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長教學反思6篇

時間:2022-11-09 作者:loser 教學計劃

老師在教學之后要對自己進行教學反思,在一階段的教學工作結束后,老師們需要及時寫好教學反思,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我成長教學反思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我成長教學反思6篇

我成長教學反思篇1

假期中,我認真學習了學校發(fā)的材料,讀《在反思中學會教學》一文后,我感受頗深,尤其是文章末尾美國學者波斯納經過多年對教師成長的研究得出的一個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讓我對寫教學反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反思: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地激發(fā)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沖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fā)現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斷發(fā)現一個個陌生的我,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學習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

教師要反思的內容很多,以下幾個方面經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一、總結精彩片斷,思考失敗之處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往往給人以自然,和諧,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師在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諸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設計,在教學過程會出現閃光點。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精彩導課語,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重難點創(chuàng)新的突破點,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過渡語,對學生做出的合理贊賞的評價語等諸方面都應該進行詳細記錄,供日后參考。在教學過程中,每節(jié)課總會有這有那的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有時候是語言說話不當,有時候是教學內容處理不妥,有時候是教學方法處理不當,有時候練習習題層次不夠,難易不當等等。對于這些情況,教師課后要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學生冷場、不能很好掌握知識這方面的原因。對情況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進措施,以利于在日后的教學中不斷提高,不斷完善。

如在教學《窮人》一課時,我精心備好課,課堂伊始,在整體感知課文后,我就提出了辯論題“桑娜和漁夫是否應該收養(yǎng)西蒙的兩個孩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分成正、反兩方。學生頓時來了興趣,紛紛舉手,令我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有兩名同學保持中立態(tài)度,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我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讓他們各自分組進行學習,從文中找出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進行匯報,雙方各自闡明自己的觀點。課堂上學生充分發(fā)現、探索、研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后我反思覺得自己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效果強于串講串問。

但是因為采用的是一種辯論的形式進行,學生會說些什么,都不在老師的計劃之中,需要教師能及時抓住學生的發(fā)言進行相機引導或就此展開討論,讓學生接著闡述。課堂教學中我班出現反方把正方的同學問倒了,沒有人站起來反駁,教室里一下子就僵住了。我當時也想打破這一僵局,沒有太多考慮學生發(fā)言的內容,就說:“這正是我們后面需要展開想像進行續(xù)寫的內容,教師后面會涉及這樣的練習?!?/p>

課后我反思,如果當時我及時抓住學生的問題,馬上來一句:“這是個問題,漁夫是否也想到今后的日子會很難,他是怎樣做的,說的呢?請正方同學說一說?!辈痪湍馨颜綄W生的思路帶到表現漁夫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那一段:“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牛莻€問題!’他搔搔后腦勺說,‘嗯,你看怎么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边@樣就把正方學生的思路打開了,會比當時那樣處理要好得多。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注意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抓住契機相機引導,也就是說校長常強調的備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多設想一些問題。而且在靈活變通方面還要加強,還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這樣反思后,使我對這一堂課的成敗有了正確的認識,對自己改進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對學生有傷害

班級中有一位男學生語文成績是倒數的,平時又特別調皮,經常上課不認真聽講。一天下課他拿著作業(yè)本到我面前,小心翼翼地問:“老師,這道題怎么做?”我接過本子,一看,見是我早上課堂里剛剛講完的閱讀題,他還沒訂正好。我心頭的怒火不打一處來,“你上課在做什么?我不是剛剛才講過的題目?去問學習小組長。”事后我反思我這么兇的對待他,我想這個學生也許現在還會記得我當時那副兇巴巴的面孔。如果是位好學生,我想我會心平氣和的為他講解一遍。即使他上課沒有聽。靜下來想一想,我這樣做是不是太偏心了?事實上,我壓根兒就沒想過這樣做有什么樣的后果?我想他是用了很大勇氣才敢來問我,被我這么一吼,怕是弄巧成拙,本想他能改正不認真聽課的缺點,現在可能會使他更不喜歡聽語文,上語文課了。同時我也輕而易舉的把他的上進心給扼殺了。

