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表達對作品的贊美、批評、感悟和思考,這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理解書中的主題,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深入研究作品中的符號和隱喻,探索多重層次的含義,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用心靈贏的心靈讀后感5篇,感謝您的參閱。
用心靈贏的心靈讀后感篇1
這學期,學校開展共讀一本好書的活動。讀完《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絲毫感覺不到“閱讀”的累,而如同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讓我鼓起教學的勇氣,心懷希望的去教學。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yè)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fā)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
作者帕爾默先生不灌輸深奧的理論,而是用一個個真實教學案例與你產生共鳴。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日常教學中能夠用到、從而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點子、竅門、技能,幫助真正的教師顯露其本能。教學是需要勇氣的,雖然也教了十幾年的書,但每當想到自己站在那三尺的講臺上,當上百雙眼睛齊刷刷的望向你的時候,就唯恐自己平下里稀松平常的小小錯誤就這么被放大了十倍百倍。于是,就必須更加的謹言慎行,信口胡謅肯定是不允許的,要邏輯嚴謹要言辭順暢措辭得當,可能大概也許估計這類詞的出現頻率應幾乎為零。
教師的內心包含著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書中這段話給我印象很深。帕爾默引導我們進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幫助我們建立了對教學的共同認識。教育是帶領孩子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才能學會用更真實的方式來看世界,學會在這個世界中生存。陶行知先生說:“教師與學生的臉是相對的,感情不能對立?!敝挥邪l(fā)自內心地愛學生,學生才能感受到老師的愛,才會快樂、健康地成長。新課程改革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一切為了學生”,這將是我們心中為之奮斗的目標;賦予學生自由,也將是我們教學中的唯一原則。因此在教學中應樹立新的師生觀,構建教學雙重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關系。要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就是不斷寬容他人,關注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傾聽和發(fā)現他們真的心聲,鼓勵學生能真實而又自信地說話,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地回答。要備課前先備他們,能深入學生,了解他們;在教學中有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學生比較單一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注重把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立、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傊鳛榻處熞3中撵`的完整,讓教學成為自己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只有教師能和自己的心靈對話,才有可能將心靈呈現在他的學生面前,讓知識變得綠意盎然,真正的教學才能發(fā)生。
用心靈贏的心靈讀后感篇2
一次偶然的機后在網站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之后,其中提到了《一種恐懼文化》,我被作者對教師內心的剖析而震撼。他用自己親身的例子告訴我:“在課堂上看上去沉默和表面上憂郁的學生,他們的大腦不是死的:他們充滿了恐懼??墒窃谄綍r的教學中,我的眼睛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絕不是孩子們的恐懼,而是他們?yōu)槭裁床荒芎煤寐犝n,這不是不尊重老師、不尊重我付出的勞動嗎?!
是的,在如今課改的浪潮中,我們把課堂學生的參與度作為評價一節(jié)好課的主要尺度,而當我們深入反思自己的課時,我覺得有三類學生:一類課堂上積極參與,與教師密切配合,使課堂的小主人;一類是傾聽類,他們不善于發(fā)言,但是也積極參與了學習活動,跟著課堂節(jié)奏讀、寫、練習,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表現,第三類是那些在課堂是看起來好像跟著課堂節(jié)奏在活動,而實際上心不在焉的孩子,他們對課堂的態(tài)度是“快點下課”,他們更喜歡教室外面的世界。
其實當課堂上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不僅僅是這些孩子們感到恐懼的時候,也是我們教師應該感到恐懼的時候——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聽我講課呢?是我講的不好嗎?可是事實上大多數教師為了掩飾自己的恐懼,而無視孩子們的恐懼,批評、指責孩子,這會讓孩子們更加恐懼!想想我們平時在課堂上給孩子制造了多少恐懼??!試想一下,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不也體現在自己的聲色俱厲中嗎?我們的聲音越大,代表我們內心的恐懼越大,也更加劇孩子內心的恐懼!我們總是靠責備受害者來忽視我們的弱點和無能!
孩子們因為恐懼,他們懂得不說話比較安全,所以在老師批評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一句話都不說,其實他們是在用這種方式保護自己,而做老師的呢,卻更為孩子的閉口沉默而惱羞成怒,甚至大發(fā)雷霆。這就更加劇了孩子內心的恐懼,其實又何嘗不在加劇自己對教學、對孩子的恐懼呢?此時我們的恐懼是相互的?。?“為什么我們不能看到他們內心的恐懼并找到幫助他們克服的方法,而是責備他們的無知和平庸呢!”
