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7篇

時間:2022-12-19 作者:loser 備課教案

想要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一定要認真制定教案,教案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最基本的依據,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7篇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組圍繞“作家筆下的人”這一專題,安排了3篇課文,其中一篇講讀課文由3個片段組成。它們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此外,本組課文以“人”為本,緊緊圍繞專題安排了“口語交際”“習作”“交流平臺”。本組教材作家在刻畫人物時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有的側重人物的語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動作,有的以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心理為主。這三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描寫人物的一些方法。本組教材緊緊圍繞專題,形成了“讀人、說人、些人”的這樣富有特色的一組教才。

二、教學目標

1、認真學習本組課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

2、感情朗讀課文,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3讓學生學會積累,并把積累運用到學習中去。

三、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學習中運用。

四、課時安排略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篇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2.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學習重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學習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p>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fā)現(xiàn)”。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fā)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fā)現(xiàn)了有關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fā)現(xiàn)”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注意“澄”字的發(fā)音。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fā)現(xiàn)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復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fā)現(xiàn)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F(xiàn)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4.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母腹中的胎兒再現(xiàn)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fā)現(xiàn),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fā)現(xiàn)流程圖。

3.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fā)現(xiàn)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fā)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fā)現(xiàn)”。

四、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fā)現(xiàn)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學習與感悟。

2.積累古詩。

3.通過“趣味語文”的學習,感受到標點符號的魅力。

課時布置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想一想,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2.自由地進行課堂交流。

3.選擇重點展開討論。

(1)說說對西部的認知和感受。教師可以協(xié)助同學理清思路,讓同學有條理地表達對西部的認知,比方:西部的歷史;西部的自然環(huán)境;西部的發(fā)展。

(2)說說對課文寫法特點的認知。

①《白楊》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例證。(以白楊的品格來比喻、暗示西部建設者的品質等。)

②《草原》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例證篇。(景色的鋪陳,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3)對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體會。

①找一找在這組課文中有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簡要的說說其中的含義。

②說說你是怎樣去理解句子中含著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經驗,理解個別字記詞的含義等。)

二、日積月累

1.導入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梢姺e累的重要性。今天,俺們就來學習一首中唐時期素有詩豪之稱的大詩人劉禹錫寫的《浪淘沙》。

2.同學自由朗讀,假如有不理解的,老師可作適當補充性講解。

“九曲黃河萬里沙”,寫黃河彎彎曲曲地流經萬里,夾帶著大量泥沙?!袄颂浴?,波浪翻卷;“風簸”,風浪滾動?!袄颂燥L簸自天涯”,寫黃河驚濤駭浪,來自天邊。“如今直上銀河去”,是詩人一種浪漫的想象,說黃河一直走到銀河那里去?!巴綘颗?椗摇?,夸張地說可以到達牛郞和織女的家了。前兩句描寫黃河奔騰萬里的雄渾氣勢;后兩句運用夸張的手法描寫黃河源遠流長,仿佛是從銀河里流下來的。

此詩寫九曲黃河的雄偉氣勢,并展開奇特的想象,表示作者的向往與追求。

3.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4.引導同學課外找一些劉禹錫的詩來讀一讀。

第二課時

趣味語文

1.談話導入。

師:批改作文時,常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對標點符號的使用隨心所欲?;蛞弧?,”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來了就隨手點一下,說明這些同學對標點符號極不重視。今天俺們來讀一則關于標點符號的故事,讀完之后,談談你的感想。

2.同學讀文中故事。

3.交流讀后感受。

4.教師提供故事:

有一個富翁生性吝嗇,聘請教書先生時,講明膳食供給很微薄。當時,這位教書先生一口應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說無憑,寫了一張沒有加標點符號的合約:“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备晃谈鶕陨碇饔^愿望。理解為“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毙廊缓炞?。那知吃第一頓飯時,教書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盡是素菜,沒有葷菜?俺們不是約定了‘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這個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約上的辦。