事實上,像我這樣有意無意傷害學生的教師可以說是有很多。如果學生上課回答問題錯了,立即批評,要他坐下。學生能夠站起來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本身一點就是勇氣可佳。更何況他舉手回答問題,說明他在認真聽課,他在思考。久而久之,學生肯定不會在上課時回答問題了。有的教師經常會說我上課時就是沒氣氛,舉手的學生就是這么幾個。我想上面這點會占了很大一部分。對于差生,教師的態(tài)度可能會更差一些,考不及格不會給好臉色看,還不停的說他學習這么差,成績是倒數的,拖班級的后腿……

雖然學生只是小孩子,但他們也有自尊。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說:“任何時候都不會給孩子不及格的分數”,其用意是希望教師任何時候都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三、反思教育教學是否讓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

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會說要因材施教??蓪嶋H教學中,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yè)等等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學習有余力的學生要幫助他們要更高層次前進。平時布置作業(yè)時,讓優(yōu)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布置作業(yè)時,讓學困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在加做,對于書中個別特難的題目可以不做練習。

人無完人,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我成長教學反思篇2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既有成功的經驗,亦有失敗的教訓,對教師來說都是財富。課后將這些寶貴的財富及時進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對照新的教育理念再來指導實踐;通過將零星的教學經驗,不斷加以總結與提煉,就可以提升教學理念,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凸現自己獨特的教育思想??梢娬n后反思是一種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策略,不斷提升自己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是教師獲得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其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的必經之路。

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幼兒園教師在課前準備和設計方面比較重視,但在教學活動的反思和總結方面卻顯得比較難以把握。有的只是對目標、教學手段等進行一般性的反思,有的不清楚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到底在哪里,或者視而不見,無法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翻開教師的反思筆記,存在著空、浮、雜等現象,許多的教師把教學反思看成是任務型、應付性的工作,致使課后反思浮于表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記得失

每次活動后,總有點成功的經驗或者是失敗的教訓。不管得失成敗,教師皆應實話實說,將其記錄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慮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彎路,少走彎路。組織教學活動可因教師一個有趣的開頭而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可因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種新的教法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為講得多做得多而使幼兒索然無味;也會因為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疏忽而開了小差走了彎路;還會因為幼兒提出的問題,教師一時難以回答,而令幼兒大失所望。教師課后都應記錄下來,日后改進。

二、思教學

進行這種反思,一定要從“幼兒學”著眼來發(fā)現問題,從“教師教”著手解決問題。也是教師教學過程得與失自我診斷的一種方式,它可以使教師及時根據教與學的情況,對下一階段的教學進行適當調整,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便使教學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可以隨時發(fā)現教學中的問題,采取積極措施,改進教學。

1.對孩子在活動中的行為進行反思

這種反思是以幼兒的學習行為表現和學習效果為依據,在寫這類教學反思過程中,教師往往習慣于從個人角度思考,而不善于從孩子在活動過程中的學習方式和行為狀態(tài)獲得反饋信息,從而分析和思考自己的教學行為。老師應及時捕捉孩子的信息,解讀孩子的學習方式,對活動中孩子的行為進行科學的分析、反思,從而調整自己的策略,才能有的放矢的對孩子進行引導。

2.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方式進行反思

教師在進行每次教學活動后都要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剖析自己的教學狀況。充分思考自己的教學方式對幼兒的發(fā)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舉手投足,教師對幼兒、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教法、學法、教具的運用直接作用于幼兒,影響課堂氣氛和活動質量。因此教師要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學習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學行為及其情景,通過實踐與反思的不斷循環(huán)逐步解決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應變能力,關注自己教學行為背后的思想、觀念,提高教學技能,優(yōu)化課堂效果,從而在不斷的反思中獲得進步。

