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頌讀后感7篇

時間:2023-12-17 作者:Fallinlove 讀后感

讀后感有助于讀者深入思考文學作品中情感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理解不同文學流派和風格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屈原頌讀后感7篇,供大家參考。

屈原頌讀后感7篇

屈原頌讀后感篇1

是夜,四周寂寥無聲。我捧著手中那本名為《屈原》的書,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屈原,我國古代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他的偉大,在于他“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的高潔品格;在于他“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的無私品行;在于他“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的忠貞和知難而上的精神;更在于,他創(chuàng)作了許許多多對后世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學作品……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屈原生于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樂平里,他的家族與楚王同宗,是王族的一支。屈原雖出生貴族,卻有著橘樹般堅貞不變和愛民如子的品格,自幼生活在民眾之中,小小年紀便做了許多體恤民眾之益事?!懊讉}口”之事與挖掘“照面井”便體現(xiàn)了屈原憂國憂民的胸懷與為天下百姓著想的志向,而這也正是千百年來后人對屈原深切愛戴和無比敬仰的原因之一。社會發(fā)展需要屈原這樣有理想,有抱負,心懷天下的人,今天創(chuàng)建和諧的小康社會更是需要像屈原這樣有擔當之士。

“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屈原弱冠而為官,他在政治、外交上都有著較強的能力,曾一度解決楚國與齊國的外交問題。他為楚國的發(fā)展和強大而勞碌奔波,傾心效力,卻因改革觸犯了腐朽貴族集團的利益而被暗算,受到了楚懷王的疏遠。在身心俱疲之下,他仍以大局為重,出使齊國,直諫楚懷王,表現(xiàn)出他高度的愛國精神和無比豁達的心胸。作為改革的執(zhí)行者和推動者,屈原盡心盡力,他身上表現(xiàn)的諸多優(yōu)秀品質和可貴精神,歸根結底是一種對社會、對國家的奉獻精神,偉大中華民族之復興需要這種時代精神。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背淹蹩退狼貒?,新君頃襄王又昏庸無能,加之一次又一次的貶職流放,屈原的心,已然絕望。他恨君王不辨是非,聽信讒言;他恨那些小人不顧國家利益,爭權奪利。他內心有著極度的痛苦卻無處宣泄,只能以創(chuàng)作來書寫自己的心情,《九歌》《離騷》……一部部作品被屈原創(chuàng)作出來。在屈原流放江南后不久,楚國國都失陷,當這國土淪喪的消息傳到屈原之耳時,內心之痛苦難以言表,他只有清白以直死,最后在汨羅江滿懷憂憤之情結束了自己悲壯的一生。他那不朽的詩篇,他那忠君愛國九死不悔的精神,使他成為一位光照明月的巨人,也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屈原之死,可歌,可泣,更是可悲……

屈原的一生,都在為楚國而奔波,卻終是斗不過腐朽黑暗的邪惡勢力。他們不求國家發(fā)展,只為了個人的私利,把國家引入了滅亡的境地。這是屈原官途的悲劇,更是楚國人民的悲劇。若貴族勢力眼光能看遠一點,屈原的命運便不會如此多桀,楚國的下場也不會如此悲慘,歷史也可能因此而更改。有開明清廉、勤政愛民的執(zhí)政者是國之幸民之福,在當今只注重私利的背景下,傳承屈原精神更是刻不容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睔v史即是歷史,我們不能改變什么,也改變不了什么,我們能做的便是傳承屈原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認真學習,學好知識充實自己,為鑄就“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而努力!

屈原頌讀后感篇2

行吟澤畔蘭泣露——《離騷》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峨x騷》作為《楚辭》的源頭,讀來總有一種震人心魄的力量。穿過千年歷史的帷帳,去觸摸那汨羅江畔帶露的文字,任蒹葭蒼蒼結成溯流的蘭舟,踏向那久違的圣地。

歲月太長,時光空隔,《楚辭》在流光溢彩的今天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這樣的解讀太艱辛,它不是都市麗人們手中的玩物,也不如《孫子兵法》一般可以成為商戰(zhàn)的法寶,它是一個孤獨而干凈的靈魂,期待著那些沐浴而歌的心靈,去完成穿越時空的對話。

太史公在《史記》中寫道:“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x騷’者,猶離憂也?!敝緷嵏哐?,萋萋芳華,屈原低吟淺唱,走在楚國的衰亡之路上。

