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3年級教案8篇

時間:2024-04-15 作者:Monody 備課教案

優(yōu)秀的教案能夠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優(yōu)化,提高教學效果,詳細的教案可以幫助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工具,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數(shù)學3年級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數(shù)學3年級教案8篇

數(shù)學3年級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3倍數(shù)的特征的過程,理解3倍數(shù)的特征,能判斷一個數(shù)是不是3的倍數(shù)。

2、發(fā)展分析、比較、猜測、驗證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發(fā)展分析、比較、猜測、驗證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3的倍數(shù)的特征的猜想

我們研究了2、5的倍數(shù)的特征,那么3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征呢?引導學生提出猜想。學生可能會猜想:個位上能被3整除的數(shù)能被3整除等,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研究。

二、3的倍數(shù)的特征的.探究

讓學生在100以內的數(shù)表中找出3的倍數(shù),用自己的方式做記號,并觀察、思考3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將3的倍數(shù)每個數(shù)位的各個數(shù)字加起來再觀察,逐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從而歸納出3的倍數(shù)的特征。

引導學生歸納3的倍數(shù)的特征:每個數(shù)位的各個數(shù)字加起來是3的倍數(shù)。

試一試:嘗試用3的倍數(shù)特征來判斷一個數(shù)是不是3的倍數(shù)。

三、練一練:

第2題:

讓學生準備幾張卡片:3、0、4、5 邊擺邊想,再交流討論思考的過程。

(1)30、45、54 (2)30、54 (3)30、45 (4)30

四、實踐活動:

讓學生運用研究3的倍數(shù)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數(shù)。讓學生經(jīng)歷涂、畫、想等過程,使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

[板書設計]

3的倍數(shù)的特征

3的倍數(shù)的特征:這個數(shù)各位數(shù)字之和是3的倍數(shù)。

數(shù)學3年級教案篇2

第1課時: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學重點: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口算卡片,每人準備一個時鐘。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播放新年聯(lián)歡晚會的片段)

談話: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談話: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時間單位“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法進一步類推。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看誰數(shù)得最準確。

④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shù)一個數(shù)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shù)字12走到數(shù)字6,這表示經(jīng)過幾秒?從數(shù)字

6走到8,表示經(jīng)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二)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shù)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shù)字12,這時經(jīng)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三)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補充:

①們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凑l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作業(yè)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

課后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借助具體的物體表現(xiàn)出來。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由于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解決“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及“分與秒之間的關系”等問題。讓學生真

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借助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首先通過讓學生拍手、數(shù)數(shù)、寫字、畫畫等活動讓學生體驗1秒鐘、1分鐘的長短,在體驗1分鐘時還讓學生體驗同樣是1分鐘做不同事情時的不同感受。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4、注意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5、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事情所需時間,在頭腦中建立表象,在估測其他事情時可借鑒作比較。

當然,除了在學習秒的認識是可以這樣做,建立其他數(shù)學概念也可運用這樣一些做法。

第2課時:時間的換算及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jīng)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

2、完成第4頁“做一做”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shù)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方法(一):時、分、秒

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二):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60秒=1分(10個1=1個10)

60分=1時(10個10=1個100)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5頁“做一做”。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jié)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jīng)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回歸評價:

教師: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幾分?一節(jié)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笔前?,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計算,用家到學生經(jīng)過的時間來組織教學。一方面教師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經(jīng)驗得出計算的時間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細致引導,通過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總結和實際應用鞏固所學。通過不斷地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3課時:時、分、秒的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shù)據(jù)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4、完成“練習一”第6題。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或跳繩后,1分鐘內心跳和呼吸次數(shù)的變化情況。

5、完成“練習一”第8題。

學生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師給予適當?shù)膸椭?/p>

6、完成“練習一”第9題。

指名說說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補充題目。

1、1分=( )秒4時=( )分9分○9秒36分○2時

5分=( )秒150秒○2分400分○4時 10分○1時

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2:05開始,到2:50結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你現(xiàn)在回算經(jīng)過的時間嗎?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應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yè):“練習一”的第10、11題。

教學反思:本節(jié)練習課,通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表達的能力。學生在傾聽與表達中,可以學到的時間計算方法,體驗到將數(shù)學知識應用與生活的快樂。