5.動手練習加標點,使之成為不同意思。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俺不留

②過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無一雙好腳

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小結。

標點一定要恰當,它就像一個人的五冠,不能因為它不是字就顯得無足輕重,標點錯了,意義也就變了。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篇4

改編之后的新語文教材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按照專題組織單元。在教材整合的優(yōu)勢下,單元內部各部分之間聯(lián)系更緊密,導語、課例、練習、資料鏈接、回顧、口語、習作一氣呵成,為師生整體駕馭把握材料,獨立學習思考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因為家庭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的因素,普遍缺乏語文積累,閱讀量小,知識面窄,嚴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在課堂上常常處于人云亦云的狀態(tài),這對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非常不利。

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借助于新教材的得力編排方式,我嘗試以單元合并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再一篇篇文章單獨講解,而是圍繞一個大主題閱讀學習,把單篇課文放在專題的大環(huán)境里領悟,

以導語為依據,提高整體感知能力。在圍繞主題的閱讀過程中,學會取舍,加強對重點內容的提取處理能力,給了學生對課文進行橫向比較分析的機會,也因此為學生提供了更充分的獨立思考作業(yè)的空間和時間。這樣的辦法比常規(guī)分篇教學節(jié)省了時間,這些時間又可以還給學生進行閱讀和積累,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最大信息量。

具體操作一般分為四次不同層次的閱讀和一次自我反思回顧,細節(jié)上可根據學情適當調整。

1、第一讀(一課時):

通讀整個單元課文,初步認識生字,讀準字音,能把課文讀下來,基本讀通句段,大致了解每課內容??梢宰杂衫首x和默讀訓練交錯進行。

2、第二讀(兩課時):

⑴ 讀導語,體會導語中指出的`重點,抓住核心詞匯,明確單元主題。教師根據主題確定閱讀提綱。

⑵ 學生根據閱讀提綱讀課文、選讀課文、資料袋等內容,提煉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內容,進行整理,在筆記本上做記錄。

⑶ 通讀過程中,你還對哪些話題、內容感興趣?簡要列出,教師協(xié)助做適當刪減,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借助圖書館、校園網進行查閱,查閱以大量瀏覽為主,可做提要式記錄。

⑷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同時融合口語交際內容。

3、第三讀:

精讀品析與跳躍閱讀,品析精讀課文中的重要段落,結合課后練習進行指導,進行朗讀訓練。

4、第四讀:

處理略讀課文,結合主題解決1-2個問題。

5、回顧:

自我小結本單元學習收獲,在筆記本上整理列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的知識點以及每課應把握的重點問題。

6、簡要交流:

通過單元學習你對本專題有了哪些了解?

7、穿插:

字詞聽寫、精品段落背誦檢查、同步訓練知識性輔助練習、同步訓練閱讀內容。

這種方法省時省力,利于學生開展自學,但是小知識點的掌握不夠扎實,需要利用早午讀及有限的自習時間,憑借輔助練習冊加以鞏固。目前我正在嘗試進一步完善這種方法。匆忙成文,懇請指教。

附: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和搜集資料了解西部,了解西部的過去與今天,歷史與發(fā)展。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品味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

6~8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由閱讀導語和1~4課,課后資料袋以及P168補充閱讀材料《拉薩古城》

1、認識生字,自己勾畫喜歡的詞語。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明確關于西部的話題。

3、聊一聊:

通過四篇課文,你對祖國的西部有了哪些了解?地貌,氣候,風俗,歷史,發(fā)展……

二、提問

關于西部,你還有哪些話題愿意和大家交流?你還想了解些什么內容?