滿腹才氣,一身抱負,屈原自信地笑了。那喜悅的場景在江邊重沓,意氣風發(fā)的少年才俊們踏上了不歸的仕途。當才華遭遇潛存的規(guī)則,當傲骨碾成了塵埃與粉末,當真情換就了生存的籌碼,還有誰能把憔悴的枯顏賭向那不可挽回的時代。借用了林妹妹的話:“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他走得那樣決絕,不給自己任何余地。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是他冥冥中的讖語——執(zhí)著的信念永不改變——即使是死亡。

屈原溺水,生一世,竟是為了這一瞬。千年的流水載著愁思,江南的湖塘中映出了一個大寫的人字。他,生于東西文化的交匯之處,以驚世之才破空而出;他,誓為國學的守望者,開拓著新文化的方向。一部《人間詞話》撼天動地。王國維,靜安,或者是先生,也是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臥水而眠——不是與一切告別,是靈魂對空明境界的奔赴。

歷史反復回旋,汨羅江的訣別,一襲白衣,兩身倒影,鑄成《離騷》風華絕代。

屈原頌讀后感篇3

我的祖國以快60歲了,我的祖國是經(jīng)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才有今天的繁榮,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有多少人為祖國拋頭顱,但他們依舊微笑有多少人為它灑熱血,但他們都覺得值,從古至今有多少的英雄人物為自己的祖國獻出了他們自己年輕的生命呀!

前段時間我有幸讀了《屈原列傳》這本書,對流芳百世的屈原有了個全新的認識。

屈原名平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左徒,見識廣博。但是他一生中遭遇了兩大挫折。讀《屈原列傳》的時候,我感覺到吸引和震撼我的以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質,而是感慨活在一個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會是一個多大的悲哀。

屈原為楚國建立了法度,辦理外交使楚國的趨勢逐漸走向富強的道路,并一度成為六國聯(lián)合抗秦的領導,同時他又為祖國積極培養(yǎng)人才??墒浅馁F族政治,以日趨沒落,楚懷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國的張儀以重金收買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懷王的寵妃鄭袖,造成一個全面的政治攻勢。

事后,屈原便找到楚懷王,要楚懷王聽從他的建議,但楚懷王的寵妃和大臣們百般阻撓,最后沒聽從屈原的建議。過了一段時間秦兵大舉來襲,最終楚國滅了。

屈原回首再回首,拭淚,最后終于抱起岸邊的一塊記錄楚國輝煌、中落的歷史的江石投入了奔騰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嗚呼。

“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每讀到屈原,想到屈原,我總是有一種悲嘆,一個真正的跋涉者,一個真正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情操的人,他的結局竟是萬般無奈的投江,后人們便流傳這樣一個習俗,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便在屈原投江的那條河里,撒粽子,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尸體,以后的五月初五變成了今天的端午節(jié)。

我讀完了這本書以后,我想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總是匆匆的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許永遠也不會明白的。

從屈原坎坷的一生,我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遭遇困難和挫折是正常的,關鍵是在面對挫折時,應當拿出勇氣和毅力,迎接挑戰(zhàn),直面迎接,戰(zhàn)勝自己,把每一次的挫折,當作前進的踏腳石,最終走向成功,我相信這個道理一定會使我終身受益的。

屈原頌讀后感篇4

這個寒假,我拜讀了韓兆琦先生的《史記精講》一書,受到了很大啟發(fā),其中的《屈原賈生列傳》一文,給我的觸動最大,對于屈原,作者先寫他的才能之高。他“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進讒言使懷王疏遠屈原。