數(shù)學3年級教案篇3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熟練地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求等腰三角形內角的角度。

2. 熟識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

2.通過例題教學,幫助學生總結代數(shù)法求幾何角度,線段長度的方法。

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簡潔的邏輯推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敘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它是怎么得到的?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也可以簡稱“等邊對等角”。把等腰三角形對折,折疊兩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與ac重合,點b與點 c重合,線段bd與cd也重合,所以∠b=∠c。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線互相重合,簡稱“三線合一”。由于ad為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所以bd= cd,ad為底邊上的中線;∠bad=∠cad,ad為頂角平分線,∠adb=∠adc=90°,ad又為底邊上的高,因此“三線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為3和4,則其周長為多少?

二、新課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底邊與腰相等,這時,三角形三邊都相等。我們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質呢?

1.請同學們畫一個等邊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個內角的度數(shù),并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識,通過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確的?

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邊對等角的性質得到∠a=∠b=c,又由∠a+∠b+∠c=180°,從而推出∠a=∠b=∠c=60°。

3.上面的條件和結論如何敘述?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

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有幾條對稱軸?

等邊三角形也稱為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ac,d是bc邊上的中點,∠b=30°,求∠1和∠adc的度數(shù)。

分析:由ab=ac,d為bc的中點,可知ab為 bc底邊上的中線,由“三線合一”可知ad是△abc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從而∠adc=90°,∠l=∠bac,由于∠c=∠b=30°,∠bac可求,所以∠1可求。

問題1:本題若將d是bc邊上的中點這一條件改為ad為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或底邊bc上的高線,其它條件不變,計算的結果是否一樣?

問題2:求∠1是否還有其它方法?

三、練習鞏固

1.判斷下列命題,對的打“√”,錯的打“×”。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互相重合( )

b.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兩個內角也為60°( )

2.如圖(2),在△abc中,已知ab=ac,ad為∠bac的平分線,且∠2=25°,求∠adb和∠b的度數(shù)。

3.p54練習1、2。

四、小結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以推出等邊三角形的各角相等,且都為60°?!叭€合一”性質在實際應用中,只要推出其中一個結論成立,其他兩個結論一樣成立,所以關鍵是尋找其中一個結論成立的條件。

五、作業(yè):

1.課本p57第7,9題。

2、補充:如圖(3),△abc是等邊三角形,bd、ce是中線,求∠cbd,∠boe,∠boc,∠eod的度數(shù)。

數(shù)學3年級教案篇4

設計說明

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為達到以上目標,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都喜歡做游戲,創(chuàng)設一個與學生知識背景密切相關,又是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情境,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自主調動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策略去體驗和理解知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去主動探索,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生動有效、事半功倍。上課伊始,先從學生熟悉的“俄羅斯方塊”游戲引入,使學生感知旋轉現(xiàn)象,建立旋轉的表象。然后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旋轉。最后把學生的生活語言轉化為數(shù)學語言,內化為學生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師生互動驗證結論。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的有效教學就是要轉變學生以往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提倡和發(fā)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特別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本課時在設計上先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的過程中得出結論,再進一步驗證結論的正確性。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提升了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有關旋轉的圖片或實物 投影儀

學生準備 方格紙 鐘表 三角尺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你們都玩過什么游戲?

(生舉例)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游戲。

(課件出示“俄羅斯方塊”游戲畫面一)

師:如果現(xiàn)在讓你來玩,你準備怎樣操作?

生:把圖形順時針旋轉90°放在右下角。

師:用手示范一下,什么樣的旋轉才是順時針旋轉呢?

(生示范)

師:那與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轉呢?

生:逆時針旋轉。

(課件出示“俄羅斯方塊”游戲畫面二)

師:這次又可以怎樣操作呢?

生:把圖形逆時針旋轉90°放在左下角。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愛的游戲出發(fā),將生活中的情境與數(shù)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引入新課

1.揭示課題。

師:剛剛,我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大家反復地提到一個詞——旋轉。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旋轉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2.列舉生活中的旋轉現(xiàn)象。

師: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xiàn)象?

生:風扇、摩天輪、鐘表的指針、地球儀等物體的運動都是旋轉現(xiàn)象。

師:生活中像這樣的旋轉現(xiàn)象還有很多,我們就從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鐘表開始探究吧!

