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是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教學質量的,寫教案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一定要結合自己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610的認識教案推薦7篇,供大家參考。
610的認識教案篇1
教學目標
在動畫動手操作總了解構建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培養(yǎng)數(shù)學素養(yǎng)。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了解構建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光憑字面很難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理解能力,動手動腦能力,將靜態(tài)的畫面轉為動態(tài)畫面,具有一定的難度。
難點分析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理解能力,學生較難感受。
教學方法
1.通過動手操作,動畫演示了解構建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
2.通過體驗圓柱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探究圓柱各部分的組成和特征
2.圓柱究竟是怎么樣的呢?(課件出示)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3.認識圓柱的底面、高和側面
(一)小組合作:探究圓柱各部分的組成和特征。
師:那么圓柱究竟是怎么樣的呢?(課件出示)
①、用手摸一摸、滾一滾,圓柱與長方體、正方體有何不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②、圓柱有幾個面組成?
③、小組討論并驗證:兩個底面有什么關系?
④、量一量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什么特點?
(二)、小組匯報: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內(nèi)交流感知。
師:哪一組同學來給大家說說看,圓柱有哪些特征?你們是怎么驗證的?
(學生匯報,教師即時補充)
a組:指出圓柱有3個面組成,2個底面和一個側面,2個底面相等。
b組:知道圓柱有3個面組成,2個底面和一個側面
c組:協(xié)助下指出圓柱的3個面。
生:我們知道了圓柱有3個面組成,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
生:上下兩個面是圓形。
生: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
師:指一指手中圓柱的底面、側面。
(板書:2個底面,1個側面)
圓柱的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
(三)、觀察、比較圓柱底面的特征。
a組生:圓柱的兩個底面都是圓,大小相等。
師:你是怎樣知道兩個底面相等的?
預設:剪出來比較、量直徑計算、畫在紙上倒過來觀察是否重合。(分別請學生演示驗證)
師:用哪種方法驗證最簡單?
a組生:畫在紙上倒過來觀察。
(四)、圓柱的高。
師:圓柱的高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引導:哪段距離表示圓柱的高?
請看屏幕,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叫圓柱的高。
(課件出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師:圓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上顯示并用有顏色的線閃爍。
師:你能在你的圓柱上指出這條高嗎?
教師講解:高是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應該垂直于兩個底面。
(五)、圓柱的側面
(1)、組織學生摸一摸圓柱形的模型,看一看圓柱側面在哪里,猜想一下側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
組織學生分小組操作:剪開一個圓柱模型的側面,再展開觀察。
得出結果:ab組: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
(2)動手剪一剪
沿著罐頭盒的側面剪開,展開的包裝紙是什么圖形?
(注意剪刀的安全使用)
(六)知識小結
圓柱有2個完全相同底面和1個側面組成。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4.知識拓展
(一)、圓柱的高還有其他的說法。
(課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深“,一個1元硬幣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厚“,水管也是圓柱形的,它的高還可以叫”長“。
(二)、師:為什么樹干都是圓柱形的?