屈原被貶之后,作者極力表現(xiàn)他忠君愛國的一腔熱血和滿懷赤誠,“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終也沒能使懷王覺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蘭,慘遭放逐。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點寫了他的壯烈犧牲。上不能為國盡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壟畝,歸隱田園,“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偉大的、難得的孤獨,唯有堅強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蠼乎!”就這樣,屈原懷抱沙石,沉江而死,實現(xiàn)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的諾言,其正直剛烈堪稱千古之冠。但是,合上書頁,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當故國淪陷之時,向那滾滾汨羅江水縱身一躍,了卻殘生,當真是最好的選擇么?在重新閱讀過《史記》和《史記精講》中的相關章節(jié)后,我對屈原以身殉國的做法有了更多的認識。我認為:當自己的國家深受外敵蹂躪之時,我輩青年當拍案而起、跳將出來,拼盡自己的力量,為國奮斗,哪怕馬革裹尸,血染沙場,也算死得其所!而不是喪失信心與勇氣,獨自徘徊于江湖一隅,毫無意義的輕易了結自己的生命。話雖這樣說,屈原的做法卻仍值得后代永遠尊敬,我認為:他的以身殉國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講確有值得商榷之處,但他的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特別是在這個喧囂、輕浮的時代,當金錢的作用被夸大到一個令人瞠目的地步時,當愛國精神被大眾所譏諷為“老土”時,當有識之士們驚呼“我們已經(jīng)窮的就剩錢了”時,我們太需要屈原的精神了!他的正直、他的剛烈,他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般高潔的品質,正是我們所極為欠缺的!所以,讓我們暫時忘卻身旁的浮華,閉上雙眼,讓思緒飛過千年的風霜,去聆聽一下汨羅江畔那凄涼的歌聲,與偉大的心靈做一次深入的對話吧!

屈原頌讀后感篇5

讀屈原愛國故事有感——同情人民、向往光明。

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悲劇?!吨袊膶W史》評價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屈原郁郁而行,他的一系列主張的提出,無一定主見,跟楚國早年的改革家吳起有許多共同之處。屈原一生都奉獻在改革上。這時候、辭章瑰麗的作品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他的理想和事業(yè)永遠為后人所惋惜,遭到更沉重的打擊,眼見親秦派已經(jīng)得勢,不讓他參與國家大事,對舊貴族勢力顯然不利,他絕無回天之力,他創(chuàng)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為后世楷模,他成功了,卻引起了貴族勢力的一片恐慌。

懷王雖然對屈原十分賞識。縱觀他的一生。他一生“正道直行、上官大夫靳尚和稍后的公子子蘭。老百姓拍手叫好。著《離騷》,他氣魄宏偉,作為一位家和改革家、靳尚一伙的挑唆,抒發(fā)了他熱愛祖國,相當于后來的副宰相、《九章》等作品20多篇,在楚宮內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現(xiàn)后鄭袖、《九歌》,為何“信而見疑,長期在洞庭湖流域過著流放生活的屈原。他們結成死黨,一顆閃耀在“群星麗天的時代”,屈原由文學侍臣晉升為左徒,秦將白起攻克楚國郢都,一氣之下疏遠了屈原、《天問》,一個改革家的悲劇。因為屈原的主張?zhí)貏e是改革主張,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標志著他的生涯的結束。

可以說屈原的一生都是個悲劇。他憂國憂民,深知楚國大勢已去。屈原從小就懷著振興楚國的遠大志向,一個正義毀于邪惡的悲劇。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一個愛國者的悲劇,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務,于當年五月初月懷石投汩羅江而死。懷王經(jīng)不起鄭袖。他把滿腔憤怒化為詩歌,拼死揭露了那批禍國殃民的親秦派的罪行。這職務相當高。這些詩作如今萬古流芳。這兩股勢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對楚國內部的親秦派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舉國默哀致祭的機會。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塾館教育,竭忠盡智”。

屈原在楚國政壇的崛起,終年62歲?他百思不得其解。他被流放了,他失敗了,飽覽當時能夠搜集到的詩書。近代學者梁啟超首推屈原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與“詩經(jīng)”并稱“風騷”二體,只好以身殉國這是個謬論啊,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卻表現(xiàn)為孤傲自大、憎恨黑暗的熾熱感情,“尤其是有異彩的一等明星”,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屈原頌讀后感篇6

千百年來,屈原偉大的愛國情懷,不朽的傳世楚辭和永恒的求索精神一直為后人所景仰。讀著世人為屈原所作的頌歌,吟著流傳千古的屈子詩篇,一個胸襟如海,才思如江,品德如星的屈原形象在我腦海中愈發(fā)清晰了。

讀屈原,我感受到他海一般博大的胸懷。海之博大,包容涓滴。即使才能得不到認可,他也從未自棄過。黑暗當?shù)老?,屈原身為國臣,心系人民,可悲的是楚懷王不識他一片赤膽忠心,聽信讒言將他流放。但屈原以超人的胸懷容納了這一切不公,將悲憤苦楚深埋于心,繼續(xù)反抗著黑暗勢力。當楚國滅亡的消息傳來后,他絕望地抱石自投汩羅江,以滿腔赤誠來祭奠那淪喪的故土。他死了,但他的精神不滅,他的死即是他的永生!他抱石投江的那一刻,江水一定是滾燙的,它因屈原滾燙的赤子之心而沸騰!

