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擬訂的過程中,你們務必要考慮邏輯思路清晰,寫教案是教師的日常任務之一, 但也是為了提高我們個人的綜合能力,一定要認真寫,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談中國詩教案優(yōu)秀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談中國詩教案優(yōu)秀教案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紙的發(fā)明和改進、華佗和張仲景的成就,
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紙的發(fā)明對人類文明史做出哪些貢獻?"
培養(yǎng)學生從特定的歷史條件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秦漢時期文化的繁榮昌盛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
(四)教材重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1)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改進
(2)地動儀
2、難點:涉及到科技名詞和物理學原理,而初一學生沒有學習物理,對于利用物體慣性來對地震波進行遠距離測量的原理難以理解,因此是本課的難點。
3、解決辦法
(1)這一課的重點問題學生比較熟悉,可學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識點,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形成完整的概念。
(2)采用直觀教學法,利用幻燈、掛圖等幫助學生理解有關內容。
(3)地動儀的構造原理和一些專門的科技名詞,以教師講述為主,但必須做到概念準確。
(4)用歸納法,讓學生多做、多讀、多講,最后在教師的幫助下,概括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一起讀本課的引言,然后教師概述)我們已經學過的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方面的情況,這個時期,國家統(tǒng)一,經濟繁榮,正是文化大發(fā)展的有利條件。從18、19課,我們都來學習秦漢時期的文化。
2、講授新課
(提問)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什么?
(板書)(一)、紙的發(fā)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
(板書)1、從竹簡到紙的發(fā)明
前面我們講過甲骨文。后來人們又把文字寫在竹木簡、帛上。帛是絲織品,比竹木簡輕得多,可又太貴了。使學生了解紙的發(fā)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著出示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
1)紙是怎樣發(fā)明的?
2)紙的出現對人類有哪些貢獻?
(板書)2、蔡倫改進造紙術
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后來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人們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接著又讓學生思考第2個思考題:造紙術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請同學們回答后教師歸納):造紙術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板書)(二)、《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時期,總結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有很多數學成就在當時世界上是先進的。并且傳到了十幾個國家被當作教科書。
(板書)(三)、地動儀
請同學們思考:在發(fā)生地震時,我們怎樣才能感知?
東漢科學家張衡又發(fā)明了地動儀。
(板書)(四)、華佗和張仲景
首先向學生點出:中國醫(yī)藥學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獨具特色,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秦漢時期,中國有很多醫(yī)學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響的是張仲景和華佗。
華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藥劑,五禽戲
醫(yī)圣張仲景(東漢)著有《傷寒雜病論》,在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yī)理論和治病原則。
課堂小結
秦漢時國家的統(tǒng)一、經濟的繁榮,使得這一時期創(chuàng)造出輝煌燦爛的文化成為可能,這是秦漢人民留給后人的一筆珍貴遺產,也是我國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
談中國詩教案優(yōu)秀教案篇2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知道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
2、掌握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原因、內容和意義;
3、了解少數民族的發(fā)展狀況,知道西部大開發(fā)給少數民族帶來的新氣象;
過程與方法: 1、組織學生收集和整理有關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探究式學習的學習方法; 2、通過學習教材中的插圖,使學生學會從歷史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歷史史實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理解并熱愛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2、通過對孔繁森事跡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政策;
難點: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原因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組織學生復習有關內容:
1.大家還記得西漢有位自愿嫁給匈奴單于呼韓邪,使得漢族與匈奴族友好相處的著名美女嗎?誰說得出她的姓名?(王嬙——王昭君。)
2.誰還能說出唐朝時,為促進唐朝與吐蕃友好相處做出卓越貢獻的兩位公主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我國秦漢以來,形成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并經過了2000多年不間斷的發(fā)展。各民族之間雖然有矛盾和戰(zhàn)爭,但是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聯合的關系卻是主流,各族人民齊心協力促進祖國的發(fā)展和繁榮,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新中國建立以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如何鞏固和發(fā)展呢?請大家學習新課。
★(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民族區(qū)域實行的自治
1.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構成有什么特點?(由56個民族組成,各民族的關系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分布格局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2.組織學生討論: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原因。(教師按下表啟發(fā)歸納)
歷史傳統(tǒng) 秦漢以來,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
經濟文化 各民族在經濟、文化上長期以來取長補短、相互依存、不可分離
政治利益近代以來,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敵、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斗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關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教師指出:我國民族區(qū)域的分布特點是歷史形成的,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符合國情實際。它有助于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區(qū)事務的權利。它有助于國家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貫徹執(zhí)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區(qū)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它有助于國家富強,也有助于各民族繁榮。它有助于各民族鞏固熱愛祖國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強熱愛本民族的情感??傊?,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是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3.組織學生完成歷史填圖冊15頁第1、2題。