三、挖特色

一節(jié)課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一節(jié)課能有一個特色,有一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就得承認其成功。教師可在活動后把該活動成功的地方,有特色的部分,值得推廣的經驗,都—一記下。

有時,活動中節(jié)外生枝的小插曲也是值得我們去回顧及反思的。常有這樣的感覺:上課時原本沒有涉及的內容,因實際需要或隨機生成,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給活動帶來勃勃生機。課堂上的一些開放性提問能打開幼兒想像的門窗,展現智慧的火花。一些童稚趣語、幽默問答,探究性的發(fā)現、競賽性的游戲、展示性的表現或隨機生成的問題能夠拓展幼兒思維的空間,幫助幼兒遷移經驗,進一步豐富學習內容。這些都是活動的閃光點。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可以把這些閃光點記上,以便于日后有重點有選擇地采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教師個性化的教學特色。

我成長教學反思篇3

一、教師要有思想。

思想,人之言行之帥也。無思想者則如無帥之軍。想一想在七十年代,整個教育界“以本為本,以鋼為鋼”、“以講授填鴨為模式”、“以老師為權威,學生為附屬”是浩浩蕩蕩之潮流。“順之者昌,逆之者險”。而魏書生老師竟在這樣的背景下,不亦步亦趨,不隨聲附和,他在思考、在探索、在求新,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全新教學模式,猶如一聲驚雷,向當時禁錮師生思維的教學方式發(fā)出了令人振聾發(fā)聵的怒吼。

學習上,學生自主預習、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主討論、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學生自主小結,甚至學生自己出考試題目。班級管理上,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學生自己解決存在的問題,學生自己研究確定努力目標……用魏老師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學生自己能解決的事,班干部不參與;一般班干部能處理的事,班長不參與;班長能做的事,班主任不介入?!?/p>

魏書生老師有思想,能用與眾不同的眼光,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教育。如果魏書生在當時也像驢拉磨一般,毫無思想,絕不會有“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及其對中華教育震撼人心的深遠影響。

再對照當下中國的義務教育階段教學,雖然《新課程標準》已頒布多時,課改之聲一浪又一浪,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吶喊不絕于耳。但是又有幾個教師能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教育教學,不惟上是從、不隨大流呢?真是少得可憐。絕大部分教師都是上級布置什么就機械去做,學校發(fā)什么課本就逐章教完,備課組印什么練習就每一題做、講……反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安穩(wěn)自在。

以“教材”為例,許多學校、許多教師都是以教參提供的課時為參考,一課一課地教,課不夠,找音樂、美術、體育、電腦老師要課來上。終于上完了,便長長地松了口氣,成就感隨之涌上心頭。殊不知,這當中有許多文章,學生或不能理解、或不喜歡、或學習時間不夠,收效甚微,甚至和沒學幾乎一樣。嚴重者從此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但教師置若罔聞,學生的寶貴時間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地被無端地耗掉。

老師為什么不動腦筋想一想,哪些文章太難;哪些文章文質不夠美;哪些文章離學生生活太遠,他們不喜歡;哪些文章亮點少;哪些文章亮點多……做些“增、刪、調、擇”等工作。如學生喜歡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鄭淵潔的童話作品,時髦的校園小說,甚至是《射雕英雄傳》,把它們補充到教材中來,師生樂,學有所得,有什么不好?為什么一定要死守住教材中教那一些學生讀來“漠然、呆滯”,在同學們看來就同“敲木魚,守長明燈”之類的文章不放手呢?究其原因其實是教師沒有自己的思想,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老師為什么沒有思想呢?一是懶,二時怕?!皯小奔词且蛐滤枷搿⑿滦袨橐冻龊顾?,累人?!芭隆笔切滤枷搿⑿滦袆佑酗L險。