(課件出示小知識)圓柱具有較大的支撐力。樹木的樹冠全靠主干支撐。特別是碩果累累的果樹,上面掛著許多果實,需要強有力的樹干支撐,才能生存。
圓柱形的樹干沒有棱角,狂風吹打時,不論風卷著塵沙、雜物從哪個方向吹來,受影響的都只是極少部分,不易受到?jīng)_擊的傷害。因此,樹干的形狀是圓柱形的,這是樹木對自然環(huán)境適應的結果,也是長期進化的結果,更是為了適應生長的需要。
四、小結
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這一類圖形有幾個共同的特點:比如它們的上、下底面都是完全相等圓,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
610的認識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長度單位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學難點】
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毫米”。誰來說說,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學習了哪幾個長度單位?(米、厘米、毫米)
請大家比畫比畫,這些長度單位大概有多長呢?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歸納總結: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同學們學得真棒!今天我們還要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分米。
(板書課題:分米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分米。
(1)出示課件(平均分成10份的1分米的線段放大圖)。
教師指出:10厘米的這一段就是1分米。
問:觀察圖,思考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1分米=10厘米)
(2)學生操作: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尺子上的1分米的長度,用手勢表示出來,再讓學生量一量自己的手從手腕到指尖有沒有1分米,以加深學生對1分米長度的感性認識。
(3)請同學們在自己或同伴的身體上找一找“大約1分米”的地方。
2.自主探索分米和米的關系。
(1)猜想。
教師:同學們,我們知道了1分米等于10厘米,那你們知道分米和米有什么樣的關系嗎?先猜猜看。
學生有可能說出因為米是比分米大的長度單位,既然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應該等于10分米。
(2)驗證。
方法一:利用課件出示米尺的放大圖,先讓學生找出從零刻度線到1米間的長度,再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1米里面是不是有10個1分米長的線段。
方法二:教師用米尺把1米長的線段畫在黑板上,然后從0刻度起每數(shù)出10厘米做一個記號,一直數(shù)完,使學生直觀看到1米等于多少分米,得出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方法三:因為1米=100厘米,100厘米中每10厘米就是1分米,所以100厘米=10分米,因此1米=10分米。
(3)明確:1米=10分米。
【教師小結】
為了測量的方便,在量稍長的物體的長度時,可用分米來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通常要用米作單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實際應用中,要注意靈活地選用合適的單位。
3.單位之間的換算。
2厘米=( )毫米
80厘米=( )分米
你能將厘米和毫米、分米進行換算嗎?你是怎樣想的?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后指名反饋。
4.完成教材第23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23頁“做一做”。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并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練習五的第3、4題。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練習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課堂小結
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說說你有什么辦法來區(qū)分它們?
【板書設計】
分米的認識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對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鼓勵他們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或小組合作商量解決。例如:在測量課桌的長度時,由于課桌比較長,有的同學直尺不夠長,小組同學協(xié)作作上記號,再將幾次測量的結果相加;有的將幾把尺子合在一起測量,再將測量的結果相加。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加強了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和交流,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610的認識教案篇3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三冊第38-39頁例1,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觀察、操作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抽象思維等能力。
(3)在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獲得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和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會用尺子畫角,體會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長角形卡片,活動角,三角板、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一位新朋友來,你們想認識嗎?(想)它是誰?(藍貓)聽聽它在說什么?(hi!我是藍貓,聽說你們中心小學新建了籃球場,非常美麗,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笥褌冋谧鍪裁??(跳沙池)[播放學生跳入沙坑后姿勢定格如圖:,]光標閃動伸展的手臂與身軀形成一個直角,彎曲的雙腿處形成一個銳角;學校操場廣千牌的面上有4個角。
2、師:我們校園不但漂亮,而且有很多角,這些角都是美麗的圖形,你們想認識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聯(lián)系實際,初步感知。
(1)找角
師:同學們,除了圖中的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或者在我們的教室,許多物體上都有角,請大家仔細看一看,認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說給你的同桌聽,好嗎?(同桌交流)
(2)匯報
師:哪位小朋友愿意說說你找到了哪些角?
2、抽象圖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角到底是什么樣子呢?讓我們給這些角脫掉漂亮的外衣,變成這樣。(多媒體演示,將物體隱藏,出現(xiàn)不同方向的三個角)(出示例1圖)
(2)認識角:
①誰能說說角是什么樣的嗎?
先讓學生拿出三角形,摸任意一個角,感受一下角是怎樣的,再自由發(fā)言,最后老師告訴學生:這個尖尖的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②學生任意摸摸身邊的角,邊摸邊說角的各部分名稱,從而鞏固角的各部分名稱。
③小結:原來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邊講邊板演)
(3)判斷角
角爺爺過生日,設宴請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員,瞧,這些圖形都說自己是角,趕來參加宴會,小朋友,快幫幫角爺爺,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3、動手實踐,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準備的紙,動動腦筋,看誰能用手中的紙折出一個角。(同桌交流)(投影學生折的角)
(2)認識角的大小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可以活動的角,課前老師也給每人發(fā)了一個這樣的角,請你拿出來,拉一拉角的兩邊,
①思考:怎樣才能拉出一個大一點的角?怎樣又能拉出一個小一點的角?(個別學生演示)
②小結: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師引導:原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小和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有關系,張開的口大,這個角就大,張開的口小,這個角就小,那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有關系嗎?