在書中作者帕爾默告訴我們,只有漸漸理解學生的恐懼,不再不準確、自私地去評價學生,體諒他們內心的恐懼,傾聽學生尚未發(fā)出的聲音,才能使孩子的心靈健康成長,才能培養(yǎng)出快樂的孩子!從而作為教育者的我們,也會慢慢超越恐懼,慢慢地讓孩子不再害怕,讓自己也走出恐懼的陰影!
用心靈贏的心靈讀后感篇3
心靈本沒有密碼,但密碼無處不在。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哪幾樣東西?如何識得生命中的貴人?她的戀愛為什么總是無疾而終?愛,何以暗中藏著一柄鉤子?如何預防“七年之癢”? 什么使女人變得丑陋?
近期,拜讀了畢淑敏的新作《心靈密碼》。
閱讀,在如小溪般汩汩流淌的文字中感受到心靈的契合,是件令人驚嘆和美妙的事。
“我們每一個存在都如此獨特,又傷痕累累。我們必須給自己尋找安身立命的支點,接下去不慌不忙不糊涂不焦慮從容安詳飄然一生?!?/p>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上,都帶著千姿百態(tài)的特征,等待我們去挖掘。讓我們尊重生命中的多樣性,讓他們更加自由的生長,讓我們這個世界更加豐富多彩。”
“痛苦和磨難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命的常態(tài)就是平穩(wěn)和深邃,還有暗流。在最深刻的層面,我們不單與別人是分離的,而且與這個世界也是分離的。壞天氣、悲劇、死亡、生病,都是生命中的粗纖維,我們只有安然接納。你不可能要求一個沒有風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
“雖然我被欺騙過許多回,但我依然相信人是值得信賴的。對自己與他人,要有深切的誠實;對社會要有興趣,對他人的福祉有關懷,有能力與他人真誠相愛,能推動人們在愛的關系中成長?!?/p>
“寂寞是一種悄然的存在,不要挑戰(zhàn)它,也不要逃避它,學著共處就是。需要別人確認才覺得自己活著的人,總是在逃避寂寞。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干什么?只好另外想辦法來謀殺時間。我是一個視時間如生命的人,實在不敢這樣浪費,甘愿寂寞著?!?/p>
“一定有一本書是你的至交。在改變人生活的力量中,以不被察覺的方式出現,那是影響力;以顯而易見的方式出現,那是權力。說到書呢,似乎兩者都不是,是你自己的頓悟與書上的內容吻合了?!?/p>
“人的生活需要偶爾的浪漫和奢侈,這也是生活有趣和值得眷戀的理由。愛情中的人們更有資格浪漫一些,因為這樣的時日不多。”
“不要相信這個世界是平等的那些話?,F階段,這只是一廂情愿。沒有人承諾和擔保你一生下來就享有陽光燦爛的平等。你可以發(fā)出聲音,這是你性格發(fā)展的權利,它們可能被聽到并引發(fā)改變?!?/p>
“在人際關系或人生里,我們沒有義務一定要愛某個人。如果一定要找一個人值得你永遠去愛,那就是你自己。真正的愛別人,是建筑在愛自己的基礎上的。因為是你自己覺得那個人值得去愛,我們才去愛他的。這是聽從了自己的一個決定?!?/p>
“因為懶惰和匆忙,我們失去了很多東西。為了人生的幸福,我們必須學會愛日常的生活瑣事才行。如果年長而不倨傲,滄桑而不絕望,睿智而不讓他人壓抑,華貴而不讓他人自卑,就是人生的大境界了。”
“我希望人能安寧的活著,享受小小的但持之以恒的幸福。無數的但微不足道的幸福堆積起來,聚成了波濤萬頃的滄海。
用心靈贏的心靈讀后感篇4
一直都很喜歡畢淑敏,喜歡她冷靜但溫暖的文字,喜歡她文字中的那種閱盡滄桑仍心存善意的悲憫,也很喜歡她對人性的解剖,所以看到當當網上推薦這本《心靈密碼》時,就毫不猶豫的訂了下來??赡玫绞址瓍s有些失望,通篇都是在講人生大道理,心里稍有抵觸,到了這個年齡,早已經不想再聽他人絮絮叨叨的講人生哲理。
2011年十一去九寨溝,汽車一路顛簸,閑時無聊,開始翻起它。聽她娓娓道來當年藏北當兵的艱辛和對她人生的影響,怎樣由醫(yī)生走上作家,繼而走上心理咨詢師的道路。像她自己說的,她從來沒有任何一本書,像這樣袒露心跡、一針見血直指靈魂。喜歡她對未知、病痛、困難和生死的態(tài)度——安然與之共處,而不是逃避或是害怕。有些事情要出現,就讓它出現好了,雖然不能阻止它們,但可以平靜面對。也欣賞她的坦誠,我們都只是平凡的人,都有力所不能及之處,適時拒絕,不必為了世俗的道德觀而活著,不執(zhí)著于事物的表象。
“如果你期待自由,那么女人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擁有多少金錢,而在于擁有多少自在支配的時間,并且同時還能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居住,并且享有創(chuàng)造和尊嚴?!薄岸斓囊估?,請多準備一件外套。不要讓別人有握住你的手,抱住你的肩膀的機會,還說這是給你溫暖。女子因為柔弱,就更要有堅強的準備??傆幸恍┤藦呐愿Q測,以幫助的名義施行某種控制。所以照顧好自己,少受傷害,不給別人以可乘之機。”