各民族共同發(fā)展
1.學生閱讀53頁相關課文,回答:請你以藏族、達斡爾族、傣族為例,說明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情況。(藏族百萬農奴翻了身,進入社會主義階段,成為我國五大牧區(qū)之一。內蒙古自治區(qū)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成了國家商品糧基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我國第二橡膠基地。)
2.指導學生聯系歷史填圖冊第6頁的兩幅地圖中,說出當時為少數民族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而進行的基本建設工程項目名稱。(克拉瑪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蘭新鐵路、包蘭鐵路、包頭鋼鐵公司等。)
教師歸納指出:人民政府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措施有——
a.加強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產發(fā)展;
b.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農牧業(yè)經濟,加大少數民族地區(qū)改革開放的力度;
c.對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優(yōu)惠的財政政策;
d.鼓勵少數民族地區(qū)發(fā)展貿易,照顧少數民族用品生產;
e.幫助少數民族地區(qū)脫貧致富;
f.對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寬于漢族的計劃生育政策。
3.引導學生觀看本課插圖,回答:這些插圖表現的主題是什么?(各少數民族跨入社會主義階段后,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為建設祖國和自己美好的家園,迸發(fā)出巨大的熱情。他們的社會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業(yè)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發(fā)展繁榮政策的結果。)
4.根據 “動腦筋”組織學生討論,從孔繁森的先進事跡中,說說他有哪些高貴品質值得提倡?(忠誠黨的事業(yè),關心人民疾苦,不顧個人得失等。)
布置作業(yè):
a 1.完成課本 “練一練”:應選a
2.完成《歷史填圖冊》剩余題目。
3.完成《新學案》 [自我測評]題。
b 4.根據 “活動與探究”,指導學生完成連線。(可以通過討論,先把能夠確定的答案連起來,然后在教師介紹下,連接剩下部分。)
板書設計:
11 民族團結
一、猜民歌
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三、各民族共同發(fā)展
第二部分:教學過程
一、導入——利用視頻資料,創(chuàng)設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liuxue86.com
視頻播放音樂《愛我中華》,并打出歌詞。學生欣賞歌曲,并思考:這首歌曲能反映出我們國家什么樣的特點?
二、依據各類歷史材料,引導、指導學生的探究學習
1.首先利用《中國民族分布》地圖,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了解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中,除了漢族以外,其他民族的總體分布情況。
在了解總體情況后,教師播放視頻資料《民族分布特點》,并引導學生結合地圖與資料片的信息,分析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
通過這一學習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2.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有關規(guī)定,指導學生閱讀。
(1)分析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的目的。
(2)分析“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的條文說明了什么?
通過閱讀材料,學生對我國實行的民族區(qū)域政策有了初步的了解。
3.出示動態(tài)《民族區(qū)域自治》圖(圖1),學生通過觀察,找出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建立的五個自治區(qū)。
4.結合圖2《湘西苗族選舉》圖,思考“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積極作用”。
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使學生認識到:無論是什么政策、措施,它們的出發(fā)點都是共同繁榮、共同發(fā)展、互相尊重,因為我們大家是一家人!
5.出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圖,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思考“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中國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歷史。請舉例說明?!?/p>
這一活動使歷史再現,不僅論證了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也充分體現了歷史學科論從史出的學科特色。
通過以上活動,學生對新中國實行的民族區(qū)域政策有了了解。
三、歷史學習與學生生活相結合
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更是得到了尊重。它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等。
學習這一主題時,充分利用學生在課前做的準備。
學生1舉例說明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傣族潑水節(jié)。
學生2介紹藏族佛教。
教師和學生一起觀察一組不同面額的人民幣,引導學生認識到:紙幣上面印少數民族的人物圖像、把漢、蒙、藏、維、壯這五種文字印在紙幣上,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從來沒有的,是我國的創(chuàng)新。它體現了我國非常重視各少數民族,也充分體現了他們的平等地位。
學生4結合圖片《西藏大學和電教室》、《青藏鐵路》等介紹西部大開發(fā)及相關情況。
教師播放孔繁森視頻及人物介紹。使學生認識到孔繁森是藏民的好朋友,優(yōu)秀的援藏工作者。像這樣的援藏干部還有很多很多(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曾經是一名援藏干部)。同時強調,2005年,國務院決定對西部大開發(fā)投入8500億元人民幣,支持中西部地區(qū)的經濟建設。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追求民族共同繁榮的堅定決心和意志。
通過這一組師生活動,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即貼近生活,又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共同發(fā)展、共同繁榮這一學習主題。
課后小結
學生以組為單位傳閱民族知識撲克牌,加深對本課內容的認識,并豐富對本課內容的學習。
談中國詩教案優(yōu)秀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華人、華僑遍布世界各地,以中國人勤勞、刻苦的美德創(chuàng)建并開拓著事業(yè),為所在國家的建設與發(fā)展做出的努力。
2.知道海外華人、華僑有著割舍不斷的祖國情結,并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教學準備〗
1.歌曲錄音:《我的中國心》。
2.工藝品:中國結。
3.了解一些有關海外華僑和外籍華人的愛國事跡。
〖教學活動及過程〗
1.播放歌曲錄音《我的中國心》。
2.導入討論?!澳銈兟牭竭^這首歌曲嗎?你們明白這首歌曲的含義嗎?”(這首歌曲表達了浪跡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對中國的深厚情感。)
3.閱讀教科書第88頁“爸爸的話”和華僑、外籍華人在世界上的分布圖,知道華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4.出示工藝品中國結或觀察教科書第89頁照片中的中國結,并討論:“這是什么工藝品?它表明的是什么意思?”(這是中國結,它寄托著所有華夏子孫對中國割舍不斷的`情結。)
5.閱讀教科書第89頁豆博士的話。
6.交流討論?!叭A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勤勞刻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品質。那么,走遍世界的中國人表現出的是怎樣的特點呢?”幫助學生認識到:
(1)海外華人、華僑以他們的勤勞、刻苦不懈地創(chuàng)建和開拓著,為所在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海外華人、華僑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并發(fā)揚光大;
(3)海外華人、華僑都有著割舍不斷的中國情結,只要有條件,他們就會為祖國的建設、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7.交流討論:“你們的親友中有海外華人、華僑嗎?你們知道他們的情況嗎?”