③比大?。豪蠋熞沧隽藘蓚€角,(多媒體出示兩個大小相等,邊的長度不同的角),你們覺得老師做的怎么樣?猜一猜哪個角大?究竟是怎樣呢?
多媒體演示將兩個角重合的過程,從而清楚地看出兩個角同樣大。
④小結: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無關,與角的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
4、認真觀察,體驗畫角。
(1)觀察畫角,多媒體演示畫角程序,先畫一點,再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2)模仿畫角,引導學生和老師一起用手在桌面畫角。
(3)動手畫角,讓每人動手畫一個角。(展示學生作品,作出評價)
5、仔細看書,質疑問難。
(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先讓有能力的學生試回答,師再小結,給學生有質疑問難的時間,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習慣)
三、鞏固練習,拓展新知。
1、找出主題圖中隱含的角。(課件出示主題圖,請同學們找一找有哪些角?)
(球門上有角、爺爺?shù)募舻渡嫌薪牵蠋煹娜前迳嫌薪?,表的兩根針形成一個角......)
2、講述藍貓去夢幻樂園的故事,看到這樣幾個字母:nmt,原來這是一個密碼,只要找出這里面有幾個角,洞門就會打開,你能幫幫他嗎?
3、藍貓進入夢幻樂園:
(1)游戲:射籃球(數(shù)出下面圖形有幾個角和幾條邊)
(2)拓展題:坐火箭:給你一個長方形,只能剪一刀,現(xiàn)在有幾個角?
四、課堂小結,升華新知。
小朋友,你們今天學得開心嗎?請閉上眼睛想想,你今天學會了什么?誰表現(xiàn)得最好。
五、知識延伸:我所知道的角
我們今天認識角,請同學們回去仔細觀察一下,你還見過哪些地方有角,聽說過哪里有角,明天跟老師或同學們分享一下,好嗎?
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
610的認識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jīng)歷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角、感知認識角的過程。認識常見的各種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學會畫角。
2、經(jīng)歷觀察、比較、操作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通過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感受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
能正確辨認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能畫出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與開口大小有關,與邊長無關。
教學、具準備:
1、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圓形紙、直尺。
2、學具準備:三角板、圓形紙、練習簿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圖形游戲
師:同學們,咱們今天先來玩猜圖形的游戲怎么樣?聽好了:老師的信封里裝了一些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請你根據(jù)露出來的部分,猜出它是什么圖形,明白了嗎?
師出示信封,露出圖形的一角,生猜(信封里裝有正方形,三角形)。
質疑:為什么沒有人猜圓形?
(設計意圖:)
2、折角活動建立表象(要不要視頻?)
師:(出示圓形)圓形沒有角,那你能用圓形折出一個角嗎?光說不練可不行,課前,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張圓形紙,請你用它來折一折,看能不能折出角,開始吧!
生動手活動,師巡視。
二、初步感知
1、初步感知
師:折好了嗎?沒折好的同學來跟老師一起折。現(xiàn)在來摸一摸你折出的角,你有什么感覺?
引導:(1)尖尖的,扎手,這是角的頂點
(2)從尖尖的點出發(fā),往這,是一條直直的線,往另一個方向,也是一條直直的線,這兩條線和頂點就圍成了一個角。
3、揭示課題(書寫)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角。
白板板書課題:角的認識
三、探究體驗
1、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找角
師:角不僅存在于平面圖形中,在生活中,角的身影也隨處可見。出示主題圖
這是一幅美麗的校園圖,請仔細觀察,你能找到角嗎?和你的同桌一起,看誰找得最多!
(2)匯報角(插入flash、聚光燈、放大鏡)
師:找到了嗎?你都找到了哪些角?
誰還有補充?(引導學生說出什么組成了角,或者是用手比劃一下)
(3)認識頂點和邊(筆、動畫、手動添加文字)
師:大家的眼睛可真厲害!老師啊,把大家找到的包含角的物體其中的三個展示出來(課件出示)
你能說說這3個角分別在哪嗎?
