生先自讀原文,說自己看到的優(yōu)點和缺點。關于優(yōu)點,學生提到了結構、立意、手法、題目等,各有道理;對于作文缺點,講的多是隔靴搔癢,說不中要害。程老師耐心聽學生表達,有個女生說了半天(約4分鐘)也未能說清想表達的意思,連聽課教師都有些不耐煩了,程老師卻一直耐心在聽,專注又和藹。臨了,他蕩開一筆,直接引導學生走向記敘文敘事的時間軸,并借助板書讓她明白“插敘”在時間的起點與終點之間的位置關系,形象直觀,同時引導學生回顧《故鄉(xiāng)》的“插敘”加以說明??芍^師者仁心,有教無類。

學生終于明白:“插敘”只能是過去的事,不能將兩個故事放在同一個時間段來說!這篇作文的主要問題找到了!

當學生明白過來這個道理,再看修改后的《春又來》,不禁恍然大悟。學生們再次嘗試修改,接下來的課堂流轉順暢,勢如破竹。

隨后課堂走向高潮,程老師展示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小說《個性》,儼然一篇下水佳作。學生讀罷,程老師巧妙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去掉宋光春節(jié)前夕與趙書記搶菜吃、分酒喝的內容,會怎么樣?一番熱烈討論后,歸納出“插敘”的重要作用,水到渠成。

整堂作文課都以作文說事,始終圍繞“插敘”做文章,問題來自學生作文,貼著學生實際水平行走,中間有易有難,有順暢有滯澀,最后歸于寫作技法,學以致用。整堂課猶如一段難忘的旅程,起伏有致,曲徑通幽。

很多語文教師困惑于如何將閱讀課堂與寫作教學關聯(lián)起來,這堂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讀寫一體,相互促進,教師搭建橋梁,學生融會貫通。關于這一點,筆者曾在程翔的“課堂作品”里讀過他的精彩論述:“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寫作教學,都具有啟蒙意義,都能夠喚醒學生的心靈。當教學喚醒學生的寫作意識的時候,也就喚醒了他們的閱讀意識;當閱讀和寫作意識都被喚醒的時候,他們就實現(xiàn)了成長。當閱讀與學生的心靈建立聯(lián)系時,學生才能感受到閱讀的必要性,閱讀的意義才會顯現(xiàn)出來。但是這種聯(lián)系并非必然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它需要一個媒介,教師的作用就是努力在二者之間建立起這種聯(lián)系?!?/p>

即便是文言文,也應“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文本本身,要學得扎實,并引導學生對人生和社會深入思考,助力學生成長”。說白了,不管閱讀還是寫作,教師都要力求引導學生與其生活發(fā)生聯(lián)系,“在你中重新發(fā)現(xiàn)我”,讀進去,而后寫出來,做到這一點,問題便不難解決。

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課不能迷失自我

隨后,程老師作了約半小時的微報告《談談當前語文教學》,對于廓清當下籠罩語文界的大單元教學、群文閱讀、項目式學習等花樣翻新的新名詞新概念的認知,大有裨益。

程老師的一些觀點發(fā)人深省,比如說:

“語文該怎么教,學生該怎么學,是一線老師的問題,不是課程標準能規(guī)定的,現(xiàn)在的課程標準手伸得太長了點兒?!薄罢l規(guī)定的語文課必須用情景教學?不用情景教學就不能學語文了嗎?”“條條大道通羅馬。中小學教師是實踐者,不是理論家,他們的使命就是把雙腳深深扎根于三尺講臺?!薄罢嬲乃囆g作品一定是自己心靈化的結晶。我們課本中的作品足夠每個語文老師研究一生之用?!薄?/p>

對于基層語文教師來說,這樣的聲音真實而震撼。

新課標強調立德樹人,要將立德樹人貫穿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學科教學的角度講,用優(yōu)秀的作品影響人,用高尚的心靈感染人,用祖國的文字滋養(yǎng)學生心靈,是語文課義不容辭的責任。落實在日常課堂上,就是要引導學生在精美的文學作品中徜徉,在經典的語言文字中穿梭。就像程翔老師一樣將教書育人融入課堂的字里行間,將立德樹人寫進自己的“課堂作品”,不因世俗而改行,不被潮流所裹挾……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滕州市第二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31日第7版

作者:張善存

立德樹人擔使命心得篇5

x月23日下午,我有幸聆聽了由全國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首批“首都基礎教育名家”,化錯教育創(chuàng)始人、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華應龍副校長進行的題為《化錯養(yǎng)正,立德樹人》直播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華應龍副校長從“什么是化錯?為什么要化錯?怎么化錯?”等問題來闡釋“化錯養(yǎng)正,立德樹人”的內涵和他多年從事“化錯教育”研究概況。他認為“化錯”是把課堂教學中的差錯融化為教學資源,相繼融入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化錯”是創(chuàng)新的來源,是落實“自主探究學習”課程標準的方法。華應龍副校長指出,“化錯教育”要做到:首先,錯是錯,溫暖地“容”,要調整對學生錯誤的態(tài)度;其次,要把錯誤當做一種資源,融化、融合、融通,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再次,錯還是錯,自豪地“榮”,榮是結果、是目標,是對出錯過程的回眸,是對差錯的育人價值的欣賞。