8.教師總結。
談中國詩教案優(yōu)秀教案篇4
(一)知識目標
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zhí)政地位的確立是在歷史進程中,我國人民作出的鄭重選擇,也是由其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是黨的基本執(zhí)政方式。
(二)能力目標
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中國人民對中國近代史上各種政治力量和出現的種.種建國方案進行比較鑒別作出的抉擇,引導學生試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觀察、評價問題,提高學生的比較、鑒別的能力。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歷史知識,深入學習本課,培養(yǎng)學生善于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來,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人民創(chuàng)建新中國的光輝歷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使學生對黨的認識升華,進而更加信賴和熱愛中國共產黨,努力學習書本知識,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三、教材處理和思路設計
首先投放《焦點訪談》──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專題,給學生設置政治情景,引出本節(jié)要學習的問題。
inet
然后激勵學生緊跟時代步伐,帶著問題,共同探究第六課第一框《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內容。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zhí)政地位的確立
1.教師點撥學生共同回憶中國近代史。
inet
通過體驗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相繼失敗得出歷史結論:農民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擔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要使命,所以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來承擔此重任。
2.教師繼續(xù)點撥學生回憶黨史。
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登上歷史舞臺以后,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又相繼出現了三種建國方案,擺在人民面前,讓人民來選擇。人民究竟該選擇誰來領導呢?看《淮海戰(zhàn)役》的片段。
inet
從《淮海戰(zhàn)役》這場“小車推出來的勝利”中又得出一個歷史結論: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偉大的國家不僅站起來了,而且富起來了,強起來了,這些都證明了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
inet
于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得出了第一個問題的結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zhí)政地位的確立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inet
而歷史和人民之所以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zhí)政,歸根到底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inet
這個問題由學生自主探究兩個問題來理解。教師總結:通過理解課本知識,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一登上歷史舞臺,就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只代表少數人的利益,更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歷史和人民就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來執(zhí)掌政權,從而維護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黨的性質和宗旨也決定了黨不僅能夠救中國,還能夠發(fā)展中國。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
今天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55年了,中國成為令世界矚目的強國。出示數據──數字中國。
談中國詩教案優(yōu)秀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理解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簡單經過,掌握抗美援朝斗爭的結果,知道司令員彭德懷的英明指揮,能說出黃繼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跡。
2、通過對抗美援朝背景和取得勝利的原因、意義分析,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志愿軍戰(zhàn)士的豪邁、熱情、堅強的決心和英勇頑強的抗爭精神,深刻體會志愿軍戰(zhàn)士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不愧為“最可愛的人”??姑涝且粓鰝ゴ蟮姆辞致缘恼x斗爭,既保衛(wèi)了中朝兩國的安全和獨立,也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沉重打擊了美國的侵略擴張政策,極大的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跡及志愿軍戰(zhàn)士高尚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
難點:中國政府派志愿軍奔赴朝鮮的原因,以及對抗美援朝斗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分析。
教學工具
電子白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學唱《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讓學生說出歌曲的名稱和聽完這首歌的感受。教師點出: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高唱這首戰(zhàn)歌,奔赴朝鮮前線,中國為什么要出兵援助朝鮮?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什么被稱為“最可愛的人”?
(二)新課學習:
1、基礎過關
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師先投影本節(jié)課創(chuàng)設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快速找出答案。問題如下:
(1)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目的何在?
(3)司令員是誰?
(4)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時間是什么時候?簡單經過如何?
(5)中國人民志愿軍被稱為什么?其代表人物有哪兩個?
(6)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結果怎樣?
大部分學生看完書后,讓學生舉手回答,回答不完全或錯誤的話,讓其他學生補充或糾正。
2、重難點突破
教師投影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后推舉代表展示合作學習成果
(1)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華政策的錄像片段和資料片《百年中國──抗美援朝戰(zhàn)爭》片段。
學生討論: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不出兵可能會有哪幾種結果,利弊如何?出兵可能會有哪幾種結果,利弊如何?