⊙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1.理解旋轉的意義。

(1)觀察、描述旋轉現(xiàn)象。(課件出示鐘面)

學生拿出鐘表,在組內撥動分針,使分針依次指向1、3、6、9、12。

師:誰能用一句話完整地描述剛才分針的旋轉過程?

(分針每轉動一次,教師就引導學生完整地描述一次)

數(shù)學3年級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同學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對稱、平移、旋轉等現(xiàn)象。

2、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身設計圖案。

3、同學感受圖形的美,進而培養(yǎng)同學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意識。

重點難點:

1、能利用對稱、平移、旋轉等方法繪制精美的圖案。

2、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培養(yǎng)同學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課件顯示課本第7頁四幅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同學欣賞。

(一)圖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四幅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同學盡情發(fā)表自身的感受。

(二)說一說:

1、上面每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上面哪幅圖是對稱的?先讓同學邊觀察討論,再進行交流。

二、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完成第8頁3題。

1、這個圖案我們應該怎樣畫?

2、仔細觀察這幾個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jīng)過什么變換得到的?

(二)拓展練習:

1、分別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創(chuàng)作一個圖案。

2、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

三、全課總結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藝術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和到其它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都成為杰出的設計師。

四、安排作業(yè):

教材第9頁第5題。

數(shù)學3年級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求商。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和運用除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會提出除法應用題的問題,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練習:我們來開一列特別快列車來計算出他們得數(shù)吧﹗

93 84 86 255 306

183 59 44 62 78

2、根據(jù)乘法寫出兩個除法算式。47=28

68=48

79=63

3、將下列口訣補充完整要。

二七( ) 六九( )

( )八五十六 六八( )

( )八三十二 九九( )

( )九四十五 ( )七二十??

二、合作探究

1、談話引入:你們最喜歡過什么節(jié)日?是啊,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著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請你仔細觀察主題圖,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從圖上你可以了解哪些數(shù)學信息?

2、小組探究: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3、解決問題:

a、他們做了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學生列式:568=

用什么方法求商?你是怎樣想的?

要是掛成7行呢?

b、做了49顆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多少?

c、帶來了27個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獨立完成,學生匯報。

學生歸納概括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74= 82= 96=

284= 162= 546=

287= 168= 549=

2、數(shù)學書練習題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這么多的泡泡太美麗了,你會用口訣把這些泡泡上的題目算出來嗎?

(2)開火車計算。

3、小兔子過河:把同學分三大組,看哪個組的小兔子先到達對岸?先到達的獎勵一顆星。

4、小鳥回家:

(1)學生獨立計算

(2)連線

(3)匯報每一題計算時所使用到的口訣。

5、拓展題:

( )( )=7

( )( )=8

( )( )=9

四、課堂總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解決了數(shù)學問題,而且還進一步熟練了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夠熟記口訣,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數(shù)學3年級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四則運算和含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學會正確計算。

2. 通過學習,養(yǎng)成認真審題,規(guī)范書寫,仔細計算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括號的四則運算。

三、教學設備:

幻燈片、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購買一張成人票需要 24 元,兒童票半價。購買門票需要花多少錢? 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此問題。 同桌兩人說說自己是怎樣解答的。

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 是一張兒童票的價錢,是半價,所以用 24÷2,前兩個 24 是爸爸和媽媽的兩張成人票的總價。兩張成人票加上一張兒童票就是他們購買門票需要多少錢。

(2)24×224÷2 4812 60(元) 24×2 是爸爸和媽媽兩張成人票的總價,玲玲的兒童票用 24÷2,再把三張門票的價錢加在一起就是總門票的價錢。 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兩個綜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 這兩個綜合算式都是沒有括號的,而且算式中有加減法也有乘除法。 這樣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學生總結運算順序。

新課教學

1.(小黑板出示) 先讀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算出來。 120-144÷18+35 (58+37)÷(64-45)

(1)學生口述運算順序,教師用框線圖表示順序。

(2)集體校對,說明注意點。

2.教學例 1。

(1)把準備題

①中的 144 改寫成 36×4 的形式,引出例 1, 120-36×4÷18+35

(2)問這道題中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認為應當怎樣計算?