老師沒有思想,雖然自身較為安穩(wěn),但長此以往,學生也會沒有思想,最后教學就不能有較為突出的成績,教育、教學工作就不能有較快的發(fā)展。這對國家民族來說是很可怕的事情。

二、教師要有勇氣

仁者不勇則不仁。教師對教育教學有愛心,但如果沒有革新的勇氣,就不能真有愛心。魏書生老師所處的七十年代是“兩個凡是“的思想是禁錮人們思維的年代,“割資本主尾巴”的刀光劍影仿佛就在眼前,xx的創(chuàng)傷在許多人心中揮之不去……我記得不知哪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個真實的事:改革開放伊始,中國開始引進外資,當時有一個東南亞國家的華裔商人要回祖國投資,xx親切地接見了他。當時這位商人的親人親戚朋友無一不反對的,他們的理由就是信不過中國的改革開放改策,認為他的投資必然是打水漂。他承受了“經濟巨大損失”和“眾叛親離”的巨大風險與壓力。最后實踐證明他成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是溫暖人心的。他痛哭,他激動。回想起自己的“驚天舉動”,至今還心有余悸。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呢?說明當時的社會還是“余寒未消”,革新者需要巨大的勇氣。

魏書生老師以探險家的膽識和“我不下油鍋,誰下油鍋”的氣概對教育教學進行了大膽的革新?!罢n讓學生上、作業(yè)讓學生改”;“班級的事讓學生管”。把教學的重點轉移到“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上來。我真佩服他!要知道在當時的年代,不僅政治上的“余寒未消”,而且“跳農門”、“上大學”是多少人,甚至是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如果因他的改革讓學生們考砸了,那他的罪責會有多重!他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有多大。這就是勇者魏書生!

魏書生的改革至今已有三四十年了,可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許多老師還不敢改動教材,還不敢少講授一點,還不敢放手讓學生改改作文,還不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還不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心理感受,還不敢對那些既耗時,又廢力的形式主義提出質疑……在這樣的改革的年代,這部分老師還擔心什么呢?無非就是怕改不好會挨學校批,挨學生批,挨家長批,挨社會批。一句話就是勇氣不足。

其后果就是使教育教學工作停滯不前,學生遇事唯唯諾諾,謹小慎微,思維狹隘,知識淺薄,能力低下。無勇之教師遺害可謂不淺。

三、教師要有智慧

人人避之恐不及的后進生,魏書生老師竟有這樣的看法:“后進生有毅力,能吃苦,有胸懷,心理素質好,使老師對其頓生喜愛之心?!蔽豪蠋煹慕忉屖牵骸昂筮M生都聽不懂老師在教什么,又要被那么多老師批,同學笑,還要被家長k,學校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陰曹地府,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們競還是小書包一背,微笑著每節(jié)課都來。這不是有毅力,能吃苦,有胸懷,心理素質好又是什么?有了這些優(yōu)秀品質,事業(yè)成功有望矣?!蔽豪蠋熌苓@樣看待后進生,自己也樂多了,后進生也自信多了,進步大了,班級面貌就有了很大的改變。

在七十年代,魏書生老師管理班級就能把班級當作一個“國家”把同學們當作主人,制定一系列的非常細致可操作性強的規(guī)章制度,使“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既鍛煉了同學們的管理能力,又做到依法治班,以理服人。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時間久了,同學們養(yǎng)成了習慣,即使班主任不在班級班級工作也能照常開展。這在當時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

魏書生老師的學生都會說上魏老師的課時間過得很快,很快樂,學習他教的科目很有趣味,愛學。是因魏老師不論是教字詞、閱讀、作文……他總能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讓學生耳目一新,樂趣橫生。游戲、小品、演講、競賽等等,魏老師都運用自如,且能不斷的推陳出新。