在討論中,大部分學生都支持出兵并說明了理由,教師對此做出肯定性的評價。為了使學生能深刻理解美國侵略朝鮮的意圖,教師板書成語“唇亡齒寒”,讓學生明白必須出兵的理由。這樣就將本課的難點(出兵的原因)化解了。
然后多媒體展示p7毛澤東同志的分析,組織學生齊讀,用它做討論總結,恰到好處。
(2)學生討論:黃繼光與邱少云的事跡體現了什么精神?人們?yōu)槭裁捶Q中國人民志愿軍為“最可愛的人”?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體現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無私的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等。因為a. 他們具有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等。b. 他們?yōu)楸<倚l(wèi)國、支援朝鮮,赴朝作戰(zhàn)。他們在戰(zhàn)斗中英勇頑強、不畏艱險,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贏得這場戰(zhàn)爭,伸張了正義,援助了朝鮮,保衛(wèi)了祖國,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崇高的國際榮譽。因此稱為最可愛的人。liuxue86.com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精彩片段: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師生一起朗讀,用心體會“最可愛的人”的可愛之處。這樣操作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深化本課主題
五、思維拓展
[課件演示]文字資料:在朝鮮戰(zhàn)場上,美國動用了它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近1/2的海軍,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但仍沒有挽回其失敗的命運。1953年7月27日,美國被迫在停戰(zhàn)協定上簽字。簽字后,“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沮喪地說:“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zhàn)協定上簽字的陸軍司令官?!?/p>
學生討論: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有哪些?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結局對新中國提高國際威望有何意義?
有關勝利的原因(在初二上學期講過很多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在討論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從戰(zhàn)爭的性質、領導人的指揮、志愿軍的作戰(zhàn)、廣大人民的態(tài)度,中朝軍民的配合等角度分析。
有關對新中國提高國際威望有何意義,學生討論達不到教師預計的效果,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分析才能得出結論:大大增加了中國的威望。讓第三世界了解到新中國與原先腐敗落后的舊中國不可同日而語,大家視其為和平之使者,反霸權主義之先鋒。
課后小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爭,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偉大壯舉,創(chuàng)造了震撼世界的光輝業(yè)績,是新中國的光榮和驕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她與日月同輝,永久地載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課后習題
1.1950年,中國受到美國怎樣的侵略威脅()
①美國悍然派兵侵略朝鮮②美軍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③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④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中國人深知“唇亡齒寒”、“救鄰自救”的道理,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時,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中央政府便派誰為司令員率軍隊入朝作戰(zhàn)()
a.彭德懷b.林彪c.鄧小平d.劉伯承
3.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作戰(zhàn)的軍隊有()
①中國人民志愿軍②朝鮮人民軍隊③“聯合國軍”④蘇聯人民志愿軍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
4 “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跡被鐫刻在上甘嶺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彼?)
a.董存瑞b.黃繼光c.邱少云d.劉胡蘭
5.一首《英雄贊歌》“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還有《一條大河》“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多少年來,當這熟悉的旋律響起時,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聯想起()
a.土地革命戰(zhàn)爭b.解放戰(zhàn)爭
c.抗日戰(zhàn)爭d.抗美援朝戰(zhàn)爭
6.彭德懷在《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中指出:“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段話應當是發(fā)表在哪一年()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談中國詩教案優(yōu)秀教案篇6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瑰麗”“做然”“酷似”“盛譽”“快慰”“柵柵來遲”“屢屢奪魁”“奉為至寶”等詞語的意思。
3、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課后的問題。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課文描寫中國石和表現戰(zhàn)士喜愛中國石的部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看了《中國石》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嗎?(“中國石”在哪兒?它是什么樣子的?為么叫它“中國石”?它是誰發(fā)現的?怎么被發(fā)現的?等等)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1、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聽老師將課文朗讀一遍。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主要寫了駐守在戈壁灘上的“我”揀到一塊酷似祖國版圖的中國石”,“我”和戰(zhàn)友們都很珍愛它。)
三、讀通課丈,指導分段。
1、這一課生字較少,請同學們先各自將課文中的生字讀幾遍,然后將課文讀一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學生能否讀正確。
3、默讀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具體寫揀石和發(fā)現“中國石”經過的是哪幾個自然段,課文可分為幾段?
討論歸納。
四、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我”成為石頭迷的原因。)
2、我們駐守在什么地方?(戈壁灘)戈壁灘是個怎樣的.地方呢?誰能用課文中的詞句來回答?聯系上下文想想“舉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攤”換個詞語來說就是什么?(遍灘、全灘)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我”怎么會成為石頭迷的?
4、齊讀第一段。
五、識記生字字形,書寫生字。
六、作業(yè)。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齊讀第一段。
二、給第一段分層。
1、指名讀2至7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是分幾層意思來寫的?
2、討論分層。
可分三層。第一層(2、3自然段〕:講一個初夏的早晨,”我”到哨所前的戈壁灘上揀石頭。第二層(4、5、6自然段):講一位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們發(fā)現了酷似祖國版圖的中國石,即洗石并發(fā)現”中國石”,第三層(第七自然段),講仔細端詳“中國石”。
3、指名分層朗讀第二段。
三、講讀第二段。
(一)講讀二、三自然段(第一層)。
1、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時候去揀石頭的?為什么說這正是揀石頭的好機會?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三自然段。
3、結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釋下列詞語。
瑰麗、傾瀉、裸露、珠光玉彩
4、在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點的景物來寫的?
