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讀完《美的歷程》這部作品后,你一定會有一些新的感悟和思考吧,為了記錄下來自己的所想所感,寫一篇讀后感是一個好的選擇,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于《美的歷程》讀后感實用范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關于《美的歷程》讀后感實用范文1
《美的歷程》是中國美學的經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澤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數千年的文藝、美學納入時代精神的框架內,揭示了眾多美學現象的歷史積淀和心理積淀,具有渾厚的整體感與深刻的歷史感。本書將中國人古往今來對美的感覺玲瓏剔透地展現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親切。書中夾敘夾議,見解精到,文字簡潔,明白曉暢,曾影響了一代青年,引導了一批又一批的讀者步入美的殿堂,能短時間內讓人大致全面了解中國古代藝術,得到美的熏陶,確實是一部很好的讀物。
《美的歷程》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神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fā)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于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聯系起來,點面結合,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于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fā)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與說明。
作者認為,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轉變,并非藝術本身所能決定,決定它們的歸根到底仍然是現實生活,故而考察一個時代的文藝,必先考察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情況。本書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著這一思想構架而展開。
如第七章《盛唐之音》。提起唐代的藝術,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最先想到唐詩。唐詩正是盛唐藝術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詩歌藝術的頂峰。那么,它何以出現在這一時代呢?作者的分析給出了答案。唐代是中國古代最為輝煌的時代,帝國初始,在政治、財政、軍事上都非常強盛,對外開疆拓土,軍威四震,國內則是相對的安定和統(tǒng)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中外貿易交通發(fā)達,同樣也帶來了異域的文化。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無所畏懼無所顧忌地引進和吸取,無所束縛無所留戀地創(chuàng)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傳統(tǒng),這就是當時的社會氛圍和思想基礎。
在政治上,官階爵祿日益代替閥閱身份,成為唐代社會視為最高榮譽所在。先前的門閥士族被壓制,世俗地主階級的勢力在上升與擴大,科舉制度的確立,使得知識分子可由考試而做官,參與和掌握各級政權,突破了先前門閥世胄的壟斷,一條充滿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在向他們開放。等待著他們去開拓。個人、民族、階級、國家都處于欣欣向榮的上升階段。就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孕育出了盛唐藝術,孕育出了唐詩。它蘊含著對有血有肉的人們現實的肯定和感受,幢憬和執(zhí)著,滲透著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和想象,即使是享樂、頹喪、憂郁、悲傷,也仍然閃爍著青春、自由和歡樂。
初始,盧照鄰駱賓王使詩歌由宮廷走向生活,劉希夷張若虛又使之變而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繼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靈的感傷,化而為壯志滿懷求建功立業(yè)的具體歌唱;終于,陳子昂喊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邊塞詩、田園詩各擅勝場,前者豪邁勇敢,一往無前,后者優(yōu)美寧靜,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氣魄,天縱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藝術的最強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詩,有李白。
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筑、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并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這都證明,《美的歷程》是一部小書,篇幅不過十幾萬字;《美的歷程》又是一部大書,它考察了從遠古圖騰到明清繪畫、工藝達數千年華夏民族的藝術發(fā)展。讀之使人神馳千年,遨游于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領略一個又一個時代的藝術精神,捕捉到華夏民族美的足跡。
關于《美的歷程》讀后感實用范文2
說到“美”這個字眼,可能很多人眼前都會浮現各種各樣的圖景,這些是被我們從心底認可的,可能是一幅畫,可能是一處風景,也有可能是一首詩詞……我們每個人對“美”的定義又各不相同,就像我們在勾勒描繪“美”的時候,往往那些視覺上美的沖擊會讓我們印象更深刻一點。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哲學家李澤厚先生的著作,書中有太多的精華了。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初中的美術課上,當時老師是在講中國的美術史,順帶提到了這本書,自己也挺好奇的,課后就去圖書室借了這本書。當時讀的時候,對李澤厚先生筆下的那些美物很是好奇,所以這本書很快就讀完了,但是這一遍并沒有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最多只能算是走馬觀花式的了解了一下,大概了解了全書的大致結構而已。等到現在重讀的時候,才懂得先生筆下描繪的是一種何等的`“美”。在先生的筆下,“美”是一種生命,是一種賦予物件生命的神圣之物,它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客觀存在,更是一種對人類文明的敬仰,是從宏觀角度鳥瞰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與藝術。