師:掌聲送給這位同學!為了方便觀察,我將這些實物隱去,這3個角有什么共同點呢?(若生已經(jīng)說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就讓他上臺用筆標出頂點和邊)
學生匯報,師出示頂點、和兩條邊。
師:尖尖的點是角的頂點,直直的線是角的兩條邊。你能指出其他兩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4)、練習
判斷
師:判斷,下面圖形哪一個是角?
生判斷,師:為什么不是?是的,指出頂點和邊。
師小結:角的兩條邊必須是直直的。
2、畫角
(1)師示范畫角
師:角真是一個有趣的圖形,怎樣畫一個角呢?你有什么想法?
生匯報(用尺子、有頂點、兩條邊)
師小結: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點起,用尺子先畫一條直直直的線,再向另一個方向畫一條直直的線,然后再標出頂點和邊,最后標上角的符號,這樣,就畫成了一個完整的角。(強調第二條邊的方向任意,邊說邊畫一個角)
(2)師:想不想自己也動手畫一個?在你的本上畫一個角吧!生畫,師巡視。
(3)展示學生作品
展示(用投影儀):規(guī)范的;不標頂點、邊的;銳角;鈍角等
3、比較角的大小
(1)師:畫角還真有趣,張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畫的角不僅有頂點和邊,還有大小呢!現(xiàn)在把你畫得角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誰畫的角大?
生比較角的大小。
(2)匯報:
師:你倆誰畫得角大?為什么?
預設:邊長
開口大
(3)觀察角的大小變化
出示變化角的課件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一組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生匯報。
它們的邊長發(fā)生變化了嗎?
那你覺得角的大小是什么決定的,跟邊長有關嗎?
(2)師小結:角的大小與開口大小有關,開口越大,角越大;開口越小,角越小;與邊長無關。
三、練習
老師收集了一些圖形,你能在下面的圖形中找到幾個角?
出示練習八第三題。
四、欣賞生活中的角
角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世界也因為角的存在而變得異常美麗。下面請欣賞生活中的角。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610的認識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運轉規(guī)律,學習看整點。
2、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時鐘模型一個、小時鐘若干個。
?活動過程】
1、游戲:猜謎語你見過什么樣的鐘?(鬧鐘、座鐘、落地鐘)鐘有什么作用?(起床)
2、分發(fā)鐘表,給小朋友每人一個鐘,請幼兒觀察(請你把看到的告訴老師)師:兩個針一樣嗎?
小結:最短的叫時針,較長的是分針。鐘面上有數(shù)字1-12,數(shù)字緊挨著數(shù)字之間為1格,一共有12格。
3、《龜兔賽跑》故事導入
師:誰贏了?
現(xiàn)在烏龜和兔子又比賽了,兔子代表分針,烏龜代表時針,它們比賽站在同一位置開始比賽。
(兔子從12跑到12,跑了一圈;烏龜從12跑到1,跑了一格)誰跑得快?分針與時針誰跑的快?那再跑一次,烏龜會走到哪里?
小結:分針跑一圈,時針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時。
4、出示三個鐘,請幼兒觀察。
師:這三個鐘一樣嗎?哪里一樣?有不一樣的地方嗎?請幼兒回答。
例: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師1點整。
(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游戲:考考你,請幼兒撥鐘。
那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來記錄時間?(幾點整就寫幾,兩個點,兩個0,表示整點)
610的認識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序數(shù)的含義,學會用序數(shù)詞正確表示5以內(nèi)物體排列的次序。
2.能根據(jù)參照物的不同,判定某一物體所處的位置。
活動重點:會用序數(shù)詞“第幾”表示5以內(nèi)物體排列次序。
活動難點:能夠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活動準備:ppt,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小兔搬新家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小兔搬新家了,邀請了許多小動物朋友到新家玩,有誰?共有幾個朋友?
二、結合ppt學習序數(shù)詞
1.以“坐車去新家排隊等車”為題,幼兒感知序數(shù)詞,會用序數(shù)詞表示5以內(nèi)動物的排列次序。
提問:小動物排好一隊,它們排在一隊的那里?