(挺撥、繁茂的白楊,保露在黃沙上的石頭〕這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對戈壁的愛)
5、“小精靈”是指什么,為什么作者把石頭稱為小精靈?(小精靈一般指孩子們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領的可愛的小神靈。把石頭稱為小精靈,說明在作者眼里這些石頭仿佛有生命,表達了作者對這些石頭的喜愛之情)
6、齊讀二、三自然段。
(二)講讀4至6自然段(第二層)。
1、指名讀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會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發(fā)現“中國石”的?
2、小姑娘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為經泉水洗過的石頭特別清亮〕關于珍珠泉有什么傳說?誰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中出現兩個“珍珠”,為什么前面一個不加引號,前面一個卻加上引號?(前一個是指真的珍珠,后一個指白花花的水〕
4、我們是如何發(fā)現“中國石”的?(小姑娘發(fā)現一塊石頭像雄雞,“我”聯想到祖國版圖的形狀)
(三)講讀第七自然段(第三層〕。
1、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小如拳頭,色彩為黃白色,形狀酷似祖國版圖,表面起伏像大陸地貌。)
2、發(fā)現“中國石”時,“我”和小姑娘表現得怎樣y小姑娘驚叫,“我”不禁喊出聲來,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yōu)檫@發(fā)現而驚喜,興奮,說明心中時時裝著祖國。)
3、“我”和小姑娘分別從中國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為什么我們找的地方不一樣?(兩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p>
(四)朗讀第二段。
四、作業(yè)。
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講讀第三段。
1、自由輕聲讀第八、九自然段,思考:戰(zhàn)士們是怎樣精心保管“中國石”的?
2、哪些地方體現了戰(zhàn)士們對“中國石”的珍愛?請同學們畫出有關詞句。
3、結合學生匯報解釋下列詞語。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皣诟馈敝父嬖V對方記住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誰怎么做,不該怎么做。
4、戰(zhàn)士們?yōu)槭裁茨敲床坌牡乇9堋爸袊?,那么珍愛“中國石?(因為它酷似祖國版圖,在戰(zhàn)士們眼里,它代表祖國。〕
5、在以后的奏石會上“中國石”屢屢奪魁井贏得“寶石”的盛譽?!皩覍見Z魁”和“盛譽”是什么意思?什屢屢奪魁”就是一次又一次奪得第一,“盛譽”就是很大的榮譽)為什么“中國石”能屢屢奪魁并獲得“寶石”的盛譽?(因為“中國石袱表祖國,特別珍貴〕
6、哪個詞語突出了“中國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為至寶)“奉為至寶”是什么意思?(當作最珍貴的寶物)
7、課文中說在“我”寂寞和孤獨時,“中國石”給了“我”溫暖和快慰?!翱煳俊笔鞘裁匆馑迹浚ǜ吲d而心里感到安慰)當“我”寂寞時,傣著”中國石”會想些什么?當“我”夜里站崗感到孤獨時,摸著“中國石”又會怎么想呢?
8、駐守戈壁灘生活根艱苦,但戰(zhàn)士們?yōu)槭裁磿X得吉中有樂?“因為‘祖國,在我們身邊,祖國在我們心中”里的兩個“祖國”分別指什么?(前一個指“中國石”,后一個指祖國,)
為什么說祖國在我們心中?(看到“中國石”戰(zhàn)士們便想到祖國,心中便激蕩起愛國熱情,便想到保衛(wèi)祖國邊疆的神圣職責,)
9、齊讀第三段。
二、練習朗讀課文。
三、練習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通過寫“我”在揀的石頭中發(fā)現了一塊酷似祖國版圖形狀的“中國石”及戰(zhàn)士們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邊防戰(zhàn)士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五、作業(yè)。
1、背熟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書寫生字詞。
談中國詩教案優(yōu)秀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土改的必要性、土改的開展及基本完成情況;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及土改的歷史意義。注意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概括、歸納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指導學生收集整理課本圖片、網站資料等課程資源中有關土改的信息,并在教師引導下展開討論,幫助學生對教材主干知識體系進行梳理,整合。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加深學生對解放后土改必要性及其歷史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中國農民在兩千多年來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于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祖國是值得我們熱愛的;認識土地改革的勝利作用與抗美援朝的勝利一樣,都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還為即將到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準備了條件。
重點、難點:
重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的背景及土改開展的情況和意義
難點:關于土地改革的原因及必要性的分析;關于土地改革與新生政權的鞏固和新中國國家工業(yè)化建設的關系。
課前預習題
(1)解放前,我國占農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占農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和,卻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
(2)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規(guī)定廢除 的土地所有制,實行 的土地所有制。
(3)土地改革到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qū)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得了土地,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
(4)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
(5)土地改革的完成,使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業(yè)生產獲得了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為 準備了條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1、隨著開國大典的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你認為此后新政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鞏固政權)
2、新中國成立之初,為戰(zhàn)勝內外反動勢力的進攻,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其中有上節(jié)課學到的什么事件?(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這個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也為國內建設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和平環(huán)境。)
3、承上啟下:幾乎在抗美援朝進行的同時,黨和政府領導了土地改革運動。
二、講授新課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一段,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提出探究問題
①這是一種什么土地制度? ②這種土地制度有什么危害,會產生什么影響?