在這本書中,我們感受到的美不僅僅局限于視覺上的,是從多感覺角度來認知的。全書的脈絡十分清晰,共有十個章節(jié),從遠古走來,走向文明。不得不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特有的美,無論是龍飛鳳舞一般的圖騰、陶器,還是行云流水一般的詩作文章,還是琴瑟簫笛一般的宮廷樂器等等,我們難以分出個更美一籌,我們也無需分辨。
我第一次讀不懂的地方是第三章,當時不能理解“先秦理性精神”為什么也可以是一種美?直到現在再想起的時候,才懂得精神也可以是一種美,這種美是客觀的,需要人去實踐感知的。就像孔子和莊子,這種儒道互補的藝術形式,不僅僅是文明的一種需要,更是一種對“美”的審判。
再往后面的“浪漫主義”、“魏晉風度”,更是橫掃歷史的藝術佳作,在當時,可能是普遍,不足為奇的。但是,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至今還能留下來,為后人所傳誦,那必然是有它“美”的道理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俱懷逸興壯思飛”的李白,他的詩詞有豪放之美,仿佛是時代最強音;李清照的“凄凄慘慘戚戚”,又是女子的一種美,令人動容……
最后一章的明清階段,著作甚多,有批判的、有諷刺的,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都是別樣的文明。它體現出來的世態(tài)炎涼,體現出來的悲歡離合,都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縮影,都為文明研究,藝術鑒賞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作為歷史的接班人,應當多多發(fā)現其中的美學意義,不能僅僅作為旁觀者,當然更不能褻瀆。
“美”的范疇是無比寬廣的,可以是視覺上的,也可以是聽覺上的,在這些方面完全是沒有定義的。只有有人欣賞,哪怕僅僅是角落里的一朵野花,我們便可以稱之為美,至于是哪一種程度上的美,這自然是要看個人的了。有人可以將其畫出來,有人可以將其舞出來,形式不同,給人的感覺也就不同了。
關于《美的歷程》讀后感實用范文3
一本書是否受歡迎,我認為關鍵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處。而吸引就要靠書中的內涵體現出來。
這個寒假,我在閑暇之余讀了一本書叫做《美的歷程》。這是“二十世紀最后一個文化英雄”李澤厚先生寫的。在我讀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書中的許多圖片在我的歷史書上也出現過,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更是激發(fā)了我對讀書的興趣。因此,這個寒假,開始了我的“美的歷程”。
從盤古開天辟地,美便貫穿整個歷程。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之“浪漫主義”,“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美的歷程》分析了不同時代的美學特征。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
閱讀者本書,我認為是一次心靈的洗禮?!罢鸷场边@厚重的詞已不足以表現其中的分量。通過藝術之美,讓讀者品味歷史藝術美之瑰麗的本質。與單純文字審美有本質不同,作家李澤厚的美需要歷史、美術、文學等全面的知識積累。讀書時,為中國藝術而感到震撼,同時,也無奈于自己的才疏學淺,讀書的過程中感到吃力。自以為,這本必讀的美學的理論,應更深層次的研讀。認真、仔細的閱讀,感應心靈的震撼。
我認為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插圖多的書,我們往往讀的很快,大多數看的都是圖片,很少去看文字。但,當看到這本書時,我卻有一種想要在琳瑯滿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覺。書中的文字給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時也感受著圖畫中的深層含義。這種正如作者所說的物質勞動力與精神勞動相分離與適應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這是一本叫我讀懂文化心里的書,這是一本美學欣賞的啟蒙讀物。
文末,李先生在美學層面上,給人性的定義也說明了我們應該以怎樣的一種姿態(tài)去對待藝術,對待生活中和意識中的美,對待發(fā)展。正像李澤厚先生最后所說的——“美的歷程是指向未來的”。
關于《美的歷程》讀后感實用范文4
今天,我剛在網上看了一本這樣的書,名字叫《美的歷程》。書的題目就讓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內容是什么,很吸引人。
你去過天安門前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嗎?如果你對那些史實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禮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瑯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么?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凍、積淀下來,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
我們在這里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那么,從哪里起頭呢?
得從遙遠得記不清歲月的時代開始
書的一開頭就用:美是關乎心靈的事情,不可復制,幾近于偶爾雪上留痕,一線佛里梵音。所以記錄美的歷程,實在是吃力不討好,承載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于后來者審視的心靈敏銳度。這樣一段話為開頭,同時也讓我看到美的心靈是會怎樣面對生活。
前不久,我通讀了李澤厚先生的著作《美的歷程》。美學和哲學是我今年頗感興趣的兩門學科,雖然這與我的專業(yè)學科沒有太大的必然聯系,但它們卻深深吸引著我。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神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fā)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于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聯系起來,點面結合,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于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fā)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與說明。
于是,相應的體現在石窟藝術上,如割肉喂鴿、舍身飼虎等悲慘的佛經故事成為壁畫的主要題材,這無疑是悲慘現實的藝術寫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卻是寧靜、高超、飄逸的,正是這與人世間的強烈反差,使得人們把絕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時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國雕塑藝術的理想美的高峰。