“真正的愛情和友誼的前提,是尊重對方的自由和獨立。我愛你至深,才接受你現在的樣子,而不是我期望中你的樣子?!?/p>
“所有的幸福都在自己身上的知覺中,你無需外求。要學會自產自銷幸福。不要把人生最重要的源泉,假手他人。如果一個男人對你說,我將給你一輩子的幸福。你可以微笑,但不能相信,因為幸福必須是自己給自己的禮物,任何人不得僭越?!?/p>
“怒,乃奴隸之心”。
“不要和任何人賭氣,不要和男人賭氣,不要和看不起你的人賭氣,不要和上天賭氣。有的時候,你什么都沒有做錯,只是不能如意。就把它放下,輕輕地,不再回頭。喜歡電腦鍵盤上的回車鍵。另起一行?!?/p>
用心靈贏的心靈讀后感篇5
春花秋月總能引發(fā)詩人的感懷,而寒來暑往卻能激起老師的惆悵,在周而復始的疲憊、迷茫、失落中,我們能否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學勇氣,像優(yōu)秀教師那樣——把心靈獻給學生嗎?
漫懷著一分教師的執(zhí)著,拜讀了帕克·帕爾默教授的著作《教學勇氣》,讓自己的心靈作了一次深刻的洗禮,被書中通透教師心靈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啟迪所震撼。他的天賦帶領我們進入教學工作最深奧的領域,并以他足以永遠改變我們的`洞察力和勇氣照亮了我們的心靈之旅,整合了嚴密與典雅、熱情與精確、智慧與人性,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從智力、情感和精神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如浴春風,重獲教育生命之感。
面對教師心靈的迷失,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生物學、心理學、甚至物理學、化學、宗教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里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聽,去體會。帕爾默認為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于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自我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生后,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后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系,在“共同體”中實現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我驚嘆作者從自己做教師的角度出發(fā),將他幾十年教學生涯中獲得的心得通過許多真實的教學故事,生動地為我們一一展現。身為教師的我也進行了一次認識自我心靈的旅程。而且讀到一些地方,我心中就會不自覺地發(fā)出一些共鳴:“教師的內心有一個警衛(wèi),守護著自己的個性,把有損我們自身完整的任何東西拒之門外,把有益于我們自身完整的一切東西擁入懷中,”“教師需要找到各種可能的方式來傾聽來自心靈內部的聲音,并認真地接受內心的指引,不只是為了我們的工作,更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p>
我們要學會去傾聽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學生在恐懼、沉默的背后,是想去發(fā)現他們自己的聲音,想去發(fā)出他們的聲音,想讓人們聽見他們的聲音。能夠傾聽學生甚至尚未發(fā)出之聲音———意味著不斷地寬容他人,關注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著不能匆忙地用我們可怕的言語去填塞學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們說我們想聽的話;意味著充滿深情地走入學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傾聽他人真話的言而有信者。這樣有一天學生會能夠真實而又自信地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