魏老師還能深入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所說所做既投其所好,又能緊緊的扣住其心弦。如有一次,他去寶島臺灣上課,問課文下的注解誰不會看,有幾個學生舉手,魏老師順勢說:“你們不會看,我等下就提問你們?!蹦菐讉€學生趕快說:“我們會看,我們會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達到了。

像這類例子不勝枚舉,無不閃爍著魏老師智慧的光芒。魏老師的智慧就似春雨陽光,學生就似一棵棵幼苗。魏老師的智慧來源于其對教育教學的真愛,深入細致的觀察,勤勤懇懇的思考,不斷總結,不斷實踐,運用至嫻熟。

而我們有不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總是沒有智慧之筆。對待學生的錯誤不是罰抄,放學留下來,就是斥責,甚至動手打。其實這樣老師本身既氣,又累,天長日久,身心俱疲,影響了自己教育教學的熱情,還滋生職業(yè)厭倦感。同時又傷害了學生,師生間產生了對立情緒,教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就像要把一個巨大的石頭搬走,在使盡全力也無濟于事的情況下,何不動腦筋想一想用扛稈撬之類的巧法呢?只要我們有這方面的意識,勤于動腦,不斷總結,或多或少總會有些“妙招”。如我們可以多學點心理學知識,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叫學生們一起想辦法,多寬容學生,常學習優(yōu)秀老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的經驗,結合實際多動腦筋想辦法,等等。常這樣做,堅持做,于教師,于學生,于師生關系,于教育教學效果都是很有好處的。至少比完全用“蠻力”好得多!

魏書生老師是“紅軍將領”式的人物,我佩服!

我成長教學反思篇4

小學生活令人難忘,五年來,學生從天真爛漫的幼兒成長為身心健壯的少年,這既是學生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浸透著學校、老師的心血。這五年是學生在人生道路上開始起步而永遠難忘的歲月。在即將畢業(yè)的時候,以“難忘小學生活”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綜合性活動,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并且永久珍藏,成為美好的回憶,是師生共同的需求。

我班根據教材上的活動建議和班級實際情況,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綜合實踐活動 ,同學們共同制作出一本“班級紀念冊”,紀念冊里融“師恩難忘”“精彩瞬間”“運動場上”“藝術天地”“集體榮譽”“美好祝愿”四個欄目,在“集體榮譽” 欄目里,學生搜集了五年級中參加學校各項活動所獲得的榮譽。 “藝術天地”欄目里有“最難忘的一件事”,用習作形式記錄自己的成長歷程,有同學們的合影,并加上了標題,記錄自己成長的點滴;擅長畫畫的為同學畫像后寫下了心里話,記錄下同學之間的深厚情誼;“師恩難忘”欄目里不僅有老師對同學們的口頭評語、書面評語等,而且有老師和同學們的合影,表達了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

通過《班級紀念冊》的制作,孩子們充分表達了對母校深深的愛。

不足的地方,就是學生在寫贈言時,仍缺乏有針對性的語言,雖然知道應“因人而宜”,但在語言的表達上,仍存在表面化、籠統(tǒng)的缺點,有待于進一步指導。

我成長教學反思篇5

節(jié)課的重點是掌握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是如何轉化為近似的基本圖形。在進行新課之前,自己心理感覺很沒底,因為前一課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一些學生還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因此課前先給學生們預熱了一下,強化學生“分割”和“添補”圖形的能力,為估算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做鋪墊。