(3)全班同學統(tǒng)練,一生板演,集體校對,講評。

3.教學例 2。

(1)把準備題②中的 45 改寫成 9×5 的形式,引出例 2, (58+37)÷(64 一 9×5) (2)比較例 2 與準備題的異同,確定運算順序。 (3)獨立完成并自我評價,指名讓一名學生向全班作匯報。

4.練習“試一試”。

(1)板書:1515-15×(94+54÷9)

(2)同桌同學互相交流,并獨立進行計算。

(3)用投影校對典型錯例,歸納并作出鼓勵性評價。

5.師生共同歸納小結。

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讓全體學生做填空題。

(1)280-43×6+540÷36 可以同時計算的是( )和( )。

(2)120+(28×5-120)÷10 第一步應該算( )。

(3)100-(80+480÷24)×8 第二步應該算( )。

(4)317+104÷13×52 一 270 最后一步應該算( )。

2.課本“練習”第 1 題,先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請每位學生首先認真對 4 個小題進行審題。

(2)學生獨立完成各題。

(3)全班集體校對,指出錯誤原因并訂正??偨Y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特別是再看例 1、例 2 使我們明白,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我們應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確。

數(shù)學3年級教案篇8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極差的定義,知道極差是用來反映數(shù)據(jù)波動范圍的一個量

2、會求一組數(shù)據(jù)的極差

二、重點、難點和難點的突破方法

1、重點:會求一組數(shù)據(jù)的極差

2、難點:本節(jié)課內容較容易接受,不存在難點。

三、例習題的意圖分析

教材p151引例的意圖

(1)、主要目的是用來引入極差概念的

(2)、可以說明極差在統(tǒng)計學家族的角色——反映數(shù)據(jù)波動范圍的量

(3)、交待了求一組數(shù)據(jù)極差的方法。

四、課堂引入:

引入問題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烏魯木齊和廣州的氣溫情”為了更加形象直觀一些的反映極差的意義,可以畫出溫度折線圖,這樣極差之所以用來反映數(shù)據(jù)波動范圍就不言而喻了。

五、例習題分析

本節(jié)課在教材中沒有相應的例題,教材p152習題分析

問題1可由極差計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較大,結合本題背景可以說明該村貧富差距較大。問題2涉及前一個學期統(tǒng)計知識首先應回憶復習已學知識。問題3答案并不,合理即可。

六、隨堂練習:

1、一組數(shù)據(jù):473、865、368、774、539、474的極差是,一組數(shù)據(jù)1736、1350、-2114、-1736的極差是.

2、一組數(shù)據(jù)3、-1、0、2、x的極差是5,且x為自然數(shù),則x= .

3、下列幾個常見統(tǒng)計量中能夠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波動范圍的是( )

a.平均數(shù)b.中位數(shù)c.眾數(shù)d.極差

4、一組數(shù)據(jù)x 、x …x的極差是8,則另一組數(shù)據(jù)2x +1、2x +1…,2x +1的極差是( )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七、課后練習:

1、已知樣本9.9、10.3、10.3、9.9、10.1,則樣本極差是( )

a. 0.4 b.16 c.0.2 d.無法確定

在一次數(shù)學考試中,第一小組14名學生的成績與全組平均分的差是2、3、-5、10、12、8、2、-1、4、-10、-2、5、5、-5,那么這個小組的平均成績是()

a. 87 b. 83 c. 85 d無法確定

3、已知一組數(shù)據(jù)2.1、1.9、1.8、x、2.2的平均數(shù)為2,則極差是。

4、若10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3,極差是4,則將這10個數(shù)都擴大10倍,則這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是,極差是。

5、某活動小組為使全小組成員的成績都要達到優(yōu)秀,打算實施“以優(yōu)幫困”計劃,為此統(tǒng)計了上次測試各成員的成績(單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計算這組數(shù)據(jù)的極差,這個極差說明什么問題?

將數(shù)據(jù)適當分組,做出頻率分布表和頻數(shù)分布直方圖。

答案:1.a ; 2.d ; 3. 0.4 ; 4.30、40. 5(1)極差55分,從極差可以看出這個小組成員成績優(yōu)劣差距較大。(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