(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富農人少地多,農民人多地少,這就束縛了農村生產力,嚴重阻礙著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2)指導學生閱讀毛澤東的一段話:“很短的時間內,將有幾萬萬農民從中國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來,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無論什么大的力量都將壓抑不住?!边@段話反映了廣大新解放區(qū)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3)指導學生綜合歸納土地改革進行的必要性: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fā)展,為了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必須進行土地改革;②新中國成立后,新解放區(qū)還有3億多人口尚未進行土地改革,為了滿足農民對土地的要求,爭取其對新政權的擁護以鞏固人民政權,必須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2、土地改革的開展
(1)土地改革的起止時間:1950年-——1952年底。 引導學生比較分析:土地改革的起止時間與抗美援朝的起止時間有什么異同?(都開始于1950年;但是,全國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勝利于1953年7月。)
(2)土地改革的指導文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組織學生集體朗讀課本第13頁“文獻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條款”,討論回答:結合文獻內容,說明此次改革主要是改什么?改的目的是什么?(改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是為了解放農村生產力,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yè)化開辟道路。)
補充:封建土地所有制與農民土地所有制有何異同?(提示:從土地占有者、地主階級與農民的關系、產品分配等方面考慮)
(3)土地改革的具體辦法是什么呢?(分批進行;沒收地主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應得的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自食其力。)
(4)引導學生分析討論:這次土地改革有什么特點?(分批進行,區(qū)別對待;既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又注意保存富農經濟,保護中農和小土地出租者,同時也給地主分上應得的一份土地,讓他們自食其力,富有人性色彩,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師總結:正是這種區(qū)別性的措施,使土地改革實現了四個心:貧雇農得地開心, 中農有利放心,富農不動定心,地主勞動回心。
(5)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此次土地改革的效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果?(到 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qū)外,全國大陸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國 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得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的農具、牲畜和房屋等生產及生活資料,每年免交地租350億公斤糧食。)
二、土地改革的意義
同學們,在學習了土地改革的內容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土地改革的意義。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內容,看其是從哪些方面來總結土地改革的意義的?為了更好總結,現在把同學們搜集到的一些資料呈現給大家。
資料1:這是1952年1月1日,為了宣傳農村土地改革的勝利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fā)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種郵票,全套4枚,由孫傳哲設計,上海大業(yè)印刷公司雕刻,上海大業(yè)印刷公司印制,1955年1月10日再版。生動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極大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fā)展。按照規(guī)定,農村劃分出了地主、富農、中農、貧農、雇農等幾個階級和階層。沒收來的土地和財產,被重新分配。無論是地主,還是雇農,每個人都得到一份土地。當然,最高興的要數那些從前一無所有的貧雇農,他們中有的人甚至把土地證當作了寶貝,一直珍藏到今天。
資料2:時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魯笳說:“農民得到了土地,我們的黨就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全國農民擁護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辦不成的。所以說,這是一次了徹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資料3:毛澤東也曾興奮地說:“我為新中國數萬萬農民獲得翻身的機會和國家獲得工業(yè)化的基本條件而表示高興表示慶賀,”
資料4: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獲。這就是勞動農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覺。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51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1、4363億噸,比1949年增長了26、9%。
同學們從三個方面總結了土地改革的意義:即
第一:徹底廢除了延續(xù)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摧毀了地主階級的封建統(tǒng)治勢力。第二:廣大農民在經濟上、政治上徹底翻了身。
第三: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和國家財政經濟好轉創(chuàng)造了條件。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為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廣闊的市場。
課堂小結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農民開展了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運動。通過土地改革,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這是近代歷史開始以來中國人民反封建斗爭的偉大勝利。土地改革進一步鞏固了我國的人民民主政權,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yè)化建設準備了條件。下節(jié)課我們就將一起去了解我國工業(yè)化起步的情況。
板書設計
第3課 土地改革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①、②)
2、土地改革的開展(時間、指導文件、具體方法、特點、效果)
二、土地改革的意義 (①、②、③)
隨堂訓練
一、選擇題
1、 建國后,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 ( )
a、《共同綱領》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憲法》
2、 下列選項中,屬于土地改革意義的是( )
①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yè)生產迅速發(fā)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 )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題
歌劇白毛女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惡霸地主黃世仁逼死佃戶楊白勞,又企圖將其女兒賣掉。喜兒逃居深山多年,頭發(fā)全白,被農民傳說為“白毛仙姑”。八路軍解放該地后,斗倒惡霸,喜兒獲得翻身。
請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兒逃居深山的?
(3)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設想一下喜兒在1952年生活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篇三:土地改革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3課 土地改革
教學目標與要求:
談中國詩教案優(yōu)秀教案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了解掌握重慶談判、全面內戰(zhàn)、三大戰(zhàn)役、北平和談和渡江戰(zhàn)役等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談話講述法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圖片、詩詞、材料及地圖來講解,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應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努力教會學生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學習的習慣,使學生能基本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初步對所學內容能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史實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是不可屈服的,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人民抗戰(zhàn)的堅強核心,以此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并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感情。
b重點難點
重點:重慶談判、三大戰(zhàn)役、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
難點:重慶談判中共如何應對國民黨“假和平、真內戰(zhàn)”的策略
c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談話講述法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圖片、詩詞、材料及地圖來講解,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應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努力教會學生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學習的習慣,使學生能基本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初步對所學內容能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的能力。
d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全面抗戰(zhàn)的標志是什么?中國的抗戰(zhàn)為什么會取得最終勝利?中國抗戰(zhàn)的勝利具有什么意義?