在筆記本上進行羅列:

草原風景

蒙古族的生活

絲綢之路

匈奴族的遷徙

張騫出使西域

西域部落

新疆建設兵團(解放軍進疆)

青藏鐵路

拉薩

藏教寺廟……

三、網上查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及圖片,重要的在筆記本上做簡要記錄,同學之間做交流

四、處理精讀課文

1、《草原》:

⑴ 明確:

課文從兩部分內容入手,草原的景色迷人;草原人熱情好客。

⑵ 體會:

靜態(tài)的景物描寫;動態(tài)的迎客場面。

2、《白楊》:

⑴ 生存環(huán)境──茫茫戈壁,渺無人煙

⑵ 明確:

白楊的形象 外型──高大挺秀,筆直

個性──堅強、不動搖、適應力強

⑶ 明確:

寫白楊是為了突出像白楊一樣堅強勇敢扎根邊疆的建設者,結合閱讀鏈接內容(艾青《帳篷》)明確借物喻人的寫法。

3、學生解決課后練習,教師做適當指點。

4、背誦描寫草原和白楊的有關段落。

五、處理略讀課文

1、《絲綢之路》:

借助標志性詞句進行分段訓練。明確作者以回想的筆觸描寫了發(fā)生在公元前115年的東西方交流的一個場面。

借助相關詞語了解課文中的照應。

開頭:仿佛看到了……仿佛聽到了……

結尾:每當凝望石雕,無不引起對往日商貿、文化繁榮的遐想。

2、《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⑴ 學生分析:

地質條件復雜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天氣情況惡劣

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極度缺氧 西方媒體預言……

⑵ 討論: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句反復出現(xiàn)的作用,注意標點的變化,體會工人們高昂的斗志,澎湃的激情和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

六、自我回顧

要求學生通過回憶在筆記本上列出學習本單元之后了解到的內容和每課應掌握的重點問題,對整個單元進行鏈接和梳理,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字詞或句段進行歸納整理,出一份小試卷交換完成。

(說明:作業(yè)及聽寫隨堂布置,以基礎知識的鞏固為主,借助《同步訓練》進行延展性練習。)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講人物故事,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

2.講述者要選擇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事來講,要講得具體生動。聽眾聽時要認真,聽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詢問,還可以補充相關情節(jié)。

3.運用課文中一些寫人的方法寫一個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

教學重點:在口語交際中理清思路,學會表達。

教學難點:用課文中一些寫人的方法寫一個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

教學準備: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人物故事的活動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人物故事活動

一、引入

同學們愛聽故事嗎?我們今天就來開一個故事會。

二、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

這次我們講什么故事呢?在我們的文學作品里,在我們看的電影、電視里,有一些人物形象一直留在我們的腦海里。今天的故事會呢,我們就來講一講這些人物故事。看誰講的故事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詢問,還可以補充相關情節(jié)。

三、講故事

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是誰?他的什么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自己說給自己聽,再在小組內交流。

各小組推舉一—二名同學在全班交流

四、評選故事大王

評評:誰講的故事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深?為什么?

五、總結:要想故事講得生動具體,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二、三課時

教學內容:習作七

教學流程:

習作前準備:利用課余時間去收集自己身邊一個人的具體事例,并且對他進行進一步的觀察、了解。

一、明確習作要求

1.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寫一個人,這次習作的要求是什么?

(生齊讀作文要求)

2.你身邊這么多人,你準備寫誰,你為什么要寫他,你準備抓住他的哪些品質去寫?讓我們先交流一下。

二、學生交流:我準備寫誰,我為什么要寫他,我準備抓住他的哪些品質去寫?

先在小組內交流,再指名在全班交流。學生邊交流邊評議。

三、指導寫法

我們下面討論如何寫這個問題。

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想想寫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來寫?

(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等)(教師板書這些詞語)

你們的積累這么多的方法,我們該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這些方法一股腦兒都用上,還是根據文章的內容,選擇一些恰當的方法,進行細致的描寫?