在教育的路上,我們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是一群學習者。時代賦予我們新的責任與使命。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思考力、有創(chuàng)造力、有執(zhí)行力、有影響力的人。

1、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師

人與人的不同,在于思想的差異,而思想則主要來源于思考。一個人是否喜歡思考,做到常態(tài)思考,取決于他的思維習慣、問題意識和格局視野。教師的思考力,主要體現(xiàn)在對待問題的處理方式上,首先愿意拿出一定的時間集中在這個問題上,思考選取的方法達到目標;其次,常時間集中關注在某一主題的研究上,持續(xù)推進,盡量尋找創(chuàng)新點;還有就是在常態(tài)教學活動中融入自己的思考,為每一次的發(fā)言做準備,為每一節(jié)課做設計,為每一次閱讀做整理,為每一次實踐做反思。

2、做一名有創(chuàng)造力的教師

創(chuàng)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思考不同,才能有創(chuàng)造。做為一名有創(chuàng)造力的教師,他所做的,都是經過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簡單有效的。不僅如此,他還要善于整合資源。他能夠認識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識,都是我們重要的資源。但是,資源本身所能達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成果。我們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創(chuàng)造。一節(jié)教案講了五年,教材都變了,教案還在用。一篇講稿,反復改了幾遍,聽眾都變了,還在講,內容仍停留在最初那個年代。經驗永遠是創(chuàng)造的羈絆,我們卻舍不得扔。我們的工作質量需要通過創(chuàng)造去改善,我們的生活境遇需要創(chuàng)造去點亮。沒有創(chuàng)造,就沒有不同,沒有創(chuàng)造,就沒有杰出的表現(xiàn)。

3、做一名有執(zhí)行力的教師

任何事只有做,才會有結果。如果只停留在計劃和想的層面,永遠也實現(xiàn)不了突破。執(zhí)行力,是推進事物進展的關鍵,是實現(xiàn)由質變到量變的飛躍。管理學家德魯克曾說,“我們應該將行動納入決策當中,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4、做一名有影響力的教師

一個教師的影響力在于給學生以人生的影響,幫助他們完善知識、塑造性格、關注成長、懂得貢獻、體味價值,要培養(yǎng)更多能夠超越自己的人,在日常教學中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正向引領。一名有影響力的教師,懂得在方方面思考“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不讓時光虛度,一直在做好“有意義的事情”,一直在思考“有價值的人生”。

華應龍副校長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闡釋了“化錯養(yǎng)正,立德樹人”的內涵和方法,讓我耳目一新,重新認識了“差錯”在教學中的價值,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運用“化錯”理念,真正做到立德樹人。

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心得有感3

這幾天我透過觀看《魏書生談教書育人》,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我認為,每一位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都應對影響人的發(fā)展因素和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認識和研究,做教育的明白人。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各育發(fā)揮不同的作用,其作用的大小和方向是不一樣的。教師要當人師,不能當經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教書應是育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應在教書中育人,在育人中教書,教育工作要堅持五育并舉、德育主導的方向。這樣,才能給學生以完整的、全面的教育,才能保證學生的素質發(fā)展不出現(xiàn)缺陷。

魏書生還個性強調身教,他認為身教應重于言教。他日常注意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他認為教師沒有人格力量,不能率先垂范,事實他就不能進行真正的身教。

由此看來身教只有親自實踐才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己就應用心學習這種教育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

立德樹人擔使命心得篇6

常言道,教書育人。但在實際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常常忽略育人,而只顧教書,結果成了教死書,死教書,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教學效果不明顯。其實,教書與育人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我認為,要教書先要育人。學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對學習有了正確的認識,學起知識來就會游刃有余。教師的教學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有一男生個性搗亂,平時不僅僅不愛學習,而且霸氣十足。當他犯錯誤的時候,無論什么原因,他總是振振有辭,即便沒理也要辯上三分。每當看到他盛氣凌人的樣貌,我就會覺得氣不打一處來。一個學生為什么不懂得認真學習,而只顧虛偽地偽裝自己呢細想自己的做法,也許有些急于求成了。以前我只注重傳授知識,而忽略了對其品行的培養(yǎng),結果導致他成績一般,我也收效甚微。之后,在學校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的影響下,我注重引導其向好的善的學習,注重其品行的培養(yǎng)。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他漸漸變得懂事了,同學們也更加歡迎他了,他的成績也有了明顯改善。

陶行知曾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梢?,教書與育人的關系密切。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過來影響教書。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習慣,才會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更快更好地理解新知識,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目前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在這個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日趨復雜,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已不僅僅僅是知識的競爭,更是一種意識的競爭,一種思想與觀念的競爭。因此,情商的高低將愈來愈多地影響一個人潛力的發(fā)揮,影響其個人水平的高低。由此看來,育人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味教書而忽略育人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它已成為一種落后的教學方式,甚至很快會被淘汰。因此對于一個想有所作為的教師來說,務必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確處理教書與育人的關系,使二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揚長避短,從而激活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為寓教于樂的師生互動,從而使新課堂展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進而使新課堂得到更加切實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