提示:課本p74-77
?導入新課】抗日戰(zhàn)爭勝利結束后,國內社會的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由民族矛盾演變?yōu)橹袊嗣裢赖蹏髁x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的矛盾。此時的蔣介石一面準備發(fā)動內戰(zhàn),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為發(fā)動內戰(zhàn)做準備。面對蔣介石的險惡用心,中國共產黨采取了怎樣的對策呢?中國的民主革命道路將走向哪里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部分內容。
一、內戰(zhàn)的爆發(fā)
1、抗戰(zhàn)勝利后的國內形勢
(1)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由中日民族矛盾演變?yōu)橹袊嗣裢赖蹏髁x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的矛盾。
(2)國內主要政治力量的態(tài)度:
共產黨——盡力爭取和平民主。
國民黨——假和平、真內戰(zhàn)。
(原因:①迫于國內外要求和平的壓力。②內戰(zhàn)的準備工作尚未完成。)
2、為爭取和平民主而斗爭45年8月――46年夏
(1)重慶談判。1945年8月
?合作探究】1:蔣介石喊和平只是一個幌子,為什么蔣介石還要三次電邀毛澤東談判?其電邀的真實意圖是什么?
如果毛澤東不去,就借此宣傳共產黨沒有和平誠意,制造輿論。欺騙中國人民,把發(fā)動內戰(zhàn)的責任推到共產黨身上;如果毛澤東去了,就可以利用談判的機會,一則爭取運兵備戰(zhàn)的時間,再則誘使共產黨交出人民軍隊和解放區(qū)政權,實現他們的“軍令統(tǒng)一”、“政令統(tǒng)一”的目的。
①時間:1945年8月
②結果:簽訂《雙十協定》
③意義:
a共產黨在政治上取得主動,在人民面前表明了爭取和平的誠意。
b共產黨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和各民主黨派中擴大了影響。
c迫使國民黨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國民黨若破壞協定、發(fā)動內戰(zhàn),在政治上陷于被動地位。
?合作探究】2:毛澤東已經洞悉蔣介石的險惡用心,為什么還要冒生命危險,赴重慶和國民黨談判?
為揭露美蔣反動派假和平的陰謀,爭取早日實現國內的和平民主等。
(2)政協會議。1946年,重慶。結果:通過了有利于人民的決議。
3、全面內戰(zhàn)的爆發(fā)
(1)時間:1946年6月
(2)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失敗
(3)從1947年春起國民黨的重點進攻陜北、山東——失敗
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向中原解放區(qū)大舉進攻。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了。接著,國民黨軍隊又向其他解放區(qū)舉行全面進攻,中國人民自衛(wèi)的解放戰(zhàn)爭開始了。在敵人的全面進攻面前,人民解放軍依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戰(zhàn)略方針。互相配合,集中優(yōu)勢兵力,開展大規(guī)模運動戰(zhàn)。經8個月的作戰(zhàn),人民軍隊殲敵70多萬,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蔣軍的全面進攻受挫,機動兵力銳減,從1947年3月開始,被迫重點進攻陜北解放區(qū)和山東解放區(qū)。
設問:為什么重點進攻這兩個解放區(qū)呢?
蔣介石集團的戰(zhàn)略企圖是從解放區(qū)的東西兩翼與人民軍隊的主力決戰(zhàn),并將解放軍堵在黃河以北,使戰(zhàn)爭繼續(xù)在解放區(qū)內進行。 到8月間,蔣軍對陜北的重點進攻基本上被粉碎了。華東野戰(zhàn)軍在陳毅的指揮下,5月中,發(fā)動了著名的孟良崮戰(zhàn)役(電影《紅日》),不久,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也被粉碎了。
為配合解放戰(zhàn)爭的順利進行,為解放戰(zhàn)爭提供堅實的保障,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qū)展開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
?合作探究】3:在艱苦的解放戰(zhàn)爭之余,中國共產黨還在解放區(qū)進行了土地改革,結合課本學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有什么關系?
土地改革運動開展使解放區(qū)后方更加鞏固,翻身農民不僅踴躍參軍,支援前線,還積極承擔抬擔架、送糧草等任務,這一切使人民解放軍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戰(zhàn)爭勝利的方向轉向人民解放軍。
二、戰(zhàn)略反攻和三大戰(zhàn)役
1、戰(zhàn)略反攻
?合作探究】4:結合課本的資料回放思考:我軍第二年的作戰(zhàn)任務是什么?何為內線戰(zhàn)爭?何為外線戰(zhàn)爭?