(根據內容,選準方法)。

為了寫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你準備用哪種人物描寫方法?試著說一說。

學生練習說,評議。

四、學生自己練習寫,寫好后,同桌交換修改。

五、定稿。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篇6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筆下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lián)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文章語言優(yōu)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梢越Y合生活體驗,邊想象畫面,讓學生在讀中品味作者語言的精妙,感愛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通過看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陳巴爾虎旗、迂回、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等詞的意思。

2. 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誦一、二自然段。

4. 體會蒙漢情深的真摯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品讀,體會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義,感受作都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蒙漢深情何忍別 天涯碧草話斜陽”

教學時間 2課時

單元學情分析

教學基本程序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一、 單元導讀

1.同學們,課前先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學們?yōu)檫@些美麗的風光而贊嘆,是啊,這就是西部,祖國版圖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歷史上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如今,西部大開發(fā)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建設者辛勤汗水的澆灌下,西部又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課本第一單元的單元主題就是走進西部,讓我們打開書,快速瀏覽第一單元課文,書上都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無垠的草原,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楊,跨躍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3.學習要求:同學們,閱讀本組課文,要把握主要內容,還要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老師同學討論。

4.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課文,走進西部,去親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二.揭題

1.今天,我們首先要去領略那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板書:草原)

2.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對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樣的畫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老舍筆下的草原。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讀通課文,檢查字詞

一碧千里 無邊的綠毯 綠色渲染 墨線勾勒 翠色欲流 忽飛忽落

群馬疾馳 襟飄帶舞 撥轉馬頭 鄂溫克姑娘 陳巴爾虎旗

蒙漢深情何忍別 天涯碧草話斜陽

(1)分組讀,正音理解

渲染 勾勒:正音 結合課文注釋理解意思

忽飛忽落:由一對反義詞組成,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襟飄帶舞:看圖,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溫克姑娘 陳巴爾虎旗:讀準音 了解“鄂溫克”是草原中的一個少數民族;“陳巴爾虎旗”: “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個行政單位,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旗相當于縣級。 陳巴爾虎旗位于呼倫貝爾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牧區(qū)四旗之一。

(2)觀察,每組詞分別在寫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脈

(1)課文從草原的景和人這兩方面來贊美草原,抒發(fā)“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這種民族大團結的美好情感。(板書:景 人)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部分在寫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寫草原的人?(把課文分為兩部分)

(3)分小節(jié)朗讀。

(4)讀了課文后,同學們,草原的景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草原的人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呢?(學生回答之后師小結)

小結:草原的景和人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美。(板書:美)

三、朗讀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詞:請同學們自已讀讀這一段,不懂的詞,可以做上記號。

3.理清結構:同學們,我們看看這段話哪幾句話是在寫景的,哪幾句是抒情的,找出來,分別讀一讀。(個別讀)

4.讀抒情的句子:“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5.“這種境界”,是哪種境界呢?讀讀課文的1――5句。

(1)師引讀:我們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線條……

(2)文中寫這種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這樣的順序來描

寫的。(分句讀)

6.重點品讀“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輕輕流入云際”

(1)讀句子

(2)翠色“欲”流,流了沒有?為什么后面又說“輕輕流入云際”?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謂是“碧草與藍天一色啊)

(3)再讀讀整個句子,這樣一個畫面,給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

(4)輕柔地來讀一讀這個句字,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諧的美。

7.情感提升

(1)師生合作讀:同學們,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師讀寫景的部分)這樣的境界,……(生讀抒情部分)

(2)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草原畫卷呀!天空賦予了草原以明麗,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線條,牛羊更賦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這種境界,……(生接讀)

8.寫作方法指導:同學們,像這樣,作者先寫景,再抒情的寫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誦課文。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本1、2、3、4小題。

2.課后作業(yè):背誦第一段。試著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寫一個片段,可以寫寫“校園”,“公園”等。

第二課時

一.復習背誦

1.聽寫詞語:一碧千里 無邊的綠毯 綠色渲染 墨線勾勒 翠色欲流

2.背誦:上節(jié)課,我們隨著作者去領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讓我們一起再來回味背誦。

二、 理清文脈

1.導入:“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蹦鞘钦l?(蒙古人民騎著駿馬在草原上奔馳迎接客人。)

2.默讀2―5小節(jié),用最簡單的語言說說看,這一部分主要寫了哪幾個場面?