初始,盧照鄰駱賓王使詩歌由宮廷走向生活,劉希夷張若虛又使之變而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繼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靈的感傷,化而為壯志滿懷求建功立業(yè)的具體歌唱;終于,陳子昂喊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邊塞詩、田園詩各擅勝場,前者豪邁勇敢,一往無前,后者優(yōu)美寧靜,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氣魄,天縱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藝術的最強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詩,有李白。
它們的出現離不開人的覺醒這個主題,是這個“人的主題”的具體審美表現。
這是真實、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來是如此客觀地描繪自然,卻只有通過高度自覺的人的主觀品格才可能達到。
我沉思良久,感慨萬千:創(chuàng)造美是需要真情實感的參與的。這樣的創(chuàng)造就如同我們寫文章,最感人的文章不是運用了多少華麗的辭藻,講述了多少真理名言,而是這些話是否發(fā)自作者的內心。一篇平淡樸實的文章,只要字字句句發(fā)自肺腑,自然就有可讀性。至于后世的獰厲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據我分析,是因為青銅時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師的話——包括國王和巫師自己,所以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饕餮,飽含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后期那些造型,制作者里許多人也許本身就是無神論者,或懷疑論者,他們的作品即使非??鋸?、恐懼,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帶來的美。因此,遠不是任何猙獰神秘都能成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張牙舞爪的各類人、神造型或動物形象,盡管如何夸耀威嚇恐懼,卻依然只顯其空虛可笑而已。它們沒有青銅藝術這種歷史必然的命運力量和人類早期的童年氣質。
時代發(fā)展了,技術提高了,制作精致了,但從美學的角度看,戰(zhàn)國的青銅反不能成為青銅藝術的代表。稚拙的饕餮更俱美學價值。這種情景絕非偶然,它同樣出現在漢代的陶塑、陶俑等藝術上。
本書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明清時期小說、戲曲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重要觀念。
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筑、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并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
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
盡管我們后來在知識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險歷程,但李澤厚先生的存在是永遠的,正如對于我們,青春的回憶是永遠的一樣···
關于《美的歷程》讀后感實用范文5
《美的歷程》是一部廣義的中國美學史綱要。作者李澤厚在書中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的看法。雖然只是對中國美學史的簡單概括,但其內容卻是提供給了我們更多能夠了解、讀懂中國美學史的引申知識。該書按中國歷史的時間順序,從遠古到明清分別展開敘述,給予了我們對時間軸更清晰的辨別。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具代表性的美,那是那時的人民的智慧,是我們能模仿卻不可超越的美。中國美學,自出現以來,它的變化都離不開人們的社會實踐與精神世界。
《美的歷程》把中國美學史分成十個部分,分別是龍飛鳳舞、青銅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韻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以及明清文字思潮。十個簡短的詞句,卻能概括出那一時期美的最大特點??v觀美學之歷程,中國的美學發(fā)展無不體現了社會的發(fā)展,思想的更新,美學藝術中也表現著濃厚的中國特色。例如龍飛鳳舞時代的山頂洞人在尸體旁撒紅粉,這一行為不再是對鮮明奪目的紅顏色的動物性的生理反應,而開始有其社會性的巫術禮儀的符號意義在。(《美的歷程》原句)中國自古就流傳著很多關于神明的故事,而從巫術禮儀的產生發(fā)展到后來美學中所表現的關于神明的產物,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在神明這一方面的歷史的神秘莫測。
對于中國美學歷史的講述,作者延伸到了器物、青銅、文學和書法等領域,在與中國歷史的結合下討論了中國美學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美的追求變化,少不了實踐生活的因素對其審美意識的改變。龍飛鳳舞時代的遠古圖騰、符號和標志,也許是當時氏族部落的一個共同意識形態(tài)或觀念體系的代表標志,那些圖騰符號可能是當時他們對龍蛇以及巫術禮儀的想象、做法。再到青銅饕餮,青銅本身以及它身上所繪制的圖案,莊重嚴肅,帶有恐怖且不能侵犯的感覺,美學到這一時代的發(fā)展,顯現著統(tǒng)治者對自己權力的重視以及自己位高權重的地位。先秦國家尚未統(tǒng)一,兵荒馬亂、不得安寧的中國大地上,各國人民對國家統(tǒng)一、生活安定的美好向往也在促使著這一時期美的發(fā)展。先秦理性精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歷史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使百家爭鳴發(fā)生了,宗教也得到了發(fā)展傳播??梢?,這時的中國美學會帶有儒家及宗教的特點。屈原是楚辭的代表性詩人,那時社會逐漸擺脫了巫術宗教的束縛,禮儀舊制也得到突破,所以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也更加向往自己構造的浪漫主義世界。正如《離騷》中屈原所述——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中國從魏晉到明清的發(fā)展歷程,經濟不斷得到提高,特別是在唐朝出現了盛唐時期的繁榮景象,各方的交流溝通逐漸密切,文化與宗教也得到了碰撞、傳播,娛樂文化、文學藝術等也不斷發(fā)展至民間。佛教在中國得到了極大的傳播,從過去到現在,中國的美學史上都少不了佛教的美學因素,敦煌莫高窟算是一個中國美學有關佛教這一特點的代表性建筑。人民生活的日益美好,也給了人們更多對于人生、世界以及宇宙的思考的機會。正如宋元時期出現的“非無舟人,止于行人”理想與審美。宋元時期的詩詞更多的是對自然的贊美與向往,表現了美好生活改變了人們對美的追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對美的追求已下至民間,人們對于美的表達更加精細漂亮,美的形式也豐富多樣,文學、建筑、器物等等,都是美的體現。從古至今,中國美學都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發(fā)展,并且融合體現著人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中國美學史,從古至今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