“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zhàn)爭引向國民黨區(qū)域,在外線大量殲敵”;部分任務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廣大地方部隊繼續(xù)在內線作戰(zhàn),殲滅內線敵人,收復失地”。外線——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從解放區(qū)轉向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進攻,屬戰(zhàn)略進攻性質。內線——是解放區(qū)軍民在解放區(qū)打擊國民黨的進犯,屬戰(zhàn)略防御性質。
(1)時間:1947年6月
(2)主攻方向:中原
(3)標志: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渡過黃河,挺進大別山,揭開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
過渡:1948年夏,戰(zhàn)爭進入第三年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時機已經成熟。1948年9月—1949年1月連續(xù)發(fā)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
2、戰(zhàn)略決戰(zhàn)——三大戰(zhàn)役
(1948年9月——1949年1月,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
結合三大戰(zhàn)役示意圖,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指導學生制表歸納三大戰(zhàn)役概況。
戰(zhàn)果:殲滅或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主力基本上被消滅。
?合作探究】5:為什么戰(zhàn)略決戰(zhàn)首先在東北戰(zhàn)場展開?
首先在東北戰(zhàn)場展開決戰(zhàn)。這是因為,它既可以粉碎國民黨軍隊的戰(zhàn)略收縮企圖,又可以使東北人民解放軍騰出手來轉入關內作戰(zhàn),還可利用東北的工業(yè)支援全國解放戰(zhàn)爭,從而有利于整個戰(zhàn)局的發(fā)展。此外,當時東北戰(zhàn)場的態(tài)勢對人民解放軍也最為有利,奪取決戰(zhàn)勝利較有把握。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1、北平談判
(1949年4月、北平)
(1)原因:國民黨――戰(zhàn)場上的潰敗,蔣介石1949年元旦發(fā)出求和聲明。
中共―――為迅速結束戰(zhàn)爭,實現和平,減輕人民痛苦
(2)結果:達成《國內和平協定》但南京國民政府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和談破裂。
(3)作用: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假和談的陰謀,打破了其劃江而治的美夢。
指導學生閱讀導與練p98問題闡釋1
2、渡江戰(zhàn)役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發(fā)動了渡江戰(zhàn)役。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政府覆滅。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
3、進軍全國
材料: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949年4月)
1)這首詩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渡江戰(zhàn)役或占領南京
2)“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寓意是鼓足勇氣,乘勝追擊,把革命進行到底。
3)詩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歷史上曾稱“虎踞龍盤”之地。請列舉近代曾定都于此的政權:太平天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京國民政府。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課本p80—81)
①國內意義:結束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獨立、統(tǒng)一的新中國即將誕生。
②國際意義:改變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解放斗爭;
③思想意義: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指導學生閱讀導與練p98思維啟迪3
?本課小結】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民黨反動派撕毀協定、決議,發(fā)動的全面內戰(zhàn),人民解放戰(zhàn)爭開始。在解放戰(zhàn)爭第一年里,人民解放軍取得了粉碎國民黨軍隊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的勝利。解放戰(zhàn)爭進入第二年,人民解放軍轉入戰(zhàn)略反攻。解放戰(zhàn)爭進入第三年連續(xù)發(fā)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zhàn)爭在全國勝利的牢固基礎。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滅。中國人民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
e布置作業(yè):
一、本課測評答案提示:
(1)a、爭取和平民主斗爭階段。參加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參加政協會議,通過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協議,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zhàn)”的策略,爭取中國的和平與民主。
b、戰(zhàn)略防御階段,軍事上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政治上在解放區(qū)進行土地改革。
c、戰(zhàn)略反功階段,千里挺進大別山。
d、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和渡江戰(zhàn)役,基本解放全國。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人民期盼的獨立、統(tǒng)一的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即將誕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勝利。它改變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士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二、學習延伸答案提示:
(1)首先需要了解提出“兩個務必”的背景。當時,中國共產黨面臨新的歷史任務——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取得勝利、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為執(zhí)政黨。此時如果任由黨內產生和蔓延驕傲情緒,貪圖享樂情緒,則我們隊伍的“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被“不拿槍的敵人”所征服,就無法完成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而奪取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使命。
2)需結合歷史和現實來考慮其意義:
a、歷史上,“兩個務必”是我們黨總結中國歷史上歷代政權盛衰興亡的經驗教訓,對走出“歷史周期律”的深刻認識。長期執(zhí)政的環(huán)境易使執(zhí)政黨產生官僚主義、懈怠、奢侈、僵化等脫離群眾的危險。
b、就現實來說,我國面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任務,只有謙虛謹慎,才能與時俱進;只有艱苦奮斗,才能永不懈怠,也才能完成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黨的莊嚴使命。
f板書設計:略
g教學反思:
一、知識點撥
(一)知識網絡
(二)歷史解析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
列寧說:“革命是不能&b制造出來‟的。革命是從客觀上已經成熟了的危機和歷史轉折中發(fā)展起來的?!钡蹏髁x、封建勢力對中國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使中國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革命之路。但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近八十年的時間里,由于沒有一個像中國共產黨那樣的先進革命政黨的領導,這些斗爭都失敗了。中國共產黨誕生后,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是由于它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正確方向。這是黨的一條最基本的經驗。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這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旦被中國人民所接受,就轉化成對中國社會進行革命改造的巨大物質力量。
建立一個最廣泛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無產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只占中國人口的少數,最廣大的人民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中間階級。由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極其殘暴和兇惡的,因此,無產階級如果要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爭取和聯合廣大的中間階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信這一點,并建立了一條以無產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從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幟下,把全國各族和各階層人民緊密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最終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這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另一條重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