讀屈原,我感受到他江一般奔涌的才思。江之奔騰,詩情不息。在流放途中,屈原將憂國憂民的情懷化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吟出了震古爍今的偉大詩篇?!峨x騷》、《天問》、《九歌》、《九章》,字字珠璣,篇篇精華,代代傳唱。中華文明的大江大河中,屈原的詩篇永遠是熠熠生輝的經(jīng)典,世代吟誦,傳承不息。一字一句,無不凝聚著他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擔憂,無不彰示著他高潔不屈的氣節(ji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艱?!薄俺蓑U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句句雋永,發(fā)人深省,勵人奮進。

讀屈原,我感受到他星一般閃耀的品德。星之璀璨,光耀寰宇。小人滿朝,黑暗當?shù)乐?,屈原勇敢地與奸臣作斗爭,寧死不屈,他那偉大的愛國精神和忠貞無二的氣節(ji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一如燦爛的星輝,照亮了漆黑的夜空,照耀著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在過去的黑暗歲月里,中華民族正是憑著這偉大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一步一步走向光明。敵人的鐵蹄下我們沒有屈服,布滿硝煙的大地上,正悄悄綻放著復興之花,屈子精神就是那高懸的明星,成為華夏兒女在黑夜中前行的指引。

“詩人浩氣,報國凌云志。朝政亂權傾欲第,雖死猶榮青史。離騷煜世名詩,滿腔血世人知世代后人祭奠,年年端午圓時?!弊x著這頌歌,我的心有如被汨羅江水滌凈了,只是對屈原的懷念和景仰,卻愈加深了。讀屈子高山景行,仰屈子詩魂風采,吟屈子煜世名詩,傳屈子愛國精神,揚屈子高潔品行。我讀著屈原,感受著屈原,景仰著屈原,并將一直讀下去,感受下去,景仰下去。

屈原頌讀后感篇7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謝空山丘——題記

拂去歷史的粒粒塵埃,走進那漫漫歷史長河。拾取這歷史沙灘中的粒粒貝殼。誒,這一顆竟是如此的玲瓏剔透,光彩奪目。原來這是一顆閃光的珍珠。楚人的珍珠,亦是世人的珍珠,這就是為世人所敬仰的屈子,靈均。

曾幾何時,你也是性格之奇特,品性之高雅。你以芰荷為衣,以芙蓉為裳。"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曾幾何時,你也是學富五車,才華橫溢,你"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曾幾何時,你也是憂國憂民,心懷天下無奈地發(fā)出了"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聲聲哀嘆。曾幾何時,你也是忠君愛國,視君為美人。

你博聞強志,嫻于辭令,也曾聲明顯赫,貴為左徒。你推崇改革,實施美政??山K究還是觸及到封建貴族的根本利益,他們只顧及自己的利益,置百姓民族的利益于身后。他們嫉賢妒能,視你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把你粉身碎骨。這就是你所說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吧!而此時你所朝思暮想的"美人"確還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不分善惡,不辨忠奸,察納雅言。對你是避之唯恐不及。

面對如此打擊你并沒有氣餒,因為你還有"舉長矢兮射天狼"壯志未酬,又怎能說放棄就放棄呢?于是在秦國正準備打擊楚國之時,你便力求合縱抗秦,然而,怒張儀之狡詐,哀楚王之愚笨。便為張儀的商於六百地所欺騙,從而使齊楚兩國從此斷交。致使楚國遭受偷襲,而無一國援救,楚國亦是屢戰(zhàn)屢敗,合縱抗秦之術也早已名存實亡了。最后楚王也死于秦國,你也被不知覺醒的頃襄王所放逐。

面對山河的支離破碎,面對百姓的流離失所,雖然你已清楚的明白楚國已經(jīng)病入膏肓,已經(jīng)爛到骨子里了,但是這泱泱楚國的命運豈是以你一人之力可以改變的。于是你沉淪了,你絕望了。那天,你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獨自一人失魂落魄地走在這汩羅江畔,你深深地感慨道:"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有人問:那你為什么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呢?但你任然以"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漫蠖乎?"來維護自己的高潔志向。

你如出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綻放在我心田里;亦如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盛開在世人的思想里。你就是楚國的淚,亦是楚國的魂,你的詩也隨汩汩江水流入我的心里,在我的心里蕩起陣陣漣漪。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約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