師小結:只要按一定方向數(shù),就能知道小動物排第幾
2.幼兒感知不同方向數(shù),排隊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排第五的小豬認為自己不是排第五,而是排第一,為什么?從反方向數(shù),它們排的位置和先前一樣嗎?為什么?
師小結:從不同的方向數(shù),小動物排隊的位置也不同。
三、幼兒練習正確運用序數(shù)詞
1.根據(jù)教師的指令,幼兒按要求給小動物排隊。
2.教師隨意指動物,幼兒說出這只動物排第幾。
3.哪只動物不見了:教師給排好隊的小動物任意藏起來一只,幼兒說說排哪里的動物不見了。
四、游戲“小動物住房間”
1.出示房子圖卡,數(shù)一數(shù)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間?
2.明確鑰匙上數(shù)字標記的含義。
3.請幼兒根據(jù)作業(yè)單的要求,將小動物送到新家相應的房間里。
610的認識教案篇7
一、說教材
“11-20各數(shù)的認識”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10以內(nèi)數(shù)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并且為學習20以內(nèi)的加、減法做好準備。使本課的新知不斷內(nèi)化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的感知能力。
二、說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內(nèi)容之前已經(jīng)初步認識11-20各數(shù),但是這種認識局限于數(shù)字到名稱的簡單對應。對于數(shù)字所包含在進一步、深層次的含義即數(shù)的組成,理解不夠深刻。這是一個將兩位數(shù)量化的過程。需要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再逐步抽象成數(shù)字。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jù)對教材和學生學習經(jīng)驗的把握,制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shù),知道11—20各數(shù)的組成,了解2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
2、初步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和“十”;認識數(shù)位十位和個位。
3.經(jīng)歷用20以內(nèi)的數(shù)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體會數(shù)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以及觀察、分析能力。
4、了解數(shù)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喜歡數(shù)學和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11-20各數(shù)的讀寫以及組成
教學難點:數(shù)位的意義
四、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突破重點難點,遵循兒童認識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借助直觀操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架起一座認識的橋梁。因此打算準備多媒體課件和學具小棒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的數(shù)感得到發(fā)展。主要采取觀察法和自主探索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擺一擺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數(shù)”的讀法、組成、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使整個教學遵循了由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guī)律。
五、說教學流程
為了能很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我們班上有個評比臺,于是我巧妙借助學生身邊的資源,通過“每十個笑臉換一個大拇指”的評價規(guī)則,讓他們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shù)方法,為后面的“滿十進一”學習做好鋪墊。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中心,我將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主線,以問題解決為突破,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層層遞進。
第一層次:用小棒表示11只海鷗。
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fā)現(xiàn)“一邊擺10根,一邊擺1根”,這種擺法能夠讓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初步感知“11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
第二個層次用計數(shù)器表示13個小朋友。
我用計數(shù)器直觀地展示了“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再由形象的計數(shù)器過度到抽象的數(shù)位表。并初步滲透了“滿十進一”的十進制計數(shù)法。
第三個層次根據(jù)數(shù)位表寫數(shù),理解個位和十位上數(shù)字的含義。
引導學生交流“11”這里面的兩個“1”意思一樣嗎?
三個層次的環(huán)節(jié)教學結束后,再次設計鞏固性小練習,這種練習及時有效地帶領學生把前面零散的知識回顧整理,總之在這個大環(huán)節(jié)中,我想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操作學習時間,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體驗,實踐中感悟。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
既然數(shù)字是由于生活的需要產(chǎn)生的,那么我們就應該“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一些有梯度的練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逐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拓展學生的思維。
(1)基礎性練習。根據(jù)表格和數(shù)位表寫數(shù)
(2)鞏固性練習。11-20各數(shù)順著數(shù)大家都會了,那么倒過來怎樣數(shù)呢?
(五)課堂總結,知識延伸
知識的延伸是學習的繼續(xù),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希望通過“數(shù)學小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十進制”是怎樣產(chǎn)生的,不但吸引了學生是學習興趣,也激發(fā)了學生喜歡數(shù)學愛上數(shù)學的情感。
在最后我又與“導入”呼應設計了“10個笑臉可以換成一個大拇指!那你要想得到2個大拇指,那就是貼多少個笑臉?3個拇指?10個大拇指要貼多少個笑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