(1)遠迎――相見――款待――聯(lián)歡

(2)再看看,這些場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事情發(fā)展順序)

(3)著重寫了哪兩個場面呢?(騎馬遠迎、把酒聯(lián)歡)

三.質疑問難

自由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有沒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預設:

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習慣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奶茶,把牛奶熬在鍋里,撒一把鹽,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還淡淡的有點咸味,既不膩口,喝了還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顏色稍微淺一點。

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發(fā)掉水分以后就變成塊狀的了,吃的時候掰一塊,有軟的有硬的,軟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開吃,別有風味。

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連骨頭切成比拳頭還大的塊,燉在鍋里面,燉好了以后,把它撈上來,放在一個大盆子里,端在客人面前,用手抓起來吃.

2.“迂回”是什么意思?

結合句子理解:(彎彎曲曲,環(huán)繞)平時,還可以說“迂回的――”

四.騎馬遠迎

1.自由朗讀第2小節(jié),劃出描寫遠迎的句子。

2.讀遠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p>

(1)個別讀

(2)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個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熱情

重點品味

(1)“男女老少”:來的人很多,很熱情(說說可不可以換成人很多?)

(2)“飛”:不但讓我們感受到速度很快,更讓我們體會到迎客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熱情洋溢.

(3)為什么說“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穿著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條彩虹。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彩虹飛過來。(群馬疾馳,能不能說馬兒奔馳?)

(4)既然有這么多的人來迎客,那為什么作者說像一條彩虹而不是許多條呢?(這些人是有序地來的,而且彩虹是由許多種顏色組成的,正是因為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所以才匯成了一條美麗的彩虹飛過來。)

(5)那這“一條彩虹”到底還包含著什么呢?

平時,我們總說彩虹是一座橋,橋就是把這頭和那頭連在一起。如果,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橋,你們覺得連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漢族人民之間的友誼,是一座連接蒙漢兩族人民的友誼之橋。)

小結:是啊,這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種撲面而來的熱情,更包含著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漢情深。

3.感情朗讀:現(xiàn)在,就把你感受的這一份美好的情感讀出來吧。

(個別讀――齊讀)。

4.品讀:“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p>

(1)剛才一個“飛”字,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熱情,那么現(xiàn)在作者又用了一個“飛”,是車跟著馬飛過小丘,還能換成什么字?(馳,跑,開)比較:哪一個更好?(飛更能體現(xiàn)出我們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

(2)是呀,我們也是相見心切呀!讀好句子,讀出這一份急切。

四.把灑聯(lián)歡

我們帶著這一份急切的心情來到了蒙古包。

引讀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風情。

過渡: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讀4、5小節(jié),說說,你感受到了哪些蒙古族的民族風情?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何忍別”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別)

(2)能不能換成“蒙漢情深不忍別”?(“何”有一種反問的語氣,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感情,讓我們體會到蒙漢兩族人民情誼深厚。)

(3)讀出這一份難舍難分,深情厚誼。(個別――齊讀)

(4)因為這一份深厚的情誼,我們不忍分別,我們“舞的舞……(師引讀)”

(5)在夕陽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們“舞的舞……(引讀)”,(6)是啊,“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現(xiàn)在,你能用自已的話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情誼很深,怎么舍得馬上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別。)

三、 總結全文

同學們,現(xiàn)在再讓我們來看看整篇文章,課文的第一段在寫草原的風光美,第二段則在寫草原的人情美,那么,這兩段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1.不管寫景也好,寫人也好,都抒發(fā)了對草原的贊美之情,熱愛之情。

2.作者就是從從兩個側面,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xiàn)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

3.讓我們帶著對草原的贊美和熱愛,讀一讀整篇課文。

四、 課堂作業(yè):作業(yè)本5、6小題

五、 課外作業(yè):1、背誦第2 自然段。2、閱讀《林?!?/p>

板書設計:

草原 老舍

遠迎(騎馬遠迎)

相見

風光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人情美 款待 (把酒聯(lián)歡)