在探索新知時,先出示“小華剛出生時的的腳印”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算出“腳印”的面積,再讓他們小組交流討論,最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估算過程和思路。這時,很多學生還是用數方格的方法,于是我引導了一下:“除了用數格子的方法估算“腳印”面積外,還有其它的方法嗎?”就簡單的一句引導,激起了好多火花,如黃道政同學:我把小華的腳印大約成一個長方形,先數數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有幾個格子,再算出它的面積。還有幾個同學也看出了這種方法,但都表達得還不是很嚴密。這時我把他們的發(fā)言加以總結:剛才的同學就是通過“分割”、“添補”的方法,把不規(guī)則圖形近似的看成已學過的基本圖形的面積,進行了計算。加上用課件演示這個過程,并在方格紙的“腳印”中畫出近似基本圖,給學生一種視覺上的刺激,讓學生很直觀地觀察估算的過程,學會把不規(guī)則圖形近似的看成基本圖再計算的方法。再讓學生用這種方法估算小華2歲時的腳印面積,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讓學生說出他們是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圖,最后也用課件演示整個估算過程,畫出近似基本圖。鞏固學生把不規(guī)則圖形近似看成基本圖再估算的能力。整個環(huán)節(jié)下來,感覺還不錯,大部分學生在估算小華2歲時的腳印面積都獨立完成得挺好。

然后,通過課件展示更漂亮的不規(guī)則的圖形(如:樹葉、魚、木偶、小雞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再進行估算,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討論,最后再用課件演示畫出近似圖。這個過程,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的估算思路,加強鞏固了估算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方法。

我覺得這節(jié)課,學生的參與度比較高,所以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基本上都能掌握此種估算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方法。

我成長教學反思篇6

(一)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

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自己獲得的經驗,而應該對經驗進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對后續(xù)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樣就不會永遠停留在一個教學水準上,而使自己的專業(yè)不斷成長。有學者認為,“反思是教師自我發(fā)展的重要機制,反思對于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成為反思者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專家引領與各級培訓固然必不可少,但教師開展自我的行動性研究卻是內在的、自發(fā)的行為,而誘發(fā)教師行為研究的“催化劑”則是教學實踐和學習交流中引動的教學反思,對教學中具體問題的直覺反思是平時養(yǎng)成的反思習慣的基礎。在此前提下,不斷拓展教學反思的領域,逐步形成理性的認識和批判性的觀點。通過這樣由低級到高級、由感性到理性、由實踐到理論的循環(huán)往復的反思,逐漸使自己不但成為新課程的實施者和探索者,還成為新課程的開發(fā)者和研究者,促進自身的專業(yè)化成長和發(fā)展。

(二)教學反思有利于新課程理念的落實。

我國當前進行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對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進行了重大改革和調整。這對廣大教師而言,無疑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和嶄新的挑戰(zhàn),教師應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素質以應對課改需要,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事實。作為課程改革的實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如何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都是很值得思考的現實問題。新課程倡導的新理念通過培訓、落實和實踐,已取得了應有的成效,教師也意識到改革帶來的作用。但在目前,相當一部分的老師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這些倡導的理念為何轉化不成教師的教學行為呢?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師仍依賴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經驗,而新的知識理念又沒有對教學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仍走那條早已熟悉的老路。怎樣才能使這些倡導的理論真正成為教師實踐中采用的知識理論呢?

教師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經常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在新課程改革中更要自覺研究課程理論的宏觀發(fā)展趨勢,領悟新課程理念的創(chuàng)新,優(yōu)化自身的課程理論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觀念,充分發(fā)掘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諸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同時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學生個性健康的促進者,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展,使新課改理念落到實處。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促使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化。

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許多途徑,比如觀摩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開展教研活動、集體討論等,但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是進行教學反思,這也是借鑒和學習他人教學經驗內化為自己教學行為的中介,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必經之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即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進行無情地解剖,自覺主動地進行自我批評,與優(yōu)秀教師對照,找出差距,彌補不足,努力超越現實、超越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有力地推動自己的成長、發(fā)展和成熟。

教學反思其實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一條重要途徑。教師只有明確自己需要反思的內容,不斷地加強自己的反思意識,掌握一定的教學反思策略,最終實現自我的發(fā)展和提高。教學反思可以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教育教學能力、專業(yè)化水平等,對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促使其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的源泉,是教師攀登教育科研成功之路的'指明燈,愿教學反思不斷地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讓老師們都更好地為每一個學生服務。