聯(lián)歡

教學反思:

2~絲綢之路

教材分析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xiàn)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陜西西安市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點及面、由情入理地闡明了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由群雕遐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情形,重點描寫了漢代張騫的副使與安息國將軍在邊境上互贈禮品的場面,展現(xiàn)了兩國不同的禮節(jié)、文化及經濟發(fā)展。課文描寫細膩生動,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著概述了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國家經濟、貿易、文化的促進與繁榮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與開頭相照應。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9個生字,理解“矗立、戎裝、匕首”等詞語,記記“不計其數、綾羅綢緞、美輪美奐”等四字詞語。

2.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脈絡,初步了解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復述,積累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搜集、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資料故事,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意義,初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文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達方法,激發(fā)了解絲綢之路和西部歷史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資料和故事。

2.教師媒體準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預設 教學調整

一.導入新課

1.學習了《草原》這篇課文,領略了祖國西部美麗的自然風光,今天讓我們走進西部燦爛的歷史文化――絲綢之路。

2.讀讀課后的資料袋,說說你對“絲綢之路”有哪些了解?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過渡:讀著課題,你覺得文章會介紹什么?而課文又是怎樣介紹的?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介紹了絲綢之路的哪些內容?

2.指名分節(jié)朗讀,重點正音:矗立 高鼻凹眼 戎裝 繅絲 冶鐵 灌溉

3.指名回答文章是怎樣來介紹絲綢之路的,寫了哪些內容?(先寫看到雕塑引起遐想;再具體描寫了一個故事;最后總的闡述了絲綢之路的深遠意義。)

三.入境悟情

過渡:讓我們走進兩千多年前曾經發(fā)生在絲綢之路上的一個美麗故事。

1.讀一讀2―12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講講主要介紹了幾個片段?

(迎候――會面――贈禮)

2.在這些片段描寫中,你覺得哪些句子很生動,讀一讀。

3.如果你是播音員,會怎樣來介紹這生動的一幕?可選擇1-2片段介紹。(自由練 同桌練)

4.指名串聯(lián)片段,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5.在這個故事中,你體會到兩國人民怎樣的交往態(tài)度?(友好 熱情)

四.深化感悟

過渡:其實,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在絲綢之路發(fā)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文明聯(lián)系在了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讀一讀13自然段,感受絲綢之路的偉大意義。

2.點擊資料袋:絲綢之路意義深遠,怪不得說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3.讓我們再次來讀讀課題。

五、領悟寫法

1.過渡: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文明聯(lián)系在了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綿延的絲綢之路上,遺留下了大量的文明古跡,人們?yōu)榱思o念這條路,在西安的玉祥門外雕刻了一座巨型石雕(出示課件)。

2.課文哪些自然段介紹石雕?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首尾呼應 第一自然段的過渡)

3.看圖介紹石雕。(語句流暢 口齒清楚)這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文明的見證。

六.總結鞏固

1.積累四字詞語

古樸( )( ) ( )( )如生 不( )其( ) 浩浩( )( )

( )道( )迎 綾羅( )( ) 五彩( )( )

( )山峻( ) 豐( )多( ) 美( )美( )

2.和同學交流搜集的絲綢之路的故事。

板書: 絲綢之路

迎候――會面――贈禮

友好 熱情

教學反思:

3白 楊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在通往x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在作者的描寫和敘述中,沒有正面歌頌這些無私奉獻的建設者,而是將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楊與扎根邊疆的建設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此教學這篇課文,要讓學生體會課文是怎樣借物喻人,贊頌邊疆建設者的。并且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目標

1. 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x疆”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并熟讀成誦。

3.抓住重點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領悟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重點: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案篇7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

2.朗讀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3.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方法.

4.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fā)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關于松鼠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2.學生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3.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默讀課文,想: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在學生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tǒng)領全文的作用.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五、閱讀感悟.體會寫法

◆松鼠為什么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章多處運用比較的語句,體會表達特點.

◆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